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篡唐(庚新)-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大家连战连胜,并没有什么异议。
谢科等人下去整备,郑言庆则带上了雄阔海和阚棱,纵马冲上一座山丘。
站在山丘上,可以鸟瞰平壤平原。远处,巍峨平壤城在夜色中,犹如一头巨兽,匍匐于平原。坝水南水合掌溪,围绕平壤滚滚流淌,再向远处看,则是莽莽漆黑,令人心生落寞……
“哥哥,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家?”
雄阔海站在言庆身后,忍不住轻声问道。
“大黑子,想家了?”
“恩!”
“你呢,阿棱,可是也想家了?”
阚棱不比雄阔海,虽然个性粗豪,但也识得轻重,懂得进退。
他笑了笑,“我只是想我娘……不过她现在一定过的很好,只是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见她。”
“阿棱,怕了?”
阚棱顿时面孔通红,连连摇头,“公子,阚棱不怕!”
“呵呵,不怕就好……放心吧,我可以向你保证,一定会带着你们,返回荥阳。”
回到荥阳,我还要收拾那个郑醒。
郑言庆的眼中,闪过一抹戾芒。若非郑醒,当初平壤兵败,他们也可以凭借南水大营,做出反击。虽未必能复夺平壤城,但也不至于流离失所,落得今日这般下场。竖子,不足与谋!
古人诚不欺我……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就过去。
郑言庆带着雄阔海两人,翻身上马,冲下山丘。
一行人,共八十之数,一百六十匹战马,趁着夜色,悄然出了大城山,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
乙支文德抵达平壤之后,立刻实行了坚壁清野之策。
将平壤城周遭百姓,尽数潜入平壤城内,并下令散布在平壤平原上的军寨,全部入驻城中。
一应辎重,能带走的全部带走。
不能够带走的,则付之一炬。
他下定决心,在没有探听到郑言庆虚实之前,不会主动出击。同时,他上书高句丽王高元,恳请高元下诏,把渊太祚调回海浦。一来,渊太祚麾下有兵马数万,驻扎海浦,可以压缩郑言庆的活动空间。
另外,还能集中优势兵力,以防止郑言庆诡计多端。
乙支文德现在也拿捏不太清楚,郑言庆究竟有多少兵马。这谎话说上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当那些从长口镇,从田庄,军寨里溃逃的军卒,信誓旦旦的向乙支文德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时,乙支文德的信心,也不由得动摇许多。郑言庆,究竟从何处召集许多兵马?难道说,真的是天兵天将?
乙支文德不相信,新罗人和百济人参与其中。
但出于谨慎,他还是建议高元,派遣使者,前往新罗和百济询问。
新罗方面,相对还好一些。有人发现了金德曼的尸体,并送回新罗。金伯净在这样的情况下,岂能还帮着郑言庆?倒是百济,多多少少……毕竟,数年之前,高句丽人曾屠杀数万百济人。虽则后来双方讲和,但谁又能保证,百济人不会怀恨在心呢?或许,会暗中捣鬼吧。
怀着这种复杂而忐忑的心情,乙支文德在平壤渡过了第一晚。
平安无事!
第二天,依旧不见郑言庆等人的行踪……
就在乙支文德疑惑不解的时候,元山方向来报,重新营建的元山城,发现郑言庆的踪迹。元山军主朴昌金在礁山巡视的途中,遭遇伏击,战死于阵前!
郑言庆,又去了元山?
乙支文德心中惊讶,同时又有一些得意。
看起来,郑言庆手中并无太多兵马,故而不敢强攻平壤,所以才折回攻打元山。
可是,这家伙究竟想干什么?
怎么一会儿攻打平壤,一会儿袭掠长口镇,现在又伏击元山城?他到底想要怎样?难不成,打算就这么一直袭扰下去?
乙支文德的越发茫然,连忙向高句丽王上奏。
但未等他写出奏章,又有信使来报,在太白山区,发现了郑言庆等人的行踪。一座军寨被毁,隋军逃匿无踪。元山,距离太白山,可是有一天的路程,郑言庆居然在一天之内,攻打两地?
乙支文德开始发觉,情况似已失去控制。
当晚,又有信使前来禀报:汉城周遭出现了隋军的行踪。
……
站在地图前,乙支文德眉头紧蹙。
他手中,拿着十余封战报,地图上,也被标注的乱七八糟。
短短七天时间,高句丽境内连续发现隋军的行迹,更有近十处村舍驿站和军寨,被隋军袭掠。
元山、汉城、太白山……甚至包括萨水上游处,也发现了隋军的动向。
这一支支小股人马,虽然人数不多,可是战斗力极其强悍,手段也格外凶残。其行踪飘忽,难以捉摸。怎么看,都不像是同一支兵马。乙支文德把所有遭遇袭击的点连成一条条线,结果是变得更加混乱。隋军,到底有多少人?他们这样四处出击,其居心,究竟为何?
乙支文德有鬼狐之名,这时候也显得有些头脑不够用了。
在琢磨了一整日后,他入王宫觐见高元:“王上,隋狗狡诈,四处袭掠,看上去杂乱无章。
然则,老臣思量许久,却发现隋狗虽则看似漫无目的,但其用意,恐怕是想要调动我军兵马。一俟我大军追剿起来,难免会因其散布甚广,而造成局面的混乱。弄个不好,我军将会被隋狗牵着鼻子走,致使早先的种种布防,破绽百出。到时候,隋狗就可以伺机渡过萨水,返回辽东。”
高元的逼迫,一日紧似一日。
乙支文德在高元以及平壤贵族们的重压之下,只能从他推测的种种可能中,选择最为妥当的一种。
高元问道:“那大莫离支以为,该如何应对?”
“老臣在萨水和平壤两地,均实行坚壁清野之策。如今,虽未曾将其消灭,但也初见成效。
从隋狗连番攻击田庄的行为来看,他们的辎重粮草,已无法接济。所以只要继续下去,并举国执行坚壁清野之策,用不了多久,隋狗定然无力再战。他们现在外无援军,再失去补给,眼见这寒冬将至,他们到最后,定然是不战而乱。到时候,大王可将他们逐一击破,杀死郑言庆,指日可待。”
高元闻听,连连点头。
“既然大莫离支已有腹案,就依大莫离支所言。萨水以南,自今日起,实行坚壁清野,以缩小隋狗活动空间。不过,渊太祚还需屯兵百济边境……金伯净已派人前来,表示要在开春之后,与我们夹击百济,平分其国土。若此时让东部大人返回海浦,只怕会耽搁来年开战。”
渊太祚能否回来?
乙支文德并不是很关心……
离开王宫之后,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事情。
可究竟是忽略了什么?一时间又无法想起来。乙支文德登上牛车,犹自呢喃道:“郑言庆,你意欲何为?”
第五一章 尸山血海(七)
辽东突降大雪!
一连三天,从辽东到平壤,千里沃土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直没膝盖。马匹在雪地上行走,也显得格外吃力。酷寒的天气,让很多人不得不待在家中,荒凉的原野,更显寂寥气。
狄逾岭下狄逾城,是高句丽人看押战俘的地方。
随着隋军一征高句丽失败,二十万大军尽没于萨水两岸。战死的被筑成了京观,从萨水一直摆到了鸭绿江畔;俘虏的则被看押在萨水沿岸的军寨当中,不过并非集中于一处,而是分散看押。
狄逾岭,是萨水源头。
而狄逾城,也是萨水上游处的一处要塞。
城中看押着近两千名隋军俘虏,镇守狄逾城的守将,名叫车里汉,官拜兵曹副将,麾下有四百精兵。
车姓,在高句丽属于贱姓,据说早年是因造车而得姓。
在高句丽,兵曹副将是仅次于军主的基层军官,车里汉以卑贱出身,而得兵曹副将之职,一方面是他站队站的好,自从军之日,就得乙支家族的赏识,之后平步青云。以十年时间,而成为兵曹副将,在高句丽也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今年三十三,四十岁之前说不定能独镇一方,升迁为军主。那样一来,他也就正式列入高句丽高层军官序列,日后前程远大。
车里汉能得乙支家族的欣赏,固然有他溜须拍马的原因,但论其真实本领,亦不算太弱。
善使一杆开山大砍刀,重达八十余斤,有万夫不挡之勇。
性情残暴,好杀人,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在军中,也颇有威望。本来乙支文德督战辽东的时候,曾想带车里汉过去。没想到这家伙酒后失德,杀死了一位贵族子弟。乙支文德出于保护他的想法,把他打发到了苦寒的狄逾岭。一方面是平息平壤贵族的怒火,另一方面,也想借由狄逾岭的苦寒,让车里汉能够冷静一些。时机成熟时,乙支文德自会调他出来。
哪知,辽东战局焦灼,而后萨水水淹隋军九军三十万五千人,乙德文支大获全胜。
车里汉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待在这狄逾城中。
好在,他在狄逾城里找到了乐子,否则待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他迟早会因为无聊而发疯。
天降大雪,车里汉披着一件棉袍,敞着怀,露出胸前浓密的毛发。
手捧一个大铜爵,里面注满了酒水。他端坐在战俘营营门口的望楼里,兴奋的大口饮酒。
战俘营里,有一块空地。
空地上,十几名隋军兵勇,正疯狂厮杀在一起。
两三具死尸倒在血泊中,身上穿着的,也正是隋军的号衣。
车里汉咧开大嘴,兴奋的吼叫道:“杀死他们……隋狗们,把你们的对手杀死……战胜者,可得美酒一斛,牛肉三斤!他娘的,这些隋狗真不顶事,怪不得被莫离支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身旁亲兵,连忙为他的铜爵中,注满酒水。
这种类似于罗马帝国角斗场的角斗,就是车里汉寻来的乐子。
他把隋军俘虏集中在一起,临时抽选。或独斗,或群战,看着隋军自相残杀,血流成河的样子,车里汉这心里,就格外的舒爽。老子没办法上战场,但老子有的办法,收拾你们……
反正,谁也不会在意这些隋军战俘的死活,甚至连隋炀帝杨广,都不会在意。
杀死一个少一个,来年开春后,这些战俘会被送进狄逾岭中开荒。到时候能活着出来的,恐怕也不剩下多少。
角斗场中,两名隋军联手,将最后一个敌人杀死。
车里汉大笑道:“这两个小子,倒是有点意思。来人啊,收缴了他们的兵器,再给他们安排一场。”
“车兵曹,如何安排?”
车里汉想了想,说:“隋狗软手软脚,杀起来不够爽快……车福康安,你带上十个人,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娘的,想吃老子的酒肉,不拿出点真本事怎么可以?隋狗们,尔等若是大喊三声:隋狗该死,老子就赏你们酒肉……哈哈,哈哈哈!”
“辽东蛮夷该死!”
两名隋军厉声喊和,挥舞手中的钝兵,冲向空地四周的高句丽人。
原以为战胜了可以吃顿饱饭,哪知道高句丽人言而无信。反正怎样都是一个死,索性和他们拼了。
只是,他们先经历一场苦战,本就伤痕累累。
周遭高句丽人,人多势众,刚冲上去两三步,但见箭矢齐发,将两名隋军射杀在血泊当中。
车里汉,不由得大为扫兴。
他正要再找人角斗,突然有亲兵来报:“兵曹,城外有萨水城兵曹傅宁,押解隋狗战俘前来。”
“傅宁?”
车里汉一怔,连忙站起身来。
他没有听说过傅宁这个名字,但却也知道,傅姓在平壤,属于贵族姓氏。
当然,傅姓无法和渊太祚或者乙支文德这种一等贵族相提并论,但在二等贵族当中,也属翘楚。
平壤傅家,掌控高句丽十余处港口,有万贯家财。
傅家子弟也多在朝中为官,故而车里汉也不敢怠慢。在狄逾城待了快一年的时间,他也学得聪明许多。深知即便是有乙支文德保护,可若是得罪了那些贵族,也不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更何况,傅家和乙支家族,关系密切,一直充当着乙支家族的钱袋子角色。
如若得罪了傅家人,哪怕车里汉再得乙支文德的看重,也难讨得便宜。隋国水军平壤大败之后,很多贵族子弟加入军中,想要痛打落水狗,得一分功勋。莫非这傅宁,就是这种来头?
车里汉想到这里,立刻率部迎出了狄逾城。
不过他很小心,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胯马横刀,以防备万一。傅宁是个小孩子,也就十五六的模样,看上去很稚嫩。但那一口流利的,带有平壤贵族特有傲慢语气的高句丽语,让车里汉立刻相信了几分。再看他的举止,莫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倨傲,绝非普通人能够模仿。
傅宁身后,有一寨兵马,全都是骑军打扮。
押解这二十多名隋军战俘,看上去风尘仆仆,颇为劳顿。
“傅兵曹,你们这是……”
傅宁在马上一拱手,“这些隋狗妄图趁大雪之时,想要偷渡萨水。幸好被我率部巡查时发现。当场斩杀有二十余人,余者尽数被我俘获。此回萨水城,路途颇为遥远。我这些孩儿们,也都非常疲惫。故而把这些隋狗押解此处,顺便想要寻车副将讨一杯水酒,不知可否?”
车里汉三角眼一眯,从隋军战俘的身上扫过。
只见为首两名巨汉,身高近丈,膀阔腰圆。一个黑一个白,往那里一站,就有一股子浓烈杀气。身上衣甲褴褛,脸上还带着血污。其余战俘,也都是精神萎靡,衣甲肮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心中的怀疑,一下子消逝无踪。(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车里汉连忙点头大笑:“傅兵曹能光临狄逾城,我焉能不欢迎?
来人,把这些隋狗打入牢中,赶快安排住处,为傅兵曹麾下休息……傅兵曹,我在府中摆下酒宴,还请傅兵曹,莫要推辞。”
傅宁连忙说:“车副将美意,傅宁焉敢推辞?
这样吧,我先带着孩儿们安顿下来,再与车副将把酒言欢,如何?”
看得出,傅宁对他的这些麾下,颇为在意。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似傅宁这种临时加入军中的贵族子弟,其麾下兵马,多为家中私兵。否则,以高句丽为数不多的人马,焉能供他统领?
既然是贵族子弟,难免会有些倨傲气。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贵族子弟带来的私兵,恐怕也自觉高人一等。
车里汉连忙点头,命人从傅宁手下接手战俘,就听那白大个一边走一边骂道:“小白脸,休要猖狂!若非你施诡计,爷爷焉能被你擒拿?是男人,就把爷爷放开,咱们大战三百合。”
“这家伙是谁?”
“一个隋狗队正,但确是武艺高强。我付出了十余人的性命,才把他给擒获下来……还有他身边的黑大个,如果不是我借由积雪深重,把他们陷住,想要一举擒拿,只怕也不可能。”
原来,是用计拿获!
车里汉忍不住好奇的看了一眼黑白大汉,心里道:赶明我安排一场角斗,就让这黑白汉子搏杀,也不知谁能获胜。
他连忙把傅宁让入城里。
当傅宁的麾下,和黑白大汉错身而过的时候,一个头戴毡帽的少年,朝着他们轻轻点头,黑白大汉,立刻停止了挣扎。
车里汉先为傅宁安排了营寨,傅宁带着人,直接入驻。
他脱下了衣甲,换上一件白色棉袍,把黑发披散肩头,用一枚金环束在头上。
就在这时,门帘一挑。
一个头戴毡帽的少年,带着两个武士走进帐中。
“宏毅,谢科他们都已经进去了,估计一会儿车里汉会请你赴宴。
你要尽量虚与委蛇,拖延时间……我会在入夜后开始行动,在此之前,你务必要让车里汉待在帐中,以方便我们行动。沈光和冯果会随你一同前往,负责保护你的安全。若无意外,城中火起之时,就是你们动手之际。如有意外,你三人不可恋战,需尽快杀出来与我汇合。”
傅宁神色凝重,用力点点头。
少年,正是郑言庆;而傅宁,亦正是郑宏毅。
从大城山撤离出来以后,郑宏毅带着沈光冯果,先行赶赴萨水,打探消息。而郑言庆则带元从虎卫,携带十日粮草,一日双骑,在十天之内,袭掠十六处军寨田庄,更伏击了朴昌金。
其目的,就是要搅乱高句丽人的视线……
从战果来看,高句丽人实行坚壁清野,试图压缩他们活动空间,显然已入郑言庆毂中。正逢天降大雪,言庆再次袭击元山之后,立刻北上遁走,和郑宏毅一行人,在狄逾岭附近汇合。
不过,十天苦战,郑言庆损失也颇重。
十二名元从虎卫战死,令他心痛不已。抵达狄逾岭后,郑宏毅也摸清楚了狄逾岭的状况,更确定,麦子仲等人,还有萨水兵败后的隋军战俘,都被关押在此处。只是如今高句丽人忙于围剿郑言庆,所以还没有清查俘虏名单。若非是这样,麦子仲等人,早就被送往平壤。
强攻,肯定不可能。
且不说兵力悬殊,元从虎卫连日征战,也非常疲惫。
于是,郑言庆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冒一次险……
言庆在军帐中反复交代细节,郑宏毅等人,也一一记在心中。
傍晚时分,郑怀安进来通禀:“公子,车里汉派人,请公子过府赴宴。”
郑怀安跟随郑宏毅,多多少少会说几句高句丽语。郑宏毅听罢,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冠。
“言庆,那我赴宴去了!”
郑言庆再次叮嘱道:“宏毅,多加小心。”
而后又扫视了沈光和冯果一眼,二人齐刷刷点头,紧跟在郑宏毅的身后,迈步走出了军帐……
第五二章 尸山血海(八)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狄逾城。
从狄逾岭方向吹来的风,冰寒刺骨。狄逾城里的军卒,一个个都躲在了军帐里取暖。天寒地冻,在如此冰寒的夜晚,那些隋军饥寒交迫,躲还来不及,又怎敢来狄逾城这里撒野呢?
郑言庆身披一件灰麻色的号衣,内罩铠甲。
怀抱着一柄银鞭,遮风的大氅披风里,一只手紧握着一支手弩,步履从容的向战俘营走去。
在他身旁,只有郑怀安跟随着。
不过距离他十几步开外,窦孝文带着扈从,撒开来隐藏行迹,紧紧的跟在郑言庆身后。
沿途,不时与高句丽人的巡逻兵相遇,但却没有人上前拦阻询问。郑言庆等人非常顺利的来到战俘营门口。抬头看了看天色,已过戌时。府衙那边,灯火通明,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
郑言庆暗自称赞:郑宏毅有了这番经历之后,比之当初的确成熟许多。
最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在不断的展现出来。从一开始的高句丽语,到后来打探消息,再到现在和高句丽人周旋,无不显示出策士风范。假以时日,郑宏毅的成就,恐怕是不可限量。
“什么人,通报名姓!”
战俘营门口的卫兵一声厉喝,从营门后面,呼啦啦转出来十几人。
郑怀安连忙高声道:“我们是傅宁兵曹麾下,傅兵曹让我们过来查看一下,那些俘虏的状况。”
“可有车副将令牌?”
郑怀安一怔,扭头向郑言庆看去。
郑言庆点点头,大氅中紧握手弩的手,手心里不由得攥出冷汗。
这手弩可十支连发,颇似传说中的诸葛连珠弩。不过射程很近,在十五步的距离内,威力最强。所以,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这些卫兵,难度很大。郑言庆一边琢磨,一边加快步伐。
郑怀安说:“傅兵曹送来了一块腰牌,但不知是否是车副将令牌。”
“拿过来看看。”
高句丽人明显放松了警惕,垂下手中刀枪。
与此同时,窦孝文等人从两边的阴影处,缓缓逼向那些高句丽人。郑言庆在距离对方还有十二三步的距离时,突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笑容,猛然掀开大氅,将手弩对准了卫兵。
机括按下,只听嗖嗖嗖,十支短矢带着星星点点的寒光,射向卫兵。
卫兵们猝不及防下,为首的火长,以及三名卫兵被短矢正中面门,噗通一声倒在了血泊之中。郑怀安也抽出手弩,射翻两人。而后与郑言庆一样,抽出兵器,纵步腾空,扑向对方。
惨叫声,在营门口上空回荡。
幸存的卫兵在经过片刻惊慌之后,举起兵器,就要拦住郑言庆和郑怀安。
窦孝文带着十名弓箭手,陡然从阴影中窜出。箭如流星,咻咻咻破空声响不断,卫兵们猝不及防,就被射翻在地。
可即便如此,营门口的动静,还是惊动了营内的高句丽卫兵。
“有奸细!”
高句丽人厉声高喊。
却见窦孝文等人从怀中取出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黑瓷坛子。坛子口上浸着麻布,取出火折子擦亮后,迅速将黑瓷坛子点燃。数十人站在营门口上,振臂向营内掷去。只见一团团火光在营中出现,而后迅速散开,向四面八方扩散。黑瓷坛子里,装满了易燃的桐油,飞掷出去后,立刻引起大火。有冲在最前面的高句丽人被燃烧的桐油洒在身上,瞬间变成了火人。
凄厉的惨叫声,在营中回荡。
郑言庆挥舞银鞭,纵身冲向卫兵。
“孝文,速速砸开囚笼,放大家出来。”
银鞭翻飞,啪啪将两名卫兵砸翻在地。他顺手抢过一柄长刀,身随刀转,幻化出一抹抹森冷寒芒。刀光过处,血光崩现。十字刀法最适合于这种近身的搏杀。虽说言庆一手刀一手鞭,不似子母刀那样趁手。可一轻一重,施展开来同样是威力无穷,刀刀见血,鞭鞭致命……
另一边,郑怀安带着十几个人,拦住了其他卫兵。
这战俘营中的卫兵人数并不算太多,也就百余人而已。
此时,大多数卫兵都在军帐中熟睡,那里会想到,会有人在城里偷袭战俘营?睡梦之中惊醒,迷迷糊糊的拿着刀枪冲出来,有的甚至连靴子都来不及穿上。狭小的空间里,郑言庆一马当先,灰麻色的号衣被鲜血染红,手中的长刀与银鞭相互交替,一路杀过来,竟无一合之敌。
从小习武,先后得名师指点。
郑言庆的武艺并不差,甚至可以用出色来形容。
只是他不好动手,加之跟前有雄阔海阚棱这两大杀器在,有什么麻烦,这两人都提前解决。
可现在,雄阔海阚棱都不在,郑言庆也唯有大开杀戒。
窦孝文带着人,砸开了几个囚笼,大声呼喊,示意战俘出来参与战斗。不过只有少数人冲了出来,大多数人神色木然,似乎还没有弄明白,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眼见高句丽人越来越多,而战俘营中的动静,也惊动了城中的高句丽人,开始想战俘营方向集结而来。
郑言庆在杀死十余人之后,亦被源源不断冲出来的卫兵拦住,身陷重围之中。
窦孝文有些急了,“雄阔海,阚棱……郑公子陷入重围,尔等还不出手,更待何时。”
喊声迅速被厮杀声音淹没。
周围囚笼先是一阵沉寂,突然从不远处的一间囚室中传来一声巨雷般的狮吼:“哪个敢伤我哥哥!”
紧跟着,就听轰的一声巨响,一扇囚门仿佛被巨锤砸开。
雄阔海双手托着锁链,大步流星冲出囚室。沉甸甸的锁链,在他手里宛如两条巨蟒上下翻飞。火光中,那张黑脸发紫,虎目圆睁。
“哥哥休要惊慌,大黑子来了!”
他说着话,铁链扑棱棱一抖,呼的横扫千军。
几名拦在他身前的高句丽卫兵被铁锁扫中,惨叫着飞将出去。在雄阔海之后,阚棱紧随其后。
窦孝文连忙紧走两步,从身上取下一柄奇长陌刀,抛掷给了阚棱。
“阿棱,接刀……”
阚棱探手,一把接住陌刀,大吼一声,与雄阔海一左一右,就杀向高句丽人。
这两人一出现,营中的卫兵陡然变得慌乱不堪。紧跟着,有一间囚室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窦旅帅,速速为我开门。”
窦孝文循声看去,就见一间囚室中,麦子仲形容憔悴,手握栅栏大声叫喊。
这家伙的精神不错,不过比之当初在大城山分别时,却是瘦削许多。好在,模样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窦孝文能一眼认出他来。连忙冲过去,用长刀劈开囚室大门,麦子仲二话不说,纵身冲出来,从地上捡起一杆长矛,扑棱棱怪蟒翻身,把一个冲过来的高句丽卫兵刺穿。
“尔等还不出来杀敌,难不成呆在囚室中,任由蛮子羞辱,自相残杀吗?”
他的话,似乎激起了不少隋军战俘的血性。于是有更多的战俘冲出来,捡起地上的兵器,加入战局之中。手中没有兵器的隋军士卒,则抄起锁链,拎着木板……这战俘营中的战俘近两千人,虽说被折磨许久,甚至食不果腹,可这拼起命来,一样是凶猛无比,瞬间就占居上风。
更多的高句丽人倒在血泊中……
更多的隋军战俘,拿起了武器!
郑言庆眼见这种状况,连忙大声呼喊:“臂缚白巾者,是自己弟兄……我乃云骑尉郑言庆,奉陛下之命,前来营救大家。高句丽蛮子,辱我等太甚,报仇雪恨,就在今朝,还不随我杀将出去。”
他的声音,压住了营中的喊杀之声。
“陛下还记得我等,陛下……派人来救我们了!”
刹那间,隋军战俘们无比振奋,一个个奋勇当先,朝着战俘营外杀去。
郑言庆一刀一鞭,杀得高句丽人人仰马翻。正杀得兴起时,却见麦子仲持矛冲到他的身旁。
“郑校尉,快随我来!”
“干什么?”
“左屯卫将军辛世雄辛将军就在这里……快随我一同将他救出。”
郑言庆闻听,不由得一阵愕然。
辛世雄?左屯卫将军……他竟然被看押在这座狄逾城的战俘营中?
第五三章 尸山血海(完)
辛世雄躺在一堆枯草上,气色坏败。
一件单薄的号衣,已变成黑色,腹部的血污,呈现出暗紫色。此时的他,全无半点左屯卫将军的样子,形容憔悴,最初发青,看不见半点血色。几名军卒围在他的左右,神色非常紧张。
看见郑言庆进来,军卒们立刻起身,警惕的看着他。
“这是云骑尉郑言庆,郑公子!”
麦子仲连忙开口,军卒们这才让开了一条路。
“辛将军,为何会在这里?”
辛世雄昏迷不醒,看上去已经是进的气少,出的气多,气息奄奄。郑言庆连忙走过去,探手替他把脉。脉搏很微弱,生机几乎断绝……郑言庆忍不住抬起头,用疑惑的目光向麦子仲看去。
麦子仲没有回答。
倒是保护辛世雄的一名军卒,哽咽道:“萨水之战后,辛将军率领我等,退守狼林山,苦战十七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最终被高句丽人击破……将军在上山时,已身受重伤。狼林山被攻破那天,我等为将军换上号衣,准备趁乱突围。可不成想,下山的时候,就遭遇高句丽大军。
将军扈从,几乎全部战死,只剩下我等数人。
好在高句丽人没有弄清楚将军的身份,所以在被俘之后,就和我们,一同被送到狄逾城看押。”
麦子仲面露悲恸之色,轻声道:“我祖父,也战死在辽水河畔!”
“啊?”
郑言庆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
麦铁杖战死辽水河畔?
他还真不太清楚。不过也对,以麦铁杖这等人物,在隋唐之交时无声无息,本就不太合理。原来,早在一征高句丽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