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我们会面对非常复杂的情况。”刘彦面庞迎着海风,留长了的头发已经束起了冠:“极为可能是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只有完全消灭那些敌人才可能停止。”
  假的,其实是肃清了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人就可以停止,但谁又能说得清事情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或许他们还需要拿下东莱郡,甚至可能是演变成为对青州展开征服之战。
  刘彦是开始在留长发束冠了,他甚至已经有计划地在要求部众像一个真正的汉人那样,不管是服饰还是想法,入了汉部就不再是晋人,是一名汉人了。
  这一次从辽东半岛带回后赵地盘的是五千的战兵,基本上都是经过朝鲜半岛那边的战火历练。会有新的部队被投入半岛,一些辅兵性质的辅助部队也开始向野战部队转正。
  刘彦下达了新一轮的招募令,但凡是自由民都能够进行报名,一旦审核通过就会成为辅兵,经过新一轮的甄选之后再成为战兵。
  那一项技能审核制度非常完美,会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徽章,什么人有什么技能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新一轮的征兵中,要求必须有一项作战技能,一般是短兵或长兵,掌握长矛使用技能的人比较多,谁让汉部每年都有固定的操练,练的还是以长矛居多。
  技能考核还分了等级,就是俗不可耐的金、银、铜,然后每个阶段再分一、二、三的等级。
  刘彦自己以身作则进行了考核,比较拉风的获得了相当多的“金牌资格”。
  按照记录的话,汉部拥有“金牌资格”的人并不多,仅仅是五十来个,“银牌资格”的却是有将近五百,“铜牌资格”……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不过绝大多数其实就是掌握三级的长矛手技巧罢了。
  作战技能只是其一,信不信连种田、纺织、烹饪都有认证资格?刘彦就是要这么搞,汉部就是要这么牛逼。
  “再有两刻钟,我们会登陆。”刘彦需要知道一点,他问:“登陆地点一切正常?”
  吕议是安排登陆的人,比较谨慎地说:“如果有什么意外,会有狼烟通知。”
  刘彦这是不得不带兵回到后赵,再不回来两郡可真的是要易主咯。
  实际上,按照纪昌的意思,汉部完全可以暂时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就像是抛出骨头去让众多疯狗撕咬。
  然而,刘彦办不到啊!他不能失去长广郡,那里有非常重要的城镇中心,再来就是很不清楚失去了既有的领地,系统会不会有什么惩罚性措施。
  那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哇!得了一个汉·辽东刺史的印绶可以奖励三千人口上限,以“系统”的尿性惩罚肯定是存在,不可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
  登陆过程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让刘彦极度怀疑东莱书院纠集起来的那帮家伙不是蠢蛋就是人心不齐。
  要深切的知道一点,“半渡而击”并不止单纯地指在河流动手,任何敌军未能使用全力进行反击都算“半渡而击”。然而,那帮一直在串联的家伙没有那么干,难道是不知道刘彦要调动军队回来?
  “有这个可能性。”吕议一旦进入状态看去就是一个偏冷的性格:“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他们还没有谈妥。”
  不止是那两个可能性,第三个可能是港口这边戒备太森严,那帮家伙没有把握突破外围防御。
  刘彦严肃问:“他们有什么动作?”
  已经有相关的人将情况进行汇报,却是负责这一次作战的行军长史吕议来负责了解。他挑选了重要的详细说了一些,最后说:“比较零散,意味着没有绝对权威的人来进行指挥。”
  刘彦喜欢这种能够从复杂的情报中迅速挑出与大局有关的行军长史,只有脑筋清洗的人才能从一团乱麻中敏锐地察觉出那些细微的东西,再进行最后的论断。
  “算上部族武装,我们有接近一万二的兵力。”吕议问:“君上想从哪一家先开刀?”
  “不,不是哪一家。”刘彦露出了狰狞的表情:“既然东莱书院搅风搅雨,那肯定是先直击要害。”
  吕议愣了,他看了看周边,船只上还不断有部队登岸,那些士卒上岸之后没有太明显的晕船现象。
  晕船?那是最开始之初的事情了,哪怕是本来有,来回倒倒腾腾数十次之后,真的无法适应的人也只能是待在陆地上,没有可能会成为可以渡海作战的士卒。
  “发出征召令!”刘彦说着自己笑了起来:“老惯例,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
  吕议揖礼应:“诺!”
  刘彦看向了围在周边的一众将校,对着徐正招了招手,等待人靠近了,才说:“不需要立营了,原地小憩半个时辰,随后向东莱郡进发。”
  事先已经被提醒过的徐正立即应“诺!”,转身之后开始大声呼唤军官的名字。
  哪怕是再迟钝,吕泰那一批人被全数调往朝鲜半岛作战,有些人甚至是非常明显被丢在了丝毫不重要的岗位,基本上总该是察觉到了什么。
  刘彦不喜欢软蛋,已经有了一批被处理的人,剩下的那一些不管是不是软蛋,至少是遇到战事的时候没有人会选择退缩。
  没有错,那就是一种“上位者”效应,统治者喜欢什么,治下的人必定是会跟随,再不喜欢也要假装自己很喜欢。所以咯,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员。
  东牟郡就是在东莱郡隔壁,很不幸的是东莱书院就在东莱山(莱山)那边,与登陆点的平面地图相距是一百里左右。
  休憩的时间结束,徐正率军出发了,是由李匡作为前锋,后军是由西骞建同带领。
  部队出发的时候,刘彦恰好是在接见一些家族的族长。
  一直以来刘彦就没有改掉登高望远的习惯,导致接见众多族长的时候,他们身在阁楼之上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开拔的部队。
  “主上麾下的劲旅啊!”苏乐完我一脸的荣幸,刻意加大了声音:“那些跳梁小丑闹腾了那么久,是该一个个全灭咯。”
  立刻就是一片赞同之声,他们还每个人都是盯着正在开拔的部队看。
  不管是真的还会是假的,刘彦都满意这帮人的表态。
  这帮家伙算是跟随刘彦一路走到黑的人,且不谈意志坚定啥玩意的,他们就是做出了实际的行动,提供人手、物资、情报,几乎能做的就都做了。
  他们是应该立场坚定,除了因为家族有跟随迁移之外,长久以来获得的好处也使得他们难以放手。
  不是每个人都能提供食盐,还是提供给予治下的家族贩售权,他们只是按照价格向刘彦购买,可以几倍地贩卖出去,中间的差价可以使人吃得满嘴流油。
  食盐只是其中之一,最近兴起的皮草贸易和药材贸易也是充满了利润。在这些前提下,只要是汉部没有显示出灭亡的迹象,除非一开始就是立场或阵营不同,不然又有谁会狠心放弃?
  “我知道一直在流传一点,是关于汉部会放弃长广郡或是东牟郡。”刘彦坐在了主位,尽可能地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错的,那是别有用心的家伙散布的谣言!”
  大部分人是笑着在点头,不少则是笑得有些尴尬。
  刘彦才不管众人的反应,径直接着往下说:“汉部不会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无论什么时刻都不会!我很欣慰你们的选择,你们也该欣慰自己的选择,因为你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那些下错注的人,他们会付出代价,他们付出的代价也许会成为你们将要获得的利益。”
  “主上!”苏乐完我是见刘彦停下来,似乎没有说话的意思,立刻就说:“您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骂自己怎么能够那么迟钝,刹那间无数人表态,一个比一个激动,相同的意思就是刘彦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刘彦知道那是假象,是表忠心的一种方式,但任何群体不都是这样的吗?反感什么的没有必要,只需要利用好就行了。
  “辎重和民夫!”刘彦在满意地点头:“尽可能提供更多有用的情报,交付给吕长史。”
  吕议适当地站出来,行了个礼,说道:“某添为今次战役的行军长史。”
  一群人立刻看向了吕议,他们之前该是与吕议接触非常多,一些自认先前建立良好交情的人立刻就是一片赞扬之声,大概就是有吕议作为长史,今次作战该是如何如何的顺利之类的……


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
  东莱书院寻山而建,山脚有院,山上有阁。
  整个青州只有一个公开能够求学的地方,那便是东莱书院。它的建立是在曹嶷败亡之后的第六年,由一名称作宫陶先生的人建立。
  东莱书院建立之初,只有那位宫陶先生以及学生数人,山脚亦是只有几间茅屋,它真正开始扩大是在公开收徒之后。
  知识难求的年代里,有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已经可以令人疯狂的事情,足以令人愿意付出大代价来求学。
  东莱书院公开教授知识,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学生,有了足够的人力开始进行必要的建设。
  曾经的茅草屋很快就被清理光,换上了砖瓦的院落,先是一个院落,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直至形成一大片的院落群。
  山下的书院建立起来,东莱书院也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地步,他们开始往山上建阁发展。
  知道在山上盖房子有多么困难吗?那是什么材料都需要依靠人力运送上去,等于是一砖一瓦都留下足够的汗水,其间或许还存在不少颜色鲜艳的血液。
  莱山当然是东莱郡的地标之一,它的海拔不算太高,建立起来的阁楼恐怕是很难有什么“仙气”,至少不会存在浓雾笼罩。
  几声钟响在山中被敲响,一些身穿白色长衫的士子成为长队小跑着,他们是走过一个石孔桥想着对面的院落而去。
  东莱书院在山上的楼阁数量不算少,大多是选在了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一些阁楼则好像是故意选在了陡峭的山壁旁边,甚至有山涧的水被特意地引过来成为瀑布,以至于看去虽然没有什么美轮美奂,可故在依山傍水。
  任何想要将事情办好做大的人,提高格调是必然的事情,有多么高的格调就能够吸引多少人,例如宫陶先生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就喜欢选择在刻意雕琢出来的一套壁画之前,前方是一处类悬崖的陡峭山壁,左侧就是真正的悬崖,右侧则是一个开凿在瀑布里面的山道。
  这一片刻意被规划出来的空地,地面上铺着青砖,一个特意被砌高台上此刻坐着一位身穿宽松长袍的中年人,他随意披散着长发,发丝在随着山风微微地飘舞着,配合那一脸淡淡的笑容,怎么看都是显得有些“逼格”。
  中年人不就是那个宫陶先生嘛!他所坐高台的下方是一大片的人群,左侧是统一身穿白色长衫的弟子,右侧是服饰相对混杂的客人。
  之前宫陶先生讲了不少话,可不是说学什么的,是对青州局势的判断。
  “那么,汉部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我们进行接收,再推选出两郡的郡守?”
  “汉部是没有多少人留在两郡,可是说放弃为时过早了吧?”
  “且不论汉部到底是不是放弃,我们联合起来有足够的实力,抢过来又如何。”
  各种各样的言论其实已经纷杂说了有一小会,坐在高台之上的宫陶先生一直含笑做出聆听状,至于是不是真的在听,又有谁知道呢?
  东莱书院查了许多,汉部出现的时间只有四年,只是四年的时间却发展成为一个地方上强大的势力。令宫陶先生不解的是,他原以为刘彦会大肆在青州扩张,内心里不免担忧会影响到他们的大事,没成想刘彦先是在山东半岛肆虐了一番,后面竟然是做出了全面撤出的举动。
  以正常人的思维很难理解刘彦为什么在情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会那么干,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后赵会发生什么,更不理解刘彦是在无法攻取整个青州让系统升级后,做出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正常人就该是用正常的思维来看待一件事情,或许刘彦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汉部真的就是在干撤离长广郡和东牟郡的事情。
  看看汉部在长广郡和东牟郡还有多少人就清楚了,一直有家族在和汉部做交易,大多是选择使用人口交易食盐、兵器、等等的东西。
  汉部连续数年吸收了大批量的人口,只要有心就会发现一点,刘彦麾下的部众(含奴隶)怎么也该突破二十万人,但长广郡和东牟郡这两块汉部的实际控制区才有多少人?
  “斌王子同意我们的行动。”宫陶先生一句话就让纷乱的众人闭嘴看过来,他带着寡淡的微笑:“有斌王子的同意,我们还有理由不动手吗?”
  大半人是在点头,却有更多人脸上依然是迟疑。
  点头的大部分就是胡人的那些家族,他们早就习惯在得到强者的支持之后变得凶悍,会比平时凶狠上至少数倍。情况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阿三哥,自己怂得很,可是只要主人点头就会“汪汪汪”地凶狠扑咬。
  迟疑的是晋人的大族,他们没有多大的野心,亦是环境致使他们根本不敢有太大的野心。胡人当道之下,晋人有野心只会成为牺牲品,哪怕是行动最后胜利,他们得到的太少,付出的却会远比想象中多。
  汉部在许多晋人大族看来其实挺不错,刘彦平时不会去为难谁,收税也并不过份,只有在被招惹到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凶残的一面。
  对,要是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取长广郡和东牟郡,有好处当然是可以大家伙一块上,可汉部虽然是有撤出两郡的迹象,并不是真正的撤出啊?
  “李家、王家与刘彦接触颇深。”宫陶先生说的绝对是人被刘彦扣留了部分的李纯家和王校家,他继续用着平和语气:“汉部喜欢岛屿,仅是在东莱边上的诸岛便安置了不下于五万人。”
  那些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是关注汉部,谁不清楚汉部花了大工夫建设诸多岛屿。
  事实上,汉部开发庙岛列岛之后,那些得知可以在岛屿上大肆农耕的人彻底傻眼了,不知道有多少后悔怎么没有抢先开发。
  就在宫陶先生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有人踩着急促的脚步声过来。
  来者直接上了高台,附身在宫陶耳边低语了几句,看得下方的人一阵愣神。
  宫陶先生脸上的笑容比较明显地僵了一下,挥了挥手让报信的人退下,沉默了一小会对着下方的众人说:“汉部……调兵回青州了。”
  不需要隐瞒的,绝对瞒不住,汉部调动了数千部队不知道从哪里回来,动静不会小,能够隐瞒就怪了。
  现场安静了很久,李纯阴沉着脸率先站起来:“山长,在下还有事,先行告辞。”
  李纯之后是王校,不过王校只行了一礼就走,丝毫没有什么拖泥带水。
  有人带头,剩下的又有不少站起来告辞,差别就是有人说了不错的场面话,有些则显得急匆匆。
  那些离去者,基本上是长广郡和东牟郡的家族,不少则是家族领地靠近两郡,都是怕汉部回军之后自己家族受到攻击,肯定是要回去做相关的准备。
  “呵呵,还有谁要离去吗?”宫陶先生的声音比之前大了不少:“他们有些愚蠢。”
  下方的人其实还不少,听宫陶先生那么一说,大半是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刘彦既然回军,肯定是知晓发生了什么。”宫陶先生笑了一小会,眯着眼睛说:“既然是知道了,那他们该是留下来商议,怎么是走了呢?”
  这一下是所有人都赞同地点头。
  “刘彦已经回军,证明汉部不想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宫陶先生洪亮声道:“战事无法避免了,诸君也回去准备吧!”
  上一刻还说商议,下一刻喊人走?这一下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有人脸色凝重,有的则是轻松,那得看他们离汉部的兵锋有多远。
  “师尊?”王羽略略感到迷惑:“您……这就让他们走了?”
  宫陶先生却是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保持着微笑不说话。
  他认为汉部将军队调回来不会是为了好玩,肯定是有大举的军事行动。那样一来只要刘彦攻击谁,参与协商瓜分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家族就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终还是会团结到东莱书院身边。
  宫陶先生急什么?该急的是那些家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宫陶先生要是知道刘彦第一个打击目标是东莱书院,军队也已经在路途上,他就不会保持“逼格”。不过也不怪他,谁让刘彦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
  汉部的军队从蓬莱那边登陆,步军抵达莱山该是两天左右的时间,骑军一天之内就能抵达,结果就是宫陶先生在谆谆教导王羽的时候,下午时分却是有人慌慌张张来报,说有大股骑兵正在逼近莱山。
  宫陶先生脸上初次闪过慌张,愕然了一阵子,竟是还不忘“逼格”,看似平静地吩咐:“遣散诸生。”
  东莱书院有多少学生?其实也不算太多,大概是五百不到的样子。要是再加上一众仆役什么的,东莱书院在莱山这边怎么也有个两三千人。
  那么东莱书院有军队吗?从表面上压根就没有军队。要是暗地里有军队,集结需要时间,布防更需要时间,除非是事先知道会有人来攻,否则小半天的功夫绝对是难以布置有效防御。
  宫陶先生听着急切响起的钟声,看着正在疏散的人群,万般纠结地呢喃:“怎么不按照套路呢?该是动手,也是对两郡的家族先动手,怎么……是先来这边?!”


第167章 另类版欲擒故纵
  汉部在后赵领地内的骑军数量一再加强,差不多是到了刘彦在辽东狭隘半岛站稳脚跟的时候,后赵这边的骑军数量已经逼近了两千。
  两千的骑军大概只有一千能够算得上骑兵,余下其实都是马队的性质。再来是,具装骑兵从始至终就是一百,不是不愿意增加,是没有办法增加。
  大批的骑军向着莱山方向逼近,沿途所有人的反应只能是紧闭城门或寨门,眼睛里带着疑问和恐惧目送那因为马蹄践踏升起漫天尘烟的骑军过境。
  更多的人则是纳闷汉部不是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部队。
  当步军出现的时候,疑问和恐惧变成了惊惧,每个家族的二三号人物基本都是颤抖着身躯,他们在面面相觑。
  “汉部没有放弃两郡!”
  “我们上当了!”
  东莱书院最近跳得挺欢乐,纠集起许多家族要瓜分汉部放弃的长广郡和东牟郡,可那都是建立在汉部真的要放弃两郡的前提之下。
  要认真的说起来,汉部扫荡长广郡和东牟郡才发生在半年之前,那个时候谁不知道汉部的兵锋之强。
  大多数人相信东莱书院的前提是,汉部在扫荡两郡之后大举撤离,似乎也没有见在建设什么。
  “派……派人去莱山!”
  大军过境是什么景象?那是一种充满了肃杀的氛围,再有一支约三千左右的部队踩踏着整齐的步伐,那脚步声仿佛是天地在敲响战鼓,任谁见了都是会感到发怵。
  没错,刘彦花了大该一个月的时间将系统士兵增加到了三千,那是两千甲士、五百长矛手、五百弓箭手。
  其实光是三千可以一再补充的部队,那已经是极为逆天的存在,刘彦不需要刻意地纠集过多其它的部队,仅是带上操作攻城器械的士兵就可以开始作战。
  不过,刘彦已经清楚一件事情,趁有机会的时候多多历练由部众训练出来的事情才是正理,他不可能永远依靠系统士兵征战。
  汉部的骑军抵达莱山脚下的时候,第一时间对那些四散要回去的各家族队伍进行了追击,大多是选择迫使投降,死硬不投降自然是能逮住就杀光。
  东莱书院的山长,也就是那位宫陶先生,他可以从山上看到下方在发生什么,看到汉部骑兵四处追击散去的那些各家族队伍,脸上表情变得异常复杂。
  “还真的是狠呐!”宫陶先生发现自己对汉部很不理解:“他们好像完全没有顾虑?”
  王羽见过刘彦两面,说实话是没有太强烈的印象。他现在只担心一点,王家会不会在刘彦的报复列表?那似乎是有可能的事情,毕竟他可是宫陶先生的得意门徒,而王家最近除了没有参与各种瓜分的商讨之外,似乎对汉部的要求基本是阴奉阳违?
  “走,我们下去!”宫陶先生觉得一切还能挽救,毕竟东莱书院只是在串联,可没有真的对汉部发动过攻击。
  王羽却是比较迟疑,想了想只能恭顺地跟在师尊身后。
  汉部的骑兵到了莱山的山脚只顾着去追击那些四散的家伙,确确实实是还没有对东莱书院发动攻击。
  话说,刚才到底是有多少个家族或者代表什么的在山顶啊?负责追击的骑军拦了一批又一批,投降的人居多,因为着实是太多了,骑军在面对一些既不投降又不断废话的家伙只能干掉了事。
  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宫陶先生带着人走到一半又返回山上,到了半路王羽则是直接找个了理由自己单跑。
  其实挺简单的,那是因为汉部后续的步军已经开拔过来,原来宫陶先生还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汉部不会攻击东莱书院,可看到有步军开拔而来就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
  步军开来,十分直接就是干出了包围山脚院落的举动,几个明面的要道则是由骑军过去堵着,情况对于东莱书院来说异常的不妙。
  “看来也不过如此啊?”刘彦到了的时候,山脚的院落已经被包围,他自然也看到那些被俘虏的各家族成员:“挑出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
  负责看管俘虏的李匡立即应:“诺!”
  李匡原本就是长广郡众多家族的一员族长,只不过是上次胡人扫荡的时候被攻破了坞堡,辗转了许久成了汉部的一员。
  恰恰因为李匡曾经是一个家族的族长,才会比较清楚哪些是长广郡的。至于东牟郡的有谁?李匡可以喊熟悉东牟郡那边的袍泽帮忙嘛。
  区分的时候,有趣的一幕发生了,认识李匡的人开始求情,讲的是乡土情分之类的话,可就因为是认识,大家谁不知道谁?讲乡土情分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乱世之秋都仅是顾着自己,要不也不会是像现在这等一盘散沙的状况。
  李匡并没有摆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嘴脸,对谁都是乐呵呵地笑着,不威胁也不承诺什么。他主要是不清楚刘彦会怎么处理这些人,该是拿什么态度?就那样乐呵呵,但冷眼旁观也就是了。
  配合李匡的是陈家巨。
  陈家巨是东牟郡那边的一个小家族的族长,起初就非常果决地跟随汉部迁徙到长岛,事实证明那样会得到重用,虽说是有立下一个功勋,可不就成了极为少数的军侯之一了吗?
  立场坚决导致职位高低,历来都是这样。其他人有差不多的功劳,可他们的没有像陈家巨那么果决,结果陈家巨是军侯,其他人不是。
  投降的人挺多,占了前来东莱书院商议的七成,大约两成半左右被干掉,成功逃亡者不足半成。
  前来东莱书院的家族占了青州的四成左右,合流起来是一股强劲的力量,因此不是那么相信汉部会将他们杀死。是直至有一些人被押出去提着跪倒在地上,大多数人只是诧异汉部要怎么折磨,依然是没有人相信汉部会大开杀戒,直至那一声“斩”,刀光闪现,身体与头颅分家,才惊醒了所有人。
  “他们拿着我的好处,是我给的好处,再来图谋我的产业,是我的产业!”刘彦没有狰狞着脸庞,只是带着一脸的嘲讽:“吃下我的好处,想着图谋我的产业。该死!”
  被砍了脑袋的人不多,只有七个人罢了,只是真的让所有被俘的人吓了一大跳。
  李纯和王校是站在了刘彦一侧,他俩脸上带着比较明显的庆幸,互相对视的时候却是能够从对方的眼里看到警惕。
  知道刘彦为什么知道东莱书院在这边在举行会议吗?就是李纯和王校先后透露。
  “你们之中有人也从我这里获得过好处。”刘彦看向了被甲士围住的那些族长,“呵呵”笑了几声才说:“或许……我也应该将你们处死?”
  立刻就有人瘫倒在地上,裤裆也是瞬间湿了。
  汉部一直在大批量出售食盐,可以说是来者不拒的那种贩卖。食盐在任何时代都不缺销路,毕竟人可以不需要其它商品,可盐巴必定是要吃,汉部这边的食盐价格公道,能过来购买又有谁不买?
  “可、可是……我们的货物是付账……付账了的。”说话的家伙有点口吃,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刘彦,说道:“是公平交……交易。”
  “没错。”刘彦好像还不是一个多么严格的领导,至少是还没有学会强词夺理,他点着头:“所以还活着,不是吗?”
  按照刘彦的意思,这些家伙就应该全部杀掉,杀谁都不算是理亏,谁让他们想要图谋汉部?可是吕议给出了一个或许更好的意见。
  吕议的意见是,杀了太便宜也太简单,不如从这些家伙身上获取足够多的好处,也许还能吸收掉一批,对于接下来的征战会起到助力。
  刘彦同意了,这一次征战也许是让青州爆发全面的战事,那么能够利用自然是要利用,就好像已经过来东莱书院,可留下时间让那个叫宫陶先生的家伙逃跑。
  是的,刘彦没有攻击山脚的院落,没有攻山,就是在等那个叫宫陶先生的家伙逃跑。
  青州需要乱起来,但不能是刘彦亲自动手造成动乱,那不是给石碣面子,只是一种必然的低调。
  宫陶先生有能力聚集起青州四成家族,那就有足够的人脉引乱整个青州,由他来开启青州的乱局,带来足够多的盟友进攻刘彦,符合刘彦的利益。
  千万不要忘记一点,刘彦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不可能一家又一家的进攻,那只能是尽早发生决战。
  一开始就进行决战是刘彦渴望产生的,为此他愿意待在某个地方,给予对手时间,然后来一场围攻战。
  此时此刻的吕议就茫然一点,到底是什么给刘彦那么大的底蕴,愿意被包围,愿意打一场以少战多的战役?
  无它,刘彦有三千可以不断“复活”的战士,他需要的就是建立一个防御力足够的营寨,建造足够多的兵营,然后……呵呵呵!


第168章 席卷青州的开端
  刘彦此前向长广郡和东牟郡的众多家族征召了家中非嫡系旁支,那么长的时间过去,那些非嫡系旁支早被同化……唔,没有接受同化的,基本上处理掉,再换来一批。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讲,刘彦的“圣母”是在大局上,并非单纯为了某个阶层。
  那是一个旁支代主的战略布局,就像是必须占据并防御辽东狭隘半岛那样,都是属于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