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有时候总是要讲缘分的,他能那么快从副乡长提拔到乡长的位置上,是遇到了文培元,而孙伟阳是真正让他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人,并且给他指点良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孙伟阳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导师……
陆政东走了会神,才回到现实中来,机械厂的事情大方向已经明确了,四河实业想要火中取栗,遇到了他门都没有!
不过要打四河实业以及同路这群鸟儿,他得要找几把枪。
陆政东思索着人选,想来想去,首先想到了云雾市体改委副主任龚长峰,是此次机械厂改制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陆政东到云雾后接触了几回,一个很有懂经济可性格犹如麻辣火锅的有些火辣的老头,也许不是他那有些火辣的性格,眼下应该居于更高的位置。
陆政东想了想,给龚长峰就打了个电话:
“是主任吗?我是陆政东。”
“陆主任好,有什么指示?”
“呵呵,哪有那么多指示,就是关于机械厂的事情想听听你老的看法,有时间我就到市体改委一趟……”
“还是我过来吧,哪能让领导跑腿。我二十分钟后到,再见……”
龚长峰很干脆的说道,很是爽利的挂了电话。
由于云雾的发展,新南市的城区和云雾市区已经完全拉近了,在等几年应该就会变成区了,陆政东没等一会,龚长峰就到了,陆政东亲自给龚长峰倒了一杯水,在这样的老同志面前,陆政东一向都不摆任何的架子。
“陆主任,这是新南提交的对机械厂全部资产清点后的报告,这是市体改委对新南市机械厂改制的审核报告……”
龚长峰一连拿出几份报告请陆政东过目。
陆政东已经对这些情况有了个大致了解,所以对这三份报告,他只是粗略地翻了翻,然后就道:“这些情况我大体已经了解,龚主任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对整个情况的了解程度一定比我更加深入。我想听听你老的想法和看法。”
第130章借枪打鸟
“龚主任,机械厂关系到新南市的稳定局面,走错一步,那肯定对新南县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云雾市企业改制的摸索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陆政东拍了拍放在边上小几的协议草案,看着龚长峰,龚长峰看了看草案,陆政东看到龚长峰神情有些不对,便说道:“这是新南市里关于机械厂合资的协议草案,龚主任看过了没有?”
“还没有。”
陆政东也非常地吃惊,他本是想问问龚长峰对协议有什么看法。试探一下龚长峰对协议内容的反应,没想到龚长峰居然还没看到。
龚长峰也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并且还是云雾市里的部门,温泽高这是怎么回事?
把他陆政东当枪使?等他表态了那这个去唬其他成员?
两个人的目光交汇了一下,陆政东也看得出来,龚长峰也很是疑惑,不过还是接过草案文本认真的看了起来,好一会才道:“陆主任,这个价格也太低了,等于是白送嘛。这么大个企业就只值两千万?就是新南机械厂这块牌子,也不止这个价啊。这个草案我总感到有些东西看不清,我想再回去研究研究再和陆主任谈……”
龚长峰虽然性格比较直,但是也是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陆政东找他谈这事,显然是觉得机械厂的改制存在着某种问题,本来,龚长峰有点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得离谱的省体改办的副主任,但既然能看到这里面的问题,还算是有眼光的。而且虽然云雾市体改委在机械厂改制的事情上主要是指导和协助,具体拍板还是新南,但温泽高在他根本就还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协议草案给陆政东先看,这也太目中无人了,完全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所以他也没想着藏着掖着。
“不是说机械厂下属的三产公司欠着上亿的资金嘛。这样算下来,这个价格应该还能接受。”
陆政东装做什么都不明了地反问了一句。
“上亿是没错。可是三产公司手里不是还捏着股票嘛。”
龚长峰摇摇头道:
“大约有三千万的股票没有被券商平仓,机械厂的有些领导完全是胡搞,这大概也是那帮子人唯一做的一件好事了。”
陆政东点了点头。从龚长峰的语气里,陆政东听出龚长峰似乎也觉得里面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对于导致机械厂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的一些机械厂及其下面的也是没有丝毫好感。
“这三千多万的股票虽然被套牢了,但毕竟不是废纸一张,等到有机构开始关注三产公司现在手头股票的时候,依然还是能够变现。”
陆政东点点头,他虽然对股票没研究,但在股票开始流通的时候,赚了个满盆钵,还是知道小散户涨三天不够一天跌,全小散做庄,拉的时候没人敢参与,跌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从历史的角度看,绝大多数散户是没有取胜的机会的,因为无论是信息、还是资金和研究能力,散户都无法和机构相比,没有机构做多,只有散户做梦,看来龚长峰也算对股市有着深刻的认识。三产公司手里的股票现在被套在谷底,只要跟上机构做多的时候,解套不是问题,甚至还能有所盈余。股票方面,陆政东是有些关系的,穆先生还有尚志远都是搞证劵投资的,并且都是老坐庄的,问问情况,解套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机械厂和三产公司虽然债务不少,但有相当一部分是银行的利息,欠的本金这是肯定要还的,但利息是不是可以让银行和机械厂做下来谈一谈,银行也是国有企业,有些事情只要政府出面,还是能够商量的,再加上机械厂现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微量的流动资金,这一块还是要值不少钱,这样一进一出,事实上机械厂的债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陆政东点点头道:
“恩,看来这个草案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龚长峰想了一下道:
“我也是粗略的看了一下,想法很不成熟,我晚上回去再好好想一想,明天再给陆主任汇报……”
陆政东笑着起身把龚长峰送出门,看着龚长峰离去的背影,陆政东也是若有所思,龚长峰也是在官场打拼了二十多年的人物,有些事情,他真的会心里一点数目没有?不会的,看着龚长峰在官场上生存,直爽有时候也不过是一种生存智慧,有些事情龚长峰肯定心里也清楚:一来是龚长峰是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过来的,爱护自己的羽毛,珍惜这么多年攒下的名声,二来这事的确是归龚长峰管,三来来龚长峰肯定也不愿意无缘无故成为替罪羊和牺牲品。
果然第二天,龚长峰很早龚长峰就到了宾馆,表情严肃的道:“协议草案有问题。”
陆政东顿了一下才道:
“看龚主任的脸色,问题还不小吧?”
龚长峰点了点头道:
“比较大的疑问有这么几点,一是关于债务方面的,二是重组后,在职员工的去向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安排。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麻烦,如果职工安置问题解决不好,那对新南来讲就是一个大包袱,大麻烦……”
陆政东的脸上已没有了笑容,变得越来越严肃,龚长峰仿佛什么也没有觉察到似的,继续他的分析:“如果债务没有明确,那新南市肯定会很被动。”
陆政东打断道:
“会不会是新南市与四河实业集团做了其他约定?”
龚长峰看了陆政东一眼道:
“什么约定也比不上黑字白字的契约形式,这不是千把块万八块钱的事情,而是上亿的资金,必须得慎重。”
陆政东点点头:
“龚主任的这个想法非常有见地。”
龚长峰见他的意见得到肯定之后继续道:
“陆主任,我昨晚和体改委一些爱炒股的年轻人也讨论了那些股票的事情,觉得很可能出现这么一个情况。”
陆政东点点头道:
“在合资过程中,四河实业很有可能通过某种手法,把那些股票按照现在的价格从三产公司置换到他们手里,如果四河实业真的那么做了,就又是大赚了一笔。现在三产公司的股票虽然被套牢,但现在是熊市,这样的股票是有价无市,几乎没有成交量,他们等于是抄了一次底。”
陆政东听到这里不禁笑道:
“没想到龚主任对股市还有研究啊。股市是瞬息万变的,并且股市现在还没有实行涨跌停制度,投机性太强,国内的股市是杀跌不杀涨,一看到大盘开始跌,都纷纷出逃,一看到大盘涨,就不管不顾的往里面冲,所以我也认为三产公司的这些股票解套的希望极大,龚主任能想到这一点,是为新南市立了一功……”
陆政东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却不说破。
“我对股市认识得很肤浅,不过既然我在体改委工作,股市也算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鲜事物,还是有所关注,这些都是我们体改委的那些年轻人讨论出来的……”
陆政东摆摆手道:
“这还是一个使命感责任感和品格的问题,我记得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讲前几年一位老干部离休后到在特区工作的子女那里安度晚年,遇到特区公开发行股票。看到各级政府大力宣传是支援经济建设却无人问津,出于老革命、老党员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一种真诚、一种奉献,将其一辈子的积蓄几万元,全部购买了股票。令其没有想到的是,在特区股票交易所开业、股票上市以后,老人所拥有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百万元,老人本来以为最多也就是跟国库券一样,国家会给点利息,没想到一下子变成这么多,这一下把老人吓的寝食不安,急忙给工作所在的省委组织部去了一封信汇报了上述情况,在得到肯定不是‘不义之财’后老人才放心。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一种笑谈,但是在这背后却是真正体现了一个老干部的高风亮节,是一一种方式真正在位国家出力。”
“而龚主任是另外一种方式,现在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变化很快,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一定要保持经常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我们这些肩负使命的干部就更应该如此,龚主任本身就是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还能不断的学习充实提高自己,这更是难能可贵,也给年轻同志树立了一个楷模。”
龚长峰听到他这番话,虽然连连谦虚着,不过显然很是受用,陆政东虽然很大程度上也是摸到了龚长峰这样的干部的心思——好名声,但很大一部分也是出自衷心,龚长峰这个年纪应该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对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进厨房能够认真的了解股市之类的事情,确实是难能可贵,陆政东见龚长峰很受用的样子便继续道:说着话锋一转道:
“云雾市体改委是企业改制的最重要部门,俗话说家有一老有如一宝,老同志的宝贵经验在关键时候那是能顶上大用场的,龚主任一定要把好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们市体改委一定要提醒红山和大明同志注意……”
龚长峰只是一颗子弹,这扣动扳机还得新南市的主要领导,想必龚长峰也乐意把压力交到新南市委市政府头上……
※※※
新南市市长于大明仔细地审阅着云雾市体改委送来的文件。
于大明越看脸色越难看,这个温泽高究竟在搞什么鬼?如果真的像文件上所说的那样,出了问题,那么他这个做市长的也是难辞其咎。
虽然机械厂合资的事情是温泽高具体负责,但名义上是他亲自挂的帅,出了问题,领导责任是跑不掉的,就这样出了问题,那他就只有自请处分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感激龚长峰,这老头平常很不好说话看着有些腻歪,但在这件事上,算是做了件好事,提醒了自己,使得自己不至于太过被动。
这件事得和老书记商量一下,他是老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遇到难题,老书记肯定不会坐视,老书记虽然退下去了,但很多事情却是看得很清楚。四河实业集团的底细,他有所耳闻,听说连云雾的一些副市长都对这个集团都有所顾忌,要礼让三分,他不得不郑重。
就凭他于大明一个小小的正处级,和人家过不去,那得好好掂量掂量。就算人家做不成这笔买卖,也得要把有些东西说明白,省得迁怒于他,于大明心中琢磨着。
于大明看着老书记戴着老花眼睛,逐字逐句地审阅着他带来的文件,心里也想着。
新南市的问题不少,并且很早就存在了。可以说是他上一任,以及上一任的上一任欠下了太多的账——太依赖于机械厂了,结果机械厂一出问题,整个市里的经济也就难见天日,对于机械厂厂,他是恨铁不成钢啊,他也没少给他们拉贷款,做担保,可到头来,资金是投入不少,但机械厂就像个吞钱的无底洞,丢进去连个泡都不冒。
关于的重组问题,新任市委书记管红山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当时就表态了:非改不可。而且还得大改特该,不然积重难反啊。
可没想到,这改制也改出了新问题。
“大明,你是怎么一个想法?”
老书记看完后,把材料放到了一边。
“按照上级体改委的判断,由温泽高负责制定的这份合资协议草案有些事情很模糊。我吃不准,究竟应该怎么处理,所以就来请教老书记您了。”
于大明斟字酌句的说道。
“你是觉得这份协议草案有些不妥当吧?”
老书记一下就把问题的核心给点了出来。现在就他们两人,绕来绕去没有任何意义,于大明的想法,他自然明了,政府内部出了事,于大明这个市长是难辞其咎,但于大明显然也是有些忌惮四河集团,所以犹疑不绝。
于大明笑了笑道:
“还是瞒不过老书记您啊。您说温泽高也算是老资格了,怎么就不能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些?”
“不认真负责,呵呵。”
老书记一听也笑了笑,于大明把这件事的具体事务推给温泽高心里也肯定是想让于大明去干得罪人的事情,哪曾想温泽高本来就有想法,希望攀上一座靠山,居然是顺水推舟,让于大明也着急了,不过于大明着急是着急,可温泽高这是在与狼共舞啊。
不过有些东西自然是心领神会就行,老书记想了一下道:“毕竟这只是协议草案,最多也就是你说的不认真负责,疏忽大意,损失也还没有造成。不过资产重组的项目不能由他负责了。你亲自抓,而且还得多听听市体改委的看法和管红山的意见。特别是省里下来的那个陆主任那里,你要多走动走动。”
“陆主任只是下来考察调研的,尽到了礼节也就……”
老书记摇摇头:
“你这想法可是很有些糊涂……”
“我退下来闲着无事,也翻翻孙子喜欢看的金先生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些东西其实也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江湖有言,‘僧道妇孺,切莫轻辱’,为什么?因为这样不该出现在江湖之中的人却出来闯荡江湖,肯定是有几分特别的本事,深浅难测,陆政东这么年轻就能坐上那样的位置,这道理是不是一样?”
老书记退了下来,难得有人向他求教这些问题,有这样的机会,就显得谈性很浓。
温泽高倒是把这话听到了心里去,他虽然不敢轻慢陆政东,但看陆政东那么年轻也就是当菩萨一样供在那里,看来这想法还是有些不妥,想了一下问道:“那是否还要再继续与四河实业进行谈判?出了这么一件事,恐怕管书记以及云雾体改委以及陆主任对四河实业都有看法啊。”
温泽高习惯性的把身子往前倾了倾道:
“工作不好做啊。”
老书记一笑,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温泽高是既怕合资出问题,更顾忌的是四河实业的背景,害怕因此影响其前程,是左右为难,老书记看到温泽高患得患失的样子,眼巴巴的看着他,好一会才说道:“与四河实业的谈判还是要继续进行的,毕竟双方谈判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现在和四河实业的谈判要切记一点,尽量规范,不要授人以柄,而且不要在四河实业这一棵树上吊死。和其他几家有这方面意愿的公司,也要保持密切接触。当然,机械厂是新南最大的企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自然要慎重,也要多方征求其他领导和部门的意见,这件事肯定要上常委会讨论决定,我们党的一贯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该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民主。”
温泽高一下就明白老书记话里的意思,老书记原来是一把手,一向都是强调民主要集中,这里强调民主,显然是指要让更多的人来分担四河实业形成的压力,淡化自己在合资上的作用和影响,这样自己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老书记不愧是老成了精的人物啊……
第131章送上门来
新南市政府,市长于大明等人把四河实业的总经理杨桂眉一行迎进了会客室。
于大明清楚,机械厂合资的事情风云突变也坐不住了,杨桂眉也坐不住了。
于大明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把杨桂眉让进了会客室。
坐定之后,杨桂眉开门见山道:
“关于机械厂合资的事情我们四河实业集团与贵市也谈了颇长的一段日子了,如果双方没有什么异议的话,我想还是尽快达成一个具体的协议,这日子可是越来越紧了……”
杨桂眉一上来就咄咄逼人。
于大明看着这个说着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的雍容漂亮的女人,心里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然原来具体负责合资的是温泽高,于大明和这个女人接触不多,但因为合资的事情也有过接触,也知道这个女人的年薪足足是他的数十倍,四河实业的老板能够给她开出这么高的年薪,肯定绝非花瓶,这个女人不但人漂亮,也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
“在某些具体的细节上,我们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啊……”
于大明对于杨桂眉的咄咄逼人打起了太极,虽然在前一日,他曾经接到市一位主要领导的电话,要他以及在机械厂改制的问题上尽快地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于大明知道,这位主要领导肯定是受四河实业所托给他施加压力,显然四河实业也开始反击了。
“于市长,我们大家让一步,具体的问题,最重要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厂下属三产公司的担保债务,二是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对于第一点,我们四河实业的底线是,债务我们愿意全盘接受,但条件是贵市财政必须给予我们四河实业补偿……”
于大明已经摸清了四河实业对三产公司担保的债务的真实想法,所以皱了皱眉头,没做声。
“看样子,于市长对这个方案很是不太满意啊……”
杨桂眉微微笑了笑,好整以暇的说道,杨桂眉丝毫不显焦急,微微靠在椅背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于大明。
听杨桂眉如此说,于大明也就笑笑,杨桂眉只是四河实业的总经理,这个身份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压力,但于大明更为关注的是其身后,论人脉,势力都不是他可以比拟的,显然这个女人是充分的利用了这样潜在的因素。所以于大明采取的策略是以柔克刚。
但不管怎么样,总体来说,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其实杨桂眉已经占据了上风,作为四河实业的总经理,她掌握着谈判的最后底线,而他吃亏就吃亏在牵绊太多,首先是集体负责制,他做出的决定还得上常委会走个程序,如果他拿出的方案在常委会上被否决,那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其二,方案必须要得到一把手管红山的首肯,其三还要能够在来调研的省县级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办的主任陆政东那里过关。
双方话里是各含机锋,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双方在债务方面都不愿意做出实质让步,只能先把谈判的重点放到了职工安置问题上。
四河实业倾向于留用一些年轻的技术骨干,剩余的在职人员要么由新南市政府另做安排,要么由四河实业和市政府共同出资进行买断,但每个员工的买断费用不能高于两万元,而对于已退休的员工,四河实业的意思是一律不管,全部交由刚刚实行的社保进行统筹安排。
这一点更不能让于大明接受,于大明希望四河实业能够尽可能地多安排员工进行就业,每多增加一个失业人口,他这个做市长的负担就重上一分,再者成批的下岗失业,会造成社会的极度不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双方在这样实质性的问题上分歧很大,谈判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结果。
从新南回到云雾市区,杨桂眉一直皱着眉头,她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次和新南市里主要领导接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摸底,从接触的情况看,风向真的变了,而且她还得到消息,新南市和其他几家外地企业也正在进行积极的接触,虽然她也清楚,新南市在机械厂的问题上也拖不起,新南市和其他几家企业接触更多的是为了反过来给四河实业施加压力,却也不排除新南和其他企业有合作的可能性。
更让她感到担心的还是新南市态度上的转变,比以前更为坚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大的变化,新南方面不会做出太大的让步。
说实话,她为跟机械厂的合资也是下足了功夫,整个方案做得非常的完美,可以说几乎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包括如何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隐藏真实目的,包括中央对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相关精神,以及省里市里对于“卸包袱问题”的相关文件。
甚至于机械厂资产重组领导小组各位领导的为人性格,兴趣爱好、性格弱点都通通在企划上白纸黑字,有迹可寻,从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讲,她自信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如此卖力,除了是她这个总经理的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她也有利益在这里面,只要成功了将来她也能从中分得不小的一块。
在她看来,和机械厂合资不仅仅是赚得三产公司的那上亿的资金,还有机械厂的这块地盘,现在云雾市发展得很快,新南的城区也逐渐变成市区的一部分,而机械厂的这块位置不错,作为在香港呆过一段时间的人,她对房地产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她的打算是通过合资取得机械厂的控制权之后,逐步把机械厂全部收入囊中,这样现实和长远都可以兼顾,所以还是主张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让步。
但她毕竟不是老板,老板认为自己有深厚的背景,胃口比她还要大,而且手段也太过于凶悍,太富于攻击性。
虽然这样,她也还是对这事充满信心,但千算万算,她也没算到老板把机械厂的一些工人给逼急了,闹出了到省政府上访这么一出,更没算到进而引起了省里的重视,让省里负责县级体制改革的省体改委副主任陆政东的人到这里来坐镇。
云雾市体改委的突然发力,新南市主要领导的改弦更张,恐怕都和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虽然她没经常呆在新南,但并不缺乏准确的消息来源,云雾市体改委在对新南关于合资草案提出异议之前和陆政东先见面,之后,新南市委书记管红山和市长于大明也多次听取了陆政东的谈话。
很显然的到来给全盘计划带来了相当大的变数,虽然有温泽高这个内应,但她也清楚,温泽高选择靠上四河实业这棵大树,温泽高抱的就是顺序接班的念头,只要有四河实业幕后之人在旁帮衬,温泽高顺序接班不说易如反掌,也绝对不是一桩难事,如果有足够的因缘机遇,一步登天,连跳两级都是有可能的,但她也清楚,温泽高首先会考虑保住眼下的位置,并且温泽高的级别还是低了一些,在新南市并没有最终的拍板权。这样的局面下,温泽高这颗棋子能发挥作用的余地就很小了。
这个陆政东年纪如此之小便居于如此高位,肯定是极有来头,不是那个大家里的子弟肯定也是得到了高层人物的极度垂青,这一点,杨桂眉心里清楚得很。
上亿的金钱就从自己的手指缝中这么偷偷地溜走了不说,丢掉了机械厂,对四河实业以及她本人来说都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杨桂眉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杨桂眉思索了许久,觉得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还是决定将眼下的情况给远在京城的老板汇报一下,当然这个老板绝非在工商里注册的那个董事长。
而是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的云雾市的副书记唐德义的公子唐小同,当然这其中的种种内幕也只有四江集团高层的某些人物才有资格知晓,外人都是臆测。
唐小同此时此刻并不在云雾市而是去了京城,这次远赴京城是他父亲的授意。
唐德义现在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在云雾市党内排名第三,唐德义也没有其他什么想法,只想弄一任市长做做,因为年龄原因,他对市委书记的宝座已不抱幻想,如果按照顺序接班,要成为云雾市的下一任市长还是很有可能的,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不但很有实权,而且也终于是跻身副部级的行列,那样这辈子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但市长的位置竞争非常激烈,排在他之后的副书记年纪上比他有优势,而且同现任书记郑阳关系颇为莫逆,对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云雾市作为西部重镇,也越来越受到上面的看重。云雾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虽然省里面有一定的建议权,但主要还得看京城的意思。
唐小同就是在此种情形下去的京城,唐德义给唐小同列了一个名单,要求唐小同务必要拜访“好”名单上的那几位重要人物,对于那几位重要人物的下一代,要下大力结交。
唐小同在商海浮沉不少时间,深知其父的地位决定着生意的走向,所以也是很重视。
唐小同也算是见多识广,各种应对巴结技巧已经娴熟于胸,在京城也是有不小的斩获。这不,他已经和曾怀仁两个称兄道弟了,接到杨桂眉的电话,唐小同心里也有些郁闷,这原本煮熟了的鸭子怎么就变得快要飞走了?
这个陆政东是个什么来头?
唐小同想了一下,开始充分调动自己在高塘的关系网进行了解,陆政东算是孙伟阳的嫡系,但是孙伟阳已经调走了,陆政东依然高歌猛进,这就实在耐人寻味了,二十多岁的副厅不是没有,但是多是在一些比较虚的位置,唐小同敏感的认识到陆政东或许和京城有关,不然省里决不至于敢这样任用。
唐小同在高塘省里没有了解到陆政东的真实来头于是就询问曾怀仁。
这一问,倒是吓了唐小同一跳,于是赶紧和曾怀仁一起商量——因为四河实业现在曾怀仁也占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百分之二十其实曾怀仁是一分钱都没出,但唐小同清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因为曾家这条大船还是得靠,有了曾家这条大船,老头子的权力才会更为稳固,这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现在那些对他点头哈腰的,更多的还是看在老头子手里的权力份上。
何况,曾怀仁虽然没出钱,但是只要愿意出力,那四河实业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大,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这个损失不仅可以弥补回来,甚至还能大赚一笔。还有更重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