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听着朱栩的话,十分赞同,不断的点头。
  朱栩说的有理有据,循循善诱。
  这些教徒,到底不是欧洲那种环境,数百年熏陶出来的,现在还不如那些人那般疯狂,有很重的儒家影响,在朱栩的声音下,莫能反抗。
  在朱栩走之后,这些主教们就开始对教义进行检讨,他们拟定之后,还需要上报内阁下属的宗教管理局进行核准。
  朱栩不止在大教堂走动,各大商会,船行,银行,税务等一系列机构,陆陆续续都走了个遍。
  朱栩这一圈动作,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神龙府就会大步发展。
  待了几天,还不过初五,朱栩就在神龙府登上船,从海路南下,前往福建。
  在这三天前,贵妃兴子已经出宫,在禁卫的护卫下,在河间府登船,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朱栩坐的船,名叫中山号,是海军的中舰,特点的坚固,载重多,炮火猛,缺点是行动慢,在大战中,简直是活靶子。
  朱栩站在船头,他身旁站着熊文灿,唐王以及南方战区大都督,卢象升。
  唐王看着远处茫茫海面,笑着道:“皇上,琉球,绥海那边,正在与海军,联合舰队进行剿匪,目前海盗已经减少大半,来往商船受到的威胁大大减少……”
  朱栩感受着海风,心情格外的好,道:“嗯,海盗一时半会儿估计消除不了,只要持之以恒,会消灭干净的。海贸,是我大明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你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唐王道:“是,臣明白。”
  朱栩“嗯”了声,裹了裹棉衣,道:“熊爱卿,说说海军的情况。”
  熊文灿上前半步,道:“是,回皇上,目前海军建立了四大基地,青岛,台湾,神龙,马六甲;小基地七个,海参崴,济州,江户,首里,神龙府,厦门,琼州,兵力七万,大小舰船一千二百艘。中舰一百五十艘,其余是小舰,没有大舰……”
  明朝的大舰,只有一个,那就是洪武号,不过,洪武号已经卖给奥斯曼,在建的大舰要求比较高,外加经费问题,因此还没有入役。
  “目前,海军划分为四大海洋战区,一个近海战区,由五位都督负责……臣等在计划,明年再一次进行远洋航行,由唐王带队,对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军事访问,最重要的查探水情,核准海图,训练军队……”
  熊文灿说的这些,都是奏本里的,朱栩摆了摆手,道:“这些不用说,朕问你,海军,明年打算怎么发展?”
  熊文灿看了眼唐王,有些谨慎的道:“臣等打算,还是以韬光养晦为主,这几年,通过训练,退役,储备的海军士兵已经有二十万,臣计划,继续加强训练,在合适的时机再对海军扩大……”
  朱栩笑了声,道:“怎么,内阁又削减你们的经费了?”
  熊文灿知道朱栩是明知故问,陪笑着道:“孙阁老那边似乎很需要银子,因此不止是海军,其他各部门也都被不同程度的削减了。”
  孙传庭在京城内外,不止从六部,皇家银行要钱,还要求地方上缴的比例提升,也对其他用度进行削减,显然是在为明年的事情筹备充足的资金。
  朱栩沉吟一声,道:“朕从内帑中,给你拨付三百万,舰船要增加,士兵也要增加,朕的意思是,宁缺毋滥,海军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
  熊文灿与唐王大喜,连忙抬手道:“臣等谢皇上,定不辜负圣望!”
  朱栩摆了摆手,转头看向卢象升,道:“卢爱卿,说说你的。”
  卢象升从军多年,面上风霜,双目炯炯,不动也带有肃杀之气。
  他抬手,道:“是皇上。南方战区,目前总数有五万大军,大营已经移到云南,常备军五万,步兵四万,其余是炮兵,骑兵。预备役的人数有十二万,只要帅府一纸征召令,就能迅速集合,并投入战场……”
  “南方战区目前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缅甸,暹罗。暹罗的情形比较复杂,分分合合,时不时的想要‘收复’金边,但始终不稳,南掌近来频频出现义军,暹罗忙于应付,暂时无暇入侵。缅甸的情势更为复杂,现任缅王是他隆,他是一个仁君,专注内政,无心对外扩张,正在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努力弥合国内势力的分裂,但遇到了比我大明还棘手的问题,有分裂的危险,但缅甸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第1435章 视察福建
  朱栩没有打断,卢象升继续说道:“臣已经对两国进行严密的注视,军情处已经渗透多年,一旦有异变,臣等会第一时间知道,上禀皇上。”
  朱栩接过一个士兵端过来的茶,抱着茶杯望着远方,道:“嗯,刚刚收拾了倭国,短时间内,朕无力他顾,你们盯好了,必要的时候,要给予敲打。对了,明年太子册封大典,朕要在京城见到暹罗,缅甸的二位国王。”
  卢象升一怔,连忙道:“臣遵旨。”
  朱栩又回头看了几人一眼,道:“太子册封大典应该在明年六月,到时候,你们都来吧,有些事情,还是要群策群力,有什么想法,集体商讨,总比闷在心里,做事做人都不顺畅的好。”
  “臣等遵旨。”熊文灿,卢象升,唐王齐齐抬手。
  “新政”太庞大,涉及太多,孙传庭又太急,很多人都有很多想法,需要一个时机,好好的交流。
  弥合分歧,共同向前。
  朱栩舰队南下,起码要用半个月才能抵达福建。
  京城里,即便是朝休,也是那些中小官吏的事情,内阁六部有太多的事情,极少有人告假。
  元宵节那一天,孙传庭召集朝野高官,野心勃勃的宣布了一项计划。
  朝廷将动用超过三万万白银,从地主手里赎回超过八万万亩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这个计划,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震动,三万万两白银,这是多大的一笔数字!
  应声而起的是,各地田亩的价格水涨船高。
  虽然各地价格不一样,但大致是,上田一亩十五六,中田七八,下田二三,但随着孙传庭话音落下,一下子翻了三倍之多。
  孙传庭一面勒令物价局进行弹压,打击不法之徒,一面开始执行计划,第一个,就是辽东三省。
  辽东被划为三个省,这些年开垦,土地超过三亿亩,足以安排数百万人。
  外加朝鲜,琉球,倭国,安南,金边等可以安排,最起码五百万人有了去处,足以内阁安排一两年。
  内阁没有集中,大规模的购地,而是委托给了皇家商贸集团,以他们为中介,联合全国的商会,商行,由外而内,由易到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赎地计划。
  元宵节过后,官员陆续上班,内阁的一系列计划开始执行。
  第一步,就是吏治方面,吏部拟定的名单,涉及七品到五品的官员超过四百人,五品以上也有五六十,都是地方最中坚一群人。
  尽管是分批次的明升暗降,但任命的却大部人是政院系的,引来的反弹着实不小,一些地方上的官员颇有怨言。
  各地的官府,尤其是知府衙门,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抵制。
  比如山东兖州府,新上任的知府,不但没人迎接,十天半个月居然没有人出现在衙门内。
  比如去四川上任的几个知府,接连遇袭,还有一个人被杀死,头被悬挂在城门上。
  更有甚者,一些人组织了万人书,要留下老的知府,阻止新知府上任。
  各种手段是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孙传庭立刻命令警备总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扫匪行动,严厉的斥责地方的抗命,要求地方各级衙门做好新官员的上任,履职工作,为此,还罢黜了四川巡抚,以做震慑。
  对于商业的规划,主要是各部门的落实以及扫除歧视,限制,苛待商人的种种规定。
  对于这方面,反对者最多是口头上的,实处倒是很难,一系列政令颁布,外加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物价局,执法局等不断的深入执法,严格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倒是成了三大核心政策中阻力最小,发展最好的。
  不管孙传庭这边如何压力如山,面对什么情况,朱栩这个甩手掌柜,在二月初三,朱栩已经在福建了。
  福州府这些地方,朱栩已经来了第二次了。
  新任的福建巡抚是林日瑞,去年孙传庭上任后调任过来,是一个实干派,没有派系痕迹的老巡抚了。
  朱栩身边有卢象升,曹化淳等陪同,林日瑞跟在朱栩左侧,正常视察福州府外的一座荒山。
  林日瑞道:“皇上,福建的灾情虽然不如四川,贵州等地的严重,但也是艰难,即便朝廷免除了大部分灾情严重州府的赋税,还有所赈济,百姓们依旧是堪堪果腹……”
  朱栩等人听着,目光都看着这座荒山。
  林日瑞铺垫完,又笑着道:“好在朝廷推行番薯等多年,福建历任巡抚衙门,周府尽心尽力,大力推广,不止不少农田在种植,这些荒山,荒地,各地也组织百姓种植,由官府分配,这几年,已经鲜少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还能给朝廷上缴一些赋税……”
  朱栩看着,满意的笑着道:“福建的情况与贵州的情况很相似,前些年,王三善时常上书,说贵州十室九空,出现人对相食的惨况,这两年,倒是没有说过,想来情况应该是有好转了。”
  林日瑞是从甘肃,四川调过来的,对贵州情况有所了解,闻言道:“是,臣听说,王大人力主从贵州移民,时不时进京见皇上,毕阁老,因此贵州移民是最多,被百姓称为‘活命菩萨’……”
  朱栩背着手,转头看向他,道:“你也想从福建移民?”
  林日瑞立即抬手,道:“皇上,福建虽然能勉强自给自足,但如果能有好去处,臣也想为治下百姓请命,请皇上,朝廷考虑福建的现状,进行移民,为灾民谋一个好去处……”
  朱栩按下他的手,道:“嗯,孙阁老已经给朕来信了,说是今年的主要移民计划,以云南,福建,广西为主,如果你们配合,三五年,移到安南,金边三五百万,不成问题。”
  对于移民,大明朝廷早已经不是生手,移民局早运行多年。
  林日瑞大喜,慌忙跪地道:“臣替灾民叩谢皇上,皇上才‘青天菩萨’……”
  朱栩弯腰将他扶起来,摆手笑道:“行了,朕可不喜欢这些高帽子,这些话,朕是背着孙阁老提前泄密的,你们要是传出去,孙阁老找朕麻烦,朕是不会认的啊……”


第1436章 饱暖思
  朱栩身边少说也有几十号人,哪里是要保密的样子?
  林日瑞感觉到朱栩的平易近人,越发钦佩,道:“是,臣明白。皇上,除了这里,福建还有不少茶山,去年茶农一年就卖出了二百多万两,海外有数十万,为福建贡献了十多万税银,皇上请移步一观……”
  朱栩脸上笑容更多,这林日瑞倒是知道他关注的重点,笑着与他走过去。
  一群人自然跟着,来到不远处的一座茶山。
  尽管是冬天,依旧能看到满山颜色,恍惚间,可见满山绿色,茶农繁忙的景象。
  朱栩眯着眼,认真的看着,心里思索,这么大的一座茶山,得产多少斤的茶叶,又能卖多少银子?养活多少人?
  林日瑞道:“皇上,这样的茶山,福建有数十座,每年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海外的英格兰,尼德兰也很喜欢,他们是一船一船的买……”
  朱栩竖起手,道:“品牌,一定要打造好品牌,名声有了,价格才能上去,别人也不容易在别处种植,挤兑我们,可明白?”
  这能有什么不明白,林日瑞道:“微臣明白,一定谨遵皇上吩咐,认真打造品牌,做出好名声,维持价格与销路……”
  朱栩这才点点头,道:“走,去别处看看,听说你们福建大学有一座图书馆,号称是长江以南最大的??”
  林日瑞有些尴尬的笑着道:“这些都是外面吹捧之言,但这座藏书楼,确实是福建上下集体的心血,藏书已经达数十万册,涵盖中外海内,尤其是一些珍稀古籍,在我们这里,即便不是原本也有手抄……不是微臣自大,不说跟政院的藏书楼比,其他各处的,还得从我们这借书,抄书……”
  对于这样的攀比,朱栩自然是很高兴的,也来了兴致,道:“走!不跟你们打马虎眼,朕自小不喜欢看那些经书,对于旁门左道的倒是爱不释手,看看去,看看你们这座藏书楼能不能留下朕……”
  林日瑞等自然大喜,引着朱栩返回,前往福建大学。
  福建大学的藏书楼,真的是楼,并不是砖石高楼,而是占地十多亩的二层平楼,是一个巨大的八边形,中间以“书”字通道勾连,看上去低调又大气。
  朱栩与一群人在里面走着,慢慢转悠,不时拿起几本书,走走停停,大半天。
  直到过了饭点,朱栩才醒悟过来,看着陪在身边的林日瑞,感叹道:“古人说,唯书能忘我,这句话还真是对,走,吃饭去!”
  林日瑞陪笑,道:“皇上爱书,自然是好事。饭菜都是现成的,请皇上跟臣来。”
  朱栩看着陪饿的一群人,一边走一边道:“这里的藏书确实有些皇家政院那边也没有的,朕临走前,一定要带几本走。”
  林日瑞身边的福建大学校长,是原福建的学政,早就致仕,一个六十七岁的老爷子,牙都漏风,闻言笑呵呵的接话,道:“皇上要想喜欢,别说几本,就是全抄录带回去,老臣也能给皇上办到……”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那倒是用不着,看不完,朕还要去一趟四川,留着路上看。”
  这个校长躬着身,道:“是是,皇上拟个名单,老臣亲手给您抄录,保证一字不差……”
  朱栩笑着点头,而后感慨道:“读书忘我,好书难得,这个藏书楼一定要看好了。不能走水,也不能敝扫自珍,要发挥我们普及教育,扫盲的作用……”
  林日瑞等人听着,自然是连连保证,陪着朱栩来到食堂。
  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或许是知道朱栩节俭,厌恶奢侈浪费,端上来的,都算是日常餐。
  朱栩看着满桌子摆的,虽然有鸡有鱼,但更多的是素材,馒头是芋头馒头,稀饭是芋头稀饭,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动。
  朱栩敲敲筷子,道:“随意吧,不用客气。”
  众人都是饥肠辘辘,还是等朱栩动筷之后,才纷纷狼吞虎咽。
  朱栩对福建这边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吃完饭,又在福建大学逛了一圈,这才回驿站。
  回到驿站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朱栩打发曹化淳等人去休息,这才回到房间。
  兴子穿着和服,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也就没有包裹那么严实,一身薄衣将玲珑娇躯显露的淋漓尽致,一见朱栩进来,连忙小跑过来,道:“陛下,您回来了。”
  朱栩活动了下肩膀,笑着道:“嗯,来,给我捏捏踩踩。”
  兴子抿嘴一笑,道:“是。”
  两人说着,各自脱衣服。
  朱栩换了大裤衩,裸着上身趴在床上。
  兴子脱了和服,换上了薄薄的单衣,由于胸大,衣服挂着,下面显得空荡荡的,一双长腿穿着白色长裤,俏脸如水,满身是初为人妇的少妇风情,抿着嘴,坐在床边。
  她白色小手拿过朱栩的手,开始揉捏起来。
  双臂,双腿,肩膀,腰椎,然后是脱掉鞋上床,如玉的双脚踩在朱栩背上。
  朱栩顿时响起嗯啊的闷哼声,身上更是响起骨骼交错的声音。
  这些年,他也算是养尊处优,虽然必要的锻炼没少过,却也有限,身体还是有些虚,在慢慢发胖。
  兴子踩了几下,低着头看向朱栩,睁着如水双眸,担心的道:“陛下,没事吧?”
  朱栩咬着牙,道:“没事,你踩吧。”
  兴子小心翼翼踩了一阵,朱栩感觉差不多了,道:“轮到正面了。”
  兴子俏脸顿时一红,双眸滴出水来,小心翼翼的从朱栩背上下来。
  朱栩翻过身,赤裸着半身,头枕着双手,看着她道:“来吧。”
  兴子俏脸通红,慢慢的迈腿跨过朱栩,在他腰上坐下,伸出双手,俯下身,开始按捏他的肩膀。
  她一俯身,秀发从耳边垂落,宽敞的衣领敞开,露出里面一片白腻。
  朱栩不自觉的动了动身体,脸上笑容暧昧。
  兴子卷着袖子,洁白手臂在朱栩眼前,玉手揉捏着他的肩膀,抿着嘴,俏脸嫩的要滴出水来。
  朱栩一动,她俏脸更红,不自觉的挪动了一下翘臀,双手有些无力。
  朱栩双眼微眯,一把将她按倒,道:“刚才你踩我,现在轮到我了。”
  兴子初为人妇,羞涩难抑,咬着嘴唇,闭着眼,耳朵都红了。
  朱栩嘿嘿一笑,道:“刚才我是怎么喊的,你也要这么喊。”
  兴子双手握着被单,娇躯发颤。


第1437章 好战言论
  倭国女人的好处应该就是好调教,在床上发展性很强。
  朱栩宫里那些,饱受儒家思想摧残,这么些年了还是放不开。
  兴子随朱栩在床上摆弄,配合还很好。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神清气爽,在林日瑞等人陪同下,再次在福建走访。
  主要还是看一看“新政”各方面的情况,走访各个衙门,在观看民情,一直到晚上,他才回来。
  这次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坐在案桌前,拿着笔,认真的写着。
  这些天,他看了很多,有很多感触,要记录下来,回京后仔细琢磨,要对各种政策进行调整,反思。
  大明的基层的情况相当复杂,想要打破那些坚固有无形的壁垒,除了朝廷要坚决,强硬,还需要对地方进行怀柔,化解那些灰色角落。
  真正统治基层的,不是朱栩这个皇帝,也不是大明朝廷,更不是地方官府,就是这些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灰色地带以及里面无所不在的人。
  朱栩认真的写着,灯光下的侧脸,无比的认真,专注。
  兴子坐在朱栩边上,静静的看着他,眼神有崇拜之色。
  这是她的男人,大明的皇帝,中国之主,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
  朱栩房外不远处,曹化淳垂手而立,闭着眼,仿佛睡着了。
  这个时候,一个宫女悄悄走过来,低声道:“曹公公,外面传信进来,说是有人给皇上送来两个女人,伺候皇上的。”
  曹化淳睁开眼,淡淡道:“什么人送来的?”
  宫女低声道:“据说是福州府的一个大户,祖上出过礼部侍郎,这次想来谢恩。”
  曹化淳瞥了眼朱栩还在书写的侧影,眼神有冷色。
  他很清楚,朱栩之所以带着这位贵妃娘娘,就是避免地方乱来,没想到还有人不开眼。
  但这件事还真不好处理,这大户居然能送到驿站,多半巡抚衙门那边推波助澜,至少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了。
  默然片刻,曹化淳道:“不管不问不听,明白吗?”
  宫女怔了怔,连忙道:“是,奴婢明白。”
  曹化淳看着这个宫女走了,又瞥了眼还在熬夜的朱栩,继续垂手闭目。
  驿站门外不远处的一个中年人,站在轿子旁,盯着驿馆门口,两个俏生生立着,清纯娇俏的少女,神色颇为激动又期待。
  自然,他注定失望了,第二天一早,巡抚衙门就会意过来,将他们统统给赶走了。
  朱栩在林日瑞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福建大学下面的一个院系,这个系,叫做“未来系”,是对未来的文化,经济,科技,甚至是政体,国际关系等研究,展望,谏言的一个系。
  朱栩还听了一场演讲,演讲人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慷慨激昂,对大明周边以及国际关系进行了十分热烈的宣讲,引起下面阵阵骚动。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大明是国中之国,天地中心,万民共主,其他都是小国,荒蛮愚昧,凶狠不化,朝廷不应该只专注于内政,应该有大视野,立足整个世界,传播王道,圣化,将整个世界纳入天道秩序中,维护大明无上地位!
  这已经类似于一种赤裸裸的好战言论,尽管还披着一些外皮掩饰,还是让下面的一些师生感到不适应。
  儒家的教育里,“仁”是最高无上的,哪里会有这种好战的言论。教导出来的官员,生员,自然也是以“黎民”为重,不会为开疆拓土而轻启战端。
  朱栩与卢象升,林日瑞等都是都是便衣来的,朱栩倒是如常,林日瑞等人听着有些面色拘谨,小心翼翼的看着朱栩。
  这位学生的演讲,多少有些幼稚,不应该是大学生有的素质。
  这个学生很自然的,没有多少人赞同,很快课堂内走散一空,他也灰溜溜无奈的走了。
  朱栩等人随后走出来,林日瑞走在朱栩边上,道:“让皇上见笑了,这些学生还是有些年轻。”
  朱栩瞥了他一眼,有些深意的笑着道:“朕还以为,这是你故意安排的。”
  林日瑞顿时一怔,猛然惊醒。眼前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对外扩张有所节制,但在朝野也是公认的“好武功”,对开疆拓土有着异常的执着。
  被朱栩这么一问,林日瑞有些不知所措。
  朱栩自然知道,这不是林日瑞安排的,走了几步,斟酌着道:“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这是好事情。在学校里,要百花齐放,要百家争鸣,不能搞一言堂,罢黜百家这种事,在学校内可能再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对儒家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不容挑战的。
  朱栩这些年对儒家的挑战也不止一点半点,对于这种事,尤其批评了不知道多少次。
  林日瑞虽然是儒生,却也不会有多大抵触,只当朱栩是给他台阶下,尴尬的陪笑称是。
  朱栩心里记下这件事,转头看向卢象升道:“明天启程去云南,在广东停留两天。”
  卢象升抱拳,道:“臣领旨。”
  朱栩又转向林日瑞,道:“晚上,朕会与福建大小官员一起用膳,咱们聊聊天。”
  哪里有皇帝没事跟下面人聊天的,林日瑞神色微紧,道:“臣遵旨。”
  在朱栩与福建官员晚宴的时候,京城的各部门一样忙的热闹。
  一只信鸽不知道从哪里飞来,落入大元帅府。
  负责信鸽的人将信取下,如惯例送入信房。本来平静的信房一阵紊乱,快速送入密室,翻译而出,又奔入秦良玉班房。
  “副帅,陕西的急信。”一个女将带着一张纸墨未干的纸,快速进来。
  秦良玉近年在京城,虽然忙碌,总比军中轻松些,身体好了不少,闻言抬头,伸手接过来,扫了眼,顿时剑眉一动,道:“又有民乱?”
  女将道:“是,看样子,应该是那个张献忠,目前规模不知道,但陕西既然报信,怕是不小。”
  秦良玉神色平静,若有所思一阵,道:“你通知军情处,立即查清楚,我去见元帅。”
  “是!”女将应声,转身出去。
  秦良玉看着这封密信,思忖一阵,起身去见孙承宗。


第1438章 烽火再起
  孙承宗正在审阅这一年的军队改革计划,见秦良玉进来,放下笔,道:“出什么事情了?”
  显然,孙承宗之前已经听到外面动静,秦良玉没有废话,递过密信,道:“陕西又出乱子,看样子还不小。”
  孙承宗接过来,看了眼,没有在意,顿了一阵,道:“前一阵子,军情处密报,说从江南,有钱粮大规模的汇聚向陕西,看似合理,但透着怪异,有几个出处还查不到。”
  秦良玉听着孙承宗的话,不由微怔,道:“元帅的意思是?”
  孙承宗放下这封密信,道:“这件事是内阁‘新政’引起的,警备总部那边应该有能力处置。”
  警备总部前身是兵部下辖的各地总督府,孙传庭改制,将它改为隶属内阁的警备总部,分为四级,总部,地方三级,每个省警备兵力至少一万。
  陕西的地方比较特殊,现在还是农庄制,警备略有不同,但应对一些盗匪当是很容易。
  秦良玉会意,陕西移民出来最多,现在剩下的人口,可能不足三百万,地广人稀,又被集中起来,若要出大乱子,根本没有条件,算不上民变,最多是一些土匪流寇,凭借当地警备厅的兵力,轻松可以弹压。
  秦良玉沉思片刻,道:“这封信,是否要转递到内阁?”
  孙承宗道:“转一下吧,再告诉熊廷弼,让他注意一下。”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作了西方战区大都督已经一年多。
  秦良玉道:“好,我去见一下首辅。”
  孙承宗微微点头,有些疲惫的拍了拍肩膀,看了眼外面,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审阅。
  秦良玉走了一圈内阁,孙传庭看着秦良玉递过来的密信,面沉如水,眼神里闪烁着怒光。
  待秦良玉走后,召集内阁众人过来。
  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都在,一个个脸色一样不好看。
  周应秋冷笑一声,道:“还是有些人不死心,看来这次流放的还不够!”
  沈珣连忙阻止,道:“江南这一次已经有些伤元气,再继续下去,于国不利。”
  江南被轮番清洗,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着实有些伤害。再继续,就要影响国本了。
  孙传庭自然没有打算将江南真的血洗一遍,那后果太严重,目光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神色冷峻,道:“孙阁老那边既然转过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到达民变,需要军队镇压的程度,命陕西警备厅调动,扫灭匪寇就是。”
  孙传庭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就按傅阁老的意思办。对了,关于农庄制,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农庄制是李邦华在朱栩授意下建立的,主要是为应灾,暗地里的目的就是防止大规模的民变,现在陕西人口稀薄,灾情可控,按理说,可以进行划分土地等工作了。
  周应秋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李邦华做的,太子册封大典后,李邦华将调回京,任户部侍郎,到时候,还得让他去收尾。”
  赵晗顿了顿,道:“现在放开,是否有些早了?‘新政’今天已经引出民变,如果放松,怕是乱子更大。”
  孙传庭面无表情,片刻道:“嗯,这件事先放着,等李邦华进京,我再与他谈一谈。”
  众人没有意见,陕西的事情算是处理完,傅昌宗便道:“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在全国各地买下田亩超过两千万亩,已经上报户部,请求拨款,他们无法继续垫资了。”
  孙传庭听到银子就皱眉,工部那边提前拨出去近千万,用来继续工部停滞了几年的工程,并且还规划了数个大工程。
  其他的,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眨眼间就干了。
  但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垫资,是出于对内阁的信任,更多的怕是乾清宫的面子,不说皇家商贸集团是否真的没银子,顾及背后的朱栩,孙传庭也不能继续要求垫资。
  孙传庭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