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明(考拉)-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翟哲在北境过了这么多年,左若给他的感觉像狼,一头心无约束的狼,只会奔向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你们也回去休息吧!”翟哲很和善。
柳随风踏着木屐转身离去,他只是在尽一个幕僚的责任。
进入书房,翟哲随手拿了一本书翻开,外面的雨又哗啦啦的下开了,柳随风的话又响在他耳边,让他心不在焉。这个幕僚有时候真的很讨厌,总能抓住翟哲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恰恰又是他心中的顾忌。
“方进!”
书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年轻的亲兵推门轻步走进来。
“召季弘过来一趟。”
“遵命!”
夏日的雨很大,来得快走的也快。快到掌灯时,季弘才匆匆赶到总兵府。自他担任暗营头领以来,商号中人和军中人士都很难在见到他一面,甚至翟哲都不会清楚他在哪里。
雨已经停了,季弘的皮靴上满是淤泥,方进亲自往外把他引进总兵府。
光线阴暗,脚下无声。季弘问:“你是陕西人?”
“正是!”
“你是萧副将从陕西招过来的?”
“嗯!”方进有些畏惧这个少了一只胳膊的统领。
“你是大人的亲兵,当年我也当过大人的亲兵,”季弘从未对亲兵说这么多话,“逢参将也曾是大人的亲兵。”
方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你不知道,其实我很羡慕你。”方进身后传来季弘自嘲的笑声,“我们都是可以为大人死!”
“我也可以!”方进扬起脖子,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是吗?那我告诉你,不要和军中任何一个将军来往。”
方进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无论是陕西人,还是山西人,畿南的天雄军,还是浙东的新兵,都是大人下属。你是大人的亲兵卫,不要因为是老乡而感到亲近。”季弘的话真多,说话的功夫到了翟哲的门外。
方进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觉得自己被一条毒蛇盯上,他从未像的这么多。
“你还年轻,但大人的亲兵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季弘说完了最后一句话,伸手轻敲书房的木门。
他不会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翟哲,有些东西他知道了,但到此为止。知道太多的秘密,会让大人觉得困扰,他会是大人最忠诚的守卫。
“进来吧!”翟哲正在看书。
两人在翟哲书房内谈了半个多时辰,亥时过半,季弘悄然出门。依旧是方进送季弘出总兵府,这一次季弘一句话也没有说,天上阴云挡住了月光,季弘踏着皮靴消失在卫所门外的泥泞的道路中。
☆、第348章 萧之言的诱惑
如果说浙江防倭军镇中谁最忙,没人能说的明白。
但若问谁最悠闲,军中所有的将领几乎都会脱口而出:“萧副将。”
这里不是草原,斥候营的那些骑射手可不愿意爬了一天的山路,跑的满身臭汗,脚上起水泡,才射几只野兔。这里不是对战前线,真要打探消息也是那些出海渔民的活。
萧之言很无聊,他不是愿意管事的人,但要是看着周围所有人都在忙的头也抬不起来,他想找个喝酒的人都没有,那就更无聊了。
“翟总兵,我想去南京城逛逛!”萧之言站在翟哲对面,一脸坏坏的笑容。
“你!”翟哲会意一笑,“不是被季弘那小子几句话勾起那种心思了吧?”
“总兵大人,有兴趣与我同行吗?”与翟哲单独相处,萧之言的胆子不小。他这个副将的职位,一大半是因为自己的资历得到的,当然他自己也不在乎。当一个副将,还是游击将军,对他来说唯一的区别就是领的饷银会多上不少,但那些银子供他喝酒绰绰有余。
翟哲麾下那些统领,也只有他最合适坐上这个副将的位置,因为他心中无欲。
“我?暂时没那心情,你先去探探路吧!”翟哲顺着萧之言的话说笑,“宗茂明日会往应天府办事,你随他一起去吧,顺便往南京兵仗局和军器局走一趟。”
“遵命!”说到正事,萧之言正色行礼。
商盟在南京新开了几家店铺,经营浙东山区的干货和浙海的水产。翟哲身为宁绍总兵,经营这些东西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柳全见缝插针的本事可不小。只要能挣钱,苍蝇再小也是块肉,翟哲府下再没人比他还善于理财了。
同行的有一支三十多人的货队,萧之言领了四五十几个军士同行。
与萧之言同行,宗茂也骑马行走。
“萧叔,听说你此行专门往秦淮河!”宗茂吃吃的偷笑。
“你一个毛孩子,也敢打听大人的事!”萧之言翘起嘴角,神态高傲,“江南对我,就这么点****了。”
商队一路有宁绍军镇士卒同行,一路没有被盘查,连路上的关税也免了。两日后到达南京城外,宗茂已经是第四次来这里,一路上给萧之言讲解各处典故。牵马走进南京城门,眼中的景象与萧之言想象的完全不同。
街道两边的树荫底下,三三两两散布衣衫褴褛的难民。
宗茂解释:“从李自成攻下洛阳后,从江北往江南的难民猛然增多,应天府就在长江边,多数人都逃往这里来了。”
几个瘦骨嶙峋的汉子跪在路边,朝商队乞求:“这位爷,行行好,给点钱卖吃的吧,家中老小都快饿死了!”他们本来准备冲上来,但见到商队后萧之言领的军士,又止住了脚步。
萧之言瞥了一眼,右手伸入怀中,正准备掏些碎银子出来。宗茂拉住他的胳膊,说:“萧叔,不可。”
“为何?”萧之言诧异。
宗茂往前努努嘴,只见树影底下本在半卧的几十个难民都爬起来,用一双贪婪的眼神顶住萧之言的胳膊。
“你只要撒了一块铜钱,今天我们想脱身都难。”
宗茂话音未落,只听前面拐角响起一阵嘈杂的吵闹声,“公子爷,行行好吧,我们全家都快饿死了。”
萧之言往那边看过去,只见四五十人难民一窝蜂的围住一个身穿灰色布衫的文士,脏兮兮的小孩揪住那人的衣服不放,七嘴八舌在那嘶喊。那个年轻人满脸涨红,嘴里乌七八糟,不知在说些什么,睁不开那些难民包围圈。
“看见了吧,那便是一个好心肠的。”宗茂下巴往那个方向抵了抵。
萧之言把手从怀中缩了出来,往那边摆摆手。
十几个士卒耀武扬威大踏步冲过去,喝骂:“闪开,闪开,人家一片好心,你们怎么这般不知死活。”
看有军士前来驱逐,难民四散而逃。那文士摆弄整齐一身衣服,行方步到萧之言面前行礼,道:“多谢将军解围。”
“举手之劳。”萧之言并没有兴致搭理他。他这个人就是兴致所在,先看难民可怜,所以想给些银子救济,再看有人一番好心反而被难民挟持,又看不下去了。
那年轻文士没有让出道路,摆正衣襟说:“在下余姚黄宗羲,请问将军尊号。”
宗茂笑着插言,“你是绍兴人?那算是我们帮对人了!这位是宁绍萧副将。”
“多谢萧将军!”黄宗羲方方正正行了个礼。
“又是一个腐儒。”萧之言对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平日行事喜欢率性潇洒,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简直是要了他的命。
那文士突然在身上布衫中摸来摸去,脸色从白转红,有从红转白,最后喃喃说不出话来。
宗茂人精似的人物,问:“是不是钱丢了!”
黄宗羲又摸了好一阵,一脸焦急之色,微微点头。他被几十个难民拉住一顿扯,身上还能存住钱就奇怪了。
萧之言看他的脸色都快要哭出来了,随手掏出十两银子递过去,说:“这些银子给你,当回了余姚再还给我。”
黄宗羲呐呐看了片刻,正在萧之言不耐烦的劲上,把银子接过来,说:“等在下回绍兴一定往定海拜见萧将军。”
商队在这里耽误了好一阵功夫前行,穿过外城,宗茂押送商队往商盟店铺,这些日子,柳全在南京扩张了十几家店铺,这里是大明仅次于北京的大城,又没有京城中那些惹不起的厂卫、侯门,做生意更简单。
萧之言则送宁绍军镇的文书给南京的兵仗局和军器局,等待领取兵甲和火器。
翟哲借助东林党的关系运作了半年,才能得到这么点好处,当然起关键左右的还是银子。按照兵仗局和军器局的惯例,交上文书后,短则半月,长需数月才能领齐盔甲和鸟铳。这些日子,萧之言只能带在这里随时候命。
在兵仗局对面的客栈包下一个院子,让随行的兵士住上,萧之言住了一夜。次日午后,他闲极无聊,往秦淮河畔溜达过去。
☆、第349章 秦淮河畔的争执
“萧叔,您想独自去尝鲜吗?”
背后传来一个声音,萧之言头也不回,懒洋洋的问:“怎么,你也有这个贼胆吗?”
宗茂换了一身灰白色的布衫,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一副江南文士夏日的标配,晃晃悠悠走过来。
“大人的意思,让我平日与那些江南士子多交往,还有比秦淮河畔更好的去处吗?”
“那就一起走吧,今年你萧叔请客。”萧之言摆动衣袖。
在翟哲军中,无论是几位军中统领,还是像季弘、宗茂和柳全掌管军外事务的人,与萧之言都能相处很好。如宗茂这般骨子里高傲的人,面对萧之言也会叫声萧叔。
无欲则刚。对所有人来说,萧之言都是个毫无威胁的人,和这样的人做朋友,谁都会安心。
“萧叔这几年一定攒够了银子。”宗茂说笑。
“哪像你,一点油水便被家里那位管了起来。”与宗茂走在一起,萧之言的装扮像个保镖,但只要细细观察神态,便能看清楚两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蜿蜒贯穿于东水关和西水关之间的十里秦淮,是南京城里最热闹繁华的一条河道,也是江南首屈一指的绮靡浮华、酒色征逐的销金窟。这里有繁华奢费的****,最舒适优雅的住宅,最富丽堂皇的酒楼和最出色的戏班子。
紧靠着秦淮河北岸,是庄严肃穆的应天府学宫和科举的考唱—贡院,可是,这丝毫也不影响秦淮河那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气氛。正是那一班饱读诗书而又自命****的圣人之徒的参与,才使得这醉牛梦死的十里秦淮,平添了许多特殊魅力和奇异的色彩。
萧之言和宗茂行走的极慢。
右手边是一弯碧滢滢的、闪烁着柔腻波光的流水,沿河两岸是一幢挨着一幢的精致河房。每一所河房都有一个带栏扦的露台,伸出水面,供人纳凉消夏,赏景观灯。
宗茂手中折扇指点,“这里有享清福的名公巨卿,有不愁衣食的高人雅士,有艳名远播的当红****。萧叔这些年攒的那些银子在这里怕方寸之地也买不起。”
“哼哼!”萧之言不愿搭理他,他知道自己的斤两。
“其实这里河房多数却是用来出租的。商人、太监、官吏都可以在这里有产业,租金十分昂贵,但过往的公子王孙、富商豪客,仍然趋之若鹜。”宗茂像是专门给萧之言介绍而来。
“你只需告诉我,哪家的姐儿最俏。”萧之言语气轻佻。
“最俏的姐儿,萧叔只能看,怕憋出一声火气出来。”宗茂的笑容贼兮兮的。
说话的功夫,见前面街道上一群团在正中,四周相聚三四十步,有不少人远远的看热闹,萧之言与宗茂走近了看清楚。
只见离文德桥还有一箭之遥的市肆当中,停着两乘轿子,旁边围了一小堆人,一个愤怒的声音在叫:“你得赔我,赔我!听见没有?”
“赔?叫你让道你不让,这怨谁?”一个冷冷的声音反驳说。
接着,几个人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谁叫你挡道?”“是呀!”“不摔你个跟头,够客气了!”“赔?别想了!”
“放屁!本相公为何得给你们让道?本相公走本相公的,你们走你们的,你们为何往本相公身上撞?你们为何不给本相公让道?”先前那个人怒气冲冲地说,听口气是一位儒生。
萧之言和宗茂再靠近几步,宗茂一脸惊讶,说:“是前日那个黄宗羲。”“怎么回事!”萧之言皱眉往前赶了几步。
轿旁那几个仆役模样的汉子已经哇哇地乱叫起来:“啊,瞧他说的!要我们给他让道?”
“笑话,没听说过!”
“咦,咦!可别小看这位相公,兴许人家还真不简单——没听说‘猪圈里的黄牛’嘛!”
周围聚拢的看客,听了这句促狭的调侃话,都哄笑起来。那个儒生却不理会哄笑。他很着急地弯下腰,在一小堆东西里翻来拣去。
但那伙人看来是财势之家的仆役,趾高气扬惯了,又仗着人多势众,他们不再理会儒生。一个头戴瓦楞帽,身穿闪亮绸子衣服的瘦高汉子,像是个管事头儿,他挥了挥手,四个轿夫分别抬起两乘轿子,打算继续走路。
黄宗羲急了,只见他猛地跳起来,一下子蹿到轿子跟前,大声吼叫:“站住!”
“堂堂留都之地,岂容尔等横行!不赔书,你休想走,有本事,从本相公身上踏过去!”黄宗羲又大叫起来。由于狂怒,他的眉毛现在倒竖着,瘦小的、讨人喜欢的脸扭歪了,常常微笑的嘴角现出两道凶狠的皱纹,一向温文沉静的眼睛里,放射出吓人的光芒,看样子,他当真打算拼命了。
已经起动的轿子,被迫重新停下来。那群仆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给这个不顾死活的书呆子弄糊涂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哎,怎么回事啊?”坐在前头一乘轿子里的那个人,终于生出怒气。接着窗帘子掀起,露出来一个中年贵公子的脸,又大又白的脸。五官端正,甚至可以说清秀,只是每一样都过于小巧玲,同整张脸有点不大相配。下巴上挂着疏疏的几根黄胡子。
只见那管事到轿子边与那个公子说了几句话,回过头来,答道:“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给你,且让开。”说完就从衣袖中套银子。
“谁要你的银子,我要你赔书!”黄宗羲带有哭音,“这套宋版古籍,我等了好几年才拿到手,如今变成这副摸样。”说话的时候手里拿了一本一团被污泥包裹的物件。
那管事回到轿子边,小说嘀咕了几句。
轿子中的公子哥喝骂了一句,“混账,走。”
几个仆役巴不得有这句话,连忙指挥轿夫抬起轿子。
黄宗羲被带了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萧之言刚想上前,见对面桥上冲过来几个人,喝骂道:“我当是谁,徐青君,竟然欺负我复社的头上来。”
宗茂拉住萧之言,压低声音说:“这位,咱惹不起,徐青君,是大明开国勋臣徐达的后裔,他哥哥是世袭魏国公,兼任南京城的守备。”
“这般儒生好大胆子!”萧之言咂舌,把伸出去的半步又缩了回来。
这一声喊真有功效。轿子又停了下来,那管事讪笑的拱手,道:“原来是复社相公,小人失敬了。”
“徐青君,出来!”那几个文士很嚣张。
“相公们如有吩咐,对小人说也一样。”
“你这小老儿有多少斤两,能代替徐二爷,复社顾杲、黄宗羲、张自烈、梅朗中,还有区区——侯方域在此,恭请徐二公子出来,有话要说!”一个长相俊朗的公子哥嘻嘻哈哈的帮腔。
那管事慌张回到轿子前说话,四周看热闹的越来越多。
宗茂冷笑一声,说:“狗咬狗一嘴毛,这几个都是复社有名的公子,今日倒是有好戏看了。”
徐青君不说话,那管事回来,又行礼道:“我家公子说了,今日不慎毁了黄先生的古籍,愿加倍赔偿,请黄先生开口。”
黄宗羲涨红的脸慢慢转回去,脑袋转动,目光见到旁观的萧之言和宗茂,又红了起来,拱手道:“这本古籍得之不矣,所以心急,适才冒犯车驾,不胜抱歉,这本书买的时候花了十两银子……”
侯方域打断他的话说:“这套《潜虚衍义》,据我们所知,极可能是嘉靖四十一年从严东楼府中查抄出来的那一套,只怕已是海内孤本,当值百金。”
那管事争辩:“黄先生刚才说,买来只有十两银子。”
“买下时是买下时,现在是现在。要是徐二公子以为不值百金之价,也可以,就请再寻一套同样的来赔与黄先生。”侯方域牛皮哄哄。
那管事一副为难的神情又回到轿子边。
黄宗羲突然暴怒道:“不行,不行!书是我的,你们不能这样做!”
这真是意外的一幕,萧之言憋不住笑容,“扑哧”笑了出来。
几个文士愣住了,侯方域摇着折扇,脸色转为轻松,说:“太冲兄……”
“算了!”黄宗羲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们,你们这是要陷我于不义!”
侯方域那张英竣白皙的脸刷地红了。他的眉毛倒竖起来,眼睛也瞪圆了。嘴巴蠕动了一下,却没有说出来。终于,他冷笑一声,转过脸去。
宗茂凑在萧之言耳边,压低声音说:“这位是前户部尚书侯恂的儿子,他爹从崇祯九年入狱,还被关在北京城的大牢里。”
“操!”萧之言憋了一句粗口。
“不过他爹当年对左良玉有恩,听说左良玉跋扈,朝廷准备让他爹出狱去当监军。”
宗茂说话的功夫,那管事回头,说:“我家公子答应了,以百两银子为数,另加五十两配给黄先生。”说话的功夫把银票取出来。
此言一出,周围一阵喝彩声。复社的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呆住了,他们完全没料到对方会答允得如此爽快。
“打脸了!”萧之言捂着肚子,今天这场戏看的足。这银子要拿了,复社这几人脸就别要了。
宗茂从人群中挤进去,在黄宗羲耳边说了几句话。
黄宗羲连连点头,涨红着的脸高声说:“这些银子,徐公子是个快人,如今南京城难民众多,我只取自己的那十两银子,其余的明日都交托施粥厂赈灾,请各位做个见证。”
周围又是一阵喝彩。复社几人松了口气,目光落在宗茂身上,黄宗羲狠狠的瞪了侯方域一眼。
“这臭小子!”萧之言暗骂了一句。
这场风波很快解开,周围人群散去,黄宗羲拉住宗茂的手说:“多谢宗公子解围。”又看见萧之言,请过来给各位复社相公介绍。
侯方域一副爱采不采的摸样,其他几人听说萧之言是宁绍镇的副将,一个个都很吃惊,各自来见礼。
☆、第350章 河坊会
若不是与复社这帮相公同行,萧之言不能一个铜板也不花,就能入了秦淮河畔的河房。
三三两两的文士走入里满河画舫几十步远的文塔园,一个露天的院子里,已经坐了两个文士,其中一个正专心注注的摆弄桌子上的一堆零碎部件,另一个捧着一本书,在摇头晃脑。
“定生兄,我等来晚了!”侯方域摇着折扇走进院子。
那摇头晃脑的文士放下书,正是复社宜兴的文士的陈贞慧,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共作复社四公子。
“啊,定生兄,你不知道,我们干了一件何等痛快的事!”跟着走进来的黄宗羲急匆匆地说。
萧之言和宗茂跟在后面走进来,看黄宗羲把之前的事又说了一遍。
这么会功夫,文塔园的头牌李十娘带着四个丫鬟走进来,给各位公子哥上茶,当中已经拼起了一张大圆桌,桌上有青花细瓷食具。
“以我看!”侯方域摇着折扇,“这一百三十四两足色纹银,小弟之意,是交给眉楼主人,再邀上十娘、赛赛几个与诸公共谋一夕之欢,岂不比拿去放什么劳什子的赈,痛快得多。”
陈贞慧皱起了眉头,连黄宗羲也变了脸色。
“说好了要放赈的。”黄宗羲的脸又红了起来。
“放赈,放赈。”顾杲附和。
陈贞慧的脸色这才舒展开来。他叹了一口气,说:“非是小弟胆小怕事,有道是树大招风,近数年来,我社声誉日隆,拥护者固然甚多,侧目者亦复不少。天如先生死后,更有无耻小人,从中播弄是非,图谋倾覆社局。故此我等总要检点行止,勿要授人以柄才好。”
这些人进来这么久,旁边趴在桌子上摆弄物件的文士神情专注,头也不抬。
“密之兄,你在忙些什么?”黄宗羲凑过脑袋去,伸手要拿桌上的东西。原来那人正是复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住手!”那人抬起头来,声音严厉,引得众人都看过去。那人两眉浓密,皮肤有些黑,鼻子高挺,脸皮紧绷绷往里收,和一般文弱的文士大不一样。
黄宗羲脸色尴尬,把手收了回来。
陈贞慧解释,“密之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副西洋千里镜,说是要研究一下它何以能将远处的物象移置眼前,早上拆开后,到现在也装不拢。”
“密之这人就是好奇太过!”有人插了一句。
宗茂掺和在这几人中说话,李十娘在与陈贞慧聊天,萧之言独坐院子边,看着方以智聚精会神在茶庄拆装手中的镜筒,完全没注意到周围的喧闹。
几人正说话时,外面传来老鸹的尖叫:“眉楼的主人来了。”
院子的门帘拉开,一个穿着淡红色丝裙的女人领头走进来,后面跟着四个丫鬟,进门后便说:“我来晚了。”
那女子个头高挑,胜过一般的江南女子,鼻若悬胆,远山般的凤眉,桃腮含嗔,往下是高耸的胸脯,露出的半截的小臂脸颊肌肤白皙如凝脂。萧之言只看了一眼,立刻就呆住了,他只见到了一双眼睛。那女子身上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在为了衬托那一双眼睛,那双目像春日里花丛中灵动的蝴蝶,又像冬日里晶莹透亮的冰雪,深黑的眸子如两个深不可测的漩涡把萧之言裹入其中。
萧之言侧过头去,心中一阵乱跳,从他练箭术以来,几十年都没有想这般不镇定过。
“横波,来坐下!”侯方域指着身边的座椅。
萧之言没来由的心中一阵不舒服。这就是季弘对自己所说的秦淮八艳之一的顾眉了。
花园里很热闹,众人七嘴八舌,宗茂有些后悔受了黄宗羲的邀请,他在这些自诩为才子的人中格格不入。
“小娘子,我不喝茶,能否给你换壶酒来。”萧之言召来一个丫鬟。
那丫鬟看见萧之言的笑容很快低下头去,答应道:“马上送来。”
不一会功夫,丫鬟取了一壶酒过来,萧之言端起酒樽,只喝了一口。只见顾眉与黄宗羲说了几句话,摆动衣裙走到萧之言对面,笑道:“萧将军,何必独饮。”
“你会饮酒!”萧之言稍露惊讶之色,他性子不羁,这么会功夫,稍前的紧张已经不见。
顾眉托腮在萧之言对面,说:“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陪我喝的尽兴的。”
宗茂在与黄宗羲说话,看见这一幕,暗自偷笑。侯方域脸上闪过一丝嫉妒,倒不是他对顾眉有什么心思,但这满院的才子,顾眉偏找一个武夫,让他心中不快。
“我从未与女子喝过酒。”萧之言微笑,翻过一个杯子,拿起酒壶,手扬起时,一溜酒花如瀑布般飞下,收起时堪堪杯满。
顾眉轻移动皓腕,举杯一饮而尽。秦淮八艳中,她和柳如是个性豪爽不羁,时人呼她为“眉兄”,柳如是自称为“弟”,见到萧之言这般举止,倍觉对胃口。
“好酒量!”萧之言却不给她加,他还不至于和一个女子拼酒。
没想到就这么个举止,竟然让顾眉心中一动。她名为秦淮八艳,平日里也不过是倚门卖笑,眼前这些人不过是逢场作戏,若能让她失态,想必没人会放过。
“你瞧不起我!”顾眉咯咯笑,对面这个副将的笑容很温暖,和传闻中的军中人士大不一样。
“你若想与我喝酒,这里的人太多了!”萧之言靠在椅子上。
他说着挑逗的话,眼神却很真诚,一点猥琐亵渎的意思也没有。这里都是一群舞文弄墨的才子,大庭广众下从没人会说出这番话来。侯方域冷哼了一声,差点就要跳出来。
顾眉的眼睛瞪了一下,似嗔似喜。
萧之言却扬起酒壶,给顾眉身前的酒杯满上,端起自己的酒杯说:“与眉娘一饮,是我来江南最畅快之事,改日会到眉楼单独拜见眉娘。”他想什么就说什么,这几个复社公子在江南名声虽响,他可没放在眼里。他来秦淮河就是****来的,遇见了心仪之人当然不会错过。
顾眉犹豫片刻,用葱玉般的手指捻起酒杯,慢慢把杯中酒饮了下去。
“无礼,粗鲁!”侯方域的声音很小,但恰巧让这个屋中的人都听入耳。
顾眉用担心神情看萧之言,萧之言却像没听见一般。侯方域这样的人在他眼里什么也不算,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而已。
宗茂可没那么好的脾气,眼神一变,正待还击,听见角落里的方以智突然大呼一声:“好了!”
说完之后,“哈哈”大笑,手中拿着一个金属筒。
黄宗羲离他最近,伸手接过来,往院外看,惊讶嚷嚷:“啊,这些东西搭配起来,十里外之景物像是被移到眼前一般,真是巧夺天工。天下竟然有心思灵通,能发明如此灵巧之物的人,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其实没什么大奥妙。”方以智解释,“我把此镜的构造绘成了图,只须找良工数人,便可制作。”说着,他把黄宗羲引向角落,拿出桌上一张纸来,铺在桌面上。纸上用毛笔描着一架千里镜,以及它的几个截面图形,还有各个零件的式样,尺寸、比例都注得清清楚楚。
黄宗羲反复瞧了一阵,叹道:“密之兄真可谓聪明过人!我虽也一样的读书,对此道却一窍不通!”
这两人一唱一和,把花园里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宗茂到嘴边的话也不好再吐出来。
千里镜在众人手中传动,到萧之言手中,举起顶住眼睛往外看,数十里外的景象就像在眼前一般,清清楚楚。
“此物要是用在军中,对斥候营岂不是如虎添翼。”萧之言简直是心花怒放。
“啊,小弟不才,“聪明”两字是当之无愧了!”方以智在那里洋洋得意,“不过,西洋的学问只是精通‘质测’,在‘通几’上还是略有欠缺。即使‘质测’,也未完备。小弟只是好奇而起。”
这两人旁若无人,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阳光,在那里高谈阔论。
方以智兴奋未去,接着说:“你说我们生在当今,幸或不幸?”
“生在乱世中,怕只能说是不幸吧。”黄宗羲淡淡地说。
方以智兴奋的眼神暗淡下去,说:“小弟知太冲兄必定这般答我。”他叹了一口气,“其实我也常常忧患当今昏昧乱世之中!”声音低沉。
他从自吹自擂,瞬间变得低沉,众人都怔住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尽然!”方以智转身,看向秦淮河水方向,“今世衰乱到了极致,如病入膏肓,无药救治。但是,若以文明教化而言,却昌盛繁荣,不逊于任何一代!”
“说起原因来,正是因为当今已经承接了数百代智慧,又有西洋之学传入中国,可与大明之学相映。我等生于今世,可映照内外,成就一番的大见识,雄视一世。如此说来,又是一大幸事。”
洪亮的声音在院内回响,萧之言把手中酒杯放下,众人都听的呆了。
“以我看来,当今所谓的儒者都有两个毛病。穷理而不博学,闻道而不力行。好名尊礼者,特立独行者,都无非是为了求名利。至于科举取士,只知弄八股,此外一无所知,也是为了利禄二字,又哪有心思穷究学问?”
“天下诸生,皆为名利!学问二字岂可无人管问?故我此生有一大愿望:若得资财,当建草堂,集天下贤才,收集古今中外之书。分经解、物理、文章、经济、医药等诸门学问,审订真伪,发扬精粹,清其条理。不奢求其能用在当世,可为千秋万代存下学问的真脉。这才不负此生七尺之躯,一身学识!”
方以智不再看众人,高昂着头走到院子中,睥睨四周,摸样威严,像一位统领千军的将帅,又像一位君临天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