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应秋手里抱着茶杯,目光冷峻,道:“他们应该是急了,不过我不着急,再晾他们半个月,撑不住了才会老老实实降价。”
  “这一次不是他们降价那么简单了,得好好收拾他们,让他们大大的吐一回血!”赵晗道。
  沈珣道:“不错。这件事,还得给他们足够的压力,等再过一阵,周阁老统领刑狱司,物价局,司法局,商务局,税务局,反贪局也可介入,吏部,户部等要有所动作,声势浩大一些!”
  一直没有说话的孙传庭抬起头,道:“要定在夏收之前,皇上离京之前。”
  夏收,肯定是需要化肥,耕畜,耕具等等,如果这些人降价,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或者说是唯一的结果。
  他们要是不降价,过了夏收,那就砸手里,血本无归!
  在朱栩离京之前,那是给朱栩知晓,而不是等朱栩离京之后的“擅自做主”。
  周应秋看着孙传庭,道:“我打算去一趟南直隶,就从苏扬杭三府开始!”
  孙传庭思索片刻,道:“可以,赵阁老,你走一趟辽东,看看那边的土地划分情况,夏收之后,就要开启移民,不能再等了。”
  赵晗想了想,道:“好,我走一趟。对了,我打算再去朝鲜走一趟,那边也能安置不少。”
  朝鲜号称“小中华”,是最忠诚于大明的,尤其是在景正三年之后,几乎是一家,现在更是大明的两个省,一些政策里面的“同化”意图已经没有那么明显。
  孙传庭道:“嗯。沈阁老,你走一趟山西,监督一下钱粮,对土地相关事宜进行核查,不要让地方上避重就轻,躲躲闪闪。”
  沈珣接下,道:“好,那,陕西那边的‘农庄策’是怎么打算的?陕西地广人稀,如果灾情过去,安置个两千万都没问题。”
  随着大明应对灾情能力的加强,另一个问题也摆到了眼前。
  那就是陕西本来就地广人稀,现在更是移出近一半人口,灾情过后,岂不是要有大片的荒田?
  可现在如果划分,大旱的土地根本种不出什么粮食,分也没有意义。
  孙传庭听懂沈珣的话外之音,默默思索一阵,道:“我上次与李邦华谈过,李邦华认为农庄策还不宜取消,可以圈出一些地来,作为‘徭役’,灾情过后招募百姓自由耕种,慢慢填补人口。”
  这也倒是个办法,沈珣点点头,道:“好,那陕西我就不去了。”
  孙传庭看向靖王,面色微沉,道:“督政院那边做好准备,不止于这次涉及贪渎枉法的官员,凡是施政不当,办事不利,敷衍塞责,人浮于事,亦或者是那些老滑头都给我列出一个名单来,我统统送他们去倭国!”
  靖王道:“好,督政院已经在做了。你要的二百二十七个知县候补已经核查过了,有问题的已经剔除,可以一用。”
  孙传庭看向赵晗,道:“赵阁老,给吏部打招呼,对江西,四川,湖广的知县一级官员准备考核,优胜的留下,其他的明升暗降,留置后用。”
  众人听着顿时心神一惊,孙传庭这是等不及,要继续替换各地知县了吗?
  不过两百多人的考核,核调一时半会也做不出来,这二百多新知县怎么也得明年才能上任,倒是还有些时间。
  赵晗是前任吏部尚书,孙传庭这也算是对他的尊重。赵晗没有推辞,道:“好。对了,北直隶的土地登记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顺天府那边上报,宛县的田亩数量,比景正三年少了二成。”
  孙传庭目光骤冷,道:“有人在藏匿田亩?”


第1511章 轻描淡写的安排
  田亩就在地上,自然是藏匿不住,更多是体现在官府的登记册内。
  大明藏匿的田亩数量没有人说得清,太祖年间田亩近八亿亩,成祖年间突破八亿亩,但在天启年间,只剩不到四亿亩!
  不能说只藏匿了四亿亩,毕竟这些年大明开垦了不知道多少田亩,换算下来,数量必然惊人!
  孙传庭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道:“丈量队不能只由户部来做,也不能由他们盯着一地。这样,内阁,五部各派一人加入。督政院组建巡查队,对丈量队的登记册进行抽调巡查。再设立举报箱,对举报者重奖,对于徇私舞弊者严惩不贷!”
  周应秋等人齐齐点头,身上罕见的露出丝丝杀气来。
  “土地改革”是“景正新政”最核心的一部分,那是乾清宫一直注视的地方,谁要阻碍,哪怕是懈怠,后果都不可想象。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阁老们已经看到,“景正新政”的一些前景,必然是要流芳百世,史书大写特写的一段。
  这个时候,谁不想在里面有浓重的一笔,谁愿意是他人的衬托!
  当然,这里面也有现实的东西,那就是权力!
  “新政”规模如此巨大,涉及的无边的权力,现在可以简单的类比,那就是谁做得多,谁就拥有更多的权力!
  所以,这个时候,谁成为他们前进的阻碍,谁就要面对他们的凌厉手段!
  内阁这边商议着,作出决断,外界也是热闹非凡。
  五部尚书忙的头不着枕,夙兴夜寐。内阁如果说是大战略,计划的制定者,那他们就是最重要的执行机构,上传下达,方方面面,都压在他们身上。
  商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物价局等等,一样的忙碌,随着对地方的深入,他们也掌握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权力衍生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处罚,而后滚滚的钱粮入账。
  另一个好处就是,随着处罚力度的加大,这些新衙门的权威得到展现,巩固以及扩张。
  大明朝廷的改革,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影响到了每一个人!
  景正八年,五月十七。
  一百二十名士绅联合上奏朝廷,支持朝廷的“新政”改革,尤其土地一块,并呼吁朝廷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大明百姓“耕者有其田”宏伟目标。
  这还不算,他们又在朝报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阐述了大明百姓的艰难困苦,痛斥了士绅的囤地自肥,重租剥削佃农,抗税不法等等。
  李邦华的丈量队突然增加到了六百,在北方三省全面铺开。田亩登记,户丁登记,灾民注册等等,如火如荼。
  不过三天,大明二百大商人,在盐商,茶商,瓷商,布商,粮商等的联合下,上书朝廷,支持朝廷的“商业改革”,并呼吁朝廷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商业规则,既能流通货物,让商人赚钱也能惠及上下游,实现大明的“繁荣富饶,天下大同”的宏愿。
  继而,朝报也有内阁阁臣周应秋发表的署名文章,第一次用了“法制”二字,重申了建立有序商业规则的目标,同时衍生到大明的方方面面,要求大明所有人恪守大明律,遵纪守法!
  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物价局迅速跟上,发布了一系列计划,誓言要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任何人都阻拦不得!
  反贪局在朝报上发布了“利剑行动”,要展开为期三年的反腐行动,直言这一次将囊括大明所有官员,包括内阁阁臣!
  督政院昭告,将对全国省份的政务工作进行核查,巡视,派出了八支巡政御史,出京巡查。
  大理寺第一次发布公告,阐明了权责关系,要求地方衙门不得承接断案之权,哪怕连牢狱都不能触碰。
  一时间风云激荡,整个大明似乎都沸腾了。
  ……
  随着夏收渐近,在一片火热下,依旧掩盖不了一些人的焦急。
  那些囤地的士绅大户,大肆办厂生产化肥,耕具,培养耕牛,浓药的大商人,一个个急上眉梢,安耐不住。
  马上就要夏收,如果朝廷再不收购就来不及了,他们都将砸手里。
  不知道多少人来来往往,不断的探听消息,想要知道朝廷究竟什么时候收购,亦或者就不收购了。
  景正八年,五月二十九。
  正宫皇后娘娘诞下一公主,隔三日,永和宫贵妃诞下一皇子。
  景正皇帝陛下大为高兴,设宴招待群臣,宫里钟声长鸣,响彻京城。
  宴后,孙传庭陪着醉酒微醺的朱栩在后花园漫步,感觉着丝丝凉风,分外惬意。
  孙传庭道:“陛下,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共纳取进士七百二十七人,按照计划,都分配在末流小吏的位置上,多加锻炼。”
  朱栩在一处凉亭坐下,道:“自古以来,读书为做官,到了我们这个时候,要改改的,要宽进宽出。在地方上锻炼一阵或者到了某些地方,不合适做官亦或者不想做官的人就大可放手让他们走,优胜劣汰。不适合做官,或许在其他地方就做得很好,不要耽误他们的前程。”
  孙传庭明白朱栩的意思,道:“是。目前土地方面的改革相对顺利,朝廷有诸多掣肘士绅的手段,由不得他们不就范……”
  朱栩喝了口茶,道:“嗯,要齐头并进,不要耽搁,钦天监那边说,灾情已经最为酷劣,盛极而衰,最多三四年就能过去,太多的事情要在灾情结束之前做完……”
  孙传庭站在朱栩边上,看着他酒红的脸颊,沉默片刻,道:“陛下,外面那些士绅,大商……臣准备对他们出手,好好整肃一番,以儆效尤。”
  朱栩放下茶杯,笑了声,道:“先不要急,内阁颁布一道政令,说出今年划分田亩的数量,采购化肥,浓药,耕畜的数目来,嗯,少一点。”
  孙传庭双眼一睁,他原本的计划是用行政手段,对这些人进行处罚,没收,但这个动作太大,一时半会儿难以处置完全,必然是一地鸡毛,混乱不堪。
  但皇帝陛下的意思就简单了,逼迫这些士绅自行处置。
  囤地的还好说,那些大商人就麻烦了,囤积了那么多,过了夏收化肥,浓药过期,明年耕牛,耕具还不知道什么价格,必然急着脱手。
  而有能力接收的只有皇家商贸集团,那价格自然不可能高,很可能会很低,这些囤货居奇的大商人,注定血本无归!


第1512章 无措的大商人们
  “还是我太仁慈了。”孙传庭心里道,嘴上开口:“是,臣记下了。”
  朱栩就醒不少,道:“等皇后,贵妃做完月子,朕就出京,京城你照应着。”
  这是既定计划,孙传庭抬手躬身,道:“臣遵旨。”
  朱栩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道:“你有空去见见毕阁老,他对稳住大局有心得,对你的施政有好处。”
  孙传庭会意,这是朱栩知道他压力大,给他想办法缓解了。
  孙传庭面色如常,道:“是,臣遵旨。”
  朱栩看着他,心里微叹。这位首辅行事越来越刚断果决,但在某些方面又不近人情,得罪的人越来越多,不说在内阁,五部的大人们对他警惕,似远非近,即便是被称为“孙系”的那些大员,与他也不甚亲近,没有“党朋”的感觉,孙传庭自身也在刻意的避讳“朋党”二字。
  换句话说,孙传庭简直快成了一个孤臣!
  对于一个首辅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将来致仕,反攻倒算必然不可想象,想要如同毕自严这般安稳致仕,享度晚年是绝无可能!
  朱栩不知道孙传庭能不能体会到他话里的意思,片刻又忽然道:“对了,你三女儿今年十七了?”
  孙传庭一怔,不知道朱栩为什么突然提到他三女儿,还是道:“是,今年刚满十七。”
  孙传庭说着,目光有所闪烁,但迅速又否定了。眼前的皇帝陛下不是好色之人,而且即便要拉拢他,也没必要纳娶他的女儿。
  朱栩笑着道:“方尚书家的小儿子今年十八,朕见过,仪表堂堂,行事作风破肖其父,前一阵子还帮了朕不少忙,朕想着给他撮合一门婚事,这不就想到首辅家的三小姐了。”
  孙传庭跟随朱栩多年,深知朱栩行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一举一动必然有其意,何况哪有皇帝闲的没事操心大臣儿女婚配的?
  孙传庭隐约明白其中的意思,抬着手道:“回陛下,臣小女已经有了婚配,怕是要辜负陛下一片心意了。”
  朱栩有些意外,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面无表情,抬手躬身而立。
  朱栩暗自摇头,摆了摆手,道:“那也是方尚书家的公子无福,没什么事就去吧。”
  “臣告退。”孙传庭道,而后缓步出了凉亭,离开后花园。
  孙传庭走后,不远处的花园里走出一个人,须发皆白,面容矍铄的老者。
  “孙白谷这是一条道走到黑啊。”老者长叹一声,看着孙传庭消失的地方神色复杂。
  毕自严,已经致仕多年,归乡养老的前“首辅”。
  孙传庭不会听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那是对孙传庭的一种保障,可孙传庭拒绝了,要将孤臣做到底。
  毕自严之所以面色复杂,那是因为他没有孙传庭这般魄力,他是顾全大局的“首辅”,却无力开拓局面,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这是他只能致仕,让孙传庭上位的根由。
  朱栩看着毕自严的神色,笑着道:“毕师坐吧,朕能护得你周全,孙首辅朕一样可以。来,好久没有教朕下棋了,咱们下一盘。”
  朱栩说的从容自如,平平淡淡。
  毕自严脸上复杂尽去,陪着朱栩坐下,笑着道:“围棋终究是小道,天下这盘棋,谁能下得过陛下。”
  朱栩恍若未觉,捏着棋子,盯着棋盘,深情专注而认真。
  毕自严看了朱栩一眼,也捏起棋子。
  他入京,除了乾清宫,外廷根本一无所知。这也意味着,乾清宫准备要做的事情,孙传庭也并不了解。
  他毕自严是顾全大局的人,什么情况下需要他来顾全大局?
  朱栩没有说,毕自严也没有问。
  ……
  内阁前一阵子颁布了限制土地交易的“土地禁令”,在大明内外掀起一阵波澜,现在又相对突兀的颁布了一道政令。
  与其说是政令,不如说是通知,那就是内阁公布了朝廷在夏收之前将分出去的田亩数量,以及采购的相关细则。
  分田的数量有限的话,哪怕配套的采购自然也是有限的,这对那些囤地,官商勾结企图大捞一笔的大商人来说,不啻惊雷!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地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的化肥,耕牛,农药等等也是有限。
  但他们一拥而上,生产了太多的化肥,耕犁,耕牛,农药等等,超出了朝廷所需的百倍!
  这道政令一出,仿佛整个大明都炸开了锅。
  神龙府。
  贺云杉见了三个大商人,也是他从惠通商行以来多年的合作伙伴。
  其中一个是茶商,承包了皇家商贸集团的十二座茶山,每个上缴的利润数十万两,自然,其他合作的也还有不少,这个人实力雄厚,经营有道,甚少亏损。
  他名叫胡正舟,坐在贺云杉对面,苦笑道:“老贺,这一次你怎么也要帮帮我,我手里积压的化肥,农药价值三十多万银元,如果不尽早出手就会过期,砸手里我就要倾家荡产了!”
  另一个,肥头大耳,是盐商,是云南,广东,广西三省的盐商总代理,每年上缴的利润达三十万银元,手里还掌握着一支庞大的经销网络,生意复杂,涉及粮油布匹众多,名叫韩发齐。
  韩发齐看着贺云杉,道:“老贺,我买的那些地,也不全是荒地,我不求别的,只求你让我出三十万,将银行的贷款还了,这一天天的利息,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最后一个是船商,他拥有四十多条船,来往于倭国,琉球,吕宋等多地,来来回回运送的货物不知道多少,每年的利润不可想象,是神龙府最重要的船队之一,他名叫朱全贵。
  朱全贵看着贺云杉,愁云惨淡,道:“老贺,我承认我是昏了头,不该轻信那些当官的,但是细胳膊拗不过大腿啊,你是有贵妃娘娘做靠山,可我们没有啊,你就想想办法,帮帮我渡过这个坎,只要过去了,我朱全贵愿给你当牛做马……”
  这些人所来的目的很简单,内阁采购是户部执行,户部脱不开身,将这件事委托给了皇家商贸集团,这三人,是来抢先争取被内阁优先采购资格的!
  贺云杉看着三人,面色不动的叹了口气,道:“你们怎么还是不明白?内阁采购的这些又不是很多,你们以为真的会任由你们竞标?”
  三人都是精明的商人,猛然惊醒。
  胡正舟双眼大睁,吃惊道:“你是说,早就内定好了?”


第1513章 大商们的吐血
  朱全贵,韩发齐一脸惊慌,盯着贺云杉,似乎怕他说谎,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这种事太常见了,或者说内定才是正常,这种招标任谁都知道是走过场。
  但他们之前忽略了,忘记了,被那天大的蛋糕砸晕,没有深思其中细节。
  贺云杉面无表情的点头,给了他们一顿暴击。
  三人顿时天昏地暗,差点晕厥过去。
  他们投入的可不止几十万,每天消耗在人工,材料,各种定金以及贷款不知道多少,耗尽了流动资金,如果这笔钱无法回笼,他们现在的生意也无法持续,得破产!
  几十年的积累一朝付水东流,他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胡正舟强忍慌乱,一把拉住贺云杉的手臂,大声道:“老贺,这一次,你如何都要帮帮我,我不能破产啊!”
  韩发齐更是直接跪下,急吼吼的道:“贺老弟,你一定有办法,快帮我,快帮我,我不能一无所有啊……”
  朱全贵已经瘫软在地上,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双眼慌乱,看着似远似近的贺云杉,气喘吁吁的道:“贺老弟,不,贺大哥,你是神龙府的理事,大权在握,手段通天,你一定有办法帮我们,我们仨的命都在你手里了啊……”
  贺云杉看着三人的做派,摇了摇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朝廷的便宜岂是那么好占的?现在朝廷大力反腐,你们的那些靠山多半是保不住了,还是别想着生意,想办法保命吧。”
  贺云杉的话,又是一棒,砸的他们头晕眼花,六神无主。
  胡正舟这些年的发迹,基本上是跟随惠通商行的、现在的皇家商贸集团来的,现在走投无路,将贺云杉这个无半点官职的人当做了救命稻草,即将溺水,哪里还管得了其他。
  “贺老弟,求你给我们指一条活路吧!”
  “对对,贺老弟,你有贵妃娘娘做靠山,一定有办法,不管多少钱,只要你说话,我砸锅卖铁也给你送来,只求不要让我坐牢!”
  “贺大哥,求你了,我们的命,都在你手里,你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我们啊……”
  三人惊慌失措,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贺云杉身上。
  贺云杉看着三人,神色不动,故作思索一阵,道:“官场上的事情,我帮不上忙,除非有人真能通天。不过,你们的生意,我想办法接手,我手里能动用的银元只有几十万,无法全部接收你们的,我接手一部分,你们想办法再抛售一部分,应该能渡过眼前的难关,我能帮你们的,也只有这些了。”
  三人现在哪里还想着赚钱,只有能出手就谢天谢地,摆脱了这件事,他们才能有精力疏通关系,不被朝廷的反腐所波及。
  很快,贺云杉就派人与他们接洽,经过一番角力,贺云杉以他们的成本价的一半收购他们手里所有的化肥,农药,耕具,荒田等等,但也只收下了不足六成,其他的,需要他们在市场上抛售。
  市场上何止他们在抛售,普通百姓又有多少钱买化肥,农药,耕牛?
  价格低的发指,不忍直视!
  没有朝廷的收购,神龙府以成本价五成收下已经是天大恩赐,要是让他们自行销售,八成得砸他们手里,亏的血本无归!
  如同龙卷风一般,席卷整个大明,不知道多少大商人吐血,元气大伤。
  神龙府,府衙。
  李幼唐的老幕僚看着李幼唐,一脸佩服的道:“大人,首辅这一手真是漂亮,既教训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商人,又没让他们崩溃,波及百姓,还让朝廷大大的省了一笔,着实是厉害!”
  李幼唐也感慨,合上手里的文书,道:“这估计这还是前期的周全考量,用不了多久,就要有大动作了。”
  老幕僚神色忽的振奋,道:“大人,这是一个机会!”
  李幼唐看向他,眼神一丝询问。
  老幕僚斟酌着,道:“第一,咱们这次救了这些大商人,他们就将是我神龙府的附庸,这是多大的势力?第二,大人在神龙府只是一个过渡,迟早是要回京的,这个时候越乱,对大人越有利,所以,要多做事情,让京城的大人们知道大人的能力与功绩。第三,大人要对神龙府做出改革,是皇上,朝廷想看到的那种改革!只要这个过程大人不断做事,不犯错,我敢保证,不出三年,少不了一个侍郎,五年之后就可能位进尚书,成为一部总宪!”
  李幼唐看着他,目光微微闪动,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波动,道:“不过,眼下咱们要做的,还不是这些。你记下,第一,尽快将收购来的化肥,农药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去,成本价就行,重点是苏扬杭三府。第二,神龙府内部立即展开反腐行动,不放过一个贪渎官员!第三,与西夷等国的贸易要加紧,今年上岸的粮食要增多,可以在广州就近登陆。第四,召开股东大会,对皇家商贸集团内部的架构,脉络等进行梳理,制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第五,加紧天津,广州,甘肃,张家口四县的建设,要尽快全面投入使用。第六,半年账目审计提前,组织专门人手,对神龙府的所有账目,是所有,全面进行清查……”
  老幕僚在一旁正记着,神色微变,顿住提醒道:“大人,真的要清查历年所有的账目?”
  如果是清查所有,那就包括宫里那位贵妃娘娘在神龙府的时候,别说查出什么,即便不查出什么,宫里的贵妃娘娘要是有什么想法,随便开个口,李幼唐在神龙府都将寸步难行!
  李幼唐点头,道:“我与贵妃娘娘沟通过了,你只管做。”
  老幕僚这才放心,拿着笔,继续记着。
  不多久,神龙府迅速的展开了一场反腐行动,抢在朝廷之前,风暴之剧烈前所未有。
  一处葡萄牙商行,一队缉查科的衙役将一个大胡子葡萄牙人架了出来。
  这大胡子十分恐慌,急急的道:“你们干什么,我是葡萄牙人,我有外交豁免的,你们这是违法的!”
  汉语虽然别扭,但意思很清楚。


第1514章 无所例外的反腐
  领头的衙役看着这个西夷人,冷哼一声,道:“你涉嫌行贿,人证物证确凿,你可以告诉你家里人,准备请状师吧。”
  这个大胡子顿时泄气,他在大明十多年了,哪里不知道大明的官场,不抓你就没事,抓了你就一定有事!
  在大教堂,一个红衣主教被带出来,一群教徒看着,神情冷漠,丝毫没有求情的意思。
  “你涉嫌强奸,蓄养未满十六岁少女,受贿,贪渎……”
  这个红衣主教没有任何反抗,就这么老老实实的跟着衙役走了。
  一家绸缎商行,一个中年人被衙役硬生生的拖出来,老板娘哭喊着道:“官爷官爷,我们家老爷没犯事,求你们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
  这个中年人被拉到路上,领头的衙役一张纸塞过去,道:“你们家商行是合股,现在其他股东举报,你们涉嫌侵吞商行的合法财产,人证物证俱在,这是拘捕令,监狱在正普路十五号,两天后你可以去探视。”
  说完,差役直接抓人,塞入马车,扬长而去。
  皇家商贸集团,会计室。
  这里是一个多达六十多人的三个大房间,人来人往,忙忙碌碌。
  一队稽查局的衙役将一个科长带了出来,这个科长整个人都瘫软在地上,被衙役硬拖着往外面走。
  “你们看到了,这是贺科长,据说与贺董事是本家,没想到他都被抓了。”
  “我听说他贪污了数万两,为其他人抹平账目,被查出来了……”
  “这是一场大风暴啊,不知道多少人要倒霉。”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大人上位,这些都是正常……”
  “我猜啊,这些还是不懂站位,没看清风向,活该倒霉……”
  会计室里议论纷纷,整个神龙府也是如此,李幼唐发动的“反贪行动”,在神龙府掀起了剧烈的震动,短短五天牢房里就人满为患,超过一千人被抓,涉及海内外,不分国籍。
  神龙府而今牵扯甚广,他们的行动迅速的反馈到全国各地,反贪局,刑狱司等接到要求合作的请求就多达百起,涉及不知道多少人,遍布全国。
  这个时候,内阁阁臣周应秋已经在应天府,身边是刑狱司,吏部,反贪局等众多官员,正在审核汇集而来的卷宗,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运动即将拉开帷幕。
  大明内外是纷纷扰扰,宫里却是一片祥和。
  在接近六月,皇后张筠,贵妃兴子的月子做的差不多,朱栩便待着宫里的一群女人,孩子,悄无声息的出了宫,径直前往承德避暑山庄。
  按理说,六月走的太早,这个时间似乎也有些敏感,但朱栩还是走了。
  说是悄无声息,但皇宫里的一举一动有无数人盯着,何况这么大的阵势,有心人哪里没有察觉。
  朱栩出京的前一天,内阁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尤其是反贪局的“利剑行动”,其他部门俨然都在配合。
  孙传庭还特意见了执法局的王周,对他交代了一些事情。
  在夏收之前,那些囤积的化肥,耕牛,耕具,农药等清仓的差不多的时候,反贪廉政总局终于开始行动了。
  执法处处长张菉带着一行人,冲入了内阁大楼,一队人进入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副司长,王庆利,你涉嫌贪污索贿,跟我们走一趟。”
  另一队人进入行政司,一张纸贴过去,道:“行政司司长,刘小勇,你涉嫌贪渎,跟我们走一趟。”
  没多久,一队人更是径直进入二楼议会办公处。
  “议会理事,周翔,钱兴中,郭含首,你们跟我们走一趟!”
  反贪局直接冲入内阁抓人,这惊吓了不知道多少人的下巴。
  内阁是什么地方,大明行政最高级的地方,首辅坐镇之地!
  孙传庭现在权威日盛,少有人敢惹,反贪局居然直接在内阁抓人,简直是捅破天!
  但内阁并没有人阻止,那些寻常经常看到的大人物不见踪影。
  反贪局在内阁大楼一口气抓走了二十多人,在京城上下掀起巨大的波澜。
  “你们说,是不是孙首辅失去圣心,要倒台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孙首辅这几年是天怒人怨,不知道多少人想吃他的肉扒他的骨,皇上肯定也厌倦了。”
  “可能是首辅赖着不想走,皇上这是警告啊……”
  “是啊,现在走,还能顾得住脸面,全身而退,要是再不走,皇上可能就要动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