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属,已经制成甲胄和兵器的金属,柔然对它们的渴望无限大,大到让利加愿意用至少一万人去换。他还想到一点,周边可是有数支友军在靠近,那就不是单纯的两万对数千,时间拖久了援军会出现,怎么都觉得应该打一打。
  利加却不是直接撞上袭来的汉军,他是让三千多人对撞上去,其余的骑兵各自绕开,用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战马的状态。
  被派出去的三千多人就是利加眼中的敢死队,没奢望能够取得多少杀死杀伤,就是单纯地利用交战来让汉军的速度降下来。他的知识还决定了一点,就是没想到敢死队多少也能打乱汉军的阵型,一切只因为柔然这边压根就不知道有阵型这种玩意。
  双方的厮杀是以互射箭矢作为开端,差别是汉军射出的弩箭射程足够远,柔然骑兵射出去的箭矢却一支都碰不到汉军。互射之后,双方立刻进入近身拼杀阶段,骑兵之间的互相交错,少不了是有骑兵会直接撞上,场面上那叫一个够乱。
  毕竟都是在高速移动的状态下作战,让骑兵厮杀的节奏很快,但节奏快不代表可以一时间决出最后的胜负,相反是骑兵打起来之后,除非是有一方立即撤退,要不然很难在一瞬间就决定胜败。
  李洪发现前方变得空旷,头也不回就将手里的斩马刀指向不远处的那杆大纛。
  阵阵的号角声在“呜呜——”吹响,那是汉军再次冲锋的指令。
  身在外围的利加却是有种被吓尿了的感觉,他刚才很尽力在观察,派出去的三千敢死骑兵仅是一个互相交错,能活着等待互相凿穿的竟然不超过五百,残存的那些敢死骑兵不知道是晕了还是什么情况,互相凿穿之后直接就散了。
  【汉军的损失……不会超过两百?】利加的震惊就在于这点,他甚至发现:【有部分汉军折返战场,竟然是在收拾本方的战死者?】
  汉军只要有机会肯定是会带回战死袍泽的遗体,拿回装备是次要,将袍泽送进英灵殿才是主要。对于每一名汉军来讲,活着挣军功得赏赐,战死之后归于英灵殿也能享受香火,骨灰最好是能安置进英灵殿,弄个衣冠代替还是缺了点意思。每个人都想自己死后骨灰能带回去,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没有战死的那天,以己度人之下当然希望以身作则尽最大的努力带走战死袍泽的尸体。
  李洪本来是要冲击大纛所在,视线捕捉到远方的狼烟,满脸晦气地大吼:“迂回,脱离!”
  能干掉敌军重要人物当然是干掉,不能干掉也别有什么犹豫,骑兵交战最忌贪心,该逃窜的时候连一个呼吸都不能耽误,要不然极可能因为一个呼吸而全部折了进去。
  利加很快发现汉军在迂回,他下一刻才看到莫名的狼烟,狰狞着脸不断大吼:“咬住,一定要咬住,杀光他们,抢光甲胄和兵器!”
  对的,柔然人要的就是那些闪亮亮的制式装备。


第571章 大戏开罗
  李洪不得不溜了,他们周边冉冉升向天空的狼烟是越来越多,再逗留下去可是要被层层包围。
  骑兵交战觉得打不了就逃是稀松平常的事,想在广袤的草原围堵一支骑兵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那就是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进入汉军全盛时期依然无法全灭匈奴的主要原因,不是汉军打不过匈奴,是匈奴不想打一直逃窜只会让汉军小规模歼灭,汉军想要全歼匈奴属于不可能。
  李洪率军逃窜,一路上不是没有遭遇敌军的拦截骑兵,可哪怕是发生厮杀也仅是一触即离,不断换马驰骋之下,是还有胡虏的骑兵吊在尾巴后面,但双方并没有彻底粘住。
  汉军不做停留,阵亡的骑兵自然无法带走,甚至是出现掉队的现象,追了汉军一路的利加总算是获得了一些战利品。
  “啧啧啧!”利加满脸痴迷地抚摸着一套从阵亡汉军身上扒下来的板甲:“美,简直太美了!”
  板甲其实并不美观,因为不想留下任何可以让兵器有滞待感的触点,板甲就是那么光滑的一片,绝对不存在什么美观的雕纹。
  甲胄上面拥有众多的修饰品,还存在复杂且美观的雕纹或是镶接物,一般是只在活动上才会穿,也就是戎装样式的甲胄礼服。甲胄类型的礼服发展到两宋最为发达,甚至出现了用纸浆做的礼服,纯粹是为了美观。
  两宋发展纸浆礼服,后面甚至专门研究出实战用的纸甲。必须要说的是两宋的纸甲并没有一些传闻中那么不堪,防护力上面甚至比皮革甲要强,就是遇到下雨或潮湿天气会很糟糕。
  另外,影视作品里面的甲胄纯粹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去搞那么多有的没的,艺术就只是艺术,很多影视其实也跟艺术没半点关系。
  脑袋没有被门夹过的人,肯定明白上了战场那是越朴素越好,华丽丽的装扮只差开口让敌人来特别对付自己,再强的很对防护也耐不住敌人的针对,很容易会被俘,或是敌方某个猛士“上演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大戏。(岳飞就对辽军的某个骚包将领这么干过,还成功了。)
  柔然部落联盟之中没什么冶炼技术,说难听点,绝大多数的柔然人就是穷鬼,穷到连一块铁片都没有的地步。一切的技术都是相当原始,有一套好看的皮毛衣服就算不错了,甲胄什么的只有极少数的贵人从南方获取到,拥有金属甲的柔然人就更少。
  柔然骑兵在争抢阵亡汉军遗物的时候,为了一块金属片拼起来的绝对不少,好好的板甲因为争抢而弄得甲片与皮革破散也是正常,让利加可谓是恼火到了天际。
  “处死,那些人全部处死!”利加最后的手头只有十三副还算完整的甲胄,舔着嘴唇又说:“兵器全部收起来包好。”
  还是奴隶社会的柔然部落联盟,最大的奴隶主当然就是可汗,余下的权利有多有少,俟力发仅是在可汗、国相和国师之下,利加还真的有权处死绝对多数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弄死一些随战的牧民不会比碾死几只蚂蚁困难多少。
  利加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汉军的甲胄,穿戴过程中还发现身上的皮毛大衣费事,也不在乎从汉军阵亡士卒身上扒下来的衣裳带血,来了个全套。
  “俟力发,这个小牌子是做什么的?”
  “拿来!”
  小牌子是铜牌,原本是绑在汉军骑兵的脖子上,牌子面铭刻着“第3骑兵军、第8师、第39曲、第155屯、第769队、第2227什,公士孙波”的字样,里面的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牌子的背面是描述孙波的身材状况,也将五官用文字描述。
  当然了,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其实真正的发明地是在印度,不过就像是大马士革钢一样,原产地是出自印度,可在阿拉伯那边被发扬光大,阿拉伯这个文明的影响力要远超过印度这个文明,后面明明是印度产物,却是成了阿拉伯的。
  利加不识字,就是认识汉字也看不懂那些阿拉伯数字,观察了一下发现很像是项链,想了想让随从帮忙挂了起来。他会这样做是因为不懂牌子有什么用,听到原先的汉军是作为项链,来个有样学样。
  “俟力发?”李洪是与汉军那边的李洪同名同姓,他是慕容燕国的一名右司马,受命围追堵截汉军:“前方可有友军?”
  “老子怎么知道?”利加不是故意粗鲁,柔然人就这幅样子:“你们等着就是了。”
  李右司马眉头一皱,想说什么最后是按捺下去。
  慕容燕国毫无疑问是比柔然部落联盟要强大一些,换做其他地地道道的慕容燕军将领,尤其还是一个右司马,绝对会吐利加一脸的唾沫,被侮辱了直接动手杀人也不是不可能。问题是,李右司马都当了慕容鲜卑的狗腿子当习惯了,潜意识里面对胡人会产生自卑,下意识就不敢招惹胡人。
  周边的慕容燕军呈现两面化,地地道道的鲜卑人对满腔怒火地盯着利加看,一样是狗腿子的那批人则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其实相对来讲,众多胡人的势力中,慕容燕国对待汉家苗裔应该算是最温和的一批,不像是石羯赵国的野蛮和残暴,也没有拓跋代国的粗鲁和鄙视,倒是与李氏成汉在某些方面极为相似。
  慕容鲜卑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很早以前就开始在吸收汉家文化,对于能够帮上自己的汉家苗裔不介意礼遇。就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很多汉家苗裔十分乐意为慕容鲜卑效劳,甚至是一些多代效命慕容鲜卑的汉家苗裔比同样是鲜卑的一批人更加忠心耿耿。
  利加是真心不知道前方有没有友军,有友军的话又是多少。这个是初步阶段游牧民族的一种通性,对联系的不重视,再来就是想重视也没有系统化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方逃窜一方追杀,一路的风尘滚滚。
  汉军从六千降到不足四千,阵亡多少,走散多少,李洪是一概不知。他能够做到的就是驰骋,尽量选择胡人堵截的薄弱处突围。
  追击汉军的胡虏骑兵数量是越聚越多,他们是从多个方向汇聚而来,后面跋提更是现身,少不了前来会盟的诸王。
  “那个方向是柔然山!”跋提就看向自己的国相:“看来汉军就是从那边的山脉悄悄过来?”
  柔然山在很久以前并不是这个名字,匈奴作为草原霸主的时代叫祁连山,鲜卑诸部成为草原霸主的时候叫燕然山,到了柔然成为草原霸主的时候改叫柔然山。
  就像是中原的王朝一直在变更一样,草原的霸主也是在换主人,要是历朝历代算起来的话,柔然应该是最弱的一代草原霸主。
  泽福的姓是阿伏干,是柔然的古氏族之一,身份是当代的柔然国相。
  跋提的氏名全称是郁久闾跋提,而利加的氏名全称是胏渥利加。
  柔然的氏族非常非常的稀少,有一个算一个的全是贵人,每一个氏族所代表的就是一个强大的部族,非部族的直系血脉可以有“姓”,“姓”是来自那些庞大氏族的一些分支,绝对的多数人只能有“名”,也就是说除了极为少数的一些人是没有姓和氏的。
  与柔然相同的还有众多的胡虏族群,姓和氏都是绝对的奢侈品,很多想干大事的人,他们哪怕没有氏也要有姓,因为氏和姓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历史。
  就是到铁木真的时代,这位蒙古人想干大事,见到人的开场白就必须是“我是XXX的儿子,XXX是XXX的儿子”,类似的介绍会追述很多代,让人知道他的祖先都有谁。别人一听,会觉得“哦,原来是XXX的子孙”,后面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是XXX的子孙,祖宗那么出名又干过大事,应该值得追随”。
  中原这边其实也有类似的事情,喊“我是XXX的子孙”,比人知道“XXX”是谁就会尊敬或是敬重,肯定也比较愿意跟着做事,就是中原的文化一变再变,喊“我是XXX的谁谁谁”并不一定有足够的作用,但是在草原那么一喊效果是无限大。
  同时,中原这边也不是每个人都是有“氏”或“姓”,只有“名”的人是大把大把,只是相比其他异族在姓氏上普及率更高。(倭列岛还得是到明治维新之后的1870年,颁布《平民苗字容许令》,普通人才有资格拥有姓,此前只有一些大名才有资格,平民敢给自己弄一个姓是要被乱刀砍死的。)
  在柔然,血统远比任何一个势力都更加重要,他们倒是和已经灭亡的东晋小朝廷一个心思,能当什么官或取得何等成就,只讲血统不讲才学和能力。
  泽福能当国相,首先取决的不是他有多么聪明,是血统的资格足够,背后的部族也足够强大,然后才是拥有多少能力。他眯着眼睛想了一想,点了点头。
  柔然山足够靠近狼居胥山,是狼居胥山周边不多的复杂地形之一,像是狼居胥山的南面、北面、东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还真的只有西面才是能躲人的地方。
  在柔然山更西边的地方,有一片叫西海的沼泽地。它的西南边私渠北鞮海的湿地,而私渠北鞮海的旁边就是涿邪山和峻稷山。
  “汉军是从河朔地区北上的。”泽福说话的速度一直很慢,他看了几眼远处的张重华,对跋提说:“凉国就在河朔边上。”
  跋提比较在意的是,汉军既然从河套北上,可以安然无事地穿越阴山,是不是代表石羯的残余势力已经完蛋。再来就是,张氏凉国好像是有军队屯驻在居延泽(张掖)附近,怎么就没有发现汉军北上的动静,还是说发现了没及时将情报送抵。
  另一边的诸王也在交谈,柔然人需要费尽去想的东西,诸王和那些幕僚交谈几句就得出结论。
  “凉王,是不是该派人通知国内?”慕容俊理所当然地说:“石羯是完全不行了,河套区域周边只有凉王能使上一些劲。”
  张重华颔首道:“本王自然是会切断和阻止汉军再次北上。”
  两个人很是愉快地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换意见,旁边被无视的拓跋什翼健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汉军北上了哟,先别去纠结石羯怎么样,匈奴诸部又是有什么反应,前来会盟的诸王中也就拓跋什翼键的拓跋代国在河套那边有最多的影响力和势力,但汉军就是这么悄声无息的北上了啊!
  拓跋什翼健有一种被轻视的愤怒,除了愤怒之外还多少是有些恐慌。他的恐慌来自于汉军可以悄声无息的北上,既然能够远袭柔然王庭,想要将拓跋代国的背后搅个稀巴烂似乎也不存在什么问题。不但是恐慌汉军会不会袭扰拓跋代国的北部,他还忧虑其他诸王会不会怀疑自己与汉国那边有什么牵扯。
  “会盟是代王请求燕王发出邀请。”张重华的话把拓跋什翼健的魂重新勾了回来:“想来代王是愿意出更多力的?”
  慕容俊似笑非笑地看着拓跋什翼健,后面还“哦”了一声。
  “本王自然是会出力。”拓跋什翼健一手摸了摸马鬃上的毛,阴沉着脸抬起持着马鞭的手,指向西北方的远处:“现在……是该全力对付汉军。”
  西北方的地平线出现了一道连绵至少二十里的黑线,有足够作战经验的人,能够从军队的展开来大致判断数量有多少。
  “至少五万……”慕容俊蹙眉:“是故弄玄虚吧?汉人作战喜欢讲军略,最爱搞一些狡诈的套路了。”
  不管是算文化还是血统,张重华就是一个汉人,他却顾不得去和慕容俊纠结什么,是忍不住地惊讶:“汉军不止一万左右的人深入草原?”
  这个时候跋提是过来,他满腹怒容地吼:“是你们搞鬼了吧?肯定是你们搞鬼了!”
  什么意思?就是汉国离柔然非常远,算起来中间还隔着在场诸王的国家,让跋提不得不怀疑一些什么,比如结盟诚意,然后诸王的国家是不是太没用了,竟然让那么多的汉军出现在柔然境内!


第572章 来啊,拼至最后一人!
  逃逃追追的追逐之战并不是发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是双方连续追逃了七天,算走过的路程绝对超过千里。
  李洪这边率军在行动,谢艾本身也没有闲着。
  到手了那么多的禁卫军,谢艾原先是想要设下陷阱,后面醒悟草原交战与在其它区域不同。
  广袤且大多数地形为一马平川的草原,只有极少数特别的地方能打埋伏,想打围困战则需要兵力比敌军多出至少十倍,但要是有十倍的兵力直接平推就是了。
  历来草原交战打的都是面对面的接触战,埋伏不是没有可非常稀少。在草原上交战还有一点非常恶心人的地方,一方觉得不敌,只要肯付出足够的代价断尾求生,基本上是能够逃出一部分兵力。这个也是草原交战耗费的时间周期一般很长的原因,不管是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战,或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战,压根是没有一场交锋就决定最终胜负的战例。
  谢艾醒悟草原的交战规则后,他是派遣军队向西南而去,力图清扫西南方向的胡虏,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禁卫军沿着早先走过的路线,仅是在柔然山周边就击破十七个部落,其中以私渠北鞮海的部落最多。
  清扫柔然山周边的部落就耗费了谢艾五天的时间,十七个部落中只全歼了六个,剩下的十一个部落逃走的有多有少。他是率领孤军深入草原,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留下俘虏,是无论男女老幼皆尽挖地坑杀。
  杀了多少胡人因为计算军功是有统计,坑杀多少本来也能算却被刻意忽略,七天的时间禁卫军灭掉的胡人数量绝对超过三万。
  柔然山周围的部落被清扫,谢艾却是没有再向其余区域派兵,他清扫柔然山为的也就是开辟一个环境足够好的交战空间,主要作战目标还是汇集过来的那些胡人大军。
  李洪率部撤退到谢艾所在地三十里之内的时候,汉军主力已经是整军待命的状态,还在柔然山以东二十里之外构建了一个军大营。
  军队营地建设起来,期间也不是全然的安稳,有早先逃奔的胡人前来袭扰,更有远处的胡人部落姗姗来迟,等于是在一边应对中一边构建营地。
  大营有胡人来袭击,预示着这一支汉军的存在不再是什么秘密,谢艾其实也没打算保守秘密,是用实际行动宣告汉军的战刀早就已经饥渴难耐。
  再加上五万五千的禁卫军,谢艾麾下的兵力也就是六万出头,他们周边的胡人却不下于三十万,并且胡人的数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丝毫不用担心汉军数量增加会吓得胡人不敢交战,相反汉军的数量增加到六万还会使胡酋更想消灭。
  自然了,谢艾要预留后路,他发现禁卫军果然能够补充,还在柔然山那边做了一些安排,留出一些必备的防卫军,由系统农民大肆建造,仅仅是七天的时间就小具规模。
  心里有了底气,谢艾毫不犹豫地率军亲自接应李洪所部,并且是带着手头所有的骑兵,黑压压一片的骑兵占地很广,拉开之后连绵接近二十里,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视觉刺激。
  地平线上的黑线令胡人无法忽视,诸王紧急磋商之后放弃继续追杀李洪残部,众多的胡人骑兵根据自己的阵营进行汇拢。
  “将军!”李洪连续七天屁股不离马背,看去异常憔悴和狼狈。他骑马来到谢艾周边,做了一个翻身下马的动作却直接栽了下去,缓了一下才缓过劲来,却是怎么都站不起来:“幸不辱命!”
  追与逃上演了七天,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马背上完成,最终能够安全与本部主力完成会合的汉军将士仅是剩下两千不到。
  将领都是这副样子,将士的情况可想而知,谢艾可以看到很多骑兵停下战马后也是一头载倒,他知道那是心里放松了之后疲惫感袭来的现象,也就下令让出击的部队绕路前往军大营歇息。
  李洪当然是万分疲惫,却是请求留在原地,一些将校也是恳请留下。他们付出了至少四千袍泽生死不明的代价,才算是完成任务,接下来的交战真心不想离场。
  “四千袍泽……战死者数量不明,已得知的是走散居多。”李洪刚刚痛饮了一大袋的水,脸色只是暗淡了一下,很快调整过来:“末将观察了一下,那些胡酋有一个算一个都来了。”
  其实在草原走散的汉军基本上也是离死不远。毕竟草原还是胡人的草原,走散了被围攻的机率无限大,最终还能够过来与大军会合的绝对是少数。这个就是深入草原作战的代价。
  出战六千,归来者不足两千,要说身为主将的谢艾不感到心情沉重绝对是假的。他却不能将坏心情表现出来,还应该多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
  汉军这边停止推进,胡人大军更是早早就停滞不前在汇集人马,双方相隔五里以上遥遥对视。
  从高空向下鸟瞰俯视,两个阵营的大军都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但胡人的数量肯定是要远超汉军,双方各自占据一边,中间留下一条青绿色的缓冲带。
  汉军这边看去,是一个由一个的方形阵势,整齐的程度有如刀切,一杆杆的旌旗随风招展。
  柔然、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张氏凉军、东高车、苻氏氐人的大军分成了数个集团,该是属于哪个实力就凑在一起,仅是张氏凉军和慕容鲜卑那边还能看出摆下阵势,其余都是乱糟糟凑着就算了。
  两支停下来的军队,马的嘶鸣声很频繁地出现,汉军这边听着只有马的嘶鸣,多国联军的士兵交谈之下就是“嗡嗡嗡”的一吵杂声。
  多个势力的统治者正在进行紧急磋商,话题离不开对汉军数量的探讨,期间还发生了争执,主要是柔然可汗跋提责问为什么这么多汉军可以悄声无息地深入草原。
  汉国与柔然部落联盟可是相隔很远,倒是张氏凉国、拓跋代国、慕容燕国都与汉军有疆域相连,跋提责问诸王怎么没有发现汉军动向的理由很充分。
  “本汗还没有与你等正式歃血为盟!”跋提满脸的不爽快:“你们必须给出一个解释!”
  诸王心里清楚一点,汉军都直接出现在柔然境内了,跋提的作态是为了取得主动权,必定还存心想从各方势力那里讨一些好处。
  “行了,行了。”慕容俊显得比较不耐烦:“某会写信于父王,必会运来一些财货。”
  也就是身为慕容燕国的太子慕容俊有这样的底气表现出不耐烦,慕容燕国或许比汉国弱,可是比起其它国家或势力绝对是强。慕容燕军也不是没有和柔然人打过,毫无例外的是慕容燕军与柔然人交战总是能将柔然人按在地上摩擦。
  国家强大,说话就敢大声,尤其是打起来还能分分钟教对方做人。忍让和谦和对地位平等人或比自己强的人做就是,对谁都这样会活得很累,尤其是对那些蹭鼻子上脸的家伙更是。慕容俊觉得自己有活得自在的资格,尤其是对一些不入流的胡人。
  跋提还真的是对慕容燕国多少有些发怵,见慕容俊妥协得很没诚意并不在意,立刻就看向其余诸人。
  那一刻,不知道多少人会在心里想【多少是一个部族的老大,还要不要脸了】,心里鄙视着脸上却得笑着,先后开口许诺好处。
  尽管东西没到手,也不知道能不能到手,得到承诺的跋提总算是不再纠结,他看向了刚才两次开口敲诈的苻洪,蛮横地说:“这里你的实力最弱,应该是你们先上阵厮杀。”
  苻洪对被敲诈其实觉得很无所谓,说要送来多少什么东西也就是动动口的事,后面不送过来柔然人难道还要追去陇西那边讨要啊?
  听到让自己这一方先去与汉军拼杀,苻洪又是不同的态度,氐人不止一次与汉军有过交战,很清楚汉军的能打真不是浪得虚名,对面的汉军看着还是禁卫军,他有心拒绝却是看到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在盯着自己。
  “好吧……”苻洪异常憋屈,扭头吩咐道:“建业,你率五千人上前邀战。”
  苻健这个苻洪的长子在马背上抱拳应:“诺!”
  就是“诺”,从有表字和应命来看,氐人其实是吸收了不少汉家文化,无愧于续羌之后汉化最深的异族之一。
  “五千!?”跋提很不爽地吼:“你带来了几万,就派五千?至少要出动一万!”
  “那个……”张重华目前阶段还是很重视苻洪这个盟友,解围道:“苻洪首领只有一万兵力在这里,出动一半……可以了。”
  “一万,说一万就是一万。”跋提才不管那么多,很不给面子地对张重华说:“不够?那你给他凑啊!”
  张重华露出了瞠目结舌的表情,都是大王级别的人好不好,互相留点面子行不行?一时间,他的心情像是吃了一只苍蝇,觉得无比的恶心。
  “本王可援助三千人马。”拓跋什翼健迫切地想要交好张氏凉国,对苻氏氐人这一支力量也想拉拢。
  张重华先是意外地看了一眼拓跋什翼健,大概是猜到是什么原因,友善地笑了笑,说道:“那本王援助两千人马。”
  这一下跋提满意了,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得到了尊重,才不管苻洪出战的一万人是怎么来的。
  慕容俊则是很有意思地打量开始眉来眼去的张重华、拓跋什翼健和苻洪,想了想就说:“孤也愿意出一百人马。”
  以慕容燕国的势力来讲,出多少人马不重要,重要的是慕容俊表现出来的态度,立刻是让苻洪用感激的目光看过去,张重华和拓跋什翼健脸上的笑容也是多了几分。
  跋提迷惑地看着众人,以柔然人的脑袋瓜子只察觉到诡异,却是无法思考更多了。
  “真的打起来,是在柔然的地盘,哪能由跋提选择是不是开战。”张重华是等跋提离去才说话:“寡人……怎么觉得柔然的人这里……”,他点着自己的脑袋:“有些不正常?”
  慕容俊是立刻失笑,笑着说:“柔然啊,怎么说呢?未开化的蛮子,没什么见识,能动手的都不愿意动脑子。”
  “这个好,这个好。”张重华此前还真没有与柔然人接触的经历:“我们需要这样的盟友。”
  拓跋什翼健在笑,脑子里想的则是,怎么将柔然部落联盟拉上自己的战车下不去,这种没什么脑子却肌肉足够的盟友,那是极好的。
  七平八凑出来的一万零一百骑兵出阵,汉军那边很快有了反应。
  谢艾对敌军明明有接近十三四万人马却没全军压上多少还是觉得舒心,他其实已经做好了敌军全面压上,带来的三万禁卫军就与敌军拼杀到全军覆没的准备,没想到的是敌军竟然是这种选择。
  【禁卫军可以一再补充,打掉多少并不重要,只要能取得战果即可。】谢艾摸着下巴:【先出动个两千试试对方的战力,也能勾引敌军打添油战。】
  谢艾可比刘彦洒脱上无数倍,可以视为不当家不心疼资源,再则谢艾也不知道禁卫军是用资源生产,是以为刘彦可以不耗费任何代价。
  两千的禁卫军是由一千五百突骑兵和五百弓骑兵组成,他们出阵之后直奔驰骋而来的一万敌军,双方在接近到足够距离后皆是以箭矢开路。
  胡人的弓基本上是角弓,角弓的射程最多也就是四五十步,远了还没什么杀伤力。
  禁卫军弓骑兵是骑弓,骑弓的射程最远能超百步,最强杀伤力范围是四十步以内。
  马蹄的轰鸣声中开始有了其它的动静,那是中箭的人惨叫或是闷哼,只要是落马就绝对没有存活的可能,毕竟后面的骑兵可不会为了不踩踏而变线,真要变线反而会与友军发生碰撞,代价会更高。
  双方箭矢互射之后,禁卫军的突骑兵依然闷头向前,弓骑兵则是迂回左侧。
  多方联军这一边,氐人是负责闷头冲锋,张氏凉军向右侧迂回,拓跋代军则是向左侧追赶,一百慕容燕军是缓缓地跟在最后……


第573章 目瞪口呆
  骑马游弋而战的骑兵,他们能够坚持至少数天的不下马,吃、喝、拉、撒、睡皆是待在马背上,遇到敌军可以寻找时机给予痛击,这个才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