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以智突然目光大动,脸色骤变。
  这个年纪,这样的语气,整个大明除了皇帝,还能有谁?
  再想着他刚才的话,方以智浑身都颤抖起来,脸上的冷汗不停的落下。
  他脸角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浑身冰冷发颤。
  传说中的景正皇帝可是心思深沉,一言不合就杀人抄家,他刚才的话已经得罪死了,会不会再牵累他父亲,祸及整个方家!?


第664章 招标
  方以智等了一阵子,确定朱栩已经走了,这才不顾一切的冲出房间,招来马车,着急忙慌的催促着要赶回应天府。
  他在这里将皇帝怼的哑口无言,还想动粗,以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格,说不得会报复他们方家,他必须尽快回去,找他父亲商量对策。
  许英还是很茫然,不过今天的机会确实没了,只得打道回府。
  柳德丰恼怒朱栩的同时,很希望与许英拉拢一下关系,可惜许英根本不理会他这个已经过气太久的前侍郎。
  朱栩出了盈秀坊,天色已经黑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头顶,将小秦淮映衬的更加清丽。
  小秦淮越发的热闹,人流如潮,欢声笑语不绝。
  朱栩背着手,在人群中慢慢的走着,望着两岸的灯红酒绿,轻声自语道:“江南的事情还真是复杂……”
  复杂的事情想要理清头绪,处理干净需要时间,朱栩现在缺的就是时间,不可能在江苏留的太久。
  曹化淳与曹变蛟跟在朱栩身后,一个面色如常的警惕着四周,一个看着朱栩的背影,神色微忧。
  忧的自然是曹化淳,他近乎寸步不离的跟着朱栩多年,深知他的勤政,可这样的勤政,似乎有些过了头。
  一个人,一个男人该有的玩乐几乎都没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政务上,这样长久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作为宫内大总管,曹化淳极其有分寸,有些话他不能说,更不难引着皇帝去做什么。
  朱栩逛了很久,直到天色微微亮才转回。回到客栈的时候,锦衣卫一个紫衣小队长已经在候着了。
  朱栩喝口茶,就坐在大堂听着他的汇报。
  紫衣小队长不足二十岁,脸色冷静,站在朱栩身侧,手里拿着一本札记,神色认真的道:“皇上,经过锦衣卫从户部拿到的登记簿,全国有大小盐商超过两百多家,其中江苏最多,超过了一百家,且都身家丰厚,家资百万以上,这次闹事的,大部分都是晋商,徽商,他们彼此抱团,有意垄断在南直隶的盐课。”
  朱栩不意外,虽然盐价很低,可这是必需品,消耗品,人人都需要,薄利多销非常可观,这些商人逐利,为此动用什么手段都不奇怪。
  盐政毕竟是国家经济命脉,根据“景正新政”的规划,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盐课完全收归朝廷,由内阁直接管理。起先就要一步步的理清盐政,梳理混乱复杂的结构。
  江南是最发达的地方,自然也是最复杂的,如果一省确立一个销售商,那景正势必无比激烈,同时会引起其他盐商大大的不满,生出更多不必要的麻烦事。
  对于盐政,毕自严等人做过多次推演,认为一省一商是最为合适,各方面比较有利。倒是忽略了其他盐商的反对声,或者他们不认为会有多大。
  “继续说。”
  朱栩喝了口茶,淡淡的道。
  “是。”
  紫衣小队长翻了一页,道:“江苏的盐商与各地官府关系极深,比如扬州知府就是与山西盐商关系很深,在与徽帮的角力中,都是支持山陕帮的。两帮的争斗在扩大,已经渐渐分成了两派,不止是扬州,淮安,应天府,苏州,杭州的盐商都是如此,并且他们还裹挟了布料商,粮商,镖局等等……”
  朱栩眉头挑了挑,笑了声,没有说话。
  盐商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比其他生意更容易赚钱,好赚钱就有“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也会在这个时候显现出能量来。
  那么,这场盐商之争将会越演越烈,甚至会失控!
  紫衣小队长看了眼朱栩,道:“扬州知府看似中立,实则偏向山陕帮,据说已经向江苏巡抚衙门上书,要求将江苏的盐课交给山陕帮。”
  朱栩微微颌首,山陕帮经济能力稍弱,可在政治上有扬州知府支持,反而更胜一筹,抢了先机。
  听的差不多了,朱栩道:“明天传曹卜善来见朕,对了,让老曹也来吧。”
  “遵旨。”曹化淳道。
  紫衣小队长等了一会儿,道:“关于今年的科举,钱谦益大人已经在着手准备,试子报名已经开始,暂无他事。江苏巡抚衙门突然清查了秦淮河,据说抓了不少人,详情还没有传过来。”
  朱栩倒是意外,敢对秦淮河动手——有魄力,微笑着道:“什么人带队?”
  “右参政,方孔炤。”紫衣小队长道。
  朱栩神色微动,道:“让应天府那边摸一摸,将这位方参政的底细给朕传过来。”
  “是!”紫衣小队长应声,过了一会儿继续道:“毕阁老已经启程回京,傅尚书也已经离开陕西,京城平稳,信王上书,请就藩。”
  朱栩手指在桌面敲击了几下,道:“准。”
  “是!”
  紫衣小队长又应了声,而后道:“其他暂没有要紧,明天布木布泰会到扬州,海兰珠娘娘会晚一天。”
  朱栩摆了摆手,道:“嗯,朕知道了,去吧。”
  “是。”紫衣小队长转身飞快的离去。
  朱栩近来也没有好好休息过,大致摸清了一些情况,心里稍稍放松,便直接上楼道:“都去休息吧,朕也好好睡一觉。”
  “遵旨。”
  大堂内的一群人应声。
  朱栩洗漱一番就上床睡觉,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好一会儿之后,叹了口气,披着衣服起床。
  “这是强迫症晚期啊……”
  朱栩点上灯,摊开纸,磨好墨,拿起笔,在纸上写出了四个大大的字迹:招标条陈。
  而后就开始一字一句的打着草稿,最后将一张张纸摊开在四周,开始认真书写。
  对于毛笔朱栩也算是习以为常,可对字迹还是颇为没底气。
  倒不是他写的有多差,而是现在但凡能中进士的,都有一手漂亮字,更别说那些几十年的老官僚,朱栩这个颇有些超前意味的字迹要是传出去,怕是有不少人会暗暗笑话。
  “得找个合适的枪手……”
  朱栩嘀咕一句,继续埋头写着。即便有枪手,也得有完整的条陈,目录可以直接抄写。
  曹化淳并没有睡,坐在大堂内,看着朱栩又亮起灯的房间,神色越发忧虑。
  这样不分昼夜的熬下去,铁打的人也吃不消吧?


第665章 高价出口
  扬州,织院。
  这是一个巨大的院子,占地近百亩,在扬州新城之外。
  朱栩刚刚踏进去,就听到一阵密集又急促的声音,虽然没有听过,却也猜测是织布的声音。
  朱栩带着曹变蛟,曹化淳一行人,由李德勇领着,走进院子里。
  李德勇是曹化淳的徒弟,很早之前就给朱栩看着京城城东作坊。
  李德勇对于皇帝的突然到来很意外也很惊喜,这些年一直在宫外,虽说不能靠近司礼监,靠近皇帝,可在宫外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尤其是在江南,更是如鱼得水,无比自在自如。
  李德勇心里对于回宫还是留下有些挣扎,这些自然不敢在朱栩面前表露,一边小步走着,一边热切的道:“皇上,这座院子主要织造妆花补纱、妆花缎、织金妆花缎、妆花绢等十几种,大部分都是卖到给红毛人,佛朗机人……”
  说着,朱栩来到一个个被打通了的,串联起来的房间内,有些类似后世的车间,车间内,一眼看不到尽头,有三排,每一排的织布机都围绕四五个妇人,专心致志的织着布,哪怕朱栩一群人来了也没有在意,继续忙碌着。
  李德勇瞥了朱栩一眼,道:“公子别见怪,以前小的来,这些人都慌忙见礼,弄坏了不少东西,后来小的就让她们当做没看见……”
  朱栩手里拍打着折扇,摆了摆手,脸色不变的慢慢走着,不时的在织布机上看一会儿,拿起丝绸摸一摸,神态颇为认真。
  曹化淳与曹变蛟也颇为好奇,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织布景象。
  李德勇有些紧张,还是小心的陪着。
  朱栩看了一圈,见李德勇没有作假,笑着道:“嗯,不错,还有其他的吗?”
  李德勇眼神大喜,道:“有有有,公子这边请,碎布还能做成香囊,布匹等等……”
  朱栩又逛了一圈,院子内功能齐全,从培训,生产,销售可以说一应俱全,除了没能生产生丝,其他的应有尽有。
  “不错不错。”
  朱栩很开心,来到一处亭子里,看着李德勇笑道:“你倒是没让朕失望,在外的内监,你的这份心算是最让朕满意的!”
  李德勇躬着身,面露激动,道:“这是奴婢分内之事,当不得皇上夸奖。”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不必谦虚,该有的赏赐少不了,先给朕说说,丝绸现在的状况。”
  李德勇心里阵阵狂喜,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赏赐向来大方,这会儿强压着,抬头看了眼朱栩,稍稍思索便道:“回皇上,织造府已经裁撤,后来由苏州商人孙庸正发起建立了一个织造商行,其中惠通商行占据三成股,是最大股东,目前在各地设立的织造商行,有苏州,应天,杭州,广州,成都等十几家,生产的各式丝绸有三十多种,每年产量超过两百万匹,每年上缴给惠通商行的利润超过三百万两……”
  朱栩微微点头,一边听着李德勇的话,一边思忖。
  这个时候明朝的经济是非常畸形的,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战事不断,需要大量的现银作为军饷,这样就让南方出现通货紧缩,北方膨胀,可偏偏南方经济发达,北方物资匮乏,难以做到畅通。
  哪怕是这些年有所好转,可货币流通依旧不怎么好,现状没有多少改变,这也是朱栩要铸币的原因之一。
  等李德勇说了一阵,朱栩又道:“销售对象有哪些,定价如何?”
  李德勇微楞,完全没有想到皇帝问的这么细,连忙道:“回皇上,丝绸定价稍贵,平常的三两一匹,稍微贵一点的十五两不止,都是些达官贵人,富人家的小姐夫人的用度,还有就是……”
  李德勇的话顿了顿,朱栩不由得抬头道:“还有什么?”
  李德勇神色微慌,道:“还有就是海贸,但凡出海的,价格都翻了三倍不止,寻常的要卖上十二两,最好的要卖上五十两……”
  朱栩双眼一睁,道:“这个还有人买?”
  李德勇点头,眼神有些闪烁的道:“是,佛朗机人,红毛人都很喜欢,在泉州他们有一个什么东印度商行,每个月定期来交易,都是现银,成色极好。”
  朱栩眯了眯眼,道:“所以就有人乘机夹带私货,将一些火柴,肥皂,玻璃器皿,瓷器这些也高价卖出去,中饱私囊?”
  李德勇神色惊惧,扑通一声跪地道:“皇上恕罪,请听奴婢解释。”
  “说。”朱栩端起茶杯,道。
  李德勇跪在地上,头上冒出冷汗,颤音道:“皇上,现在出海的危险越来越大,弄不好就被海盗给抢了,人财两空,不是大船队根本出不了海,大船队都是惠通商行的,一些本地的商户根本沾不了光,恰又遇到他们急需这些东西,上门来买,又不是朝廷的禁品,所以所以……”
  这些事情朱栩实际上是知道的,无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情况还是海面不平,朱栩不能彻底放开海禁,算起来,责任他有一大半,对这些小商户,他本就是要扶持的。
  摆了摆手,朱栩淡淡道:“嗯,你去告诉他们,每户缴纳五十两罚银,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
  李德勇一愣,慌忙道:“奴婢叩谢皇上隆恩!”
  朱栩没有理会李德勇,转头看向曹化淳,道:“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
  曹化淳躬身,道:“还没有,若真是要开战,还要等红毛人准备好。”
  朱栩神色不动的点头,这件事主动权看似在朱栩手上,实则还是在荷兰人手里,他们要是不来,明朝的海军还不能打上门。
  “佛朗机人是什么态度?”朱栩目光微动的道。
  曹化淳道:“锦衣卫飞鸽传书,据说佛朗机人本有意动,可随后反悔,似还有意与红毛人联手,他们应该有什么交易,小佛郎机人也有出现。”
  这一种情况也在朱栩的意料之内,手指敲着桌面,斟酌着道:“再传旨给熊文灿,唐王,让他们加紧训练登录作战,对于吕宋等地要探查清楚,一旦红毛人战败,要迅速进攻吕宋附近的岛屿,不要求完全占据,但一定要占据几个大岛,建立海军基地……”
  建立海军基地作为据点是目的,同时也是要让西班牙人,荷兰人明白,明朝有能力远洋,他们躲的不够远,东方的水域,贸易,大明说了算!
  “遵旨!”曹化淳微微躬身,心里却疑惑,为什么皇帝这么自信就一定能战胜红毛人呢?
  曹化淳话音刚落,一个侍卫进来,在曹变蛟耳边低语了一句。
  曹变蛟挥退他,然后向着朱栩道:“皇上,布木布泰到了。”
  蒙古大漠也是朱栩的一块心病,这几日也没少思考。
  “希望布木布泰是一剂良药……”
  朱栩心底自语,然后看着李德勇道:“朕是大明皇帝,不能保护所有百姓自由交易,是朕的失职,你回去告诉那些人,用不了多久,他们也能自由出海,朕确保他们的安全!”
  李德勇哪里听过有皇帝说这种话,扑通一声,大声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朱栩摆了摆手,迈步出了这院子。
  坐在回客栈的马车上,朱栩还在思索。
  大明的商业环境不好,不止国内,国外也是。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麻烦,处处都是掣肘。
  不过当前还是先理顺国内,他抬头看向外面道:“傅涛那边的钱币样品送来了吗?”


第666章 蒙古二卫
  要整顿贸易市场,第一步自然是要统一货币,混乱的银子,铜钱都要退出市场,朱栩要彻底的做到“等价”,货运畅通。
  “回皇上,还没有,据说是内阁那边有些异议,还在商讨,毕阁老已经回京,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送过来。”外面的曹化淳道。
  朱栩颌首,铸币这件事非同小可,涉及巨大,并不是朱栩一句话就能完成的,需要朝廷各个衙门统筹安排,内阁有所谨慎也是正常。
  “传话回去,内阁只有三天时间!”
  正常归正常,朱栩要的效率不能降低。
  朱栩回到客栈,入眼就看到了站在大堂内,微低着头,一身素衣的布木布泰。
  她站在大堂内,如同遗世独立,只有她一个,孤零零,冰冷冷。
  “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孝庄吗?”
  朱栩看着她,心里暗道。
  这个女人他在宫里见过一次,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隐隐觉得,这个时候的布木布泰,才是后世传说中的孝庄太后。
  只比他稍微矮一点,发髻打开垂在背后,五官冷色中有那么一丝柔和,偶尔眨动的眼帘,和缓又迅速。
  “亡国之女,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布木布泰跪地,长发散落在两肩,整个人都好似贴着地面,声音清冷又干脆。她身后还有一个女子也跪地,瑟瑟发抖。
  “这是一个冷静,理智,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女人。”
  朱栩暗暗评价,这样的女人,也最是可怕,因为外人难以窥伺她的真正想法。
  只是,朱栩不怕!
  他越过布木布泰,坐在椅子上,淡淡道:“是你要见朕?”
  布木布泰跪在原地不动,额头紧紧贴在地上,表情没有一丝改变,清冷的声音传出:“亡国之女,恳请大明皇帝援手科尔沁。”
  朱栩笑了声,道:“继续说。”
  布木布泰脸色依旧平静,双眼看着近在咫尺,冰冷冷的地砖,感受着那冰冷,整个人越发的冷静,道:“我可以帮助皇上清除金国在大明境内的一切细作,包括在漠南,漠北。”
  朱栩好整以暇的端着茶杯,道:“还不够。”
  布木布泰依旧神色不动,道:“科尔沁只要有两三个月就能缓过来,可堪与察哈尔一战。”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不过,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已经彻底衰败,朕早就不怎么在意。”
  “也许十年二十年不用在意,五十年后,皇帝陛下也不在意吗?”布木布泰道。
  朱栩顿时眯起眼,布木布泰算是说中地方,戳中要害了,应当说,她应该是做了详细的功课,对他有一点了解了。
  中原王朝是农耕文明,对于游牧民族在战力上处于劣势,或许有一段时间能压制,可过个几十年就会是此消彼长,中原王朝开始衰落,游牧民族渐渐恢复,迫于生计会重新开始入侵中原。
  中原王朝的历次更迭,其中都少不了游牧民族掺和,无非就是换一个或者几个对象而已。
  循环往复,直到工业文明才会结束这种情况。
  不过朱栩只是一笑,不冷不热的道:“五十年……朕确实要考虑,但是朕还年轻,过个十年,我大明骑兵三十万,火炮千门,足以如太祖太宗一样,从南到北横推草原,你无须担忧。”
  布木布泰眉头微蹙,她这是第一次面对面的与大明皇帝交锋,也算是深刻体会到大明皇帝的难缠。
  “陛下英明神武,在世之时自然无忧,那一百年呢?”布木布泰道,她准备的很充足。
  “不需要一百年,五十年的科技就足以横扫冷兵器的骑兵!”
  朱栩心里暗道,面上果决的淡然道:“朕自会考虑,如果没有足够的投名状,你应该清楚你们姐妹以及科尔沁的下场。”
  布木布泰深吸一口气,道:“科尔沁愿献上金银珠宝一千二百万两,良马五千匹,牛羊各一万头,请求大明册封,每年供奉良马两千匹,牛羊五千头,永世不叛。”
  “一千两百万两……”
  朱栩神色微惊,旋即醒悟,这肯定不是科尔沁的,多半是黄太吉没有时间带走,藏在辽东的某地的。至于其他的,朱栩也不怎么在意,前面有察哈尔,后面占据了沈阳,有足够的马场,大明现在不缺良马。
  不过,布木布泰的手笔,魄力还真不一般,换做其他人未必能做到。
  “朕看不上眼。”朱栩依旧不冷不热。
  边上的曹化淳,曹变蛟以及元可中等人都惊呆了。
  布木布泰眉头微蹙,大明皇帝的胃口超过了她的预期。
  “陛下,这已经是科尔沁所有,如果科尔沁不能在漠北立足,除了西迁已经别无他路。”布木布泰道,声音清冷,透着凌厉的坚决。
  这是威胁!
  朱栩眯了眯眼,这布木布泰倒是厉害,如果换做其他人,怕是早就应下,甚至是现在内阁六部的大人们,多半也会接受。
  毕竟北方不能让林丹汗一家独大,必须要有所制衡,否则兜兜转转又回去了,长城以及辽东都将受到察哈尔的威胁。
  “你们要西迁,那就西迁吧。”朱栩道,他可不吃这一套。
  布木布泰放地上的手,禁不住的抖了一下。
  若说当初黄太吉与一部分科尔沁西迁的时候,科尔沁剩下这部分跟着走也就走了,现今还如何走?不说明朝,林丹汗一直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不是有明朝压制,早就进攻了。
  可以说,剩下的科尔沁,现在除了求助大明,已经无路可走!
  布木布泰跪在那,神情突然出现一抹坚毅,直起身双膝转动,目光直视向朱栩,决然道:“还请大明皇帝救救我科尔沁,科尔沁、布木布泰愿以付出一切代价!”
  朱栩嘴角微动,这才是他想要的。
  端起茶杯,茶盖轻轻的拨弄着水面,好一会儿他才慢悠悠的道:“朕打算在草原上设立两卫,虎狼卫统领察哈尔以及漠南所有蒙古部落,在科尔沁设立泰宁卫,统辖科尔沁以及漠北所有蒙古部落。”
  布木布泰微蹙眉头,她读过很读书,知道明朝初期就在蒙古设立三卫,册封首领,给予赏赐,不过军队要听命明朝,负责征战明朝的敌人。
  但是这个不是与她刚才讲的一样吗?
  “还请陛下示下。”布木布泰声音清冷,眉宇倔强。
  “越来越像了……”
  朱栩心里低语一句,这布木布泰或许经历了亡国,被抛弃的痛楚,整个人都在蜕变,越发的冷静与理智。
  “简单。”朱栩喝了口茶,微笑道:“我大明掌管所有的军队,将草原纳入我大明版图,科尔沁首领封王,世袭罔替,朝廷不干预你们政务,还会适当给予补助,开市互通有无,你们的人口也可以在我大明内部自由迁徙,进入辽东,甚至入关,都没有问题。”
  布木布泰神色不变,心里却冰凉。
  大明皇帝这是要彻底的吞并科尔沁,没有一丝的商量余地!
  要么被察哈尔吞并,一切都没有了;要么被大明吞并,科尔沁还能有一丝喘息。
  饶是布木布泰冷静,理智,这个时候眉头也紧蹙,气息紊乱。
  她现在的回答,将决定科尔沁的存亡!
  朱栩微笑着,静静的打量着布木布泰。
  这是一个冷美人,面容姣好,身材不胖偏瘦,一身素色裙衫,包裹着修长娇躯,蹙着眉,抿着嘴,面露愁容,平添一股少妇独有韵味。
  “皇上当真不会干涉其他?”布木布泰抬头看向朱栩,虽然知道一旦答应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切成空,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第667章 四道圣旨
  朱栩脸上露出一抹奇特笑容,看着布木布泰道:“那是自然。”
  布木布泰眉头再蹙,大明与察哈尔,这是两匹狼,一个是血盆大口要一口气连骨头带肉的吞掉科尔沁;一个是温情脉脉的要一口一口的吃,虽然知晓后一种更可怕,可谁都会选择后一种!
  布木布泰也不例外!
  “我答应!”
  布木布泰抬着头,决然道。
  朱栩笑容绽放,也是早有预料。
  科尔沁已经是没有退路了,要么被察哈尔吞掉,要么就是投靠明朝,明眼人都会知道怎么选。
  “曹化淳,准备拟旨。”
  朱栩站起来,望着外面,目光悠远。
  曹化淳连忙命人拿来圣旨,笔墨纸砚,坐下来,准备写。
  朱栩斟酌着话语,道:“第一道,给内阁。命孙承宗统筹长城附近兵马,尤其是虎狼卫,威慑察哈尔,同时关闭惠蒙商会,禁止一切货物来往长城。”
  曹化淳提笔,飞速的写着。
  布木布泰听着,没有半丝放松,神情依旧冷清,眉宇微拧。
  “第二道,给顺平王。”朱栩背起手,挺直身体,语气威严。
  顺平王,也就是明朝对林丹汗的册封。
  “诏,顺平王以大漠中心为分界线,察哈尔部落不得北上一步,同时严格执行之前的盟约,察哈尔军队由朝廷,察哈尔共同统领,若有不从,王师即刻讨伐!”朱栩语气越来越严厉,最后更是杀气腾腾。
  曹化淳提笔写着,非常认真。
  朱栩虽然这么说,官话自然是要润一润的,曹化淳信手拈来。
  朱栩望着外面,道:“第三道,给科尔沁大汗巴达礼,册封他为顺德王,世袭罔替,科尔沁深明大义,忠勇有为,赏赐白银三万,粮食三万,食盐五千斤,准许他们在辽东随意迁徙。”
  曹化淳认真的写着,过了一会儿写好,拿起第四道。
  朱栩身后的折扇轻轻拍打着后面,一阵之后道:“第四道,给辽东总理大臣孙传庭,命他组建泰宁卫,节制科尔沁以及漠北所有部落,统一管辖,要善待各个部落,视若同族。”
  直到这里,布木布泰眉头才稍稍放松,轻轻抿了抿嘴。
  曹化淳落笔,拿起来要将圣旨吹干。
  朱栩突然又转头,道:“对了,再让传旨的内监……给孙传庭带句话,我大明自建国以来就在北方实行卫所制,既然有了卫,所也可以建,参考一下‘推恩令’。”
  布木布泰眉头微蹙,她虽然读了不少汉人书籍,却不太了解这个“推恩令”,隐约的感觉不太好。
  曹化淳确实知道,心里微动,这是要彻底的将科尔沁分裂,防止科尔沁坐大,有反叛的机会!
  朱栩没有继续再说,该下的旨意都下了,现在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就只有察哈尔。
  明朝与察哈尔的联盟是基于共同的敌人——黄太吉与科尔沁,现在这个基础没有了,双方的真正关系将显露出来。
  林丹汗是有心统一蒙古,成为成吉思汗的人,岂会屈服于大明。
  不过目前察哈尔实力还不够,眼下的情况,要么是不顾一切的开战,以图吞并科尔沁,壮大自身;要么就是虚以为蛇,与明朝周旋,忍耐着,等待机会。
  朱栩默默的盘算着,草原以及大漠太大了,他没有把握一举扫除察哈尔,林丹汗也不是黄太吉,如果双方撕破脸,林丹汗不断的侵袭长城,骚扰辽东,绝对会让大明很头疼。
  “时间……”
  朱栩心里低语,如果有个两三年,不说明朝的骑兵,科尔沁也能恢复一二,足以牵制察哈尔,再过几年,说不得大明就能扫平草原了。
  “遏制察哈尔,控制科尔沁”,这就是大明目前的针对北方蒙古的总策略。
  “平身吧。”朱栩收回心思,向着布木布泰笑了笑,道:“你也算是朕的小姨子,海兰珠过两日就会到。”
  布木布泰神色不变,站起来躬身道:“谢皇上。”
  朱栩又看了眼她的脸色,果然没有多少变化,心思难测啊。
  “给她安排一间房。”朱栩道,抬脚就想回房间。
  “皇上,不好了……”
  突然间,元可中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大声,道:“有人纵火,已经烧到这里了!”
  曹变蛟脸色微变,冲了出去,抬眼就看到隔壁的茶楼已经熊熊燃绕,火光已经烧到他们所在的酒类,前面更是已经烧毁了好几间,大火冲天,飞速蔓延。
  四周的一群人在大喊大叫,拼命的喊着救火,同时各处都有人端来水,向里面泼过去。可火势太大,靠近都难,根本遏制不了。
  “让开,已经通知官府了,救火的人马上就来……”
  “快退后,快通知后面的人,让他们赶紧出来,已经好几个人在里面出不来了……”
  “是谁干的,大白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火……”
  “你还不知道吗?火头就是徽商的盐铺,一定是山陕帮干的……”
  “遭了,曹卜善也是山陕帮,他不会不来救火吧……”
  大火炽烈,在微风的推动下,迅速蔓延,同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朱栩等人已经出来了,望着这场大火,神色各异。
  朱栩站在人群中央,布木布泰站他在边上,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