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会有人去喊话,也别奢望纵队会停下来等待降兵退开。纵队会继续推进,没来得及跑开被弄死纯粹就是活该,杀斗场就是这么的无情。
  “起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唔?!不是那个“君不见”,那个纪昌还没有找人润色和编曲。是《无衣》,就是这一首伴随着秦军、汉军……只要是华夏正朔都会吟唱的战歌。
  “搞什么鬼!”丘林次符无尽管离得远,可是还能听清楚汉部在唱什么。他一拍额头:“岂曰无衣?这个不是晋军唱过的歌吗?怎么……”
  “那个刘彦,莫不是晋室掺在青州的沙子?”丘林艾一连有些幸灾乐祸:“不然他的部队怎么会唱晋军才会唱的战歌?”
  丘林次符无一脸的阴戾:“安敢戏耍?”
  其实……晋军老早就不唱《无衣》了,倒是前凉还会唱,但前凉就是晋人组建的国家……
  哪来的什么戏耍嘛,从始至终就是丘林次符无自己在瞎猜,然后又是自己一厢情愿。


第62章 态势升级
  《无衣》是一首好战歌,四字一段完全符合华夏的审美,字句里面的意思也是无比的简单。
  吟唱着岂曰无衣,再有轻易取得胜利,第一次上阵的士卒立刻不紧张了。他们反而是有些兴奋,眼睛里盯着前方的胡人,有种想要快点过去与之厮杀的欲望。
  阵列被求战的欲望加快了速度,导致队列开始变得有些扭曲,徐正发现这一现象并没有下令整队的意思。
  士气正旺,恰是乘胜追击的时刻,停下整队会让士卒从某种狂热中醒过神来,一旦有时间可以休息,到时候就该是产生疲劳。热乎经过去,士卒还有底气敢拼杀吗?
  杂胡却是有些慌了,他们刚才看着比较仔细,汉部组成了尖刺之林,真的就不是那么好突破。
  “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骑兵!”
  “是啊,那种阵型正面交战太吃亏了。”
  “向后退吧,拉开距离,吸引他们向前,或是阵型乱掉,或是按耐不住放弃阵列涌来。”
  “对,暂时向后退。”
  杂胡可没有什么坚守阵地的信念,他们是遇弱则凶猛,遇强就会毫不犹豫地认怂,多少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
  徐正看到杂胡有点像是溃退却是没有兴奋,反而是下意识觉得不好。
  【糟糕了,赶紧下令……】
  “杀!”
  汉部的三个方阵爆发出一阵阵兴奋的吼叫,纵队果然再次加快速度,结果是奔跑起来立刻乱掉了阵型。
  没办法阻止了,面对完全兴奋起来的近千士卒,真的是无法再阻止了。
  想要阻止这种躁动,除非是有谁能够压住近千人的嘶吼,来一个全场“广播”,否则是想都别想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部队。
  徐正尝试了一下,没有效果之后,他注视了一眼不远处坡地上的三四十胡骑,将战刀指向了停下后撤的杂胡:“为了部族!”
  早就躁动加快速度的汉部士卒,他们再也控制不住了,先是少数跟着吼“为了部族”,随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呐喊,一片片“为了部族”的嘶吼声中,再也不顾什么队形,反正就是冲。
  有带兵经验的李匡下意识觉得不对劲,可是没有用了,只能是跟着呐喊前冲。
  谁都是一副亢奋的模样,阿三亦是一副狂热的姿态挥舞着战刀,好像吼得大声一些就能够吓到对面的胡人一般。
  退了一段距离的杂胡是停下来了,他们本来的意图就是用后退来扯乱汉部的军阵,目的达到肯定是要准备厮杀。
  “那些白痴。”丘林次符无在骂杂胡:“敌军士气正旺,竟然不一退到底,停下来是做什么?”
  丘林艾一连请示道:“阿爸,咱们是撤,还是……?”
  丘林次符无看向了依然在战场左右两翼游弋的甲士,要是没有这两队甲士,他倒是可以带着骑兵从侧翼给汉部的长矛兵来一阵冲击,可是一有甲士,二来汉部的普通士卒是长矛兵,骑兵哪怕是能冲阵,到时候损失肯定也大。
  “又不是我们匈奴人,让他们打生打死去吧!”丘林次符无的心情异常糟糕:“咱们回去!”
  丘林艾一连看向了东南面,那里出现了一支部队,远远看去颜色与汉部的别无二致,立刻知道是汉部的援军正在开来。
  一直在关注坡上胡骑的徐正,看到胡骑撤退立刻是松了口气,不过却是无法看到后方有己方的援军正在开来。
  徐正看到杂胡似乎也出现动摇,再次鼓劲:“敌军主将已经逃了,众袍泽,杀胡就在今朝!”
  汉部士卒爆发出欢呼,冲锋的速度再一次加快。
  杂胡是动摇了,他们的奴隶兵只是稍微与汉部的军队稍微接触就投降,倒是他们自己士气受到了一些打击。
  然后,汉部能够列阵而战,杂胡内心里其实是有一种深深的忌惮。那是一种无规则和无次序,对有规则和有次序,来自内心深处对比之后的落差。
  两军很快就对上了,随后战场时候爆发出更多的声音,兵器的碰撞,嘴巴里发出去的吼叫、惨呼、呻吟,人与人之间的交错,再有鲜血的抛洒,构成了战场混乱的一幕。
  就真的是混乱,从第一排的人开始有碰撞,混乱就无法制止的发生了,敌我双方根本就是混着拼杀。这种混乱只有等待一方转身逃跑,又或者是直至一方的人完全倒下,否则根本就得不到终止。
  徐正拼杀了一阵就有计划地向边缘移动,他需要下令给后方的两个纵队,让他们进行迂回,最好是配合两队甲士和正面战场形成包围圈。
  是的,局势看着对汉部极度的有利,徐正想要在这里全歼胡人,为这一场战争来一个开门红!
  晋人的确不是不能打,是没有人能够领导他们。看看那些在混乱中手持长矛拼命的士卒,他们也会狰狞着脸庞将武器捅向胡人,杀死胡人也会兴奋地昂天咆哮。
  有一方士气大振,必然就会有另一方心悸恐惧,杂胡就是被“削”掉一大层之后,再坚持了一下,眼见说好的援军没有到来,坚持不住直接崩溃。
  是丘林次符无拦住了后续开来的部队,汉部有援军开来,数量该是有两千左右。他们安排的后续部队是比汉部那边多,但已经有奴隶兵阵前投降的例子,他不得不怀疑这一批新来的奴隶兵是不是也会投降。
  对,丘林次符无是觉得自己被汉部戏耍了,那么之前与姚伊买、如罗菊武商议的事情就需要改变一下。
  之前,丘林次符无还是很希望汉部可以挺过这一次难关,察觉汉部不是匈奴的某个部族,心里觉得被戏耍又是极度恼火,恨不得将汉部所有人碎尸万段,那么自然不希望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贸然引爆更大规模的交战,深怕吓得汉部龟缩或直接逃跑。
  要知道一点,已经有人将汉部城寨拆了个干干净净的消息送抵,包括丘林次符无在内的几个首领也知道汉部在某个海岛有落脚地。
  既然是知道了,他们第一个念头就绝对是,汉部要是发现打不过,肯定是要逃。他们没有水军,汉部一旦出了海,没有水军的他们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重新部署,将汉部全灭!”丘林次符无脸上的表情狰狞可怕,他对着自己的儿子说:“你回去告知姚伊买,让他向周边的那些部落下达召集令,让那些部落协同作战!”
  丘林艾一连干净利索地拍马就走,他觉得远处汉部传来的欢呼声很讨厌,前所未有的讨厌。
  姚伊买好歹是姚家人,姚弋仲现在风头正盛,官职又高,对于一些部落还是会有号召力。
  一旦周边的兵力再给姚伊买统合起来,那么他们的总兵力就会超过两万。或许……不会只是两万,周边还有大大小小的部落或是家族再凑过来。
  “敢冒充?”丘林次符无也是觉得汉部的欢呼声刺耳,他冷笑:“定要灭掉,不然……人人这样,我们还……”声音越说越小,脸庞却是越来越狰狞。


第63章 空前恶劣
  “胜了?”
  “胜了!”
  是直至扭头四顾,发现周边全是与自己穿相同衣服的人,士卒们才发现已经没有了敌人。
  大多数人是有一种木木的茫然感,明明四周已经安静下来,可是耳膜里似乎还不断响着吼叫声和惨叫声。
  稍微等一小会,吼叫声和惨叫声消失,迎来的却是一阵阵的耳鸣,强烈的晕眩感亦是侵袭着脑门,使人控制不住一屁股就直接坐下去。
  李匡就一屁股坐在一具尸体上,他是大大地喘了几口气,反应过来赶紧就近割起了胡人的首级。
  许多回过神来的人都在割胡人的首级,阿三就割得十分的起劲。他的家伙是战刀哇,割起脑袋来可利索了,不一小会腰间就绑了五六个。
  有人割脑袋,有些还是在喘大气,甚至有不少是直接双手撑在血淋淋的地面,张口“哇啊哦”地在吐。
  “喏,给你。”阿三向着一个看顺眼的家伙递出一个首级:“军功啊!”
  这人看着很脸色惨白,胳膊上还在冒着血。他下意识愣愣地接过阿三递来的首级,看着阿三走向了其他人帮忙割起脑袋,反应过来后,笑了。
  不少军官正在大声喊话,说是别割错了脑袋,一经发现拿袍泽的尸体冒功就要原地正法。军官又让检查,发现受伤未死的袍泽亦是算军功。
  徐正与后面过来的吕泰正在讲话。他是听了吕泰的话,才算是知道刚才有一股胡人的援军正在逼近。
  “这股胡人作战意志不坚定。”徐正并未受伤,他是坐在一块石头上面,指向了已经被围起来的那些战俘:“对奴隶兵的管控也没有松懈。”
  徐正没有接受胡人的投降,堵住之后将六百多个胡人全杀了。他对那些投降了的奴隶兵亦是没有放松警惕,回去后打算建议刘彦进行甄别,挑出胡人杀掉。
  吕泰是带着两百部族武装和自己本部一千人过来。他会过来,自然是因为刘彦发觉不对劲。
  刘彦发觉的不对劲不止是计斤城那边的援军,其实还有一股大约一千余的骑兵从远处高速在靠近。
  还保持游牧习惯的部落不会缺乏战马,可是能够凑出一千余骑兵的部落可就不多。青州并不适合放牧,那一千多的骑兵是个怎么回事,自然是有待推敲。
  徐正与吕泰带人回营地已经是临近中午。
  当得胜归来的士卒出现的时候,没有出战的士卒都是伸长了脑袋张望,看到回来的人数看着挺多,不由皆是发出欢呼声。
  打了胜仗归来的士卒情绪很是高涨,他们会举起手里的武器示意,一些腰上系着敌军首级的士兵甚至会十分刻意地显摆。
  他们杀掉的胡人足有六百三十二个,走在前排的人就是腰上都有系着敌军首级的士卒,以至于所过之处丢面被留下了血迹。
  没有出战的士卒看着出战的袍泽腰悬头颅,走路的时候是极力挺直了腰杆,别说有多么的羡慕。
  那可是斩获啊!汉部已经有明文,斩获多少首级就是多少军功,能不能加入汉籍就看有没有斩获,能不能成为人上人也看有没有斩获,羡慕也就成了应该的。
  李匡腰上就有两颗敌军的首级,有了两颗斩获或许还达不到晋升,可是注定要引起更高级军官的注意,对他来说却也够了。
  “如此神速?”徐正有讶异的理由,他带部队出去前,营盘还没有个影子,回来营盘却是外围立起来了。他赞叹:“不愧是君上精心培养的领民。”
  说的是那些系统农民,也的确是非常的厉害,不过是将近四个小时,外围的已经起了一道绵长的篱笆墙。
  也就是篱笆墙罢了,系统农民关于防御设施就会造篱笆墙和石料墙两种。因此,篱笆墙起来了还需要辅兵和民夫去挖壕沟,现在辅兵和民夫就是在干挖沟渠的做业。挖沟渠的泥土会被集中起来,它们还有另外的用途,既是作为构建夯土墙的材料。他们会在外围构建起至少一道的土墙,与之沟渠形成营盘的外围防御体系,另外还需要布置拒马、坑洞等等,甚至需要设立陷阱,那就是一个长期的作业工程了。
  “君上,情况比我们预料之中更加的糟糕。”纪昌对于沙盘早就不陌生,他指着代表汉部营盘的地方,再用手比了一个大圆圈:“我们周边有太多胡人的势力,算上计斤城所在地的敌军,总数不会低于三万。”
  刘彦并没有感到多么的慌张,他颔首:“营寨要构筑得完善一些。或许,我们就要在这里与他们打长久的阵地战了。”
  汉部选择扎营的地方比较讲究,西侧边是河流,西南侧则是一座比较陡峭的山,北面和东面是平坦地形。这样的地形至少可以不用管西南侧,对于西侧因为有河流亦是不用太多担心,只需要在北边和东边构筑好完善的工事。
  “或许……我们应当更可能地靠近海边?”纪昌带着一丝的忧虑:“若是战事不顺,也好有个退路?”
  胡人着实是太势大了,纪昌还不清楚另外一件事情,有个叫丘林次符无的匈奴人因为自己猜测失误正满心的窝火,处心积虑要弄死他们。
  “不用了。”刘彦胸有成竹绝对不是假装,他有足够的底气:“将城寨的防御工事建设完善,我们可以在这里与他们慢慢耗。”
  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谁能和刘彦更有底气的打消耗战了吧?只要他有资源,可以无限地出看似精锐的部队一直对拼。如果允许,他真的是很想打所谓的消耗战的!
  “君上,幸不辱命!”徐正浑身浴血地过来,拱手为礼,很是兴奋:“属下全歼敌军,无一人逃脱!”
  看吧,刘彦就纳闷“古人”为什么说话非得带着夸张的语气,明明是干掉了一部分,收降了一部分,偏偏喜欢用全歼这样的字眼。
  那却是刘彦用现代人的思维在了解,徐正那样的战果还真的就是全歼,并不是说要杀掉全部的敌军才算。
  一战下来,刘彦并没有指挥随同而去的两百部族武装参战,等于只是在两翼掠阵。他创造出了足够的条件,徐正总算也不辜负,带着部队打了一场胜仗。
  【还要清点己方伤亡,多少人失去了再战之力……】
  当然,刘彦可没有泼什么冷水,用着满意的态度大大地勉励了徐正一番,又特别点明报上此战有功者的名单。
  “敢战者厚赏,哪怕残疾了也该由部族来奉养一生。”刘彦还是比较忧心上午的一战死伤情况,不免带上了一丝特征:“条件不允许,否则我还是很希望能够立祠,记下战死士卒的名字,以供后人缅怀奉上香火。”
  刘彦感叹完了低头看向了沙盘,全然没有发现一帮手下听了他的那些话完全愣住了。
  对于刘彦来讲,不管是立祠还是立碑都是很多小说里用得烂了的梗,可是对于徐正、吕泰、纪昌、等等无数活在当代的人来说,那简直是随时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待遇啊!
  看似在观察沙盘的刘彦,他其实是在看脑海里面的地图。
  营盘周边零零散散的红点不算少,那些必定是胡人的斥候之类。要是向外继续延伸出去,太多的地方似乎陷入“战争迷雾”,地形可以看到,但因为没有“视野延伸”着实是无法发现有无敌军。
  【光是能够发现的大股胡人就超过一万五,小股零散加起来也有将近四千。再算上计斤城将近一万六……更会有后面慢慢聚过来的胡人……】
  刘彦已经无比清楚自己接下来该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不会低于三万的敌军,他需要带着六千晋人,还有随时可以再补充的系统士兵,与敌军在这一片大地上,上演血战!


第64章 胡汉最明显的区别
  时时刻刻被人盯着的感觉着实是太令人厌恶了,只是刘彦手里并没有太过精锐的斥候兵,否则真的派出去收拾那些盯梢的胡人。
  其实类似斥候拼杀的事情汉部也有在做,只是不成规模,后面损失稍微大了一些,刘彦干脆对那些盯梢的胡人置之不理。对他来讲,连待在原地打阵地战的心理准备都做好了,还怕被时时刻刻盯着?
  “还需要尽力清除可以造成火势蔓延的杂物。”纪昌看去简直就是憔悴无比,短时间内整个人看着瘦得几近成为骷髅架子:“还请君上派人,对河流进行必要的探勘,切不要发生上游被筑坝,以至于被水攻的事情。”
  刘彦已经不止一次劝纪昌多多休息,真的是担忧这一场仗还没有打完纪昌就该先倒下,又或者是在胜利的最后一刻纪昌成了最后一个死去的人……被累死。
  “胡人势众,我们想要坚持下来,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纪昌的两鬓是真的全白了,满是血丝的眼睛一刻都没有离开沙盘:“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水攻?
  火攻?
  一切事情的发生总是会存在征兆,可不是某件事情说发生就发生了。
  比如水攻,总该是要在上游筑坝,那样一来河流的水位肯定是会降低,没注意到,导致最后被水淹了还真的是活该。
  再来说军事历史上最为厉害的火攻,那亦是需要有着天然的地势和环境,例如山谷,又或者是什么盆地、城市。当然,要是没有注意到山谷或是盆地、城市被满布柴火,甚至是没有闻到火油味,被烧死也绝对是活该。
  真正的军事战例上可没有那么多的水攻或火攻什么的,恰恰就是因为例子太少了才会被铭记作为特例,符合越是稀少越要大讲特讲的规律,要真的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讲来干什么,谁会一本正经地介绍一个没毛病的活人该怎么去呼吸啊?死人会呼吸才是需要讲的。
  接下来的日子挺简单,就是在构筑营寨中度过。为了保证防御工事的修建速度和牢固程度,除开那些着实是不会干活的系统士兵,就连刘彦也是加入到了构建防御工事的行列中去。
  计斤城那边的队伍退了回去,是第三天又重新开拔出城。这一次人数远比上一次少许多,认真观察的话,会发现奴隶兵的数量大大减少。
  也对,奴隶兵战力太差,没有牵绊的话也太容易临阵投降,要是敌军愿意接纳奴隶兵的投降,带上反而是成了拖累。
  精简后的计斤城部队数量降至七千,其中包括姚伊买兄弟带来的一千羌族骑兵。
  带着一千骑兵来支援姚伊买的人叫姚靖,他是姚伊买的弟弟,颇为有些勇名。他还给姚伊买带来了新的消息,燕公石斌正在准备插手代国与刘虎的战争,期望姚伊买可以快点解决青州汉部,然后去燕公石斌那里谋得职位。
  差不多是姚伊买带着七千左右的部队开拔向汉部营盘所在地,外围的三个大部落也开始汇聚。
  连城伯派人联系了另外的两个部落首领,提出暂时结盟的意愿。按照连城伯的意思,听从朝廷的指派攻击汉部没有问题,可是光有命令怎么足够,总是需要一些赏赐。
  “姚伊买?让他先运来一千石的粮食,再送来五百奴隶。”连城伯还是比较有诚意:“作为交换,我们出动八百骑兵和两千五百步兵,参与针对汉部的战争。”
  姚伊买当然很快就收到了连城伯的要求,丘林次符无力主先答应下来,如罗菊武却认为连城伯完全就是狮子大开口。
  “三个部落联合起来,只出动八百骑兵和两千五百步兵,还可能是奴隶兵居多,竟然开口要一千石粮食和五百奴隶?”如罗菊武像是尽最大的忍耐力才忍住破口大骂。他还是呸了一口,才说:“义阳公(石鉴)才开出多大的价码?那家伙一下子就想吞下十分之一?”
  让胡人去为朝廷作战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要有回报,不然哪怕羯族是所谓的“国族”,大多数胡人也根本就不会鸟。
  石鉴开给青州各地的价码着实不高,是一万石的粮食和若干的财帛。像是丘林次符无和如罗菊武,他一个是为了过来观察汉部是不是匈奴人,另一个是认为汉部强大不到哪去,才会过来长广郡凑热闹。
  得说实话,一万石粮食真的不少算了,特别是植物类的粮食,可不是什么肉脯之类的玩意。至于财帛?饿了可以吃不,渴了能够喝吗?又或者到底有没有购买力什么的……答案是后赵的生产体系早就崩溃,基本是一种有钱没地方花的地步。
  “先答应下来。”丘林次符无阴险地说:“说好攻灭汉部再给予酬劳。”
  姚伊买也是这样的意思,反正先将人拉过来,能攻灭汉部,到时候看缴获而定,分多少就是一句话的意思,三个杂胡部落罢了,难道还敢叽叽歪歪。攻灭不了汉部?那还分个屁啊!
  双方会合,短暂的休整以及行军队列和位置重新分配,壮大了的胡人部队再一次向汉部逼近。
  满心打算赶紧灭了汉部,然后就去北方找燕公石斌某个职位的姚伊买,他遇上了比较恼火的事情。
  下雨了啊,竟然没有任何的酝酿,上一刻还是晴空万里,极短的时间之内乌云密布,然后开始下雨了。没有做相关准备的胡人是一阵的鸡飞狗跳,一个个成了落汤鸡。
  找在天气出现变化时,一直在注意天气变化的纪昌找到了刘彦。
  “君上,胡人不识天时(天气变化),断然没有做相关的准备。”纪昌语速比较急:“小人请求君上出兵,就在胡人路上会路过的树林,侵袭他们!”
  其实,现在敌我双方的距离真的不远,也就是相距四五里,要是在地势绝对的平坦环境中,互相之间可以看到对方。问题是,周边地形不是绝对的平坦,再有树林并不算少,相隔四五里看不到对方。
  汉部是在出战之前就已经预先知道会再次迎来雨季,准备了大量的蓑衣、斗笠、生姜等等必备物资。其实这也是华夏部队与胡人部队的区别,华夏部队重视天气变化,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必然习惯做好万全准备,胡人却是不讲究那么多。
  刘彦点头,问道:“长史认为应该派出多少,又该派什么样的部队?”
  “精锐!”纪昌咬着牙:“这是难得的机会,全部的精锐,再加上所有敢战之士!”


第65章 倾盆大雨
  精锐和敢战之士全上?刘彦稍微一愣,立即点头:“好!”
  纪昌揖礼到底:“谢君上信任!”
  八百部族武装,哪怕是全部损失了也没有关系,刘彦已经命令农民全部在造兵营、靶场、马鞍,损失了也能很快地补充上来。
  对于召集敢战之士刘彦也是认可,士兵总是需要战争来检验,不敢作战的士兵纯粹就是浪费资源。
  八百部族武装得到领命立刻出发,对于敢战之士的集结很快也在营地进行。
  “我去!”李匡上一次参战的运气不错,没有受伤:“每战必然有我!”
  一个又一个士卒开口,都是参加过至少一次作战的人。更多的士兵则是安静着,他们或许是迟疑,又或者是担忧,总之没有开口。
  最终,集结起来的是不到七百敢战之士。对于将近四千人能有将近七百人愿意参战,刘彦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态度,不说是欣慰什么的,就是希望不要有那么多人真的将战争看得那么简单。
  大概是八百部族武装出发后的二十分钟,吕泰和徐正带着将近七百敢战之士也出发了。
  “留下必要的警戒部队。”刘彦也在准备亲自上阵,一边披挂甲胄,一边说道:“不要让任何人闲着,哪怕是下雨也要继续构筑营寨工事!”
  负责留守的纪昌自然是应:“诺!”
  营寨的规模并不算小,主要防御的方向是北面和东面,构筑防线的工程要相对集中一些。
  天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北面的海洋上卷来了密布的乌云,原本平和的风势亦是在变得汹涌。
  杂草在强劲的风势下来回地摇摆着,卷起了一些枯黄了的草屑,它们在半空中肆意地飞舞。
  树林亦是出现了频繁的枝叶声音,逐渐变得昏暗下来的天色中,远了看去仿佛百千棵树在摇摆着三头六臂,近看却是平添了一种诡异的眼花缭乱。
  合起来差不多一千五百的部队,他们并没有集中到一块,是分成了三个部分隐蔽了起来。
  阿三此时此刻就趴在地面上,他的周边是紧闭嘴巴一脸看似紧张的袍泽,要死不死的是李匡竟然是在他的正对面,两人趴着抬头就能互相看见。
  从石勒开始,到了石虎,石家就是本着将中原变成牧场的理念,他们也真的快要成功了,原本繁华的城池变得衰败,四处的农田变成了荒野,然后荒野中的草木变得非常的茂盛。
  刚刚开春的时候,遍野到处新芽冒头,到了春季中旬到处都是齐人高的草丛。现在是临近夏季,草木本该停止了长势,可是经过上一段时间的雨季,草木受到充足的雨水滋润又疯长了起来。
  真要是站在旷野,想要看到道路真的是好难。解释茂密的绿荫,走路基本就是需要在草丛中开出一条新路。
  草原的植被情况可要比只经过数十年“改造”的中原茂密许多,甚至草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树林,要说起来胡人早就适应了在草丛中行军的环境。
  “汉部有两支部队出了营盘?”姚伊买已经派人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他们也的确是找好的避雨所在,并且密切注意汉部的动向:“是来袭击我们的吧?”
  要说起来,胡人进入中原还是有被改变一点什么,例如对敌人军情上的重视绝对是他们先辈的数倍。
  姚伊买有经过很正统的汉学教育,基本上胡人的家族地位越高,受到的汉化教育就越完善,有太多的儒士还是比较渴望能够教化蛮夷。但是要说读兵书,那可就有些未必,毕竟兵书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胡人打仗靠的是经验和直觉,姚伊买对汉部并不是表现上看去那么不屑。一个能够有八百精锐的部族,要说起来姚伊买该是自大到什么份上才会真的不屑?相反,姚伊买很是重视对汉部的动向情报收集。
  “进了树林?”姚伊买皱眉,他派出了不少的侦骑,满是草丛的旷野还可以关注汉部动向,但是进了树林可就难了。他说:“大概是哪片树林?”
  逢林勿进对华夏的将军们有用,对于胡人可就未必了。像是姚伊买派去的侦骑,不下于二十个侦骑是跟进了林子被汉部干掉,最后逼得胡人侦骑只能是尽可能地关注整个林子的周围,不敢再进。
  正说着话,一声雷声“轰隆”作响,一时半会倒是还没有雨点滴下。
  听到雷声的胡人有些乱,甚至出现了小部落或小家族带人脱离队伍要自行避雨的事情。
  姚伊买派人约束,再问了一下情况,得知汉部躲避的树林离他们还有两里左右,心下稍安也就让部队赶紧找地方避雨。
  雨说下就下,从第一瞬间就是倾盆大雨,胡人是在一片叫骂声中四处找可以避雨的地方,一些主将则是有人支起了帐篷。
  “很明白的事情,汉部这种天气出兵,除了要伏击我们不会有其它的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