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一身的疲劳立刻就袭来,很多人是连吃饭都没有直接睡去。
  笈多王朝残存的三艘编队这边,皮卡尔·马里克的确是想要将汉国舰队吸引跟随,由于汉国舰队是进行灯火管制,他们没人能够确定对方到底有没有跟着。
  “只是小小的尝试,跟没跟都没有关系。”皮卡尔·马里克面对迪让·马库尔的疑问,耸着肩膀:“四艘船的损失对我们来讲并不算什么,幸运的是只用四艘船的损失就让我们认识到有了新的威胁。”
  不管是贵霜帝国时期,还是到了笈多王朝的建立,阿三洋一直都是阿三的海洋,从未有人能够从阿三的手里将这一片海洋的控制权夺走。
  皮卡尔·马里克真的没有将损失放在心上,他们进港靠岸之后,他甚至是心情非常不错地去喝了一点小酒,隔天重新与迪让·马库尔会合,才去见自己的上司。
  “你是说,昨天遭遇了一支从未见过的船队,他们没有任何沟通的意图立刻展开攻击?”
  卡特鲁克·卡普是一名婆罗门,理所当然也是一个贵族。他并不是一个体态肥胖且面目可憎的模样,相反看去是一个很是有贵族气质且充满威信的中年大叔。
  事实上大多数婆罗门在贵霜帝国时期和笈多王朝时期很是自律,他们认为自己是天选之民,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比无数人更加高贵,自小会接受成体系的教育,包括文学知识以及用于厮杀的武技,比较重视的则是管理学。
  在阿三这边,婆罗门只分为贵族和僧侣两种,贵族并非都是对等,要区分血脉(姓氏)的上系祖先来区分谁更高等。阿三从孔雀王朝时期就承认“邦”的存在,每一个高门的婆罗门实际上都是“邦王”的子嗣,逐渐又演变成为社会的管理者。
  阿三的服饰看上去很是花花绿绿,只要允许绝不愿意身上的布料只有一种颜色,能够佩戴更多的金子器物也绝不愿意失去风尚,各种如戒指、项链的挂件更是会镶满宝石,怎么看都很是有土豪范。
  卡特鲁克·卡普就是上述的模样,阳光照射之下浑身闪着金子和宝石的反光,很是困惑地盯着前来汇报的两人:“他们在我方船只已经明确停下表示投降的时候,对方依然展开一场并不荣誉的屠杀?”
  也许很扯淡,但绝对是事实,罗马人统治下的欧罗巴,阿三这边的各国,包括萨珊王朝,他们这个时候远比中原王朝更加讲交战规则。也就是,身份足够高贵的前提下,觉得一场战斗没有获胜的可能性,也没有逃跑的希望,投降并不是耻辱的事情,相反认可投降之后以赎金的方式赎命。自然了,接受规则保护的人只限于身份足够高贵和能付得起赎金,其余人该死还是得死,一般是成为奴隶。
  “是的,我向婆神起誓。”皮卡尔·马里克是刹帝利才有资格向阿三的至高神之一的湿婆神发誓,刹帝利以下的种姓还没有这种资格。他信誓旦旦地说:“他们绝对是一帮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只是行为显得极度野蛮。”
  皮卡尔·马里克在发誓的时候,是右手点了一下自己额头的那个红痣,然而那并不是痣,是刹帝利才有资格点上的一种装饰。在右手点了一下之后,他是双手高举之后再向下摊开,双腿也会微微交叉下屈,是一套很有宗教色彩的礼仪。
  “我会重视的。”卡特鲁克·卡普完全就没想问卡皮尔·马里克的编队损失了多少,他只是一再点头,后面像是施舍那样,说道:“一旦情报有用,你会得到应有的赏赐。”
  阿三的社会制度并不简单,他们接受官职世袭,中央却对地方从来未有过多强的控制力,也就存在一名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可是下面还会有数之不清的邦王。在他们的社会制度下,只要是身份足够都能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从人员的军饷到列装的装备都是由私人出资。在执行国家任务出现损失,一般是上报多少全凭良心,后面会不会得到补偿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了,皮卡尔·马里克只需要上报损失掉多少高种姓的人,并且需要支付那些牺牲高种姓的抚恤。下等种姓的那些人,包括损失掉的战船,他不去支付抚恤也是理所当然。要是国家不补充战船,他最多是少了几条船的指挥权,后面要不要补充则看他的财力。
  在汇报的全过程中,迪让·马库尔是作为背景墙的存在,他虽然一样是刹帝利,可家族破败之后并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因为马库尔家族和马里克家族世代交好,才在皮卡尔的战斗编队能混个职位,也就没有直接与卡特鲁克·卡普这个婆罗门说话的权利。
  两人后面是在一大队的奴仆带路下出了那座富丽堂皇的府邸,他们到了大街上是站定下来。
  迪让·马库尔早就想问了,但他懂得看场合:“为什么不将另一层猜测说出来?”
  “你是指,他们可能是来自远东大陆吗?”皮卡尔·马里克反而是一副“你很逗”的表情,耸着肩膀说道:“我们没有证据,卡普也不会相信那个保守的国家会不远万里过来。就算真的是来自远东的那个国家,你不觉得不说出去反而更好吗?”
  迪让·马库尔既是愣神又是困惑,全完没听懂皮卡尔·马里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我的兄弟,我们的先辈早就说过,国家归于国家,家族归于家族。”皮卡尔·马里克一副教导的模样:“马里克家族已经在那一场厮杀中为国家尽到义务,我也已经上报所知道的事实。现在我要思考的是,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件中,马里克家族会获得什么好处。”
  不是只有中原的世家才会将家族利益放置在国家前面,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内的家族,他们首先考虑到的会是家族利益,再来才是国家利益。
  马里克家族在克塔克这边发展了数百年,时间越久就代表与本地各家族的关系越是盘根错节。皮卡尔之前已经对迪让·马库尔说过,克塔克这边出现了一些来自东方的商人,他认为里面肯定是有关联,或许会是马里克家族的一个机会,重新获得来自东方丝绸的机会。
  陆上丝绸之路从东汉末年就已经断了,萨珊王朝和笈多王朝还能从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少许的货物,自萨珊王朝所在地盘以西则一点都没有。
  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兴盛,甚至可以说只有极少的笈多商人会经由海路前去东晋小朝廷的地盘,也就让东晋小朝廷时常能够接待到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国家。
  东晋有史记载的朝贡次数并不算少,长江以北几乎全面失陷的前提下,那些前来朝贡的人基本是走海路,上报的国家名字千奇百怪,其实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外国使节团,是一些商人冒充使节团。
  东晋小朝廷的脸面早就被丢在地上践踏,压根不会去调查有没有那个国家,每次都会慎重其事地进行接待,还要给予朝贡的数倍回馈,以此来证明自己仍然是天朝上国,还是有一帮小弟愿意前来问候。
  “那个国家不是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压迫在南边吗?”迪让·马库尔多少是知道一些信息,但绝对是过时的。他猜测道:“难道是他们已经解决了外部危机,重新恢复到先前的强盛?”
  似乎也只有这一点才能解释得过来?要不然一个面临外部危机的国家,自保的力量都显得不够,哪有那个力量向外部进行扩张。
  笈多王朝还是知道东方曾经有一个强大帝国,也知道那个强大帝国陷入内乱最终被推翻,之后该是怎么样子则很少会去进行关注,毕竟双方离得太远了。
  “不管东方变成什么样,除了他们,我真的想不出会有谁能将触手伸到我们的海洋。”皮卡尔·马克里在街道上停下脚步,笑呵呵地说:“不过那是大人物的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些东方商人。”
  克塔克在笈多王朝多少能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人口究竟有多少谁也不清楚,只因为笈多王朝和之前的贵霜帝国一样没将贱民当成人,只会记录首陀罗以上的人丁户籍。
  克塔克就在海岸之边,有几处对外的贸易港口,外来人口基本就是从这里登岸,有些外来商人会前往华氏城(笈多王朝的首都),有些则是会在本地将商品贩卖并采购再次出海。
  阿三出产的商品还是非常多的,最大的出口份额却是颜料和金属,以优质钢的出口获利最多。他们当然不是直接卖钢,是制造成为武器,还不是那种制式的武器,是作为奢侈品向外贩售。
  作为地头蛇,皮卡尔·马里克还是耗费了将近半个月才收集到东方商人的信息,足以说明到了笈多王朝的汉人十分小心。
  “他们并不在克塔克,最后离开的一股是在七天前。”迪让·马库尔接受皮卡尔·马里克的雇佣并不止是在军务上面,平时更像是一名助手。他不得不怀疑:“一定是知道有人在探查他们的信息才走掉。”
  在这半个月里,阿三洋上面发现更多未知船队的消息已经增多,卡特鲁克·卡普还多次找皮卡尔·马里克进行询问,原因是笈多王朝这边的损失一再增加。
  作为本地最高管理者的卡特鲁克·卡普重视起来,首先干的事情是排查港口船只,还真的给扣押了一艘来自汉国的船只并羁押了一些船员,其余的汉国船只却是早早离港。
  皮卡尔·马里克有去过监牢看过那些被羁押的船员,他还特地带上了翻译,如卡特鲁克·卡普相同的是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我已经散播关于羁押船只的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人过来联系。”
  皮卡尔·马里克至少知道东方又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号还是极负盛名的“汉”,他分不清楚当前的这个“汉”与贵霜帝国时期的“汉”有什么区别,却知道卡特鲁克·卡普只是因为听到“汉”这个国号就决定带着羁押人员前往华氏城。
  阿三当然知道先汉,毕竟强大的贵霜连续多次在先汉那边吃过亏,曾经的大月氏一众贵族更因为求娶汉室公主的事情遭受奇耻大辱,虽然那并不关南方阿三什么事,甚至是拿这件事情在当笑话,可至少知道谁不好惹。
  “城主邀请我一同前往都城。”皮卡尔·马里克指了指安静站在旁边的管家,后面对迪让·马库尔说道:“我已经决定与城主一块去见国王,若是真的有人过来联系,需要你来进行接洽。”
  迪让·马库尔答应下来,后面却是无比迷惑地说:“为什么城主只是听到对方的国号就那么重视?”
  这一刻,皮卡尔·马里克多少是有一些优越感,一切只因为他所知道的信息真的不少,满是感慨地说:“因为‘汉’代表着强盛和灭国、灭族无数,不光城主会重视,相信国王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第667章 为什么一定要战争?
  对于自认拥有历史底蕴的国家,尤其是一帮自命高人一等的贵族,阿三的高等种姓怎么能表现得那么无知?
  阿三在历史上没有雄起过多少次,文明底蕴却真的一点不差,他们曾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一度还差点一统喜马拉雅山以西的地盘,就是自孔雀王朝之后就一再被外敌所入侵,到大月氏人来了之后更是沦为异族统治。
  笈多王朝是建立在贵霜帝国的废墟之上,当时的贵霜帝国分为南北两部,北方是大月氏贵族集团的地盘,南方则是阿三土著的地盘。
  在长达三百七十年的贵霜帝国时期,阿三尽管是被大月氏人所征服,可说实话未必是真心服气,南北之间经常性会爆发一些冲突,双方拉起人马摆开阵势,以恒河为界展开的次数并不算少,通常是北方的大月氏贵族集团能够很彻底地教阿三土著集团做人。
  阿三在征战上面或许不行,可是他们搞宗教和享乐很有一手,武力上干不过大月氏人,却用宗教将大月氏人拉进了大坑,最后也因为大月氏人进行反扑真的展开南北大战,输了大半辈子的阿三却在那一次大战中胜了一次,贵霜帝国也就走向了末路。
  “月氏人的历史记载中有许多关于汉国的记载。”
  “是的,是的,他们引以为耻,我们是幸灾乐祸。”
  贵霜帝国有那么一段时期也是在丝绸之路上收过路费的流氓,真正与先汉爆发冲突却是因为汉军再次进入西域,双方其实也没有出动大量的本国军队上场厮杀,是扶持西域国家进行代理人战争。
  后面,贵霜帝国因为南方的阿三闹腾是有点不想打下去,考虑到恢复关系就想到了联姻,派人到西域都护府转交国书,却没有明白汉室长公主的重要性,也没搞清楚汉室早就不是那个需要出嫁公主谋求发展时间的国家。他们更加不是盛极一时的匈奴,理所当然是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而当时的汉室仅是出动西域都护府的驻军和调动西域各国的仆从军。
  大月氏人在西域大败的确是被南方的阿三土著当做笑话,也恰恰是因为大月氏人惨败在以仆从军为参战主力的汉室手里,才给了阿三土著更大的胆子纷纷搞独立。所以认真算起来,贵霜帝国的崩溃多少是有一点汉室的功劳,另一个推手则是波斯人复国之后的萨珊王朝。
  “出现在‘我们的海’是不是那个汉,目前无从得知。”卡特鲁克·卡普摇着手里的琉璃杯,里面装的是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嘴角勾起笑容:“他们在‘我们的海’攻击船只,是因为什么更无法知晓。是应该重视海上航线的安全,所以我们的舰队在行动。但那些都是次要的……”
  一城的城主,还是一个婆罗门,卡特鲁克·卡普出行的排场不能太小,队伍前列有手持大砍斧的壮士,两侧是手持盾牌和长矛的武士,几辆大马车周边是一身华丽铠甲的骑兵,少不了一些扛着旗子的人手,最重要的是随行仆从的数量更不能少,一众享乐的物品也要拉上个好几车。
  这支队伍当然还有被羁押的汉人,他们是被关在铁质的牢笼之内,从外观看去暂时并未遭遇虐待,精神看来也并未萎靡到哪去。
  克塔克到华氏城需要走上个几百里,中间会路过很多城市,镇子和乡村更是不少。在这十三天的路程中,李明至少亲眼看到了笈多王朝的一部分,关于这里农耕发达的传闻一点不假。
  李明当然是一名汉军,还是被俘众人中职位最高的那个。因为身份的关系,他享受到的待遇要比同袍好许多,可以乘坐还算舒适的马车,甚至还有两个皮肤黝黑的阿三服侍。
  安排仆从照顾俘虏很夸张?那要谈起阿三的社会文化,卡特鲁克·卡普从翻译那里得知李明是一名贵族(其实是二级的上造),是按照阿三的社会传统给予必要的尊重,李明那些没有爵位的同袍则就没这待遇。
  笈多王朝位处东印度,目前阶段是已经占领北印度,多少算是一个崛起了的区域性强国。他们与周边的国家相对和平,不怎么对付的也就西南部的伐迦陀迦和强势崛起的萨珊王朝,不过萨珊王朝和笈多王朝还隔着几个国家,有边境压力的也就在伐迦陀迦的边境。
  因为占据着恒河流域的黄金区域,笈多王朝的农业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来是因为国家情势相对稳定,李明所看见的自然是一派平和的景象,就是有些事情不是看那么懂。
  李明不懂的是一个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种,皮肤越白在笈多王朝显然是身份越加高贵,皮肤越是黝黑就越显得下贱。他通常看到的就是在乡间劳动的人都是黑皮肤,那些人通常看着极为瘦弱,且从穿戴来看也非常贫穷。他还不止一次看到黑皮肤的贱民需要为比自己更高贵的人让路,还会出现贱民跪在地上吻高贵人种脚丫前土地的情况,哪怕是挨打也没有反抗,显得极度恭顺。
  社会现象往往能够直接说明一个国家的现状,不同区域的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规则,李明极度不明白的是笈多王朝的上层是用什么方法来调教,才会是那些被定义为贱民的群体温顺得有如羔羊,甚至连贱民都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若说所见的社会现象让李明搞不懂,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的僧侣,还有能够随便乱窜的牛,这两者在阿三这边似乎也有着令他搞不懂的地位。
  李明所看到的僧侣分为两种,一种僧侣一看就是极尽奢华,另一种僧侣时刻处于自虐状态,两者却是都能够得到很高的尊重。
  有一次在一座城市停顿,李明因为贵族的身份还被邀请参与一次聚会。
  那是一种在露天场所的辩论会,没有谁是主持人,能够参与的群体有很明确的阶级限定,反正不会出现贱民。参加的人也是千奇百态,有的是准备好所有能够享受的东西,有的只是干坐着。他并不懂梵语,是在翻译的解说下才知道是辩论什么玩意,由此也知道了阿三对宗教的痴迷,会因为某个神干什么能够讲上好几个昼夜,还谁都无法最终说服谁。
  历史上的诸夏其实也是有在露天举办聚会的习惯,只不过是由乡老来主持,讲的是村子当年的年景,通常是与耕种的事情有关,合计该怎么向官府寻求有利政策,还是一种民间的吃喝文化。一般情况下这种聚会还相当有效,至少基层官府不能无视,能够起到民间向中枢发声的作用。
  要说李明还有什么发现的话,那就当属见识到阿三对黄金的持有量,稍微有点身份的人身上从不缺少各种黄金首饰,就是那些所谓的贱民也会极力收藏黄金。他并不需要刻意地进行计算,光是从看到的黄金普及量而言,能够看出阿三这边的持有量真的相当惊人。
  李明的这一次“观光旅游”是伴随到达华氏城而抵达终点,将近两个月的学习让他会了一些基础的梵语,对于自己到达地点依然能够保持良好待遇……也就是有舒适的住所和仆从,真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到了华氏城,李明再一次被区别对待,他甚至是被接进了阿三的宫城,被安排在一处环境非常不错的地方,平时还能够有限度地逛游。
  华氏城位于恒河下游,约在今阿三的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它在《佛国记》被称呼为巴连弗邑,《大唐西域记》称呼为波吒厘子。不管是贵霜帝国时期,还是到了阿三独立时期,它一直都是古代阿三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它之所有有这样的底蕴,是因为阿三曾经的“大统一”孔雀王朝的首都就在此处。
  李明住进了阿三的宫城,第一个迎来的却是路上有过多次接触的卡皮尔·马里克。
  “我们的接触会随着分别而结束。”卡皮尔·马里克在克塔克还算一个大人物,到了华氏城就变成无关紧要的小角色。他来找李明只有一个目的,进行最后的尝试:“我本以为将消息散播出去,长达两个月的路程会有你们的人来解救,然而并没有发生。似乎你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从海上的袭击在加剧也能够看得出来。”
  “刹帝利是你们的武士阶层,对吗?”李明早发现眼前的这个阿三抱有某种目的,他也有意进行接触,就是语言不通很难进行二人之外的交流,等待掌握一点梵语才能磕磕绊绊地沟通:“我也是类似你的这种阶层。虽然不明白你们的习俗,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在大汉并不显得太过高贵,仅是有符合爵位的特权,但绝不像你们的刹帝利有那么多的特权。”
  “哦,你终于讲了一些关于国家的事情。”卡皮尔·马里克似乎很喜欢耸着肩旁说话?他摊了摊手:“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而来吗?”,他看到李明无动于衷,继续耸肩又说:“总是有带着目的,不是吗?或许你们所想要的并不需要以兵戎相见的方式。”
  李明不太确定自己听到的是不是自己所理解的,却是听出了一些关键,比如卡皮尔·马里克根本不在乎大汉对笈多王朝造成多少损失,卡皮尔·马里克想要的是获得利益。
  “我们是一个富庶的国家,一切是源自于昌盛的贸易。”卡皮尔·马里克说到这个多少是感到自傲,后面却又做出一副像是嘲讽的表情,说道:“你们或许不明白昌盛的海上贸易代表着什么,那是一旦我们认真起来,会有铺天盖地的战船填满‘我们的海’,你们绝对无法凭借武力达到所想要的。”
  李明完全不知道近期的局势发展,沉默了有一小会,问:“你知道大汉吗?”
  “当然。”卡皮尔·马里克昂起了脖子,骄傲地说:“马里克这个姓氏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
  李明还想说李这个姓氏的历史有数千年呢,但他才不愿意去扯这个,接着问:“那么你知道的大汉是什么?”
  “历史悠久?曾经击败强大的匈奴?能够蔑视月氏人?”卡皮尔·马里克摇着头,笑说道:“那些对我们都不重要,你们的陆上武力强大,却威胁不到我们。”
  笈多王朝的认知没有错误,他们自己都无法跨越喜马拉雅山。而哪怕汉国重新踏入西域,汉军还要击败匈尼特人和诸多民族,更可能的是直接与波斯萨珊扛上,真没多少余力再一路南下入侵笈多王朝。
  海上?继承贵霜帝国海上力量的笈多王朝,他们的贸易就是建立在对大海的利用,长期保持数百艘战船就不说了,战争爆发随时能够“暴兵”,源于海上贸易的发展还不缺熟悉大海的兵源。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对自己海上力量的自信也并不是源于自大。
  李明的知识库有限,甚至都不知道汉室曾经教训过贵霜帝国,多少也知道要是能从陆路入侵阿三,就不会去玩并不擅长的海上入侵。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丝绸,那种只有你们能够制造出来的丝绸。”卡皮尔·马里克拍了拍手掌,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个阿三掀开了手中盘子的盖布,露出的是一种透明的布匹:“我们会纺纱,却是造不出丝绸。我们需要丝绸,波斯人需要丝绸,罗马人、埃及人、希腊人……没有人不喜欢丝绸。”
  关于生丝目前的确只有华夏文明掌握,其余的文明一直想要探索这个秘密,阿三甚至研究过用蜘蛛丝来制造丝绸。
  “你懂我的意思吗?”卡皮尔·马里克摆出了明显的不解:“或许你们汉人击败了游牧民族重新崛起,可没有理由万里迢迢来发动一场关乎土地归属的战争。所以我们一定是有你们想要的。如果你们不是要土地和水,只要提供丝绸就能够获得一切可以交换的商品。”


第668章 神奇的脑回路
  一名俘虏能够住进擒住自己一方国家的宫城,听上去似乎是很扯淡的事情,然而这么件事情就真的发生在了李明身上。
  李明在来到华氏城的路途并没有被蒙住眼睛,能够对笈多王朝的地方有充分的观察,他看到的是一个文明程度并不差的国家,社会存在鲜明的阶级,可社会阶级并没有让笈多王朝显示出水深火热的一面,相反贵人心安理得地享受各种特权,被划分为贱民的那些人也是尽着身为贱民的责任。
  要是在中原王朝,绝大部分群体生活在时刻属于被欺压的状态,无论王朝武力有多么强悍,各地爆发民变也绝对是频繁。这种频繁的民变必然会拖垮王朝,不是由新的家族来成为最高统治者,就是有异族趁势杀入中原取而代之。
  愚民?不不不,阿三的贱民群体连人都算不上,广大贱民兄弟对于今世受苦来世享福深信不疑,只当做是在进行修行。
  李明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见闻写下了,有这个念头却是苦于识字不多,后面只得放弃。
  在中原王朝,识字率低不是奇事,知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想要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多。就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相同的情况,知识被少数人垄断,并且极力阻止更多的人获得知识,才能使原先掌握知识的人巩固既得利益。
  要说中原王朝那边的知识是被世家和大族所垄断,笈多王朝的知识更具有明显的划分。
  笈多王朝这边什么样的种姓阶层才能学习什么知识,比如婆罗门虽然什么都能学,可婆罗门比较倾向于管理学的研究;刹帝利则是专注于军事技巧,又分个人武力和“万人敌”的两种;吠舍则是因为主商业的关系,会学习一些怎么经营和贸易的知识;首陀罗就是专门来学怎么去伺候人,怎么把自己的主人伺候得舒舒服服才是主要。
  要是明眼人,只要观察笈多王朝的社会结构,会发现笈多王朝已经形成一种固化,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因为宗教影响,其实是很难爆发什么内乱,亡国现象只会是外来势力的征服。
  大概是抵达华氏城之后的半个月,李明惊奇地发现自己那些同袍被放了出来,他本人则是被带离宫城,到了一个姓氏为雅度的家族庄园做客。
  华氏城是一座古城,它的整体环境与许多国家没什么不同,有区分贵人区、商业区、贫民区,一些高等种姓的家族还能在城郊有大片的土地,通常是修建成为庄园。
  雅度在阿三这边是一个高大上的姓氏,传闻是某位神灵的后裔,庄园的主人是笈多王朝的财政大臣,全称有点长,叫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
  被安排来安置李明等一些汉人的庄园,是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众多庄园中的一座。他们到来时,看到的一座被修建得很是典雅的庄园,建筑偏向于希腊风格的同时,有着广阔的林苑,花园是以喷水池来作为主体分布。
  庄园之内有着数量众多的仆人,李明得知他有权对那些仆人下达任何命令,却是要受到庄园守卫的监控,也不能出庄园。
  还是作为联络人的卡皮尔·马里克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直白对李明说:“任何命令包括让他们去死。”
  李明看到的不止是皮肤黝黑的阿三,还有明显是中亚的一些人种,一些妖娆的波斯女人和阿拉伯女人,甚至还有白皮肤、金头发的希腊女人。
  “你们可以尽情享用。”卡皮尔·马里克知道李明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并不介意给予一些提醒:“我们已经在集结舰队,下一次海战的结果,将会决定你们的命运。”
  说起来,李明等人从被俘之后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月,没有出错从本土到前线的第二支舰队已经到位。
  显然,笈多王朝也已经发现了事情的不简单,发现的汉国船只数量并不少,汉国也在骠国疆域之外的西部沿海建立据点。
  李明所不知道的是,两边在海上的战况怎么样,或者说双边有没有建立什么沟通渠道。他比较倾向的是并没有建立沟通渠道,也许笈多王朝一直善待自己不单是因为社会习俗,还有想要拉拢和软化的意图,使他本人成为一道沟通的桥梁?
  “你并没有猜错。”卡皮尔·马里克并不否认,说道:“我们一再尝试,可是每次都没有获得什么成果。我们需要有一个对话的窗口,而已经多少了解我们的你,是不是能够来避免这一场或许并不需要发生的战争?”
  笈多王朝现在都还没有搞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