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利安回过身来,走几步同样是在一个圃团以屈膝跪坐的姿势坐下:“你们不知道汉帝国对匈尼特开战?”
  克谢亚斯就感到莫名其妙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知道。”
  尤利安会感觉奇怪,是讶异汉帝国竟然没有与波斯萨珊进行沟通。
  要知道匈尼特是被汉帝国和波斯萨珊夹在中间,目前汉帝国与波斯萨珊又是盟友关系,哪怕仅是波斯萨珊在西面对匈尼特造成一点点压力,汉帝国对匈尼特开战也能取得更多的优势。
  他们来长安之后一直没有离开,依然以使节的身份进行逗留。
  因为是使节的关系,哪怕是他们再有钱也能购置到府邸,也只能是住在被安排的驿馆内。
  不止是尤利安和克谢亚斯两个人没有走,第一批过来汉帝国的各国使节团,以及后面一块来的各国众多贵族,再加上后面陆陆续续过来的人,仅是长安就有四万余歪果仁,京口那边也差不多是有四万余歪果仁,汉帝国全境的歪果仁达到了十八万以上的数量。
  说起来还蛮有意思,来到汉帝国的那些歪果仁,仅有不足一千人是自己搭乘本国船只,剩下全是在各处港口搭乘汉帝国的船只才来到汉境。
  会那样除了各国没有多少远洋船之外,还有他国船只要经过马六甲需要交纳几乎是天价的费用,到了汉境本土又要再交纳另外一笔不菲的费用,同时船只停泊费、修缮费、补给费……等等林林总总的费用加起来,花销都够再买上同等款式的船只好几艘。
  尽管是代价那么大却依然有异国船只自己到了汉境,却全是官方出资,理由当然是那些国家想要用自己的船亲自走一趟航线。
  “汉帝国知道我们会测试各处的洋流,自己驾驶船只也才能体验航程。”克谢亚斯叹了口气:“他们能够答应让我们的船只过来,证明他们其实不在乎。”
  汉帝国不在乎各国掌握航线,却是有那么多的限制和夸张的笔笔费用,一开始各国真没搞明白是为什么,以为是进行刁难。他们后面才回过味来,汉帝国的官方搞出那些事情,是在为本国的商人创造利润!
  属于汉帝国的船只,民间船只自然也是需要交纳种种的费用,可是那些费用的额度非常合理。
  汉帝国不禁止他国船只通航,可是他国船只走一趟需要耗费一千金币,汉帝国的船只可能只需要耗费一百金币,同样的一件商品因为通关缴费的不同,那么进行出售的价格也绝对不一样。
  那样一来同样是商人,问题是汉帝国的商人的货物有着优势,消费者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又能怎么样?”尤利安没有悲愤,有的只是无奈:“强者剥削弱者是理所当然。”
  罗马人几千年就是那么过来的,就是不断向外进行剥削,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罗马人的辉煌。
  波斯人能够欺压和剥削弱者的时候也没见手软,要不历经衰落又重新站起来的波斯人,哪有今天依然是帝国的局面。
  道理是那样的道理,站在弱者的一方明白那是普世法则,能够接受却不代表没情绪。
  “是啊。”克谢亚斯苦笑道:“又能怎么样。”
  要是能打得过汉帝国,谁毛病了才会接受剥削。
  现在的汉帝国还是用商业手段,不是采取武力手段敲开国门,仅是这一点就足够他们庆幸的。
  “汉帝国已经非常克制了。”尤利安以罗马人的思维说道:“换作是我们,只有我们能够进攻,受到攻击的国家没有能力进行反击,才不会有什么和平。”
  这一点克谢亚斯也需要承认。
  汉帝国的舰队连君士坦丁堡都能抵达,去波斯萨珊的海岸线更是没有难度。
  现在只有汉帝国有那个能力去进行路途遥远的跨海作战,已知国家除了汉帝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那个能力。代表着就算哪个国家被汉帝国入侵,顶多也就是打一打本土保卫战。
  是残酷的现实让包括罗马和萨珊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汉帝国,理智地明白不能将汉帝国给惹怒,只要不是没活路,还是先猥琐发育,努力自强到了有一天能与汉帝国平等对话,乃至于超过汉帝国。
  不缺乏一些国家的掌权者暗地里嘲笑汉人,认为要是换作只有自己打别人,别人只能打本土保卫战,不会有什么犹豫早开打了。
  “汉帝国为什么突然对匈尼特开战……?”尤利安说完自己露出了讪笑,汉帝国之前就与匈尼特进入战争状态,只是战事规模变大:“你有什么消息吗?”
  克谢亚斯还是很懊恼没早发现汉帝国会对匈尼特动手,要不萨珊完全可以加入到战争中去,增加与汉帝国的友谊是一方面,另一个是萨珊与匈尼特也是敌国。
  占便宜又能教训匈尼特的事情波斯人很乐意干,尽管知道得有些晚了,克谢亚斯还是决定将消息传回去。
  匈尼特已经被汉帝国教训了一顿,萨珊也许应该趁匈尼特虚弱的时候尝试能不能灭国,哪怕不能将匈尼特灭掉,更衰落的匈尼特也附合萨珊的利益。
  “我们虽然各方面得到礼遇,可是另外的事情你也知道。”克谢亚斯指的是汉帝国没有义务什么都通告,他们结交的那些汉帝国权贵也只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以前没有多么在意,现在想想或许能够猜测一些。”
  长安是都城,权贵的数量为全境之最。
  权贵的数量一多,说每天一大宴有点夸张,不过三天两头有人举办宴会就是件正常的事情了。
  再怎么说尤利安和克谢亚斯也是强国的皇室,仅是处于礼貌一些权贵举办宴会也会进行邀请,他们能够听到一些消息,至于消息有没有用就要自己去甄辨了。
  “你是说……”尤利安反应了过来:“他们近期对北疆的话题有些多?”
  “是的。”克谢亚斯点头继续往下说:“汉帝国这一次对匈尼特动手,应该是防止在北疆开战之后,西域遭受匈尼特的威胁。”
  尤利安愣了半晌,苦笑说道:“汉帝国真是霸气。”
  仅是可能会遭到威胁就先动手,汉人又展现出了自己霸道的一面,却一切是那么的合情合理,谁让汉帝国本身与匈尼特就是敌国关系。
  “匈尼特人不弱。”克谢亚斯敢发誓,自己绝对不是因为萨珊几次栽在匈尼特人手里才那么说。他极度认真地说:“汉帝国用一个军……是一个军吧?”
  尤利安知道的是西域都护府只有一个军的编制,却无法猜测这一次汉帝国用了多少兵力与匈尼特开战。
  “一个常备军,可能征募当地的汉人,必然征召西域人。”克谢亚斯知道汉帝国的军事行动很喜欢拉上一帮属国仆从军,多多少少也猜测汉帝国会消耗西域人:“匈尼特在东面能够集结的骑兵不会低于十五万。我们见到了报捷的鸿翎急使,战争的结果是汉军取胜无疑。再次证明汉帝国的强大。”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匈尼特的东面国境被肆虐了一个遍,被集结起来的匈尼特骑兵半数折在战场,可是西域都护府也没了一个师,汉人骁果战死一万三千余,上了战场的二十五万西域人最后只堪堪剩下五万出头。
  单纯以伤亡分胜负的话,也不是死伤接近二十二万的汉帝国阵营这边输。
  根据不完全统计,死在正面战场的匈尼特人(含士兵以及后勤人员)应该是有个十三四万,关键是死在游动肆虐的匈尼特人达到惊人的四十来万,等于是西域都护府的这一次主动出击一下子就让匈尼特减员了五十多万。
  对于一个人口只有差不多三百万的国家来说,一下子就没了六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不止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
  再加上被肆虐所产生的损失,匈尼特近乎于是在不到四个月内从一个区域性强国,一下子被打击成为一个二流国家。
  捷报被送入宫城,等待刘彦下令将西域都护府做出来的成绩全面公布,看了布告的各国人员瞬间是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太可怕了!”古德豪斯来到汉帝国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是作为法兰克与汉帝国沟通的人员留在汉帝国。他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耗费重资也是本身努力,可算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就是还无法流畅阅读汉字,问翻译人员:“里面写的是真的吗?”
  被法兰克聘请的翻译是一个瘦黑瘦黑的南洋种,户籍在日南郡的象林,原先是林邑国的一名贵族,现在是归化籍之一。
  “当然是真的。”林文是他给自己取的新姓名,他昂着头满脸骄傲地说:“大汉不会在布告有任何作假!”
  林文的经历有些复杂,国破的时候要说没有怨恨连自己都不信,由一个贵族变成一名相对富有的归化籍心里也满满都是落差,比起那些死了和成为奴隶的人却是显得很幸运了。
  从一开始的怨恨到渐渐接受新的身份,林文又感受到成了一名汉人……哪怕是归化籍,也比不是汉籍的人高贵百倍千倍,心态又变成了骄傲,已经能够理所当然地用傲娇的表情和语气对待自己的主顾。
  “五十多万啊!?”古德豪斯瞪大了眼睛,哆嗦着嘴唇:“比我们整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被……一万五千汉军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杀死了。”
  林文刚才很认真在进行翻译,布告上写的是西域都护府出兵将近三十万,只是他出于骄傲心里特别解释西域都护府出动了一个军,汉人骁果和西域人都是被临时征召的非正规军,好像被古德豪斯理解为只有西域都护府才是军队了?
  古德豪斯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理解错误的地方,他们法兰克对战斗力有着明确的区分,军队是军队,平民就是平民,军队和民夫不会故意去混淆。
  哪怕只是一万五千的正规军对于法兰克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他们要是进行极限动员的话,有战斗力的男女全部算上也没五万人。
  这一块布告就在驿馆区,过来围观的人自然也就差不多全是歪果仁,他们是真的被布告上所写的内容给吓到了,很多国家的总人口都没有超过五十万,禁不住会思考要是惹到汉帝国,自己的国家会是什么下场。


第959章 日新月异
  季节已经进入到秋季,却是还没有到树叶变得枯黄,风一吹大量树叶随风飘落的时候。
  位处长安的南边,接近秦岭的区域,山脉边上有着一座规模并不大的军营。
  军营的存在是为了封锁周边,看那些完善的封锁线,再看通入秦岭的关隘,不难想象里面会有什么不想泄密的设施。
  “陛下。”张石手里拿着一杆步枪,介绍道:“这一款步枪是在十二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枪身的长度没有变化,增加了一斤的重量,口径减少到十四毫米。它的枪管改成了线膛款式和滑膛款式两种,经过试验它的精准度更高和射程也得到增加。”
  说白了就是一款线膛枪,要是以水平而言,应该是达到了十五世纪中叶的水平。
  “枪管是螺旋形和直线形两种。”马子欢才是专家,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枪管结构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结果,后面评价道:“经过一再试验,螺旋形的枪管明显优异于直线形的枪管。”
  刘彦尽管那么些年过去,对枪支该有的尝试却没有完全丢掉。
  螺旋形的枪管理所当然是会比直线形的枪管优秀。螺旋形的枪管发射弹丸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
  众人旁边就有一台机床,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电力驱动,却是采用了畜力。
  机床最为显眼的就是那一支钻孔棍,它本身就是一种螺旋款式,进行钻孔的时候枪管之内也会留下螺旋的线条。
  以当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像这种机械应该是采用水力最佳,但是首先想要找到合适的河流并不容易,机床被研制成功才不到半年,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段,暂时就被设置为畜力款式放在秦岭。
  两三年前就有工匠能够依靠纯手工打造出线膛枪管,只是成品率并不高,再来就是能够办到这一点的工匠太少,要仅是以成为几个人的“玩具”而言,再低的产量也没有关系,但是作为一款需要得到列装的枪械来说却是太少。
  刘彦仅是提出一个设想,少府就用最大的努力去研究和试验,历经三年才将机床给研制了出来。
  放在秦岭这一处工厂的新式机床,它目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经过尝试一天最高可以钻出五根枪管,成品率为四根枪管,可以说成品率已经是高得有些吓人了。
  “若是改为水力驱动,臣估计效率可增加两倍左右。”马子欢已经知道什么动力学,一台机器能够发挥什么样的效率,一般就是驱动决定:“手工制作线膛枪管需要用时半个月,臣深深感受到了人力与机械的差距。”
  新式机床只有一台,却不代表全国只有一台机床,像是之前打造普通枪管也是使用机床,那些机床分为畜力和水力两种。
  之前有的科研成果就是保证更新换代的基础,任何科技也的确是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先进,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奇迹,要不然没可能上一会还在使用丢石头砸人,下一刻却是手持高斯枪械在“咻咻咻”发射了。
  积累对于科技来说是一个必然过程,那个过程其实也是对元素进行了解,再延伸出各种科学,由多种多样的科研成果才去组合出一件产品。
  “这一款步枪便命名为‘十二式改’。”刘彦接过了步枪,大体上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比了一个持枪射击的姿势:“最远射程九百二十米?”
  “回陛下,是的。”张石矜持地说:“精准射击距离达到两百八十米。”
  刘彦记得线膛枪的出现让排排站枪毙的打法出现了变化,手持线膛枪的士兵不再是列成紧密阵型,他们是成散兵阵列利用射程优势,不再是互相抵近齐射,是一种重复射击到对方能射击到自己的距离就后撤的打法。
  第一个让手持线膛枪的士兵成为狙击手角色的人刘彦已经忘记了,第一个那么干了之后,火器时代的战争又进入到新的模式,一再有指挥官被狙击之后,再也没有指挥官傻乎乎去找死。
  “陛下。”张石讨好地问:“可要臣拿来火药?”
  刘彦还真的想要亲自射击看看,来到靶场熟练地进行装弹,完毕之后做出一个标准的持枪姿势对准百米之外的枪靶。他扣动扳机的时候,身躯感受到了后坐力,耳边也传来了一声“啪”的击发声。
  远处,一个被架起来的靶子在弹丸命中的时候发出一声“噗”,一阵尘烟很快就被风吹散。
  有人员将靶子抬来,枪靶标环正中央的那个孔洞说明刘彦打得很准,也证明这一款十二式改完全能够作为一款狙击枪械使用。
  “试一试一百五十米。”刘彦清理好枪膛后,又在做装弹做业:“这一款枪的枪托也许应该改一改,稍微加长三厘米左右?”
  旁边手持笔记本的人立刻进行记录。
  一杆枪只是做三厘米的改动有什么用?那是不懂行的人才会有的疑问。
  别说是枪械了,就算是一柄战刀,稍微一点点的改动都会产生不同的手感。
  枪械的长或短,乃至于是枪械的重量,达到最合理的设计,越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持枪的手感对于射手来说非常重要,哪怕仅仅是持枪的时候稍微舒服了那么一丁丁点,思想感触的不同,到姿势上的更为合理,每一次射击都能更加的精准。
  要不然就不用去区分制式装备和定制装备,像是现代的竞技,谁会去用制式装备,无不是耗费重资定制打造。
  刘彦装弹完毕,再一次成为标准持枪姿势,却是将瞄准的动作维持比前一次更久,不止是三点一线的瞄准,也在观察枪靶周边的植物。
  一款枪械准不准,不但是考虑到枪械本身,更多的考验持枪者,至少应该明白风向和风力也是能不能打准的因素之一。
  刘彦观察墙壁周边的植物就是在确定风向和风力,瞄准的时候他调整了瞄准装置,使三点一线出现了变化。
  对枪械零件的调整是很专业的举动,像是瞄准一百米目标与瞄准两百米目标,瞄准装置肯定是要做出细微的调整,风力的不同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不然就会是射击一百米目标做到标准,可是同样的三点一线射击两百十米的目标却是偏了许多。
  十二式改的标准装置虽然是一种可调整模式,可是并没有专业的刻度,还是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知识以及常识(熟练度)。别看仅仅是增加一个刻度,可单单就是这么一点点小小的部分,以当前的科技水平需要耗费的时间绝对是短不了。
  一声击发声,刘彦的身躯向后摆动了一下下,他射击之后眉头皱了起来。
  枪靶被抬过来之后,命中的位置是在七环圈内,刘彦刚才尽管皱眉,却是不吝啬对步枪的赞赏。
  打不打得准不但是枪械质量问题,更多的是射手的原因,刘彦不会用自己的失误而去否定枪支的优秀。
  刘彦显然不是经历一次不成功就放弃的人,后面又进行了两次射击,做到命中十环才停止试射。
  靶场有专业的试射人员,他们一直是在旁边进行等待,看到刘彦仅仅是三次射击就能打中十环,不管是不是装的都露出了崇拜的表情。
  三名试射后面轮番进行试射,五十米、一百米、一百五十米、两百米、两百五十米、三百米,枪靶离得越远精准度就越低,拢共三十次的射击,最好的成绩是命中三百米处枪靶的三环,能够命中很大程度是运气。
  试射完毕之后,试射人员会用专业的方向评价枪械,记录人员一一进行记录,一切都是力图做到最好。
  那边进行评价与记录,随同而来的军方将校排队试射,看上去是玩得不亦说乎。
  “它很优秀。”刘彦的脸上泛着笑容,对着全程观看和自己亲自射击过的将校说:“应该选拔优秀射手来专门使用这一件武器。”
  “陛下圣明无错。”桓温刚才试射了五十米到两百米的枪靶,尽管没打过十环,成绩却不是太差:“它是一款能够在战场上起到击杀敌将于万军之中的武器。”
  冉闵没少玩火器。他刚才几次试射,两百米之内最差的成绩也是命中八环:“原以为燧发枪已经够厉害,没想到只是改了一下枪管,精准度会这么恐怖。”
  火器的出现必定是会改变战争的方式,最为简单的就是武力的价值被降低,苦练数十年的高手被射中一发会死掉,不懂任何搏击技巧的人被射中一发也会死掉,埋头苦练搏杀技巧的价值会变成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
  徐正看到冉闵脸上的苦涩,一点都不想去安慰。
  像是冉闵这种猛将,随着战争形式的改变,单纯的勇猛已经作用不大,能够体现出价值的地方是在指挥艺术和各种经验方面。
  简单的说,依靠单纯的武勇获取功勋的历史很快就会过去,没跟上新时代步伐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陛下。”张石才不管军方将校是什么样的心情,问刘彦:“可要去下一处参观?”
  刘彦能猜出少府兵工研制部门一定是有什么新成果,才会让张石问出那样的话。
  众人离开这一处步枪靶场,没有走多远到了另一处靶场。
  同样是靶场,却是要改地点,只因为靶场也有区分,例如步枪与火炮同样是进行射击,可射击距离以及打击程度就是不同的两面。
  刘彦原以为会去火炮试射场地,没想到过来的地方一样是枪械靶场,没来得及产生什么疑惑,眼睛却是看到了摆在试射位置的一台大家伙。
  那是一个多枪管的器械,有着支撑枪管的基座,整体看上去既是怪异也显得狰狞。
  “你们搞出来了!”刘彦会惊讶,是那台家伙压根就是与加特林机枪无限接近,只是显得大了许多。他走近了抚摸被悬挂的弹链,问张石:“子弹已经能够量产?!”
  燧发枪还需要进行装药和弹丸的步骤,再进化下去就是后装枪。
  药筒子弹的出现是枪械进化的一次革命,使步枪不再需要火药与弹丸分别操作,它本来是应该到十八世纪才会出现,并一再研制成熟,最终成为现代的子弹款式。
  被装成弹链的子弹,它们长度达到了四厘米左右,刘彦走到旁边的桌子,拿起整齐摆放的一颗子弹,观察一下整体发现完全与自己的要求没区别,拆开之后该有的弹壳、底火、发射药和弹头完全具备。
  “陛下。”张石一脸的尴尬:“最大产量每日能做到一千三百发。”
  要是一个人或是一台机器能每天生产一千三百发,的确会是非常好的成绩,关键问题是整个少府的相关机构合起来才有那样的效率。
  “还在改进……”张石求助似得看向马子欢:“不断进行改进,大匠了解多一些。”
  刘彦面无表情地对张石点点头,看向马子欢。
  “陛下,臣等已经摸清楚制造流程。”马子欢倒是显得信心满满:“新式机床已经研制成功,只要能够研制出专门的部件,必能做到加大产量。”
  要干点什么,肯定是要有专门的部件,汉帝国现在完全不缺金属,需要的是在科学道路上进行累积,只要有足够的恒心,再有多样化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步伐的迈动绝不会停滞下来,相反是会因为基础科学的不断积累而越走越快。
  被刘彦视为机炮的大家伙,它在专业的人员的操作下开始射击。
  不存在什么扣动扳机,是操作人员对着一个手把不断摇动,每一次摇动都是对子弹的一次底火击发,再呈现子弹的爆发激射过程。
  不断的“咔——咔——咔——”动静下,远处的标靶被撕成碎片,只是大家伙仅仅发威不到二十秒就哑了。
  “这是……”专业工程师检查下来,满头大汗地汇报:“卡壳了。”
  刚才大部分人都是看得目瞪口呆,知道那狰狞利器还存在重大缺陷,一方面是舒了口气,更多的则是感到可惜。


第960章 良工不示人以朴
  科技的进步就是打开一扇扇的大门,很多时候是只要走到了那一步,轻轻一推就能让门张开,更多的时候则是门哪怕是有了缝隙也难以全部张开。
  枪械是由一个由一个零件和部件组装而成,有那么一些零件不附合规格,哪怕是能够进行射击,可是性能必然存在缺陷,寿命也会遭到缩短。
  与十二式步枪相比,还没有命名的机枪构造要更加复杂。
  “除了基座之外,它是由两百四十三个零件组装而成,大的部件就是枪械外壳以及枪管,里面的零件最小只有四毫米。”张石尽管没奢望试射能打完一条弹链,却是没想到连二十秒都没能撑得过去:“退壳装置和击发装置还在完善……”
  刘彦刚才就看发射的时候枪身抖得厉害,很明显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有些惊人,要是枪械的零件咬合力不够,一再抖动必然是会出现故障,那么恐怕不单单是退壳装置有问题,是整部机枪都存在问题。
  有玩过拼装的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各种零件互相组装起来,咬齿很难做到足够的咬合,一定要有螺丝来进行近一步的加强,要是仅仅靠各个零件之间的咬合很难做到绝对紧密,稍微抖那么几下咬合之间就会松动,原本看着好看的拼装物立刻变得松松垮垮。
  对于一台机枪……机炮来说,已经有螺丝去对各个部位进行咬合加强,可是对设计依然会是一个天大的考验,那是因为哪怕仅仅是简简单单零件咬合或加固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刘彦没有什么怒火冲天,甚至都没有任何责备,有的是温言鼓励。
  研究步枪是历经了将近十年才有成品,慢慢走到了研制出线膛枪的这一步,要是每出现一次失误就要怒火中烧,脑残地去杀掉研究人员,那么就是亲自动手致使研究的断层,等于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历史上并不缺少因为独裁者一怒杀害科研人员让研究被迫重来的例子,独裁者怒火发泄之后固然是爽了,尽管研究会留下资料,可是换上了不同的人员就等于差不多是从基础做起。
  机炮被检查是什么地方出现故障,修好之后再次做开火的准备。
  这一次它的发射比上一次多支撑了十秒左右,一条全新的弹链被打了三分之一左右。
  “一条弹链一千发子弹?”刘彦默算了一下,说道:“每分钟射速三百发?”
  马子欢说了一再试验的数据,要是熟悉的操作手进行发射,机枪每分钟最高射速可以达到四百五十发左右。
  刘彦有些出神地看着模样怪异又狰狞的多管机枪,他着实是没有想到它的出现会那么快,尽管是有着种种的缺陷,但那是材料科学以及零件咬合的问题,一再研究下去肯定会研究出合格的产品。
  没有被改变的历史,第一部手摇加特林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由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加特林发明,它初始阶段每分钟射速每分钟仅是两百发,经过一再对枪身的改进以及更改发射铜壳子弹做到每分钟最高射速一千两百发的记录。
  刘彦不知道加特林机枪的研究历史,却是能够分辨能做到每分钟最高射速四百五十发已经相当的了不起,更加知道一旦它能够被量产并配置军队,一定会尽显狰狞。
  “步枪注定会淘汰刀、枪、剑、戟……等等的冷兵器战法,它……”冉闵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了:“燧发枪的射速慢,优秀的步抢手两分钟一次射击是极限,还有骑兵的活路。它发射子弹的样子根本就是狂风骤雨,连骑兵的活路都没了。”
  排排站墙壁时代……或者说紧密步兵阵列战法的结束就是机枪被运用于战场,连带比步兵移动速度要更快的骑兵也同样消失在正面战场,致使骑兵从陆战王者变成了打杂的兵种角色。
  “我们很幸运。”徐正满满都是感慨地说:“至少是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当前也是独一份。”
  驻守在这一个营地的禁卫军,他们就是世界上第一支全面列装火器的部队。
  响亮的号角声吹响了集合的命令,营地各处不断出现成队的士兵到校场进行集结。
  他们之中士兵皆是列装十二式改燧发枪,军官则是手铳类型,一到校场就在军官的约束下进行列队。
  士兵上身是一款灰绿色的作战服,衣服为中开款式,由一个又一个金属纽扣进行扣拢,有着肩章、领章、胸章,看去既是笔挺又合身;他们下身的裤子为铁灰色,靴子则是被涂黑的牛皮筒装靴。
  他们的腰间同样是牛皮制作而成的武装带,右侧腰有一个长形的皮革盒子,左前腰则是悬着一柄长达二十厘米的刺刀,同时左侧腰也悬着清理枪膛用的通条。
  那个长形的皮革盒子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中间有一条阻隔层,一边放着纸装火药,另一边放着铅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