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它地方打生打死离青州太远,起到的作用是牵扯石碣赵军的兵力,比如数量庞大的乞活军就是被拖在潼关战场。
“是啊。”刘彦点头:“几个方向都在坚清壁野,来年战事规模可想而知。”
石碣赵国那么搞纯粹就是要断绝汉军主动出击的可能性,那么肯定是要聚集更多的兵力采取主动,不来则已,一来绝对是大场面。
“攻下齐郡,夺占黄河南岸之渡口,以强盛水军日夜封锁黄河!”刘彦有了新的部署,这个是经过他一再思考,觉得最实际可行的方案:“水军方面我们有绝对的优势。”
黄河很长,是非常非常的长,横跨着整个中原,想要控制它难度真心不低。值得庆幸的是石碣赵国的水军很烂,能够横渡的黄河区域也不是那么多,再来是只要切断桥梁的话,小规模横渡汉军能吃下,要是大规模横渡需要的准备工作多也能提前发现。
“要是能够切断黄河,得了便宜的只会是小朝廷。”桑虞不得不说这一点:“我们的陆军规模已经占了大多数战力,再弄海军恐怕会力有不逮。”
刘彦就是在郁闷这个,他们还得保持规模庞大的海军,要是发展内河水军却影响到海军,或是拿海军的船员来内河拼杀损耗,显然会是一种脑残的行为。
“是啊,会便宜小朝廷。”蔡优发表自己的意见:“攻夺齐郡作为缓冲之地,接下来可以专心应付来自兖州的威胁,或许这样就够了。”
说到小朝廷,刘彦脸立刻就黑了。
最近小朝廷又开始在蹦跶,不是说指军事行动,是军事上毫无作为,对汉部这边却是实施影响力的同时各种指手画脚。
不知道是谁给小朝廷胆子,已经派人过来事先通知,说会有一个成规模的天使团队过来。
天使,可不是两个翅膀没有蛋蛋和蛋鸡的某幻想生物,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所指乃是天子使者。
知道谁是正使吗?是庾翼!
作为长江以南第一门阀,庾翼是庾氏的第二号人物,由他作为前来汉部宣诏的正使,可谓是东晋小朝廷给足了刘彦面子。
除了庾翼之外,其余三个门阀和排的上号的世家也会有人随同,加上随行的武装、侍从、侍女之类的人,以及路上粮秣、用度,可见这一个使节团的规模会有多大。
因为石碣赵国要蓄积力量,最快是一年,最慢也许会有个两三年,除非是汉部真的要穿越广袤的无人区,否则汉军与石碣赵国的较量是真的要消停上那么一段时间。
刘彦思来想去,长途远征不会有好下场,极速扩张占领无人区也没有用,来来去去只能是等待下一次与石碣赵国的大战。
“在此之前,发展内政和练兵会是我们急迫做的事情。”刘彦在做基调:“内政事宜要拜托诸位多加用心。”
一大片人站起来恭声应:“诺!”
刘彦将手压了压,示意全部就坐,才又说道:“小朝廷的使节团要来,应当有一个章程。”
“不是要走海路吗?”纪昌冷笑道:“天有不测风云,海有飓风大浪,不是吗?”
别说,东晋小朝廷的船都是平底船,稍微大一些就是楼船。这样的船走海路有个什么意外,那真的是太平常了。
汉部不欢迎东晋小朝廷,直接拒绝也不好,至少现在多树敌没有必要。
要是没有需求,真把东晋小朝廷的船全弄沉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海茫茫什么的,一沉绝对是死无对证,问题是汉部有长江以南商品的需求。
失去了与石碣赵国那些家族的贸易,汉部出产的海盐什么的需要新销路,对外则是需求丝绸等一些布匹,另外其余的物品或许也会有需求。
众人所待的地方当然是在下密城,处于西边的城楼之上,能够看到外面广阔的视野,远远还能看到一片乌蒙蒙的天空。
天空显示灰色不是天气不好,是西边连绵大火持续燃烧之下,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烟雾与尘埃理所当然会被风所卷,形成了类似于雾霾之类的现象。
看情况,要是风势再没有变化,晚上或是凌晨,从东安郡飘来的灰烬绝对就会进入北海郡,介时天上下得可就不是雨、雪、霜、冰雹啥的,该是一捏成灰的漂浮物。
“现在是东南风的季节,小朝廷哪怕是要派出船队,也该是等西北风的时候。”纪昌好像有些不甘心似得:“在此之前,我们或许能够再次南下,对之前没有下手的几个郡县动手,彻底搬空?”
石碣赵国没有对徐州方向进行增兵,那边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只有石遵的彭城军,其余零零散散的该是有近三万的郡县兵分布在长江一线。
对了,晋军撤退之后,石碣赵军又重新将江都和江水祠给夺了回去。
老天才知道是怎么回事,重新夺回江都和江水祠的石碣赵军,他们仅仅是清理一下就又重新进行驻扎。说好的晋军将江都和江水祠破坏得很彻底呢?
“主力作为压阵,拿新兵部队与石遵玩一玩?”刘彦对这个无比的感兴趣:“军队确实需要保持战斗力。”
没办法,之前还能在朝鲜半岛拿高句丽练兵,朝鲜半岛上的战争结束后汉部就没有了小烈度实战练兵的场所。
“会演变成会战性质吗?”桑虞嬉笑着说:“别忘记我们在徐州近乎全歼了徐州军,大兵压境可是会把石遵吓坏了的。”
“唔。兵力少危险,兵力多石遵会守城不出。”纪昌认同地点头,想了想说道:“石遵不战,便拿残存的徐州军练兵。”
全都笑了,并且笑得无比诡异。
徐州没有多少石碣赵军,隔江相望的东晋小朝廷死活不北上,要是汉军再次南下将石碣赵军清空,那个时候晋军到底北上还是不北上?
“既然已经丢一次人,他们恐怕会厚着脸皮再丢一次。”桑虞满是嘲讽地说:“再则,我们也的确需要在长江沿岸有军事动向,好叫那些要过来的使节什么的有些顾忌,别一来玩太多花样。”
让刘彦承认司马皇室正朔的地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问题来了,或许刘彦等高层不在乎东晋小朝廷,可总会有人抱有希望。
时间就在商议和流逝中过去……
因为石碣赵国搞无人区,北边和西边自然不会有什么成规模的战事,要有也是斥候与斥候之间的较量。
南边的话,汉部高层决定拿石遵私军或是徐州残余练兵,第一批两万主战部队和三万兴兵部队已经开拔南下,瞬间又让石碣赵国变得重视起来。
不得不谈的是,汉军这边又派遣军队南下,东晋小朝廷也是高度注意,他们猜测刘彦到底是要干什么,期待汉军能与石遵来个生死对抗。
差不多是汉军再次南下的第三天,蒋干经过长途跋涉再次来到下密。
“空了,整个东安郡烧成了白地,偏出是灰烬与残骸,火势还波及到泰山郡。”蒋干看去风尘仆仆,一脸惊惧地说:“远远看着,似乎泰山也是连绵大火。”
所以说石碣赵国真的疯狂,也就这些胡人敢干这种大面积放火又不管的破事。
“过来时,发现贵部清理了一条宽至少两里的空地,动用了很庞大的人手吧?”蒋干说的是隔离带,汉部的确用了很庞大的人手。他转了个话题:“青州附近没有石碣赵军,估计是贵军将他们打得狠了,潼关之外却是数十万的大军,从关上向下俯视,营寨连绵数十里。”
刘彦保持微笑没有吭声,其余汉部这边的人也是如此。
他们没有到城门那边去迎接,甚至就没有安排人去迎接,是等待蒋干等人进城过来府邸,才算是在大堂进行接待。
“陆地上有了缓冲带,贵部不是有强大的水军吗?”蒋干自顾自说道:“以贵军的战力,沿海攻略不会有难题。”
看来冉闵那边的压力有些大?只是蒋干若想要让汉部去挡枪绝对是打错算盘。
摆在进入关中的石碣赵军,含乞活军和苻洪的军队,合起来已经超过三十万实打实的数量,冉闵没有压力就怪了。
纪昌看着蒋干,阴测测地说:“或许……我们应当将你下狱?”
“啊?”蒋干一脸错愕:“为何?”
“贵方没有经过协商直接以我家君上的名义发布联署檄文,还用在下多说?”纪昌冷着脸:“我们没有被石碣赵军剿灭,难道足下不感到意外?”
蒋干继续错愕,看了看没一个有好脸色的汉部要员,嘻嘻笑了一小会,连连做鞠:“意外,完全是意外。”好像觉得有什么不对,汉部的那些人脸上也出现怒色,赶紧又说:“不是说贵部还在意外,是联署的事情是意外,乃是出自西凉王的主意,我主认为对齐王有好处,才会没有反对。”
纪昌一声冷哼,扳着脸幽幽地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啊!”
第283章 早知如此,何必装逼
张氏凉国与之石碣赵国距离太远,冉氏秦国和东晋小朝廷面对石碣赵国皆是有险可守,独独汉部所在的青州在面对石碣赵国时差不多是一马平川。
是的,冉闵建国了,由于是身在关中的关系取国号为秦,不但在大肆清理胡人,亦是号召关中的汉家苗裔团结起来,加入冉秦大军针对胡人展开报复。
“我家大王已经攻克雍州、幽州、并州,歼灭胡儿超过四十万!”蒋干说的幽州和并州可不是辽东和北地的那两个州,是匈奴刘氏汉国曾经如儿戏搞出来的行政区。他一脸哀伤地说:“与贵部兵甲器械精良相比,我家大王的大秦军是拿着木棍,赤袒身体在与胡儿交战啊!”
“大秦?”纪昌咄咄逼人问:“为了你们的大秦,我汉军就该任凭拿捏,为你们的大秦吸引石碣赵国的报复?”
“怎么能说是为了大秦呢?”蒋干一脸理所当然地说:“没有檄文,石碣赵军也会进攻贵部吧?”
话是那么说,可冉闵要是没有搞什么“三王同盟”的檄文,汉部的压力不该是那么大。并且冉闵又不是汉部的宗主,有什么资格为给汉部要取什么国号定义,又有什么资格不与刘彦沟通私自做主?
“现在吸引庞大石碣赵军的是我大秦,仅是潼关之外就有接近四十万石碣赵军,晓关之外也有十数万!”蒋干一脸的痛心疾首:“是大秦在帮贵部,可不要倒打一耙。”
汉部这边的人基本是被气得笑出来了,冉闵这些人造反可不是刘彦这边逼迫,面对什么处境也绝不是汉部导致。相反过来,汉部是因为冉闵那边一系列举动变得无比被动,最令汉部无法忍受的是冉闵那边将指手画脚视作理所当然。再问一次,冉闵有什么资格给刘彦未来的国家定国号?
“石碣赵国为我们的共同敌人,最紧要的是加强合作,共同针对石碣赵国。”蒋干对汉部这边的人一脸冷笑视而不见,他看向刘彦真诚地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齐王……”
“住口!”纪昌暴喝:“我家君上可不是什么齐王!”
“怎么不是齐王呢?青州地域划分归为齐地,称王自然是齐王咯。”蒋干笑着看了一眼纪昌,再次看向刘彦,又说:“自古以地域称王号,可得当地黎民百姓支持,想必您是知道的。延续上古国号也是自然,或有含义。如曹操从魏地崛起称曹魏,司马氏三合天下称晋,石勒崛起于赵地称赵……”
一系列的例子讲下来,包括张骏的凉国地理位置是在西凉就叫凉国,慕容鲜卑位处辽东就叫燕国什么的,听着就是那么回事。
“如自取国号,黎民百姓会否认可?再有如何使之天道契合,得天之助?”蒋干不管是说的话或是表情,全是一副为了刘彦好的模样,最后才说:“我家大王不过是提早为您定下国号,绝对没有其它意思。”
踹案几的声音开始在大堂内出现,文士是讲究动口不动手,武将讲的是能动手不动口。
“竖子!”徐正踹开案几跳起来,手按剑柄,脸上满是凶恶的表情:“可要血溅此地!”
武将的第一人发声,其余将校皆是面向刘彦,口呼:“君上,请斩杀此僚!”
真的是太欺负人了,不是说汉部众多人欺负只有两个随从一起前来的蒋干,讲的是国号哪能由别人来取,偏偏蒋干还无耻之尤地摆出那么多混肴视听的道理,可整件事情就离不开一旦汉部承认的话,会落下一个好像是承认冉闵为宗主的既定事实。
先不谈冉闵有没有实力或由头成为汉部的宗主,包括刘彦在内的人连有正朔名份的东晋小朝廷都不鸟,没有理由去给自己找一个什么宗主。
汉部现在军队总共有二十余万,与之东晋小朝廷的数量相比没差多少,比之张氏凉国多了不少。当然了,冉闵手里可是有近三十万武装来着,石碣赵国更是能够凑出近百万的大军,可质量上嘛……不好说。
二十余万的汉军中,能够称之为野战主力的其实也就五万不到,有这五万野战主力其实已经能顶的上东晋小朝廷二十万大军,一切只因为东晋小朝廷的野战部队其实已经消耗殆尽,那也是为什么东晋小朝廷近些年防御有余难以进攻北伐的原因。
算上内政实力,真的很难找出能够与汉部在粮食产力和军械产力上相竞争的国家或是势力。虽说这是因为刘彦拥有金手指所致,可不管是怎么来的,汉部的生产力真的一点都不差,估计也就只有占据整个长江以南的东晋小朝廷可以与汉部较量一下生产力,余下只有奋发而起的慕容鲜卑稍微像点样子。
冉闵刚刚进入关中,战火连天之下绝对不会有什么生产力,甚至可以说未来数年只会是消耗而不会有什么产出。
石碣赵国在破坏自己的生产力,青壮几乎全被强制当兵,地方上乱象十足,再有以前堆积下来的创伤,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早就一脚踏进了坟墓。
蒋干来汉部这边做什么?要是能够忽悠几句,让刘彦持续对冀州等几个沿海州郡动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第二个是要让刘彦建国称齐,这样就能够造成冉闵册封刘彦为齐王的名义,别看这个好像没什么用,可一旦造成事实的话,以后的交流上会出现一种气势上的区别。第三个目标是希望刘彦可以答应一件事情,通过刘彦的搭桥牵线改善冉秦与东晋小朝廷的敌对关系,进而完成通行长江的便利。
现在嘛,交流下来一件大事都没有完成,蒋干反而是激怒了几乎所有人,他的下一个动作是对着激愤的众人连连抱手鞠躬,后面笑嘻嘻地说:“对对对,是我的错,我的错,不以地理位置称国号和王号,完全是贵部的自主。”
武将没搭理连连道歉的蒋干,都是目视一直没有吭声的刘彦,只要刘彦一声令下,他们绝对会将蒋干剁成肉沫。
刘彦依然没有说话,甚至没有任何动作。
“诸位,我们是盟友,不是生死仇敌。”蒋干笑呵呵地再次连连用身体姿势道歉,后面说道:“可不该发生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没人搭理蒋干。
“其实在下今次前来,可是带着天大的善意,例如带来了五十名熟悉练兵的将校。贵军之中的甲骑具装,相信诸君都看到了他们的强悍程度?”蒋干目光扫视了一圈,对于李洪、魏骏驰、丁毅等等人没有能够进入到汉部高层其实是感到失望。他又说:“听闻贵部需要大量丝绸?在下携带之人中,有六户熟悉丝绸制作。”
依然没人搭理蒋干。
以为汉部是什么?是那些没开化的胡人部落吗?一点点东西就能够收买?那可是天大的笑话!
刘彦终于有做动作,是缓缓地站起来,然后迈步离开。
第二个离开的是纪昌,随后是其余人等,只留下苏乐完我。
苏乐完我其实已经改名了,就叫苏乐,姓苏名乐。他有对外接触的职责,不过级别上说实话有些低。
蒋干是脸颊僵硬地看着汉部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他的内心之中想些什么没有多少人在乎。
苏乐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饮着葡萄酿,时不时再吃点果脯啥的,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蒋干。
说实话,这个大堂看去很普通,就是空间足够大。
汉部草创,可真的没有什么华丽的宫殿什么的,仅有的几座看去成规模是在长广郡的黄岛区,不过那是关于祀与戎。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刘彦可真的是在向这两个方面全面重视,导致的是宫阙一点没建,英灵殿与炎黄庙是首要大事,有多余的生产力近乎于全倾斜到军事器械上面。
蒋干一开始就注意建筑上和格局上,他所看到的东西,只要关于军事绝对是无比完善,可一旦牵扯到享受则是显得非常简陋。
【不享乐只有两个解释,不懂享乐与有更大的野心。】蒋干从某种程度上是故意招惹汉部高层,亦是在试探刘彦的个性:【那等程度刘彦一言未发,他可不是一个被操控的傀儡,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那只有一个原因了。】
苏乐放下酒杯,他在拍自己衣服上不存在的灰尘,随后缓缓地站起来。
话说,苏乐已经等得够久了,既然蒋干不吭声……或者说自己不抓住机会,那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
“这位……?”蒋干其实是在比耐心,见苏乐站起身来摆出一副要离去的模样,谈不上来是谁在心态上占据优势。他先是揖礼,后面问:“未请教?”
“苏乐,君上麾下‘置掾’之一。”苏乐的官职其实就是一个什么都能干一点,却是没有掌握大权力的职位。他瞥一眼蒋干,哼唧了几声,不等蒋干再次说话,径直说了句“让让。”大摇大摆的走了。
这一下蒋干可是真的愣了,怔怔地待在没有半个汉部人员的大堂内发傻……
第284章 高层无小事
拿别人当傻瓜,自己就要被当成傻逼看的觉悟。
蒋干对此是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总得来看,石碣赵国依然显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对手会让各方压制矛盾,不解决这个强大的危险之前,求同存异是唯一的选择?
现实的情况看来,汉部军力或许不足,可生产力真的是几方势力中较强的一个。本着“你有本事就多支援一下盟友”的普世规则,汉部既然生产力那么强,支援一下穷苦兄弟,为共同对抗石碣赵国,是应该的吧?
蒋干的想法既是冉氏秦国高层差不多的共同思想,理由是之前汉部很好说话,多次廉价提供资源,结果产生一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心态。
后面,张氏凉国也在能帮就帮的范围上支援了冉氏秦国,不过张氏凉国也只能支应一下粮食,基本还都是粗粮,兵器、甲胄、器械啥的就省省吧,张氏凉国生产力其实也不行。
得了,前后两个盟友都那么大方,更加造就冉氏秦国高层那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思想。可能……只是可能,帮忙既然是理所当然,能帮而不帮就是仇人,也就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最直接体现。
“基本就是那个样子,不然不会是这幅嘴脸。”刘彦其实是内心很无语,愤怒却是不至于,毕竟节操就是随时能丢弃的玩意,能够用无耻换取支援,艰难时刻真顾不得那么多。他闷闷地问:“冉闵那边很困难?”
“三十万多士卒,要征讨关中,要抵御几个关隘之外的庞大敌军,战火连天未有产出,之前又准备不足,能支撑下去是冉闵军杀人杀得狠了。”纪昌不断地冷笑:“短短半年不到,杀戮诸胡近四十万,该抢了多少东西?”
“我听闻,冉闵有试图收复诸胡?”刘彦停下脚步,看向了远处,那里不少奇装异服的家伙凑成堆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他扭头看向纪昌,说道:“因为诸胡少有服从者,冉闵下令开始杀戮?”
关中离青州非常远,中间全是石碣赵国控制区,汉部的情报系统也没有安置得那么远,一些事情其实就是道听途说。
纪昌该怎么回答?
收服胡人为己用是绝对应该做的事情,能当炮灰或是劳力,最重要的是晋人的数量真的太少,不融合一些可以融合的胡人,光是依靠女人生孩子的周期太长了。这样一来的话,冉闵没道理不会想要收服一些胡人,至于是不是被拒绝才举起屠刀,站在民族大义这边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敢在这个时候屠戮胡人就绝对是正确行为。
远处那些奇装异服的家伙来自朝鲜半岛。
高句丽人还好一些,他们的服装与华夏文明几乎没有区别,仅仅是一些布局上稍微有些区别,再来就是在花纹和图案上的地域性划分。
百济和新罗的服饰则很相似,他们的服装看不到太多的华夏文明特色,比如百济和新罗人就很喜欢穿类似于短褂的短袖衣和很像裤衩子的短裤。百济人喜欢白色,新罗人的喜欢红色,看去就是那个样子。
叫好声和喧哗声颇大,想到这里该是城内的校场,平时士卒不用训练会来这里做游戏,他们应该是在进行竞技之类的活动,就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刘彦和纪昌都没有过去的意思,汉家苗裔是落魄了,但可没有沉沦到成为土包子的时候,仅存的骄傲还有一丝丝。作为立志要恢复强汉辉煌的两人,一些事情上必须要保持住一种尊严。
说来也是奇怪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在朝鲜半岛上杀得你死我活的三角关系,来到青州之后却好像是放下了仇恨?他们经常会组织一些什么活动,三方分成阵营互相竞技。比如现在他们就在搞射箭比赛,分静靶和动靶。
围着观看的不缺少汉军本部的人,毕竟凑热闹从来都是一种天性,他们的叫好声和嬉笑声混成了一片。
“那些土著的用处还是有一些,尤其是高句丽人。”纪昌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后面才叹息道:“许多我们先辈的技艺在中原这边遗失了,倒是高句丽人那边保存下来。”
可不是嘛,每每中原历经一次浩劫,周边国家就会迎来一次吸收华夏文明精华的机会,太多从中原逃亡出去的人带出去各种手艺和知识,结果中原杀得血流成河导致一些传承断绝,周边各国却是能够保存下来。
那些从华夏流传出去的传承,会在很久以后成了异族的国粹,反而是和中央之国没有屁关系。甚至,中央之国的人会觉得周边某个国家的某种技艺很怪很操蛋,殊不知那种技艺其实是生活在中央之国的先民通过智慧和努力才创造出来。最悲哀,恐怕莫过于此了吧?
围观众人的分区还是挺泾渭分明,该是属于哪个势力就绝对是凑到一起,导致代表本势力的人表现好一些,喧闹生就会出现在哪个位置,倒是汉军士卒这片遇到表现好的都会捧场一下。
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那就是朝鲜半岛来的那些人,他们对汉军士卒其实挺发怵,不止是汉军士卒普遍会高大一些,主要是有见识过汉军作战,不谈骁勇善战之类的,对于汉军士卒喜欢腰间悬着滴血的脑袋一边追杀敌人,印象深刻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
要说起来也就新罗人没有和汉军打过,不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都和汉军对过阵,似乎两国屡次都会被汉军击败,几乎是被打得没什么脾气。
“他们安份吗?”刘彦继续迈步前行,一边说:“抽调半岛更多的青壮出来消耗,是我们的既定清理之策。”
“一直在控制规模,斗殴时常有,仇杀也时而发生。”纪昌呵呵笑了几声:“找到杀人者砍掉首级,一些时候哪怕是冒名认罪我们也不管。”
刘彦颔首:“别做得太明显。”
朝鲜半岛上有多少人口真的不是那么好说,总归来讲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就是,其中扶余人、倭人、沃人是最多,三韩人次之,倒是华夏苗裔也有个接近二十来万的样子。
汉部一直都在吸收朝鲜半岛上的华夏苗裔,就是效果上并不那么好。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大多数能混得开的华夏苗裔在朝鲜半岛是人上人,一些有手艺的人也过得不错,极少数才是身为奴隶。
“他们既然是为了躲避战火才逃出去,想一想也该知道愿意回到中原的人是少数。”刘彦其实觉得挺悲哀:“胆小但有远见的人逃了,留下傻的、愣的、憨的受罪,更多有勇气的人在反抗中死去,留下屈膝卑躬的渣渣。”
纪昌能说什么?难道要说活在中原的那些晋人都是渣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真的是渣渣,可普通人从来都没有选择的权力或是机会,能够卖国的只有人上人,普通人能卖的只有自己。
“一个民族的精华部分在于那些敢打敢拼的人,缺少了这些人,哪怕是再有智者也没有人可以去执行谋略。”刘彦停了下来,转身看着纪昌非常认真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朝鲜半岛上那些有勇气并且敢冒险的人消耗光或是吸收掉,留下那些胆小鬼或窝囊废,以后想要征服会变得非常轻易。”
纪昌不断点头,他内心却是在想:【勇者全死了,留下的全是窝囊废?这个道理简直将一个民族的兴衰道尽。逃到长江以南的那些不都是窝囊废吗?哪怕有几个心怀大志者,也被更多的窝囊废牵绊,最终就是全面呈现颓势。】
在接下来的数天,蒋干一再求见刘彦未果。后面,蒋干转为去求见能够影响到汉部走向的人,却也没有任何人搭理。
【不对啊!】蒋干越来越心虚:【仅仅是试探罢了,不会搞成断绝交情吧?】
蒋干不知道的是,随着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季节,有一支船队已经从长江以南出发,那是以庾翼为首的小朝廷使节团。
汉部已经收到了来自东晋小朝廷的同时,谁都变得无比忙碌,哪有功夫去搭理蒋干?
无独有偶的是,一支来自拓跋代国的队伍抵达了辽东狭隘半岛,是代表拓跋什翼犍来看望自己的妹妹拓跋秀,也是送礼物来给自己的侄女。
或许是巧合还是必然,慕容燕国后面也表示会派来团队,目的地是刘彦所在的下密这边。
这一下有三个国家的三个使节团会前来下密,包括刘彦在内的汉部高层哪能有什么闲工夫,更加别谈汉军可是南下了一支部队在和石遵的私军交战……唔,是练兵。
蒋干当然不知道那么多,他是直接慌了神,思考了半天终于记得有一个叫苏乐的人,去找的时候总算被接见。
“见我家君上?”苏乐头摇得和拨浪鼓似得:“哪有空闲啊!”,他将事情稍微介绍了一下。
这一下蒋干直接就是发怵:【有没有搞错!?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还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派来使节!?】
第285章 蔽海而来
唔……有点悲剧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东晋小朝廷的船队出了长江口,也就是扬州那边的时候,一场大风直接吹翻了那一艘最大的楼船。
庾翼是什么身份?必须是乘坐最大的那艘楼船,其结果就是船翻的时候连他在内,使节团中只要是身份尊贵一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