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姿色不错啊?”
屋主身躯晃动了一下,那个姑娘则是一屁股软倒在地上……
第174章 有次序的抢劫
真的是太可惜了,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埋怨下密守军,怎么就不正式的抵抗一轮什么的,要是有抵抗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城破,他们就不但能够抢劫财物,也能光明正大的掳人了啊!
“要不……玩一玩,然后杀掉?”
“不好吧。”
都是迟疑,一个是迟疑要不要对人家小姑娘“来几发”,另一个是迟疑违抗军令会丢掉小命。
“要干你们干,我可不参与!”赵千是真心不愿意弄这种风险:“各位好好思考一下,裤裆之下爽一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后悔一辈子。”
哪怕是有再多的想法,后面进屋的人只能是骂几声“晦气”什么的,脸色极差地转身走出去。他们会走,那是因为这屋子有友军在抢,按照既定规则只能是选下家。
赵千的抢劫还是比较斯文,他能动口就绝对不动手。
“彪呼呼的蠢蛋们,你们哪有我们这些去过高句丽的人,该有的丰富抢劫经验呐!”赵千乐呵呵地从屋子里出来,看到刚才那些人冲进了另一家民宅:“难道不明白最值钱的东西只有主人才知道藏在哪里么?”
话说,汉部那些从朝鲜半岛轮换回来的士卒都经历过什么啊?
抢劫在全城发生,不过却也不是没有什么节制,例如哪一波人抢了多久就该回去,然后是换成下一批人。
“战争啊……”刘彦所在的角度很好,几乎是可以瞭望全城:“看来将士们有将军令听进去。”他说的是没有放火。
这座城还有用,是大用。
刘彦本来还想要在野外找处地方建设营盘,营造防御工事什么的,等待那些联合起来的敌军围过来,没想到下密的城防竟然是被修缮得不错。
难道农耕民族就是一个擅长耕田和建设城池的种族?要不其余那些由胡人管理的城池显得破破烂烂,由晋人经营的城池城内暂时看不出什么,作为防御用的城墙一看就是用心修缮过。
吕议也在满意地点头,他对于刘彦想要在野外筑造营盘吸引敌军决战的部署其实比较抗拒,反对几次无效只能从命。
没人搞得懂刘彦的真实想法,就是觉得让敌军围攻这么一件事情怎么想都觉得操蛋。
当然了,要是他们知道只要刘彦建造起足够的兵营,有足够的资源就能无限召唤战士,估计就不会觉得操蛋了。
一阵鼓声在城池敲响,那是在提醒外出的将士归回。
赵千是作为第一批冲进城池的士卒之一,他有优先抢劫权。一直到听见鼓声返回的路上,他都还在念叨着“可惜”,不止是可惜一次,是好些次,见到那么多的女人,偏偏这一次不能掳人。
“该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个暖床的婆娘喂!”
“至少这次没怎么死人。”
“说得也是。”
原来不止赵千觉得可惜,陆陆续续回合之后,太多的人在念叨。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部的男女比例相差有些大,注定大部分人难以讨个媳妇,只要是出战就想着能不能抢上三个,那样就可以留下一个当做婆娘了。
归回的将士进入营盘,赵千像是所有人那样,进去后就过去排队。
“编号?”
“3471。”
这是在做什么?是在进行记录。每个人都不是记人名,那是因为重名的人着实太多,只好是记编号。
赵千的编号就是3471,这可是一个相对靠前的号码,让负责记录的人不由抬头看了看。
知道吗?赵千被看的时候是在心里想着“看个蛋”之类的脏话。他是比较早成为士卒的一批人,现在连个伍长都不是。为什么?那是因为犯错次数有些多……
有能读会写的人坐在长桌后面,手提着毛笔,在报上编号的包裹上写一排数字。
包裹比较乱,大多就是拿布随便裹着绑紧,里面的东西非常杂,会有人进行专门的辨别,按照价值挑出其中的六成归于公家,剩下的四成才能成为合法缴获。
没有理解错误,就是士卒抢劫之后可以和军队六四分账,毕竟军队本来就是最大的暴力机器,既然与暴力扯上关系,不可能当和平使者,战争中抢劫还只是小意思,更多的罪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第一批回来,第二批嗷嗷叫出发。
胜利者有权享受一切,刘彦无法阻止这一点,只能是制定出一套规则。
下密城的居民很快就发现了一点,城池新的占有者在没有遭遇反抗的时候不杀人,对于失败者的一方来讲,胜利者不杀人已经是值得烧高香还愿的事情,不能奢望更多了。
第一批有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的时间刮油水,第二批只有半个时辰刮油水,他们还需要将所有能够找得到的人驱赶出来,等待时间到了在回去的时候一块带回军营。
张良一直是在刘彦周边,他利用地势观看到了一场有次序的抢劫,一张嘴从开始就没有合上。
下密城原本的守军早就投降,被安置在一处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大圈之内,他们已经在开始担忧自己的命运。
“不是‘国人’,更不是‘国族’。”
“嗯,汉部……没有吃人的习惯吧?”
羯族有吃人的习惯早就被公开,其余的胡人大部分不吃人,至少是有粮食的时候不吃人,但晋人该是最没有可能会吃人的那一类?
好像也不对,三国时期曹操就拿人当过军粮,更早之前饥荒的时候人们也会易子而食,那可不分地域或种族。因此,要是认真算起来,没有哪个民族显得高尚,谁的裤裆里面都是黄的,不是屎也是屎。
议论纷纷的战俘突然安静下来,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县长张良。
绝大多数人是露出了松口气的表情,他们的想法是:“县长没有被砍,那像我这样的小人物没什么值得被砍的吧?”
少部分则是显得怒火中烧,这些人在想的是:“摊上了这么个会说不会干事的,没好好地打一打,就那么憋憋屈屈地生死不由己了。”
“刘郡守要怎么处理那些……”张良在咽口水:“那些人?”
刘彦脚步顿住,扭头看向了被像是牲口一般用木栏围起来的战俘,说道:“鉴于没有造成多少损失,他们不会被处死。”
张良咽口水的频率加大,心想:“传闻果然没有错,汉部一旦遭遇抵抗,会根据抵抗者对其造成的损失进行区分对待。”那就是他为什么抵抗情绪不坚决,眼见守不住立刻投降的原哇!
刘彦先是对吕绍阳说了一句“开始吧”,再看向张良的时候才又讲:“会挑出一些有家室的人,给他们一个机会,先给我的部下当仆从军,立功再慢慢转正……”,他心情好在解释,那边已经在做事。
吕绍阳是亲卫队长嘛,因为是刘彦的亲随,那自然是身份不一样。由他在转达刘彦的军令就是职责之一。
“诺!”李匡听完命令扭头看向了麾下:“开始吧。”
嗓门大的就开始对战俘喊话:“下密城有家室的站右边,没有家室的站左边。”这句话会不断重复。
战俘不知道汉部这是想干什么,每个都在于附近的人对视,面面相觑之余没人挪动一下脚步。
“蠢货,换个说法。”李匡脸色垮了下来:“不会喊有家室的站着,没家室的蹲下吗?”
不明所以的时候,人的本能就是谨慎地待在原地,没有人带头不会移动,那是害怕稍微移动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站立和蹲下虽然依然有抗拒感,但不会那么强。
换个喊话的方式果然有用,让李匡比较诧异的是站着的人竟然比蹲下的多,他鲁了鲁嘴,呢喃了一句“真是一帮好运的家伙啊!”,示意麾下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外面有人喊话,另有士卒拉开了木栅进去。
战俘很认真地在听喊话,一听有家室的人将会被吸纳成为什么“新附军”为汉部效力,不少原本蹲下的人就偷偷地站了起来。
“等一下会让你们的家人来认人。”李匡站上了高处:“再给一次机会,有家室的人老老实实排队出木栅栏换个地方,没家室而又想浑水摸鱼的人小心脑袋搬家!”
刘彦只是看了个开头就换地方,他需要亲自主持一场行刑。
攻城之前已经一再重复过战场条例,只要不是脑子有病到像金鱼一样只有三秒记忆,都能明白什么能做而又什么不能做。
“一、二、三……”刘彦在数数,被捆绑跪倒在地上的有二十一个人,他扭头看了一下西骞建同,像是叹息又像失望:“管住裤裆有这么难吗?”
西骞建同面无表情,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等一下城内居民会被集中,记得先一再重复讲清楚为什么砍这些士兵的脑袋,等待居民真正明白了再砍。”刘彦非常认真地看着西骞建同:“那些居民全部都会被转移,成为部族的奴隶,未来有不少会成为部众,你明白?”
“君上,职明白!”西骞建同像是背诵那样:“让他们觉得我们公平,好可以更服从更简单地被我们吸收容纳。”他见刘彦眼睛该是盯着,知晓应该说什么:“杀这些士卒不是因为他们强奸女人,是因为士兵违反军令。”
对,杀那些士兵不是因为强奸,是违反军令!
第175章 情况……不妙哇?
王朴觉得很憋屈,是无比的憋屈,他有一千还算可以的部下,不说精锐什么的,但多少是时有操练,打野战或许有点堪忧,可是依托城墙防御战绝对可以打一打。
之所以憋屈,那是摊上了一个做什么都慢上几拍的上司,王朴只下了一个命令,是让城门尉关闭城门的命令,然后城池竟然……陷落了?
“新附军?”王朴在下密当然有家室:“奴隶军的另一种称呼?”
至于为什么要挑有家室的人,那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光棍一条不会有什么顾虑,可以随时反水或者逃跑,有家室就等于是有人质在汉部手里。
盖宁对这个长相刚毅的中年人印象比较深刻,那是出于长相和服饰,晋人爱风流倜傥或是一看有威严,更有长相不端正不得为官的潜规则。
“名字?”
“王朴。”
“贯籍?”
“下密本城。”
盖宁与王朴在对话进行记录,旁边其实是站着不少人,其中就有王朴的直系亲人,那是两老、三个少妇、三个闺女、六个男性青年。
最后统计的结果有了,战俘之中有家室的竟然占了七成之多,那也就是等于一千的原下密守军会出现七百新附军。
“我们的家人会被送往哪里?”王朴还是校尉,但是一个新附军校尉,地位等同于汉部战兵的屯长。
盖宁对这个刚毅的男子有着不小的善意,笑道:“自然是先送往东牟郡。”
王朴沉默了。
下密是北海郡最东端的一座城池,周边的水系比之其它地方多了不少,临近的南方二十里左右是密乡,往西三十里左右有一座都昌城(昌邑)。
要不怎么说北海郡的城池相邻比较近呢?像是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城池的距离基本是保持百里以上,少有三十里内有两座城池。
另外一边,刘彦在巡视城池,为了多了解情况带着张良。
“有兴趣到汉部为官吗?”刘彦的问话让张良呆愣了:“你看样子是个会当‘父母官’的人。”
越是了解下密,刘彦就越觉得这个与留侯姓名相同的家伙有些本事。
下密城内的居民有四千六百二十三人,晋人占了其中的四成,余下皆为胡人。与之其它城池略有区别的是,下密在张良的治理下相对平和,少了不同种族间的那种剑拔弩张或是肆意欺辱。
另外,刘彦亲自查看了一下下密城的布局,发现下密的城建有经过严格的布局,再结合城墙等防御工事,真就觉得张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是说好交赎金,然后……”张良一脸的懵逼了,他可不是走投无路,凭什么在朝中有人的状况下,需要去一个小部族混?他一脸懵地说:“您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境况,还是假不知道?”
“哦?”刘彦是真不那么知道:“指姚家或石斌?”
张良无言以对,看来刘彦是知道,但好像不当回事?
汉部缺人才,地盘越是扩大,人才就越是稀缺,无法有效的治理攻取的地盘,等于是空有偌大的土地难以转化成为战争的养分。
刘彦已经派出人手到魏郡,是去那里寻找王猛这么一个猛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寻找到王猛。至于找到王猛之后,王猛愿不愿意来?那需要多想吗?不自愿过来,那就绑呗!
想要将势力发展壮大,光是拥有高端人才并不足够,基层才是至关重要,中层也是必不可缺,那却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自行培养,或是向外进行招募。
吕议就得到刘彦的嘱咐,让写信从东晋那边呼朋唤友。
东晋不得志的文人出奇多,特别是一些难有在官场一席之地的人更多,毕竟东晋那边想做官需要看血统,哪怕是一头蠢猪只要有高贵血统就能当官,有才能没有高贵血统的人却是难有施展才能之地。毕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绝不是开玩笑。
张良期期艾艾拒绝了,就想着在大战开始之前可以从下密离开。他想走的话,需要家族带来赎金,自己的赎金和在下密各种家人的赎金,等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讲究概不赊欠。
下密城有了良好城防,就是城墙为平直的类型,不存在棱角,再则就是城墙上不存在安置床弩的位置,想要在这里打一场防御战肯定是要进行一些新的建设。
“会有新的卫星城,城墙也会安置床弩。”刘彦说的是已经安排系统农民建造一个约占地三顷的子城:“密乡和都昌有什么变化?”
吕议像是有些走神,主要是那些系统农民的建城速度真的是太夸张,约三百人仅仅是两天不到的时间已经修建起了相当规模的石料城墙,真没有见过这种高效率的建城速度。
防御战不可能只是死守一座主城,那就真的需要卫星城的存在,也就是形成掎角之势。卫星城不需要太大,甚至都不一定非得无比坚固,它的存在就是创造战机。
除了一座石料城墙的卫星城,刘彦还在胶水边上立了一座营寨,等于是下密城、卫星城、城寨成为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变成最为稳固的掎角之势。
“啊?哦!”吕议是被呼唤了数次才回过神来,立刻说道:“密乡那边如之前模样。都昌不断有军队过去。”
宫陶先生也出现在了都昌,他是带着一帮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文士或什么人,抵达都昌之后才开始有军队汇集过去。
汉部端了东莱书院,俘获了大批量的学员和各家族重要人物,差不多是等于与大半个青州有了摩擦?可那些家伙前去莱山,是要商议瓜分长广郡和东牟郡,被逮住纯属活该吧?
吕议是已经完全清楚刘彦的想法,要不这个行军长史可干不下去。他依然不是那么搞得懂为什么要打一场被动防御战,更加没明白所谓的“源源不断的兵源”到底该是怎么来,看刘彦轻轻松松将下密的大半守军转为新附军,开始往错误的方向思考。
新附军不止汉部在玩,玩得最顺溜的该是那些建立国家的胡人政权,刘彦搞新附军还是向慕容一家子学习,只不过是在下密这边专门挑那些有家室的人,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接下来,随着汉部再继续不断的扩张,新附军的规模必然越来越大,可能也不会再限制于拥有家人上面,而会是有家人的新附军成为骨干,去约束和监督那些没有家室的新附军。
当然了,吕议的理解就是那样,以为刘彦是要不断吸收战俘成为新附军。他就是有再多的智慧,刘彦不讲的话,怎么可能会知道有“系统”那么一回事。
对于刘彦来讲,吕议不需要了解太多,身为行军长史就是按照主将的需求进行布局,至于兵源怎么来根本不用管,只需要知道会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出现即可。
“按照备战动态,都昌那边汇集到六万左右的兵力才会向下密靠近。”吕议看了看周边,城外看去也就那么回事,城内却有不少士卒在走动:“要是他们再谨慎一些,或许需要汇集八万以上的兵力。职甚至怀疑他们也是想要依托城池打防御战。”
刘彦愣了,攻城讲究的是“十倍于敌”,也就是城池有一万守军就需要十万去围攻,东莱书院那些家伙是文人,还真的有可能完全按照兵书所讲?
操蛋的文人统兵就是一件灾难,厉害的特别厉害,但萌蠢的就异常萌蠢,不管宫陶先生在统兵上是厉害还是萌蠢,对汉部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有什么办法将都昌的敌军立即吸引过来?”刘彦蹙眉说道:“他们窝在都昌不来的机率有多大?”
吕议苦笑,指着城外正在建设的卫星城,还有已经立好的城寨:“取决于君上啊。”
这么一说,为了打好防御战弄防御设施成了拖累?会吓得那帮文人不敢率军来攻?
那真的是极为可能的一件事情,可要让刘彦停止布置却也是不可能,要是敌军不来,汉部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所谓,反正现在已经是攻取了东莱郡,等于是在后赵这边刘彦掌握三个郡,也是该有一段时间来进行整合和消化。
“君上,其实我们拖不起的。”吕议好像保持苦笑有一会了?他扳着手指头:“姚家解决完麻烦肯定要回首东顾,再有石斌北征之后也会回来,再有……我们的征战可是会妨碍到石虎在青州的‘采女’和剥削。”
有那么一件事情,刘彦是后赵的郡守,理所当然也收到了石虎发布的命令,就是在民间挑选美女,也要比往年更多地缴纳税收。
刘彦对石虎的命令并不是置之不理,他们不是才从朝鲜半岛回来不久吗?棒子女挑选一些交差便是,税收什么的则是按往年的比例多加了三成。
“或许……有太多的人想要这场战争拖下去?”吕议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一旦朝廷认为君上开启战争妨碍了‘采女’,恐怕后果难料。”
刘彦之前没有想那么多,被吕议那么一提醒有些恍然:“那些家伙会将所有的事情往我的脑袋上推?”
吕议颔首:“必然的事情。”
“呵呵……”刘彦咧嘴,再次:“呵呵!”
第176章 春耕为期
刘彦率军返回青州,有人咬牙切齿,亦是有人觉得欢喜。
知道宫陶先生之前在密谋什么吗?是要纠集一帮势力瓜分长广郡和东牟郡。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瓜分长广郡和东牟郡?不全然是为了地皮,还为了获取战争红利去完成襄国那边的王命。
“所以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老张头正在被押着走,他一家四口人中的长子成了汉部的新附军,自己和婆娘、闺女成了汉部的仆从还是什么?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出现了侥幸:“这样大丫就不会被拉走了吧?”
说起来,老张头就是被赵千抢劫的那一家,那个叫大丫的闺女就是让见过她的汉部士卒都觉得可惜的姑娘。
按照道理来讲,有那么多的士卒见过大丫之后都觉得不能抢着实可惜,那么大丫是一个姿色非常好的女子吗?
大丫从真正意义上来讲是有些“大”,有着大胸脯、大屁股,连带一身的骨骼架子也有些大,但在农家人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女”,因为能生养又有充足的身子骨可以干活。
小胳膊、小腿、粉嫩雪白、轻易推倒的女子?那不过是一帮不用干体力活的贵族老爷的玩物。是真正意义上的玩物,除了被暖床、被淫欲,能唱歌、跳舞、弹琴,话说这样的女子连三十斤的东西都抬不动吧?
对农家来讲,除了能“玩”什么都干不了的女子只能是负担,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干活的劳力,顶多是加上一个必要的功能,那便是可以怀孕健康产下后代。
“大丫。”老站头满脸愁苦地说:“那个叫赵千的小哥,他说愿意娶你。”
大丫看着憨憨的,非常淳朴的一个姑娘,闻言也不害羞,说道:“可以让爹娘脱离奴籍吗?”
就是因为闺女嫁了汉部的士兵,俩老有一个可以脱离奴籍,老张头才会开这个口。
“那大丫嫁。”大丫用着相对憧憬的语气又说:“大丫打听过了,他们的士卒可以斩获首级换取功劳,一颗首级可以换一个人的自由身或是得到一名官属奴隶。”
老张头只是听,他现在都还不知道赵千是个什么家室,家里有什么亲人,见闺女用憧憬的语气在说那些话,相对忐忑地讲:“却不知道他家有没有谁需要功劳换自由?”
“总会有一颗换取娘自由的首级。”大丫不改憧憬,但是用着坚决的语气说:“他要是不同意,我就打他儿子!”
话说,赵千要是与大丫真的结合,那么赵千的儿子也是大丫的儿子吧?要不要为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先小小祈祷或默哀一下?
类似的事情很多,赵千是抢先下手的其中之一。
没办法的事情,汉部的男女比例相差太大了,男人大多被培养出了忧患意识,有机会先定一门亲事就绝对不会放弃。
“所以是又有近百人解决了单身问题?”刘彦满脸的欣慰:“扩张果然有好处,可以解决部众的单身问题,因为多方面的成为姻亲,新加入的那批也能更好更快地融合进部族。”
自攻取下密已经过去了八天,城墙上安置了床弩,护城河稍微疏通了一下,城外卫星城的城墙已经建立起来,城寨外围也是加固了不少。
卫星城不大,有石料城墙看去却非常的坚固。这个子城会用来安排五百本部士卒和王朴等近千的新附军,等于是安置了一千五百人。
斗阿是子城的指挥,他的官职是别部司马,再进一步就是军侯。
此时的斗阿正在指挥新附军挖必要的地窖,那是用来储存粮食、箭矢、兵器等物资,还要在子城内挖上足够多的水井。
关于子城的城墙建设没有搞多么讲究,就是一个六芒星的外观,该形态的城墙理所当然还是为了增加防御方的远程武器射界。
家人已经被押往东莱郡,似乎还会被送到东牟郡?致使王朴不能有更多的想法,只能老老实实地为汉部服务。
斗阿由于出身的问题在很多见识上无法与王朴相比较,子城的相当多城防就是斗阿听取了王朴的意见进行调配。
“很不想承认……”斗阿对着说:“但出身大户人家的人,见识上确实比我们高。”
王朴只是不想死罢了,他的家人成了人质。这里的即将爆发的战争哪怕是再困难,他难道能够再次投降?恐怕一投降,他的那些家人就要过上悲惨生活,那只能是竭尽所能帮着完善防御工事。
因为是系统农民建造的城墙,子城的城墙竟是比下密本城还高,令人看了怎么都会觉得怪异。不止是子城的城墙比下密高,下密的城墙是夯土墙,子城的城墙却是石料城墙,任谁看了都要纳闷怎么是这样的区别。
还有更多令人不理解的地方,例如建造城墙的石料到底是怎么来的?没发觉有多么忙碌从四处运来石料呀!
聪明人就应该忽视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抓紧可以保住小命的一切。
不够聪明的人则是抓紧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例如张渚就在巴结自己的妹夫赵千。
“可以的吧?一定可以的吧?”张渚怕啊,他用着期盼的眼神:“不是一名战兵有一名辅兵的吗?一定可以让我跟在妹夫身边的,对不对?”
赵千的回应就是一拳头将张渚砸得眼前有些发黑,怒道:“战场上哪有什么安全的地方?有这个功夫,赶紧调整好心态,到时候砍上几颗脑袋换取晋身之资。”
张渚身高超过一米九,看着其实挺强壮,可胆子就是小了一些。他被砸出了一个黑眼眶,依然憨憨地讨好:“跟在妹夫身边一样可以砍敌人脑袋的,对不对?”
赵千有些无言以对,他就是在心里纳闷的想着:“看着彪悍的一个人,怎么长着一颗老鼠一样的胆子?”,想着却又有些想通了,没有加入汉部之前,甚至是没有被指派着东征西讨之前,他自己不也是这样的胆小吗?
马上就是春耕的季节了,下密城周边的农耕田看着是伺候到了一半?只见水渠大多已经重新挖掘翻整,就差将田地里的杂草清理,等待季节到了就能耕种。
问题出现了,下密城被汉部占领,城内的人除了士兵都被迁移走,今年是无法在城郊之外看到忙碌的耕种人群了。
“还是没有任何挪窝的迹象?”刘彦就是走在城外的田埂边上,偶尔还会蹲下看一看水渠里成群的蝌蚪:“是不是要等待耕种?”
种田?刘彦才不会种田,现代的城市小青年,除了读农校的之外,有会种田的吗?哪怕是读农校的城市小青年,估计会种田的也不多吧?
“君上,我们一直在扫荡,至少北海郡内……无法春耕居多。”这个阴险的计策就是吕议提出,派出骑兵袭扰各地,他面无表情地说:“哪怕是宫陶先生能够忍耐,那些家族也无法忍耐。”
袭扰没有区分对象,几乎是骑兵流窜到哪就是袭扰到哪,给予北海郡造成的影响绝对够大。
这样的行为当然会给汉部招惹到足够多的仇恨,但更多的家族恐怕是会对宫陶先生等那些家伙意见更大,毕竟汉部说得非常清楚,他们之所以会来到北海郡,是被招惹来的。
刘彦现在完全是一种不怕事情闹得不够大的心态,让北海郡这边的人恼怒,给宫陶先生那里施加压力,宫陶先生才有足够的动力召集来更多的人。
“北海郡辖地不大,将北海郡打烂并不可惜。”吕议显然有经过思考:“在这里进行决战,进军其它郡县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会减少。”
刘彦认同吕议的这一观点,就是纳闷吕议哪来的信心,比如他们真的可以在下密战胜围过来的十数万敌军。
会有十数万人,至于是不是军队则是相当不好说了。这个年头随随便便纠集青壮,一支拿着农具和乱七八糟武器的乌合之众就出现了。可这样的乌合之众,有多少战斗力真的没有谱。
“我们在辽东那边需要更多的劳力。”吕议竟然在笑?他说:“来攻的人越多,我们的可增加劳力就更多。”
吕议的信心是建立在什么之上?下密城有三千的部族武装。这三千部族武装在任何人看来就是绝对的精锐,遇上乌合之众的话,以一敌十不算过份吧?野战可以以一当十,打防御战再增加五个,那就是以一当十五,三千部族武装就可以抵上四万五千的乌合之众了。
除了三千部族武装之外,下密还有两千骑兵,骑兵再不济遇上步兵都是以一当三,对上乌合之众骑兵以一当五是常态,也不是没有一千骑兵碾着数万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