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体制越来越正规,汉国百官也有自己的朝服,刘彦本来是想要按照唐朝时期以颜色的区分官员等级,后面还是延续了先汉(汉承秦制)的尚黑。百官朝服就是一身的黑,有赤红的章纹来区分等级。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还在继续介绍各种的毛毯,没有人出来打断。
  刘彦其实没有在听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到底在说些啥玩意,他在听翻译的时候听到了棉这一材料,想的是怎么将棉花弄到手。
  中原的棉花是在杨隋时期才得到种子,那是裴矩分裂突厥的一种延伸产物,是从西域获得种子,却是被当成一种观赏物,并没有发现并开发出棉花的实际价值。
  汉国目前的御寒主力是羊毛制品,还因为没有成熟工艺只能是制造一些简单的皮袄,是能够在苦寒之地起到保暖作用,但通常会显得非常肿胖,事实上真不适合作为军衣。
  刘彦正想到入神的时候却是突兀地听到一声“喵咪”,惹得他看过去,却是看到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捧着一团通体雪白的毛毛团。
  那是一只瞧着肥胖的波斯猫,全身的毛色全白,一张脸看着有些囧,毛茸茸的卷成一团被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捧着,摇动尾巴的同时在鸣叫。
  猫这一动物是在西汉时期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在此之前不论是各类文字记载或壁画、图腾等图像中均无猫的踪影。西汉时期中原就有猫,可是数量非常稀少,品种也比较单一,有文字记载是经由波斯商人携带过来作为礼物送给一个达官贵人,并没有真正地引入民间。
  其实在诸夏之地是有本地猫,主要是分布在岭南之地,猫真正走入千家万户需要到十八世纪,到了十九世纪养猫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以一种名唤狸花猫的猫捕鼠能力最强。
  刘彦以前有养猫,他是不知道猫的具体术名,其中一只母猫养了十七年之久,后面是母猫跑到公路被摩托车碾压死,另外一只是母猫所生的单生白肚雄性猫,因为十分乖巧惹他极度喜爱,却是在某次外出归回后得知活了十四年的猫咪被邻居亲戚的熊孩子折磨致死,恨得他都想把那熊孩子丢水塘。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说带来了一公一母的一对猫,还是血统和品种最为尊贵的猫。他更说了一段故事,故事的大概就是某个国家为了获得类似的猫与波斯发生过战争。
  刘彦听得有些愣神,他好像是听过那个故事,说的是希腊人想要获得波斯猫结果与波斯产生战争,没想到是真的发生过。
  其实希腊人有猫,是从埃及那边传入,因为猫爆发战争什么的也就是一个理由,没有猫还有其它战争借口。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献猫只是一个插曲,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彦会迫不及待让人抱着猫咪上了王座,并且刘彦十分熟稔地进行各种逗弄。他看到刘彦会玩猫的下巴,并且懂得拎猫的后颈,能够看出刘彦对猫并不陌生。
  百官在刘彦命人抱猫过去的时候,其实是有人想要劝谏,他们都没有见过猫这种动物,君王安危事关国祚,没等站出来阻止却已经看到刘彦在逗弄,还显示出极度的喜爱,见没什么危险也就灭了劝谏的念头。
  在接下来,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开始展示的是各种雕刻品,以象牙和宝石的雕刻品最多,偏偏都是诸夏文明不会有什么审美的雕刻,直至他演示一柄象牙刀的锋利才算是惹得众人瞩目,就是百官和殿中卫士的目光十分不善就对了。
  在殿外,执殿校尉是一脸惨白被带走,外国使节竟然携带利器入殿就是他的疏忽,而他已经检查得相当详细,就是没在数量众多且划分非常复杂的雕刻品中发现还隐藏利器。
  百官和卫士只是用不善的眼神盯视,要是刘彦出声,下一刻就该是水池上的波斯人被利箭射成刺猬,但刘彦并没有什么指示。
  事实上刘彦对象牙刀之类的还是有些了解,那玩意因为材质的关系硬不到哪去,只能是用作文房用具。他很好奇波斯人是搞了什么玩意,竟然一柄象牙刀加工成了能够轻易切开毛毯。至于波斯人携带利器进来,有鉴于没有事先通知,他真要追究,爆发一场战争也是一个理由。
  波斯人带过来的雕刻品数量远要少于毛毯,比较诡异的是还带了一箱钱币过来,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介绍是那些金、银、铜的钱币就是波斯的历史。
  中亚和欧罗巴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在制作钱币的时候首选当代君王的头像,会刻上制作的年份,有些时候还会为一些大事件来制作钱币,刻画大事件图案背景,因此还真的能从钱币上了解历史。
  话又说回来,除开近现代个军阀会将头像弄在钱币上,稍前的诸夏文明没有在钱币上刻画君王头像的事情,并且不会标注制作年号,只会弄上年号。那是一种避讳,甚至严重到了君王名字所用到的“字”不能继续使用,到有明一代的朱氏皇族为了不给民间用字造成麻烦,都是尽量选择生僻字。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展示还在继续,一边展示还会一边介绍萨珊王朝哪里有什么名胜,基本上不是拥有庞大雕刻画壁的地方,就是某个竖立庞大雕像的位置,还用炫耀的语气说抢了多少希腊雕塑,又讲到掠夺了很多罗马贵族的半身像什么的。
  刘彦是听了后面的话才算是有了笑容,之前他看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拿出一些根本不属于波斯文明的东西,还以为是要鱼目混珠之类的。
  到临近结束,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请示之后拍了拍手掌,事先不知情的百官看到几个身穿斗篷的波斯人掀开斗篷齐齐愣住,那是几个极其妖娆的波斯姬……


第694章 是不是傻的
  说波斯姬妖娆,可她们并没有穿着暴露,相反浑身上下是一点没露,头上和脸上也是遮着一层头巾和面纱,仅是露出了一双碧色的眼眸。只是她们身上的衣物非常贴身,显示出胸前足够的雄伟,腰杆有如水蛇的同时,臀部看着非常丰满,再看她们所站立的姿势,给人一种什么都没露却非常妖娆的既视感。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看不到刘彦,他观察周边汉帝国百官脸上的表情,看到百官或多或少地露出惊艳的神色,洪亮声说:“尊敬的陛下,请允许她们为您献上来自波斯的舞蹈?”
  刘彦简单地说了字:“准!”
  一同前来的波斯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拿出了很多乐器,有许多压根就是中原人前所未见。
  如一种波斯人叫钱格的乐器,它足有一人之高,其实就是波斯的立式弯形竖琴,该种乐器真不好说是波斯人自创还是从希腊那边引进。
  还有一种被波斯人叫巴尔巴特琴的乐器,它很像是诸夏文明中的琵琶,欧罗巴文明则是称呼为短颈琉特。该种乐器其实相当多的文明都有,每一个文明都有属于自己的称呼,比较奇特的是哪怕文明之间没有进行交流,这样的乐器还是都会出现。
  再来是波斯人称呼的鲁巴卜琴,它其实是一种双共鸣体琉特,其余的纳伊箫、唢呐以及手鼓则是能够在诸夏的乐器中找到影子,但绝对不是从诸夏这边传过去。
  准备就绪之后,是一段琴声作为开场,听着相对急促,一段更为急促的鼓点加入进去。但是听琴声的时候,其实以诸夏的审美观点来听多少还是有点意思,可鼓点加进去在诸夏审美里面就会显得很突兀很乱。
  “什么鬼玩意!”
  “乱七八糟!”
  “折磨耳朵!”
  百官不会干出什么一片哗然的事情,可免不了是要出声非议,没有哪怕是一人能够欣赏那种听着怪怪的音乐,尤其是琴声和鼓点声混在一起有些吵的音乐声。
  在波斯乐被奏响的时候,拢共六名波斯姬仅是成为扇形站着没有什么舞蹈动作,是等待音乐声开始变得委婉,她们才缓缓地解开身上的一些衣物。
  坐在王座的刘彦听到乱糟糟的急促音乐其实一开始是有些傻眼,跟他所知道的波斯乐真就没有一点关系,等待音乐变得舒缓才眉头挑了挑,又见波斯姬解开了了一些衣物,腰间虽然没有直接曝露都是只有一层紧贴水蛇腰的透明纱,双臂到锁骨则是完全露了出来,下身依然是纱质的裙摆承托起翘臀,尽管没有后世那么暴露,却算看到了印象中的波斯舞该有的样子。
  音乐是由琴声、萧声、鼓点声一块奏鸣,由于十分舒缓有一种明确的节奏感,按照诸夏文明的形容,那就是音乐里充满了靡靡的味道,配合着六名波斯姬皮肤光滑的双臂像是蛇一般的舞蹈动作,怎么听和怎么看都能用“淫邪”二字来概括。
  不少百官已经是紧皱双眉,这里是汉国的议政殿,是庄严且严肃的场合,怎么能够有靡靡之音,又哪能有妖邪一般的舞姬,来一块玷污?他们在等待刘彦的示意,一旦刘彦有所表态,就会暴起群集而攻。
  萧声已经开始成为主导,六名波斯舞姬也开始了舞蹈真正的部分,她们就像是蛇一般地扭动着,极力展现属于女性身体的美。
  刘彦倒是没想到庄严场所不该出现这种舞蹈,那么就没可能制止之类的,相反是看得很是兴致勃勃。
  其实在杨隋和李唐时期,议政殿召唤女姬跳舞啥的完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李唐时期大臣都能直接拉着女姬上下其手,就没觉得是什么玷污。这个当然与隋唐接受外部文化有关,再来是隋唐时期充满了各种包容性,开始接受来自异族的文化,也让服饰和思想出现变化。
  诸夏文明走到五胡乱华时期,很多传统早就被打破,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首次受到极大的思想冲击,其中就包括汉人远不如胡人这一点,说白了就是进入到自卑阶段,投靠胡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因为遭受到浩劫,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也属于必然,却是因为刘彦改变了历史,让人们不至于滑入深渊数百年。相反是刘彦的带领下民族重新屹立起来,包括没建国的两年在内,用了十年的时间扫平各种不服民族,使汉人重新成为东方世界的顶级霸主,骄傲被重新拾回的同时,排外思想却是更加的严重,视除汉文明之外的任何文明皆为低一等。
  事实上波斯舞姬跳的这种舞并不算什么,诸夏有的是比波斯姬跳得更妖娆的舞蹈,不管是从穿着还是舞蹈动作而言,更淫荡的是多得是,尤其是那帮讲晋魏风度的士族最会玩。
  六名波斯姬已经在上演肚皮舞,时不时还会做各种妖娆的肢体动作,可是百官却将目光挪开。
  百官之所以心生反感,是波斯姬在议政殿跳,再来是异国使节团敬献的波斯姬属于君王,不该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这种舞。
  一段舞蹈跳了将近十分钟才算结束,六名波斯姬因为过于激烈的运动已经满身汗水,让身上的衣物紧紧地贴住身躯,除了没有露点之外,压根就是与没穿差别不大。
  波斯姬重新套回衣物,是在女官的引领下离去,连带那些乐师也被带走,他们都是属于礼物的一部分。
  再随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等人被安排了座位,他们不像汉人会屈膝跪坐,是直接盘腿就坐下。
  虽然是在议政殿,但不是朝会,每一名有资格入座的人,他们都会有一张案几,案几之上会摆着一些酒水和食物,还有专门的宫女伺候。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在案几上发现了果脯的存在,有一种金闪闪的蜜饯引起了他的注意,要是没认错那根本就是橄榄。
  目前的中原当然是没有橄榄这种植物,其实是平蛮校尉部战胜笈多之后的战利品,被随着使节团一块送来,原本是很纯粹的橄榄,后面被经过加工成为蜜饯。
  阿三那边自然也是没有橄榄树,是经由贸易从罗马那边获得,自己有栽种一些,产量却是不大。
  橄榄这种植物被希腊人和罗马人开发出了众多的价值,除了加工之后当做甜点之外,还搞出了橄榄油。目前的橄榄油当然不是用来作为护肤品,是作为食用油而存在,极度受到罗马贵族的喜欢。
  除了蜜饯之外,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吃了一些东西,惊奇地发现食物中有着从未尝过的味道,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也就没有多想。
  那是汉国探索南海的一种获取,来自南洋各个岛屿的各种香料,它们落到汉人手里之后,没多么费劲地研究就成为一种煮食的佐料。
  香料目前还没有在汉国得到普及,原因当然是因为才刚发现,研究的时间也是少了点,还得研究出一套吃法,产量也得到提高才能得到普及。
  刘彦很清楚香料的价值,仅是得到香料产地这一点就值得汉国付出那么大的努力,日后香料必然会成为汉国向外贸易的主产品,将获取难以想象的财富。
  各自就坐之后,没人去站出来发表什么演说,不是就近与周围的人聊天,就是安静地吃着自己的东西,大概是十分钟之后,吕议才算是在自己的座位站出来。
  “王上!”吕议行礼之后重新站立好,他看了一眼波斯人所在的方向,说道:“今日是大汉与萨珊正式建交之时,可否饮圣?”
  所谓的饮圣是一种祝酒词,后面是演变成为饮胜,出处是避讳于“干”这种粗俗的说词。
  刘彦依然简短地说了一个“可”字,所有人皆是举起了酒爵。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早就发现酒爵这一事物,对于三角蹲和有着复杂雕刻的酒爵十分好奇,想问又没得问,还是先看汉人百官怎么用才知道该是怎么喝。
  百官饮酒之时,会一手拿着装酒皿器,用另外一只手的袖子遮掩,才昂头喝下酒水,一身穿着再配合动作,看去十分的优雅。
  波斯人可没有宽大的衣袖,他们的礼节中也没有遮掩,看汉人百官那一套动作做下来,想到自己这些人无论怎么喝都喝不出优雅,心思重一些的人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该对汉帝国介绍的,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刚才已经借着敬献礼物介绍了一遍,他相信在场的汉帝国君臣多少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有了了解,想着应该怎么促成联盟的时候,那边吕议又讲话了。
  “今次大汉征讨阿三,萨珊有救助我方落水士卒,为此友好……”吕议再次问:“可否饮圣?”
  刘彦自然不会拒绝,又一次的共饮之后,吕议特别地介绍当时的情况。
  厄古泰·巴赫拉姆听完翻译脸上立刻笑出了花,就是他指挥船队救助落水汉军士卒,站起身来对刘彦行抚胸礼,又对汉国百官行礼,觉得自己是彻底的露脸了。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心里也非常高兴,那么一个正式的场合里,吕议这么一个大臣特别表扬厄古泰·巴赫拉姆,刘彦也首次说了一串话,翻译过来就是会对厄古泰·巴赫拉姆的行为进行奖励,无不说明这一场正式建交都是充满了善意。
  刘彦用的是“赏赐”,翻译很明显是起了小心思才改为奖励,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一连串的话语只是开头,接下来是由吕议和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进行国书交换,双方才算是完成建交该有的第一道流程。
  国书被呈上刘彦的案头前,他看了一下,来自波斯的国书竟然不是阿拉米语,是一种楔形文字。
  目前的波斯人当然不是用阿拉米语文字,他们的字体是介于古中国和古埃及之间,是象形文字衍伸出来的楔形文字。波斯人的楔形文字被放弃是阿拉伯人的崛起,在伊斯兰全面崛起之后。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当然也在看汉国的国书,与汉国这边没人看得懂波斯的楔形文字相同,他自然也看不懂汉文明的象形文字,却对承载国书的纸张起了浓厚的兴趣。
  对了,波斯人目前还不会制造纸张,国书自然是使用羊皮纸,还特地制成了卷轴款式。
  两份国书并没有写什么太复杂的内容,无非就是将互相之间的地理位置描述出来,用文字表达互相之间的存在,然后确认互相之间的关系。
  刘彦没有必须要让波斯萨珊当小弟的意愿,只是很纯粹的建交,算是有别于诸夏与他国建交的特色。
  互换国书之后,还是需要到后面各自找来认识对方文字的人进行辨别,确认对方国书上都写着什么,比如有没有什么条款或者陷阱之类的。
  波斯萨珊这边有认识汉字的人,要是汉国这边没有懂得波斯楔形文字的人,那么就会显得非常尴尬了。索性的是桓温很明显考虑到这一点,将俘获的阿三翻译给送了回来,该阿三恰好懂得三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才免除了尴尬。
  当双方都在国书上盖印,建交仪式才算是真正的完成。波斯那一方盖的是什么印先不谈,汉国这边是吕议的典客印章。
  仪式完成,又是一阵的吃喝聊天,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在恰当的时刻站出来,他先是讲了波斯人和汉人渊源流长的友好关系,展望两国未来的友好发展,后面才提到汉国入侵笈多的战争。
  “我们完全可以更紧密的联合起来!”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已经很克制了,可汉国的米酒和波斯的一些酒类压根就不是一回事,脸上通红的同时也是有了醉意:“不止是可以在信度人的战场并肩作战,还能在更多的地方结成联军对付敌人,完成对世界的瓜分!”
  那一刻,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显得极度狂热,好像只要波斯萨珊和汉国站在一起就将举世无敌。


第695章 有限的结盟
  现如今的波斯萨珊的确是在沙普尔二世的统治下走向扩张道路,波斯萨珊与罗马的新一轮战争是在公元三三七年开打,战争的借口是沙普尔二世认为罗马污蔑他迫害基督教。而事实上沙普尔二世也真的在迫害基督教,要是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沙普尔二世更是在公元三三九年全面禁止基督教的信仰传播。
  罗马在目前阶段是处于虚弱状态,尤其是君士坦丁大帝这个成为基督教首个受到洗礼的奥古斯都病逝后(公元三三七年),波斯萨珊随便找个蹩脚的理由与罗马开战,并且罗马自己爆发了夺帝之战,以至于罗马与波斯萨珊的战争中出现了一面倒的场面。
  从某些方面来讲是波斯萨珊疆域内的贵霜人和阿拉伯人救了罗马,原因是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爆发大规模的叛乱,导致波斯萨珊对上述两地区失去控制,一度被君士坦提乌斯所反攻。
  在去年(公元三四八年),波斯萨珊的军队和罗马军队在伊拉克进行会战,双方在辛卡拉打得非常血腥,以波斯萨珊的军队取得胜利告终,却是未能全面恢复对伊拉克的统治,值得欣慰的是占了不少疆土。
  目前罗马的夺帝之战还在继续打,也才有了“四帝共治”的说法,可是这第二次的“四帝共治”可要比之前的第一次“四帝共治”血腥得多。
  “所以……那个所谓的罗马使节团只能代表君士坦提乌斯?”吕议是正式建交后的第二天又接见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从后者的嘴中了解到罗马的现状:“无法全面代表罗马?”
  “他们果然没有说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又对罗马的一些现状进行了一些讲述,才不会告诉吕议,比如君士坦提乌斯是夺帝之中实力最强的那个,也是最有可能获得夺帝之战胜利的人:“一个只能代表某些行省的人,当然无法代表整个国家。”
  得说的是,吕议真不知道罗马是个什么情况,对罗马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刘彦的讲故事,参考了一些笈多战俘的口述,那些笈多战俘根本就没提起罗马正在爆发内乱。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说那些自然是要汉帝国降低对罗马的印象,能够使汉帝国感觉被罗马人欺骗就更好。他自己才不会说自己的国家也在爆发内部叛乱,尤其是西部各行省的阿拉伯人反抗最激烈,相比起来东部的贵霜人根本就是疥癣之疾。
  阿拉伯人反抗波斯萨珊的统治到了什么地步呢?是让波斯萨珊直接失去了对多个行省的控制,可阿拉伯人却没有建国,相反是各个部落的各自为政,正是这样才让波斯萨珊得以在后面各个击破。
  所以说地球好像是魔怔了,几大帝国各自离得很远,可是很多时候要乱是一块乱起来,比如东汉时期就是各大帝国先后爆发内部矛盾,到了西晋时期也是统治阶层之下的各种民族暴起,差别就是有些国家是内部矛盾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一块爆发,有些国家则只是单方面。要是翻阅世界历史,会发现相似的情况非常之多,令人搞不明白相隔那么远的国家怎么会互相“传染”。
  “感谢贵使的相告。”吕议的确很重视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提醒,甚至是真的对罗马使节团生出了厌恶感。他举起酒盏邀请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共饮,放下酒盏之后,说道:“大汉与波斯的确是情谊渊源流长,有鉴于此是该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要的就是这句话,他与自己的智囊团经过讨论,认为没可能立即与汉国结成全面同盟,更理智和正确的做法是先展开繁荣的贸易,允许的话就在某个局部形成军事合作。
  波斯萨珊目前主要的军事目标当然是他们的西部各行省,迫切需要将阿拉伯人的叛乱镇压下去。
  阿拉伯人对波斯萨珊只能是造成麻烦,有了罗马人掺和之后却一直在支援且指导阿拉伯人,导致波斯萨珊一时半会真的很难扑灭叛乱,虚弱不堪的罗马还会时不时军团逼近,每当波斯萨珊要应战却又退了回去,搞得波斯萨珊很难掉以轻心,值得波斯萨珊庆幸的是贵霜人虽然也叛乱却是十足的弱鸡。
  汉国目前是再次进军到西域,可是脚步只是抵达鄯善就停了下来,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了解到这一点,对比一下地图发现波斯萨珊的东部行省离汉军太远,中间隔着西域就不说了,还有匈尼特人牢牢实实地拦在中间。
  波斯萨珊想要和汉军在东面会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汉军愿意西进,考虑到相关地形限制,汉军又要面对沙漠拦住去路,就是成功过了沙漠也要第一时间撞上实力并不弱的匈尼特人。
  事实上波斯萨珊并不希望汉国过度向中亚进行扩张,他们希望的是与汉国中间有一个国家作为缓冲,矛盾的是又想要让汉国加入到对罗马的战争。想让汉军加入到针对罗马的战争是从帕提亚帝国时期就存在的渴望,那是帕提亚帝国内忧外患之下真的是顶不住了,压根就不在乎请来了虎狼之师后面会发生什么。
  目前的波斯萨珊有点糟糕,他的老对手罗马却是更糟糕,谁都想着能够得到外来帮助获取优势,好在对方糟糕的时候给予更沉重的打击。他们会重视汉国,第一是汉人的名声足够响亮,其次是汉国离得足够远,哪怕是汉人真的踏足中亚或欧罗马也没可能站稳下来,并不具备实质上的威胁。
  在获得友谊会得到巨大助力,并且压根没什么实质威胁的前提下,与这样的国家结成盟友有百利而无一害,机会再渺茫都值得一试。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一再试探而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复,他还是乐此不疲地一再尝试,等待吕议做出正式回应的那一刹那,他是真的被惊喜到了。
  “信度!”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按照之前就已经想好的策略,说道:“汉帝国与信度爆发战争,打击信度同样对我们有利,完全可以现在那里展开一次军事合作!”
  吕议对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说词还是非常满意的,至少眼前的这个波斯人没无耻到用帮助汉国的说法,是明白说出双方都有利。
  汉国与笈多王朝的战争当然还在继续,有情报显示笈多王朝正在酝酿第二次大规模进攻,集结在克塔克的船只再次达到一千五百艘,并且笈多王朝还在极力建造战船,同时笈多王朝也开始了自己的动员。
  在阿三洋的汉军,陆军是依然屯驻在平蛮校尉部进行适应性训练,短时间内并没有大举登陆笈多王朝本土的计划,仍然是以海军来进行频繁的破袭,先切断笈多王朝海上贸易,寻找机会打击乃至于是歼灭笈多王朝的海军,才会将登陆作战提上日程。
  有鉴于笈多王朝海上实力不弱,汉国是一再向平蛮校尉部进行增援,国内非系统的海军几乎全被调了过去,刘彦又在平蛮校尉部周围打造了相当多的系统船坞并开始制造战船,只不过系统战船并不会立刻加入到对笈多王朝海军的战事中去。
  因为诸夏文明周边的国家海上力量太弱,导致汉人其实是没有什么海战经验,更多的是汉人之间在内河自己打水战,可是内河的水战经验压根就用不到海上。汉国海军需要累积更多的海上作战经验,堵住笈多王朝来刷经验会是一个很值得做的事情。
  另外,汉国也知道笈多王朝的后备兵源充足,阿三自己叫嚣的组织好几个百万大军更多的是在说笑,可一次性组织一百万军队好像真能办到。阿三的那一百万军队实力怎么样只有打了才知道,汉国最大兵力投送却难以超过十万。
  汉国入侵笈多王朝是跨海作战,虽然因为刘彦的关系是很大程度上不用依赖跨海补给的问题,但兵力的投送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笈多王朝应该是有个两千多万的人口,已经武装起来的阿三不会低于四十万,他们可不会傻乎乎地放开海岸线让汉军登陆,必然是会在沿海布置防线。
  桓温现在就是在根据笈多王朝的布防观察可登陆地点,他的想法非常简单,看笈多王朝哪里的布置兵力最雄厚,那里必然就是适合作为登陆的地点。
  必须要说的是,虽然都是海岸线,可真的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作为登陆点,沿海的礁石什么的就不说了,海床延伸度也是一个参考。
  有许多的沿海,海床的延伸很夸张,不管是涨潮还是退潮,延伸出去的水域吃水都不会太深,让吃水深数米的海船能够抵近的位置,可能距离陆地有个千米远的都有,类似的区域压根就不适合作为登陆点。
  就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么多的科技产品出现,并且有了专门的冲锋滩头的器械,可登陆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麻烦,想一想在有敌人坚守的沿海,冷兵器时代的登陆又该是什么个模样,就该是登陆一方又要涉水艰难地移动,又要遭受没完没了的箭矢攻击,成片成片地倒在海水里成为尸体。
  “自然是能合作。”吕议对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懂事”很是欣赏,目前两国能够进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