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大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瀛武士各自为战,他们手中的武士刀异常的锋利,宋军则是彼此配合,他们所采用的是纯粹的军中击杀技巧,无数的长矛在一瞬间一起朝着前方刺去,前面的长矛停下来,后面一排又有无数的长矛一起往前刺去!

一刻钟不到,所有的东瀛武士都倒在了血泊中,包括织田光庆此刻也如同任意一个普通的东瀛武士一样倒在了那里,浑身僵硬!

此刻西边的城门彻底打开,宋军呼啸着冲进了京都城中!

在东边,王贵此刻也已经率领大军冲进了城中!南边,吴璘的军队也已经进入了城中!

这个时代的东瀛在中原强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宋军从早晨发起进攻,不到一个时辰就攻破了这个号称东瀛最大、最繁华、最坚固的京都城!

大雨仍旧在下个不停,东瀛城中更加的混乱,城中不断可以听到东瀛妇女、小孩的尖叫声,绝大多数东瀛平民此刻都急忙找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

宋军十余万兵马以营团为单位不断的朝前推进!

京都之大也让他们吃了一惊,这里比燕京城都毫不逊色,不过京都绝大部分都是贫民窖,这是和燕京截然不同的地方。

吴玠、王贵则是分别率领一万精兵朝着东瀛皇宫而去,等到他们将东瀛皇宫包围,数百个东瀛人从皇宫里走了出来,他们在雨地中跪了下来!

领头的一个青年正是东瀛鸟羽天皇,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女子,乃是东瀛皇后藤原璋子,藤原泉的亲生女儿!在他的另一边则是一个穿着龙袍的老者,此人乃是东瀛的“法皇”,史称白河法皇!东瀛的情况和大理有些类似,天皇没有实权,从九世纪一直到十二世纪,绝大多数天皇都早早退位,被称之为法皇。

他们的后面则是其余的东瀛贵族、大臣们。

“都起来吧!”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吴玠点了点头,淡淡道。

他说的是汉语,不过眼前的东瀛天皇、法皇、贵族、大臣都能够听懂他的话!如同高丽一样,东瀛贵族一般都从小学习汉语,汉语乃是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历史上,一直到了明代初年的时间,东瀛幕府才将日语当作了官方语言。

这些东瀛君臣站了起来,不过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忐忑的表情,他们不知道宋军会如何对待他们。

“来人,将他们看好了,明日便送他们前往燕京!王将军,来之前我得到吴拱的消息了!”吴玠道。

“哦,他现在怎么样了?”王贵惊喜道。

“他一切还好,这个小子,竟然到现在都不回来,真是该死!他竟然还在海上探险!哎!”吴玠道。

“探索北海领土也是我海军之责,他也算是执行军部命令。”王贵笑道。

“算了,不说这小子了,王将军,东瀛除了天皇之外尚有十五个势力最大的领主,其中有五个都在京都以北,你带领五万兵马往北清除这五个领主,我则带兵清除南方的十个领主!”吴玠道。

“好!”王贵点了点头。

“若是有人胆敢反抗我军,杀无赦!我们刚刚进入东瀛,这是一个混乱的国家,正要用手中的刀剑让他们臣服!发兵之前,军部已经在东瀛收集了多年的情报,东瀛人最是服从强权!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唯一的办法就是强硬,将他们彻彻底底打服,之后他们会对我们死心塌地!打下东瀛之后,可能要实行很长时间的军管,然后政务院会将这里真正变成我大宋的一个行省!”吴玠道。

“明白。”王贵点了点头。

吴玠进入了东瀛皇宫之中,这皇宫虽然面积不大,不过建造的很是奇特,充满了东瀛风味。

看着这里的情景,他心中则是在思考政务院治理东瀛的办法!其实这个时代大宋国力远远超过东瀛,大宋文明更是胜过东瀛近千年,东瀛上层许多人对大宋都有亲近之心,许多东瀛贵族甚至渴望加入大宋,成为大宋一员,也有一些东瀛贵族恨不得让大宋来直接管理东瀛,这些东瀛贵族都可以利用。

“东瀛远在海外,要想治理东瀛,必须重视海运!日后这海运会越来越重要了!”吴玠暗道。

第二日一早,东瀛天皇、法皇以及其余的皇室成员在两千多名宋军的护送下前往若峡湾而去,不久之后他们会被送到燕京城!

东瀛天皇虽然没有多少权利,但是他却是东瀛这个国家存在的重要象征!在混乱的东瀛,之所以许多人都将这里当作一个完整国家,正是因为有从古到今便存在的天皇!现在这个国家失去了天皇,无数的贵族、武士将再也没有精神支柱,这对于大宋统治东瀛也有极大好处。

******

整整宣武十一年,大宋在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了安南、东瀛两次灭国之战。

宋军强悍,灭国之战显得很是轻松,不过之后为了安定这两个国家的形式都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政务院动用的资源之多也超乎想像。

冬天的时候,蒙古人再一次南侵,宋军仍旧是以防御为主!驻守上京、中京的李显忠、刘锜所部屡次请战,西夏的韩世忠部也不断请战,甚至是辽东岳飞部下岳云、梁浩等人也偷偷上书请战,只是朝廷为了安定安南、东瀛已经消耗了太大力量,短时间内实在是无力北上。

北方数十万大军收到政务院、军部回信之后,只得无奈继续练兵,许多将领都将心中的一股怨气发泄在士兵身上,狠狠的操练士兵。

宣武十一年除夕已经到来,外面再次传来了喧嚣的庆祝声,赵谌则是和政务院诸多大臣在一起,总结这一年的得失。

“陛下,去年一年,天下耕地面积从八亿亩增加到十亿亩!每亩粮食的产量也从以前的二石增加到了现在的接近二点五石。”农部大臣胡铨站了起来,道。

后世现代社会的时候,中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十八亿亩,但那是在人口达到十四亿情况下的耕地面积,现在全国人口只有八千万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了后世的一大半,这样的耕地面积已经足够多!只是现在粮食的亩产量比后世要低得多!

二石大概就是二百斤左右,这是宋代粮食的平均水平!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因为大修水利、大量制作农耕器具,土地亩产大增,现在已经达到了二百五十斤。当然相对于后世,土地亩产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今年各地粮库存粮接近一亿石,足够天下一年所用!”胡铨又道。

“这么多!”旁边的侍卫们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来。

“明年,农部准备在整个江南一带推广李易一年两熟的耕种技术,若是这样的耕种技术大量推广开来,天下粮食产量必然又要倍增,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再无饥荒之祸!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农业新技术,我们都准备陆续推广,这些全部推广下来之后,无论南北,土地亩产都有极大增加!”胡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道。

“很好!”赵谌点了点头。

他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等到吃饭问题解决之后,大量的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走出来,从而投入手工业或者商业之中,到时候中华文明又要朝着前方大步迈进!

“陛下,去年一年来,天下各种作坊增加超过十万间,燕京、天津卫一带,苏杭一带,川蜀一带,泉州一带,贸易异常的繁华,大量的茶叶、瓷器、染料、丝绸等等运往各地,尤其是天津卫、泉州一带,有多种商品运往海外!去年我们的商税仅仅只有三千万贯,今年达到了五千万贯!”商部大臣秦桧站了起来,道。

“陛下,现在商税几乎是连年累增,政务院有意废除盐税,您看如何?”王庶道。

“可以!政务院列一个章程,朕看过之后便下旨推行吧。”赵谌道。

中国古代,盐税乃是历朝历代最重要的收入!在宋代,盐税的收入占到了国库的五分之一,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四分之一!一斤盐,盐税超过制盐成本几十倍,这是**裸从百姓手中掠夺财产!因为盐税极高,贩卖私盐之人也极多,中国许多著名人物如武圣关羽便是贩卖私盐的,在宋代,贩卖私盐超过二十斤便是斩首之罪!中国古人,贫穷之家吃不上盐的比比皆是!

现在免除盐税,朝廷固然要少收很多收入,但是百姓吃盐的价格顷刻降低几十倍,百姓将会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

这件事情若是传出去,只怕又要天下震动了,因为这实实在在是造福百姓的福利。

“陛下,全国一千五百州县,都已经建立至少一所公办学堂,今年在一百三十六个较大的州县之中,我们已经确保有两所公办学堂存在!今年朝廷印发教材十五万三千六百七十一册,都已经散发到各地公办、私办学堂之中!朝廷农税、商税不断增加,我们也有足够的金钱来做这件事情!明年,学部计划让公办学堂的数量再增加一倍,财部几位大臣经过计算,认为国家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费用。”学部大臣虞允文道。

外面百姓庆祝的声音更多,而在政务院中,诸多大臣仍旧在汇报这一年的政绩。

听着这一个个数字,赵谌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国出现在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生安定,民族凝聚力极强,教育科技发达,军事强大,贸易繁荣,人口占到了世界的五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拥有后世才出现的各种先进制度,现在这个国家正在以赵谌自己都预料不到的速度在往前飞速发展!

只是,自己亲手缔造的这个国家仍旧只是在东亚一带活动,仍旧没有离开中华的传统区域。

第六百二十三章茫茫草原

除夕过后,宣武十二年悄然到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朝廷下旨,废除天下盐税!

圣旨下发之后,立刻天下震动!

各地百姓高兴到了极点!因为食盐乃是生活必需品,古代的食盐价格极高,百姓每年有很大一部分收入都花在了食盐了!现在盐税废除,百姓吃盐只用花以前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银钱,他们心中怎能不喜!

一时间,民间无数百姓将废除盐税当作政务院建立以来第一大善政。

有一些儒士则是惊讶不已,从古到今没有不收盐税的!在任何时代,盐税都是天下财政支柱!现在废除盐税,固然造福百姓,可是朝廷的财政收入必然大大降低!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现在盐税仅仅占到朝廷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朝廷已经拥有废除盐税的经济基础。

从宣武七年赵谌进入中原开始,一直到现在宣武十二年,短短几年的时间,各地农业恢复,天下农税大增,朝廷减少税卡、鼓励商贸,商税在短短几年几乎增加了四倍,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现在的朝廷已经不再需要盐税补充经济!

国库充实,不过很快,国库中的金银又投入了各地的建设之中。

这一年,朝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垦荒、移民之上!

朝廷鼓励川蜀、江南百姓前往北方、辽东垦荒,任何人前往北方、辽东,立刻可以分得十亩以上的土地,而且三年之内没有任何税收!朝廷还可以提供耕牛、农具!

朝廷花费大量的金钱在北方、辽东各地修建城池、居住点!

一年的时间,川蜀、江南有接近八十万百姓前往北方、辽东,另外高丽也有数十万人为了土地、农具前往辽东而去!

安南总共只有一百五十万百姓,这一年也有大约五十万人被驱逐前往燕云、北方各处,负责开垦荒田!

另外,东瀛有十余万壮年男子乘船前往中原,他们负责修建中原各地的公路、码头!政务院早已经组建了国家级的建工机构,专门负责建筑之事!东瀛人来到中原之后,他们每天只用从事五个时辰,也就是后世十个小时的工作,其余时间可以自有安排,另外每半个月还有一天的假期,每三个月可以得到十两白银的饷钱,对于这样的待遇,东瀛男子喜出望外!他们以前在东瀛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领主手下的佃农,基本上吃不饱饭,可是现在来到这里之后,他们觉得自己一下子富裕起来!不少东瀛人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写信,鼓励亲朋好友也前往中原做工!中原各地,手工作坊越来越多,对于工人的需求很大,天津卫甚至有几十个作坊主联名上书,请求将安南人安置在作坊中。

除了垦荒、移民之外,朝廷另一项花费则是修建学校!

不仅仅是中原各地大建公立学堂,在高丽、安南、东瀛等地也在修建公立学堂!所有学堂中的教材基本一样,除了儒学、实学之外,现在朝廷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异常的重视,爱国教育也同时推行到高丽、安南、东瀛各处!

另外,大量的退役将士返回故乡,为了安置这些退役将士,政务院也花费极多金银。

在这一年,江南、湖广两大行省也成立省级议会!

虞允文再一次作为皇帝特使前往这两大行省,指导两大行省议会的建立。

多次作为皇帝特使前往各地,许多人都觉得赵谌将虞允文当作未来的首相来培养!

其实除了虞允文之外,胡铨、王十朋等人也常常前往各地处理政事!

现在的大宋政务院中,人才济济!

虞允文、胡铨、王十朋等年轻人自不必多说,另外的赵鼎、李光甚至秦桧都才能出众,三十六行省的省长也大都是曾经军机处、军队、生产建设兵团的精英,可以说国家的人才储备极多。

整整一年的时间,朝廷没有战事!

这一年仍旧有蒙古人南侵,李显忠、刘锜等部仍旧是在被动的防御。

宣武十三年,有五大行省分别建立省议会,这一年政务院仍旧是竭尽所能进行“北部大开发”,同时鼓励商贸,加强教育!

冬天的时候,蒙古人再次南侵,宋军仍旧是以防御为主!

不过,大量的军械已经陆续朝着北方各部运去。

这一年,赵谌对于政务院的干涉越来越少,他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了国会、法庭制度建设之上,政务院运行稳妥。

宣武十四年的春天,二月二十日的时候,赵谌率领御营一万士兵朝着北方而去,军部大臣曲端与赵谌一起北上。

二月二十一日,赵谌已经从居庸关出来,他们进入了茫茫的草原中!

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是草原仍旧有些微的寒冷,赵谌吹着凉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似乎极好。

一万御营军队朝着北方不断的驰骋着,他们一路上碰到州府也不停留,而是从各个州府旁边路过。

三月十五日,赵谌、曲端等人来到了曾经的辽国上京临潢府一带,现在这里是大宋北方行省的首府所在。

当日下午的时候,赵谌来到了临潢府的南城门外,在这里,无数的契丹人跪迎赵谌到来!

这几年来,政务院仍旧不断在辽东进行宣传工作,赵谌“救世主”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家家户户的契丹人家中都摆放着赵谌的塑像,契丹人中甚至出现了多个宗教组织,都是以供奉赵谌为目的。

此刻契丹人跪在那里,临潢府外到处都是“主”、“救世主”的声音。

“陛下!”最前方则是有无数的军人在那里,这些军人的眼中也带着激动的神色。

赵谌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无人可及。

“李显忠!”看到一个将领跪在那里,赵谌大笑着将他拉了起来,道。

这将领正是驻守上京一带的李显忠!此刻李显忠异常的兴奋、喜悦。

“陛下,您终于来了!”李显忠道。

“走!今日朕就住在你们的军营中!”赵谌道。

黄昏的时候,赵谌、李显忠等人来到了宋军军营中,在这里他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欢迎。

“现在你们有多少战马?”赵谌、李显忠一边朝着里面走去,赵谌边问道。

“现在我们总共有二十五万匹战马!北方行省本就是产马之地,我军之中战马数量最多!”李显忠道。

“很好!你们可以武装十二万骑兵!”赵谌道。

“我们现在的骑兵数量达到了十三万人了。”李显忠笑道。

“刘锜那边的情形如何?”赵谌道。

“刘锜将军手下有十万步兵,八万骑兵!”李显忠道。

“岳飞现在拥有十万骑兵,四万步兵,韩世忠则是拥有九万骑兵,十一万步兵!北方骑兵数量接近四十万!每年为了养这四十万骑兵,朝廷花费极大!”赵谌道。

李显忠默默点了点头。

“不过这样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大宋幅员万里,国民近亿,必须至少保持一百万或者更多的兵力才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赵谌道。

“陛下,北方蒙古人历年来不断的侵袭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请求带兵进入蒙古,消灭蒙古之患!”李显忠道。

“这一次朕正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赵谌道。

“啊!”李显忠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来。

“朝廷休养生息整整两年的时间,无论是政策、制度都越来越是完善,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抽出手来对付蒙古人了!”赵谌笑道。

“陛下,我们何时对蒙古人用兵?蒙古人数量不少,若是仅仅靠着末将一军,未必能够全歼蒙古人!”李显忠道。

“自然不是你们一军了!这一次朝廷将会动用你、岳飞、韩世忠、刘锜一起对蒙古人展开围剿,一举清除蒙古边患!”赵谌道。

第六百二十四章围猎

“这里是贝海尔湖!”军营之中,赵谌、曲端、李显忠等人在一起,此刻曲端指着地图道。

贝海尔湖便是后世的贝加尔湖,这个时代被叫做贝海尔湖!

“每年秋天,大量的蒙古人都会聚集在这里!许多部落在这里进行秋祭,感谢长生天保佑!这是他们的风俗和传统!军部情报处在草原探查了数年,历年皆是如此,几乎有一大半的草原部落都会前往这里!军部准备动用四十万骑兵对这里的蒙古人进行围歼!可以说,这又是一次举国之战了!整个北方,所有的骑兵都要出动!”曲端道。

“四十万骑兵来自四支军中,彼此之间需要配合有素!政务院、军部已经决定在北方成立骑兵联合指挥部,用以指挥这一次的作战,对各军进行调配,以岳飞为主帅,李显忠你和刘锜、韩世忠担任副帅,具体的战事由你们负责!朕主要是来看一看各地的军备如何!这些年来,军中有一半的士兵都是新兵,不知道能不能参与这一次的作战任务。”赵谌道。

“陛下放心,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的!”李显忠道。

“很好,今日朕先休息一晚上,明日一早朕要视察军队!”赵谌道。

第二日一早,天色微微亮的时候,十余万大军已经集合完毕。

随着赵谌一声令下,万马奔腾的声音响了起来,所有的骑兵朝着北方驰骋而去!

将士们的骑术极高!他们自从进入军中以来,每一天都在进行艰苦的训练!

赵谌先是观看将士们基本的骑术,下午的时候,大规模演习开始了!

十余万大军分成了两个部分,他们在前方茫茫的草原上展开了彼此对战!

演习整整持续了十天的时间,这十天里,赵谌一直跟着军队,他一直在观察,军部的参谋人员也一直在观察,同时对军队的战斗力作出评判!

“陛下,虽然有大量的新兵加入军中,但是我军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多少!新兵们的战斗经验确实不足,但是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足以弥补经验缺失!而且,我军之中仍旧有大量的老兵作为核心人员存在,真正战争的时候,老兵可以带着新兵作战,让新兵在战争中逐渐成熟!这些新兵正需要经历战争洗礼!”曲端将军部参谋人员做出的判断上报给赵谌。

“关于这骑兵联合指挥部,你也要参与到其中!等到这一战结束之后,你们要给朕一份报告,今后若是再有战争,可能还会建立类似的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作战!”赵谌道。

“末将领命。”曲端点了点头,道。

“朕想要去北方见识见识蒙古人。”赵谌想了想,又道。

“这……陛下,上京往北非常的危险。”曲端道。

“有这么多的大军在,朕又有什么可害怕的?”赵谌笑道。

四月初三的时候,赵谌、李显忠率领一万精骑一路往北而去。

四月十三的时候,赵谌、李显忠等人来到了镇州城下!

镇州位于后世的蒙古国乌兰巴托一带,这个时代属于契丹人所有!大宋继承了辽国的国土、人口,按理说这里也属于大宋所有,不过现在这里实际上是一座空城!大宋一统北方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重新回归这里。

“镇州,辽国统合二十二年,萧太后所建,为辽国西北招讨司衙门所在,之后耶律大石北走,也曾经在这里停留,这镇州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大军在四周防备,赵谌、李显忠带着十余名侍卫沿着镇州城的城墙下边走动。

这里的城墙非常的残破,前方的镇州城城门也掉了一扇,看到这样的情景,赵谌不由感慨。

就在此时,镇州城门中突然有百余骑冲了出来!这些人都是标准的蒙古人打扮,没有想到镇州城中竟然还有蒙古人存在!

“陛下小心!”李显忠吃了一惊,道。

“将他们全部歼灭!”赵谌则是冷笑道。

他奋然纵马往前而去,李显忠等人急忙跟上!李显忠一声呼喝,冲到了最前方,那十余名侍卫也纷纷冲了上去!

这十余人已经和蒙古人相遇,几乎是一个会和,他们的对手便立刻倒地!他们手中都拿着铁枪,此刻铁枪飞舞,眼前的蒙古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挡住他们一招一式!这十余人都是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专门用来保护赵谌的安全,每一个都是先天境界的高手!赵谌一统大宋之后,仍旧军事不断,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武林高手加入军中,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百余名蒙古人根本没有想到这里的宋军竟然如此的厉害,片刻之后他们朝着四面八方溃逃而去,而周围的宋军此刻也已经压了上来!

一刻钟之后,所有的蒙古人都被制服,三个穿着和其他蒙古人有些不同的蒙古贵族被押着送到了赵谌的面前。

“你们会说汉语吗?”赵谌道。

“我会说。”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余岁的长相英俊的蒙古青年用怪异的口气道。

“很好!你说说看,你为何要进攻我们!”赵谌道。

“看你的打扮,应该是汉人中地位极高之人,我们若是捉住了你,就可以用来换取财物!”这青年冷哼一声,道。

“你们蒙古人每年冬天都要南下侵袭我们,又是为何?”赵谌道。

“你们有钱,我们自然要抢你们了!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蒙古青年道。

“果然是无赖啊!对于你们这些蒙古无赖,朕已经忍受到了极点!来人,拉下去,砍了!”赵谌冷笑,道。

立刻有宋军将这些蒙古人拉下去,不过即便是临死,这些蒙古人也没有求饶。

“陛下,这些蒙古人向来就是这样,他们一直觉得抢掠我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李显忠道。

“传令下去,全军上下用心训练,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彻底清除这些蒙古强盗,彻底消除北方边患!”赵谌道。

“末将遵旨!”李显忠立即道。

赵谌、李显忠等人在这里呆了十余天的时间,观察各地蒙古人的情形,之后他们再次南返,赵谌则是在不久之后前往辽东岳飞军中,视察岳飞军队。

从二月二十离开燕京,一直到五月底赵谌才再次返回燕京城,三个月的时间里,政务院、三十六行省的重要事务仍旧不断送到赵谌的手里,不过赵谌没有做任何批示,而朝廷仍旧正常运行,天下没有出现任何动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国家制度已经基本稳定,这让赵谌非常欣慰。

******

农历的八月已经到来,在遥远北方的贝加尔湖,陆续有蒙古部落到来!

贝加尔湖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最深的淡水湖,它的淡水储存量达到了世界淡水储存量的百分之二十,足够后世全世界七十亿人口用上半个世纪的时间!不过在后世,这里和中国已经没有关系,早已经属于俄罗斯所有。

在汉朝的时候,这里被中国人称之为“北海”,当时它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中!

当年苏武出使匈奴,便是在北海一带模样。

东汉、西晋的时候,这里被鲜卑人控制,当时也是叫做北海。

唐朝的时候,这里被突厥人控制,一直到现在,这里成了蒙古人的圣地。

秋高气爽,来到这里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来到这里的蒙古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十万,而且还有蒙古人在不断的到来!

整个贝加尔湖的面积比起台湾岛的面积都要大得多,它的周围足以容纳更多人到来。

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首领聚集在一起,商议今年冬天南下侵袭大宋之事!说到高兴处,这些部落首领们都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们却不知道,四十万宋军已经陆续到来,他们已经展开了对蒙古人的“围猎”行动!围猎正是这一次宋军的军事代号!

从八月中旬开始,先是外围的一些蒙古部落、游骑遭遇了宋军进攻,之后宋军不断的往里进逼!

蒙古人渐渐感觉到不对!

九月十三日,在北方,岳飞所部十万精骑与数十个蒙古部落联军遭遇,战争进行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刘锜从东方杀至,蒙古联军大败!

九月十五日,在西南方向,韩世忠、李显忠两军对正在这里进行集合的又一批蒙古部落军队突然发起了进攻,蒙古人再次大败!

之后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贝加尔湖周围方圆数百里之内,宋军与蒙古人进行了十余次兵力规模超过十万的大战!

宋军指挥系统异常高效,常常是某一块地方发生战事之后,周围的宋军立刻进行援助!而蒙古人则是各个部落分别作战!以现代化的军事体系对抗蒙古人松散原始的作战体系,战争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宋军的武器也远远胜过蒙古人的武器!宋军都是精致的弓弩,带着倒钩的箭矢,而蒙古人许多都还在用骨箭头!宋军都是轻骑兵,但是却人人戴着铁盔,保护头部,蒙古人根本没有任何盔甲!宋军四十万全部都是精于骑射的青壮军人,而蒙古人则是老弱妇孺皆有!

十余次大战,蒙古人完败!

十月份到来,“围猎”仍旧在进行!

宋军以军、师为单位不断的往里进行围剿,草原上仍旧不断的传来喊杀声、弓矢声,整个草原尸横遍野,到处都是蒙古人的尸体!

这个强悍的北方蛮族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事后宋军统计战场,贝加尔湖旁边蒙古人的尸体超过五十万!其中有许多都是老人、小孩,战争之中,这些老人、小孩也强烈反击,宋军没有给予任何怜悯,到了最后只要是蒙古人都会遭遇围攻。

草原上第一场雪下了起来,四十万大宋骑兵仍旧没有停止战争,他们仍旧在不断的往北、往西进行围猎……

第六百二十五章海洋部

这一年的冬天,北方的雪下的很大!

燕京城笼罩在纷纷扬扬大雪之中。

在燕京城学馆所在的那条大街之上,在街道的尽头是一家茶馆,此刻数十个书生坐在茶馆中一边喝着热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