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勉励一番,让人送走郑芝龙,转头看向刘时敏道:“跟朕说说院考的情况。”
刘时敏转过身,道:“回皇上,目前只有北方几省文院初建完善,各省,各府都建有文院,州县较多,阻力也比较大,皇家政院那边还在推进,武院……兵部还在着手安排。”
朱栩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刘时敏与曹化淳是有分工的,他负责的都是相对“不怎么重要的”。他看了眼朱栩,道:“省院考题难度极大,很多天启年的举人,进士三次都没有考过,怨声很多,其中,就有山东巡抚的公子,李岩,他两次未过,经常在一些文会上发牢骚。”
朱栩眉头动了动,这位他也是让锦衣卫重点关注的人物,微微颌首。
刘时敏见朱栩没有说话,又道:“士林对废除科举有颇多议论,很多人都上书吏部周尚书,请重开科举,给予他们公平的仕途之路。”
朱栩对这点不意外,千年科举,岂是一朝可以忘怀的,手指敲着桌面,忽然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怎么看?”
曹化淳是个读书人,有家学渊源,稍作思索的道:“皇上仁德,书院遍及大明各处,读书人日多,不论是教化还是仕途,都更为宽泛,若说科举,三年一次,录取不过百人,看似公平实则犹如独木桥,多少人穷经皓首,虚度半生也未得一点功名,委实有些残酷。”
朱栩若有所思,士子们反对是,没有一场同台比试,总认为有“黑幕”,心里不平。
现在士林反弹声极大,朱栩也不能不多考虑,心里转悠了良久,看向刘时敏道:“这样吧,你去吏部走一趟,就说,为了拾遗补缺,网罗天下人才,不至流于野外,每三年再举行一场科举,是给予没有入学院的士子的,若是考得好,可以直接录入文院,毕业之后,由吏部选拔任用。至于各方面的要求,吏部商议一番,上奏。”
作为补充措施倒也合适,刘时敏暗自点头,抬手道:“遵旨。”
朱栩看着曹化淳离开,刚要低头翻奏本,孙承宗从外面急匆匆的跑进来,抬手就道:“皇上,湖广那边出事了,有五百乱民攻击县衙,被县军击败,逃入了孟养,孟养出兵保护,似有入侵之意!”
朱栩眉头立时一挑,双眼厉芒闪烁。万历年间,缅甸北侵,双方战战和和五十多年,最后还是占领了不少大明领土,没想到,居然还敢复来!
朱栩可不是万历,现在也不是颓废的万历朝。朱栩眼皮跳动,冷声道:“传旨给左良玉,命他为讨缅大帅,统领云南,湖广两地驻军,两省总督也要配合,调集粮草二十万石,大炮一百门!朕不管什么象军虎军,告诉左良玉,我大明损失多少,就要缅甸两倍的补回来,若是给朕丢脸,让他洗干净脖子!”
第415章 兵临城下
孙承宗能感觉到朱栩骨子里的“天朝天子”的怒气,刚要抬手,外面孙传庭也急匆匆的走进来。
简单行礼就直言道:“皇上,建奴有异动,兵马在大规模结集。”
朱栩眉头轻挑,并没有意外,后金那边蠢蠢欲动已久,只是这来的很不是时候。
朱栩面露沉色,以大明现在的国力,两面开战,只要是短时间也能撑得住,若是拖延下去,就会形成大麻烦。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任何一点不必要的消耗,都是冒险。
孙传庭已经知道南方的事,也神色微忧,大明朝廷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改革,尤其现在,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任何轻举妄动都有可能破坏改革,甚至打断进程。
孙承宗见朱栩沉思,想了想道:“皇上,北方有秦将军在,应当无忧,臣,可以去一趟云南。”
朱栩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还是思索。
云南的左良玉可以调集云南,湖广两省兵马,加起来也有十万,配备火炮,骑兵,粮草无忧,按理说即便不能胜也不会败,就怕变成拖延战,消耗战。
“皇上。”
就在朱栩沉思的时候,申用懋也飞快的大步进来。
朱栩神色微变,今天是怎么了?
孙承宗与孙传庭也是一怔,转头看向申用懋。
申用懋也没有想到孙承宗孙传庭都在,也顾不得,抬手道:“皇上,陕西出事了,府水县被乱民强占,知县被杀,县军也尽数被屠,现在乱民已经超过万人了,陕西总督杨鹤上奏,请忠勇军平叛。”
朱栩闻言心里轻叹一声,担忧的事情终于还是来了,一面是越来越严重的灾情,一面是永不停歇的消耗战,哪怕大明国力再厚实,也会被慢慢的抽干血。
不等朱栩思绪定下,刘时敏接过一道奏本,翻了一眼,连忙递给朱栩,道:“皇上,南方水师的奏本。”
朱栩眉头皱了皱,看了他一眼,接过奏本翻看,嘴角顿时就抽了抽。
孙承宗三人都看着朱栩,见他的表情,心里也冒起不好的预感。
朱栩放下奏本,对着三人,笑意莫名的道:“熊文灿上奏,佛朗机人侵扰台湾,被水师打退,但可能有复来之势,红毛的战船也出现在海外不远。”
孙承宗三人的都神色凝重,现在除了蒙古没南下,大明四面都升起了烽烟。
孙传庭低着头,稍作思忖,便果断抬手道:“皇上,无需多扰,分轻重缓急处置就是,云南那边先让左良玉发信申斥缅甸,便备战边拖着。陕西,杨鹤应该应付不过来,可以让洪承畴平叛,以洪承畴的兵力,足以压制陕西的骚乱。台湾那边,如果皇上不放心,可以让北方水师也南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建奴的动向。”
申用懋一听,也赞同道:“孙大人说的甚是,不论是红毛,还是缅甸都是疥癣之疾,真正对我大明有威胁的,还是建奴!”
孙承宗对于陕西之事倒是颇为忧心,钦天监那边说了,灾情会越来越严重,延续好几年,朝廷这边的压力会不断增大,这样会形成一个循环,灾情越重,朝廷越无力,导致的就会是民乱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忧,已然超过了建奴!
不过显然,皇帝以及申用懋等人都没有意识到,现在说出来也太早,沉色着没有说话。
朱栩对孙传庭的话是认同的,虽然历史上推翻明朝的是流民军,可占据天下的是满清。
朱栩见三人意见都趋于一致,也便拍板道:“那就这样吧,兵部拟旨,发给陕西,云南,福建,再招秦良玉,赵率教,满桂,张之极,金国奇等人进宫,商讨一番。”
“遵旨。”孙承宗三人同时抬手。
第二天,参谋部内,在京的一干文臣武将都聚集齐了,包括户部尚书傅昌宗,工部尚书徐大化。
朱栩一干人围绕着巨大的沙盘,孙传庭站在那介绍:“皇上,辽东那边不必担心,现在建奴唯一能破关的,也只有绕道蒙古,其中两个地方最合适,一个是古北口,第二是喜峰口,秦总兵都做了安排,兵部也核查过,应该可以万无一失。”
徐大化从未出现在这种场合,心里分外激动,也急切的想要表现,抬手向朱栩,毕恭毕敬的道:“皇上,工部制作的水泥,也优先给了兵部,这种水泥非常坚硬,打造的防御很强,相信建奴的骑兵无法攻破。”
这些都只是辅助,关键不在这,不过官员尽力还是得夸奖,微笑着点头道:“嗯,工部这段时间做的不错,接下来工部的主要任务,一个是修路,另一个就是造船!”
徐大化知道他在朱栩面前没有什么存在,抓紧机会表现,肃然道:“臣遵旨,工部已经规划好几条线路,一年内定然能够建成,到时候不论是去四川,还是云南,速度都会比以往快上一倍不止!”
朱栩笑了笑,又转向傅昌宗,道:“舅舅,军需供应,能不能跟上?”
傅昌宗相对就沉稳很多,稍作思忖,道:“皇上,京外粮仓,可调用五十万石粮食,兵饷户部空缺,可以从惠通商行调,二百万两,三天时间能准备齐全。”
朱栩听着不意外,可孙承宗,孙传庭,秦良玉,甚至是徐大化都心里暗惊,没想到皇帝不声不响就给朝廷准备了这么大的家当,听着傅昌宗话里的意思,要是给他足够的时间,怕是能准备更多!
倒退一两年的天启朝,哪里有这么大的财力?
朱栩也看到孙承宗等人的意外,心里也一动,看向傅昌宗,申用懋道:“这样,待会儿你们回去,仔细商议一番,联合组建一个后勤供应衙门,专门供给军队。”
申用懋双眼一亮,连忙道:“是。”
傅昌宗也无不可的点头。
朱栩说完题外话,又看向秦良玉,道:“秦将军,你的看法呢?”
秦良玉从进京之后就一直在为后金南下做准备,闻言也早有腹稿的道:“皇上,新军十万,骑兵三万,外加京师东西两大营六万,近二十万大军,外加火炮二百门,臣有信心击败建奴!”
朱栩目光一凛,沉声道:“朕不是要击败,朕要的是,建奴一旦跨过长城,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遵旨!”
一干人齐齐抬手。
明朝这边严阵以待,后金也整装待发,六万大军从沈阳出发,绕过锦州一线,直扑长城。
阿敏骑着打马,奔在最前面,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努尔哈赤,黄太吉的。但他现在在这里,冷风扑面,心里却激荡,让他忍不住的想要仰天长啸!
济尔哈朗,多尔衮跟在他身边,一样的策马奔腾,这还是多尔衮第一次带兵出征,多铎年纪还小,他独掌两旗,在这支大军中,也是举足轻重。
六万大军,当年在努尔哈赤,黄太吉手上,是足以横扫蒙古的,阿敏望着看似遥远,实则近在咫尺的长城,眼神里迸射着炽热的光芒!
“二贝勒!”一个亲兵奔过来,大声道:“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明朝的关口,休整半个时辰,就能发起进攻!”
阿敏大笑,朗声道:“好,传令,全速前进!”
济尔哈朗面色冷然,看着狂奔不止,近乎失控的阿敏,目露担忧。
明朝将大同等几个重要关口兵马尽撤,很明显那是一个陷阱,哪怕他有无敌的骑兵,一头栽进去也只怕是有去无回。
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阿敏,能说服他的,也只有多尔衮,他不由得转头看过去。
多尔衮一身银甲,气势凛凛,目视前方,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济尔哈朗仿佛在多尔衮身上看到了努尔哈赤与黄太吉的影子。
两个时辰后,阿敏的大军出现在喜峰口十里外,阿敏,济尔哈朗,多尔衮三人齐头并进,遥望着喜峰口。
济尔哈朗知道不能再忍了,向着阿敏道:“二贝勒,这喜峰口是一个陷阱,我们决不能上明人的当!”
阿敏意气风发,手里的马鞭指着喜峰口,大声道:“本贝勒一定要踏平长城,无数的奴仆,粮食,庄园,都是本汗的!”
济尔哈朗听着嘴角抽动,这“本汗”都说出口了,他没有理会还是坚持道:“二贝勒,我还是反对冲喜峰口进攻。”
多尔衮突然开口,指着长城上空一排密集的黑点道:“那是什么东西?”
阿敏抬头看去,也神色一怔,道:“是鹰吗?”
济尔哈朗望着那里,心里突然一动,想起了上次辽东之战,他的骑兵动向总是被明人“料到”,疑惑的道:“我听说古时有人养鹰观察敌军动向。”
阿敏嗤笑一声,道:“你也会信那些鬼话,不过都是明人书里骗人的把戏!”
济尔哈朗也不觉得是真的,可是那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多尔衮没有多言,那黑点一排排的,没有怎么动,怎么看也不像是鹰鸟。
阿敏只是顺口答话,没有理会济尔哈朗,马鞭直指长城,道:“休整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进攻金山岭!”
本来无比紧张的济尔哈朗长松一口气,好在阿敏没有冲昏头脑,金山岭与古北口相差虽然不足三十里,也足够跳出明人的陷阱了。
第416章 紧急应对
古北口。
偌大的气球上,刘化拿着望远镜遥望着绵延不绝的金军骑兵,神色严峻。
王文胜也站在他旁边,看了好一阵子,放下望远镜道:“刘总兵,建奴看来是铁心要从喜峰口入关了,我们上报兵部吧?”
刘化仔细的看了一阵,道:“嗯,你去办吧,对了,将长城上的大篮子撤去一半,告诉他们,不论如何,不能让建奴发现这个秘密!”
“是!”王文胜答应一句,便顺着绳子下了蒸汽球。
金兵兵临城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兵部,秦良玉等人策马离京,统领京师北方各处大军。
京东京西两处大营也严阵以待,从东到西的各镇兵马也都动员起来,早就布置好的口袋,如同凶恶巨兽,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金兵钻进去。
从京城到长城各处,一个个大篮子升起,密切的注视着后金骑兵的一举一动。
参谋部内,朱栩与孙承宗,孙传庭等人也盯着沙盘,同时听着各处报来的军情,不时的有命令发出。
除去他们,京城各处依旧平静如常,丝毫没有金兵临近的危急与紧张。
半个时辰后,阿敏上马,拔出长刀,遥遥的指着金山岭,沉声大喝道:“随我杀,破口南蛮子的长城,奴仆,金银财宝,锦衣美食都是我们的!”
“杀!杀!杀!”
金兵大吼,咆哮如雷。
“杀!”
阿敏打马飞奔,六万骑兵转向,直扑金山岭。
阿敏与多尔衮也都策马飞奔,紧随其后,不过两人的心思各不相同,济尔哈朗一直在观察多尔衮,多尔衮却一直一言不发,除了打马,其他什么都没有。
金兵的突然改向,立刻就被大篮子察觉,一道道消息通过空中的大篮子飞速传递。
身在蓟州的秦良玉第一时间就接到了,他身后站着刘化,赵率教,满桂,马祥麟等人。
满桂像是个鲁莽大汉,沉声道:“秦总兵,金人应该看破了我们的布置,现在应变来不及了,不如我率兵去阻挡,给你争取一点时间。”
刘化等人也纷纷开口,要去增援金山岭,给秦良玉争取重新布置的时间。
秦良玉盯着身前的沙盘,道:“先不急。金山岭没有什么兵力驻守,关隘也狭小,金兵通过困难,他们通过之后,南下是天津卫,北转是山海关,他们的去向,只有京师!”
众人听着都心神一凛,京师非同小可,单是金兵临近,那都会引起巨大震动,波及天下。
刘化肃然抬手,道:“秦总兵,绝不能让建奴兵临京师,拼死也要抵挡住!”
满桂,赵率教等人也都这样表态,京师乃是大明的心脏,皇帝所在,百官聚集,一点事情都会卷成滔天大浪,更何况还是建奴临城。
秦良玉一身的甲胄,神色镇定,手指在沙盘上指着道:“从金山岭出来,建奴的动向基本可以确定,三屯营,遵化,然后是蓟州,绕过通州,直扑京师……”
众人看着,都点头,实际上建奴的能走的路线基本上定了,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历史,天津卫兵强马壮,山海关固若金汤,东边是海,除了向西扑向京师,也别无他途。
秦良玉认真推演一阵,突然直起腰身,沉色喝道:“满桂,赵率教听令。”
赵率教,满桂慌忙抱拳,道:“末将在!”
秦良玉拿出令箭,道:“本将命你们率骑兵三万,出蓟州,到遵化城外,缒尾建奴,不得进攻。再命遵化的袁崇焕,死守遵化,不得放弃!”
赵率教,满桂一怔,旋即醒悟,接过令箭,道:“尊令!”
两人拿着令箭走了,秦良玉又看向刘化,道:“刘总兵,你率兵两万进驻通州,马祥麟你率兵一万进驻香河,再通知京东京西两大营,让他们做好准备。”
“尊令!”
刘化,马祥麟接过令箭,转身出了大堂。
张凤仪一身的男装,眉头皱起道:“总兵,这样,应该也阻止不了建奴骑兵,若是真到了皇城下,我们可就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了。”
对于皇帝的信任,张凤仪是充分感受到了,他们马家执掌十万大军,离京师不过百里,换成哪家皇帝敢这样?
秦良玉神色平淡,还在仔细推敲着沙盘,随口的道:“我知道,你通知王文胜,让他率兵一万,待建奴越过长城,进驻金?山岭,断去他们的后路!”
张凤仪应了一声,安排卫兵去传令。她心里还是担忧,入了金山岭就一马平川,在京师之间毫无关隘,若是建奴的骑兵直扑京师,那别说皇帝,朝臣的奏本也足够将他们马家弹劾到死无葬身之地!
秦良玉一直都在认真的盯着沙盘,良久她突然道:“就在京城下设伏,走,随我进城见皇上。”
想要在京城下设伏,京畿震动会天塌地陷,哪怕是打退了建奴,那也不是功,而是大过,大罪!
张凤仪慌忙阻止,道:“母亲,这里不是成都不能这么乱来的!”
若是往常张凤仪在军营说这种话,秦良玉定然会训斥,现在却风轻云淡的道:“进宫再说。”
张凤仪心里忐忑,也知道秦良玉在战事上向来说一不二,神色紧张的跟着她离开蓟州。
与此同时,阿敏领兵也到了金山岭外不足一里,大军阵势摆开,杀气冲销。
阿敏坐在高头大马上,望着那不大不小的金山岭,学着他的父汗,扬起马鞭,大声道:“多尔衮,你去杀了那守关明将,迎我大军进城。”
多尔衮在他边上,望着那安静异常的关隘,远处还有那看似密密麻麻的,黑漆漆的大篮子,纵然没有与明军交战过,可上一次的锦州,宁远之战他都详细了解过,处处都透着诡异,这让他心里很不安。
他神色沉吟,向阿敏道:“二贝勒,我没有经验,野战还行,攻城我怕误事,给明军喘息机会。”
阿敏一怔,这个时候多尔衮“抗命”令他心里很不爽,可不能表现出来,他还需多尔衮压制济尔哈朗,又冷着脸转向济尔哈朗,沉声道:“济尔哈朗,你去!”
济尔哈朗看了眼多尔衮,向阿敏道:“二贝勒,我的人马都是骑兵,应该让绵甲军上。”
阿敏的脸色很精彩,不是他不知道这回儿事,而是兴奋过头,只顾着指挥大军的快感了。
阿敏冷冷的扫了眼济尔哈朗,一甩马鞭,大喊道:“传令,让硕托率绵甲军攻城!”
第417章 袁崇焕抗命
金山岭上的明朝守军都已经撤的差不多,硕托的绵甲军还在跑,守军就已经四散而出,消失的无影无踪。
阿敏在那看着,哈哈大笑,道:“南蛮子果然还是这样,走,随我进长城!”
阿敏打马,四旗人马迤逦着进入金山岭,飞速的在长城另一边结集。
济尔哈朗坐在高头大马上没动,他心底还在犹豫,明朝已经不同以往,真要是进了长城,不说是不是陷阱,单说能不能回来,都是两回事。
济尔哈朗一向心思缜密,他看着阿敏进了金山岭,目光转向多尔衮。
多尔衮也没有动,一直神色平静,双眼如渊,完全看不出心思。
济尔哈朗眉头微动了下,心里越发警惕,这个人,比黄太吉更有城府。
阿敏的四旗有两万多兵马,从狭窄的金山岭进入,废了好长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神色动了动,没有上前,目光放在了多尔衮身上。
多尔衮也转头看向济尔哈朗,脸上平淡。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飞速打马从后面上来,跑到多尔衮身边,急切的勒住马,在多尔衮耳边低声道:“贝勒,大汗醒了。”
多尔衮双眼猛的一睁,眼神里迸射出两道寒芒。
济尔哈朗一直都盯着多尔衮,看着他的脸色,心里猛的一动,勒住了马。
多尔衮转瞬间就控制住了情绪,转头看了眼济尔哈朗,勒住马,没有动。
阿敏在长城的另一边摆开阵势,静等着济尔哈朗与多尔衮进来,没多久爱尔礼就打马过来,恨声道:“阿玛,济尔哈朗与多尔衮没有进来!”
阿敏脸色一沉,心里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脸上狰狞凸显,沉声道:“没有他们,我两万骑兵,一样纵横天下!”
爱尔礼连忙道:“阿玛,我们人数还是太少了,根本打不下南蛮子的京城,他们有大炮的!”
阿敏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若是这样回去,对他来说将是极大的打击,黑着脸呵斥道:“这样回去,我们什么没有了,必须给南蛮子一个深刻教训!”
爱尔礼也是明白人,心里大恨,道:“是,阿玛,我跟你杀!”
“好,遵义!杀!”
阿敏打马挥鞭,直扑遵义。
遵义现在的守将是总兵袁崇焕,他手里拿着望远镜,站在城头看着那不断逼近的后金骑兵,一脸肃重。
他边上的纪用,看了眼身后还漂浮在空中的大篮子,想了想,对身边的内监道:“去,将那大篮子烧了,一点渣都不许剩,明白吗?”
“奴婢知道。”那内监应了一声,快速转身下城。
袁崇焕看了一阵,面露忧色的道:“纪公公,遵义城小兵少,根本守不住,也不知道秦总兵为什么给我这样的命令。”
袁崇焕心里十分的抵触秦良玉这道命令,在他看来,想要歼灭入长城的建奴骑兵,唯一得到办法,只有在京城之下设伏,其他的地方都应该坚壁清野,令他严守遵义,完全是将遵义白送给建奴。
秦良玉是这次战役的统帅,辖领京城附近的所有兵马,纪用作为监军太监自然是知道,听着袁崇焕不时冒出的“怨言”,他也只是一笑,道:“袁总兵,咱们奉命就是,遵义虽然没有大炮,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攻破的,建奴,拖不起的。”
袁崇焕瞥了眼纪用,以试探性的语气道:“纪公公,不如我们撤去蓟州吧,那里是去京城的必经之路,城厚墙高,应该能够大量消耗建奴骑兵,然后在京城下,就能彻底歼灭!”
纪用本能的就察觉到了袁崇焕的用意,连忙阻止道:“袁总兵,你可不能再胡来,您早就惹起皇上不满,秦总兵深得皇上信任,若是再得罪她,你就真的没有任何前途了!”
袁崇焕何尝不知道,可他更明白,死守遵义没有任何意义,眼见建奴骑兵步步逼近,他回头看了眼守城的三千兵将,决然道:“传令,全军出城,赶往蓟州!”
纪用想要阻止,可已经来不及,袁崇焕大步下城。
遵义的三千兵马,迅速从西门出,急行军奔向蓟州。
袁崇焕一出城,阿敏就知道了,万分高兴,遵义也没进,直接绕过遵义城追杀袁崇焕。
袁崇焕也不是没有一点准备,留有五百人守城,并且一直极速赶往蓟州,可还是被阿敏赶上了。
“给我杀,一个不留!”
阿敏兴奋的大叫,打着马鞭冲杀过去。
别说三千步兵了,就是三万在平原上也不够骑兵冲杀,顿时就被冲散,人仰马翻,眼睁睁的被屠杀。
袁崇焕慌忙抽调,一边安排人断后,一边火速赶往蓟州,蓟州城上有火炮,足以压制建奴骑兵。
就在不足三里外,赵率教与满桂的骑兵也摆开阵势,锋利如剑的指向阿敏方向。
满桂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袁崇焕被冲杀,一阵火大,大声向赵率教道:“建奴只有两万,不如我们杀吧!”
赵率教也看的心惊肉跳,恨不得直接杀过去,可还是阻止满桂道:“秦总兵命令我们只是吊着,现在建奴应该还没有发现我们,我们靠近一点。”
满桂一怔,他可是知道赵率教与袁崇焕关系极好,当初要不是赵率教,他也不会被排斥出辽东。
满桂认真的看向他,道:“真的不救?”
赵率教有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道:“严格执行军令,军院的课程你都白上了!”
这些总兵也都轮流去上过课,严格的被操练过,都不再算是泥腿子了。
满桂眼神闪过一丝不满,旋即没好气冷哼道:“袁崇焕也是活该,要是老实的听命待在遵义,建奴根本不敢攻城!”
赵率教眉头皱了皱,没有多说话。
与此同时,秦良玉也到了参谋部,指着沙盘向朱栩以及孙承宗等人汇报:“皇上,孙阁老,建奴从金山岭意外进关,我已经命袁崇焕死守遵义,刘化守蓟州,满桂,赵率教协防,建奴多半不会攻打遵义,绕开南下蓟州,蓟州没有没问题,加上满桂赵率教的拖延,最起码能争取一个时辰,然后我们在京城下设伏,大军围剿建奴骑兵!”
秦良玉话音一落,满堂皆惊。
第418章 朕要人头
京城是什么地方,不说是大明的心脏,也不说天子所在,更不说文武百官,单说金兵临城,对大明上下信心的打击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恢复的。
更何况,现在正是大明改革的关键时刻,真要是有个闪失,可能会功亏一篑!
申用懋第一个反对,向着秦良玉大声道:“不可以!我反对!”
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前面有孙承宗,后面有孙传庭,他的工作更多的是细碎,可面临这种大事,他也顾不得避讳什么了。
孙承宗也皱眉,金兵临城非同小可,即便不考虑风险,也要考虑影响。
孙传庭盯着沙盘,一脸肃色,从长城到京师,一马平川,根本没有阻挡,想要在其他地方设伏,根本不可能。
众人盯着沙盘看了一阵,目光都转向朱栩,这件事需皇帝点头才行。
朱栩站在沙盘前,手指敲着木框,神色也沉吟起来。
历史上黄太吉打到京师,那一战影响巨大,不止对大明朝廷的打击,还有就是让后金彻底看穿了大明朝的外强中干,也让他们有了入主中原的信心与野心。
不过,若是能够将后金的有生力量歼灭在京城下,朱栩也舍得冒险!
他抬头,刚要说话,一个内监从外面急匆匆跑过来,走到朱栩身边,低声道:“皇上,只有阿敏进了长城,差不多两万人马,其他人都停留在金山岭外没有动。”
朱栩眉头一挑,其他人也都面露凝色。
秦良玉转眼就看向沙盘,目光在金山岭到京城一线认真的看着。
孙承宗,孙传庭也都神色疑惑,不明白建奴在打什么主意。
之前的内监刚走,又一个内监匆匆跑进来,道:“皇上,袁崇焕撤出了遵义,现在正逃向蓟州,建奴在尾随追杀。”
“什么!”孙传庭脸色一变,目光盯向蓟州,蓟州离京城太近了,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其他部署了!
秦良玉,孙承宗,申用懋等人都沉着脸,一切的部署都被打乱了!
朱栩脸色也微沉,袁崇焕总是习惯性的“自以为是”,不是他这个皇帝容不了,而是这样下去,迟早会坏事。
不过眼下,还是要先解决后金。
只进来二万骑兵,长城外的随时也可以进来,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秦良玉看了一阵,向朱栩道:“皇上,可以命满桂,赵率教的骑兵挡在金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