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筠没有意见,在热气中,悄悄伸头,看着朱栩的侧脸,咬着嘴唇低声道:“皇上,太妃之前与我说,想要再选妃,命臣妾再选三人入宫,以增加皇上的子嗣。琉球的巡抚也递了奏本,希望送一个女子入宫……”
朱栩一怔,转过头,看着她道:“你怎么想的,说心里的想法……”
张筠眨了眨眼,俏脸绯红,看着朱栩,小声的道:“臣妾……想等一阵子再给皇上选妃……”
朱栩伸手揽过她的千腰,眯着眼道:“一阵子是多久?”
张筠心脏怦怦怦跳,担忧紧张,还是咬着嘴唇道:“一,三个月。”
朱栩凑近,手向上摸,低声道:“只有三个月?”
张筠不敢看朱栩,俏脸红透,颤声道:“半半年。”
朱栩一把将张筠搂在怀里,嘴贴近她晶莹的耳朵,声音极其暧昧道:“就半年?”
张筠双手抓着朱栩的肩膀,薄薄的衣服,紧贴在朱栩胸前,娇躯发烫,牙齿都在打颤,蝇声的道:“那那就七个月呜……”
朱栩猛的亲在了张筠的小嘴上,一把将她拖进水里,顺手脱掉她的衣服。
他忍不住了,张筠的小心思,小矛盾,小可爱,令他心动。
张筠落入热水了,惊的大呼,旋即睁大双眼,急急的低声道:“皇上,别在这里唔……”
朱栩欺身过,将她压在水来。
白嫩的肌肤,修长的美腿,娇腻的声音在热气中若隐若现,越发激起了朱栩的兽性。
水花翻腾,令人热血喷张的声音丝丝缕缕传出。
大半个时辰后,张筠率先出了浴室,直接回转坤宁宫,半刻也不敢多待。
她身后的宫女都低着头,藏着笑。
片刻之后,朱栩是浑身舒泰,活动着身体,慢悠悠的走向乾清宫。
“今天有什么安排?”朱栩一边走,一边心情爽朗的笑着道。
曹化淳道:“有二十几道奏本需要皇上御批,其中一道是京城十三个巡抚联名所奏,还有一道是平王与温体仁联名上奏,希望朝廷在北安南设立巡抚,辖制建奴。”
朱栩晃悠着手臂,道:“十三个巡抚?写的什么?”
曹化淳道:“奏本对内阁的一些‘新政’计划提出了不同意见,涉及比较多,洋洋洒洒有两千多字。”
朱栩不由笑了声,道:“这次内阁是捅了马蜂窝了啊……”
曹化淳陪着微笑,眼前的皇帝陛下惯常会甩锅,内阁分明是中了计,现在还不自知。
“周应秋与舅舅那边怎么样?”朱栩走到乾清宫侧门,转向暖阁道。
曹化淳道:“傅,周二位大人也很焦急,今天已经问了好些次皇上是否回宫,都被挡回去了。”
朱栩转向暖阁,习惯的拖鞋坐上去,拿过边上的糕点,撕了一小块放入嘴里,一边吃着一边自语似的道:“明天就是大演武,是得为后面的事情做个铺垫了……”
曹化淳站在他对面,等着他的吩咐。
朱栩吃完一块糕点,拍了拍手,道:“传吧,内阁,六部尚书,两个总理大臣,二十个巡抚,都来吧,陪朕去御花园坐坐。”
“是。”曹化淳道。悄步退出去,安排人去传这些人进宫。
朱栩从桌上端过奏本,随手拿过一本。
最上面一本,就是察哈尔特使,安达山的奏本,他在奏本里长篇大论的谈及了大明与蒙古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今年的恭顺,希望大明珍视之类。
朱栩随手就扔掉,突然又对着不远处的曹化淳,道:“给锦衣卫传话,命他们找几个外围的,盯住察哈尔的客栈,记住,要‘一不小心’的被他们发现。”
曹化淳不清楚朱栩对察哈尔到底是什么策略,只得道:“是。”
朱栩又拿过下面的一本,刚一翻开就不由得挑了下眉。
这本是倭国的,德川将军的语气很不好,指责大明“杀使,非礼,恶之邦,非道伐之”,长篇大论一番指责,还或明或暗的表明要再次进攻朝鲜,甚至是讨伐大明。
朱栩冷笑一声,扔掉奏本,继续拿起下一本。
是湖广的奏本,言称“七月无雨,地裂,水枯,冻饿死万计”,继而请求朝廷赈灾。
朱栩看了眼内阁的票拟,沉吟一声,放到一边。
朱栩接连翻着奏本,大部分都被他留中,最后一道,就是曹化淳说的,十三巡抚的联合奏本,洋洋洒洒数千字,语气颇为激烈。
朱栩慢慢看去,面色不动,心里思索不断。
这道奏本,对内阁的“新政”计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的利弊,要点都分析很到位,话锋一转,将各地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形成了一种极其严重的对立,最后话风再转,言称“政虽好,不合时,似药如毒,不善宜止”。
简单来说,这些巡抚认为这些政策是好的,但不适合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完善得宜,应当停止。
第974章 秉直过正
朱栩合起这道奏本,轻轻的在腿上拍打着。
这些封疆大吏的话并不完全是惯性思维与行为的表现,应当也是实际情况的一种反馈。
但这种反应本身来说,就是一种顽固的旧守力量,是对“新政”的一种掣肘。
内阁现在被他带上了快节奏的轨道,想要慢下来是不可能,并且,以大明现在的情形来说,也慢不得,不能乘着现在这段时间完成“新政”计划,等过了灾期,所有人缓过一口气,就更难了。
“保守势力……”
朱栩扔下奏本,坐了起来,目露精光。
清理了东林,扫除了朝堂昏聩,可天下人没有形成“改革”的大潮,远远的没有“共识”,保守势力随时会疯狂反击。
这个“保守势力”并没有准确的划分,甚至说,除了朱栩外都是,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曹化淳在不远处听着,尽管不是很明白,大概也猜到指的是京外的那些巡抚大人们。
在朱栩的旨意到内阁,五位辅臣大人们都面露惊色。
毕自严看着来传旨的内监,沉着眉头问道:“皇上可说是什么事情?”
内监躬着身,道:“奴婢不知。”
毕自严看了眼边上的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又道:“皇上何时返回的?”
内监道:“奴婢不知。”
“皇上还召见了哪些人?”孙承宗突然开口道。
内监看了眼孙承宗,道:“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以及诸位巡抚。”
孙承宗与毕自严对视一眼,立时两人心底都有不安升起。
“皇上之前见过什么人?”孙传庭道。
内监想了想,道:“没有。”
毕自严沉默一阵,转头看向孙传庭,道:“白谷,准备一下,该带的都带上,或许事情就在今天要有个了结了。”
“好!”孙传庭点头,面露凝色。
事关内阁的“新政”大计,都将在皇帝的一言而决中,他们在摸不清朱栩心思之前,一点大意都不敢有。
在内阁准备,前往乾清宫的时候,一直在宫外等着周应秋,傅昌宗第一时间也得到消息。
“皇上这是要决断了吗?”周应秋与傅昌宗并肩入宫,眉头微皱,忧虑的道。
傅昌宗同样有不好的预感,他对朱栩很了解,知道他心里的着急,若是他站在内阁那一边,他们这些地方官员,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走吧,咱们也壮一次胆!”傅昌宗胸口起伏一次,沉声道。
周应秋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跟着点头道:“好,即便是冒犯圣颜,我们也须得努力一次。”
以往的革新虽然重大,可都还可控,这次内阁搞出的“新政”实实在在的波及到了整个大明,他们不能继续坐视不管了。
宫外各处驿馆,方孔炤,李邦华,黄承元,赵平澜,蒋德璟等人相继出来,聚集在一起,赶赴皇宫。
几十位外廷的大人,在内监的指引下,来到御花园,站列整齐,谁都没有说话,静静的等候着朱栩。
有的人面色焦急,有的人面色凝重,有的人面露担忧,有的人面无表情,不一而足。
“皇上驾到!”
内监的一声尖锐喊叫,朱栩大步而来。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一群高官齐齐向朱栩行礼,高声大喊。
朱栩对礼仪的“简化”也体现在君臣之间,看着一群人,在他们对面的长椅上坐下,摆了摆手,笑着道:“免礼,对了,给诸位大人般凳子,椅子来。”
毕自严等人悄悄对视,心里越发担忧。
内阁担忧,那些巡抚就更害怕了,在他们想来,朱栩是理所当然的支持内阁,甚至于内阁的政务,应该是出自他的授意。
不管如何,这些人都按耐心思的“谢恩”,在内监搬来的凳子上坐下。
朱栩目光在毕自严,孙承宗,汪乔年,靖王,孙传庭等人脸上扫过,接着是六部尚书,然后是傅昌宗,周应秋,再后,就是各省的巡抚。
朱栩随手接过内监递过来的茶杯,轻轻喝了口茶,然后才道:“十三位巡抚写的联合奏本,朕看过了。”
众人都是心头一跳,目光直直的看着朱栩。
来了,果然是因为这个!
朱栩不给他们插话的机会,手里捧着茶杯,道:“先不说事情本身,咱们谈谈其他。”
毕自严等人微微倾身,眉头拧成一个结,每次这种时候,都预示着有更大的事情会发生,心里万分警惕。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王锡爵,沈一贯,方从哲,刘一燝……这些你们,你们觉得有什么共性?”朱栩目光梭巡着,淡淡的道。
不等别人,毕自严先是脸色微变。
这些人,都是大明历代首辅,每一个都不简单,显赫一时。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涉入“党争”,在下时千方百计的拱倒上位者,一旦登入首辅宝座,立即排除异己,大肆打压,权倾朝野!
更重要的是,朱栩嘴里说出的这些历代首辅,毁誉参半不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飞速反应过来,目光立即看向毕自严。
皇帝的话,代表了什么意思吗?
六部尚书纷纷惊悚,毕自严的地位相当牢固,若是他突然倒台,那后果将无比可怕,绝对是大灾难!
一干巡抚的目光同样落在毕自严身上,他们睁大双眼,面露惊色。
虽然他们与内阁起了争执,但他们不希望毕自严倒台,因为他倒台,内阁,朝局就会混乱,初见光明的“新政”一定会有不可预测的后果。
朱栩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神色,继续道:“十年前吧,朝廷里大到叶向高与赵南星,小到魏大中与阮大铖,辽东的袁崇焕与王在晋,赵率教与满桂,还有露而不显的卢象升与杨嗣昌,你们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众人紧绷的神色猛的一缓,不知道多少人悄悄松了口气。
哪怕是毕自严也微微倾身,脸色无声缓和。
“毕阁老,你来说。”朱栩端起茶杯,吹着茶水,道。
毕自严眨了下眼,极力的镇定,斟酌着话语道:“回皇上,朝臣私心大于公心,结党隐私,致大义于不顾,误国误民,贻害无穷。”
朱栩若有所思点头,看着孙承宗,又道:“有道理,孙阁老你觉得?”
孙承宗倒是平静,看着朱栩,道:“‘党争’祸国,尤其是上位者,若不能秉持公正,洁身自好,下必从之,朝局由此而崩,天下大坏。”
朱栩放下茶杯,目光看向孙传庭,道:“说的好,孙大人,你觉得?”
孙传庭神色从容,沉思片刻,道:“皇上,群臣为私利相争,为朋党牟利,国之不幸,万民祸始。”
朱栩不置可否,目光看着一群人,道:“说的很好,不过都还有保留,有没有谁说出他们不敢说的?”
傅昌宗,周应秋两人不知道朱栩在打什么算盘,想了想,都低着头,没有接话。
他们不说话,后面的巡抚们就更不敢多嘴了。去年皇帝在福建将邹维琏训的郁郁而终,在陕西将李邦华等一干人骂的乖乖听话。
李邦华当年可是“国本之争”的旗帜人物,他都还不了嘴,谁敢轻易去尝试?
朱栩看着这群人,身体挺直一分,道:“那好,朕来说。”
毕自严等人三十多人立即倾身,做恭听圣训状。
同时,很多人都感觉到,眼前的皇帝陛下自从大婚之后,行事作风很不一样了。
“远的不说,朕不了解,说说赵南星与叶向高。”
朱栩手指敲着扶手,面露思索的道:“赵南星与叶向高,叶向高这个人,威望高,得人心,勉力的支撑着万历之后的朝局,但赵南星不是这样想,他将政敌划为‘邪党’,要清扫出朝堂,为此与叶向高发生矛盾,想方设法的想要赶他下台。叶向高呢,担心赵南星破坏朝局稳定,一直压着他,让朝局看上去平稳,最后两人还水火不容,东林党内发生内讧,赵南星实力强悍,硬是推倒了叶向高,但他也没有做成首辅,还有一个韩癀,于是,群臣继续攻击韩癀,韩癀撑不过一个月就要辞官,如果不是阉党横空出世,赵南星说不定就得逞了。阮大铖与魏大中……魏大中是赵南星的人,阮大铖是左光斗,杨涟的人,为了吏科给事中,他们东林党内的两个派系斗的如火如荼,最后还是赵南星棋高一着,赢了,吏科给事中的位置给了魏大中。当然,赵南星这个时候知道团结了,为了安抚杨涟,左光斗一系,给阮大铖安排了工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哪里比得上吏科给事中,阮大铖不忿,节操不要,投了阉党,将吏科给事中虎口拔牙的给抢了回去,赵南星哪里会罢休,不到一个月,就逼得阮大铖辞官离京……”
众人都耐心的听着,隐隐听出一些味道。
皇帝的话里话外都是朝臣争斗,虽然与现在的不同,却也是大巫与小巫的关系。
“再试试袁崇焕与王在晋。”
朱栩调转话头,道:“袁崇焕是辽东巡抚,他想要将辽东防线往前推,守住宁远,锦州一线,王在晋是辽东经略,他想将辽东之民全数迁入山海关,只要守住山海关就行了。两人是辽东最大的两个官,为此争论不休,互不相让,甚至在政务上互不理睬,各行其是,将辽东军务破坏的是一塌糊涂。他们的斗争很快显化到了朝堂之上,这件事孙阁老应该清楚,这二位大人最终还是不能相容,王在晋被调回,辽东自此袁崇焕一人独大,无人可制,一切政务皆由他而定,旁人不能插手……满桂与赵率教也是一样,两人相争不下,水火难容,一个人竟然带着军队堂而皇之的离开,将一大片无防守的要害之地暴露给了建奴……”
朱栩对面不远处的一群大人们,听的是冷汗涔涔。
这些都是不久之前的事情,实实在在发生,他们有的参与过这些事,有的亲眼目睹,有的耳旁听过。
之前也虽愤懑,不甘,大怒,可眼前皇帝陛下轻轻松松说出口,说给他们听,还是让他们浑身不自在,面色僵硬。
朱栩说完这些,又端过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
很显然,朱栩的话触动了这些大人们,每一个都紧皱眉头,苦思不已,偌大的御花园内,一个人的声音都没有。
“如何施政得宜,怎么御下有方,何样团结同僚,是一门大学问,朕在学,朕希望诸位大人也能潜下心去思考。”
朱栩看着他们,慢慢的道:“一昧的以威权相压,非黑即白,是此非彼,毫无容人之量,纳听谏言的胸怀,这不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也不是朝廷大臣的为官之道……说了这么多,朕没有其他意思,诸位大人回去之后,好好想想,要是有什么心得就写份奏本给朕看看,给朕分享一下……今天,就到这里吧,明日一早去京东大营。”
毕自严等一干人确实还没有完全明白朱栩是什么意思,听着他的话,下意识的站起来,抬手道:“臣等告退。”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后,目送着这些面色复杂的京内京外的大人们离开。
大明的官员,或许在自方孝孺之后,从万历以来,一个个刚直秉正,莫之能折,万事万人,无所不怼。在现在这个关头,朱栩是不会容忍这些大人们“内讧”,坏了他的事情的。
“希望他们都能有所反思。”
朱栩心里希冀,转头看向曹化淳道:“待会儿还有什么安排?”
曹化淳上前一步,道:“回皇上,宫外的事情目前都由内阁处置,安排都是明天大议的。宫里,晚上先去慈宁宫用膳,然后去看望老太妃,李娘娘,海娘娘那边也要走一趟,晚上宿在坤宁宫。”
朱栩点点头,道:“演武之后,朕要宴请各地总督,还有各国钦使,就在乾清宫,做的丰盛一些,赠礼……找几样有代表性的,瓷器,丝绸,茶叶,玻璃制品,火柴这些,数量不要多,配个套就行。”
“是。”曹化淳道。
朱栩坐在原地,抱着茶杯想了想,道:“内阁的事情也盯好了,等过了这几天,朕腾出手里,再料理他们。”
“是,刘公公一直在盯着。”曹化淳面色不动道。
朱栩放下茶杯,起身道:“走吧,去坤宁宫。”
曹化淳立即命人摆驾,前往坤宁宫,皇后居所。
与此同时,出宫的外廷的大人们,没有了过去这些天争执的劲头,要么单独一个闷坐苦思,要么三三两两悄悄聚集在一起讨论,更有人直接回去,拿起奏本就奋笔疾书。
这些大人们,难得的清净下来,没有争个不休,朝廷的各个部门总算可以清闲几分了。
第975章 无对错
大明要进行大演武,虽然这样的演武已经经历了两次,但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想再多看一眼,对号称“中国”的这个国家的真实力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察哈尔,倭国以及缅甸。
察哈尔是气势汹汹的要一统蒙古,重现成吉思汗的伟业,大肆吞并自身的派系,四周的部落,不断的挑衅大明设定的规矩,大明再三申斥,察哈尔却依然故我,阳奉阴违。现在明朝传出忍无可忍,即将讨伐的消息,他们自然不能大意。
倭国,自从大明干涉萨摩藩侵占琉球就算结下了仇怨,但因为倭国内部不稳,尤其是萨摩藩倒向大明,让德川幕府很是震惊,在准备讨伐的时候,岛原之乱爆发,九国岛的八国根本无力镇压,外加萨摩藩的煽风点火,暗中帮助,德川幕府已经调集数万大军,依旧没能扑灭。这一切都归咎在大明,所以才有了上次叫嚣再次讨伐朝鲜,进攻大明的“宣战”国书。
因此,他们也迫切的想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国力究竟如何,是否有能力进一步干涉九国之事。
最后一个就是缅甸了,这个国家与大明打了几十年,近半个世纪,现在内部纷扰,四分五裂,外加大明“收复”了安南,在东南半岛上动作频频,更不敢大意,想要来一窥究竟。
当然,其他国家也没有就不关注的,暹罗,南掌,朝鲜,琉球,科尔沁等国主、使者都是翘首以待,大明的强盛,能够有效的保护他们,他们现在都面临威胁,现实而急切。
这些国主,使臣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观看,因为根据程序,大演武之后,大明皇帝陛下会有宴席招待他们,很多问题,他们都想面呈大明皇帝陛下,探查大明的真正意图。
礼部与兵部现在最是忙碌,除了各国的国主,钦使要参观大演武,京城的文武百官除了强制必须去的,其他大小官员都可以自行参与,另外就是勋贵公卿,宗室,大明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将与会!
这样的隆重盛事,大明从未有过!
礼部在详细的安排仪程,哪些人去,怎么走,如何走等等,繁琐的可怕,却又不能不细致。
兵部就更慎重,调集重兵,从京城开始,沿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绵延十多里,直通京东大营,严阵肃穆。
其他四部也都没有闲着,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哪怕他们的头头脑脑现在一个头两个大。
慈宁宫。
朱栩,张筠,张太后,小永宁四个人围着桌子,桌子中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以及各种家常菜肴。
小丫头小脸通红,站起来,拿着筷子,满桌子找吃的。
“香君,给你。”
“焕儿姐姐,给你。”
“给你的,快点吃。”
小丫头现在挺会收买人心,端着小碗,挨个给人装满吃的。
张太后懒得理会小丫头,看着朱栩与张筠,心里分外满足,这样才像一家人。
“就是少了个孩子。”
张太后心里暗道,不动声色瞥了眼张筠的肚子,微笑着与朱栩道:“太妃那边就不要去了,我刚刚看过,没有大碍,就是着了凉,休息一阵就没事了。”
朱栩给张筠夹了碗菜,看着张太后道:“嗯,有皇嫂照顾着朕也放心,待会儿朕与皇后还是去走一趟,看一眼安心。”
张太后点头,看着小丫头拿着筷子在她身边挤来挤去,眉头一皱,扯着她的耳朵抓过来,按在凳子上坐下,没好气道:“给我老实点,再打其他鬼主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丫头噘着嘴,满脸的委屈。
张筠端着朱栩给的碗,俏脸微红,端庄的坐着,没有插嘴。她暂时还没有融入这样的氛围,睁着大眼睛,一直在好奇的观察。
朱栩吃了几口,看着张太后道:“皇嫂,近来身体如何?”
这样的话朱栩每年都会问好多次,张太后没有在意,道:“没事,只要这丫头少气我几次,就没有什么大碍。”
朱栩转头看向小永宁,道:“你又干了什么?”
小丫头一本正经的端坐,对着朱栩脆声声的撒娇道:“皇叔,人家很乖的,女戒都读完了。”
朱栩不相信她,看向张太后,张太后眉头愠恼,不愿多说,朱栩又看向身侧的张筠。
张筠看了眼小永宁,凑近低声道:“公主在宫里骑马,差点失控摔下来,吓了娘娘一跳。”
说完这些,她又道:“臣妾已经与公主商量好了,她答应今后骑马会先通知我。”
朱栩暗自摇头,这丫头鬼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哪里是张筠能罩得住的,心里一琢磨,向张太后道:“皇嫂,大演武之后有个群宴,我本想请太妃,皇嫂一起去露个面,赐个福,现在太妃,皇嫂身体都不大舒服,不如就让永宁去吧,五皇兄家的一个小子也会去,这样一来,咱们皇室基本算是到齐了。”
张太后不能明白朱栩的考虑,但知道是外面的大事,看向小永宁,沉着脸道:“明天是皇上,朝廷的大事情,你要是再胡闹,决不轻饶!”
小丫头小脸肃容,向着张太后道:“母后教诲,儿臣记下了。”
虽然小丫头说的认真,但朱栩分明感觉到了她双眼里的兴奋之光。
朱栩嘴角悄悄勾了勾,又给张筠夹了几道菜,道:“明日你也要一起去,穿正装,可能会辛苦一些。”
张筠轻轻侧身,道:“臣妾无碍的。”
朱栩微微点头,心里思索着,若不是慈烨还小,带上他倒是合适。
抛开这些,朱栩与张太后等人便开始吃饭,说着的都是家长里短。
张筠俏脸不动,心里暗自自己惊讶,原来,皇帝与太后一家是这么吃饭的,还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没多久,曹化淳走进来,先对诸人行礼,然后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内阁,六部以及众巡抚在宫外求见。”
朱栩一怔,转过头道:“他们又有什么事情?”
曹化淳道:“毕阁老说他们想明白皇上的话了,特来请罪。”
朱栩眯了眯眼,不管他们是真想通还是应付差事,他肯定不能这个时候去接见,贬低满朝文武抬高他这个皇帝的时候已经过去,不能再打击群臣的信心。
“将奏本拿过来,告诉他们都回去吧,为国事之心无对错,形式方法有利弊,想清楚就行了。”朱栩稍一斟酌,便道。
“是。”曹化淳应声道。
第976章 夜话
乾清宫外,内外廷的界限上,一群文武高官听着内监的传话,神色都是微松。
他们已经代表大明的最高层,要是被皇帝当众在“道德”问题上教训一番,所有人都会没脸,说不得会有人“羞愧”的辞官。
在这个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对朝局有不可预测的影响,好在宫里的皇帝还算理智,没让他们下不来台。
毕自严等人之前已经与诸位巡抚商议过,这次他面色和缓,颇有些春风和煦的道:“明天是大演武,估计皇上还得忙几天,咱们再讨论一下,难题,终是要解决的,国事不可因我等而荒废。”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脸上也没那么僵硬,都附和着道:“大人说的是。”
诸位巡抚脸上都带着拘谨的笑容,看上去很是奇怪,别扭。
一群人陆陆续续出了宫,虽各有心思,却也算平静无事。
朱栩从慈宁宫出来,去了一趟仁寿殿,然后再去凤藻宫,又在芷兰宫待了一阵子,最后才转回坤宁宫。
说到底,现在还是帝后大婚的蜜月期,但事多繁杂,两人也没办法安安稳稳的享受。
朱栩躺在东暖阁,张筠的寝宫,手里翻看着毕自严等人的联合“请罪”奏本,嘴角有着高深莫测的笑意。
毕自严等人在这道奏本里,深刻剖析了朱栩之前讲的那些问题,反省了他们“刚过性折,无容人之量,宽仁之心,海纳之襟,以致政务废弛,朝局动荡”,今后要“敞以胸怀,无欲而刚,兼容并蓄,务实为本”。
朱栩反反复复的看着这道奏本,心里也是感慨。
大明文官的刚正不阿,利弊两端,难分清楚。但大明政局的败坏,文官这些性格是占了大部分,在追求极致“圣德”的同时,忽略了现实的需要,脱离了实际,太多政务显的空洞,虚泛,毫不实际,不但不能照着他们预想的发展,反而会越来越坏,循环往复,直落深渊,不可救赎。
“希望他们能有正确的认识与改变吧……”
朱栩着奏本,自语。若是文官能够多些和睦,少些矫枉过正的内耗,对大明上下来说,也是偌大的幸运。
不远处,张筠正在卸妆,好一阵子,她穿着内衣走上来,在朱栩里面躺下,挨着朱旭,大眼睛闪亮的道:“皇上,休息吗?”
朱栩手里的奏本立刻扔飞出去,双手向着张筠的娇躯探去。
张筠俏脸微红,连忙拉住他的手,道:“皇上,臣妾是有话说。”
朱栩眯着眼,脸角诡笑,猛扑了过去,将张筠压在身下:“明天再说。”
“唔唔……”张筠挣扎了几下,就被朱栩为所欲为了。
两人算是新婚燕尔,还从来没有好好的睡一次囫囵觉,第二天又要去京东大营,折腾了两次,两人也没有睡意,搂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两人从相遇说到大婚头一天,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些不与外人道的闺房情话。
这也让两人的关系更相融,心靠的更近了一些。
然后就说到了宫里的女人以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