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曹化淳应声,表情有些莫名。
  正宫娘娘入宫已经大半年,至今肚子没有任何动静,宫内宫外暗中的声音一直不绝。
  恰恰这个时候,曹府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仿佛整个京城都知道曹变蛟要大婚。
  曹文诏还没有回来,曹文诏的弟弟,曹文耀在主持,忙里忙外,招待宾客。
  曹家在大明的地位非同一般,曹家叔侄都是当今皇帝的心腹重臣,曹文诏更是号称第一心腹,尽管曹家低调,但来参加婚礼的,近乎都是大明最高层!
  内阁六部九寺的头头脑脑,即便不能亲自到场,也都是派亲信送上厚礼,不敢或缺。
  一时间,整个京城似乎都被这件事吸引,内内外外,喧闹非常。
  曹文耀做的是文官,并不起眼,要么在地方做推官,要么就是在政院上下流动,在大明官场并不显眼,远不如他的儿子,兄长。
  宫里,苏音音也在忙活,苏音音的老家在陕西,现在以皇宫作为娘家,正在忙着梳妆打扮,整备嫁妆。
  张太后,张筠等帮衬着,这给后宫添了不少喜庆。
  老太妃的精神也好了些,还吃了小半碗米粥,清醒的,笑呵呵的说了几句话。
  两天后,内阁大殿,毕自严班房。
  “你说什么,我们的草案被二楼议会驳回了?”毕自严神情微变,有些不可置信的道。
  这个国家议会是一个替代品,是因为各省的巡抚等不能长时间留在京城,所以派这些人作为代表,“共商国是”。这些人,都是些末流小官,空有清名,怎么就敢否决内阁的草案?
  毕自严皱眉,眉目如剑,冷声道:“他们是怎么否决的?”
  郑友元也有些不敢置信,这还是内阁第一次“按程序”征询议会的意见,没想到直接被否决了。
  他面上凝色,道:“六十一个议员进行投票,五十多人投了反对票,他们给出解释,认为内阁的动作太大,太急躁,容易在地方引起动荡,尤其是朝野官吏间的不安,对‘新政’来说是弊大于利,所以否决,要求内阁修改。”
  毕自严神色难看,一群末流小官,居然敢指摘他们内阁,教他们做事了!
  毕自严现在心里急切,并且也没将这些人放在眼里,神色阴沉的冷声道:“去将投了反对票的人叫到我班房来,我要与他们谈谈!”
  郑友元连忙看了眼外面,低声道:“大人,这个是匿名投的,并且,皇上要我们尊重地方的意见,若是试压,怕是有人会去乾清宫告状,事情反而多出许多波折来。”
  毕自严眉头微皱,凡是涉及到朱栩,他们都要慎重,不过,他们拟定的这个文案是决不能撤回,或者拖延的,沉吟一声,毕自严道:“这些确实对地方关乎重大,需要谨慎。这样吧,晚上你先宴请他们二十人,明天请白谷去宴请他们二十,然后请靖王,务必说服他们……待会儿我入宫,再与皇上商议一下这个议会,决不能让议会成为阻碍‘新政’,掣肘内阁的地方!”
  郑友元道:“是,下官这就去做。对了,傅昌宗快要入京了,孙阁老在年底之前也会返京,我们是否要做些欢迎仪式?”
  毕自严对这些虚假的客套不喜欢,直接道:“不必了,孙阁老回京,我亲自去迎,傅昌宗……我也亲自去迎!”
  郑友元目光讶色,旋即若有所悟,道:“是,下官遵命。”


第1118章 混乱的权职
  凤藻宫。
  一大早,朱栩还没穿好衣服,李解语从外面进来,给他梳理着衣服,轻声道:“皇上,外面下雪了。”
  朱栩穿好衣服,从里面出来,站在门口,看着外面飘洒着的偌大雪花,地面上的厚厚一层,开心道:“估计昨夜就下了,今年的雪来的比较晚了。烨儿与淑娴呢?”
  李解语微笑,道:“烨儿已经醒了,正在穿衣服,淑娴怕冷,不肯起床,在装睡。”
  “去将他们都拉出来,咱们煮火锅,好久没吃了。”朱栩看着雪,心里格外的高兴。
  朱栩后宫里虽然只有三个女人,但他的政务太忙,在后宫里待的时间不多,尤其是张筠那去的比较多,李解语,海兰珠自都是有所“冷落”。
  听着朱栩的话,李解语也是兴奋,抿嘴微笑应了声,向宫内走去。
  没多久,穿的厚厚实实,如同小粽子的小慈烨晃晃悠悠走出来,在朱栩身后,仰着小脑袋道:“父皇。”
  朱栩将他拉过来,道:“嗯,今天早上咱们吃火锅。”
  小家伙眨了眨眼,跟在朱栩身侧,看着外面的雪。
  这个小家伙,淡定的让朱栩出奇,见他没有如寻常孩子一样冲出去,微笑着不语。
  过了一阵子,小淑娴在李解语推着下,万分不情愿的出来,小脑袋缩在帽子里,来到朱栩身侧,闷声闷气的道:“父皇。”
  语气里还带着委屈,整个人缩成一团。
  朱栩笑了声,看着外面的小火锅已经架起来,一猫腰将两个小家伙抱过来,道:“大好的天气,睡什么懒觉,待会儿父皇陪你们玩雪。”
  小慈烨倒是一脸无所谓,小淑娴却不干了,紧抱着朱栩的手臂,惊叫道:“不要,睡觉……”
  朱栩不理会她,笑眯眯的将两个小家伙按在双腿,坐在椅子上,望着渐渐沸腾的小火锅。
  李解语站在对面,精心的调理,她很熟悉朱栩的喜好,一边弄着一边道:“烨儿,淑娴,玩一会儿,不要贪睡,睡多了会胖的……”
  小慈烨已经习惯的拿起筷子,倒是小淑娴,将小脸贴在朱栩怀里,双手缩在一起,似乎就要睡。
  朱栩拿着筷子,看着一块豆腐熟了,便夹起来,放到碗里,一边沾着酱,一边道:“烨儿的老师,内阁那边选好了一个,是新科进士,王业泰,他是新建伯的儿子,据说课业都还不错。”
  新建伯,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的爵位,一直传到了现在。值得一提的是,王业泰的祖父就是王承恩,朱由检身边的那个大太监。
  李解语一听就颇为欣喜,新建伯,王家在大明的地位和特殊,毕竟王阳明文治武功在大明是首屈一指,最重要的是,他是儒学大家,大明两百多年来,成就最高的一位,甚至往前数百年,都没有能与之比肩!
  若是朱慈烨有这样的老师,不说将来成就,现在的影响,已经足以可见朱栩的看重。
  李解语俏脸笑容满满,道:“臣妾代烨儿谢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笑着低头看向小家伙,只见小家伙已经伸手拿起豆腐,转头看向埋头在朱栩怀里的小淑娴,道:“姐姐。”
  小淑娴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在朱栩怀里,还使劲拱了拱。
  小家伙这才往自己嘴里送,小口小口的吃着。
  朱栩眼神微动,拿起筷子,又夹出一块肉,沾着酱,放在碗里。
  小家伙看着,等了一会儿,又伸出小手去拿。
  一如刚才,喊了声小淑娴。
  见小淑娴无动于衷,这才自己吃。
  朱栩很满意,又给他夹了几块。
  李解语摆弄好了,连忙走过来将小淑娴抱走,道:“皇上,你先吃吧,待会儿还去上朝,两个孩子交给臣妾就是。”
  小淑娴抓住李解语,就扑在她怀里,死活不肯出来。
  朱栩笑着点头,拿起筷子,喝着米酒,赏着雪,这一大早,倒也惬意。
  没吃多久,曹化淳就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平王等预计今天到京,顺平王额哲以及蒙古部分王爷、使臣也会相继入京,人数可能比较多……”
  朱栩嚼着一块鱼肉,忽然道:“这些鱼都是天津卫的那些渔夫打的,肉质鲜美,很不错,产量不少,等他们入京了,让御膳房给他们做一个全鱼宴,到时候朕与毕阁老等都去。”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侧脸,顿了顿,道:“皇上,是否派人迎接?”
  朱栩夹了几根青菜给小慈烨,道:“嗯,让孙白谷与靖王去吧,对了,曹变蛟也一起去。”
  曹化淳一愣,孙传庭,靖王去他能理解,曹变蛟去做什么?
  虽然疑惑,曹化淳还是道:“是。傅大人,曹大都督预计今天或者明天到京,是否要有所安排?”
  “都是长途跋涉,大雪又封路,回京了就让他们先休息一下,过一天再让他们进宫。”朱栩边吃边说道。
  曹化淳应声,接着欲言又止。
  “说。”朱栩头也没抬,直接就道。
  曹化淳还是犹豫了下,道:“皇上,内阁近来与议会多有龉龌,双方似乎有些相护针对,一些政务受到阻碍,内阁诸位阁老非常不满。”
  这些朱栩自然知道,内阁的计划急切,严厉,甚至于横冲直撞,没有顾及到地方。
  这些议员虽然是各省的代表,没什么权职,到底还有些见识,面对内阁的“急功近利”,“胡作非为”,“不顾地方死活”,自然抱团对抗,加上投票是匿名的,颇有些肆无忌惮的意思。
  大明的现行体制,不止于议会,包括督政院,大理寺,皇家钱庄,税务总局,甚至于内阁等,都没有进入角色,还没能梳理清楚自己的职责。这个议会刚刚建立,对外还是“替代”角色,发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并不足为奇。
  朱栩喝了口米酒,嘴角带着诡笑,道:“你待会儿去一趟内阁,告诉毕阁老,让他做一下划分,哪些事情要议会投票通过,哪些不需要,还有,找个时间,朕要与这些议员见见面。聊聊天……”
  曹化淳心中微动,应声道:“是,奴婢待会儿就去。还有就是,曹变蛟的婚期定在三日后。”
  朱栩笑着看向李解语,道:“近来朕的事情还真不少……”


第1119章 地方藩篱
  朱栩在凤藻宫吃完早饭,又陪俩孩子玩闹了一会儿,这才带着小慈烨出了凤藻宫。
  刚一出门,小永宁就跳出来,拿着一个纸糊的风车远远冲着朱栩与小慈烨大喊:“皇叔,烨儿,看我准备了什么……”
  她身后还跟着苏音音,不远不近的。
  小慈烨对这位闹腾的姐姐有些受不住,一看见她就皱眉,握着朱栩的手还紧了一分。
  朱栩感受到了,低头看了他一眼。
  小永宁喘着哈气跑过来,嘻嘻笑道:“皇叔,我给烨儿做了风车,还堆了雪人,烨儿一定会喜欢的……”
  虽然一脸笑嘻嘻,但眼神里都是小心翼翼的在观察朱栩。
  朱栩屈指就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道:“没事少在烨儿眼前晃悠,还有,你明天就到朕的班房里候着,要是敢偷懒半分,朕就吊你一个月!”
  小永宁笑嘻嘻的小脸顿时没了,噘着嘴,翻着白眼。
  朱栩没理会他,拉着小慈烨向宫外走去。
  小永宁脸色一变,连忙跟过来,在朱栩右侧叽叽喳喳的道:“皇叔,你知道吗?军院里有很多厉害的人,射箭,骑马,冲刺,斧钺刀叉,镗棍蛇棒样样都行,对了,有一个叫李定国,特别厉害,在沙盘推演上,连吕国公都赢不了他……”
  李定国已经展现了一些能力,朱栩在密切关注,这些自然知道,右手按住小丫头的脑门向后推,道:“回去,今天老实在宫里待着。”
  小丫头连忙拨开朱栩的手,又追上来,一脸热切的道:“听说他还带过兵,在西南剿匪,出塞与蒙古人对战,很是了不起,皇叔,你让他进宫吧,我要跟他学……”
  本来不怎么在意的朱栩脚步一顿,停下来,目光有些异色的看着小永宁。
  小永宁正说的高兴,一不小心就超过了朱栩,有些愣愣的回头看向朱栩,见他表情异样,忽然惊叫道:“皇叔,我想起来了,母后找我有事,我先走了……”
  小丫头说着,转身就飞快溜走了。
  朱栩看着她的背影,眯着眼,好一阵子才自语道:“李定国……”
  小永宁今年到年就十三岁了,再有个两三年就能出嫁,张太后已经在悄悄物色,也与朱栩,张筠说过多次。
  旋即,朱栩笑了声,拉着小慈烨向前走。
  缘分这种事,不可强求,只能慢慢看两人的日后了。
  朱栩转道,出了乾清门,户部尚书张秉文已经在等着了。
  “参见皇上,参见大殿下。”张秉文上前,抬手行礼。
  朱栩摆了摆手,道:“今年的头一场雪,咱们边走边说。”
  “是。”张秉文跟在朱栩身侧,面露思忖,似乎还在组织语言。
  小慈烨仰着头,看看朱栩,又看看张秉文,很安静。
  走了几步,张秉文道:“皇上,地方吏治之坏,远超朝廷想象。地方上的错综复杂,如同乱麻,不能剪,不能理,稍一触碰,后果不堪设想……”
  “具体说。”朱栩道。
  张秉文沉凝,道:“一县之地,管事的实际上并不是知县,府衙,实则上是地方的士绅,如果他们不点头,知县连衙役都调不动,薪俸发不出,说话无人听。甚至于,县衙的命令都出不了大门。不管是赋税,徭役,还是其他,一县之地已经被这些士绅捆绑,朝廷的政令根本下不去,任何的改革在这里,都会消化无声,不是换一个知县一个知府能够改变的……”
  “一个县的士绅大多传承百年以上,不管是名望还是田亩,财产,都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掌握着全县十之七八以上的财富,并且他们只进不出,越来越膨胀,全县都是他们的家奴……”
  “这还是一县,若是一府,更加复杂,天启六年之前,一中等府,全年税银不过十万两,其中多数还被各种克扣,不说到朝廷的,地方上也留不下多少,大部分官吏的俸禄是靠这些士绅权贵发的,没事还好,若是有事,必然成烽火燎原之势,地方府衙无钱无人,根本无力应对……”
  “皇上登极以来,虽然强力革新,但这种情况,并未根本扭转,地方上如同一个泥潭,一旦陷入就拔不出,朝廷自上而下的改革……臣很怀疑这样的效果有几成,并且,臣也忧虑,若是革新不当,只怕这泥潭会更大,更深,更难革新,如此一来,中兴大明就成了一句空话……”
  “到了省一级,形式依旧复杂难言,巡抚衙门看似掌管了一省之权,可影响有多大,能否将手伸进府县一级,臣也不敢确信,而今灾情如火,民不聊生,‘新政’是时不我待,毫厘必争!臣这一次,深有感触,也更为忧虑,更能理解皇上这些年所作所为,是比臣等站得高,看的远,看的清楚,也是何等忧虑……”
  张秉文跟在朱栩身旁,将一肚子话继二连三的倒出来,没有拍马屁,一脸的深深忧虑。
  朱栩已经松开了小慈烨的手,脚步不自觉的慢下来,神色沉吟。
  这个时候,大明忧国忧民的好官非常的多,张秉文能有此忧虑,不足为奇。
  只是,张秉文说的这些,是他看到的,实际情况,只怕比他看到的更严重十倍,百倍!
  朱栩背着手,慢慢的踩着雪,已经出了东华门,好一阵子,才开口道:“你能看到这些,朕很欣慰。毕阁老这次出去,也应该看清了不少。内阁,是不是已经有针对的措施出来?”
  张秉文随着朱栩踩着雪,听着嘎吱噶声,道:“是,内阁准备了一连串的措施,相当的强硬,似要快刀斩乱麻,对田亩,税赋,人丁进行清理,并且要配置统一的‘缇骑’,镇压一切反对的人……臣,不敢苟同。”
  这个草案,朱栩已经看过了,被他留中。
  张秉文担心是正常的,大明这么大,想要一口气重新丈量田亩,再分配,哪里那么容易,非天下大乱不可。
  大明这个时候本就是外冷内热,如同看似平静的油锅,实则已经滚烫滚烫。
  若是内阁动作激烈,只怕引起的震动,将是史无前例!
  朱栩对政务心如明镜,不动声色的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张秉文神色肃然,看着朱栩道:“皇上,臣认为,应该精准处置,分条理,多路并行,不应该一把抓,‘新政’到了这个时候,需要精耕细作,不能囫囵吞枣。如此一来,既能分散反对力量,也能有力快速推进……”
  朱栩明白张秉文的意思了,心里斟酌着,嘴上问道:“内阁是什么意见?”
  张秉文道:“毕阁老坚持‘新政’由内阁一把抓,不能松懈,并且对六部九寺等做了严厉要求,必须听命内阁,不得丝毫妄动,一切政令都需要内阁复核,对内阁的政令要严格服从,不得有丝毫异议……”
  朱栩微微点头,对毕自严的想法能理解,道:“你这样的想法,是你自己的,还是朝廷多数这样想?”
  张秉文沉默片刻,道:“目前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尚书,侍郎臣还没得及谈,内阁相当坚定,臣有些担心。”
  朱栩背着手,走了几步,忽然道:“你对议会怎么看?”
  张秉文微怔,有些不明白朱栩的意思,稍稍一想,心里若有所动,道:“皇上是说,议会能制衡内阁?”
  朱栩笑了声,道:“不是制衡,是让你们知道怎么与内阁对话。怎么控制内阁的冲动与莽撞,怎么表达你们的意见,怎样使得政策更加完善,务实,不枉不纵……”
  张秉文明悟,道:“是,臣明白了。”
  朱栩这么说,只是希望这个议会能早些成熟起来,明白它自身的用处,至于结果并不重要,这场官司,迟早会打到他的跟前。


第1120章 来自倭国的和平使者
  张秉文跟着朱栩,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稍宽。
  几人出了东华门,走在已经清理过的小路上,张秉文沉吟一声,道:“皇上,明年的税粮,臣预计在九百万石左右,税银在两千万左右,除开皇宫,官吏俸禄以及各方面的必要支出,工部,军队的差额起码还有一千万白银,再加上移民,赈灾等方面,差额还会更大,国库无力承担……”
  “税务总局想要完全执行,能收上税银,还要有两三年时间,各地的改革触动很大,纷纷扰扰之下,各种赋税还会减少……”
  “户部做了详细的节流计划,内阁那边已经同意了,只是这个闸口越来越大,一时间收不回来,臣与诸位阁老都深为忧虑,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其他突发情况……”
  朱栩静静的听着,听得出张秉文心里的忧虑,好一阵子道:“你说的,朕都知道,缺额……朕今年,明年从内帑给你拨一千万两银元,明年后,工部的工程就能停下来,会节省一大笔。军队的改革也能在明年底大致完成,后年的支出相对就少了很多,至于移民,后年辽东就能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输血,等辽东再接收差不多,北安南那边也能自给自足,朝廷的支出,会省下大半,这两年,还是要辛苦,坚持一下……”
  张秉文是知道朱栩的内帑的,来自神龙府,听他眼都不眨的拿出一千万白银,暗自心惊,他本来还在打皇家钱庄的主意。
  “是,臣明白了。”张秉文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眼前的皇帝陛下,对大明的事情都心里有数。有这样一个靠山,他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朱栩又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最后道:“傅昌宗就要回京,明年他就会入阁,有什么事情,你们多商议……内阁要和气,不要拉帮结派,更不准抱团对抗毕阁老,对于内阁辅臣,对于上官,该有的尊重,不能少,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张秉文神情一凛,沉色道:“是,臣明白!”
  现在“党争”二字在朝野是禁忌,谁都不敢沾碰,哪怕是户部尚书张秉文也一样。
  朱栩摆了摆手,打发他走,带着小慈烨向着鸿胪寺的驿馆走去。
  小慈烨走了一阵,忽然抬起头,道:“父皇。”
  朱栩正看着两边的雪景,低头看着他,微笑道:“怎么了?”
  小家伙仰着被冻的发白的小脸,道:“饿,冷。”
  朱栩一怔,这才想起来,今天有点冷,连忙将披风解开一点,蹲下来,道:“父皇背你,在披风里暖和一点。”
  小家伙倒是听话,爬上朱栩的背,从领子里探出小脑袋,双手抱住朱栩的脖子。
  “抓好了。”朱栩站起来,又系了下领子,这才继续向前走。
  小慈烨下巴磕在朱栩肩膀,大眼睛看着前面,双手紧搂着朱栩的脖子,乖巧的过分。
  没走多久,一个微胖的中年人向朱栩走过来,单膝跪地道:“军情处二课陈北靖参见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道:“带朕去见见那个德川家的若殿。”
  “是。”陈北靖起身,侧开身,引着朱栩向前走。
  朱栩背着小慈烨,慢慢的走着,神态从容平静。
  他今天来,就是要见见这个德川家光的特使,很好奇,在这种情况,德川家光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相比于他的祖父德川家康,第三代的德川幕府将军,可比前两任厉害的太多,折腾的几百个大名要死要活,还没几个能反抗,这样的手段,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驿站里,来自倭国的德川家的若殿,以及那个阴鹜的中年人武士,此刻站在门前,恭敬的面对着外面。
  他们已经接到通知,大明皇帝将来“拜访”他们。
  不管是这位若殿,还是中年武士,神情齐齐凝重。即将来到的人,是他们倭国最大的敌人!
  他们早就在猜测这个敌人想要干什么,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朱栩进了驿馆,一队禁卫迅速冲进去,护出一条路,直接延生到倭国人的门前。
  朱栩闲庭散步的上前,这位若殿立即迎出几步,一个躬身,道:“德川秀明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栩仿佛没有听到,将小慈烨放下来,小家伙拉着朱栩的披风,抬头看着面前两个直躬身,一动不动的,服饰奇怪的人,眼神里有些奇怪。
  朱栩解下披风,这才看着两人,微笑道:“二位远道而来,朕招待不周,无需多礼。”
  德川明秀抬起头,这是他第一次认真的打量大明的皇帝。
  不到二十岁模样,不是英俊,很耐看,嘴角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平静且深邃,身上穿的是常服,一眼就看出很普通。
  德川秀明脸上是毫不掩饰的一抹诧异,他没想到,传说中纵横捭阖,霸道无常,不可一世的大明皇帝,居然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甚至比他还小一些。
  朱栩也在打量着这位来自德川家的若殿,一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仿佛什么也不懂,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模样。
  “陛下,和平万钧,战争如火,请慎重!”
  忽然间,德川秀明又一躬身,沉声道。
  朱栩瞥了眼那个一直躬着身,看不表情脸色的中年武士,右手在小慈烨头上慢慢摸着,微笑,沉默了片刻后道:“朕是渴望和平之人,我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和为贵’,认为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朕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
  德川秀明神色一喜,抬头看向朱栩道:“陛下此言当真?”
  朱栩笑的如沐春风,道:“当然,朕没有伤害别人的意图,朕很想知道,你们倭国是否会再次入侵朝鲜,以求登陆,入主中原?”
  德川秀明大喜,躬身道:“本人在此向陛下保证,我倭国绝不会再入侵朝鲜,我们希望与明朝永远和睦相处,互不相侵!”
  朱栩看着德川秀明,这位还真是幼稚的可以,他又瞥了眼边上那个中年武士。
  这中年武士正好审视着朱栩,一见朱栩的目光,立即缩回,低头。


第1121章 尊王襄夷
  看着德川秀明,朱栩微笑着走了进去,很快有禁卫收拾一番,摆好桌椅。
  德川明秀看着朱栩的目光很热切,跟在他身后,道:“陛下,只要您撤回对岛原叛乱的支持,内府答应,会保证不再对朝鲜有企图,也会上表,尊崇大明为中国,称臣纳贡。”
  内府,德川家光现在任职是内大臣,通称是内府。
  朱栩在椅子上坐下,看着德川明秀,神色平缓地笑道:“朕有和平之念,问题是,你如何相信朕,相信大明会永远对倭国没有想法,又或者,你如何保证,你们的公方樣会对朝鲜,对我中国没有其他想法?”
  德川明秀立即皱眉,脸上出现纠结之色。他虽然初出茅庐,但不傻。
  这种情况,他如何确保?眼前的事情他都做的艰难,更何况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
  朱栩一句话堵死了这个德川明秀愣头青,目光看向他身旁的中年人,道:“你叫青山龟松?”
  中年人阴鹜的脸色微变,旋即微微躬身,道:“青山龟松参见陛下。”
  朱栩点头,微带赞许的道:“嗯,你父亲是个不错的人才,朕很欣赏,你这次来我大明,想必有什么话要与朕说吧?”
  青山龟松的父亲是青山忠俊,这个人是德川家康的老臣,指名留个德川家光的,是德川家的三代家臣。
  青山龟松没有料到他的身份或被戳破,面色不动,道:“陛下,小人带来了我家大殿最真挚的和平之心,希望与大明结永世之好,成为和睦邻邦,绝兵祸之患。”
  “请给德川将军回话,朕收到了他的真诚之心,朕有一样的想法,朕期待他能入京,觐见,与朕面谈。”朱栩如沐春风的道。
  青山龟松听着朱栩的话,眼神微凝。
  一来,大明皇帝的话比他还扯淡,一点实际都没有。第二个,大明皇帝要求他的大殿来这京城觐见,这不是更扯淡吗?
  德川秀明多少有些会意过来,看了眼青山龟松,转向朱栩,沉着眉道:“陛下,我们为了和平而来,只要您撤回在九国岛的士兵,将萨摩藩归还给内府,撤回在琉球的驻军,内府愿意向大明保证,不再入侵朝鲜!”
  朱栩有些意外,不自觉的摸了摸下巴。
  这帮倭国人,是一点代价不想出就想大明做出巨大让步?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他身后的曹化淳等人也是面露异色,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在他们皇帝面前,这么的信口开河,狮子大开口。
  朱栩将小慈烨抱起来,坐到椅子上,看向德川秀明道:“你认为,这样是就能实现永久的和平,永绝战争之祸?”
  德川秀明对这个很热切,立即道:“是!陛下,只要你肯放弃战争,我倭国也不会诉诸武力,我们可以和平共处,永不开战!”
  “朕的想法与你不同,你想听听吗?”朱栩给小慈烨倒了杯茶,道。
  德川秀明走到朱栩身侧,一躬身,沉声道:“还请陛下指教!”
  朱栩倚靠在椅子上,神色思忖,缓缓道:“在朕看来,战争的根由,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资源需求,一种是心里需求。资源,包括土地,粮食,矿产,金银等等,不患贫而患不均,你争我夺,由此而起。心里需求,这种比较复杂,有安全感,有野心,有冲动,有无知等等,不一而足,这两种,并不是你我三言两句就能解决的,你觉得?”
  德川秀明眉头皱起,在思索,接着头上出现冷汗。他很聪明,他能理解朱栩的话,继而就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