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面之上的笈多海军正在干的是排布纵列队形,以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方式,每个小队是成一字型,将船身横向对着汉国海军这边。
  王龛对那种阵型是一点都不陌生,汉国战船的床弩是布置在船头、船尾和船身两侧,打横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他知道笈多王朝那一方在发现床弩布置方案的优势后立刻借鉴,大型的远程武器也是采取了相同的改装,那么自然也是要船身横向对敌。
  因为风力小,抢占风头利用风力就不存在必要,船只在这种风势下压根就不会升帆,就让数量众多的笈多战船是相对平静地保持阵型不动。
  其实要是没有必要的话,海战中的船只压根就不会升帆,要不然就是增加受打击面,一旦船帆被火箭引燃还是极为糟糕的事情,极可能演变成为整艘船的火势。
  在过往的海战中,汉国这边还发现到笈多王朝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一部分笈多战船的船帆被火箭命中竟然不会着火。汉军俘虏了船帆不会着火的船只,研究过后得出结论,阿三是用火浣布来当船帆。
  火浣布的传说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是一种根本不怕火的“神器”,要是谁有一块火浣布完全能够当成传家宝,令汉人满是伤感又羡慕嫉妒的是阿三竟然用来当船帆,简直是无法原谅。
  船桨拍击海水的声音在汉国海军纵列中响彻,那是王龛下令舰队展开攻击队形。
  从高空向下鸟瞰,茫茫多的战船船桨激荡,有一艘作为领头,很快屁股后面就是一大串的跟班,一队又一队成为队形之后,海面上就好像出现了众多的长蛇在游动。
  汉国战船行动起来,笈多的战船自然不会停在原地,大海之上就是一片船桨拍击海面的动静,双方整齐却不同的语言有节奏的呼喝着,声音之大不但席卷着大海,连沿岸之内的密林也被惊起一群群的飞鸟。
  “准备!”
  不同的语言,有着相同的意思,那是随着敌我双方的战船越来越近,操作远程攻击武器的士兵在军官的提醒下随时发射武器。
  是汉军这边最先吼起“放”这个字眼,成为一字长蛇的各艘战船之上,弓弦和机械的呻吟声作响之后,一杆杆粗大且箭镞部位带着油脂燃烧的弩箭激射而出,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发出呼啸,大部分是射空落入海水之中,少部分命中战船锋利的箭镞与木头来了个亲密的碰撞。
  汉人的床弩毫无疑问是在射程上比阿三的床弩远,自然是由汉人的远程攻击武器率先发声,导致的是笈多海军每每与汉国海军交战哪怕是事先抢占有利风势,可笈多战船总会被迫需要拉近汉国战船的距离。
  此时此刻,明明是笈多一方的舰队先摆下阵势,可就是因为远程武器射程不如人,又要像往常那样在汉国战船射完之后,防止汉国战船“放风筝”,驱使着努力拼命划动船桨试图拉近距离……


第753章 满头雾水
  激战于大海缺少不了远程的利器,弓弩是不可或缺的武器,但是最先发声的武器必然是射程更远却身体庞大的床弩。
  两支舰队进入交战状态后,不管他们的队形有什么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空中必定充满了呼啸的箭矢,绝大多数的箭矢还必然会有绑着油脂的燃烧。
  火箭被射到船体,箭镞自然是钉入木材,那个时候燃烧的油脂就会烧到船体。其实少量的船只压根就无法将船身点燃,顶多就是熏起烟雾,但要是命中有助燃物的物体就不一样了。
  交战开始之后,少不了是被火箭命中的船帆被点燃,纤维物体从来都害怕火焰,它们会成为助燃物,然后将火势蔓延到整个甲板,被点燃的人再乱窜,将火焰带入船体里面,大火就再难以制止,没有多久必然是整艘船冒出冲天的火焰。
  一开始双方还能各自排列成为一字型交战,随着有船只燃起大火,尤其是船舱也着火,本来应该划动船桨的人忙着灭火或是逃命,它们就会失去行动能力,使自己成为阵型的拖累,一个小队也就那么断节。
  在进入交战状态后,汉国战船是利用本身的射程优势单方面攻击。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将近十分钟,将一艘又一艘的敌舰变成火炬,笈多一方的战船抵近到可以反击之前,至少有二三十艘是不在有效攻击序列。
  双方有你来我往的交战是在开战的十分钟之后,等待笈多一方战船的床弩能够发射,汉国战船这边的强弩也加入到射击,整个战场就出现那么一个画面,半空中满满都是箭矢在飞舞。
  笈多一方的战船面临汉军床弩和强弩的攻击,可笈多战船却只能用床弩进行反击,可笈多一方还是顽强地继续抵近,从中也能看出阿三……至少是笈多海战没白称霸阿三洋数百年。
  “损失是值得的!”加瓦拉·康定·华伦注定不会在冲锋序列,他会待在相对安全的后方,指挥麾下的舰队。他不像是在自欺欺人,是笃定地说:“屡次交锋中,只要能够挨过先期的劣势,接下来就是我们发挥的时间!”
  目前的所有国家中也就罗马人能和汉国比一比器械精良。单独拿大型器械来对比,汉国是仗着诸夏的底蕴持有床弩这种大杀器,也一直在改良床弩保证射程优势。罗马不但有床弩,他们还从希腊人那里获得了弩炮,而弩炮这种器械的射程其实比床弩远。
  事实上必须说的一点,罗马人非常重视军事器械,他们那种以步兵为主的军团也基本会携带各种器械,尤其是攻城器械。这也就导致罗马人从来没有放松研制军事器械,要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认清器械的重要性,可能罗马人还要比诸夏更有深切认知。
  其余阿三对加瓦拉·康定·华伦的话深信不疑,他们在器械上比不了汉军是既定事实,只能拉近之后互相纠缠来抵消器械上的劣势,进入到接舷战就是阿三们的表演时间。
  王龛已经从过往的交战资料中了解到笈多海战的强项,要是能够避免近战肯定是不会打,给予各个编队的指示就是尽可能拉开与敌距离。
  交战中的汉国战船编队自然自己的劣势是什么,要是能够一直远远地保持距离,用己方的射程优势将敌船送进海底,脑壳坏了才会想要去打什么接舷战。
  要是数艘对数艘的交战,或是十数艘对战的战场,有的是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可是交战的船只数量一多,那可真的不是想往哪边突就能突,通常是往哪都有友舰或是敌舰。
  到交战的半个小时,参战的双方编队慢慢变得没什么队形可言,要是有协同也是少数的两三艘能够互动,其余压根就是有自己需要应对的敌情。
  “传令!”王龛总算知道李迈之前说那些话的意思,自己怎么想是一回事,对方配不配和又是一回事:“出动艨艟。”
  笈多海军一开始还是编队作战,后面干脆就散开队形,以一种无序的姿态全面扑来,他们这种举动还真的打到了汉国海军的软肋,使汉国海军对付哪一艘敌船基本没有区别,集火弄沉或弄残一艘,更多的敌船却是在逼近,想要保持距离就得整条战线后退,可大舰队真就不是想退就能退,混乱也就无可避免的发生。
  不管是在陆地还是海上,谁都没可能将整支军队完全掌握,如臂指使这个成语的就是个形容词,历来就没人能真正办到。
  战场上出现的情况就是局部陷入混乱态势,然后由多个局部演变成为整体的乱象,那个时候总指挥的命令只能是大方面,例如让混乱中的部队集体去干什么,压根就没可能单独或是单编队做什么,要是在陆地上就是整体后撤或决死一战,海战上也是相同情况。
  已经有不少敌我战船进入到接舷战,这个时候又是汉国战船占到了便宜,那是汉国的战船比笈多一方的战船甲板高度比较高。
  拼杀历来就是占据高度的一方有利,能看到的就是站在有利高度的汉军弓弩手居高临下发射箭矢,射翻一个又一个敢冒头的阿三。
  阿三对这样的局面早就不陌生,他们能干的就是组织弓箭手反击的同时,让所有能参与作战的人甩动带钩的绳索,也就能够看到一旦有两艘不同归属的战船互相靠近,除了箭矢来回激射之外,就是绳索不断地互抛,下一刻就是人荡着试图攀爬。
  并不是每艘笈多一方的战船都能接舷成功,得是有那个块头才行,船只的块头不够大,面对的就是还没控制好速度抵近,汉国战船已经蛮横地来个碰撞,本身块头不够大就要被撞翻。
  差不多是在王龛下令艨艟出击的时候,加瓦拉·康定·华伦也下令己方的冲舟出动。
  汉国和笈多的海军,计算战力的时候不单独算战船,是将艨艟和冲舟都计算进去。双方交战到今时今刻是会在前锋舰队进入胶着的时刻才会出动艨艟或是冲舟,那是双方早期交战都吃够了苦头,要是大船没有进入胶着状态就派出艨艟或是冲舟基本会被点名。而以艨艟和冲舟的块头压根就挨不了几发床弩。
  “命令左翼舰队出击。”王龛其实无法掌握整个战场,他只能看大体的态势:“拉扯敌军舰队阵型。”
  交战的两支舰队,真就不是挤成一团,就像是在陆地交战那样都会分出集团,也就有了中军和左右两翼的布置,甚至预备队也是必不可少。
  他们一开始的交战地点是在沿岸十里之内,打着打着已经离开沿岸至少十五里,更是随着交战的时间拉长,各自的舰队距离分布越拉越开。
  “汉人的左翼出动了?”加瓦拉·康定·华伦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敌军至少出动了两百以上的各式战船,怎么本部一点都看不到数量在减少?”
  撒拉尔·萨库曼才没有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么迟钝,他一开始就发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他们是猜测来攻的汉军大概是有五百艘左右,可是汉军的参战船只数量怎么也超过两百,本部看去还是厚厚的一大层就不说,左右两翼和能看到的预备队数量也着实多,更有另外一支在准备登陆的舰队。
  到这个时候,要是阿三们还没认清到自己猜测错误,那就不是眼睛有问题,连带脑袋也有问题。
  加瓦拉·康定·华伦与撒拉尔·萨库曼对视了一小会,两人的脸色是相同的难看,他们已经确定来攻的汉国战船绝对不止五百,往多了猜测可能达到近千!
  “真是不可思议!”加瓦拉·康定·华伦铁青着脸说:“我们的情报一直都没有对过!”
  在之前,笈多一方对汉国远征军的战船总数估测也就是八百,可特么现在能看到的就不止八百!
  数量远超猜测不是致命的,是连汉国的战船数量都能出现错误,那还有什么是他们认为真理却压根是假的?
  “敌军的右翼舰队也出动了……”撒拉尔·萨库曼抬手指去:“我们……数量差距太大了。”
  笈多一方的海军在交战经验的确是比汉国海军多,某些程度来讲一旦进入到接舷战也能获得不错的战果,可数量的差距到了一定份上,哪怕是以一艘换汉国两艘,没对换完自己的战船就该全去喂鱼了。
  交战到今时今刻,以上帝视觉来纵观全局,早先进入混战态势的双方编队,出战双方的损失,是汉国这边二十七艘,笈多一方三十四艘。会有这样的对比,还是汉国战船先期占据着射程优势。
  要是混战再继续下去,很快损失比就会拉开,一般是汉军这边在混战中损失越来越多。那是汉人在接舷战方面的确没有阿三经验多,更多的原因是系统战船上哪怕安排近战人员,可系统战船本来就不是用来近战,那些人员也是从陆军抽调,真不是那么适应海战。
  王龛现在就面临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他诡异地发现己方大量战船适应不了近战,一旦发生有敌舰接舷,随着安排在上面的陆军士卒抵抗不了,那艘船随着陆军士卒大部分战死,不是被俘就是变成火炬。
  【怎么会这样?】王龛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那样,他倒是有着一名将军该有的果决:“各部已经接战,正是歼敌之时!”
  经验不如人没关系,近战不如人也不是大事,一切都能在绝对的数量优势下扭转过来,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诸夏将军,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要是不懂以数量欺负人,那这个将军就白当了。
  王龛事先得到的命令也不是非将敌军全歼在这里,他们的任务是攻占笈多设立的港口,不能将笈多的海军消灭,那么就迫使笈多海军向本土撤退,让早就拦截在笈多海军归途的主舰队来解决。
  当然了,要是能将笈多一方的海军消灭的话,王龛才不愿意军功就那么溜掉,要不然他明知道混乱发生后会变成胶着,怎么还不断投入舰队上去?又依靠本身的战船数量安排舰队做出合围又是为了哪般?
  作为一名祖上就开始玩海军的华伦当代家主,加瓦拉·康定·华伦在发现敌军有合围迹象的时候就有反应,他就像是阿三的每个婆罗门那样,对已经陷进去的刹帝利各种许诺,要求他们务必抵抗到最后一刻,然后自己率领本部移动起来。
  就在大海之上到处有船只冒烟和激战的时候,加瓦拉·康定·华伦是带着本部的七十来艘船只在做转进,他的这个举动在所有阿三看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高贵的婆罗门在局势不利的时候能逃赶紧逃,就好像刹帝利为了自己逃命就应该命令贱民用小命去拼出一条逃生之路的道理一样。
  战场上也就出现了一幕,太多小型和中型的敌我编队杀得尸山血海,两个舰队的指挥官却是带着本部展开了追逃。
  这种局势无疑是数量占据优势的汉国一方乐意看到的,他们完全可以数艘对付敌军一艘,又随着敌军主将的逃跑,敌军将士的交战意志也出现动摇,消灭或是俘虏的难度一再降低。
  交战是从上午大约九点开始,加瓦拉·康定·华伦见势不妙进行转移是发生在正午时分。他开始转移之后,汉军对港口的进军也有了行动。
  王龛率本部追击了大约一个小时,眼见追不上也没认死理,是很理智地回转参与到登陆作战。
  “竟然打成这样……”王龛当然不会亲自登陆,他在回军之后做的是让各编队合计伤亡和战果,得到数据就不断苦笑:“光是战沉就有五十九艘,失去战力达到八十七艘。”
  王龛不得不苦笑,他们以八百五十艘大小战船对付笈多一方约三百的各式战船,击沉和俘虏超过两百,可是己方在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前提下竟然损失那么大。
  【大汉的海军有这么差?】王龛真搞不懂了:【不应该啊!】


第754章 不准投降!
  其实两支舰队进行海上交战通常不会在一天之内开打和结束,经常是进行数个月乃至于是数年的准备,开打之前不断进行试探,开打之后又来来回回地打打停停上数十天到数月或数年。
  王龛所率舰队与加瓦拉·康定·华伦所率舰队仅是用一个白天就分出胜负属于个例,一方是为了登陆战而来,另一方见势不妙率领残余舰队撤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决战。
  这一场海战还会有延续,得看加瓦拉·康定·华伦愿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结果,不愿意还会率领舰队回来。要是他接受失败,必然是要退向本土,可路途上又会遭遇汉国海军的拦截,等于是前一场海战的继续,只是换了交战海域。
  王龛下令登陆之后,由于笈多一方的海港已经没有多少战船,汉国海军迫近海岸期间并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是等待汉国战船靠岸做投送士兵的做业,陆上的笈多士兵才展开阻击。
  汉国猜测这一处港口有两万左右的笈多驻守陆军,事实上会有多少只有笈多一方自己清楚。
  笈多一方经营这一处地方只有三个月不到,他们开辟了一个大约五里延长的海滩,初步建设起了类似渡口的设施,外围的水寨则是没有成型。
  从海上战船向陆地看去,那里的陆地向登陆船只发射密集的箭矢,就是看着没有多少床弩之类的大型器械,估计就是这样才会等待汉国登陆部队的士兵下船才展开反击?
  汉军并没有破坏渡口和水寨的打算。这一些设施在完成占领之后还可以继续利用,该处也完全能够成为平蛮校尉部的一个分基地,又为什么要破坏。
  “顶好盾牌!”
  “队列,注意队列!”
  “船舱打开之后,保持队形做好防箭准备!”
  船舱之内不断有军官在做各种提醒,他们被告知敌军的箭矢十分密集,那肯定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王龛当然不是让装载登陆部队的船只一拥而上,是分配进行兵力投送。
  离陆地较远的位置,汉国战船停在水寨边上,打开船只左右两侧的甲板,踏板被伸出来靠在水寨之上,一队队的士兵可以相对安全地下船。
  被分配靠岸登陆的船只,就是人在船舱之内也能听到密集的“嘚嘚”声,耳朵里还能听到水手呼喊灭火的喊叫,不用眼睛去看也能知道敌军的箭矢是射得多么丧心病狂。
  阿三在贵霜帝国时期就十分擅长玩弓射,他们还有专门的弓箭精锐部队,只不过一般是使用长弓。
  阿三的长弓的弓体通常是一米八以上,最大的弓体接近两米,人持弓进行发射姿势的时候,弓通常都到了小腿的位置。这种弓与和弓的外表很相似,但阿三的竹长弓会做出一些节点,并取名叫作扎弓。它用棕搁、竹子、木材或兽角制作成为弓体。弓弦用藤蔓植物纤维,竹子纤维拟及羊肠制作。箭有竹箭、木箭、铁箭。箭矢用铁、骨、木制成,具有穿制、切割、撞击等作用。扎弓的款式是源自于孔雀王朝当时的设计。
  到贵霜帝国时期扎弓一直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哪怕是到笈多王朝时期也没有什么改变,就是到笈多王朝时期大部分采用了竹子结构,箭矢也是使用竹箭居多,只有神射手才会搭配一些木箭,贵族则是少量使用铁箭。
  一阵“咿呀——咔咔咔”的器械响起,那是舱门的齿轮在转动的声音,昏暗的船舱出现了光亮,海水拍击海岸的声音也出现。
  吕朝从盾墙的空隙向外看,海水里面漂浮着不少的箭矢,有更多的箭矢落在海水之上。他的视野向更远的周围延伸出去,看到的是另一艘友舰也打开了船壁,有列队的同袍持盾静立正在待命。
  接连不断的“轰隆——啪叽”声响起,那是船板被从船上推下去的动静,大概是船板布置完毕,不断有军官在吼“下船”。
  吕朝是站在前列,听到吼声下意识抬脚迈步,踩着小碎步踏到船板之上明显感觉脚底有些沉下去,那是船板受重之后必然的受力反应。他出船舱之前就已经向东北方向顶起盾牌,从盾牌不断的受力不用猜也知道是箭矢命中带来的结果,按照训练那样尽量矮下身躯,使塔盾能够更多地遮蔽自己的身体。
  抵靠在沿岸的船只,一艘又一艘的船壁被打开,里面不断涌出举盾的汉军,他们又船板下船并不是第一时间踩到陆地,是进入到半腰深的海水里面。
  每一个下船的汉军,他们是立刻向着陆地前进,行进的过程中是冒着如雨点一般的箭矢,太过密集的箭矢使汉军无可避免地出现伤亡。
  吕朝就看到右侧五步外的一名同袍像是被海洋拍得失去平衡,那名同袍由于步伐乱了一下导致手里的盾牌斜开,下一瞬间是一发箭矢命中他的肩膀,他吃痛闷哼了一声人也扑倒在海水里。
  中箭的人叫黄驰,来自渤海郡,参军入伍已经有两个年头。他入伍较晚,是作为郡县兵补充到常备军序列,得说的是真没有参与过什么旷世大战,在他入伍前汉国该消灭的敌国基本上是嗝屁了。
  黄驰认为自己很倒霉,他并不是被海洋拍得失去平衡,是脚下不知道踩中什么玩意一滑,盾牌斜开的一刹那也知道要糟糕,是下意识矮了矮身躯,要不然中箭的部位应该是肺部。他中箭之后身躯一软,整个身躯扑腾进海水里,由于盾牌足够重直接触及海底,要不是头顶上有海水的话,就该是被射成一只刺猬。
  不管是什么水,只要是厚度足够就能形成阻碍作用,到现代时期尚且能够阻碍子弹,甭管是什么子弹最多也只能是在水里保持不到一米的推进就失去动能,子弹都是那样了,没多少动能的弓箭又能在水里推进多远?
  被射中肩膀的黄驰要感谢汉国对常备军的慷慨,绝对精锐的甲士就不用说了,哪怕是较为普通的战兵谁不是有一身的皮甲?他身上的皮甲在各个要害位置都有加厚,肩膀区域虽然没有刻意加厚却有一定的防护力,皮革虽然是被穿透却起到阻力作用,箭镞是咬进了肉里却是不深。
  吕朝不是刻意关注黄驰,是他顶着盾牌的姿势注定只能往左右两边看,而人脑袋转向哪边通常是有一种习惯性,他的习惯就是将脑袋转到右侧。
  有涉水到半腰的人肯定知道一点,哪怕是身上没有负重都很难快速向前奔跑,迈腿都没有直接扑下去游的速度快,吕朝艰难向前迈步的时候,看到刚才中箭的黄驰从水里立起身来,可是下一刻黄驰的脖子上却突然多了一支箭直接由载倒到海水里。
  战场上死人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吕朝根本就无法过多的感伤什么,迈前的脚步没有停,眼睛却是下意识看着黄驰倒下去的位置,直至看到两个身穿藤甲却是手臂上绑着红十字的同袍过去将黄驰从海水里捞起来才转移视线。
  战场救护兵对于现在的汉军是一种标配,他们在战场起到的作用是就近处理轻伤患,对于重伤患压根就无法当场处理。在这一场登陆战中,救护兵被特意配置藤甲,那是军方特意从中南半岛那里采购。
  两个身穿藤甲的救护兵将黄驰从水里捞了起来,按照自己的经验查看一下伤口,其中一人从腰部拿起一把钳子直接剪断箭杆,又很迅速地拔除箭枝。另一个救护兵利索地拿起纱布就开始包扎。
  “查看口腔,发现无法呼吸立刻处理。”
  “没有伤到气管,只需要包扎,不需要在肺部插通气管。”
  黄驰的眼睛无法完全睁开,眯着眼能模糊地看到正在忙碌的救护兵,也知道自己是发生了什么事,听到救护兵的诊断内心的恐惧消失,可是内心懊恼却冒了出来:【我怎么没有先顶着盾牌再站起来?】
  得说的是,黄驰既是倒霉又是幸运,倒霉自然是刚下船就连续两次中箭,幸运的是部队里面有经验丰富的救护兵。
  其实救护兵在救治的时候,他们身上也没有少中箭,不过藤甲对于防箭有着很大的防御力,就算是被火箭命中也不过是将身躯浸泡进海水的事,唯一的麻烦就是身穿藤甲总有一种会被海水浮力荡着漂的感觉。
  不是所有人都像黄驰那么幸运,至少黄驰中箭之后还能救得回来,看海滩区域的海水开始泛红,再看看漂浮起来的尸体,证明战争从来就充满残酷性。
  经过大约二十来米的涉水前行,吕朝终于是将双腿踩在沙滩的陆地上,他到来之前已经有先行上岸的同袍在组织盾阵,过来恰好是补充成为一个小队。
  “诸君都听好了,临战不分建制,都听某的号令!”
  “唯!”
  “进!”
  “诺!”
  吕朝随即跟着喊有节奏的号子声,每喊一声就是托着盾牌向前迈一步。他在与周边的同袍共呼吸,亦是在同生死,为的是向前推进到足够的位置,到时候是裂开盾阵杀进去,还是就地组织更加的盾墙是军官说了算。
  笈多一方负责防御的人是皮卡尔·马里克,他在被俘之后是第一批被赎回的刹帝利,能够重新参战还得感谢自己的家族影响力足够,就是别想再有什么美差。
  这不,皮卡尔·马里克虽然是重新参战了,可因为曾经不名誉的经历,就被指派到这一处港口,还无法充当最高指挥官,是受另外一个叫萨米尔·维卡斯的刹帝利节制。
  讲道理的话,维卡斯这个家族真没办法和马里克家族比,是那种不管财富还是人力都比不上,要不是皮卡尔·马里克有不名誉的地方极度需要挽回名声,打死都不会接受被萨米尔·维卡斯指挥。
  皮卡尔·马里克见到己方舰队战败就已经知道不妙,上一次他们进行登陆战,就是舰队战败之后上岸的部队被全歼。
  这一次他们虽然是作为防御的一方,可并不是在本土,是远在海外的一处基地,还特么是除了海上能得到援军之外,里面满满是蛮荒区域的陆地。
  “我们的箭矢快消耗完毕了。”萨米尔·维卡斯虽然成了皮卡尔·马里克的顶头上司,可他真不敢对皮卡尔·马里克太过摆谱,那是两个家族从祖先辉煌和实力上就决定了的事情。他蹙眉说道:“就是箭矢还有,我们的弓箭手很快也会抬不动手臂。”
  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人可不是器械,办不到没完没了的张弓射箭,就是体力和耐力再好的人也要考虑到肌肉和韧带的极限,一般能连续做张弓射箭的动作二十次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你想说什么?”皮卡尔·马里克对萨米尔·维卡斯实际上也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看着蹙眉的萨米尔·维卡斯说道:“别妄想投降。”
  萨米尔·维卡斯脸色僵硬了一下却是没有反驳。
  不是说家族实力强的人才能投降,上一次阿三们承认失败投降,是他们并不认为那是一场灭国战争,局部冲突什么的投降在阿三的观念中并没有什么,一旦涉及到灭国之战却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就算是要投降也该拼杀到水尽山穷的那一刻。
  “我们在这里只是经营不到三个月,无法阻止汉军登陆。”萨米尔·维卡斯借着高度的优势将海滩那里的战况尽收眼底,转身看向东面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森林,说道:“死守并不明智,或许我们能够撤到山林里面继续与汉军抗争?”
  笈多向这里投送了一万四千余陆上固防部队,早上的海战爆发之前,加瓦拉·康定·华伦估计是知道根本守不住,抽调了六千余陆军到海军,实际上只剩下不到七千人在防御。
  皮卡尔·马里克看着海上密密麻麻的汉国船只,再看登陆的汉军越来越多,不禁深入沉思……


第755章 欺负小朋友
  阿三那边的莽荒之地并不少,环境与中南半岛虽然略有差别,可是该有的危险一点都不少。
  不独中南半岛或是阿三地区,现如今世界上真不缺荒无人烟的区域,每一个能够被称呼为蛮荒的地方绝对与安全扯不上边,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
  要是在热带区域,荒无人烟的地方顶多就是充满各种体格相对庞大的野兽,该有的毒蛇之类也不会少,可是中南半岛这边的蛮荒区就复杂得多了。
  中南半岛也算是热带,问题是这边一年之中的雨季太多,再来就是空气基本是属于潮湿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