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江的浮桥弄好,周边的防御设施也搞起来,汉部的军队开始进行部署。
  虽说在船队没有覆灭之前,汉部怎么也不存在后路被断的事情,其它地方不过是撤退比较困难,但还是能上下船,但该重视的地方依然是要重视。
  登陆点这边必然是要留下足够的防卫力量,毕竟百济是同意一起到高句丽那边抢一把,可是汉部对百济也不能不防。
  除了登陆点,汉江的渡桥那边肯定也是要重视。
  登陆后的第七天,公孙豹带来了一支百济的部队,数量也就是三千。
  看百济军队的武备状况,比汉部这边的辅兵还略略不如,至少汉部这边的辅兵该有的配套绝对有。
  这一发现让汉部的辅兵有些“阔”了起来,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差劲。
  然而,汉部的辅兵不是那么明白一件事情,有时候装备只是其中之一,军队从来都不止是看装备确定能不能打,不然历史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野蛮毁灭(征服)文明。
  “我们互不统属,渡江之后,到了高句丽境内就各打各的。”刘彦可没有和百济联盟,他说:“你们想跟着也行,但是不要做任何会出现误会的举动。”
  汉部与百济的沟通不是没有成果,其中就包括汉部出财帛向百济购买一部分粮草的协议,另外就是敲定了其它的一些贸易,让双方之间的敌意尽可能地消除一些。
  本身公孙豹所率的这支部队就是来监视汉部,他们哪怕是要趁高句丽虚弱进攻,也该是先于新罗达成谅解,进攻的路线是在朝鲜半岛的中路,那里是百济大军集结的地点,不是西海岸这边。
  刘彦应该表现得更为自信,一副根本就不担忧百济会突然“来一下”的绝对自信,越是这样越会让百济感到忌惮。他与纪昌有做过严谨的沟通,了解到百济与高句丽常年交战的事实,大致是能够猜测得出一点,有人愿意去打高句丽十分让百济乐于看到。
  百济是什么态度对于汉部来说是可有可无,除非是发现百济有超过三万的大军逼近,不然汉军不会害怕百济人突然间动手。那是汉部这边发生五十个战兵面对三百百济士卒,竟是一战轻易击溃百济人的战果来进行推算。
  大军渡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三千战兵先渡桥,由六百部族武装和一千战兵在后面守护,等待三千战兵尽数到了对岸已经是一天后的事情。
  纪昌微笑看着公孙豹:“轮到你们了。”
  三千百济军在公孙豹的率领下也进行渡桥,他们足足花了三天才算是全部到了对岸,可见这支部队的组织上真的无法与汉部相比。
  “不是故意在拖时间的吧?”李坛一脸的不痛快:“是相当于郡县兵一般的货色。真是有够浪费时间,不如花一天的时间尽数干掉!”
  西骞建同满脸的赞成:“这些蛮夷,太浪费时间了!”
  瞧,中原出生的就是不一样,看待任何“边角”地区的人,都能够抬头以鄙视的眼神说是蛮夷了。
  渡江之后,汉部已经派出了足够的斥候,索性的是没有发现高句丽有大军汇集的现象,不然还真的是有可能直接弄死那些拖时间的百济军。
  算起来,从登陆到渡过汉江,汉部已经花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要说刘彦内心里不着急绝对是假的。他也想干脆点,但那等于是直接与百济开战,有些得不偿失,只能给让那些累赘跟着。
  “也许可以用得上。”纪昌心态倒是好了一些:“至少他们能带路。”
  浪费太多的时间,原本是可以造成突然间的偷袭,可要是有那些大动作高句丽还没有反应过来,作为一个国家的高句丽也着实是“次”了一些。
  由于汉江是在百济境内,得力于高句丽在与前燕死拼,又是百济对高句丽的渗透从来十分防范,汉部在汉江搭建浮桥虽然是有被高句丽那边察觉到,可是高句丽方面并不清楚具体状况。是等待总数六千六百的军队靠近了高句丽边境,高句丽的边防“大使者”立刻就将情况汇报上去。
  此时此刻的高句丽是什么局面呢?北线是被燕军打得一败再败,四万燕军步骑横扫了高句丽的北境,慕容皝自己都已经抵近了丸都,两翼的慕容翰、慕容霸和王寓对丸都展开了包围的趋势。慕容翰、慕容霸、慕舆埿等部连战连胜,倒是王寓竟然败给了数量比自己少的高句丽军。
  王寓是谁?本是晋国将军来着,还击败过慕容一家的慕容仁,后面却是归降了慕容鲜卑。王寓现在在前燕的身份不算低,算是晋人中相对吃得开的一个,地位上却比不过那些光有一张嘴巴的封奕、阳裕等所谓的大儒。
  当然了,刘彦对前燕和高句丽的战事发生到了什么阶段根本就不清楚,他们进入高句丽境内后,有了公孙豹那些百济人作为“带路党”,导致汉部用三天的事件就十分轻易清扫了十来个村落,抢了物资、抓了人口。
  公孙豹是有些相信汉部来高句丽是烧杀抢掠来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汉部根本不去攻打城池,是盯着旷野中没有防御的村落。
  “将军,高句丽的城池没有多少守军,以将军麾下精锐必然是一战而克。”公孙豹转悠着眼睛,以商量的口语说:“我们合兵进攻城池,城池内的人口与物资归汉部所有,城池归我们。如何?”
  刘彦非常直接地问:“那谁作为主力?”
  公孙豹笑呵呵地说:“将军麾下精锐,自然是由将军的麾下作为主力。”
  刘彦直接翻白眼,一副懒得搭理公孙豹的模样。
  李坛受到纪昌的眼神示意,骂骂咧咧地说:“当我们傻啊?城池我们攻,人我们死,得到本来就属于我们的财富和人口,城池却是你们的?”
  公孙豹没有恼怒,依然是笑呵呵地说:“贵部本来就是来获得财富与人口,既然本来就没有占领城池的打算,何不当成礼物,送给我们,增进百济与汉部的友谊呢?”
  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刘彦问:“公孙猪加,想必也是熟读圣贤之书的吧?”
  公孙豹的官名太诡异,不过他本人估计早就习惯并觉得理所当然,不会有汉部这边听了想笑的冲动。他答道:“自然。”
  刘彦点着头:“那就难怪了。”
  真是特么的,与儒生,特别是大儒讲道理,那绝对是脑子坏了!


第132章 扫荡,再扫荡
  进攻城池?刘彦觉得自己的脑子比较正常,哪怕是高句丽后方看上去比较空虚,可每一座城池里面至少会有一万人以上,且不谈高句丽人会不会全城动员防御,就是打下城池之后,汉部可怎么将人给掳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扫荡外围的村庄,抢掠物资减少我们的后勤压力。”刘彦骑着高头大马,目视着出现了火光的村庄,那里一片哀嚎与惨叫:“将‘野人’抓起来,分批送回半岛,看情况看决定是不是转运到长广郡或东牟郡。”
  在这个年代,不是居住在城池里的人都叫野人,特别是朝鲜半岛这种既封闭又处于半奴隶社会的阶段。
  能抢的东西还是比较不少,目前的时节是秋收刚过,恰恰就是地主家有余粮的时刻。除了粮食之外,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也就是少量的皮草有点价值,要不高句丽人可显得穷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汉部在大肆抢掠,明显刺激到了百济军,开始有小股的百济士兵偷偷摸摸参与到抢劫。百济士兵见汉部那边只要粮食、皮草、人口,对铜器似乎根本不感兴趣,他们两眼放光地开始对所有能够找到的铜器进行了搜刮。
  “既然百济人喜欢铜器,那铜器就归他们所有。”刘彦摸着下巴说道:“再问看看可不可以聘请,让他们暂时充当起辅兵,我们付工钱。”
  纪昌听得愣了愣神,点头答应下来。
  周围已经开始出现了成建制的高句丽军队,数量很多,规模上却是比较小,证明说高句丽肯定是反应过来了。
  “让他们去集结,我们与高句丽来一次野战。”刘彦在看山川舆图,那都是后面慢慢补充起来的标记,至于是什么地名也是胡乱命名,会这样是公孙豹不提供帮助。他说:“这片地方恰好就是一个可以野战的地形,等待击败这一支敌军,可以尝试一下攻城。”
  说实话,这鬼地方叫什么刘彦都不知道,不过从人口分布和城池分布来看,高句丽境内的人口密集程度显然是要高于后赵的大部分地区。会这样是与高句丽的国土狭小有关,但何尝不是说明后赵将中原大部分地区给玩残了,颇有真的要将中原建设成为一个大牧场的意图呢?
  后面的数天,汉部继续清扫村落,那些百济部队在纪昌交付五十斤的黄金给公孙豹之后成了汉部的辅兵组织。除了给公孙豹五十斤黄金(这年头叫赤金),每一名百济士兵还能额外获得一些“工资”,商定是每天两个五铢钱,讲究概不赊欠。
  “将军,有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高句丽军队正在向这边移动,会合当地的数千,该是会达到两万。”公孙豹可不是出于什么好心,他身在这边,肯定是要注意别把自己陷进去。他非常认真地建议:“要不,我们还是撤退吧?”
  高句丽在半岛可是“强国”来着,要不百济和新罗也不会一直被压着猛揍,似乎他们现在脚下的土地不久前就是属于百济,是被高句丽侵略给占了去,才会让百济退到了汉江边上。
  刘彦与纪昌对视了一眼,他们其实也不是那么了解高句丽的情况。
  想了一想,刘彦点头:“那就暂时向带方郡方向转进。”
  转进嘛,这词用得太好了,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贬义词了,汉部有计划地向带方郡移动,一路依然就是对村落烧杀抢掠,就是大部分的高句丽人学乖了,竟然提前跑到了附近的城池躲避。
  “君上,高句丽军开始有计划地阻击了。”纪昌拿着下面汇报上来的军情:“李匡的那个屯,遭遇到了有组织的高句丽部队。”
  李匡的汇报还是挺详细,他不止介绍了交战经过,对高句丽军的装备和战斗力都进行了描述。
  “类似于郡县兵之类的吗?”刘彦觉得这才算是正常,他们要退,高句丽就需要阻击:“那是为从东北边过来的两万高句丽大军创造追上我们的机会。”
  “便宜百济人了。”纪昌怎么都能判断出一点,该死的百济人将与高句丽对峙的部队退后,可能还战略性欺骗承诺什么,高句丽才会从中部地区抽调部队。他冷着脸:“君上,适当让在登陆点那边的部队进行收缩吧。”
  刘彦听出来了,纪昌是觉得百济人完全不能信任,应该及早做好相关的准备。
  作为军谋类型的长史,纪昌完全有理由怀疑可以怀疑的一切,职责就是协助刘彦做好筹划,堵上可能出现的漏洞。
  他们在高句丽掳掠的物资和人口都是在往仁川那边送,几乎是到了一批就送走一批,为了达到快速运输,刘彦将维持庙岛列岛的船只也尽数调了过来,结果就是本土那边造成了一些影响。
  纵观地图,朝鲜半岛的带方郡方向是一个椭圆形的半岛,没有实地过去却是不知道地形怎么样。
  不过,刘彦十分清楚朝鲜半岛就是一个多山地区,该类的地形说不利于入侵很有道理,可一旦入侵成功想要找个地方固守其实也并不困难。
  花了四天的时间,到后面几乎是没有再攻击村落,他们撤到了一个叫列口的地方。
  列口是西汉时期初置,属于乐浪郡治下的一个县,被高句丽侵占之后已经废掉了县的级别。
  事实上高句丽的行政划分比较怪,他们执行的是部族制度,因此不存在县这个行政单位,有的就是城邑制度,既是什么部族、家族拥有一座城,然后听命于高氏王族。
  “统帅两万大军的是金元道。”公孙豹满脸的严肃:“那是一员名将。”
  金元道?反正刘彦除了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一些统帅将领知道一些,对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高句丽就是两眼抓瞎。
  所谓的高句丽名将金元道,传闻是高氏王族的家奴。说他是高氏家族的家奴可不是什么诋毁的意思,在高句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王族家奴。他屡次在高句丽的南方带兵侵略百济或是新罗,似乎是胜多败少,对于百济和新罗来讲,那不是名将是什么?
  刘彦内心里无比的腻歪,朝鲜半岛这个旮旯地方只是比倭列岛那边好一些,倭列岛是村庄级别的斗殴,朝鲜半岛应该是镇级别的械斗,就这样能出什么名将?
  当然了,鄙视归鄙视,但刘彦还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必要的城寨立起来,外围的防御工事弄上。
  “什么?!”公孙豹既是迷惑又是气愤:“三千百济军另外立营?”
  话说,百济人只是带上了最基本的辎重,那根本就没有办法立营。
  “要不,你们撤回国内?”刘彦一副为百济军好的嘴脸:“这里马上就要爆发大战,刀剑、箭镞没有长眼睛,我们的战争让我们自己来应付就是了。”
  公孙豹有种要吐血的冲动,他们在汉江边上的时候刘彦没说让百济军退,等和汉部一块退到了列口才让退?
  “我们会被堵在半路上!”公孙豹想了想:“我发现有你们的船队在这一带活动,要不然……让我们乘坐你们的战船撤退?”
  “想都别想!”刘彦很干脆利索地拒绝:“我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把船抢了?”
  公孙豹好像是要解释什么,几句仁义道德的话还没有讲完,刘彦一句话说了出来。
  “我们不是盟军,不可能共处一个营盘。要么你们赶紧立营,要么你们就撤退。”刘彦亦是一脸的严肃:“放心吧,哪怕是你们半路被堵,要是战死,看在相处还算愉快的份上,我们会给你们报仇的!”
  “……”公孙豹的脸一瞬间就黑了。


第133章 初次交锋
  “怕了吗?”
  “什么?”
  “敌军密密麻麻。”
  “哦……”
  汉部这边的士卒看着也是密布,按照平时的操练那般排成了四四方方的军阵,此时正在鼓声之中缓缓地进行推进。
  转进到了带方郡的汉部军队,找了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花了半天将营盘立了起来,还没有布置防御工事,后一脚高句丽的大军出现了。
  要是懂得目测,出现的高句丽大军大概也就是四千人左右,刘彦也就下令李坛和李匡带着本部出了营盘,对高句丽到来的军队展开试探性的进攻。
  高句丽的统帅反应速度并不慢,做出了最正确的调度,将部族私兵堆到了前线,为后方的一些部队创造可以整队的时间。
  “两人是亲戚?”刘彦是站在半山腰上观战,在他的视野中是,本方一千人就是非常传统的阵型。他看向了大部分凑成堆,只有少部分看得出是有军阵的高句丽:“希望血缘关系能让两人拥有更多的默契。”
  鼓声响得比较有节奏感,要是注意观察的话,可以看得出汉部这边的士卒就是依照鼓声的鼓点在迈步。
  不止是刘彦这边的人在看,龟缩在另一个山侧半腰的百济军,准备迎战的高句丽,视线都是随着那汉部一千人的军阵在移动着。
  “什么来路?”金元道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半岛之上,从未有过如此装扮的军旅。”
  汉部的军队现在还无法简称为汉军,一是汉部非国家形式,二是不管从战力、组织力、信仰上都没有资格。
  汉部士卒身穿黑色的束裤,上身是一身红色的战袍。刀盾兵的少部分会套着金属扎甲,余下全是皮甲。长矛兵和弓箭手则全部没有着甲,只是长矛兵多了一个小圆盾,弓箭手腰间会有一柄战刀。
  “不知道是哪来的敌军。”乞仠乙连力表情非常慎重:“绝对不是百济的军队,从装扮到气势,能看出不会是半岛上的军队。”
  搞半天,高句丽只是知道西南边有人在烧杀抢掠,原先以为是百济趁着前燕与高句丽大战浑水摸鱼,是听了斥候的描述才知道不像。
  高句丽要不是知道前燕没有水军,高句丽会怀疑出现的部队是燕军,金元道与乞仠乙连力到了现场一看,非但没有解开迷惑,反而是变得更加困惑。
  高句丽不是百济或新罗这种窝在半岛边角的国家,他们是从晋国那里用武力完成复国(原来被强汉灭了,汉元帝复国一次,到了西晋是第二次),多多少少还是见过世面。他们清楚世界有多么大,哪些又是强国。
  金元道与乞仠乙连力是带着部分的精锐快马加鞭过来,大部队还在二十里之外赶路。两人就是想要亲眼看看肆虐西南部的是什么人,亲眼看过之后依然看不出来路,但是看到敌军排成军阵在推进已经感到忌惮。
  军阵啊,可是要长久训练才能列得出来,让乌合之众排军阵是属于妄想。全高句丽,能够玩得动军阵的部队不超过十万,大部分是在北部战线,南边为了防备百济和新罗也就是留下两万,就这两万还对百济和新罗造成了全面压制,可以想象精兵和乌合之众究竟是什么区别。
  战鼓声的节奏在变快,金元道瞪大眼睛看着即将接触战场,只听那里爆发出一阵浩大的吼声,喊的似乎是“为了部族”?
  话说,金元道真不知道哪个国家或是势力在开战前会有这种口号,但他听懂了口号,明白出现的敌军来自中原。
  金元道看到敌军加快步伐之后乱了阵型,刚要说“原来是样子货”或“徒有其表”之类的话,却见散成了一排零散的直线。
  “一切都在按照操练时的步骤进行。”李洪有些信誓旦旦地说:“敌军是乌合之众,没有我军的旗语,哪怕是他们的统军将领要调整,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
  汉部现在大部分军队都是由冉闵那边过来的人操练出来,经过长广郡内部将近三个月的清洗作战,基本都是有了临战经验。
  “可惜啊,没有旌旗。”魏骏驰看上去也是对出战的一千将士信心满满:“要是有旌旗,看去会更威风。”
  那是!不过,让刘彦抬后赵的军旗纯属不可能,亮出自己的旗号又嫌太早,只能是忍耐着做一支“光杆”大军的所有者。
  散成了零散直线的是刀盾兵,他们也不是分得多么散,不过是互相之间距离三米,要是一声令下很快就能重新按照“什”的编制重新聚拢。
  梆子声响起了,是高句丽那边最先开始响,一道由箭矢组成的阴影从地面“升起”,射击的目标是排成了散兵线保持推进的汉部刀盾兵。
  面对高句丽那边射出箭矢,汉部的那些刀盾兵比较直截了当地往地上一蹲,手里一米半长度的塔盾扛着形成半倾斜姿态,片刻之间就是一阵箭矢落地的声音,射到地面泥土就是闷响,射到了塔盾是怪异的脆响,射到了石头什么的就是另外的磕碰声。
  “不全是金属箭镞啊?”阿三用塔盾挡住身躯,眼睛扫视着四周:“骨箭,纯木箭,竹箭……”
  很多人都发现了,高句丽那边的部队分明就是凑出来的,也就是射出的箭矢箭镞才能暴露出本质,毕竟高句丽是部族的城邑制度,连国家的正规军都没有统一的战袍,从服饰真的不好辨认。
  “这会是一次碾压性的胜利。”李洪“啧啧”有声了几下,轻蔑地说:“第八轮了,他们对着有防备没有出现任何伤亡的刀盾兵射了这么多箭矢。”
  话声才刚落,高句丽那边停止了射箭,爆发出了一阵阵吼叫的浪潮,然后仅仅是留下了必要的预备队,超过两千高句丽士兵一窝蜂地发动了进攻。
  魏骏驰笑道:“轮到我们了。”
  梆子声响起,这一次是汉部的部队这边,然后是排成了纵列的弓箭手开始散开,大约是每人间隔开一米半左右,随后在口令声中有波次地射出箭矢。
  弓箭手开始射箭的同时,长矛兵继续迈步向前,他们是从弓箭手让出的空隙中走过,等待穿过了弓箭手的区域再重新组合成密集的长矛阵队形,随后便是不断推进。
  “这种射箭方式很有用!”李洪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我们已经写信回去给修成侯,以后我们也会使用这种方法。”
  射箭的模式可不是刘彦自创,是学自曾经的秦国箭阵,秦军箭阵讲的就是绵绵不断的波浪般覆盖射击。似乎,秦军是从有劲韩名声的对手那里学的?在火器出现后的百来年时间,波段式连绵射击会再次被发扬光大……
  当冲得越猛死得越快发生在高句丽士兵身上之后,战局的走向已经变得非常明朗,特别是出战的汉部将士在一声苍凉的号角声中再次爆发出一声“为了部族!”,全体发动冲锋,对面的高句丽士兵发生了混乱,那是出现了局部的溃退。
  “我们需要精锐!”金元道在调整座下战马的方向:“至少调动一万精锐!”
  “可是……”乞仠乙连力刚吐出两个字,金元道已经驱马动了起来:“百济和新罗那边不需要防御吗?”
  金元道头也不回:“这支军队是突然出现在半岛,现在会在我们的疆土肆虐,以后就会在百济、新罗肆虐,考验我们外交实力的时候到了!”
  在半山腰观看一场碾压之战的刘彦,他看向了远处爆发出乱七八糟声音的百济军,不过他看不到公孙豹脸上的犹豫……


第134章 半岛“搅屎棍”
  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远道而来的高句丽军方而言,毫无疑问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波段式的箭阵覆盖别说是高句丽了,中原的胡人都没有见过几次,那从像是随时随地都会有箭矢射来的感觉太糟糕了。哪怕是第一次没有被射杀,第二次、第三次……依然是运气极好,可看着周边的袍泽一个个中箭倒毙或是受伤哀嚎,谁都会感到恐惧。
  局部出现混乱的高句丽军队与汉部长矛兵撞上,汉部这边只是在局部遭遇到了有效的抵抗,大部分区域就是一种仿佛豆腐被利索切开的画面。
  “高句丽是部族形式,地方守备军良莠不济。”纪昌用最快的时间掌握了需要了解的情报:“这支部队不是野战性质,该是各个家族凑出来的家族私兵。”
  战场之上,留作预备队的高句丽部队很直接地掉头就走,致使本来还能撑一下的参战部队加快了崩溃的速度,战事从交锋变成了单方面的追逐。
  “命令李坛和李匡追击不得超出五里。”刘彦的命令自然是有人会去下达,并且比较先进地使用了旗语。
  一千对上三千,似乎还比较轻易地获取了胜利,汉部这边从参战者到观战者,全部发出了欢快地欢呼。
  出击的部队严格执行了命令,追击到五里左右的事情停止并返回,他们又再一次是腰间悬挂了血淋淋的头颅,昂首阔步地返回营盘,接受众多袍泽羡慕的目光。
  “君上,斩敌四百二十三,俘虏七百五十六。”李匡保持行礼的姿势,又说:“发现八里之外出现了敌军建造营盘的迹象。”
  相关的情报早就被斥候发现并上报,刘彦与纪昌等人商议了一下,已经决定派出部队进行试探,要是敌军表现得太过不堪一击,他们就该直接发动决战。
  这样就出现了一幕,刚才交战的士卒归营没有多久,汉部营盘又辕门大开,一支规模在二千左右的部队出了营寨。
  “猪加,他们……”朴直旻的精神状态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到汉部再次有动静吃惊道:“又要再次出击?”
  对于百济人来讲,汉部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其实只能算是可观,但想要像汉部那样轻易击溃高句丽的部族兵,百济这边似乎就“王族兵”能够办得到。
  王族兵是等同于中原的正规军,概因百济也是一种部族制度,分家族城邑私兵和酋长直属军队。
  思想观念和一些环境所致,出现在半岛的汉部军队对百济人的冲击并不算小,他们这是第一次见识到大陆上的军队,此前也就是和高句丽、新罗、倭国那边有过直接的冲突。
  公孙豹很快就做出决断:“跟上去看看。”
  百济人之前大部分看到的是汉部对村落进行的烧杀抢掠,刚才看到了一场丝毫判断不出真正实力的交战,还是非常希望能够再近一步的观察。
  率领两千部队出战的是吕泰,他可是非常渴望能够抓住这一次机会,毕竟与之有过多次独自率军出战的徐正相比,他是以防卫领地居多。
  朝鲜半岛山地居多,难得才会出现平原,哪怕是有平原也是极为狭隘的一块,谁让朝鲜半岛就是一个宽度五百多不足六百里的岛区呢?
  后撤的金元道很快就接到汇报,胜了一场的未知势力敌军有部队追来。
  “他们真的以为我们就是那样的实力吗?”乞仠乙连力一脸的恼火:“大使者,出动精锐吧!”
  战争打的是士气,金元道确实知道不能连续失败,点头道:“让部队原地休整待战。”
  高句丽过来的后续部队已经开进了带方郡这边,距离汉部的营地也就是七八里。
  两人都没有提埋伏什么的,埋伏是建立在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准备,可不是仓促往什么地方一猫就算是隐蔽,要是躲避在死角被堵住那才叫搞笑。
  带方郡这边的山地还算是不密集,就是地势相当的不平坦,吕泰率军走了五里左右看到了对面招展的旗帜,那是一种三角形长尾的旌旗,更有一种从上而下垂直的旗帜。
  高句丽的旌旗看上去款式颇多,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感官。
  那是真的,不但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只要是朝鲜半岛的旌旗都会画满图案,可以是圆形、三角形、长型、四方形的交绘,甚至可以是以上那些图案再加上猛兽的绘画。那是因为他们都是部族制度,每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徽。
  “对面的敌军,与之刚才的不同。”吕泰适当地让部队降缓行军的速度:“队形展开!”
  刚才走的地方地势颇为复杂,将要开战了肯定是要调度整体的阵型,结果是对面的高句丽抓住机会开始向前推进。
  金元道和乞仠乙连力是有了分工,由金元道带着边军建制的部队推进,然后乞仠乙连力带着城邑私兵向两翼展开。
  后脚赶到了战场的公孙豹等百济人,他们到来的时候,战场上局部已经发生了交战,能够看出汉部这边好像是在调整阵型的时候被高句丽压上不得不应战。
  汉部这边看不懂高句丽的军旗是什么鬼,同样作为朝鲜半岛的国家,百济肯定是看得懂。
  “高句丽的南部边军!”朴直旻咋呼道:“没想到金元道一开始就投入了精锐!”
  公孙豹颇为幸灾乐祸地说:“看样子打成了僵持?”
  战场的整体态势看去是僵持状态,不过汉部这边投入作战的是中部的前军,既是五百左右对上了高句丽的近千边军。汉部左右两翼还在调整阵型,一个个方形的军阵舒展开来,有向前推进的迹象。
  “看来那个汉部在神州也是一个强大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