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手里的是两广总督的奏本,弹劾的是秦良玉,指责她滥用兵权,致使两广之地匪患不绝,民不聊生。
  朱栩眉头皱了皱,依照他的了解。
  明末天灾最为严重的当属陕西,其次是四川,山西,山东,河南,他命秦良玉总理西南四省军务,就是想在严重天灾来临之前平定西南,然后有充足的银响粮食镇抚,应该能够稳住西南四省。
  只要西南四省不乱,他就有足够的精力面对陕西的流民,以及后金即将上台的黄太吉。
  朱栩看着折子,思忖良久,道:“传旨,命两广总督回京,再命平王为钦差,待朕巡抚西南四省。”
  “遵旨。”
  刘时敏在远处躬身,转身出门。
  朱栩又看了一阵,忽然抬头看向曹化淳道:“大哥,现在在忙什么?”
  “回皇上。”
  曹化淳走过来,道:“傅公子最近比较忙,都是关于夏盐,春茶。”
  朱栩颌首,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夏盐,春茶即将上市,他干枯的财政就可以缓解一大部分了。
  此刻,惠通商行内。
  魏良卿春光满面,他身边的是福建布政司的参议,五品官,名叫王连,他一脸堆笑,热情的给魏良卿斟酒。
  酒过半酣,王连面红耳赤的看着魏良卿,道:“魏掌柜,你这商行,听说,有皇家的分子?”
  魏良卿现在真的是风光无比,比跟着魏忠贤的时候更盛。现在很多人都在传,这惠通商行是皇上的,相当于皇家商会。他作为掌柜,谁不得给几分面子!
  就在前不久,一位侯爷缺银子,想来借贷,都好言好语的求了他半晌。
  魏良卿喝了不少,却没有完全喝醉,喷着酒气道:“王大人,我知道,你肯定是想见我们大公子?是为了春茶来的吧……”
  王连毫无被看破的尴尬,凑近一点道:“魏掌柜,我可听说了,朝廷要发许可文书,今后没有文书一律不准买卖茶叶。这文书是要户部核发,想必,傅大公子能轻易拿到吧?”
  魏良卿打了酒嗝,一脸涨红的看着王连,笑容诡秘的道:“那是当然,实话告诉你,朝廷实际上只准备给几家大商会发许可,只要是这几家商会的人才能售茶,其他的嘛,呵呵……”
  王连听着,神色不变道:“魏掌柜,具体是哪几家,可有定下来?”
  魏良卿努力的睁眼看着他,醉笑道:“目前就定下了一家,那是惠晋商行,那个商行有大公子的分,你说,能不给?”
  王连伸着头,小声的道:“就是……那个山右人建立的,大掌柜是范进雄?”
  “没错!”魏良卿看着王连,笑容越多道:“说了这么多,王大人是不是该表示一下?”
  王连一怔,旋即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递过去,越发热切的道:“还请魏掌柜多多指点。”
  魏良卿拿过来眯着眼一看,足足一万两,他揣入怀里,笑呵呵的道:“好说,其实办法也简单,跟大公子合作,再建个商会就行,山右人叫惠晋商行,你们就叫惠闽商会好了……”
  王连神情一震,又一叠银票塞过去,道:“还望魏掌柜多多美言。”
  “好说好说。”
  魏良卿接过银票一看,又是一万两,顿时大喜。心里颇为感叹,盐商有钱就算了,这帮茶商也不差啊。
  王连见魏良卿满口答应,也开怀,端起酒杯道:“魏掌柜,那我再敬一杯。”
  魏良卿拿着酒杯,酒态酣然的道:“好,喝!”
  又过了半晌,直到确定套不出东西来,王连才起身告辞。
  待跑堂的将王连送出门,原本醉的睁不开眼的魏良卿一晃头就站起来,深吐了口气,嘀咕道:“这个王连酒量还真不错,再过一阵子我估计就得真倒下了。”
  他话音落下,里面傅涛就笑着走了出来道:“谁倒下也不能让魏掌柜倒下。”
  不知道是事情做得多了还是因为朱栩坐了龙椅,傅涛是越来越成熟,眼神里也带着浓浓的自信。
  傅涛往常都在这惠通商行坐镇,与魏良卿最熟,魏良卿也不见外,从怀里掏出那二万两银票,笑道:“大公子,这王大人出手比上次南京那位参政阔绰。”
  魏良卿说的,是指上次南京的一位参政,为了盐政的事,也找过他。对于这种事,魏良卿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模式就是:一番客套,接着要好处,酒过半酣,指点迷津——跟傅大公子合作成立商会。
  能让一省参议出面,那他背后的后台肯定够硬,说不得就是地方上的布政司衙门。有了这些地头蛇合作,对他们的生意简直如虎添翼。更何况,对于他们各种生意的扩张,尤其是朱栩最在意的惠通商行来说,好处多的难以想象!
  按照魏良卿的统计,单单盐政一项,各地合作者就向惠通商行里存了不下五百万两现银!
  这也只是开始,日子久了,合作的深入,那么进来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魏良卿或许不了解更深次的,但傅涛在朱栩与傅昌宗的耳濡目染下,隐约的明白,朱栩对地方上的贪腐渎职早就不能容忍,一旦朱栩对地方展开雷霆清理,这些后台都会轰然倒塌。
  到时候,商行里的银子是他们的,各地的商会是他们的,盐政,茶政都会是他们的!
  傅涛看着魏良卿手里的银票,笑了笑道:“魏掌柜可以在外面购置个宅子,布置些家具了。”
  魏良卿一怔,他有宅子,最近还纳了几房小妾,为什么要购房?
  傅涛讳莫如深的道:“魏掌柜多久没有去天牢了?”
  魏良卿脸色微变,旋即大喜道:“大公子,皇上……是要放我叔叔了吗?”
  傅涛微笑点头。
  魏良卿慌忙跪地,向着皇宫方向,大声道:“魏良卿叩谢皇上,吾皇万岁!”
  魏良卿做完这些,才站起来,对着傅涛道:“还望傅公子代转皇上,魏良卿叩谢皇上隆恩,必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傅涛笑着道:“嗯,对了,你见过范永斗了,查实了吗?”
  魏良卿收敛情绪,神色认真起来,道:“大公子,查清了,范家确实有一个马场,但规模不大,不过都是好马。”
  傅涛看着他,道:“已经挡了他两次,下次再来,就带来我见我。”
  魏良卿道:“好,我记下了。”


第217章 都是有钱人
  傅涛很忙。
  还没有处理完盐商的事,接着又来茶商。
  唯一让他高兴的是,就是银子越来越多了。单单这两样,进入惠通商行的押金,眼看就要突破千万两!
  各地的茶商盐商,只要规模稍大,都排队进京,来见这位传说中颇为神秘,当今皇弟的表哥,户部侍郎的大公子!
  一连五六天下来,傅涛都有些吃不住了。
  惠通商行内,周建宇,贺云杉,魏良卿三人都在,每一个都精神奕奕,眼冒红光。
  他们都过的很不错,虽然不是朝廷命官,却有着比朝廷命官还有权势的感觉。
  周建宇此刻野心勃勃,不止漕运上独占鳌头,现在更是打起了海运的注意,船只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大。单单一条运河南北,他就勾连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商会。
  他看着坐在正中,终于喘了一口气的傅涛,瞥了眼其他两人,道:“大公子,海运,皇上打算何时重启?”
  傅涛稍作沉吟,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道:“兵部正在整顿沿海卫所,蓬莱的袁大人也在整顿水军,估计最多两个月就要南下。海运,最迟年底。”
  周建宇大喜,道:“这就好,到时候傅大人有了海运进出审核文书,我不敢多说,漕运一年,最起码能给皇上赚八百万两银子!”
  傅涛笑着点头,道:“上次进宫,皇上对周掌柜的能力赞赏有加,明年改元,至少会有一个世袭罔替的东厂百户给你。”
  锦衣卫向东厂移交了诏狱,明面上的人手,除皇宫内的各地机构,在外人看来,是完全被裁撤了。
  周建宇大惊,这可是意料之外的皇恩了,他匆忙跪地向皇宫方向:“草民叩谢皇上隆恩。”
  傅涛摆手,尽管脸上疲倦,还是笑道:“年后我会领你们去谢恩。”
  贺云杉与魏良卿听着“你们”二字,心里直痒痒,不知道皇帝会给他们什么样的赏赐。
  傅涛看向两人,道:“朝廷这次纳捐,你们都捐了多少?”
  三人都是一怔,心里暗感后悔,怎么忘了这是向皇帝表忠心的机会。
  贺云杉最是有城府,神色平静道:“大公子,贺家正在筹集,准备捐十万两,目前户部那边,总共也就收到三万两。”
  傅涛笑着摇头,道:“你们归你们,商会归商会,公私分开,这样,你们回去以后,以各大商会的名义,向朝廷各捐赠……嗯,五十万两,不能多也不要少。”
  傅涛说完,又神秘一笑道:“捐得多,皇上会给好处。”
  三人一愣,旋即会意过来,喜色点头道:“大公子放心,我们回去就办。”
  四人正说着,门外一个跑堂敲门,贴着门边道:“大公子,范进雄来了。”
  傅涛揉了揉脸,对着三人笑道:“三位回去之后,联系一下,看看都能不能多捐一点,都是别人的银子,在不浪费人情的基础上,能榨多少是多少。”
  三人站起来,脸上都奸笑之色一闪,道:“大公子放心,我们都省得。”
  傅涛对三人都算满意,知情知趣,尤其对赚钱有着强烈欲望,因此能力也特别出众。
  正大光明的送三人到门口,大堂里已经站定了四人,傅涛打量一眼,微微颌首,在门口又与魏良卿三人交谈几句,这才转身。
  来人恰是范进雄领着孙庸正与李涵缮,还有一个少年,也就是范永斗。
  傅涛看着这三人,心里一动,笑着上前道:“劳范大掌柜久等了。”
  范进雄更加客气,笑容满面的抱拳道:“大公子客气,这点时间范某还等得起。”
  范进雄心里也感叹,杨怀忠在京城的时候,就曾经被魏良卿拉拢过,可惜没有太重视。谁能知道,他背后的就是惠王,这惠王更是成为当今的皇帝!
  朝廷盐政,茶政连翻变动,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作为生意遍天下的晋商,他被触动的最多,深刻的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是现在不抱紧眼前这傅大公子的大腿,将来只怕他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过他也暗感庆幸,还好早前他听傅涛的话,成立了这惠晋商行,将那些犯忌讳的生意都悄然拿出来,不然,抄家灭族的肯定有他范家!
  因为,就在前不久,山右几个还与建奴有来往的大家族已经被锦衣卫抄了家。
  傅涛目光看向范进雄身边的李涵缮与孙庸正,客气道:“这两位就是李大掌柜与孙大掌柜吧?”
  孙庸正与李涵缮慌忙抬手,道:“正是正是,见过大公子。”
  “里面请。”
  傅涛看着两人,就是一块块银山,笑容更盛。
  范进雄交足了八十万两押金,拿到了一张许可证,要是没有,他那几千亩茶地,几座茶山就砸手里了。
  三人跟着傅涛进门,分宾客坐下。
  待下人斟好茶,傅涛啜了一口,看向三人笑道:“两位大掌柜来京城,可还是第一次登我这小门。”
  孙庸正的生意,大部分都卡在漕运,这几个月很难过,终于见到正主了,心里忐忑神色镇定的道:“大公子这门可不好进,我听说傅大人在为朝廷纳捐,这才敢厚着脸登门。”
  傅涛微怔,这孙庸正倒是懂事。最近来京城的富商豪客不止多少,极少有人会真去户部捐银。
  李涵缮顿时会意过来,看着傅涛,抢话道:“朝廷有难,我们理当慷慨解囊,李某也让管家准备了五万两现银,今天就会送到户部。”
  孙庸正眉头微皱,这李涵缮是个靠家里的暴发户,毫无读书人应有的风度,而且盯着眼头小利,为人吝啬小气,他心里十分看不起。
  傅涛听着只有五万两,淡淡一笑道:“让李大掌柜费心。”
  说完,又转头向范进雄,瞥了眼他身侧站着的范永斗,道:“范大掌柜这次来京,除了茶的事情,还有其他事情?”
  范进雄与傅涛见了很多次,稍有了解,将一切尽收眼底,不动声色的道:“范某知道朝廷在纳捐,范家这几年也赚了些银子,所以特地准备了二十万两,准备捐献给户部。”
  傅涛脸上笑容一展,大声道:“那真是太谢谢范大掌柜,改日可以去傅府坐坐,相信家父见到范大掌柜也会很高兴。”
  范进雄一听,立马大喜道:“多谢大公子!”


第218章 商场圈地
  现在,谁不知道傅昌宗是新皇的亲舅舅,谁不知道新皇一直空着户部尚书的位置。
  这就是信任!
  别说户部尚书,只要资历足够,入阁拜相只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谁掂量不出,这位还是户部侍郎的傅大人在新朝的地位!
  孙庸正本就想以朝廷纳捐为投名状,眼见被范进雄抢了先,暗自咬牙,紧跟着也道:“大公子,孙某这次准备捐五十万给朝廷,还望公子代为引荐。”
  李涵缮心里一急,慌忙道:“我也捐献,捐……八十万两!”
  傅涛这才算满意,心里有些奇怪,暗自嘀咕这不像他以往的作风,倒像皇上。
  不过傅涛飞快甩开这些,对两人热情安抚一番,才对着孙庸正道:“孙大掌柜,听说,你的生意最近不大好?”
  孙庸正的船,之前运送的都是“不法”之物,现在要么归了周建宇的惠运船行,要么就是被禁止,因此落魄了好几个月。
  他看着傅涛,脸上有些勉强,道:“让大公子见笑,还望大公子多多提携。”
  孙庸正这不是客套,他是真需要傅涛的提携。
  傅涛早就将他们这些各地首富,尤其是在京的查了个遍,闻言稍作沉吟,瞥了眼范进雄与李涵缮,道:“朝廷有意裁撤各地织造府,孙大掌柜,是否有意接手?”
  孙庸正脸色微变,织造,每年皇宫,朝廷,各大官员用度不知凡己,真要是接过来,每年不说销售给官方,单说民间,亦或者出海,绝对比漕运更赚银子!
  孙庸正怦然心动,看着傅涛道:“大公子,孙某真的能够接手?”
  傅涛笑了笑,道:“孙大掌柜有意就行,咱们私下再聊。”
  孙庸正心里激动,点头道:“好。”说完,心里就在琢磨,如何接手,该用多少银子以及日后如何运作。
  傅涛搞定了孙庸正,又转头看向李涵缮道:“李大掌柜,是为了茶的事情?”
  李涵缮的茶生意不比范进雄差多少,要是没有许可,一年就要亏损上百万两,更何况以后还要年年亏损。
  他看着傅涛,讨好地笑道:“是,大公子,只要你给我这批文,利润咱们三七开!”
  傅涛眉头微动,眼前这位倒是比调查的结果还要不堪。
  微微一顿,傅涛笑道:“好说,听说,李大掌柜在海外有不少生意?”
  大明有海禁,但随着大明国力衰退,这个禁令也形同虚设。出海的商人,以福建,浙江居多,回报丰厚。
  李涵缮看着傅涛,脸上一喜道:“大公子也有意?那好说,只要有了批文,大公子手里也有船,咱们合伙,肯定能赚大钱!”
  傅涛点头,道:“好,那待会儿咱们私下谈。”
  不等李涵缮再说,傅涛就转向范进雄道:“范大掌柜,听说,张家口那边,生意还在?”
  范进雄脸色微变,旋即平静道:“大公子放心,只是生意太久,盘根错节,清理需要一点时间,最多一个月,以前的不干净的生意,范家都会切的干干净净,绝不会有资敌之举!”
  傅涛一笑,道:“范大掌柜别急,咱们晚上好好聊聊。”
  范进雄一怔,紧接着就是眼神光芒一闪。每次与这位傅大公子合作都会让范家赚一大笔,这次肯定又有好事情了。
  傅涛强打精神,先后与孙庸正,李涵缮谈妥。惠通商行的控制下,不久就会又多出两个大商行,触角伸到了近乎大明的最南方。
  晚上,一家酒楼。
  傅涛稍作休息,便与范进雄相约而来。
  范永斗始终都跟着,却从不插话,听着看着。
  傅涛进来,目光从范永斗脸上扫过,抬手向范进雄道:“让范大掌柜久等了。”
  范进雄对傅涛这次的相约颇为期待,一脸恭谨的殷勤道:“大公子客气,请坐,百年的女儿红!”
  傅涛看了眼桌上,两人坐下,简单的寒暄之后,傅涛开门见山的道:“范大掌柜,听说范家,在大同有一处马场?”
  范进雄神色好奇,道:“大公子,是看上马场了?”他心里很疑惑,这傅涛要马场做什么。他虽然有马场,不过也是建奴与鞑靼人送的,无处安置,才弄一个马场。
  大明的骑兵不知道荒废了多久,满大明也找不出像样的骑兵,更别说适合骑兵的战马。
  傅涛道:“想来也瞒不住范大掌柜,这马场不是我想要,而是,皇上!”
  范进雄眼神骤变,他这会儿哪里不明白,这是皇上想要骑兵了!
  范进雄拧着眉头,迟迟不语,大明对鞑靼,建奴有封禁,他们对大明也有,比如就是战马,是不准卖给明人的。
  范永斗看着范进雄,又看向傅涛,忽然间道:“不知皇上要多少?”
  范进雄一怔,转头看向范永斗。
  但范永斗目光灼灼,站定如松,直直的注视着傅涛。
  傅涛也眯起眼,他早就听皇帝说过,从调查资料来看,这位范永斗不可小觑。
  从现在来,还真是颇具胆识!
  傅涛看过范永斗又看向范进雄,道:“一个月内,需要三千匹,然后建两个大马场,每个马场要容纳三万匹。”
  范永斗默默盘算,看向范进雄。
  范进雄神色凝肃,也看着范永斗。
  范永斗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建奴那边,我们也不能任由他们要价。”
  宁远之战的胜利,不止给了朝廷极大信心,让走动于关内关外的商人也深受触动。
  范进雄听着范永斗的话,沉吟着道:“要做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段时间信誉有损,恐短时间难行。”
  傅涛微微一笑,道:“告诉你一个消息,贼酋已经决定八月北上。”
  范进雄一愣,贼酋北上,那就是残元各部了。
  现在明人统称为鞑靼。
  随即他会意过来,见傅涛说到这来,也不容他拒绝了,沉色道:“好,那范某回去就筹划,一个月内,一千匹好马!”
  傅涛这才满意,道:“嗯,做好了,惠晋商行的利润,范家可多得一份。”
  范进雄与范永斗都双眼一亮,按照惠晋商行每年五百多万两的利润,这多一份就是几十万两!更何况,这利润还在疯涨。
  范进雄站起来,抱拳道:“多谢大公子!”


第219章 满桂
  朝廷国库空虚,内帑用竭。
  朝廷内外,从上到下都很焦虑,最焦虑的,却是现在主政内阁的信王,朱由检了。
  从文昭阁到内阁,只要转过一道门,过一条河。
  朱栩一身便服的出现在内阁,撩着袍子走进门。
  内阁没有得到通报,一见皇帝来,慌忙都站出来,躬身道:“臣拜见皇上。”
  朱由检,顾秉谦等人也要站走起来,朱栩摆了摆手,大步走进去,在一个椅子上坐下,看着他们笑道:“你们都随意,朕就是无聊随便走走。”
  朱由检看着朱栩,对于这位皇弟,现在的皇帝,是稍感满意,毕竟比朱由校勤勉,而且愿意放权给他,不懂的事情也从未擅专。
  朱栩这么说,也只有书吏等退下,朱由校与顾秉谦可不敢真不理。
  朱由检稍作思索,道:“皇上,可是有什么事情?”
  朱栩看了看他,笑道:“也没什么,就是听说户部那边收到了不少银子,朕来看看。”
  顾秉谦一听,连忙走到一边拿过账簿,对着朱栩道:“回皇上,根据户部呈递过来的奏本,前前后后一个月,差不多四百万两。”
  朱栩眉头一挑,道:“拿过来我朕看。”
  顾秉谦将账簿横过来,递到朱栩身前,朱栩放在腿上放着,慢慢翻着,一看果然都是他那几个商会勾连着的诸多商人,他们差不多捐了三百八十万两。
  然后就是朱由检,顾秉谦,孙承宗,倪文焕,平王,张国纪等人的捐赠,差不多十万两。除了这些人,满朝文武,诸多皇亲国戚要么装作不知道,要么就是几十上百的意思意思。
  朱栩合上账簿,看向朱由检道:“皇兄,捐的多少就表示有多少为国为民之心,你看,该如何赏赐纳捐多的人?”
  朱由检一怔,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件事。
  顾秉谦哪里不知道前面几个都是朱栩自己的生意,稍作沉吟便上前笑道:“皇上,臣认为,应该重赏。若日后朝廷有难,也可鼓励他们继续慷慨解囊。”
  朱栩点头,继续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也清楚这些人的底细,思索了一阵子道:“回皇上,这些人都是商户,可赐锦衣世袭百户、千户,若有有为后人,也可赐同进士,匾额,蟒服,妇人也可封诰命……”
  朱栩暗笑,朱由检一向小气,这次能这么大方,怕也是四百万两银子给砸的。
  “好,那皇兄拟好旨意,送到文昭阁,朕看看。”朱栩道。
  朱由检道:“臣遵旨。”
  朱栩看了眼四周,道:“来人,给皇兄,顾阁老搬个凳……”
  朱栩没说完,刘时敏就走进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朱栩站起来,看向朱由检道:“本来还想跟皇兄聊聊,又来事情了。”
  朱由检不苟言笑,微微躬身道:“皇上有事尽管先忙,得空尽管找人传一声即可。”
  朱栩点点头,抬脚向外走出去。
  走回文昭阁,一身戎装,个头高大,脸上还有胡茬子的大汉从另一个方向过来,迎面就单膝跪地道:“臣满桂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停住脚,打量一眼,见他风尘仆仆,不修边幅,满意的微笑道:“平身,来人,带满将军沐浴一番,换身衣服,吃点东西。”
  满桂一怔,还从来没听过这种事,也只好跟着刘时敏离开。
  朱栩走进了内间,边走边问道:“战马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紧跟着,道:“从各地调集了一些,晋商那边也送来一些,凑齐了三千匹,不过,能大战的,只怕不足一千。”
  朱栩点头,也不出意料,道:“袁可立,孙传庭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道:“袁大人那边准备的差不多,毕大人新制的红夷大炮也装了二十门,兵甲,粮草也快要备齐。孙大人那边还在整训,都是新兵,还不过三个月,还要些时间。”
  朱栩坐在软塌上,默默思忖,现在才五月,倒是还有些时间,最重要的是,他还要等骑兵!
  满桂很快就洗好了,倒也没有真去吃东西,整整齐齐的干干净净的出现在朱栩不远处,刚要行礼就被朱栩拦住。
  朱栩道:“不必多礼了,跟朕说说辽东。”
  满桂心里一紧,看着朱栩,揣摩着他是不是要借此打探辽东军情,稍作思索,谨慎的道:“回皇上,辽东熊大人,袁大人,同心协力,目前宁远,锦州一线固若金汤。各地欠饷也都补齐,军民振奋,皇上可安心。”
  朱栩看着满桂,心里很无奈。这大明君臣相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之现在,辽东的军将都对皇帝十分忌惮,往往都不敢吐露实情。
  朱栩看着满桂,这话,满桂估计说不出来,多半是袁崇焕在他进京之前交待的。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道:“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调你回京?”
  满桂眼神里怒气一闪,道:“臣知道。”
  宁远之战,满桂与赵率教一样有功,偏偏两人日益不合,加上袁崇焕也对满桂不满,朝廷以及朱栩都担心辽东会内讧,在廷议之上,将满桂给召回了京城。
  朱栩见他不争不辩,微微一笑道:“听说,你是很善骑射?”
  满桂来京,心里是带着怒气的,但辽东他与袁崇焕,赵率教都不合,熊廷弼又不肯照拂他,也只能离开进京。
  他低着头,闷声道:“回皇上,辽东我不敢说第一,但我没见过谁比我强。”
  朱栩心里一笑,这家伙倒是有傲气,暗自点头,道:“不必委屈,调你来京城,不会比辽东差。城外有三千匹马,朕打算给你加右都督,总兵官,为朕训练一支骑兵,两个月后,参与平匪。”
  满桂一惊,他在辽东叙功才是副总兵,军阶还只是参将,这转眼间就跨了一大步了!
  朱栩见满桂不说话,笑道:“怎么,不太满意?”
  满桂慌忙醒来,沉声道:“臣满意,臣叩谢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站起来,道:“平身吧,要加紧训练,朕只能给你两个月时间。日后马匹渐渐多了,最起码要一万可战骑兵,你要担起大任!”
  大明目前近乎可以说没有骑兵,满桂当然知晓情况,也明白了朱栩的用意,又一跪道:“臣领旨,臣绝不负皇上所望!”


第220章 大时代
  六月初,朱栩站在文昭阁的栏杆前,望着碧蓝的天空。
  他背着手,双眼明亮,遥望远方,脸上有着踌躇满志之色。
  西南四省,秦良玉有了他的强力支持,连连告捷,剿抚并用,四川已经基本平定,其他三省也将展开雷霆之势。
  卢象升,杨嗣昌,三万人都已招齐,现在都在拼命训练,一旦完成,山东,河南等地匪患也有了应对。
  陕西有洪承畴在,朱栩也安心。
  孙传庭治军最为严谨,已经整军待发,随时准备南下。
  袁可立的水军可以说久经战阵,近来也在不停备战,火炮火器都配备足够,蓄势待发。
  此刻,朱栩身后站着领兵部事的次辅孙承宗,户部侍郎傅昌宗,吏部尚书周应秋,刑部尚书倪文焕,大理寺卿王绍徽,首辅顾秉谦!
  朱栩依旧望着远方,道:“听说,兵部改革的不是很顺利?”
  孙承宗道:“是,各地反对声比较大,都指挥司,卫所都有不同程度抵制,兵部派员大多被各种方式逼退回来。”
  明朝在地方上,设置都指挥司,负责一省军务,一应卫所皆要听调,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哪怕是朝廷外派的巡抚,总督都不能压一头。
  朱栩决定撤卫所改军制,只在府县设少量驻军,其他通通改为常备军,听调于兵部,这么一来,等于将都指挥司给架空,甚至说是废掉,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自然不会愿意。
  “一点都不意外。”朱栩转过身,看了孙承宗一眼,笑道:“孙传庭领的是兵部侍郎的衔,除了平匪,他也要负责整顿各地军务。”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脸色微变,谨慎的道:“皇上,这样强行改制,只怕……会引起其他地方的反弹。”
  这点朱栩自然知晓,神情不变的道:“先不要声张,慢慢来,朕会命孙传庭小心行事。”
  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