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大郎)-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燕京城学馆所在的那条大街之上,在街道的尽头是一家茶馆,此刻数十个书生坐在茶馆中一边喝着热茶一边欣赏外面的雪景。

这里的书生和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前几年,书生们只学习四书五经,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现在书生除了学习儒学之外也要学习实学,而且实学的地位越来越重,实学课程也越来越多!除了实学之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时政,每年春天,这些书生还需要进入军中军训!另外,不少的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进入学馆之中,学馆学生的组成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真正的腐儒越来越少。

“蒙古满意屡次南下侵扰大宋,这一次我大宋数十万大军北上,将蒙古人彻底歼灭!听说贝海尔湖一带,光是蒙古蛮夷的尸体就超过五十万!”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书生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道。

“听说许多人都是老弱妇孺!哎,蒙古蛮夷侵扰我们,我们北上还击是应该的,可是不应该杀死老弱妇孺啊!”一个三十多岁的儒生叹息道。

“那些老弱妇孺手中都有武器,他们也在进攻我们的军人,我们自然要反击,杀死他们也正常!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先前说话的十四五岁的书生不以为然道。

“北方草原面积极大,不知道大军的后勤能不能得到保证?”另一个二十余岁的书生则是道。

“没有问题的!从去年开始,军部就开始往北方运送战备物资,这一年来,以我大宋国力,储备的战略物资足够数十万大军一年之用!而且,还有不少的生产建设兵团青年们给军队运送物资,他们不用发愁后勤的!我有亲戚在军部之中当差,最新的战报是蒙古部落大量朝着钦察草原逃窜,现在我军前锋已经进入钦察草原中!”旁边又有书生道。

“钦察草原?那是什么地方?”十四五岁的书生好奇道。

“学馆中要学习天下地理,看来你是没有好好学了,这钦察草原在万里之外,异常的苦寒!”旁边书生道。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亲自训练军队,制定军制,我大宋兵马早已经天下无敌!契丹、女真、西夏都不是我大宋兵马的对手,蒙古蛮夷自然也不是我大宋对手!我现在关心的不是蒙古之战,而是另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周围一个长的非常高大、脸上充满英气的书生站了起来,道。

“哦?不知是什么事情?竟然比蒙古之战还要重要吗?”其余的书生都朝着他看了过来,有人道。

“有一件事情,关系重大!你们还记得吗,五年前政务院刚刚成立的时候,陛下曾经说过政务院一届只有五年!现在政务院首相、大臣们的任期已经到了,陛下会不会选出新的首相、大臣?陛下如何选出新的首相、大臣?这难道不比北方之战更加重要吗?北方之战只是驱逐一些蛮夷而已,政务院关系天下,孰轻孰重?”这书生冷笑道。

“啊!不错!这件事情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正是!”

其余的书生们纷纷点头,对于这件事情显然非常的感兴趣!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整个燕京城中,稍稍有一些见识的,对于这件事情都非常的感兴趣!整个天下,无数人都关注着燕京,他们也在期待下一届政务院首相、大臣人选。

******

宣武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国会召开例会,商讨国事。

经过了几年的建设,现在的国会和以前也完全不同,现在国会议员的数量达到了一百九十四人,这些人来自全国各个地方,许多都是从省议会推选成为国会议员。

国会议长仍旧是赵佶,只是因为没有实权,赵佶对于国会越来越不敢兴趣,现在日常事务都是李处温在处理。

这一天,所有的议员都来到了这里!往日里还有人请假,但是今天却没有一个人请假,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今日商讨之事十分重要,关系政务院首相人选!

当所有议员到来的时候,赵谌也在王庶、虞允文等政务院官员的陪同下进入了国会之中。

“这里是政务院这五年来做出的政绩报告,包括耕地面积增加数量、公办学堂增加数量、国家财政收入历年情形、军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等等,你们都看一看,对于这些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来,然后政务院给出回答。”赵谌道。

侍卫们将政务院给出的报告下发到了国会议员的手里,国会议员们在仔细的看着,过了一阵之后,他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粮税比五年前竟然增加了四点七倍!耕地面积增加了将近一半,土地亩产量也增加一倍!这人口出生率到底是什么?人口出生率竟然增加了五倍!”

“你身为国会议员,竟然不知道人口出生率?政务院每年都要做相关的报道,罢了,我来讲给你听!”

“国家的教学体系越来越是完善,现在已经在全国五十个较大的的城市中建设中等学堂!等到中等学堂普及之后,学部会成立大学堂!”

“全国手工作坊的数量增加了十倍,出产的手艺品数量增加了十倍!”

“士兵数量增加了三十万!生产建设兵团数量增加了五十万,其中有三十万人都去了安南!”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国会议员的议论声才渐渐的停了下来。

接着有人对这份成绩单提出了质疑,王庶亲自回答国会议员们的各种质疑。

整整一个早上的时间,国会议员再无任何疑问,接受了这一份政绩报告。

“这一届政务院的成绩有目共睹!从天下安定到现在,我们的国力最少增加一倍!而且,这五年最重要的是完善制度、使得天下安定,乃是打基础的时代,我可以预测,未来十到二十年之内,我们的农、工、商、学、军、科技将真正爆发,我们的国力有望达到现在的十倍甚至更多!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宋的国力将会胜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对于这一届政务院的成绩,朕非常的满意!朕提议王庶仍旧为下一届首相,国会若是通过,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国会若是不通过,不相信王庶,朕会提出下一个人选,直到国会通过为止!国会议员乃是天下百姓选举出来,你们的答案就是民众的答案,所以,一定要慎重!”赵谌道。

下面的国会议员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来,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是国会决定首相人选!

“首相选举需要是你们自己的意思,所以不要窃窃私语,不要和其他人商议,半个时辰之后给出你们的答案!”赵谌道。

半个时辰之后,正式的投票开始!一共一百九十四名议员,有一百七十六人投了赞同票,赵谌再次宣布王庶当选下一届首相,另外,赵谌命令王庶准备再次组阁!

王庶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来,赵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好干!不要让朕失望,不要让天下民众失望!”

对于王庶,赵谌确实非常的信任。

王庶的天分不如虞允文、胡铨等人,但是他很早就投靠了赵谌,经历的民事、军事极多,而且早年就作为副相管理国政,他对于赵谌的施政思想也有很深的理解!他处事稳重,经验丰富,足以掌舵政务院。

这一次首相任命也是制度的再次变革!现在仍旧是赵谌提名首相,国会讨论通过,以后会慢慢的变化成为国会提名首相或者是彻底的选举制,不过一切都要一步一步的来,对于制度改革,赵谌非常的慎重!民智未开,现在绝不能一蹴而就!

******

第二天一早,王庶、虞允文、胡铨、赵鼎等人进入了御书房中,和赵谌商议国事。

外面大雪仍旧在飘个不停,御书房中十分暖和,众人讨论的却异常的激烈。

“这五年来,商部成绩显著,国家商税增加了十倍!五年来,国家的海贸也发展迅速,现在海贸占到了商税的十分之一,虞允文,你是商部大臣,你来给大家说一说现在的海贸情况。”赵谌道。

“我们的海船从天津卫、登州、杭州、泉州等地出发,一路进入南海,之后他们从南海进入天竺!我们的瓷器、丝绸、漆料、各种手工艺品在源源不断的运入海外诸国之中,金银又从海外运回国内!五年来,国家有十三个城市可以说已经成为海贸城市,这十三个城市的民众大都是为海贸服务,我们的海外贸易规模扩大了三倍……”虞允文源源不断的说了起来,最后道:“陛下,诸位大人,虞某以为,商贸乃是富民的首要手段,而海贸又是商贸的重要组成,海外国家极多,将来这海贸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重!海贸越是发达,民间越是富裕!民富则国强,为了国家富强,海贸必不可少!”

赵谌点了点头,道:“允文说的不错,海贸将来会越来越重要!其实不仅仅是海贸,整个海洋对我大宋越来越重要!朝廷现在有了东瀛,我们要越过海洋才能前往东瀛管理那里!朝廷运送粮食、物资也要通过海运,许多物资要从江南一路通过大海运往天津卫、率宾府、高丽、东瀛等地!而且,吴拱刚刚在北方大海的另一边发现了一块极为巨大的领土,那里已经属于我大宋,前往那里也要通过海洋!除了这些之外,海外诸国数量极多,这些将来都有可能是大宋的威胁,若是掌控了海洋,我们便可以御敌于外,这是攻击的策略,若是失去了海洋,将来迟早有一天,我们会面对海洋强国的进攻,我们在陆地上只能被动的防御!这些事情,朕和商部、军部诸多大臣都已经商讨了多次!朕以为,海洋关系帝国国运,未来迟早有一天,我们大宋会全面走出陆地,走向海洋!我们控制海洋用以制衡各国,掌控世界。朕以为,下一届政务院应当增加海洋部,任命海洋大臣,管理帝国海洋事务。”

说:

今天只有一章了。想想最后怎么完结。

明天或者后天完本,心中有些不舍……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六百二十六章泉州

正月初七,政务院第二任首相、大臣宣誓就职!

这一届政务院和上一届政务院有很大的区别,除了朝中大臣位置有所变化之外,另一个重要变化便是增加了海洋部、医部。

海洋部是为了管理帝国的海洋事务,至于医部则是现实需要。

这个时代,医学非常的落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极低,另外,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有一个急需解决的医学问题,那便是新生儿的存活率太低!

中国古代,十个新生儿能够活下六七个已经相当不错,包括现在的大宋,都是如此。

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古人不注意为生,新生儿和胎儿常常遭遇病菌感染!其实如果接生的时候使用滚沸过的热水,接生婆事先清洗个人卫生等等,都可以让新生儿死亡率得到极大的遏制!还有一点,古人认为孕妇不能够见风,一般孕妇从待产一两个月开始就躲在一个密封的小屋之中,孕妇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不能洗头洗澡,孕妇不能下床活动,孕妇不能吃任何“凉性”的东西,包括营养丰富的各种水果都不能吃,这些都对新生儿的存活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现代科学早已经证明,孕妇所居住的房间不但不能密封,而且应当适当的通风,孕妇应该下床活动,也可以洗头洗澡,至于吃水果更是应当。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赵谌做了许多变革,但是他很少插足自然科学的发展,因为他觉得这是拔苗助长!只有经过艰难的探索,中国人才会真正掌握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中国人的思想也会在这些科学探索中得到改变,形成科学思维!不过新生儿存活率关系重大,赵谌不得不干涉!

医部成立之后,赵谌亲自指导,把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告诉医部大臣,让医部大臣传播开来。对于赵谌所说的这些,医部大臣将信将疑,他觉得匪夷所思,不过赵谌威望极高,医部大臣仍旧决定选择一块地方作为试点,若是皇帝所说当真有用,那就全国推广。

正月十五日,这一届政务院颁布施政计划。

政务院准备用五年时间使得国家的农、工、商、学等等都有两到三倍的增长!这其中最为困难的乃是农业!

要想让农业产量在短短五年增加两倍,首先需要在江南大力推广一年两熟的播种方法,另外要在全国继续修建各种水利设施,推广各种新式农具,培育耕牛,研究新的耕作方法!对于政务院来说,这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这件事情完成了,五年之后,中国的粮食储备将会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民间百姓家中也会有极多的剩余粮食,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从农田中解放出来,他们将会投入到手工作坊、商业、服务员等等行业之中,那个时候中国会再次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

农历三月十五日,燕云地区已经进入了春天。

赵谌、虞允文从燕京出发前往天津卫,之后他们将会从天津卫乘船前往登州。

三月十九日,赵谌、虞允文在登州一个隐蔽的码头登陆。

这里是朝廷下属的一个船厂,现在归海洋部管束,而虞允文则是这一届政府中的海洋大臣,负责对帝国至关重要的海洋事务。

“臣等参见陛下!”在码头上面,船厂的大小官员都在这里迎接。

“大船制作的如何了?”赵谌道。

“已经完工了,就等陛下您来查看了!”船厂的督办道。

“你们现在就带朕过去。”赵谌道。

当下船厂督办带着赵谌、虞允文朝着前方而去,一刻钟之后他们进入了船厂,又走了一阵,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船坞跟前!

这是一个干船坞,船只建造好之后从这里可以直接驶入海洋,但是现在这里却没有一滴水存在。

干船坞乃是船只制造业的划时代发明,欧洲一直到了十五世纪才出现干船坞,而中国在宋代就出现了干船坞,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

一艘长达百米、高有十米的大船出现在了赵谌的面前!

大船整体呈流线型,阳光照射在大船的船身上,给人一种烁烁发光的感觉!

来到大船跟前,赵谌深吸了一口气,他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能够让他感觉震撼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眼前的大船就是这样的事物!

“此船长有多少?”赵谌道。

“长有四十二丈!”船厂督办道。

宋代的一丈长度和现在一丈长度已经相差不远,赵谌果然估计不错,这艘船有百余米长。

“这样的大船在海上航行,没有问题吗?”站在大船的跟前,赵谌感觉自己无比的渺小,他不由的问道。

“陛下,去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制作出了一艘样船出来!样船除了没有各种装饰,没有房间划分之外,其余和这艘船基本一样,我们已经进行了半年的试航!”船厂督办道。

“试航的结果如何?”赵谌道。

“半年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无论是空船行驶或者是装载满货物行驶,都没有出现过问题!样船的速度极快,在装满物品的情况下,从登州到杭州仅仅需要十天的时间!”船厂督办道。

“仅仅需要十天?”赵谌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来!

他当年从杭州前往天津卫,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这大船从登州到杭州只需要十天的时间?

“是的,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这艘大船上的风帆进行了专门改造,另外船上还有独特的大桨,二百名水手同时划船,速度如箭!”船厂督办道。

“这艘大船上可以装载多少人?多少货物?”赵谌又道。

“加上水手,可以装载六百人以上!至于货物,可以装载五百万斤!”船厂督办道。

“这么多的货物?”旁边虞允文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来。

“这艘船的坚固程度如何?”赵谌朝着前方走着,此刻大船上仍旧有工人在忙来忙去,赵谌问道。

“陛下,海上的风浪再大也难以吹翻这艘大船!另外,我们用其余的船只进行撞击实验,每一次这大船都安然无恙!陛下您有所不知,这艘大船的关键部位都是用钢铁作为骨架,外面包上木头,因此异常的坚固!我们还进行了火攻演练,这一艘船是用率宾府一种特殊的木材制成,这种木材除了坚固,也极难燃烧!在微臣看来,这艘船几乎没有缺点!”船厂督办看着这艘船,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是全天下最大、最坚固、最完美的一艘船!”旁边另一个船厂官员道。

这些船厂官员大都是从底层的船工晋升而来,每一个人都技术精湛,对于能够设计出这样的大船来,他们心中都非常的自豪!

“你们一年能够生产出多少艘这样的大船?”赵谌道。

“陛下,一年顶多能够生产出两艘来!一则,生产这样的大船需要建造极大的船坞,这一个船坞花费数十万两白银,二则,这样的大船构造异常的复杂,建造起来也十分的困难,我们登州船厂三千多工匠用半年的时间才能生产一艘!大船所需的木材也十分难得,即便是率宾府也不多见,大船关键部位的铁制构造更难建造!不过,陛下,除了登州船厂之外,朝廷还有天津船厂、杭州船厂、泉州船厂、平壤船厂,这些都是规模极大的船厂,他们都可以生产这样的大船!”船厂督办道。

“原来如此!”赵谌点了点头。

“陛下,这大船制造出来之后,尚没有名字,请陛下赐名!”船厂督办道。

“依朕看,此船乃是船中之宝,就叫做宝船吧!”赵谌沉思了许久,道。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宝船”,不过那是在明初!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乃是赤贫农民出身,他的父母兄弟都饿死在饥荒之中,朱元璋登基之后,认为农桑乃是治国之本,手工业、商业都是舍本逐末,有可能导致天下饥荒,加上倭寇侵袭,朱元璋下旨“片板寸舟不得入海”,他非但禁止中国人从事海外贸易,甚至禁止渔民去大海捕鱼,使得中国白白错过了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大航海时代,中华民族也因之变得更加保守、内敛!不过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继位之后,集全国之力打造宝船,之后命令郑和下西洋,然则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寻找杳无踪迹的朱允文,当时除了郑和之外,民间的海贸仍旧被禁止,朱棣之后,明朝政府焚烧宝船船图,再次闭关锁国,一直到了数百年后的清末,欧美人用铁船洋炮轰开了中国大门。

嘴里说着“宝船”两个字,赵谌感慨万千。

他现在掌控这个国家,自然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虞允文,你们海洋部要仔细的讨论一下装备宝船的必要性!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需求,那就将宝船的船图送往全国各地的船厂之中,加紧建造!另外,海洋对于国家越来越重要,海洋部要制定一个策略,对于各地的船厂进行补助,不仅仅是官办的船厂,还有民间的船厂,一视同仁!对于新的制船技术、航海技术发明者,大加封赏,毫不吝啬!必要的时候,朕甚至可以再次封侯!”赵谌道。

“微臣遵旨!”虞允文道。

******

赵谌、虞允文等人在登州船厂呆了数天的时间,四月初三的时候,他们乘坐宝船前往南方泉州。

这是宝船的首航,坐在船上,赵谌最大的感觉就是平稳!外面的风浪极大,但是船上却平稳到了极点!另外有数百名侍卫跟着赵谌、虞允文一起南下,他们也呆在宝船上,这里仍旧没有多少拥挤得感觉。

船上可以储存极多的粮草、清水,按照赵谌估计,可以供应战士长达半年的需求!可以说,这样的宝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航空母舰,在宝船的援助下,其他随航战舰也可以一同补给,拥有宝船,大宋海军便拥有了远洋作战的能力。

船行极快,仅仅用了十二天的时间,他们竟然从北方的登州来到了南方的泉州!无论是赵谌、虞允文,心中都非常的兴奋,拥有这样的船速,对于帝国治理也非常重要!帝国面积极大,重要事务通过海上传播到南北各方。

“陛下!”赵谌、虞允文等人穿着便服从船上下来,此刻泉州知府正在这里等待他们。

泉州知府乃是当年的军机章京之一,也是赵谌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他刚要跪下,赵谌已经一把将他提了起来。

“朕是微服来到这里,走,咱们先在这码头上看一看!”赵谌笑道。

众人朝着前方而去,眼前的码头异常繁华,丝毫不在天津卫之下!天津卫主要是做国内贸易,南北各方的物资运送到天津卫,之后通过河运再运往中原各地!天津卫虽然也有海贸,但是海贸所占比例很小,而在泉州,这里大部分都是做海贸生意的商人。

码头上到处都是商铺,里面人来人往,声音嘈杂无比,各种各样的货物从这里运往海外,或者从海外运往这里!码头上各色人等都有,这里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是域外商人,许多人长着黄头发、蓝眼睛,看到这些人之后,虞允文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来,倒是赵谌,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来!他已经派人调查过,这个时代光是常驻在泉州的阿拉伯、印度商人数量就超过了十二万,更不用说一些过路的阿拉伯、印度商人了,即便是后世,中国也很少见到外国人这样多的城市。

“陛下,您当年改变税制之后,泉州比以前几乎繁华了数倍!码头上都是一些商铺,泉州城中则是有无数的作坊!尤其是几年前陛下册封那女子王氏为制衣侯后,纺织机流传开来,现在泉州城有好几个大型的防止作坊!一开始的时候,农人还在自己家里纺织刺绣,他们只是闲暇时做这些事情,后来他们都来到了泉州城中,在城中劳作!有一家作坊极大,里面有三百多个农妇在其中。”泉州知府道。

“还有这样的事情?带朕去看一看!”赵谌道。

他们一路朝着泉州城而去,这里的客栈、酒店极多,也是一派繁华景象。

半个时辰之后,赵谌、虞允文等人来到了泉州知府所说的那个作坊之中,作坊主已经得到了通知,知道皇帝竟然从北方一路南下考察泉州海贸情形,他又是惊喜又是忐忑,一脸紧张的跟在众人的最后。

“陛下,这里是纺工们做活的地方!”来到一个巨大的院子中,作坊主弯着腰脸上带着谦恭表情,道。

赵谌点了点头,他大步走进了这里,只见这个院子中有上百个妇女挤在一起,纺织机的嗡嗡声不断的传来,这些妇女看到有人进来,也不抬头,仍旧在做工。

“陛下,应该让她们来拜见您。”作坊主心中紧张,额头有汗水留下,低声道。

“不用,继续往前,你是怎么给她们算工钱的?”赵谌道。

“她们干多少活,就给她们多少工钱!陛下,小人绝不会亏待她们,她们一年赚的钱比她们家里一年做农活的钱还要多!”作坊主道。

赵谌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去。

很快他们来到了另一个院子中,这里是织工们做工的地方。

从这里出来之后,则是来到了制衣工人做工的地方,再往后则是一些其他加工。

赵谌每到一处都仔细观察、认真询问,作坊主则是紧张的回答。

这个拥有三百多工人的纺织作坊已经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流水化作业”,纺工、织工、制衣工、后期加工分界清晰,作坊的效率极高,超乎赵谌的预料。

出来之后,赵谌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什么,作坊主的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

“陛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到最后,作坊主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道。

“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很好,真是没有想到,泉州竟然有这样大的手工作坊!朕要教你们一招,还是要多引进技术,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做出更好的纺织机来!还有,有人做工做得好,可以去问问她为什么做得好,然后将经验发扬开来!你这里其实都不是作坊了,朕觉得,可以叫做纺织厂了!”赵谌道。

“多谢陛下赐名!”作坊主大喜,立刻跪了下来,道。

“来到你这里一趟,朕感觉此行不虚!”赵谌又道。

“陛下,小人已经准备了盛宴,现在时间不早了,还请陛下享用!”作坊主又道。

“这个不用了,朕来到泉州,还要去其他的作坊看一看!”赵谌笑道。

无论这作坊主如何挽留,赵谌仍旧是朝着其余地方而去,这一天的时间里,他走访了五个手工作坊,其中三个规模都极大,可以称得上是“厂”。

深夜,在泉州衙门之中,赵谌心中喜悦无比,泉州比起北方的天津卫、登州等地都要繁华,这里的手工作坊也非常的发达!

在世界其他地方还处于原始、蛮荒时代的时候,中国却已经逐步摆脱农耕时代,朝着商品时代前进!

其实,古代中国文明一直领先世界,即便是明清时代,中国很多方面仍旧领先世界!只是到了明清,君主**越来越强,朱元璋甚至废除了宰相,这些君主为了维持君权,对于新发现、新事物、新科技不断的打压,他们唯恐这些不可掌控的新发现、新事物、新科技影响到君主**,他们只愿意维持旧制度旧传统,其结果就是中华民族彻底沉沦,远远落后世界。

不同于明清时代的君王,看到这些新事物出现,赵谌只有满心的喜悦。

第二天,赵谌继续考察手工作坊、海贸商铺,大宋帝王来到泉州的消息也迅速传播开来,当天深夜,泉州城上百个做海贸生意的商人来到泉州衙门拜见赵谌。

第六百二十七章南海

“草民等参见陛下!”泉州府衙中,上百个商人一起跪了下来,齐声道。

“平身吧!”赵谌道。

当下这上百个商人一起站了起来,他们看着站在台阶上那个穿着明黄龙袍的青年,许多人眼中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这些商人之中有不少都是退役的军中青年!

自从灭金之战过后,军队陆续有士兵退役,这些士兵在军队经过锻炼,心智坚定、敢于冒险、敢于开拓,不少人返回家乡之后竟然做起了商贸生意,而且军人之间异常的团结,他们互相援助,现在退役军人组成的商人团体在泉州的规模已经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

看着赵谌,他们感觉自己仿佛还在军中一样,前面还是那个率领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大宋帝王,有些商人竟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泉州府衙地方有限,朕也无法好好招待你们,来人,取凳子来,今日咱们就在这院子中好好的聊一聊。”赵谌道。

当下有侍卫、衙役去取凳子,商人们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坐了下来,赵谌也坐在那里,虞允文等海洋部大臣在他的身旁。

“海外贸易,非常赚钱,是不是?”看着这些商人,赵谌笑道。

“陛下,我们也只是赚些辛苦钱,不过比起在家乡务农还是好多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讪笑道,他乃是当年从刘锜军中退役的士兵。

“你们常年漂泊海上,有没有遇到困难?”赵谌道。

“一般也没有什么困难,我们当初做生意的时候,没有本钱,后来从各地的钱庄借钱,做生意也是渐渐就有了起色,现在说来,唯有一个难处。”这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