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族羁押流放,而另委大小家臣、国人各自代管、自治地方,而到了这一步所谓的藩家体制,也就形同名存实亡。

    只可惜或者说是令人庆幸的是,识时务的前者始终只是少数而已,大多数人在讯息不对等和长期安逸养成的自大和盲目信心之下,总是想主动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命运的。或者说舍不得这份基业而幻想能够获得妥协的条件。

    而他们越是抵抗的而激烈,被清算范围越大,被清洗的就越是干净;在此期间以淮军有限的控制下,也不可避免的有大量心怀不满的既得利益群体,纷纷闻风而走携家带口的出奔南下而去;

    这样,我进一步肃清地方的布置和格局,也等于是进一步的间接实现了。

    随着南下兵马在韶州到梅州一带的激烈接战和相继突破之势,江宁方面也第一次大规模宣称了逆乱****的名录和范围,而号令岭外各道路州府县的军民百姓,踊跃群起而讨杀之。

    在广府举旗的叛党当中,如今已经站到台面上的势力和派系,除了已经公然合流以西海道为基础的西进派和日渐颓势的老北人党为主导之外,

    还有一些明显属于死灰复燃的其他政治势力,大张旗鼓的参与到其中,其中比较有名的既所谓正定会,兴化党人和维新党人,光华党人和顺化党等名目。

    从整体上看,简直就是一个老牌当权的乱臣贼子,再加上跳出来的诸多反对派,群魔乱舞式的牛鬼蛇神大杂烩啊。

    要知道这些派系和势力之间的政治述求和历史恩怨,可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清,但是却因为推翻幕府政治的共同理由,而放天下之大不韪和部分当权者站在了一起。

    其中,历史渊源最短但在近代最活跃的,无疑是名为正定会的政治派系和利益团体。

    正定会又被称为保皇派,在历史上一度将正定帝作为精神支柱和视若神明,而坚持认为只有正定帝的血脉,才是适合统治这个国家的第一人选,而无需假以近宗的幕府体制;

    因此在史上数度被取缔和镇压过,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以确保和维系天子的地位和血脉不受侵犯,为明面上团结和存续的主张。而这个大政奉还的旗号,显然也是以这些正定会的保皇党人为主导,给推动出来了。

    前一番自我感觉良好的跑到我那里来充作说客的,同样也是一位正定会的成员。

    而兴化党人,就不得不提及历史上还在南梁和大夏,尚未撕破脸和公然决裂的蜜月期,因为在西海外域的交往频繁和密切,而就地产生的一个特殊学派西渐派。

    因为崇尚和推崇,处于三大陆交汇要冲,西国的大夏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先进性和活力,而兴起的激进新学派,认为只要效法,就可以解决社会矛盾和民生困顿的问题。

    但是兴化党人则是其中走的最远的,当年在一片西进渐变的思潮中,他们差点掌握了南海都督府的最高权力;只是在推出全面倒向西进西化的国策之前,被朝中的保守派和传统大陆主义者联手,策反拱卫军发动兵谏,才重新回归到比较中庸的老路上来,

    因此,在南朝大梁建立之后,作为倾向和亲近西夏的政治势力,依旧不受当权者的待见。

    毕竟在南朝主流宣传下,大多数国人印象中的西夏,是一个利欲熏心,为了一己之私而数祖忘典,不惜亲自出手扶持前朝余孽,破坏永嘉大进军中,南朝吊民伐罪的大业,并且窃取了亿万军民浴血奋战的最终胜利果实。

    当然了,这其中有涉及到乙未之乱中随着公认嫡流京畿梁氏的整体覆灭,西国大夏和南朝大梁之间,究竟谁才是梁公主要正传的持统之争。

    在两大政权家格和源流都相近难分的情况下,南朝固然有拥立京畿嫡系遗孤的大义名分;而西夏则是梁公亲征域外灭国数十而为自己打下的终老之地,有陵寝主祭的天然加成。

    此外,还有主张放弃幕府的二元政治,而集权君上的光华党人,或是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为口号,主张加大分藩而复古封建的维新党人……然后其中根据手段和路线,又分为尊攘派还是皇统派。

    而作为南朝被镇压另一大的地下势力,在顺化年间被取缔顺化党人,则是典型皇汉主义者中的激进派,把“非吾族类,其心必殊”的主张推崇到极致;或者说他们的极端思想和手段下限,就连南朝的上位者中最叛经离道的人,也无法接受的。

    毕竟梁氏统治南海数百年,各种归化和征服的蕃人、土族以及他们自认为唐人的混血后代,在海陆九道的巨大版图当中,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

    虽然国人强调血统和传承固然是主流,但是谁也没法保证,自己的祖先就没通婚混血的存在,哪怕幕府里掌握大犬的梁氏一族,或是首山宫里的那位天子,也是一样的。

    因此他们扮演的角色,有点像古代版的三k党,很容易就把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简单粗暴的归罪于那些拼命归化进来的土族和番人身上。

    因此在完了作为南朝复兴的时代浪潮中,清算隐患的重要道具和吸引仇恨的反面角色之后,就很快被达成一致的当权者,给彻底抛弃了,变成政权巩固后的第一个祭旗对象。

    体制内的人,通常或用“那群疯子”来形容他们。

    但毕竟他们关于唐人至上主义的某些口号和主张,还是颇能蛊惑人心,是以在民间底层和海藩诸侯领中,颇有同情者和保有某种私心的支持者,因此在官方的严厉禁绝下,依旧顽强的宣示这自己的存在感。 ……

    而在已经沦陷的翁山大岛上,就像是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风雨,转眼一切已是尘埃落定了。

    占地颇广的东海社相关建筑群当中,到处都是成群结队蚂蚁搬家一般的身影。

    “这就成了……”

    负责具体任务的虞侯将穆隆自言自语,带着一种平和的笑容和身上的淡淡的腥气和臭味,从临时充做审讯室的地方走了出来。

    正所谓是“三木之下,无有不招。”,若是换成了淮东所产的三酸两碱之后,亦是同样的道理和缘故。

    无论是如何死忠或是嘴硬的人等,在手臂和大腿上滴上一些,看着自己血肉在刺鼻烟气中慢慢的消蚀融烂;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哀呼痛嚎的当场崩溃或是马上涕泪横流的哀求告饶起来;

    若是还能坚持下来叫嚣着不怕死的,那就通过琉璃针管再慢慢灌注到身体的器脏里去,反正只要避开心肺等要害,一时半会也死不掉更不会影响发声能力,期间状若癫狂或又是屎尿横流,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那个酸爽啊……简直用语言已经难以形容了。

    随后,就这么通过从无关紧要的外围到十分重要的高层,一个个关系人等的相互攀咬和供出,他们就找到了东海社在当地的密库,以及被当地负责人在私宅里,秘密隐匿起来的重要文书和其他私藏。

    整个过程,也不过用了区区的三天时间而已。

    而待到第四天的正午,海面上也传来了警讯,一只鼓足风帆的船队,正在全力往这里直扑而来呢。
………………………………

第1019章 颓然2

    翁山大岛西面,正在激战的海面之上,已经散布的满是各种破碎的船板和落水挣扎的人头。游曳在海面上的额鲨鱼竖翅和大团大团殷红淡开的血色,则代表着这些

    轰隆隆的炮射声响,此起彼伏而不绝以耳的交替在,那些错身而过或又是齐头并列,或又是相互冲撞在一起的战船之上。

    在翻滚起伏的波涛之间中,时不时激起大片的浪花潮涌,或是大片大片翻覆下沉的泡沫和漩涡。

    而时间回溯到半天之前。

    位于翁山大岛与第二大的岱山岛之间,传统的海域航路之间。

    颠簸在浪尖,名为吴海号的水师战船船首上,统领附近这一标一大四小五艘战船的水军都尉林龙标,也在紧张的打量着已经初现轮廓的马峙港。

    林龙标,乃是东海道水师世家当中的另一个大山头闽越系的骨干,清源林氏的族人;

    因为闽地号称“七山二水半分田,还有半分在海边”的险恶贫瘠,沿海耕地极少而遍地盐卤滩涂,因此当地人从海中刨食找生活的传统,乃至出海贸易谋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的秦汉时期;

    也正因为当地沿海民风彪悍,又习于海中勇于冒险的传统风尚,也让闽地和更南端五岭沿海的龙江、雷州一般,成为了南海都督府,乃至后来大梁水师兵员最好的募集地之一。

    虽然比不上水师当中,海南系出身的第一大将门世家,祖上在开元年间由南海头号海寇势力,举族归顺而来的所谓万安洲冯氏;但是依靠闽人陆续充斥后发而至,在中下层积累起来的规模和数量优势,在东海道的水师体系当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之一。

    因此,他也是当代清源林氏一族,在东海水师培养的将官种子之一;但是被卷到这种事情当中来,一方面是闽越系的林氏等山头,在长期渗透和经营之下,主动与东海社靠拢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的需要使然。

    国朝东海水师的主力在两次北伐当中元气大伤,也连带影响到了他们这些地方水师;为了拼凑起支援北面的资源和投入,他们这些暂时没有能派上用场的地方水师,也因此在军费和物料等其他资源投入上,被日以削减而变得日渐拮据起来。

    再加上内部例制的层层过手之后,能够分摊到具体船上的费用,甚至连一个月开船出来操训几次都不够,虽然他身为船上的将官自然还有别样的收益和进项,身为清源林氏的本家也有给予补助,让他有机会拉拢和恩结船上的人心。

    但是作为驻留在浙东和闽中之间的这只东江水师,还是在整体上不可避免走向某种颓势和驰废的趋势,如果不是近几年水师高层达成了某种默契和协定,而引来外援的话;官兵中的大多数人只能窝在几个驻地的港口附近,抢在船只彻底失修朽烂掉之前,捎带干些私活来维持日常的基本营生。

    而这些年下来,林龙标在岸上有好几处包养的公馆和妾侍,为了维持在各地优裕而体面的日常生活,他必须有足够的进项才是,而东海社能够提供给他的东西,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公器私用的,为其保驾护航而打击潜在竞争对手而已。

    水师的体制与陆师有所不同,一艘船本身的人员,就是最基本的单位和建制,船校尉和虞侯就是独断专行的主宰人物,也是最基本的军官阶层,而副尉、正辅炮长、海兵火长、医工、匠头、厨管、仓事等专业人员和技术兵种,构成基本的士官阶层;

    然后以三至五船为一标,三标以上为一哨,若干哨则组成了一部镇防水师;若是名城大邑的望要所在,则还会分为左右镇、左右厢等体制,以及附属的海兵队和岸上的驻防营,再由一个水军统代、统领乃至提辖统制官进行管辖。

    因此最多的时候,一只水师可以达到战辅海船上百到数百,三五万人马的规模。

    而林龙标下辖这一标也被称为旗头标;属于状况最好的一大四小五只战船组成,平时也是近海巡航舰队的基本单位,而且由于得到大金主的扶持和投入,也并不缺乏出海和讨伐作战的经验。

    在国朝东海水师主力已经元气大伤而恢复起来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地方水师无疑就是横行海面而鲜有对手的最有威慑力所在了,

    再加上第一次北伐失利,而东南行司被撤废之后,对于这些东南路水师的管束和控制,也随着可以投入的淄费而被大为削弱,这些地方水师的上层,也开始产生各种各样别样的想法和思绪了。

    但是相比同属东南路下其他几路,饱受大云教围困的福州候官水师,或又是漳州境内规模有限的温麻水师,或又是更北面江东道南通州,已经名存实亡的静海水师;东江水师坐拥鱼米之乡的明州,乃至浙东一代的富熟之利,又有来自东海社的扶持和资助,无疑是日子过的最好的一部分。

    甚至在其他地方水师已经开始以浪损和海难为由,私底下折卖船只和物料来维系的同时,东江水师还破天荒的接收和补充了国朝定制的新船,正可谓是蝎子爬爬独此一家的风光。

    然后却又遇上两浙之地绵连甚广的钞变和后续动荡不止的民乱,特别是现今大云教贼出闽地而肆虐两浙的局面;虽然依靠水师的存在而暂保沿海各州县无虞,但是来自地方的接济和入项基本都没有了,不得不更加依赖东海社所提供的资源,而几次三番的挑战底线做出火中取栗的勾当来。

    但是对于这次出兵的要求,东江水师内部意见并不一致,一些老成持重之辈甚至坚持不能冒险;但是经不住这次东海社方面,除了起锚和安置费之外,还给开出了一个让大多数人无法拒绝的价码。

    因此这次从象山湾的驻地匆匆赶了过来,除了夺回被“逆党”占据的翁山大岛之外,还要负责封锁岛上的东西各处,确保没有一船一人可以通过海路流散出去。

    “遇敌……”

    “有埋伏……”

    帆缆顶端的瞭望吊斗上,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打断了林龙标的沉思。

    “是从西北面的岛后,给绕过来的……”

    随即船上敲响沉重而悠远的示警钟声,霎那间将所有活动在甲板上的人都摧动起来,而让各种叫喊声霎那穿透了风间浪头,有压倒了大海的喧嚣。

    “降帆三幅……减速”

    “扭转舵轮……改向”

    “以本船信标为首,后续跟进列阵……”

    “给我带头迎上前去,抢占上风位……”

    林龙标攀住一根绳缆而飞身站在尾楼上高声喊道。

    “慌什么东西……我们可是国朝的东江水师……”

    “能打败他们一次,就能再败第二次……”

    “不过是一些武装大船而已……”

    林龙标往复的大声鼓劲道。这时候更多的惊呼声和叫喊,在他的船上此起彼伏的荡漾开来。

    因为随着距离的拉近,这些新出现的敌人,让他们不由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齐列如云的帆幅,那高翘入刀尖的船艏和椭圆修长的船体,在相互观望的咫尺镜当中,几乎是同样的水师船型,只是上头的鱼形燕尾的旗标有所差别而已。

    “飞鱼战船……竟然也是国朝水师的飞鱼战船”

    “难道是朝廷派人来讨伐我们了吗,”

    “这可怎的是好……”

    一时之间,这一只正在调整队形,准备展开纵列的水师船队,也不禁出现了些许的混乱和犹疑,一些趋前的船只甚至出现了停顿和滞后,而与后续跟进的其他战船错开散布成一片。

    毕竟,虽然说他们这些水师将官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接受了东海社的收买和供养,而已经习惯作为东海社之下被呼来唤去的从属角色,但是在大多数底层的水夫、船工和官兵当中,心里还是维持着自己乃是国朝水师的基本认知。

    因此,为了方便省事和节约成本,就算是去做一些见不得光的私活,也是打着缉私捕盗的旗号和名目来行事的,但是一旦对上了看起来同属官军的其他国朝水师,就不免有些心思混乱和不知所措了。

    而在数里外的海面上,淮镇水师的旗舰三千料的艨艟级飞鱼战船“浪涌号”上,

    “果然是两浙水师的那帮人,”

    与此同时,身为这只北路水师主将的宗汝霖,也在用高倍单筒长镜观察着对面的敌人,发出一声冷笑到。

    “就算隔了这么老远,也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铜臭味……”

    “却也是一番孽缘了……”

    一想到居然有一天,一直只能被追得望风而遁的自己,能够和大名鼎鼎的国朝水师对阵,他沉寂已久的某种热血和崇敬,就忍不住已经悸动起来

    而在他身边的水军虞侯,也在根据吊斗上的观测结果,一边记录旗语一边逐声通报道。

    “四点方位,艨艟级战船两艘,约为两千料和三千料,斗舰级四艘,依照形制对比为两千料以下……”

    “六点方位,斗舰级三艘,海鹘快船八艘,约为一千料左右……”

    “后方另有,疑似武装船十一艘,观测帆缆和船型式样,为广式和福式两种通用海船……”

    “暂时没有看见五千料以上,楼船级的巨舰……”

    听到这里,宗泽不知道是失望还是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既然没有楼船级的巨舰存在,那就意味着这些对手只是驻留巡防地方的二流水师,而不是国朝那只几只屈指可数的,可以跨海越洲的远洋舰队和大船团。

    自从黄水洋大战之后,他就带路北路混成船团,连同缴获的船只和俘虏一起,继续在新罗沿海的各个港邑,进行威慑性的巡游和后续搜检工作,每过一个港口就会以通贼为由,在当地或多或少抄没和处刑掉一批,与倭国方面关系密切的人等来以儆效尤;

    因为他得到的授权是以清查倭国贼寇为由,勒令这些沿海港口的领有者,交出足够身份的人质和劳役,以及相应比例的财货,再定下每年必须献纳的份额;以便进一步的将这场海上大战所获得成果和影响力,最大限度的利益化和消化掉。

    但是一封来自淮地的军令,让他马上放弃了后续的打算,而抽取了船团中最为完好的船只,沿途不停的日夜兼程南下;待到抵达了胶州板桥港之后才稍作停靠,就地补充人手和辎重军械,却连船都没有赶得上修理,就继续鼓足风帆继续奔赴南下了。

    因此,现今在他身边这些,也是得到传令而迅速南下的宗泽船团里,最大和最好的一批战船了;乃是以当初北伐的东路大军,被扣下来的那十几条国朝制式水师战船为核心,再加上淮地后续修造中小载量的新式飞鱼船为翼护;也是淮东水师现存的精华和主力所在,因此不容他丝毫懈怠和错失。

    数日前,他们先行一步抵达了翁山大岛附近的海域,却是没有进港驻泊以防泄露消息,而用离岸的快船进行简单的联络和补给,然后就这么游曳在航道附近的海面上待机;

    翁山附近的海面上岛屿众多而海岸曲折,正是不乏海浪不兴的峡湾,距离主要的航路也不算远,可谓是个驻泊待机的上好地方。

    当然了,他们因为是远道而来的缘故,船上的食水和物用,也就能够在继续维持那么十天半个月,就不得不就近重返海州补给,或是冒险现身前往夷州停靠了。

    好在他压抑了部下不安和躁动的耐心等待,终于还是有了结果,看样子是在某种利令智昏或者说是狗急跳墙之下,终于有大鱼不得不上钩了。对方看起来比自己估计的还要更加着急一些,这就给了他更多整顿和布置的准备时间了。

    而他的信心,则是来自船上已经完成大部分换装的,淮造的各式大小船炮,以及可以轻易压制跳帮近战的铳军,并且经过了黄海大战中打靶式的练手,也算是相当程度的磨合和运用成熟。

    因为是直接从黄水洋以北赶过来了,为了当初威慑外藩地方和拉虎皮做大旗,而私自使用的国朝水师的旗号和标识,都没有来得及更换掉,但却未想因此起到了某种意外的效果。

    对方居然出现不战先乱的迹象和征兆了,虽然不知道这是否乃是诱敌深入的陷阱或是其他战术,但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擂鼓吹号……突出两翼的轻舰快船”

    “以中线为基点,做抵角进击之势……”

    “牵制和扰乱住他们,留待中线抵近摧毁……”
………………………………

第1020章 颓然3

    翁山大岛的西北海域

    两艘紧密冲撞而抵靠在一起的大型战船之上,已经变成人声鼎沸的乱战修罗场了。一连串咆哮的声音几乎是随着汹汹的敌势迎面冲杀过来。

    “老海狗……”

    “宗汝霖,你这个狗贼……”

    “快快来速速领死罢……”

    而在尾楼的舷杆上,被护兵簇拥的宗汝霖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并不觉得认识这一位,难道是自己之前无意间上了对方的妻女或是姐妹,才惹得对方如此苦大仇深了么;

    要知道他当年纵横东海,而改名换姓在沿海地方浪荡的时候,没少安慰和亲近(勾搭)过那些,因为家人远航在外而籍没异常的深闺妇人和亲眷们;毕竟,他这个大海狗的绰号可不仅仅体现在行事作风上,从某个生理角度说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然而想归想,手中却是不停的持铳连发,把三管手铳的弹药都打出去掀倒两名站在最高的敌兵,又倒手狠砸在另一名扶揽荡到近身的敌兵脸面上,另手持刀插入对方的小腹,用力反拖出一大蓬血水来。

    而在那些对射的弓弩手纷纷被打倒驱散之后,他的船边和对舷上已经满是油光水亮的甲兵身影,对方显然也再度出动了船上的精锐力量。

    虽然在船上没法穿戴重甲,但是这些水军健儿显然还是找到了变通之法,就是名为鲛甲水靠的皮甲,主要使用大型鱼类和鲸皮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和韧性,而可以防御一定远射的箭矢和刀剑的划伤。然后再在要害镶上铁片,就成为了跳帮近战中的主力和核心所在了。

    既是兼顾了基本的防护又保证了在水中的灵活性;因此,相对于那些杂七杂八的海上势力而言,在船上能够有一队披甲的海兵和水战士,则是大梁水师主战舰队,才能够拥有的制式配属。

    但是这些全身防护的海战甲兵在火铳面前,不管是鲛甲还是铁护,也不过是一轰既烂的破筛子而已,并没有比布衣或是赤膊,更能够提供安全感和存活率,就被纷纷绽开一团团殷红,而迎头仰面喷血扑倒在地了。

    然而在眼看就要再度击退这一波敌势而乘势反攻之时,突然带着咆哮的排水声,从侧近缓缓一个巨大的阴影,再次笼罩在了“浪涌号”的侧边甲板之上,却是又有一艘完好的敌船侧身抵撞过来了。

    霎那间的巨大冲震,让聚集在“浪涌号”甲板上准备追击的白兵们,顿时滑倒扑跌滚落成一团,也让正在齐射的铳列纷纷迎面扬起而参差不齐的射了个空;

    至于那些见事不妙试图败退的敌船水军,像是秋风扫落叶落叶一般的,从干舷、绳缆、网格和桅杆等各种攀附物上跌落、栽摔下来的,却是狠狠撞的七荤八素的一时半会都没法再爬起来了;

    然后就被那些摇摇晃晃努力保持平衡的白兵和铳手,用趋前和抵近的铳刺和横刀,给像是岸上杀鱼一般的纷纷戳死剁翻在了甲板上。

    两艘几乎相近制使的飞鱼战船狠狠撞击和抵靠在一起之后,一边在水线之下发出刺耳之际的摩擦声,一边相互挤压着船身发出不堪承受的咔咔声;

    但是似乎是因为都在水线下采取了包铜铁船底和铁箍龙骨的缘故,居然还没有发生任何较大的破损和渗漏,只有一些突出的上层建筑和栏杆帆缆钩索什么的物件,相互抵冲纠缠在一起而碎裂绷断开来,各种飞舞的碎片将站在边上的人们给掀翻、打倒的惨叫连连。

    紧随而来接二连三冲击的震动和摇晃,也让那些站在船边待机的人群一时间站不稳,而纷纷错手失足吊落进海里,或是干脆被战船之间的间隙给夹磨的粉身碎骨,然后又被浪花冲刷之后,就连最后一点血色的痕迹都没有能够留下。

    这时候,“浪涌号”上重新站稳的铳手已经整好数排队列,而飞快的装好第一派的弹药在喷吐的烟火当中参差不齐的放射开来,霎那间以甲板和船舷为壁垒,那些争相冒出来的人头和攀爬上来的身影,在噗哧溅射的烟尘和碎片当中,就像是击倒的骨牌一般的纷纷惨叫痛呼着跌落下去。

    然而再次响起了轰然一声震响,却是斜侧面的敌船上一根桅杆横倒下来之后,以此为跳板和通道再次杀过来一队敌兵,然后又被迎面驰射的弹丸给打翻、掀倒在帆布面上,失足滑落跌滚进船缝中,又被夹涌的海潮给吞没了。

    “还是有些托大了……”

    宗泽看着面前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争相冲过来的数路敌势,摸着脸上给划破的血口自嘲道。

    原本是打算用近战的散弹洗了甲板之后,乘机俘获这艘比自己的座舰还大上一号的飞鱼战船,但没有想到就像是捅了蜂窝一般的,却将附近所能见到的敌船都被吸引过来了;

    他们是如此的舍生忘死和攻打急切,以至于直接拿船迎头撞过来,而丝毫不顾自己的损伤和破坏,就这么争相跳过船舷攀上船边来支援和厮杀起来。

    以至于在甲板上交替发射的散弹小炮,和铳队轮作数排的射击频率都有些应接不暇,而让他们冲到近前陷入局部的接战肉搏当中了。

    转眼间甲板上已经被滑腻的血污给浸满,哪怕是溅上来的海浪也无法冲刷干净的。

    赭红色的泡沫荡漾在层叠交错的尸体之间,破破烂烂的尸体连同溢出的脏器什么的,被冲击的到处都是简直让人无法下脚了。

    这时候,从船舱中也冒出来新的增援和后队,却是那些呆在下舱候命的船工和水夫,还有少许操炮手夹杂在其间,只是他们手里拿的不是刀剑和火铳,而是一个个沉重的筐子和小桶装的火药。

    然后就听的后队尚未接敌的铳手中,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哨子声,突然一片拖出条条道道灰色烟迹的物体,以一个曲折的弧线越过他们的头顶而飞出,掉落进那些密密匝匝围拢在一起,厮杀正酣敌丛的后方之中;

    却是站在后队替换的掷弹手,开始分作两批分别投投掷火雷弹和船用爆弹,霎那间舷墙背后炸开一片沉闷之极的气浪和冲天的惨号声,然后又泯灭在轰然升腾而起的火光和黑烟当中。

    靠近舷帮的人也只能看见对面的船舷上,在烟火的笼罩当中争相奔逃嚎叫着,纷纷从另一端跳进海里的隐约身影。

    而这一次在烈火肆虐的对船甲板之上,就在没有能够站立和走动的身影了。

    虽然只有两排人所进行的投掷,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通过临时捕获的那条大船上,接战过来的五条船上,已经至少有三条船的人马彻底崩溃,甚至慌不择路的跳下海去;

    而剩下一条船上的人也是在转头争相败走当中,只剩下一条最晚接战上来的海船,还保持着最后残余的士气和努力,他们用剩下来的人手,拼命的砍劈斩击着横倒下来卡在甲板上的桅杆,做出一副极力想要脱离的努力来。

    但是,从下层重新开始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