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明(考拉)-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必会为大明效力,死而后已!”翟哲分不清自己说的这句是真是假,或许此刻是真,等回到方山就变成假的了。
“去吧,凡是需要宣府、大同边镇配合的,给我总督府传书!”卢象升拍拍双手,仿佛了放下一桩心思。
“遵命!”翟哲躬身,回首向来时的道路上走去。
卢象升看着他背影,眉头皱起又舒展开,他看不透这个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大黑马一路疾驰回方山,翟哲立在马厩前轻轻拂动黝黑的鬃毛,沉默半晌后招呼亲兵:“把它送回大同参将府!”
大黑马仿佛能听懂他的话,撅起蹄子爆出一声嘶鸣。
“别叫了,老了就是老了,你跟我这么多年,我可不想让你血溅沙场!”翟哲俯身在大黑马的耳边轻语,他的马厩中还有乌兰留下的枣红马。卢公没有给他配备监军,完全任由他自行施为,这一战必定会惊险万分,他不能出一点差错。
萧之言的斥候营慢慢退回方山,皇太极大军的旗帜覆盖了整个漠南草原。
宣大总督卢象升坚持前次的策略,调集大军驻守宣府长城,其余兵马分守各堡。驻守得胜堡的姜镶最紧张,清虏前两次入寇大明都是攻破了这里入塞,好在驻扎在不远处的翟哲部四千骑兵给了他一点信心。
两白旗精锐一向是大清的先锋,多尔衮一路对大明的边镇视而不见,不紧不慢到达归化城南。
漠北蒙古人的旗帜插满了归化城的城头,一列三十几人的骑兵往多尔衮大军方向前来。
“启禀王爷,我部骑兵已助大清拿下归化城!”扎萨克图汗没有露面,只让自己部落中的一个统领前来通报。
包括漠东蒙古诸部头领,很多人面对多尔滚时比面对皇太极还要恐惧,眼见大清睿亲王那张好似面瘫的脸,这个统领两条腿禁不住微微发抖。
“探明察哈尔人和土默特人的去向了吗?”
“均在河套!”
多尔衮再没有多余的话,催马往前缓缓迈步,两白旗骑兵马不停蹄往托克托草原方向行军。归化城外眺望的扎萨克图汗暗自松了口气,他早就计划好,若皇太极想从他手中夺走归化,他立刻率部返回漠北。
紧跟在多尔衮之后的是漠东蒙古联军,随后是皇太极上三旗的御林军,最后是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人马,七八万大军分营驻扎在归化城南和托克托草原。札萨克图汗也只是派部落中统领去觐见皇太极,自己坚决不露面。
皇太极好像完全不在乎札萨克图汗的无礼行径,视归化城如无物。大军驻扎后,斥候四探漠南的消息,自己亲自前往黄河渡口查看军情。
阴天,河面上有一层稀薄的雾。
君子津渡口是河套最宽阔的河面,站在河边能看清楚对岸的情形,再远些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
皇太极庞大身躯压在白马上,战马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他已不是十年前可以横穿整个草原追击林丹汗的年龄。对面的河岸边有三四十只小船随河浪摇晃,也有一列骑士在与他们对视。
“看来他们想守住河套!”多尔衮插言。
“所以这是个麻烦!”皇太极像是在喃喃自语。他弄出这么大动静,又拖延了半个月才发兵,本想让额哲跟他的父亲那样逃向漠西。到那时,两个部落惶惶然不可终日,他再督促大军追击,可事半功倍。
“幸好我们准备了足够的羊皮筏子!”济尔哈朗看上去很乐观。
“令汉八旗先行渡河攻击,试探对面的虚实!”皇太极下令。
“遵命!”
女真人不善水战,绝大多数人掉入这样的黄河八成像秤砣一般沉底,既然如此,汉八旗只能先当一次炮灰。传令兵奔赴汉八旗营地,耿仲明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军中士卒,从中挑选出两千多会水的士卒。这些人虽然会水,但能在这样汹涌的河水中穿梭的也不多。
雾气挡不住视线,双方都能看清楚对面在干些什么。
逢勤亲自跳上最大的那艘战船,文林柱跟在他身后。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逢勤从一个旱鸭子学会了游泳,也能让自己的身躯在战船上保持平衡,但文林柱觉得自己的主官掉下这样的黄河中心八成会丢掉性命。
河对岸对面的羊皮筏子入水,步卒手持盾牌爬上去,有弓箭手坐在后列,两侧是持桨的步卒。文林柱挥手,看见逢勤的表情把手又放了下去。
“有把握击败他们吗?”逢勤声音很轻,
“有!”文林柱吼了一嗓子。
“既然如此,就不要着急,等他们离岸远一点,落水后能逃回去的可能性就小一点。”逢勤在手把手教文林柱打仗。他比文林柱要小上近十岁,但已有了八年的战场经验。
“遵命!”文林柱恭敬回话。
君子津渡口的水面很平缓,羊皮筏子漂浮而来,在河道正中停止了往前划动。黄河两岸战马奔腾,数千骑兵分列岸边,观看河道正中的将要发生的水战。
“他们在邀战!”逢勤眉头微蹙。清虏想借此看看他们这支水军实力究竟如何,“出击!拿出你们最厉害的武器,争取一举击溃清虏!”
“出击!”文林柱扬起手中木浆高呼。
十几条战船蛟龙般游向河心。

☆、第302章 威慑

羊皮筏子前列士卒坐在贴近水面的地方举起盾牌,自诩水性很好的士卒口衔尖刀一头扎进浑浊的浪涛中,在二三十步外露出头来。
这只是一场试探性的水战,皇太极想看看蒙古人在对岸搞出来的水军究竟是不是银样镴枪头,他从未听说过蒙古人也能打造出战船。如果说女真人不擅长水战,那么蒙古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是汉人!”多尔衮的目光锐利像辽东山林的里的鹰,相比之下立在他身前的皇太极已显苍老。
“是吗?”皇太极瞪大眼睛也看不清楚河道中心对面那些人的脸。
“出击!”文林柱挥动战旗,十几艘战船一字排开,每艘战船相隔三四十步远。光看队列就知道双方不在一个等量级上,这半年功夫没白费。
逢勤扶住船舷稳住身躯,他才学会游泳,水军作战完全交由文林柱指挥。
船头两个士卒一手举着盾牌,另一手提起长枪杆在船头的水中搅动,以防水鬼靠近凿船。
战船一点点拉近与羊皮筏子的距离,两边的士卒都有些慌乱。文林柱领着这五百人训练了大半年,但还没有真正的杀过人。羊皮筏子上的清虏汉八旗士卒看见对面压迫过来的战船,像草原上的一排骑兵飞速辗压向手足无措的步卒。
一支长箭歪歪斜斜射向天空,羊皮筏子上的清虏弓箭手开始阻击靠近的战船,但在颠簸的水面上,他们很难瞄准对手。
“靠近他们!”文林柱嘶喊,挥舞号令旗,额头上汗水滚滚。天气阴沉,看不见太阳,河道正中的风呼呼在耳边刮过,他就是浑身燥热,恨不得脱下身上衣服跳入冰冷的河水。在宽阔的河道只有邻近的战船上士卒能听见他在喊什么,各船的把总根据他令旗在指挥战斗,这是逢勤对麾下兵马最基本的要求。逢勤立在文林柱身后,眯着眼睛一言不发。他就这样站着,便能使文林柱记起平日训练的每一个步骤。
五十步外,船头的士卒竖起两面巨大的木盾,挡住正前方的所有空隙,偶尔有一支长箭射在上面,发出沉闷的声响,长枪在水中吞吐,如恶毒的水蛇搅动水波。战船离羊皮筏子越来越近,两边的士卒都做好了短兵交接的准备。
相距二十步。
“投掷炸球!”文林柱的号令旗先高擎向天空,随后划出一道弯曲的轨迹落下。
战船上的士卒迅速从船舱里取出一个涂成黑色的圆形火药包,点燃后等引线烧的还有半指长的时投掷向对面的羊皮筏子。
“哄!”看不见火光,只听见声响。
火药包在身边爆炸,羊皮筏子上的士卒手忙脚乱,盾牌手和弓箭手控制不住平衡落入书中,皮筏子在黄河当中歪歪斜斜。
“投掷炸药!”文林柱眼光发亮。
黑色的炸药包像是地狱之雷,一颗接着一颗,三四轮之后,羊皮筏子上再没有稳如泰山的女真士卒。
“杀!”文林柱收起令旗。
战船上士卒收起盾牌,驾驭船只穿梭在平缓的水面,两弦上的弓箭手和长枪兵肆意杀戮落在水中的汉八旗士卒。战船在水面游动,黄河的水面看不见血花,只有偶尔能见到失去控制的尸首在浪花中一闪而过。
对岸的女真观战团一言不发,皇太极眉头微皱,多尔衮脸色铁青。
杀戮过一圈后,水中再见不到活动的人影,有些人游回对岸,从水波中钻出来。文林柱不再追击,开始指挥战船追逐水面上失去控制的羊皮筏子,十几艘战船每一个个都捕捉了三四个皮筏子返回河套。
战斗结束的出乎意料的快,逢勤命文林柱一出手就拿出了最有力的武器。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在黄河中击败清虏,而是为了阻止他们过河,见识到这支水军的威力后,相信皇太极再想渡河必定会三思而后行。
“娘的,这清虏这般不经捏!”文林柱偷看逢勤的脸色,大着胆子骂了一句娘,掩饰不住喜意。这是他首战,未损失一人,屠杀了三四百清虏,怎么沾沾自喜都不过分。
河套的蒙古人在空中挥舞弯刀叫嚣,嘈杂的声音传到黄河对岸。皇太极拍打胯下战马,调转马头,往大营方向离去。他以为车臣汗复仇的名义起兵,察哈尔吞并了阿鲁喀尔喀人正是人心不齐的时候,但想得到正面一战甚至追逐的机会就这么难吗?
两列威武轩昂的骑兵到达岸边,额哲催马到了水边下马祝贺:“逢守备,果然非同凡响!”这一战让他对逢勤刮目相看。
“牛刀小试,但黄河河道很长,水军兵力不足,两位大汗不可大意!”逢勤回话时没有忘记向跟在额哲身后的俄木布汗行礼。
“有了这支水军足矣封锁河道,皇太极不敢冒险,毕竟我们在河套还有三万骑兵!”见识到水军的威力后,额哲的战局的形势估计乐观了很多。没有万分的把握,皇太极没有胆量派奇兵渡河,一不好就成了瓮中之鳖。
“如此,请大汗切记保护好这支水军的安全,我要返回汉寨了!”逢勤弯腰擦拭皮靴上沾染的一块泥土,拱手告辞。
“大人!”文林柱见到这个体型只有自己一半的主官要离开,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没底。
“你真的要回去?”俄木布汗上前一步开口,后面的话欲言又止。
“参将大人给我传来命令,令我尽力保住留在和林格尔的汉奴的性命!”说这句话的时逢勤没有多想。
但他的话让俄木布汗脸色难堪。去年他坚决不答应把汉奴无偿交给翟哲,今年无情的把一半的汉奴抛弃,无法耕种土默川的田地,太多的汉奴毫无用处,他留下一部分牧奴就够了。
留下二十名久经战场的亲兵协助文林柱,逢勤先往南渡过黄河,再纵马到达兔毛川对面,汉寨过来小舟接应,帮他渡过汹涌的川水。
山寨中挤满了衣衫褴褛的汉奴,在守军凶狠的目光下挤成一团,山下十几里外一列骑兵正在远眺这座山寨。
当斥候把汉寨的消息带回大清的兵营时,令皇太极意外。

☆、第303章 野心

与归化城近在咫尺的得胜堡和杀胡口边镇最为紧张,但关口并没有完全封闭,有人手持总督府令牌进进出出。清虏大军齐集归化附近,让宣府的守军暂时松了口气。
清晨的晨霭中,宣府的长城们在“吱呀”声中打开,这是十天来首次打开城门,两列骑兵鱼贯而出。
“祝翟参将旗开得胜!”杨陆凯前来送行,其实他很想跟随翟哲出塞作战,但总督大人一直没有松口。卢象升怕给翟哲派出一个监军让他诸事缩手缩脚,不利战事。潜意识中卢象升知道翟哲在草原有对自己隐藏的秘密。
“等着我的好消息吧!”翟哲抚摸枣红马油光发亮的皮毛。枣红马短促的“嗷”了一嗓子,摇摇尾巴,他还需要时间和这批战马建立默契。
从宣府长城出塞,翟哲的目的在于威胁清虏的后方,分散清虏大军的实力。此次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当然实施下来可能有无数个变数,一切视漠南战场的局势而定。
骑兵穿过张家口集市,这里空无一人,张家口堡的守军也已经退到塞内。走出张家口,张坝草原像从前一样安静。
“加速,朵颜草原方向!”翟哲右手臂抬起,指向前方。四千五百骑兵鬼魅般从稀疏的丛林中穿过,但这里是女真斥候重点关注的地方。
“如果没有意外,今天有一支运粮队会从前面经过!”萧之言的嗅觉不下于任何一头猎犬,这些天他一直在漠南草原活动。
往前走了半个时辰不到,正前方的草原上出现了一列车队,正在慌慌张张往朵颜草原方向撤退。
“包围他们!”黑色的腰刀出鞘,那是卢象升在岱海边的婚礼上送给翟哲的礼物。
萧之言的轻骑如离弦之箭出列,远处的车队中七八十骑兵飞也似的离去,留下十几辆骡马大车。一刻钟之后,翟哲到达近处,掀开骡马大车的帐篷,黄灿灿的小米露在口气中。
“跑的挺快!”萧之言看着远处细小如麻点的女真骑兵骂了一句。
“这是皇太极送给我们的礼物,只是有些太少了点!”翟哲抓了一把米粟扬在空气中。
皇太极为了试探大明的宣大镇究竟会不会参与到这场漠南战事中,故意将军中粮草分散运送,护卫骑兵也不多,这样一旦遭到偷袭不会损失太大。如果确定了大明会参战,他会采用新的策略。蒙古人虽然在去年帮了大明,但大明会不会帮助蒙古在很多人心中都没有定论,明军很多年没有出塞打过仗了,又缺少骑兵。
“大人,真的要实施那个计划?”萧之言不再是往日那般豁达的神情。其实他远没有自己平日表现的那么洒脱,他的洒脱仅限于对他自己。
“不错,从我走入漠南草原起,就在不停被清虏追打,我受够了,这一次,如果上天能助我一臂之力,我要让皇太极再也无法染指漠南的土地。”翟哲催枣红马绕粮车一周,下令:“押回大明!”
皇太极劳师袭远,一定没想到会受阻黄河岸边,他此次召集了这么多蒙古部落,若不能取得战果,必然会大损大清的威望。女真人立国以来,从金到清,屡次战争中胜者多,败者少,决定国运的大战仅在宁锦会战中被袁崇焕击败一次,在西征时被蒙古诸部击败一次。漠南已成为决定大清国运之地,这一次卢象升的许诺让翟哲不仅仅是想让皇太极无功而返。
“大人此战若能如愿,大同总兵之位就不远了。”左若不知是在奉承,还是在说心里话。
“一切看逢勤的了!”翟哲怕打马背,“让我们到朵颜草原去溜达一圈。”
这里的消息很快会传到托克托草原,在张坝草原至少能牵制五千人的骑兵,而且是女真人最精锐的骑兵。
汉寨,兔毛川水在咆哮。
这座山寨足足装下六千多人,绝大多数是土默特人的汉奴。
关口的城墙比之前加固了很多,可能是逢勤见识了清虏大炮的威力,在城墙之后堆积了十几块巨大的石头,让城门口缝隙只可容一马通过。
站在山顶视野很好,逢勤摘下头盔,女真骑兵连绵不绝从山林中走来,在五六里外的草原上安营扎寨。
一个四十多岁的文士带着一帮大嗓门的士卒在汉奴中穿插。他是才奉翟哲之命出塞的王义,与他同时到达的还有最后一批粮食。
王义脸色涨红,拍打双手指向山下,“看见了没有,那些就是凶残的女真人,因为去年女真贝勒岳托死在归化,他们此次正是为了岳托报仇而来,凡是土默特部众,尽皆屠杀干净!”大嗓门士卒散在汉奴中各处呼应。
汉部士卒与这些汉奴很多人都熟悉,八年前他们几乎同一批出塞,但生活的轨迹截然不同。
“我们收留你们,因为大人知道你们是汉人!”士卒咆哮,将手中的兵器敲打的叮当响,“汉人!”
“大人曾经让你们出塞,你们于土默特人为奴,但你们活下来了!这一次汉部的为了再让你们活下来,宁愿让我们陪着你们去死!”
“守住汉寨,直到最后一人!”
“守住汉寨!”汉奴双目泛红,紧随众人之后高喊。他们也许相信这些话,也许不相信,但至少曾经的汉部确实收留了他们。
听见身后的喊声,逢勤不易察觉的皱起眉头,但什么话也没说。他与王义各司其职,坚守汉寨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王义曾担任汉部暗营实际上的掌管人,在汉奴中有不少眼线,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重新入了翟哲的眼。这一次重新担当重任,虽然是最危险的地方,王义很珍惜,他是汉部的元老之一,因为耿光贪污的缘故被牵连,在翟哲入塞后蒸蒸日上时沦落成为边缘人,让他如何能甘心。
“守住汉寨!”王义站在汉奴中挥舞双手。他生出一种预感,此次他若成功了,眼前将是一条坦途。
五千汉奴按照体力和年龄均分成十队,分别由逢勤的亲兵统领,分发刀枪,开始熟悉军中号令。
清虏比想象中来的快,但也比想象中来的少。这一次,打前阵的任然是汉八旗的士卒。皇太极似乎对使用汉卒有些上瘾,损失了他也不心痛。
山下,杜度和耿仲明纵马绕山大半周,暗自心惊,这座山寨不像来的时候想象的那么简单。
杜度马鞭指向山顶,说:“这里曾是土默特汉部的老营,那些人在这里经营了七八年,把这里修的固若金汤。”他的消息来源比耿仲明要多的多,“自从汉部投入大明后,这里就成了土默特汉奴在战乱时的躲藏地!”
“也许山上都是些汉奴!”杜度转脸向一直沉默的耿仲明,“陛下把头功交给你了!”
“要都是汉奴才怪!”耿仲明心中暗骂。土默特都逃入河套了,这些汉奴留在这里哪里会有食物吃。
“攻山!”杜度板起脸下令。耿仲明也被封王,但在他们这些爱新觉罗家族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
“攻山!”传令兵的战马驰骋,旗号挥舞。
两列汉卒抬着云梯走向通向汉寨的羊肠小道。
“弓箭手!”杜度拍手下令。
一百多镶白旗弓箭排成三列跟在汉卒之后,女真人的箭术远超过汉卒,虽然是让汉卒打头阵,但也不是让他们白白送死。
第一道城墙上的垛口,守军弓箭手猫着腰拉紧手中弓弦,汉寨中优秀的弓箭手不多,好在关口很狭窄,荣不下多人并列。
“射!”垛眼中长箭像长了眼睛一样穿过最前列汉卒的胸口。抬着云梯的步卒动作加快,在这个距离他们只会是守军的靶子。女真弓箭手快步到近前还击,但城墙头的垛口设计的非常巧妙,守军不用露出脑袋便可以向下射箭。
云梯的铁钩刮在城头的及青石上响起刺耳的尖叫,汉卒扶着木梯健步如飞网上攀登。他们被训练出来不久,又是汉卒,所以并没有女真人常备的重甲。
城头露出一群着装混乱的守军,有身穿盔甲的武士,也有衣衫褴褛的难民,刀枪齐下,朝快攀到城头的清虏一顿砍刺。
二流的攻击手碰上二流的守军,逢勤为了让这些汉奴尽早熟悉战场形势,命麾下精锐士卒压阵,又有亲兵参与其中指挥,在第一道城墙头战的煞是热闹。
汉寨山顶,逢勤目不转睛盯着山下的战局。以现在的情形来看,暂时无需使用火器,像鸟铳这样的火器一定要留给值得去对付的对手。
身为炮灰没有炮灰的觉悟,汉八旗步卒攻击了不到半个时辰,溃败而逃。他们还从未给主子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耿仲明连杀了两个人才止住了溃势,否则他担心这些人借此机会一路逃到辽东去。
“废物!”杜度的口中嘀咕,他很反对皇太极组建汉八旗。
“山上有大明的官兵!”耿仲明为自己找了个不错的借口,隔得不是很远,他能看清楚城头的守卒,那些盔甲不是汉奴能拥有的。
“攻山!”杜度没有第二句话。

☆、第304章 诱饵

天气转热,清虏军中斥候沿黄河岸查探水势,两支大军在黄河两岸遥相对峙。
“也许我该考虑派一支骑兵绕过河套,直往漠西。”皇太极站在帷帐下,看对面翻滚的河水。但要那样,他该怎么保证这支奇兵的粮草补给?如果不能顺利从蒙古部落中抢掠到牲畜,那就是一条死路。蒙古轻骑?蒙古人一个也靠不住!
军营南边的方向,四个骑士飞驰而来,请求觐见皇太极。
到了陛下的大帐前,杜度神色有些不好看。侍卫引他入内,杜度先跪拜行礼,强忍着不安禀告:“末将督汉八旗攻击和林格尔山中的汉寨不利,请调集炮营支援。”
“哦!”皇太极这才想起来,他两日前曾让杜度督促汉八旗兵士去攻击和林格尔山区中的一座山寨。在他脑子里,那里不过是一些土默特部落汉贱民。
杜度的脑袋贴着地面,说:“那座山寨中不仅有土默特人的汉奴,还有曾经土默特汉部的人马在那里。”
“土默特汉部!”皇太极的心头一跳。那个传闻中杀死岳托和车臣汗的对手。
杜度有苦说不出,汉寨的坚固不下于大明的任何一座边堡,四周的峭壁光滑如镜,其上有一些树藤也被守军清除干净。这几日,山上的守军像是在逗他玩一般,他督促守军攻击的紧些,山上的抵抗也随之增长。到最后首道关口下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守军的防御越来越熟练。
逢勤完全是在利用汉八旗的士卒给土默特的汉奴练军,十队汉奴,轮番上阵。他知道这才是这场攻防战的开始,他必须要这些汉奴尽快熟悉战场,等到女真主力来袭时不至于被击溃。
“那个杀死岳托的汉部?”皇太极提高声调,像是在求证似的询问。
“正是!”
半个时辰后,一列骑兵走出联军营地,兵甲在阳光下光彩夺目,这是大清正黄旗的御林军。装备比多尔衮两白旗的白甲兵还要精良。骑兵穿过草原进入丛林,行走的速度不快,一直到半下午光景,皇太极终于看见了杜度口中的那座山寨。
那山像一座石柱拔地而起!
汉八旗兵马举旗前来迎接,山下的草原像炸了锅一般热闹。
汉寨顶部,逢勤听到禀告前来查看,看新来的这支兵马的架势,就知道来了大人物,当然他没猜到会是皇太极亲自来到这里。
“竖起旗帜!”逢勤挥手下令。
王义督促两队士卒在汉寨顶部竖起两个三四人高的木杆,木杆上两面旗帜随风挣动哗啦啦作响。一面浅黄色的布底,上书写一个巨大的“汉”字,那是汉部曾经的标志,另一面是鲜红的布底,上书“岳托”两字,正中划了一个大红叉。
多尔衮的眼神最锐利,先看清楚旗帜,眼神变得像能杀人一般,嘴唇微微颤动。
“陛下您看!”济尔哈朗手指向山顶朝皇太极示意。再往前走了三四百步,皇太极才完全看清楚山顶的情形。
“欺人太甚!”身后的几位贝子七嘴八舌,小声议论。
皇太极捻须半晌,神情不变,语气不急不缓朝杜度下令:“三日内攻下此山,一个不留!”喜怒不形于色,但并不表示身边的人感受不到他情绪。
汉寨就是那个诱饵,既然难逃被清虏攻击的命运,翟哲决定把这个诱饵做的更大一点,大到皇太极即使知道这里是个诱饵也要把它吞下去,这是翟哲的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汉寨被攻破,他自认失败,但攻下这座坚固的山寨,想必皇太极付出的代价不会小。若逢勤守住了汉寨,这里会把清虏大军的锐气消磨的干干净净。水路的优势能让汉寨有一条撤退之路,即使失败也不会要了逢勤的性命。
大清这些年受多了若奉承和臣服,铁蹄践踏之下全是敌人的身躯,何曾受到过这般羞辱。皇太极以为岳托和车臣汗复仇的名义起兵,如今正儿八经的仇敌就在眼前,他若弃之不顾,如何面对蒙古诸部?再加上去年多尔衮寇明的无功而返。声望这个东西很奇妙,有的时候能给你带来敌人,有的时候能给你带来朋友。
“大戏就要开演了!”看着山下的那列骑兵头也不回的远去,逢勤小声嘀咕了一声。有人说宠辱不惊和临危不惧是要走过世间的起起落落才能达到的境界,但对于逢勤来说,这一点像是天生的,当然他付出的代价也不菲。他现在拥有一千两百成熟的士卒,三百新兵和五千土默特汉奴,和可以支撑三个多月的粮食以及数不清的火药兵器。
一夜无话。
次日大清早,拖着铁炮的马车出现在汉寨瞭望的士卒眼中,这些人连夜从大营赶路到此。此次西征蒙古,皇太极没想着要攻打坚城,只带出来的六门铁炮。
到达山下后,孔有德来不及休息,领军中炮手查看地形。汉寨的第一道关口正对面是平坦草原,火炮找准位置很容易攻击到。但第二道关口在一道蜿蜒的山道之后,从这个角度看好像悬在半空中的楼阁,火炮无能为力。
观察了一刻钟左右,孔有德将军情禀告给杜度。
杜度沉吟半天,下定决心:“先攻下第一道关口再说。”皇太极命令之下,他的压力骤增,军中弓箭手和火炮营任由其调配,三天后攻不下这座山寨麻烦可就大了。
炮手忙碌标定距离和位置,赤膊的力士抬起铁炮到达预定地点。
逢勤在山上看见山下的动静,迅速调兵遣将,命山口的守军退回一半,又调集老兵前去搭配,令三成老兵配备七成新兵躲在关口的巨石后。虽然他重点防御第二道关口,但山门不能随便丢失,这关系到士气。
“轰!”一颗铁球炮口飞出,在半空中化出一道弧形曲线击中半山脚的山崖。
逢勤感觉脚底有些细微的颤动。这是在试炮!
山寨中人皆色变,王义的山羊胡子好似都翘起来了。崇祯三年,察哈尔精骑攻初立的汉寨,他在这里,但从未没见过铁炮的威力。
“守备大人有令,军中士卒大声喧哗者斩,乱跑乱动者斩,临阵畏缩者斩!”号令兵举令箭在汉寨中穿梭呼喊,五支二十人一队的兵丁在各处巡逻,安汉奴之心。
“轰!”山下又是一阵硝烟弥漫。铁球落在关口前二十步左右的草地上,嵌入泥中。
关口的城头不见一人,一面孤零零的“汉”字旗帜垂落在旗杆上。
陆陆续续的铁球飞舞不停,孔有德花了半个时辰调准铁炮的角度和位置。山上早已人心惶惶,只有那个瘦小的身影才能给众人带来一份心安。
巳时光景,杜度督促攻山的兵马做好准备,抬着云梯的步卒和弓箭手整齐排列。
“开炮!”孔有德憋足气吼叫。
“轰……”六声巨响并为一声。
六颗铁球连珠炮一般击打在关口的敦实的土墙上,土渣和碎石乱飞,躲在城墙下是士卒一阵骚乱。“不准喧哗,不准乱动!”老兵抽出长刀,危险和粗暴的眼神瞄向身边的汉奴,让人毫不怀疑自己要是不遵守命令会被砍掉脑袋。
孔有德毫不吝啬弹药,铁球如雨,木制的大门被轰的稀巴烂,砸的堵在里面的巨石翻腾。
鬼使神差,一刻铁球飞行的轨迹恰巧与木门中原本留下的通道重叠,砸透里面堵上的土石,滚在关后的道路上。
“啊!”两边的汉奴疯狂的喊叫,驱散心中的恐惧。
“啪!”一个老兵抽了身边汉奴几个耳刮子,“叫什么叫,不想活了吗,把长枪端紧点!”其实他们心里也害怕。
半个时辰之后,炮击声停,城头一片狼藉,那面旗帜也只剩下了半个旗杆。
“出击!”杜度挥刀下令。
清虏步卒像蚂蚁般涌上,他们看见了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