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警花闯三国(兰竹)-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蒯、陈两家平素多有交往,蒯良只得硬着头皮对刘欣说道:“回主公,南阳、颍川两地流落到襄阳的流民已有十万余人,其中不乏美貌女子。襄阳及附近诸县的士族大户人家常常来此,但凡见到有些姿色的妇人,便出钱买下为奴。更有那单身流落于此的妇人,无依无靠,自愿托身富家为奴,只求能吃个饱饭。强抢民女的事,想必这陈杰还做不出来,大概是这妇人自愿投托的吧。”

刘欣回头问那妇人:“这位大嫂,你是哪里人氏?可是自愿投托陈家为奴?”

那妇人哭得凄凄惨惨,哽咽着说道:“回大人,奴家本姓朱,嫁与宛城邹家。黄巾贼寇占据宛城,奴家带着小女乘乱逃出城外,前些日子听说宛城克复了,想要回家,不料夫家娘家均烧为白地,丈夫公婆皆不知生死,四处投亲不着,携带小女流落于此。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投身陈家为奴,确是自愿,只是不曾想到陈员外不肯收留小女,奴家正在苦苦哀求。”

陈杰听了朱氏的话,心中大定,说道:“大人,您也听到了,小人可不敢有半句虚言。小人这就带她们母女回家,好生对待,请大人放心。”

刘欣冷笑一声:“哼,带她们回家?休想!”

他清楚,陈杰这只是权宜之计,谁知道他把朱氏母女带回家以后,会怎么样,于是又对朱氏说道:“邹嫂,你是愿意随我回去,还是愿意随他回去?”

朱氏明白,以自己的容貌,无论落到谁手里,要想保住这清白的身子恐怕比登天还难。她虽然出身书香门弟,知道礼义廉耻,但她更清楚,在这男尊女卑的年头,生在乱世中女人是悲哀的,漂亮的女人就更悲哀了。到了这时候,为了女儿,她已经走投无路了。朱氏没有丝毫犹豫,拉着那小女孩朝着刘欣跪倒在地,说道:“只要老爷肯收留我母女二人,奴家情愿一辈子做牛做马,服侍老爷。”

刘欣将她母女二人扶起来,看向陈杰说道:“你还有何话说?”

“是,是,是,小人这就走,这就走。”陈杰狼狈地转身离开,嘴里却嘟囔道,“什么大人,还不是恃强凌弱。”

刘欣自从来到汉朝,不仅功夫突飞猛进,就连听力也好了许多。陈杰说这话时,声音虽然小,传到刘欣耳朵里却十分清晰,他突然便想起刚才蒯良说过,襄阳城外东南一带都是陈家的土地,眼珠一转,有了主意,说道:“想走?没那么容易吧!”

陈杰在两个家丁的扶持下正要离开,而那一伙动手的家丁仍然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听了刘欣的话不由一呆,站在原地挪不动步子。

刘欣转向沮授问道:“公与,刚才这位陈员外说过,打的就是我这个荆州牧!若不是典韦来得快,七、八个人打我一个,我哪里还有命在?这陈家是财大气粗啊,襄阳城外都是他家的地盘,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事。”

沮授早看到刘欣丢过来的眼色,正色说道:“陈杰胆大妄为,图谋行刺主公,与造反无异,按律当满门抄斩,诛其九族!”

陈杰听了沮授的裁判,两腿一软,瘫倒在地。蒯良也是大惊失色,慌忙说道:“公与这样定罪是不是太重了些?还请主公三思。”

刘欣眼中狠意一闪而过,他故作理解在拍了拍蒯良的肩膀,说道:“子柔啊,你是本地人,这事交给你去处理有些为难了,还是让公与去办吧,好好查查他,还有什么其他不法之事,至于株连九族就不必了吧。”

陈杰早已晕了过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不过是挑中了一个女人,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

刘欣看着陈杰和那伙家丁被士兵们拖下去,想到如果朱氏被陈杰带回家,眼前这个小女孩就要沦为孤儿了,不由又想起刚才见到的那对兄妹,再回头看时,早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刘欣又转向蒯良,说道:“子柔先生,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这些难民中有不少无父无母的孩子,你想办法建个孤儿院,把他们收容起来,妥善照料。另外,南阳一带已经渐渐平定,你要抓紧组织当地的难民返乡,不可因此误了夏播而影响秋收。”

蒯良没想到刘欣也会用这等霹雳手段对付陈杰,心中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低声应道:“主公放心,属下定当尽力而为。”

刘欣望着蒯良落寞的背影,对沮授说道:“公与,子柔大概被你一番话吓着,你去开导开导他。不过,对陈杰还是要好好查一查,他家还是要去抄的,这襄阳城外的土地也要收回来,扩建的地皮不就都有了吗?至于满门抄斩,我看就不必了吧。”

沮授笑着应诺了,向蒯良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刘欣这才对朱氏母女说道:“你们也收拾一下,随我回府吧。”

这母女二人穷困潦倒,还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就是一只破碗也在刚才的拉扯中摔得粉碎,跟随刘欣上路倒也轻松。刘欣看那小女孩年纪幼小,两只眼睛哭得通红,正怯生生地倚在母亲身旁,不由的心生怜意,向小女孩伸出双手:“小妹妹,来,让大叔抱。”

小女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刘欣看,就是不说话,身子还往后缩了缩,显然刚才的一幕受到的惊吓不轻。

刘欣走上前去,微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问道:“小妹妹,不要怕,大叔是个好人。来,告诉大叔,叫什么名字啊?”

小女孩细声细气地说道:“我叫蕊儿。”

刘欣继续哄着小女孩:“蕊儿,恩,多好听的名字啊!今年多大了?”

小女孩的心情已经放松了些,轻声答道:“我今年七岁了。”

“噢,七岁了啊,马上就是一个大姑娘了。”刘欣乘小女孩不注意,一把抱了起来,说道,“不过,你这样走着很慢啊,让大叔抱着走快点,咱们可以早点到家。”

小女孩在刘欣手上拚命挣扎着,大哭了起来:“哇……妈妈,我要妈妈。”

刘欣轻拍着小女孩的背,哄道:“蕊儿乖,和妈妈一起到大叔家,就有饭吃,蕊儿不哭。”小女孩这些天大概饿得不轻,听说有饭吃,便不闹了,口水都流到了刘欣的肩膀上。

刘欣这才松了口气,有他抱着小女孩,大家可以走得快些了,于是对朱氏说道:“邹嫂,咱们快走吧,晚了要赶不上吃午饭了。”

赵氏起初不明白刘欣要抱她女儿是什么意思,只以为他心口不一,也象陈杰一样,要把她女儿扔得远远的,现在终于放下心来说道:“多谢老爷。”

刘欣、典韦带着朱氏进了城,邹蕊在刘欣的怀里又不安份起来,这些天她一起呆在城外,和难民们混在一起,而襄阳城比起宛城来要繁华了许多,小孩子心性,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不由东张西望起来,在刘欣的手上扭来扭去,刘欣的胳膊渐渐有些酸痛起来,不由叹息道:“这小孩子还真麻烦,看着没有四两肉,抱了一会这手还挺酸的。”

朱氏见刘欣抱着女儿的滑稽样子,显然是没怎么抱过孩子,忍不住说道。“老爷,还是我来抱吧。”

刘欣看了看她那消瘦的身子,说道:“算了,马上就到了,你已经几天没吃过饱饭了,还是我来吧。对了,你告诉我,家里还有些什么亲戚,等安顿下来,我派人去找一找。”

朱氏露出悲戚的神情,黯然说道:“回老爷,奴家夫家、娘家恐怕已经没有人活下来了。倒是蕊儿曾经许了个人家,那人去了关西,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刘欣奇怪地看着邹蕊,不解地问道:“照理说,你夫家的家境不错,蕊儿才七岁,应当不会这么早就许配人家吧。”

朱氏说道:“这都拙夫定下了。年前,拙夫出外访友,路遇劫匪,得一少年相救。那少年自称张济,是去关西投军的。拙夫见他有一身武艺,又救了自己的性命,便将蕊儿许配于他,约定八年后,那少年来宛城迎娶蕊儿。”

刘欣听说那少年叫“张济”,心中一敛,不会这么巧吧,这朱氏是嫁与邹家的,难道自己手上抱的小女孩便是张绣的婶婶邹氏?刘欣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典韦,历史上他正是因为邹氏而丧生的啊!典韦浑然不觉,他的话本来就不多,只是默默地跟在刘欣和朱氏的身后。刘欣不由伸出一根手指,轻佻地挑起手上小女孩的下巴,仔细端详起来。

第58章 抄家的收获

邹蕊小巧的瓜子脸儿虽然脏兮兮的,那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却又黑又亮,被刘欣用手指挑着下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小家伙竟然“咯咯”笑了起来,露出一对小酒窝,还真是个美人胚子。刘欣心中闪过一丝邪念,要是同时占有这母女两个会是什么滋味呢?刘欣转头看向朱氏,见她慌乱地低下头去,心神一震,怎么会有这个念头?刘欣暗自摇了摇头。

朱氏也被刘欣轻佻的举动吓了一跳,自己的女儿才七岁啊,他不会有什么企图吧,听说有些人就喜欢幼小的孩子,他不会也有这个怪癖吧?朱氏的心忐忑不安起来。

大家各怀着心思,不知不觉就到了州牧府,进了那处院落,正碰到巧儿扶着刘裕学走路。

巧儿见到刘欣带了两个衣衫褴褛的人回来,抱起刘裕,迎了上前。自从那天听马芸说过以后,刘欣也存了心思,细瞧巧儿,脸蛋儿是越来越俊俏了,大概是从小营养不良,个子总是长不高,估计一米六都不到,小巧玲珑的样子,只是胸前那堆软肉却得到了充分发育,走起路来一蹦一蹦的,就像揣着两只小兔子,刘欣看的一呆。

关于那件事,马芸也已经问过巧儿的意思了,她自然是千肯万肯了,现在被刘欣这样直勾勾地看着,不觉害羞起来,慌忙说道:“老爷,您回来了。小少爷已经会走路了。”

刘欣被巧儿的话惊醒,暗自纳闷,最近这是怎么了,看到漂亮女人就迈不动步,难道是精虫上脑了,赶紧干咳一声,说道:“巧儿,把裕儿交给我吧。你带他们两个去后面洗一洗,换身衣服。”

巧儿答应一声,带着朱氏母女去了后面。刘欣抱着儿子走进屋去,见马芸正在一堆竹简上写着什么,奇怪地问道:“老婆,你在做什么?”

马芸见到刘欣进来,慌乱地将手上的竹简藏到身后,说道:“不许看。”

刘欣好笑,说道:“不看就不看,什么东西还对我保密。对了,我今天去城外,带回来一对母女,一会你安排下。我告诉你啊,那个小女孩也是个有名的人物,我怀疑她就是张绣的婶婶邹氏。”

马芸一听,吃惊地说道:“真的假的,随随便便就能碰上个名人?”

刘裕看到马芸,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挣扎着要从刘欣手里下来,马芸一边说着,一边从刘欣手上接过儿子,哄了起来,得意地说道:“你看,儿子已经会叫我了。”

谁知,刘裕嘴里喊着“妈妈”,眼睛却盯亲睹马芸的手上,小手使劲够着,要抢她手里的竹简。刘欣不由笑了起来:“他是喊竹简呢。”

马芸也笑了起来,说道:“这小家伙,走路学得倒快,已经能扶着墙排着走了。”

刘欣一边逗着儿子,一边说道:“再过一个多月,就是裕儿周岁生日了,到时候断了奶就让巧儿带他住到厢房去吧,省得晚上总是不能尽兴。”

马芸脸上一红,“啐”了一口说道:“你呀,就没个正经,荆州这一大摊子事等着你去做呢,大白天的就想着这事。”

夫妻两个在房里说着话儿,巧儿进来说道:“老爷、夫人,邹嫂母女来了。”

朱氏和邹蕊已经简单梳洗了一下,换了身新衣服,虽不甚合体,比起她们原来那身又破又脏的衣衫已经好多了。

马芸拉了邹蕊的手左瞧右看,转过头对刘欣说道:“老公,好漂亮的小女娃儿,要是给咱家裕儿做个媳妇多好。”

朱氏听了这话心头一喜,要是女儿能嫁给州牧大人家的少爷,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却听刘欣笑了起来,说道:“老婆,你胡说些什么啊,裕儿才多大的人,等他能娶媳妇,人家小丫头都长成老姑娘了,何况人家还是有婆家的。”

马芸推了一把刘欣说道:“行了,我们女人在这里说话,你插什么嘴,出去忙你的去吧。”

等刘欣出去,马芸给朱氏母女安排了住处,又拿了些绸缎让她们重新做几件得体的衣服。院子里多了两个人,又热闹了许多,尤其那小姑娘邹蕊,和大家混得熟了,活泼的天性流露出来,在院子里又唱又跳,常逗得马芸合不扰嘴,小刘裕也非常愿意和她亲近。

刘欣见朱氏母女已经安顿下来,便带了典韦和几个亲兵,奔陈杰家走去。远远的便听到一片哭声,进了前院,只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跪了一地,凶神恶煞般的士兵们拿着封条到处乱帖。

沮授正负手站在院子中央指挥,见到刘欣,赶紧迎了过来,问道:“主公,您怎么来了?”

刘欣皱了皱眉头,说道:“我不放心,过来看看。你怎么真把他们全家都抓起来了?不是说过,不要搞株连吗。”

沮授不慌不忙答道:“回主公,不查不知道,这一查还真发现陈杰有干了许多不法之事,其中光人命案子就有四、五条。按律就不只是应该治陈杰一人之罪了。”

刘欣还真有些意外,问道:“那这些人会怎么处置?”

沮授从容地说道:“陈杰和为首的几人应当判斩立决。其余成年男子流放三千里,妇女和孩童发卖为奴。”

刘欣原先只想抢了陈杰在襄阳城外的土地,顺便从他家里抄些财物来,想那陈杰家大业大,城里的这处产业没了,乡下应该还有不少产业,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谁料到沮授秉公执法,一上午就查出他许多不法之事,现在他全家都要跟着遭殃了,倒是吃了一惊,说道:“公与,那些案子你可要弄清楚了,不能冤枉了他。他们家查抄的结果如何?”

沮授说道:“回主公,陈家十分奢华,你看这房子,雕梁画栋,后花园里更是水榭歌台,楼宇亭阁,一应俱全。陈家在襄阳、南阳、南乡、长沙四郡的房产、地产我已经派人前往查封,金银布帛钱粮等物也正在登记。至于陈家在其他地方的财产,我们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刘欣点点头说道:“公与,你干的不错。走,带我去里面看看。”

沮授领着刘欣进入陈府的后宅,果然里面别有洞天,古树名花,小桥流水,竹林假山,已经稍微有些江南园林的意思了。花园旁边的小院内又传来一阵女子的哭声。

刘欣皱着眉头问道:“公与,这里怎么还有些女子。”

沮授抬头看了看,说道:“那便是陈杰的内宅,里面的女子都是从陈家内眷里面选出来年纪较轻,面容姣好的,这些人可以卖个好价钱。”

刘欣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沮授,没想到这家伙还有些冷血。

沮授被他看得发毛,只以为刘欣怀疑自己有什么私心,讪讪地说道:“主公不要误会,抄家的规矩历来如此。”

这时,一个书吏从那院子里匆匆跑了出来,拜倒在地说道:“小人张允参见主公。”

刘欣上下打量着他,三角眼、鹰钩鼻,正一脸谄媚地看着自己,便说道:“你就是蔡都尉的表弟张允?”

他这一问倒让张允出乎意料,心想莫非蔡瑁在主公面前提到过自己。张允赶紧答道:“正是小人。主公要不要进去看看,挑几个中意的,小人帮您送到府上。”

刘欣脸色一沉,说道:“休得胡言乱语!好好做你的事去,记住,不许夹带私藏。”

张允一张热脸贴了个冷屁股,悻悻然地退了下去。

刘欣又对沮授说道:“公与,襄阳蒯、蔡、陈、王四大家族,平时一定是同气连枝,相互之间必然多有姻亲。蒯良、越、蔡瑁现在都帮着我们做事,对这三家要区别对待。陈家这些女眷里面有没有他们的家人,你要仔细过问,这些人就不要发卖,可以将她们送回娘家。”

刘欣知道,蔡瑁也好,蒯良、蒯越兄弟也好,在忠义上比起沮授来要差得远了,当年他们在刘表手下,倒也尽心尽力,结果曹操一来,全投靠了过去,忙着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刘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对他们还是要尽量拉一拉,不能将他们逼得太狠了,所以还是想为他们留些余地。

沮授想了一想,说道:“主公考虑的极是,我这就安排人去查一查。”

刘欣伸手拦住他说道:“也不急在一时,带我去那边看看。”

沮授顺着刘欣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是陈家的书房。作为襄阳首屈一指的富豪,陈杰当然也有自己的书房,书房很干净,好象经常有人来这里。书桌上笔墨俱全,刘欣随手拿起桌子上的砚台,里面一点墨迹都没有,却似从来没有使用过一般,毛笔也是崭新的,放墨的盒子还没有开过封。刘欣不由得笑了,原来这个陈杰是个假斯文,弄个书房只是做做样子,之所以干干净净,显然有下人经常打扫而已。刘欣四处看了看,陈杰的书房里竟然还放着许多书籍,他随手拿起书柜里的一卷竹简,腾起一片灰尘,弄了刘欣一脸,看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人碰过这些书了。书柜旁边放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却干干净净,搁在这里应该还没有多长时间。刘欣将箱盖轻轻打开,两眼不由放出光来。

第59章 王振的担忧

这只大箱子里放的竟然是纸!其实,纸张早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刘欣也曾经见过许多不同地方出产的纸张,但质量很差,几乎不适合用来书写,至于作画那就更不用想了。然而这箱子里的纸张却完全不同,这些纸张无论是柔韧性,还是洁白度,都比刘欣此前见过的纸要好上许多倍,甚至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宣纸了。

刘欣大喜过望,这真是个意外的收获,赶紧对沮授说道:“公与,你马上安排人查一查,陈杰书房里的这些纸是哪里生产的。另外,安排人把这些纸张送一些到州牧府,交给夫人。”

沮授应诺一声,正要出去,刘欣又将他叫住,说道:“公与,让你做抄家这种事真是大材小用了,我看你就把这件差事交给张允去做吧。”

沮授迟疑道:“主公,我看张允此人不是个君子。”

刘欣笑道:“我当然知道他是个小人了。抄家这种事交给张允这类人做正合适,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让樊敬来和他一起负责,顺便监督他。你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襄阳城扩建上面。”

沮授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放心。我已经安排人手,开始勘探土地、绘制图样了,现在城外的土地已经全在官府手里了,扩建进行起来就方便多了。”

刘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纸张的事情要抓紧,你要亲自过问,需要多少人手只管说。另外,陈家这府宅子还不错,等查抄结束,你就安排人手,当这里分隔成几部分。拨一处给张机,作为他的医学院吧。再让蒯良把孤儿院也建在这里。”

沮授领命离去,刘欣只觉得有些烦躁不安,最近老是有这种感觉,也不知道是因为太忙了,还是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的缘故。

朱氏已经适应了在州牧府的生活,她烧得一手好菜,做得一手好针线,帮忙带孩子也是一把好手,半天的功夫,就把一个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刘欣家中除了巧儿便没有用其他婢女,现在有了朱氏确实帮了马芸的大忙,而沮授让人送来的那箱纸张更让马芸分外高兴,对于用惯了纸张来书写的人说,使用竹简写字就是一种煎熬。有了这些纸张,又少了家务的牵绊,马芸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写写画画了。

卞玉忙碌了一天,终于从城外回到府中,刚进门,就见一个美貌少妇迎了出来,怯生生地唤道:“二夫人好!”卞玉情不自禁地想起今天在城外遇到刘欣的情景,心中难以平静,支吾了两声就回了自己房间,也没弄清楚这个妇人是谁。

朱氏一头雾水,二夫人在城外倒是平易近人,怎么回到家中就摆起了架子来了?

天刚蒙蒙亮,刘欣就急着往城外赶,沮授说了,今天襄阳城的扩建就要开始动工了。刚出府门,就碰到了郭嘉的母亲林氏。

林氏拦住刘欣,说道:“大人,民妇来这里也有几些日子了,每天白吃白喝,却无事可做,大人您还是给我安排个活儿吧。”

刘欣知道这是个勤劳的女人,对她十分敬重,说道:“郭大嫂,既然你闲不住,我这里倒有件事适合你去做。城外有许多无家可归的孤苦儿童,我准备设立一座孤儿院,我想请你从城外的灾民中挑选些能干的妇女,帮着蒯太守一起照看他们。你觉得怎么样?”

林氏感动在说道:“大人果然爱民如子,民妇一定尽心尽力照看好他们。”

刘欣来到城外,现在虽然还没到修筑城墙的时候,但划定城市具体的区域范围,开挖护城河,烧制城砖这些工作已经可以开展了。刘欣不想去指手划脚,因为在这方面他只是个外行,让他凭着上千年的见识,提提设想,拿拿大方向还行,到干具体的活他就说不上话了。

最近到了晚上,刘欣总是很兴奋,马芸已经明显有些吃不消了,不肯随着他疯狂。昨天晚上他想和马芸亲热一下,就被拒绝了,他对不好对自己老婆用强,所以夜里就没有睡好,今天便起得特别早。

等沮授来到了城外,却发现刘欣已经在了,他很感意外,因为他也起了个大早啊!于是问道:“主公,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刘欣打了个呵欠,说道:“睡不着啊。”

沮授感动地说道:“主公不须事必躬亲,我等都会尽力的。”

刘欣暗道,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啊,可那种事却又不能明说,只得岔开话题,问道:“公与,那些纸张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沮授不好意思地答道:“回主公,属下已经查出些眉目了,陈家有一个纸坊,这些纸张便是那里出产的。但会生产这些纸张的技工已经失踪了,属下正派人四处查找。”

刘欣思虑片刻说道:“陈杰不是个好读书的人,他应该不会想到专门建个纸坊,这个纸坊的来历有问题,你从这方面入手,好好查一查,应该会有发现。”

沮授拱手道:“是,属下这就命人去查。主公,吉时已到,就请您主持开工仪式吧。”

刘欣有些犯困,摆了摆手说道:“还是先生来吧,我在这看看就行。”

筹划多日的襄阳城扩建工程终于正式开工了,两万多黄巾俘虏加上从难民中召募来的一万多民工,近四三万人的队伍,一起挥汗如雨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场面十分壮观。

刘欣在这里忙着建设他的新襄阳,朝廷里却炸开了锅。董卓接替卢植征讨张角,接连吃了几个败仗,现在双方正在广宗相持。皇甫嵩、朱儁在颍川清剿波才,也多次失利。后来,皇甫嵩见波才依草结营,便设计火攻,大破黄巾,正追杀间,不料孙夏领着南阳败退下来的黄巾去投波才,乘乱一击,反将官军杀败,双方又成僵持之势。

朝廷之上争论不休,已经有不少官员推举刘欣来统兵征伐黄巾。皇帝刘宏虽然贪财好色,但人却不傻,他可不希望刘欣坐大,所以坚决不准。其实在这之前,张郃、徐晃都曾来过信,请求出兵颍川,但刘欣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按兵不动。刘欣倒不是担心皇帝疑心,他考虑的是自己手下大多都是新兵,上次能胜已是侥幸,如果贸然出兵,获胜也就罢了,万一输了只怕连南阳、南乡二郡都难保,而且对士兵们的生命而言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现在考虑的是巩固自己的地盘,有机会再拿下江夏、桂阳等五郡,以求一统荆州,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埋起头来搞建设。

襄阳城中其实也并不平静。陈家原本长期排在第一位,但是近二十年,由于人才凋零,在襄阳及周边郡县陈家已经没有什么人在官府担任职位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论财富,陈家仍然是襄阳首富,襄阳及周边许多地产、房产都是陈家的产业。现在的陈家,陈杰父子都被当街斩首,家财被抄,房产被封,土地被收,家族里的其他人流放的流放,发卖为奴的发卖为奴,从此便退出了荆州的历史舞台。

蔡、蒯两家也都是老牌的名门望族,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牵连,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刘欣的支持者。唯一有影响的就是这两家嫁入陈家的几个女子,不过她们现在也都被送了回来,这时候的人们对女子改嫁还是很包容的,只要她们愿意,随时可以重新嫁人,影响并不算太大。

至于王家的情况则有些不同,王家是这二十年才崭露头角的。东汉这些年一改过去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王家就是以经商为主业的,得益于此时的政策,才能够迅速崛起。王家虽然排上了襄阳四大家族,却没有太多的根基,几乎毫无选择地依赖于另外三大家族,就拿王家的商铺来说,大多便是租的陈、蔡、蒯三家的房产。这次刘欣大肆查封陈家的财产,王家也有不少商铺受到牵连而暂时关门歇业。不过,这点损失王家的家主王振还没放在眼里,而且他还可以乘此机会,将这些商铺买下来。

四大家族相互之间都有姻亲关系,王家自然也有女子嫁入了陈家,三个月前,王振的一个侄女就嫁给陈杰的小儿子。他也没指望刘欣会象对待蒯、蔡两家一样放她回家,毕竟蒯、蔡两家都是有人在刘欣手下担任要职的。王振只希望能够将这个侄女赎买回家,结果左等右等,陈家的女子都快发卖完了,也没等到他的侄女。

在刘欣对外公开宣布的陈杰罪状中,就有谋反这一条,而谋反是要诛连九族的。王振现在终于有些担心了,刘欣为什么放了蔡、蒯两家的女子,独独留下他的侄女不放?是不是为了抓住这条线索来证明王家和陈家的关系?他的屠刀会不会很快就要砍到自己头上了?

第60章 无药可救

王振坐不住了,他也曾经想过举家逃走,但这样做却不现实,毕竟自己的根基在襄阳,这一走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且无论逃到哪里还不都是大汉的天下。对王振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和刘欣搭上关系,花再多的钱他也认了。

蔡瑁已经去了江夏,王振只好去找过蒯良、蒯越兄弟商量,结果都吃了闭门羹,在这个时候他们都一致地选择了明哲保身。这样一来,王振的心情更加焦急了,他下了很大的决心,还是选择直接去州牧府求见刘欣,结果连府门都没能进去,几经周折,才打听到刘欣一大早就去了城外。

王振心急火燎地赶到城外,一路打听,终于看到了刚刚在工地上吃过午饭,正独自在护城河边悠闲散步的刘欣。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次饭后散散步是刘欣多年来始终保持的良好习惯。

王振满头大汗地跑了过去,对着刘欣大礼参拜道:“小民王振叩见刘大人。”

刘欣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吓了一跳,问道:“王振?哪个王振?”

王振不敢起身,跪在地上说道:“小民是襄阳王家的主事之人。”

刘欣这才想起来,淡淡地说道:“噢,原来是你,起来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王振站起身,偷眼看去,见刘欣并没有想像中的凶狠,好像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