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明(考拉)-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翟哲没有多解释。
事情是在变化的,眼睛若只看已有的这几块地盘,未免太狭隘。
把昱岭关交给方国安,命左若率军留在绩溪东的山岭边监视张天禄,翟哲率亲兵卫前往徽州。
原本宁国府和徽州府的义军共有八九万人,黄道周兵败后,这些人各奔东西。徽州府失守一日就告收复,平虏将军的率军突袭清虏,接连收复徽州和旌德县城,在绩溪击败并围困气焰嚣张的张天禄。张煌言有心散布消息,命收留的义军联络失散的同伴。老百姓口口相传,谈起平虏将军翟哲,很快他收复宁绍和杭州,兵进松江的战绩四处传播。
徽州城外,四门均有兵营背靠城墙而立,一长列民夫正在往城内抬巨木和石头。
高举平虏将军旗号的兵马由远而近,张煌言出城迎接。
翟哲看张煌言被一帮穿的五花八门的汉子簇拥在当中,比从前多了一份匪气。
那些膀大腰圆的汉子见到翟哲像看见一件稀罕物,不敢正眼看,更不敢说话。
张煌言催马上前,下马作揖,“拜见将军。”
翟哲看眼前这群人很好笑,说:“玄著,你这个义军首领怎么像山大王。”
张煌言低头看看自身打扮,诧异道:“像吗?”再转身看身边这些人,会意哈哈大笑。周围簇拥的十几个义军头目也陪着笑,初见翟哲时的紧张消散了很多。
也就是张煌言这样的人才能把各路派系林立的义军聚成团,如黄道周那样自恃清高,众人虽然慕名而来,最后难免会失望而归。翟哲从见到张煌言就喜欢上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他是个精通文武的全才,也有他在张煌言身上看见一些萧之言的影子。
皖南山区延续到江北的大别山,有不少义军活动,但各地义军往往各自为战,甚至彼此之间还有矛盾,不能拧成一股绳。
江湖中人相处,自有江湖中人的规矩。翟哲自诩自己也没办法整顿这些散兵,但他麾下有两各人可担此重任,一个是萧之言,另一个就是眼前的张煌言。
一行人欢乐进城,翟哲与张煌言到府衙坐定说话。
“玄著,徽州城防布置的怎么样了,要做好被清虏围困的准备。”
“各地来投的义军有五万多人,末将征集了附近的壮丁民夫帮忙,正在筹备粮食、火药和滚木雷石。”
翟哲点头,说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你把在徽州城内富商的名单给我拟一份,再转告他们,我今晚要请他们吃饭。”
张煌言聪明绝顶的人物,马上猜到翟哲要干什么,拱手道:“遵命!”
“把徽州府最好的酒楼给我留下来,请这些人有钱人吃饭,咱们不能小气,不是吗?”
翟哲说的很轻松,张煌言以为一场腥风血雨将要到来。
他在军中呆了好几个月,知道平虏将军府粮饷不足,当下之际,唯有富商是待宰的肥羊。清兵北下之际,江南各地的不少徽商仓皇逃回老家,张天禄南下时,义军四起,有人逼迫这些富商献出银子供饷。他们从绩溪、祁门等地逃入徽州城,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杨守壮率军一到徽州城下,城内的迅速共议献城。
有钱人总是比没钱人要怕死一点。
张煌言迅速安排。
城内衙役挨个上门递上平虏将军的名帖,富商们接到手后,心里像有十五只桶打水。
城内亥时要宵禁,赴宴的时间安排在酉时,翟哲入城后半天不到。
平虏将军的名号现在没人敢得罪。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刻钟,二十多个富商早早赶到。
酒楼是最好的酒楼,人数到齐后,伙计上菜,给他们每人面前摆放几盘野菜,一盘糙米饭,一碟清水。
众人坐定,熟悉的人相互窃窃私语。
酉时,众人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随后木制的楼梯“噔噔”直响,二十多人马上正襟危坐,眼睛盯着身前。
从楼下走进来一个身材魁梧的将军,看摸样不像是平虏将军。众人正在猜时,那人扶着刀柄,轻咳一声,说:“在下是平虏将军府亲兵卫千总方进,桌子上摆的是大将军请诸位吃的晚餐。大将军事务繁忙,暂时脱不开身,命我来陪各位,诸位用完餐后,大将军再来看诸位。”
他嘴里说是来陪客,却站在台前,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富商们半天不敢乱动。
方进看众人面面相觑,坐在那里不动,冷着脸问:“难道这菜不合诸位的口味吗?”

☆、第419章 生意


富商们先把清水喝光,磨磨蹭蹭的端起装满糙米饭的碗,举筷子夹上野菜,一点点把眼前摆着的碗碟吃得底朝天。
方进的目光像是正在觅食的野狼,偶尔有富商与他的眼光相触,立刻回避开,像是碰见火红的烙铁。
有人慢条斯理,有人狼吞虎咽,有人皱着眉头,也有人神色如常。
方进把这些人的面孔一一记在脑子里,等众人都吃干净了,掉头下楼而去。
收到请客帖子时,这些富商就知道这顿饭不简单,吃完糙米饭和野菜,富商们愈发觉得这就是一场鸿门宴。平虏将军这一顿下马威无非是为了他们藏在地窖中的银子。
方进回到府衙,把诸位富商的表现给翟哲一一讲述。
翟哲认真听完,起身出门。
酒楼中。
二十多个富商打量眼前摆放的几只空碗,有人发现碗壁上还沾有几粒米饭,连忙用筷子粘上,送入嘴中。平虏将军请吃的饭,谁敢不给面子。
木楼梯上又传来脚步声,这一次脚步声很轻,也很稳,光听动静就知道正主到了。
所有的富商好奇的偏过头去,想看看传闻中的平虏将军究竟长得何许摸样。
翟哲一身青色的战袍,腰上挂了一柄黝黑腰刀,走上楼梯,气态平和拱手道:“各位,幸会!”
二十多个富商都从座位上站起来,各自拱手回礼,“拜见大将军!”
方进脚步迅捷,端起一张椅子放在翟哲身边。
翟哲安然坐下,指着桌子上的空碗,笑着问:“这顿饭,难以下咽吧!”
富商们不知该怎么回答,酒楼中很安静,有一只苍蝇震着翅膀嗡嗡响。
“这些就是我军中士卒的晚餐。”翟哲右手放到膝盖上,“不瞒诸位,我今日请各位来,是有事相求。”
二十多个富商,有人低头看桌子底下,有人盯着眼前的空碟,都做好了大放血的准备。看着阵势,平虏将军不满意,他们无法再出这座酒楼了。
“各位都在商场闯荡多年,我的来历,不知各位清不清楚?”翟哲颇有耐心,说话慢条斯理,自问自答,“我出身于山西旺顺阁翟家,商盟的柳掌柜曾是杀胡口德翔魁的东家。”
“我出身商家,所以知道各位常年在外经商的难处。请各位放心,我请诸位吃饭不是为了助饷。”翟哲抬手示意,让伙计上前给各家商人碗中倒上清水。
富商们相互使眼色,胆子大的敢正眼看向翟哲。
“我有两笔生意要找人做!”翟哲伸出两个手指,再指向众人眼前的空碗,“我军中暂不缺粮草,但城外聚集的那些义军很快连这个也吃不上了。这个生意,我要找个人合作,银子我先以半价结算,另一半我以宁波府和绍兴府的田赋做抵押,五年内付清。”
说起生意,这些富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还有一笔生意,我要找个胆子大的人合作!”翟哲脸上的笑容高深莫测,说话的声音不带一点起伏,“平虏将军府在宁波府有兵仗局和军械局,为大军提供盔甲、兵器、鸟铳和火器。各位有人做丝绸,有人做瓷器,有人做茶叶,有人做盐业,那么有人愿意做兵器的生意吗?”
酒楼中嗡嗡乱响,再不是只有一支苍蝇在飞舞了。
“各位自行聘请工匠,打制的兵甲、火器,平虏将军府会用现银来购买,也许今年你们赚不到钱,但迟早能赚到钱。”翟哲张开双臂,接着说:“各位打制兵器的作坊可放在平虏将军府名下,无需担心违反朝廷禁令。”
富商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竟然发生小声的争执。
翟哲起身,说:“我请诸位在这里商议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不想和我做生意的自行离开,想与我合作的随方进到知府衙门后院来找我。”
翟哲起身刚想走,一个坐在众人中不显山不露水,看上去年纪不大,脸色有些苍白的商人站起来,拱手道:“在下绩溪胡广厚,愿为大将军效力。”
这么快,看来徽商中还是有人才。翟哲摆手,“你再好好想想。”
胡广厚生怕翟哲离开,几个步子跟上前,语速急促,说:“无需多想,大将军所做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关系到我汉人的衣冠礼仪,能为大将军牵马执蹬,是在下的荣耀。”
翟哲仔细打量他,见胡广厚身躯瘦弱,脸色血气不旺,像是长期在阴暗中生长发育不良的幼苗。
“你随我我来!”
在众人目光聚集中,胡广厚随着翟哲下楼而去。
两人边走边说话,沿途大街上有亲兵卫把守,见不到一个百姓。
“你想做哪一笔生意?”
翟哲身材高步伐大,胡广厚瘦弱矮小,必须要一溜小跑才能跟上翟哲的脚步。他犹豫了好一会,语气有些急促,说:“两笔生意我都想做!”
“不行,只能选其一。”
胡广厚半天没说话,最后压着嘴唇,说:“那我做兵器!”
翟哲扭头看他,问:“你懂兵器吗?你知道打制戚刀要几道工艺吗,你知道铸造一杆鸟铳要多少粗铁吗?”
胡广厚摇头,“在下不知!”
“那你就敢做这笔生意,要知道,做兵器可不是小数目,没有十几万两银子打底,连个门径也摸不着。”
胡广厚咬住嘴唇,问:“兵仗局和火器局不是属平虏将军府下吗?”
“不错!”翟哲露出赞许的表情。
“在大明从来没有人敢做兵器的生意,你即使想依附我,给我供应粮草不是更安全吗?”他收起笑容,言辞犀利。
胡广厚脸色尴尬,但很快恢复平常,慷慨陈词,说:“为商者,当敢为天下人先。我说出来大将军可能不信,我愿为大将军铸造兵器,并不仅仅是为了赚取利益,大将军以宁绍一地的兵力,独自抵挡江南清虏十几万大军,又兵进徽州,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纵使为大将军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
他摘下头上的发髻,散乱的头发洒在肩膀上,“我头上发冠可为证,大将军见不到满席中,还留有发的只有三四人吗?”

☆、第420章 徽州城


生意就是生意。
平虏将军府敞开了大门,这是翟哲在杀胡口和柳全合作以来,再次招揽合作伙伴。
翟哲提到了柳全,也提到了自己出身翟家,可谓是苦口婆心。
柳全就是个示范,能让部分徽商不会担心翟哲会把他们生吞活剥了。柳全这些年确实没赚到什么钱,辛辛苦苦贩卖毛皮、茶叶、粮食和丝绸,在各地购买酒楼和客栈,但所有的收入都流进了平虏将军府。但商盟本就有翟哲的股份,在外人看来,柳全在某些地方代表了翟哲,风光无限。
在宁绍甚至江南,从没有官府敢找商盟的麻烦。杭州的牙行曾经为难商盟发货,结果商盟的护卫拿着木棍把牙行的砸的稀巴烂,事情闹到浙江巡抚那里,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酒楼中,各家富商的家主和东家有人争论不休,有人沉默不语。
这是个机会,一个与虎谋皮的机会。
徽商富家后,往往让自家子弟谋求科举,走上仕途,所以当初能推进盐政改制,击败晋商,夺得了天下最大的一块肥差。他们一直在与官府和朝廷合作,但还从未有人尝试过与武将合作。
有些人已经安稳久了,没有雄心再像祖辈那般穿着一双草鞋闯天下,孤身敢走东洋。天下大势不明,押错了宝就是身死族灭的命运。有些人视武将如饿虎,这些人现在说的好听,等到真没钱的时候,一个商人能怎么样?白白把家产垫进去,弄不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所有人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如果平虏将军真的把清虏从江南驱走了,他们现在错过的是一个什么样机会?
问题其实很简单,赌还是不赌?
半个时辰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穿着黑色衣服的老人先站起来,从衣袖中掏出两张银票,颠着脚步走到方进面前。
“千户大人,小人年老体衰,怕耽误了大将军的大事,不敢自不量力为大将军效劳。大将军为抗清虏殚精竭虑,这里是一万两银票,略表我的心意。”
方进面无表情,让开道路,说:“大将军不收银子。”
陆陆续续有人站起来,这些人今日赴宴,全都带了银票,就怕翟哲强行索取,不放他们离开。听方进这么说,他们原本放进衣袖里的手又缩了出来。
众人紧张站在那里,反而不敢走了,平虏将军请的这顿饭岂是能白吃的。
方进要是收了他们的银子,这些人热免不了暗地里唾骂翟哲几句,但平虏将军看着摆放在眼前的银票不取,他们怎么敢动。
又有个胖子挤上来,两边的脸颊肥嘟嘟的,双手递来银票,说:“这些是我们对军中士卒的一点心意,请千总大人在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收下吧!”
方进的脸瞬间变黑,语气冰冷,“各位当大将军是什么人了?”
酒楼中瞬间安静,拿着银票的手尴尬举在半空中,这是他们首次遇见白给的银子没人要,但偏偏他们必须要把这些银票送出去,买个安心。
方进摆手,说:“时间已到,各位想明白了,就请离开吧。”
走上来的二十几个人又回到座位上,相互之间嘀嘀咕咕。最后把银票集中交到三个坐在原地没动的商人手里,再推一个老者为先,到方进面前,说:“徽州的汪家、祁门的程家和休宁的朱家愿为大将军效力,我等把这些银子交给这三人,为守城的士卒买些粮草,略尽绵力。”
方进冷着脸不说话,只要银子不交到他手里,他何必要管这么多。
众人依次陆续离去。
等人都走空了,剩下的三人起身到了方进面前,为首一个中年人,脸色圆润,举手投足间气度雍容,拱手道:“在下徽州汪元在!”又转身指着身后的两人,说:“这两位是祁门的程进和休宁的朱沾云,愿为大将军效力。”
方进转身,说:“请随我来!”
三人下楼,往知府衙门而去。
天已经黑了,街道上冷冷清清,有一队巡逻兵士迎面而来。
三人各怀心思,汪元在右手紧紧攥住富商们积攒的银票,共有二十万两银子。
徽州汪家是盐商,汪元在曾在杭州结识柳全,对商盟和翟哲有所了解。他坐在酒楼中权衡良久,最终决定与翟哲合作。适逢乱世,他有万贯家财,要是不找个靠山,难保有一日不会被人盯上。无论翟哲还是张天禄,谁占据了徽州府都不会放过汪家,他花些钱为平虏将军府筹集粮草,也算是给汪家找个靠山。
祁门的程进也曾是柳全的朋友,在江南各地经营茶叶和瓷器,一直对商盟有官府当后盾羡慕不已,所以也想借机攀上平虏将军府这个高枝。休宁的朱沾元在福建和江西两地山中经营矿业,对翟哲说的兵甲和火器的生意兴趣浓厚。
方进领三人到了徽州府衙门,翟哲与胡才厚已经谈了半个时辰。
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在翟哲心中立刻有了亲疏之别。翟哲事务繁忙,胡才厚能与他谈论半个时辰,算是逮住了机会。
没有座位,没有茶水。
明眼人都知道,平虏将军虽然在找人合作,其实也是送给几人一条明路。对有些人,翟哲很随和,但对商人,他要利用这些人的钱和关系,也要让这些人明白,谁在主宰他们的命运。
三人站在翟哲面前,各对陈述自己的想法。汪元在和程进愿意经营粮草,朱沾云想经营兵甲。
翟哲命方进收下汪元在送来的银票,命张煌言记下捐献银两的富商名单,让明日张榜公布以示感谢。
徽州府的战事尚没结束,有了这些银子,再有商号相助,张煌言可派人往各地购买粮草兵备,手头上立刻宽松了许多。五六万义军聚集在徽州府,吃喝拉撒都落在他的头上,更不用说配备兵甲火器了,没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左若、方国安和驻守旌德县城的郑遵谦每日会给中军送来最新的军情。
张存仁正在进攻昱岭关,翟哲相信方国安能守住那里,唯一不确定张存仁会不会绕道攻入徽州府。多铎调集兵马来驰援徽州府,让他松了口气,其实他最担心的是清虏大军径直攻入宁绍。多铎要是兵进浙东,他必然要调集兵马回援,这样就无法在徽州府压制住张天禄。
现在,翟哲很满意,多铎的决定说明清虏已经失去了锐气。
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
张天禄还守在绩溪县城,夹在旌德和徽州城之间,进退维谷。旌德和徽州得而复失,损失六七千兵马,杨守壮等心腹将领公开投降,让军中士气低落。斥候已经探明道路,从绩溪西面翠玲退入宁国的道路畅通无阻,现在除了退兵,他好像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
攻旌德,他不敢,攻徽州,他更不敢。明军的旗帜插在绩溪城东三四十里外,他不知道那里有多少兵马,但他能感觉到深山密林中有眼睛在暗中盯着自己。
徽州府群山环绕,晚上的温度很凉爽。
炎夏已经过去,这个夏天似乎消耗尽了江南清虏的精力。
夜深。
翟哲在听张煌言禀告徽州的城防,城北的几处关卡都留有义军守御,张天禄一旦出现在那里,徽州城立刻能得到消息。翟哲连日辛苦,听到午夜时已有些犯困,心不在焉。模糊中,他已经看见了一线曙光,江南已现僵持之局,现在唯等待湖广和江西的战局变化,那里才能引导天下大局逆转。
人心即是大势,只要清虏现出颓势,各路降军很快会三心二意,原本观望中人也会忍不住伸手进来分一杯羹。
张煌言比翟哲年轻十岁,又是初掌大权,精力旺盛。
一夜过去,次日辰时,他召集各路义军首领,传平虏将军将令。
“各路义军可各派遣一百人猎杀队进入山林,取绩溪城外清虏一个首级,可领取奖赏十两银子,若是勇武之士,可凭此加入平虏将军亲兵卫。”
张天禄不退兵,徽州的局面解不开,翟哲要给他施加点压力。
徽州山高林密,有不少义军是本地的猎户,在山林中伏杀斥候和捕捉野兽没什么区别。只要张天禄得不到外面的消息,他绝不敢在绩溪久留。
一个多时辰处理完义军中事,张煌言又立刻返回徽州城,下令召集城内官绅。
这些人自己或者祖辈曾经在朝为官,与那些商人可不一样,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一次,翟哲没有出面。但平虏将军到徽州府撑腰,让张煌言底气十足。
张煌言虽然自领徽州提督,但并没有朝廷的诏书,他年纪轻轻,之前又没什么名声,那些官绅对他并不大热情。无论是浙东的首辅张国维还是唐王的首辅黄道周,这些人都能拉上关系,无论来的是谁,他们还想过从前的好日子。
翟哲受封国公,左都督,这些官位可不是白封的。他坐在这城里,徽州城的所有人心里都有数,再拗着干,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面对这些人时,张煌言与在军中大不相同。
他是举人出身,穿了一身文士服,给各位前辈执弟子礼,表现极其谦逊。
“各位先辈都深受皇恩,如今大明局势危急,身为臣子的当尽心献力。如今守城军士粮草不足,连商贾都知道捐献一份银两,在下在这里求各位打开家中粮仓。”
田地多在乡绅手里,所以粮食也多藏在他们的库中。

☆、第421章 逃走了


接连损失了七八十位斥候后,张天禄已到了忍耐的极限。
绩溪城内粮草还够支撑下去,但他心头危险的感觉越来越重。大军在绩溪城内变成了聋子和瞎子,不是所有百姓都在支持明军,但几乎没有百姓在支持他们。
从前天起,兵马出城极不安全,即使是上百人的队列。当山民猎杀队碰见他们无法解决的清虏人马时,他们会向一直在保护粮道的左若军汇报。
张天禄决定退兵。他先命三百轻骑兵从翠岭退入宁国府,在绕道东天目山进入昌化,向来自杭州的援军禀告徽州府的战局。又等了一天,率一万多兵马从绩溪城撤出,逃回宁国府。
至少他收复了宁国府,只是在杭州大军牵制浙东兵马不力,所以丢失了徽州府,张天禄这么想。
昱岭关下,张存仁攻关四日。
这几日他抓捕不少山民拷问,打听徽州府的消息,渐渐了解了那里发生了什么。他对张天禄攻下徽州又丢失了徽州懊恼不已,张天禄丢失了徽州和旌德,只有夹在中间的绩溪一地,他也认为这场战事该结束了。
清虏连日攻关不止,张存仁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张天禄安全脱身。
徽州府。
信使飞奔向浙东。
休整了五日的左若部兵马在山林中疾走。
张煌言率义军收复绩溪县城,在旌德和绩溪两地布置重兵。翟哲匆匆离开徽州,赶往昱岭关,只有他在那里,方国安才会不惜代价咬住张存仁。他没打算围攻张天禄,张天禄已经中了他的蛊毒,迟早会发作。
浙东的兵马全动了起来,两日后朱大典兵出金华,三日后孟康兵出诸暨。
沿途好多山,全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好在平虏将军麾下士卒多是浙东的山民。
连续两日,昱岭关上的守军明显兴奋的多,把攻城的清虏打的落花流水,这是因为翟哲到了这里引发的变化。张存仁本能感觉有些不对,让大军放缓攻势,命斥候紧盯徽州府方向,他在着深山中也担惊受怕。张存仁比翟哲想象的要警觉的多。他随祖大寿降清,联系为清虏攻破锦州和松江。
“难道是张天禄兵败了?还是张天禄已经撤军了?”
摸得着的明军不可怕,看不见的明军才吓人。
第四日清晨,张天禄的信使绕道东天目山经昌化到达昱岭关下。张存仁惊吓的一身冷汗,匆忙下令退兵。
了望兵迅速禀告翟哲,翟哲与方国安同上关头,用千里镜遥看,十多里外清虏兵马正在收拾行装。
翟哲放下千里镜,转首说,“方总兵,看你的了!若是能击溃张存仁兵马,我会想朝廷请示报功,从今往后徽州府的田赋将归你所有。”
徽州不是产粮之地,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常年外出经商,每年的田赋能有几个钱?但翟哲之所以到现在才放口风,正是在吊着方国安的胃口。鱼鹰吃饱了就不会再去捕鱼了,他不能一次把好处都给足了,否则如何能让方国安卖命。
方国安果然大喜,说:“清虏想来就来,想走就在,哪有这等好事。”他转头找来亲兵,下令:“命方元科率五千士卒出关,追击清虏!”
攻下徽州府,方国安出了大力气,但左若的功劳更大。翟哲答应把这里的田赋全给了方国安,可谓是给足了人情。方国安军中亲信家丁全由儿子统领,翟哲听他说让方元科出兵,心中很满意。
五千明军出关,张存仁看的清清楚楚,犹如惊弓之鸟,留下三千兵丁断后,自己率大军急退。
山林狭窄,本就铺展不开太多人马,方元科亲自上阵,领鸟铳兵和刀盾兵猛攻。方元科拔刀嘶吼:“攻破敌营,每人赏银一两!”得了翟哲的许诺,他底气也足了。
铳声惊飞山林中鸟雀,明军前仆后继,留守的清虏士卒很久没见过能如此英勇敢战的明军了,一时脱身不得。午时,确定清虏大军确实全走了,翟哲亲自督方国安大军倾巢而出,分奇兵从山中小路包抄断后的兵马后路。
张存仁如丧家之犬,留下三千断后的兵丁与追兵僵持。
夜幕时分,大军退到昌化县城后,张存仁底气稍足,一面命人向多铎禀告军情,一面调集兵马据守昌化县城。他还想着断后的兵马能退回来,那些都是军中精锐,里面有两百多女真人,否则不足以挡住追兵。
在昌化县城休整一夜,又等了一上午,两百多残兵败将仓皇逃回昌化,只剩下二十几个女真人。逃入城的的女真士卒狼狈不堪,甲衣和兵器都不知丢到哪里了。一见张存仁,这些人立刻破口大骂,“汉狗卑鄙无耻,被围后很快便投降了,坑了我们女真勇士。”
张存仁名义上是这支兵马的统帅,但女真人见从不把汉人当回事。
张存仁好言劝慰,他投入女真有些年头了,说了半天好话慢慢把这些人愤怒解开。投降的明军遇见险境不愿拼命,这是无解之局。杭州城下的汉卒一大半是原山东总兵刘泽清的部下。刘泽清被多铎杀了,这些人又被逼着在杭州城下当炮灰,军中早有怨言,只是一直被清虏大军弹压着,不敢发作。也就是明军现在还不成气候,否则张存仁甚至担心这些人割掉辫子,掉头就投入浙东去了。
损失了一百多个女真人,让他心里像被押上一块石头,这次难逃多铎的责罚了。
下午,斥候禀告二十里外见到了明军的旗帜。明军在昌化城外十几里地外安营扎寨,“平虏将军”、“翟”和“方”字三面大旗立在兵营门口。
“明军何曾有个这样的底气?”张存仁心中直突突。多少年来,明军从来不敢和清兵野战,他在城内有两万多兵马,竟然被明军堵在家门口不敢出击。江南的战局持续到三个月,浙东兵马的心气变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夜晚,双方都没敢轻举妄动。
次日天色黎明,两个信使在昌化县城东门大叫。
守军验证身份后放入。
“报!”来人直奔县衙,单膝跪在张存仁面前,“经于潜县的运粮队被明军伏击,昨夜突然有过万大军包围了于潜县城。”
“什么?”张存仁一阵头晕,于潜只有三千守军,富阳也只有三千守军。
“立刻向杭州豫亲王求援!”
这仗打到现在,简直是烂透了,也就是浙东兵马野战实力不济,又不愿攻城折损实力,否则清兵早就被打得找不到北了。左若率军奔袭四日,包围了于潜县城,他并不攻城,又分兵往富阳等地,追杀散布在各地的清兵。
翟哲在方国安营中暗自可惜,张存仁退兵早了一日,否则左若攻下昌化县城,能把这些人完完全全堵在山中。
其实真堵在山中,他也未必能如意,张存仁守住三天,杭州的兵马就能来救他。

☆、第422章 阻击战


两个半月了。
杭州城依然还是那么坚不可摧。那就像一座坚硬的石塔,碰上去只会头破血流。
城北的阵地上排列了两百多门的巨炮,近些日子已经不像十天前那么猖狂。杭州北门两侧的城墙上千疮百孔,有几段已经塌陷了,明显有石灰和巨石新砌过的痕迹,靠近城墙的房屋都被拆卸一空。
十几天前,多铎调集巨炮轰塌的北门的城墙。
陈子龙亲自上门,求城内的石匠顶着炮火修葺损坏的城墙,只需一个时辰立刻能补完毕。
无论是城头对战,还是清虏妄想从破裂的城墙处突袭,简陋的虎蹲炮是甲士的噩梦,那张斜向天空的炮口大片大片的吞噬作为突袭先锋女真甲士的性命。
多铎心疼且惶恐,他不知道当摄政王兄长知道自己在杭州城下损失了四千了女真人会如何大发雷霆。
自入关以来,女真人征战了大半个大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女真精锐损失不小。因此摄政王多尔衮命各地战事多驱使汉人降卒为先锋,务必要保住女真兵力的威慑作用。为了快些攻下杭州城,平息江南反剃发令引发的风波,多铎调配女真人亲自上阵,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降兵不愿再拼命,女真人从正月离家,大半年没见家人,又在杭州城下死伤惨重,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