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检一愣,道:“加上一位?是谁?”
  钱龙锡眉头皱起,抢表现的道:“难不成要王爷去山西,年关在即,王爷是走不开的。”
  倪文焕再也忍不住,微微一笑,道:“不是王爷,而是平王!”
  朱由检神色微动,自语道:“平王皇叔……”
  钱龙锡眼神也闪过意外之色,平王执掌宗人府,乃是宗正,管理着天下的王室宗亲,若是他去,倒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朱由检沉吟半晌,面色稍缓,看着倪文焕道:“倪大人的办法……确实不错,只是,皇叔不一定愿意掺和这趟浑水。”
  不论谁去处置晋王府案,都是与天下宗室作对,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倪文焕笑了声,走进低声道:“王爷,这件事,平王只怕不愿意也得愿意了。鲁王那件案子,平王也有涉入。王爷只管去平王府走一趟,下官保证他不会拒绝。”
  朱由检脸上露出喜色,道:“倪卿忠心为国事,本王心里明白,这件事会如实奏报给皇上。”
  倪文焕做出感激之色,慌忙道:“下官谢过王爷。”
  朱由检满意点头,钱龙锡在边上看的直皱眉,不肯让倪文焕专美与前,心里急急思索,忽然间猛的一动,突然开口道:“王爷,此事还有不妥。”
  朱由检一怔,转头看向钱龙锡道:“钱大人,有何不妥?”
  钱龙锡暗吸一口气,道:“此事涉及亲王,宗人府也无权处置,需皇上决断,下官认为,王爷应该去一趟御书房,请皇上再派一名司礼监的内侍一同随往。”
  朱由检笑着点头,道:“钱卿果然机敏稳妥,本王这就去景阳宫请旨。”
  倪文焕诧异的看了眼钱龙锡,抬手向站起来的朱由检道:“王爷,都察院巡视天下,只怕这样的事还会有,日后是否循此例?”
  朱由检眉头皱了皱,他本心来讲,是不认为天下宗室都是如此,但难免还有,稍作思忖,点头道:“倪卿回去之后,与大理寺,都察院商议一番,提交一个条陈给本王。”
  倪文焕今天来的目的基本都达成了,心里暗喜,抬手道:“下官遵命。”


第278章 信王的立威
  御书房内。
  朱栩听完朱由检的汇报,点头道:“嗯,这些事皇兄做主即可。刘时敏,从司礼监选一个内侍,给信王皇兄差遣。”
  刘时敏转过身,道:“是。”
  朱由检道:“谢皇上,那臣现在去见平王皇叔。”
  朱栩站起来,道:“皇兄不妨等一日,朕已经下旨命鲁王进京,到时候让他随皇叔一起去。”
  朱由检一怔,道:“要让鲁王一起去?”
  朱栩笑道:“不错,鲁王与晋王多有交情,多一个转圜总是好的。”
  朱栩现在也没有打算将藩王往死里得罪,就算这样得罪的也不轻,多一个人分担怨恨总是好的。
  朱由检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下来。
  好一会儿送走了朱由检,朱栩站在御书房门前,背了背手,撑了撑酸疼的腰,笑道:“有了太原府这三司,山西之地算是搞定了。没有了审讯之权,按察司就断了一只臂膀,嗯,也是该给山西派个巡抚了,派谁好呢……对了,杨鹤怎么样?”
  朱栩自言自语,忽然转头看向刘时敏。
  刘时敏低头,道:“回皇上,民间曾言,这位杨大人有奇有庸,难以分辨。”
  朱栩思索着这句话,转头又看向外面。
  杨鹤是杨嗣昌的父亲,履历也非常厚实,因为躲避魏忠贤,父子两人双双辞官回乡,直到改朝换代,才敢出来,多方的冒头,其意自明。
  这个人,历史上也是有名的人,能力不差,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朱栩活动了一阵子,道:“杨嗣昌在河南那边有什么奏报吗?”
  刘时敏道:“前一阵子上过一道奏本,称遭到各地阻挠,训练有影响,出往各州府也多被刁难。”
  朱栩倒是不意外,不止是杨嗣昌,其他各军也是一样。他们都是取代卫所而出,原本的卫所与地方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现在的十五军与地方没有牵扯,完全听命于兵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威胁”,自然会多番为难、刁难。
  “看来,得加快动作了。”朱栩自语。
  刘时敏听着朱栩的话,抬头看着他,沉默了一阵,道:“皇上,登基大典,要招所有布政司进京吗?”
  “不用。”朱栩语气果断,道:“他们还不能动,调所有按察使进京,对了,通知东厂,都察院,绕过洛阳,福王还不能妄动。”
  福王就藩才不过十年,以他的根基与威望,要是动了,只怕天下藩王都要坐不住了。
  刘时敏微微躬身,道:“遵旨。”
  活动完,朱栩轻吐了口气,抬头看着外面。
  今年的雪来的又急又猛又短,过了这一阵子,再无半点雨雪,只怕今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
  山西,太原。
  自从京城的消息传出,整座太原府都风声鹤唳,几乎所有官员都是噤若寒蝉。
  宗人府宗正、平王朱常洵,领着司礼监内侍陈赟,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飞速的赶来。
  这样的阵容,往前数,谁都找不出第一次!
  晋王府。
  朱求桂没有了以往的从容,阴沉着脸,双目中阴寒如潮。
  朱审烜心脏咚咚咚直跳,又紧张又愤怒,看着朱求桂咬牙道:“父王,小皇帝这是要干什么?莫不是真的要对宗室动手,拿我们晋王府杀鸡骇猴?”
  朱求桂看了他一眼,挺着大肚子,抱着手,双手紧握,骨指发白。
  老太监看了眼晋王父子,神色不变的道:“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这件事不是皇上的主意,听说,全部都是信王在决定。不论是平王,还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是信王亲自选的人。”
  朱审烜一听,恨声道:“信王肯定是觉得自己威望不足,想要拿我们晋王府立威!也不看看他有多大的胃口,居然想一口气吞下我们晋王府!他信王府有我们晋王府一个院子大吗?十几岁的小毛孩,居然敢动我们晋王府……”
  朱审烜只顾着发泄愤恨,朱求桂没有理会,直到他停下来,才抬头看向老太监,道:“听说,信王还向皇上要了兵权,平王有权调动城外的鹰扬军?”
  曹文诏身在京师,同时辖有两军,一个是驻扎在京师西面的虎贲军,一个就是山西的鹰扬军。
  老太监点头,道:“京城传来的消息是这样,平王拿着调动鹰扬军的兵符。”
  朱审烜这次不说话了,居然军队都动用了,显然京城下定了决心,要对他们晋王府动手。
  朱求桂沉着脸,漠然不语半晌,道:“平王还有多久到太原?”
  老太监微微躬身,道:“按照路程算,最晚明天晚上就到了。”
  朱求桂深吸一口气,道:“派人在城门守着,本王要亲自迎接平王。”
  老太监心下了然,现在只能争取主动,想办法解决,避着,硬抗都是下策。
  朱审烜道:“父王,不如叫上布政司,按察司,还有黄承元等人,也不用您单独面对平王。”
  朱求桂眉头皱了皱,看向朱审烜道:“你陪着李公公,将所有不干净的都收拾干净,一定要快,不管付出多少银子都不要在意。另外,处理完你就去南方查查地租,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回来。”
  朱审烜脸色微变,道:“父王,难不成信王真的敢拿我们晋王府立威不成?”
  朱求桂对这个儿子越发不满意,淡淡道:“没有那么简单,事情我会处理,不需要你理会。”
  朱审烜心里担心非常,听着父王的话,还是强压着没有多问。
  朱求桂看向老太监,道:“尤其是太原府告状的那些人,告诉他们,地都还给他们,再给他们银子补偿,让他们立刻走。黄承元那边,你亲自去一趟,让他不要乱说话。”
  老太监躬着身,道:“奴婢知道,现在处置,只怕也来不及,王爷还得在平王那边多下点功夫。”
  朱求桂点头,吐了口闷气,道:“这个本王知道,你们尽管去做,平王,我自有办法应付。”
  此刻在太原府二十里外,平王与鲁王两人有说有笑的坐着马车,直奔太原府。


第279章 东厂出手
  马车内,平王睁着小眼睛,看了看前面,似乎觉得冷,不由得裹了裹衣服。
  鲁王朱寿鋐坐在边上,他看着平王,神色平静,笑道:“王爷,这一趟,怕是不容易啊。”
  平王看了他一眼,谨慎的道:“没事,嗯……信王都安排好了,我就是过去走一遭,过几天就回京了,马上就过年了,不会耽误太久。”
  朱寿鋐眼神微微闪动,身体笔直如松,道:“王爷,我可听说,晋王府连屠村的事情都干出来了,开我大明唯有,这样的列子,皇上能容忍?”
  平王又裹了裹衣服,呵呵一笑道:“皇上怎么会在意这些,只要有银子,天大的事情他都不在意。”
  朱寿鋐眼角眯了眯,不动声色的道:“王爷,可否透个底,信王,打算如何处置晋王府的事情?”
  平王眨了眨眼,看着朱寿鋐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信王说都安排了,我就是去走一趟,用不了几天就回京。”
  朱寿鋐笑了笑,道:“也罢,我就陪着王爷走一趟,不过这天寒地冻的,晋王府也真会找事。”
  平王呵呵一声,没有多言。
  坐在马车外的陈赟,表情淡淡,心里却暗自摇头,这鲁王终究还是不死心,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
  三司的三人同坐一辆马车,每一个都严肃以待,认真的研究着卷宗,已经在推演着怎么判决了。
  太原府。
  魏钊一群人站在一处茶楼上,遥望着不远的暗巷子。
  朱审烜正与村民领头的几人商议,而且气氛很好,看样子就快要说动这群人了。
  魏钊身后一个番子,身穿锦衣鱼龙服,沉色道:“大人,晋王府的动作很快,其他地方也都在加速清理,这样下去,咱们的证据可都要没用了。”
  魏忠贤冷声一笑,道:“晋王府算盘打的太好了,去,找些人,到那块地上,将驻留在那的人全都打跑,伤重一些没关系,一定要能活着被抬到太原府,开口讲话。”
  那番子一听,大喜道:“大人高明,属下这就去办。”
  魏钊看着得意洋洋走出暗巷子的朱审烜,眼神也带着笑意,道:“走,是该去见见黄承元了。”
  魏钊身后一个番子连忙道:“大人,黄承元现在只怕在见那晋王府承奉司的老太监了。”
  魏钊神色冷漠,道:“养不熟的白眼狼,这次连他一起收拾。”
  所谓的承奉司,表面上是王府的机构,实际上是皇帝派去监视各地藩王的,但久而久之,这些人大部分都“叛变”了,即便没有,也都“三缄其口”,不说一句不利于王府的话。
  太原府衙门内,黄承元怒不可遏,双眼冒着火星的盯着眼前的老太监。
  老太监很是平淡的喝了口茶,道:“黄大人应该清楚,这件事无论如何你也脱不了干系,也只有晋王府没事,你才能没事,福建巡抚就在眼前,想必大人也不想节外生枝。”
  黄承元心里恨的发狂,这老太监一副吃定他的模样。
  老太监看着黄承元的脸色,完全没有在意,淡淡一笑,道:“黄大人不必担心,布政司,按察司那边我们王爷都打点过了,只要你不多说话,一切都没有问题。平王也不会一无所获,会查到王府一些事,足够他交差。待他一走,你的调离文书也就差不多到了。”
  黄承元脸上怒的发黄,沉声道:“本官岂会受你们的要挟,待平王一到,本官定然和盘托出,你们晋王府所作所为,天怒人怨,绝不有任何宽宥!”
  老太监始终都很淡定,看着黄承元道:“黄大人认为,平王那边我们家王爷会不走动?到时候,是信我们家王爷还是信黄大人你,黄大人自己不妨想想?”
  黄承元神色阴沉,双眼怒睁。
  他知道,眼前的老太监不是凭空吓唬他,以他的经验,晋王府肯定可以做到,十有八九真的会如他们的意,他一个人独木难支,哪怕告上京城,最后也一定不了了之!
  老太监见黄承元说不出话来,笑容越多,站起来施施然的向外走去。
  黄承元一肚子怒火,一句话也说不出。
  不是他不肯不愿做事,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再多努力也无用。这晋王府在太原只手遮天不是一时不会儿,以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府尹,根本不是对手。
  一个少丞走进来,神色凝重道:“大人,真的要让晋王府得逞吗?只怕日后晋王府会越发嚣张,即便皇上来了也拿他没辙。”
  黄承元心里闷着一口恶气,坐在那冷声道:“那本官该如何?与整个‘山西’官场作对?”
  那少丞眉头紧皱,心里也很不舒服,他知道黄承元说的是事实,真要是捅出去,倒霉的也只会是黄承元一个人。
  “那,黄大人打算这么做?”
  突然间,一声冷笑从外面传来。
  黄承元与那少丞都是脸色一变,那少丞上前一步,盯着来人道:“你们是谁?是怎么进来的?”
  魏钊穿着便服,他身后的人却都穿的是鱼龙服,腰配绣春刀,其中一个人上前一步,拿着令牌道:“东厂掌班魏钊魏大人,奉旨办差!”
  黄承元与那少丞都是心里一凛,都站起来,打量起魏钊一群人。
  黄承元确定了几人的身份,皱眉道:“魏掌班来我太原府所谓何事?”
  魏钊背着手,居高临下的道:“本官奉的是密旨,清查晋王府涉贪一案,自然要来太原府走一遭。”
  黄承元心里惊疑,道:“皇上有意处置晋王府?”
  魏忠贤冷笑一声,道:“如何处置,自有圣心。平王很快就要进城,到时候,需要大人说几句话。”
  黄承元不知道东厂打的什么主意,警惕道:“说什么?”
  魏钊道:“关于晋王府侵地一案,详细的都要禀明。”
  黄承元也是久经宦海,有些会意,道:“只有这一案?”
  “不错。”魏钊道。
  黄承元深深的看了眼魏钊,道:“下官明白。”
  魏钊一笑,这黄承元倒是真聪明,省了他不少口舌,说罢转身就走。
  那少丞待魏钊离开,疑惑不解的道:“大人,东厂这是何意,以他们的手段只怕早就握有证据,要是想处置晋王府,何必还要我们掺和?”
  黄承元心里也不解,摇头道:“本官也不清楚,不过这肯定不是东厂的主意,只怕京城里对这个案子也有争辩。”
  那少丞沉默了,党争一直贯穿了万历朝到新朝,虽说现在消停了不少,谁又不知道,里面定然也是波涛汹涌,刀光血影。


第280章 平王的手段
  十里地不算远,平王的车队很快就到了太原府。
  车外的陈赟向着马车里道:“王爷,是要通知布政司来接咱们吗?”
  平王裹的如同粽子一般,抬头向外看了看,思索着道:“不用了,估计他们也都躲着咱们,绕过东门,从南门进。”
  “是。”陈赟答应一声,指挥着车队转向。
  “对了。”平王刚刚坐回去,又道:“去叫鹰扬军的人来,这太原府不安全。”
  “是。”陈赟答应着,派人去鹰扬军驻地招人。
  马车里的鲁王朱寿鋐眉头一皱,疑惑道:“王爷,这是何意?难道咱们还要躲着他们吗?”
  平王呵呵一笑,道:“不是不是,是不想要麻烦,他们一来,本王就得应酬他们,本王最怕的就是这些了,还是清净些好。”
  鲁王看着一脸胖嘟嘟,老好人的平王,心里暗自警惕,这位看似大大咧咧,什么也不在意,只怕心里也一门清,是个人精,不可小觑。
  马车绕向南门,没有多久就进了城,陈赟再次请示道:“王爷,咱们是去驿站,还是直接去太原府衙门?”
  平王眨了眨眼,道:“直接去衙门吧。”
  朱寿鋐这次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
  但平王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道:“鲁王,那个,劳烦你去一趟晋王府,给我堵住晋王,我先去太原府,将事情理清楚,晋王一来,只怕我什么也问不出了。”
  朱寿鋐悄然松了口气,果然,之前是小看这平王了,他面上不动,道:“一切都听王爷吩咐,王爷要多久?”
  平王晃动了下身体,犹豫着道:“一个时辰,应该足够了。”
  鲁王点头,道:“好,那我就与晋王好好叙叙旧。”
  平王嗯了声,对着外面道:“陈赟,你让都察院的人去那个村子,刑部的人去捉拿打人杀人的王府侍卫,大理寺的人,随我进太原府衙门。”
  陈赟连忙道:“是王爷。”
  朱寿鋐心里越发警惕,这位平王,真是不简单。
  晋王府。
  “你说什么,平王提前到了,而且避开了我们的耳目?”
  朱求桂从书桌里跑出来,神色惊变道。
  李老太监也觉得不对头,道:“是,据说他们分成了三路,刑部的人去捉拿打人杀人的王府侍卫,都察院也有动作,最重要的是,鹰扬军那边也动了。”
  朱求桂面沉如水,事情出乎预料,朝廷这次弄出这么大动静,平王带着前所未有的阵容,动作也凌厉如风,俨然是一副要彻查,置晋王府于死地的模样。
  老太监紧张起来,看着朱求桂道:“王爷,事态紧急,必须要先下手为强了。”
  朱求桂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嗯,本王现在就去见平王,你们紧闭王府,不准任何人外出,告诉那些犊子,这个时候,都给我安安静静的待着,谁惹事,我打断谁的腿!”
  老太监躬身,道:“王爷尽管去,其他的老奴会处理好。”
  朱求桂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出。
  “王爷,王爷,鲁王来了。”
  朱求桂刚刚走出几步,一个下人就快步跑过来,气喘吁吁的道。
  老太监神色一动,旋即拧起眉头。
  朱求桂眼神闪烁,自语道:“他怎么来了?难道……”
  老太监目光凛然道:“没有旨意,鲁王是不敢离开兖州的,只怕,是一起来的,瞒过了咱们。”
  朱求桂脸色越发不好看,鲁王来堵门,就是平王现在不能见他,要见其他人。
  老太监道:“王爷,从后门出,现在就要抢时间,一点都不能错过。”
  朱求桂沉默一会儿,摇头长叹一声,道:“来不及了,是我小看这位平王了。”
  朱求桂话音一落,一个王府侍卫过来,沉声道:“王爷,王府四周出现不明人,看样子是太原府的衙役。”
  老太监人老成精,若有所思的道:“黄承元没有这个胆子,只怕后面有人给他撑腰。”
  “东厂的人。”
  朱求桂面上不复以往的淡定从容,淡漠道:“本王早该想到了,这么大的动静,东厂不可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怕是瞒不住了。”
  “王爷,公子被刑部的人抓了,还有那几个侍卫。”
  “王爷,那帮村民又闹腾了,黄承元亲自出面,正在录供……”
  “王爷,不好了,鹰扬军进城了……”
  朱求桂心里不知为何,居然松快了,脸上释然后露出一丝狰狞之色。
  老太监跟着朱求桂几十年,对他很了解,眼神微变,道:“王爷,您这是要?”
  朱求桂梗着脖子,理了理衣服,道:“本王乃当朝亲王,别说是手下是犯错了,哪怕是审烜最多也就是削爵,我倒是要看看,信王能拿我怎么办,轻了没法交代,重了宗室不稳!走,去见鲁王!”
  老太监心里一冷,知道晋王这是要破罐子破摔了。
  不过,这也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朱求桂出了书房,来到大堂,看着便服的朱寿鋐笑呵呵道:“鲁王,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小地方了?”
  朱寿鋐转头看向他,淡淡一笑,道:“太原要是小地方,我那兖州就没法待了。”
  朱求桂不在这上面纠缠,摆手道:“来人,上茶,鲁王,看座。”
  都是千年的狐狸,两人心照不宣,含笑的分宾客坐下。
  朱求桂喝了口茶,看着朱寿鋐:“鲁王,你来,是给平王做说客的?”
  朱寿鋐摇头,道:“平王说了,让我拦你一个时辰,他好做些事情。”
  朱求桂眼孔微缩,看着朱寿鋐,若有深意的道:“鲁王,你的案子,了结的不易吧?”
  朱寿鋐一副我只是来当然,其他不管,只当叙旧的表情,笑道:“是不易,田亩只剩下八百亩,几个儿子被削了爵,岁禄也扣减了大半。”
  朱求桂渐渐变得冷漠,道:“你就这样忍了?”
  朱寿鋐好笑的笑了声,道:“不忍又怎么样,撕破脸?当时魏忠贤带着毒酒去的,我要是不答应,只怕我鲁王府就不存在了。”
  朱求桂看着朱寿鋐,良久,忽然笑了起来,道:“你果然是做说客的。”
  朱寿鋐端起茶杯,道:“随你怎么想,平王不是简单的人,用不了半个时辰他就能查个明白,到时候,鹰扬军围了你的晋王府,就只看平王有没有带着废除晋王爵的旨意了。”
  朱求桂不笑了,手里握着茶杯,脸上阴晴变幻。


第281章 施压
  太原府衙门,大堂。
  平王坐在主位之上,表情威严,目光淡淡的俯视着下面。
  大堂内站着大理寺少卿曹钦程,太原府府尹黄承元,还有衙役以及一干村民。
  “王爷,诸位大人,晋王府不是人,不但抢占我等民田,还要屠村呐,王爷,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王爷,求您救等性命啊,这样下去,我们要饿死了……”
  “晋王府,真是逼得我们一点活路都没有啊……”
  “我等身无分文,再不能回家,就要饿死了……”
  一帮村民大声哭诉着,都察院的李起元等人也进来,抬手怒声道:“王爷,晋王府丧心病狂居然派人进村,企图灭口,还将我等护卫打伤,眼里已然毫无王法,还望严惩!”
  刑部的人紧接也跑进来,急声道:“王爷,晋王府的人没有看住,被一帮地痞流氓冲散,人给跑了!”
  平王坐在那,自始至终都很平静,看着一群人进进出出,直到没有人说话了,才开口道:“嗯,本王知道了,那个,曹钦程,黄承元,你们给本王落实好证物证词,陈公公,你亲自去一趟晋王府,请晋王来一趟衙门。”
  三人分别答应一声,各行其是。
  黄承元在那忙碌着文案,落实证据,心里却还是忐忑不安。
  晋王毕竟是亲王,动他非同小可,更别说因为占点地,杀几个人,这些在外人看来,并不值得在意。
  但他履任过真定府知府,应天府府尹,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个案,真要是翻起来,那绝对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到没有人愿意去碰,哪怕是皇帝!
  曹钦程等三司的人没有顾忌,他们本就带着任务而来,除开都察院,大理寺与刑部的两位头头都直接明示,会在太原府长久设立三司衙门,这是扩大权力的机会,不容错过。
  平王看着忙忙碌碌的一群人,挺直腰身的坐在那,面色平静带着少有的威严。
  心里却不停嘀咕“但愿晋王如皇上所料,不然我这趟白跑不说,还无法交差……”
  晋王府。
  晋王朱求桂与鲁王朱寿鋐打着机锋虚耗光阴。
  朱寿鋐不着急,坐在那,已经喝了三杯茶,默默的计算着时间。
  朱求桂坐在那,表面不动,心里却不平静。
  朱寿鋐的话确实触动了他,若是皇帝亦或者信王,打算拿他晋王府立威,不是没有可能将他连根拔起。
  同时他又怀疑,京城的那两个小毛孩没有这样的胆子,正值多事之秋,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对自家人动手,自毁长城。
  两个念头在心底反复挣扎,一个压过另一个,翻来覆去,让他心神不宁,难以平静。
  朱寿鋐看着他表情,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同时心里又很不舒服,当初他也是这样,最后屈服了,交出了田亩私产,这才保住了王府。
  在他看来,朱求桂也会一样。他们的王府传承的太久了,任谁都不会轻易的放弃,哪怕有一丝机会也会把握住,不敢冒险!
  陈赟来到晋王府,看着眼前很是恢弘,远胜过京城那些的豪门大院,轻声感慨道:“只怕,论富有,也只有皇上能比过他们了。”
  李老太监从里面出来,对着陈赟躬身行礼:“奴婢李永佺,见过陈公公。”
  陈赟看着眼前的李永佺,瘦的如同一根柴火,弯腰垂头的立在那,外人一看,只以为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谁又会知道,这位是晋王府的大管家,里里外外,都是他一手操持,在晋王府,他的话大部分时候比晋王还管用。
  陈赟一笑,摆足了京官架势,司礼监掌司太监的威仪,道:“嗯,李公公也算劳苦功高,来山西之前,刘公公曾言,可以回调李公公回京养老,颐养天年。”
  李永佺脸色微变,站立不动,道:“谢刘公公体谅,只是奴婢年老体衰,只怕走不了那么多的路。”
  陈赟抱着拂尘,道:“这个李公公无需担忧,到时候随平王马车一起,慢些行就是了。”
  李永佺听着陈赟的话,显然京城打定主意调他离开晋王府,脸色不由得沉默。
  这招看似是调虎离山,实则上却是釜底抽薪。没有了他,晋王府只怕就要任人宰割了。
  李永佺抬头看了眼陈赟,见他笑眯眯的,语气措顿的道:“陈公公,奴婢年老体衰,没有几年可活,一辈子都在晋王府,还望陈公公允许奴婢,在晋王府寿终正寝。”
  陈赟微笑,道:“李公公应该知道,这个杂家做不了主,既然刘公公开了口,我就一定要带您回去。”
  李永佺自然不信,陈赟必然有权宜之权,沉默着开着陈赟,眼光微闪道:“陈公公,若是能让奴婢在晋王府养老,愿意奉上家产五百亩良田。”
  陈赟一撩拂尘,道:“李公公更不必多说了,杂家要去见晋王了。”
  李永佺心里一沉,明白过来,这次朝廷来势汹汹,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晋王府了。
  陈赟进了晋王府,直奔大堂。
  他也没有给两位王爷行礼,淡淡的道:“晋王殿下,平王有请。”
  朱求桂看了眼朱寿鋐,站起来,威严十足的道:“领路吧。”
  陈赟转身,带着人又回转。
  朱寿鋐也站起来,对着朱求桂笑道:“晋王,你可想好了?”
  朱求桂板着脸,冷哼一声,不远不近的跟着陈赟。
  李永佺漫步的坐过来,面无表情的道:“王爷,司礼监,想要调奴婢回京。”
  朱求桂脸色骤变,阴沉着双眼的看着李永佺,老太监面上也有凝重之色,低声道:“怕是不能轻易的过去。”
  朱求桂胸口鼓了鼓,吐了口闷气,微点头,快步跟在陈赟身后。
  待朱求桂来到太原府衙门,平王也都早就准备好,恭等着他了。
  朱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