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的毛、皮、筋可不单单是能用于奢侈品的制造,许许多多的军用器械是需要用到动物身上的一些东西,例如毛可以编织毛毡,皮作为皮革来制造甲胄,筋除了应用到弓的弦还能制作特殊绳套。
因为胡人制造大牧场的国策,乡野里面的动物种类多到夸张的地步,一些珍稀的动物在现下根本就不缺,产生的一些皮毛卖给开始追求美好生活的贵族绝对是一个大进项。
徐正就猎杀过不少的狐和貂,特地让人制作成为披肩送到宫里,很是得到后宫各佳丽的喜爱。他甚至还猎杀不少猛虎,取下虎鞭特意献给各个同僚,虎鞭每送一次都会附加一封劝人赶紧开枝散叶的信,着实令很多人哭笑不得。
宫城林苑里的猛兽被一次次的围捕和猎杀,找起来难度有些大,想要宰杀熊、猛虎、豹子、豺狼、狼等等动物需要去专门留下来的区域。
刘彦和徐正上场猎杀,纪昌是作为看客,一阵狩猎下来,杀掉最凶的动物只是野猪,余下都是一些性情温和的动物,大部分的猎物都是在其巢穴找到,谁让现在是大雪纷飞的冬季。
等待休息时刻,有宫女开始忙碌,她们收集柴火、摆弄炉子和各种与餐具,少不得是有人需要处理野味,又是设上一些挡风的布墙和顶棚。
“这位置不错。”徐正身上的大礼服基本是乱了,左手的袖子还出现破损。他已经坐在厚厚的蒲垫上面,环顾四周:“能够观看林间雪景,亦能瞭望旷野,使人心旷神怡啊!”
地面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该有的案几已经摆放,有宫女早就在生火煮茶,君臣三人四处游逛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停在一个地方不动弹。
纪昌对于徐正睁眼说瞎话感到非常无语,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在一片林子旁边,往外的确是有一片空地,但是空地并不广,再来就是一处处因为被雪覆盖而呈现亮银色的宫阙群,外围是一层又一层的宫城禁卫,又有诸多挡风的屏障,哪来什么旷野。
“心情,臣说的心旷神怡是指心情。”徐正见刘彦用揶揄的眼神瞧自己,是在故意插科打诨:“臣最近对料理野味别有心得,亲手料理一番献于王上尝尝?”
“太尉。”纪昌闷着脸,说道:“朝服破损了。”
朝服破损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大不敬之罪,徐正却是一点都不以为意,拧起了破损的袖子,又扯了扯身上一些破洞,腼着脸说:“王上亲眼所见,老徐可不是故意弄成这样。”
一番狩猎下来,再有徐正不断插科打诨,刘彦郁闷的心情多少是好了一些。
汉国的律法之中能扯上朝服破损的只有一条不敬之罪,要是君王想要料理谁,不敬之罪可以应用到方方面面。所以不敬之罪就是一个万金油的罪名,时常被群臣用来互相恶心,也是君王真想要处置谁很容易找到的借口。
现如今的烹饪手法并不多,烧烤却是从上古就存在的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差别无外乎是增加一些调料。
西域被中原皇朝所占领,其它好处不是那么明显,为中原贡献各种香料算是比较大的好处之一。真正算起来,开拓西域绝对是“大吃货皇朝”的基础,因为各种香料还真的就是从西域传到中原,使“中央之国”对美食的多样化能有更多的调制方法和手段。
换做以前,烧烤就是涂上蜂蜜就算顶级享受,有了各种椒之后,刺激味蕾的佐料增多,烧烤的手法也就出现演变。
对于刘彦来讲,吃烧烤怎么能没有辣椒?一切没有辣的烧烤都算次品。他比较遗憾是现在没有啤酒,华夏苗裔的顶级酒类就是一些看去浑浊的白酒,要不就是一些果酒,比较有特色的也仅是葡萄酒。
吃烧烤配白酒、果子酒、葡萄酒根本就吃不出风味,刘彦只看不惯的就是现在的人吃各种东西都喜欢以葡萄酒来提高逼格,完全就不知道葡萄酒正确的搭配方式。
再则说,刘彦也不喜欢葡萄酒,酸是一方面,越喝越渴是主因,然后就是想喝醉得喝非常多,醉起来的后劲还令人感到异常难受。
现如今的名酒,南陵郁金香、杜康酒、法酒都能算是,只因为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杜康酒会更有名气一些。实际上南陵郁金香酒的历史要更长,追述起来要到战国时期,是当时楚国的名酒。法酒则是分为好几个时期和种类,主要是泛指按照官府要求酿的酒。
君王嘛,在这种“朕即天下”的年代里,有什么好东西肯定是要有君王的一份,甚至某些东西还会专门成为君王独有,总之是绝对缺不了一些稀奇物。
特别要说的是,现在并没有蒸馏法,什么酒都不可能像白开水那么清澈,实际上是一种浑浊液体。
“辣辣辣辣……”徐正还真的自己动手烧烤,问题是他根本分不清楚几种辣椒哪一种最辣。他烧烤完了先自己吃上,看着粗鲁却是显得很有理智,毕竟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像君王献上食物。辣的够呛之余,他快步跑向纪昌的案几,捞起上面的一壶葡萄酿牛饮,后面喘着气:“是什么辣椒啊!太辣了!”
纪昌再一次无语,哪怕是熟到一定份上,堂堂一国的太尉也能这样,多迈几步去自己的案几上喝不行吗?
刘彦除了开疆辟土之外极少有什么追求,硬要算的话当属收集各种植物类的食物材料。他专门让谢艾拜托在西凉的友人,从西域那边收集各种香料的同时,要是中原没有的都给弄上一些。
汉国一直以来都十分强势,再则是汉国与张氏凉国曾经有进入过一段友好期,谢艾不知道拜托了多少友人,收集到的植物类种子还真不少,刘彦就让人在临淄那边试着培育了一下,有些是适应东土存活并生长,更多是培育失败。
实际上刘彦也分不清楚所有香料的名字,比如至少七种的辣椒中一种的名字都不知道,只是区分出哪一种比较辣罢了。
“没名字,反正不是中土所有,皆是前缀加上一个‘胡’字。”刘彦说的是正解,他满不在乎地说:“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
现在汉国对外可以自称大汉、东土、中土,一般只有西方人会称呼东土,汉国自己人自称最多是大汉和中土两个。
徐正听得有些懵,问道:“胡瓜、胡豆、胡椒、胡葱、胡蒜知道是什么,胡萝卜没听过。”
这一下换刘彦愣了一下,目前胡萝卜还真的没有传过来,他也不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央之国”。
胡萝卜的原产地是现代阿富汗,有黄萝卜和红萝卜两种,需要到公元十二世纪才会传到中原。
“历代先辈不断向外开拓,开疆拓土又得无数新种,实乃我族之幸。”纪昌可没有忘记那件事情,石虎可是严禁天下人提到“胡”字,胡人变成了国人,食物类的诸多也被迫改名字。他用着十分感慨的表情说:“我辈当紧追先辈脚步,更要迈出新的步伐。”
“当然,当然!”徐正满是铿锵地说:“等待光复完汉家旧土,定要杀到更西方瞧一瞧。”
现在还真没有人知道西域再往西是什么,东汉皇朝完蛋的同时,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也相续嗝屁,连带罗马帝国也分成了两个。
其实早期的时候,中原皇朝真的以为“天下”除了自己本身之外也就周边的蛮夷和小国,是西汉扩张到西域才与安息帝国有了接触,又知道原来被匈奴人差点灭族的大月氏建立了一个国家,对于罗马帝国则是属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西汉与安息帝国的接触充满了史诗色彩,安息皇帝知道汉使要来,是派出一支两万人的骑兵(甲骑具装)远出国度千里之外进行迎接。
当时的汉使见到光是来迎接自己的就有两万精锐骑兵十分惊讶,然后又在安息骑兵的保护下走了千里,沿途看到的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富庶的国家。他回国禀告之后,汉帝国对安息的结论是实力不俗。汉帝国没有想到的是,看着很强大的安息帝国实际上是被罗马帝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局面。
同理的是,安息帝国早就知道汉帝国是将匈奴人打到不得不万里迁徙的国家,之所以迎接汉使会派出两万甲骑具装,实际上是怕汉帝国征服西域之后打顺手了继续向西扩张,用看着强盛的军势进行震慑,又安排汉使走安息比较繁荣的区域彰显国力。
根据野史描述,安息帝国知道自己被汉帝国承认之后,一度想要向汉帝国借兵抵抗罗马帝国的入侵,汉帝国以路途遥远拒绝,倒是当时的贵霜帝国真的派兵帮助安息帝国抵抗罗马人。
“西方?乌孙依然健在,取代安息帝国的是萨珊王朝,曾经的贵霜分裂成为九个国家。”刘彦其实不知道是分裂成为多少个,他见纪昌和徐正听得全神贯注,张口就是大半的胡说八道:“萨珊王朝再往西曾经的一些强国皆尽被灭,如亚美尼亚、托勒密、迦太基之类都是被罗马人所灭。如果大汉今后向西扩张,对上的第一个强国就是萨珊那帮痴迷宗教信仰的人。”
之所以讲刘彦在胡说八道,是萨珊王朝压根就不是什么痴迷宗教信仰,要等待萨珊王朝覆灭,才有阿拉伯人一手可兰经一手弯刀建立起一个疆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
中原的任何典籍哪怕是有记载西域往西的事,那也只会是几笔就带过。想要找到类似的书非常困难,以至于纪昌和徐正听到刘彦依照那模糊的记忆在胡说八道,皆是听得入迷。
“往西扩张走陆路不太容易,到西域就是遍处戈壁,越往西走越是荒凉,除了有一片广袤的沙漠拦住去路,还有一条满是沼泽的道路。”刘彦说的沼泽区是后世的俄罗斯中部区域:“现如今那些地方只有一些原始人……就是真正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过着原始的生活,大概还在使用石器?不过体格非常高大和强壮。”
“就像是辽东以东深处那样的人?”纪昌说的是通古斯的一些原始部落,又问:“要是走海路,可以轻易征服当地的人吗?”
这个叫刘彦怎么回答呢?海路的话,有系统的地图,虽然寻找航线会麻烦,但肯定是能找到马六甲海峡,好不好征服……则就很不好说啊!
第526章 思想开始扩张制约
中原对外探索的脚步以各种形形色色的方式进行,却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会停下向外开拓的脚步,其实还是地理限制的因素。
比如说自周之后再次形成一统的秦帝国,北征到了阴山脚下,南征是面对原始丛林。汉帝国克服了秦帝国遭遇到的困难,可是扩张的脚步是西被高原和沙漠挡住去路,北边是无垠草原,南直接到大海,东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说,很多时候中原王朝其实并不是遭遇的敌人太强,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向外。
刘彦知道自己将来肯定也会遭遇到先辈遇到的困难,早就在思考解决的策略。
后世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从陆路进行扩张是千辛万难,掌握海权之后再进行扩张则会相对容易。
中土的帝国想要向西扩张,过了西域就会被沙漠或是沼泽挡住通往西亚和欧罗巴的道路,因此单纯从陆路进行扩张的话,不说要面对沙漠和沼泽,后勤辎重的运输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目前刘彦已经开始派遣舰队在探索涨海(南海),找到了庾氏一族所说的扶南国和林邑国。
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名。其辖境大致相当于现代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原王朝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林邑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之古国名。又作临邑国。约在今越南南部顺化等处。此地原系占族(Cham)之根据地,西汉设为日南郡象林县,称为象林邑,略去象,故称林邑。东汉末年,有名为区连者,杀害县令,自称林邑国王。
两国中,扶南国大而林邑国小,林邑国与中原王朝有陆地上的国境边境。
根据一些情报,林邑国的国内还留下汉家的生活习俗,统治阶层是用汉字说汉语,底层则是一帮皮肤稍显黝黑的人种,执行的是奴隶制度。
所谓皮肤稍显黝黑,就是中原王朝时常会提到的昆仑奴,他们大概是现代印度低种姓的人种。这一人种身材矮小且普遍瘦弱,某段时期被奴隶贩子大量贩售到中原王朝,成为达官贵人争相炫耀的工具。少量从非洲运到中原王朝的黑人也被称呼为昆仑奴,但是非洲来的黑人可要比南洋那批人高大和强壮得多。
“尽管林邑也是汉家旧土,是寡人必定收回的土地。可是啊……”刘彦在啃肉串,咽下去之后才继续说:“庾氏是第一个主动向外开拓的家族,寡人不介意让他们成为第一个获得天大好处的家族。”
庾氏一族的庾翼已经成了汉国的廷尉,这个家族在东晋小朝廷投降之前就开始在做迁徙准备,目前已经有部分族人前往青州的东牟郡蓬莱县。
蓬莱县是汉国目前几大舰队基地之一,最开始是作为联系海岛,后面变成了青州与辽东的主要港口,等待其它港口被开发出来则是下降了战略地位,逐步演变成最大的民用港口。
刘彦统治下的汉国,系统战船是主要战力,却是没有完全放弃研究和开发船只,主要的研究和建造基地大多是靠近辽东区域。
造船的基地会靠近辽东,那是辽东那边远比中原各地方有着更丰富的木材资源。中原各地一再遭遇战火,和平年代又有皇帝广造宫阙,但凡粗大一些的树木基本上不是被毁就是被砍伐一空。辽东那边一直到公元两千多年的时候还是木材资源丰富区域,现如今不用太过深入就能找到合适应用各处的木材。
庾氏一族得到汉国的履行契约,先期到手的船只已经被应用于操练。让庾氏一族觉得郁闷的是,他们得到的船只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主力舰。
汉国的主力舰都是系统产品,民间建造船只只能说还在初步阶段,与之系统出产的战船相比会显得比较小,武力上面也绝对是胜不过系统出产的战船。要说明的是,用于海航的船只绝对不存在楼船就是了。
汉国核心重臣都知道刘彦对大海的重视,他们其实并不完全理解刘彦为什么重视大海,仅是单纯的以为要维系中原本土和辽东的畅通。
“原来王上早就有此思虑……”纪昌说的是探索什么马六甲,等待收复汉家旧土之后,海路并进地继续向西扩张。他想了想,问道:“若是有其余家族愿意向外开拓,是如庾氏一般?”
庾氏一族要入侵林邑,消灭林邑国之后不会建国,是由刘彦再次敕封,使庾氏成为镇守林邑这片汉家疆域的诸侯。他们的这个诸侯不管是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听从汉国,有些差别的是当地由庾翼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林邑这片土地的地方官虽然还是走中枢委派路线,但就是走个流程,同时庾氏也会有地方私军。
纪昌是无比反对刘彦同意庾氏一族的请求,劝导几次之后刘彦坚持履行契约,他尽管依然坚决反对却是忍了下来。
刘彦当然知道庾氏一族的这个模式是隐患,地方自行治理也能有私军,妥妥的就是一个如同商王朝或是周王朝一般的地方强藩。他会同意只是出于一个理由,给一些人的野心留下空间,是外出攻打化外蛮夷,不是满脑子想要在中原王朝搞事情。
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刘彦很清楚那个日不落帝国是怎么形成,不也是允许国内贵族自行向外侵略,贵族占领土地之后向王室报备,占领的土地在版图上是归于国家,实际上贵族可以在占领地建设军队和自己治理?
刘彦坚信的是,中央强大就不用担心遭受地方反噬,单纯以国家形式的扩张不能满足扩张速度,开拓还得是国家与民间同步进行。他还坚信一点,只要庾氏一族尝到了好处,被吸引的个人或是家族绝对不会少,到时候他只要一再承认个人或是家族的开拓,不说是汉国疆域一再扩张,汉家苗裔也必将会向外进行繁衍。
“有什么关系?庾氏要是老老实实最好,有什么不轨,直接灭了就是。”徐正真的是满不在乎地说:“甚至不用外出开拓的谁有什么歪脑筋,中枢随随便便找个理由灭掉,将土地管理权收归国家就是了。”
刹那间刘彦听得一阵愕然。
“理应定下期限,约束一套有效律法,例如多少代之后归于国有,或是触犯什么律法剥夺治理权。”纪昌完全赞同地说完,眯着眼睛继续说:“他们要财帛完全没有问题,治理地方也不是不行,发展武力……呵呵呵!”
得了,这个就是中央集权深入人心的中土思想,讲的是“朕即国家”,一丝丝的权力都该是属于皇帝,臣子发展自己的武力就是罪过。
刘彦也就陷入了沉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已经深入人心,一些事情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实际上庾翼也只是说要以家族力量入侵林邑,有谈到过一些地方治理权的探讨,却是没有提起说以家族私军镇守的事情,那些都是刘彦做好的一些心理准备。
“王上……”荀羡比较突然地出现,来了之后先行礼,然后说:“廷尉求见。”
刘彦还没有什么反应,纪昌和徐正对视一眼就笑了。
庾翼后面被人引领着过来,看到纪昌和徐正在场,君臣三人围坐在烤架边上亲自动手烧烤,情不自禁地一愣之后,内心里很是震惊纪昌和徐正与君王的交情。
“给庾卿增添一个座位。”刘彦说完就招呼庾翼近到身边,问:“庾卿的朝服怎么还没有换?”
散朝之后,庾翼是立刻踏上归家的道路,走到家门口却又折返,自然是还没有更换朝服。他近期一直在思考家族未来,尤其是当了汉国的廷尉之后,想的就更多了。
庾氏一族要向外迁徙并入侵林邑,背景是受到东晋小朝廷上上下下的排挤,感到心灰意冷的同时,他们对举族投奔汉国又存在迟疑,不想背负逆贼叛臣的名声。
现在嘛,因为桓氏一族的搅局,庾氏一族不管是在建康之战出多大的力气,实际上逆贼和叛臣庾氏一族是当定了。
很多事情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之后,庾翼进行了长久的思考,甚至都后悔曾经说过要家族要向外迁徙的事,要不是不能反口真的是不想干了。
“臣是为家族入侵林邑的事而来求见王上。”庾翼已经先后对君王和同僚行过礼,落座之前又是礼仪周到,等待完全屈膝跪坐而下,继续说:“臣以为一些事……还得经过王上同意。”
刘彦等三人刚才就在说这件事情,没有想到的是庾翼后面会过来。
徐正依然大大咧咧地烧烤,甚至还招呼宫女弄来更多的牛肉串,好像全部的注意力都是在美味上面。
纪昌本来是举着酒壶要喝葡萄酿,顿了顿像是无意地看了一眼庾翼,见庾翼表情坚定,嘴角扯了一下。
“入侵林邑?”刘彦放下手里的东西,做出倾听状,说道:“庾卿且道来。”
庾翼介绍家族的准备情况,辎重和私兵之类的说得很详细,对于在操练的海军也是事无巨细地道出,讲了许久才点出来意:“臣仔细思量,入侵林邑虽会有麻烦,占领林邑必将成为事实。臣以为,朝廷理当派出官员随行,攻克一地之后设立郡县,等待林邑被灭,恳请王上能够赏赐出战壮士当地的土地,使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
明明白白地说,庾氏一族出钱出工出力灭掉林邑国,地方治理权不要了,连带私军也会进行解散,打下多少土地都是依然走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那一套,地方官由中枢委派,地方驻军也是国家的军队。
“廷尉高义!”纪昌说得响亮,是带着满满的佩服:“庾公定会名流青史,庾氏一族也必将富贵百代!”
刘彦有些责怪地撇了一眼纪昌。他都还没有开口说话,纪昌却是先将基调给定下来,都算什么事嘛。
庾翼苦笑道:“胡人肆虐中原数十载,吾辈无能未有驱逐胡虏,只想为自己的罪过赎罪,为汉家繁衍尽一份心力。”
刘彦却是明白庾翼什么心思,庾氏一族肯定是一再商讨,得出的是“别自己找死得了”之类的结论,索性是以家族之力灭林邑的事情继续干,会得到什么回报完全看君王大度到什么份上。
“昌以为,灭掉林邑后,庾氏应当有一块大大的封地,享受免赋税之优待,庾公更是要封侯。”纪昌看着刘彦是满脸的恳求,只差明说庾氏一族都自己让步,刘彦就别再搞什么幺蛾子,带着殷切期盼地问:“王上以为呢?”
说到底还是思想问题,刘彦不怕向外开拓的家族反噬中央,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死后的格局,却认为要是后世子孙无能或是搞得天怒人怨的话,皇朝被推翻是肯定的事情,是不管被本土的力量干翻,还是被外面的封臣所灭。
千年帝国不是没有,但真的是太少太少,刘彦完全不确定系统能不能继承,是有十足的心理准备,深深觉得皇朝要灭亡也不能是由异族来灭,同一苗裔取代至少还是烂在锅里最好。
“寡人知道了。”刘彦压根就不想表态,他还得好好的思考一下,摆了摆手说:“今天不再谈论政事,众卿好好与寡人轻松一番。”
外面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在下雪,一片片的雪花由天空落下来,要是没有什么烦心事,一边吃烧烤一边看下雪其实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围成圈的四个人带着各自的心思,嘴巴里会不断交谈,讲些什么则是不那么走心,甚至有些时候会陷入尴尬的安静。
“王上。”荀羡再次出现,他满脸怪异地行礼,禀告说:“美阳侯与新平侯等人打起来了……”
“……”刘彦当然知道那两个侯是谁,讶异地问:“冉闵与桓温……还有谁,为什么打起来?”
第527章 不使传承丢失
冉闵和桓温等人还真的就打起来了!
“几位大臣身穿褒裤,袒胸露肚在街上……”荀羡咽了一口的口水,用着哭笑不得的表情,说道:“听闻围观者甚多。”
刘彦知道为什么是穿褒裤,那些家伙下朝之后根本就没有回家,是穿朝服就跑去酒肆,至于为什么会打起来则是不知道。
“不像话!”徐正话是那么说,脸上却没有什么怒气,甚至还一边啃着羊肉串,略略含糊不清地说:“一定要法办了他们。”
国之重臣有矛盾不是什么稀奇事,直接扭打对于风气不好,但好过私下各种阴暗不断。
先汉贵族之间经常开大武行的好戏,最严重的时候是起码上百个贵族呼朋唤友直接开干,场面就和发生了暴乱似得,文景两帝对贵族喜欢斗殴并没有阻止,是到了武帝时期才逐渐禁止。
很明显的事情,当街开打的那些人绝对是喝多了,有谁要显示一下武勇,然后冉闵是要彰显自己能打,就那么一对多直接开干。
“朝会结束,许多大臣并未回归家中,是与同僚相约吃酒……”荀羡见刘彦眼珠子突然瞪大,硬着头皮继续说:“美阳侯等人所在的街道正是风化坊,现在那里当街切磋的……的武将很多。”
美阳是关中的一个县,冉闵得到的就是一个县侯的爵位。美阳侯这个侯爵历史上当过的人不少,最有名的还当属郭汜。有鉴于郭汜的名声并不好,美阳侯这个侯爵自东汉之后很少人愿意当。得幸亏冉闵的封地是自己选择又向刘彦求得,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被说成什么。
每年的冬季是汉国地方官到中枢述职的季节,到一定级别的文武官员都是需要述职,刘彦在哪官员就到哪,接受查勘与重新任命,分为留在原职位或是进行调动。
襄国这座城池很大,规划上则乱七八糟,有鉴于刘彦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暂留襄国,田朔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九卿总算是找到了一些事干。
田朔身为太仆,而太仆在汉国并不止是管理马政,牵扯到一些城市建设职权。他与治粟内史蔡优共同来重新规划襄国。
按照汉家的习惯,城池的规划是讲究“井然有序”,也就是说城池里面是像农田一样,然后分为数量众多的坊,每个坊有自己的作用,还专门分出各种级别的居住区。除了坊之外,会有“市”的存在,而“市”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集”字,就是用来进行买卖的区域,买卖又细分为生活用品、饮食餐馆、牲口贩卖、等等的许多种。
蔡优和田朔最先规划的是百官的居住区,百官进驻之后对一些生活物品会有追求,城池内的“市”就成了第二个建设序列,其中就有专门开设酒肆之类的餐饮街。
“寡人还真不知道众卿是那么活力充沛。”刘彦缓缓地站起来,拍着手掌却不是在鼓励,纯粹就是拍掉一些脏污,又说:“诸卿与寡人一块去长长见识?”
徐正立刻就蹦起来,口呼:“长长见识。”
纪昌和庾翼先观察一下刘彦的脸色,见刘彦没动肝火,异口同声应了声:“诺。”
宫城离城里的“市”并不近,刘彦出宫之前还得换衣物,连带还身穿朝服的纪昌、徐正、庾翼都得换身衣服,折腾了大概是两三刻钟才在约定的地点重新会合。
他们接近目的地,人没到就先听到热闹的声音,离得越近就看到聚拢的人群越多,稍微听一下能够听到他们都是在谈论前方的武力切磋。
刘彦当然不是白鱼龙服又不带护卫力量出宫,标配就是出宫至少一百护卫随身,倒是纪昌、徐正、庾翼仅仅是带着少数的随从。
一大票人活动,动静自然是小不了,遇到的人就算不知道刘彦是什么身份,也会下意识让开。
系统不止是给刘彦一个庞大的战力和生产力,因为有地图的存在他随时能够查看地图分辨敌我,那么也就是说除非是他刻意制造陷阱,否则根本不会出现被刺杀的事情。
自身武力值高,有地图能够分辨敌我,刘彦还时刻带着护卫不是在摆什么架子,是身为君王的一种无奈于责任,要不时常孤身一人乱跑乱逛,众臣和百姓该觉得这样的君王有多不靠谱?
街道确实吵杂,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围观,那些切磋的人有两人单挑,亦是存在群战,打得是好不热闹。
刘彦不用刻意观察,街道上已经出现了廷尉署的衙役,看着数量还不算少。他不知道廷尉署的出动是庾翼下令又或者是怎么样,对廷尉署反应迅速还算感到满意。
庾翼不断苦笑:“王上,臣的授意是围观百姓离去,或是朝廷官员进入屋内再行抓捕……”
当街开干不管是你情我愿的切磋还是什么,总之真的就是触犯到了汉律,尤其是身为官员不顾形象的打斗,追究起来还有一个让朝廷颜面尽失的罪名,要着重处理丢官罢爵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