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玫礁谋洹
  “很快就会蔓延的。”纪昌这个左丞相要是能哭绝对是该痛哭,他是铁青着脸:“当地驻军数量不足,仅是能够庇护周边百姓,尽可能地剿灭能够消灭的胡人,但情势俨然已经失控。”
  中原的汉家苗裔真实数量真的不太好说,不管是匈奴人建立的前赵,还是羯族建立的后赵,关于人口普查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干过。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胡人的数量一直都在增加,胡人还处在有利的社会地位,汉家苗裔却一直以来是受压迫的阶层,尤其是石碣成为统治阶层之后汉家苗裔遭受的压迫更严重。
  刘彦的脸色当然好看不到哪去,声音不由自主也就大了一些:“朝歌那边什么时候能够解围?是冉闵在拖,还是真的拿石碣没办法!”
  身为君王,刘彦那样说的话已经显得很重,纪昌不太喜欢冉闵,可不能不为冉闵说话。
  “王上。”纪昌比较公正和客观地说:“五官中郎将已经很尽心尽力在为桓温所部解围,可他们面对的是为数接近四十五万的敌军,更有相当的羯人精锐。”
  冉闵除了本部之外还将谢安所部和李匡所部给整合进了指挥体系,战场的范围涉及到了汲郡、魏郡、顿丘郡、阳平郡,桓温所部被大量敌军包围在朝歌战场,冉闵本部主力已经没日没夜在强攻枋头,谢安以及李匡也竭尽所能地在向朝歌进军,战局的进展其实已经不慢,差别就是战场之外的情势因为各地胡人暴起显得极度糟糕。
  “河内郡和河南郡只是开始,其余郡县必然也会形成水火之势。”纪昌咬了咬牙,建议:“王上,还是抢先动手,不但是军队,地方上的百姓也号召起来,共同来面对这一场胡人的反扑。”
  刘彦还是挺郁闷和无奈,局面还是发展到了这一步,很多事情一旦有个开头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浩劫已经开始,无从避免而起。”刘彦本来还是站着,一屁股给坐了下去,脸上变幻不定:“下发诏书:内外六夷,非我军、非汉人,敢持兵杖者斩之!”


第445章 一隅缩影
  事态发展到这一地步,刘彦不站起来号召真的是不行了。
  胡人的暴起绝对不可能只是发生在汉境,真正要被血洗的是石碣赵国境内的那些汉家苗裔,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汉家苗裔也绝对不会好过。
  刘彦是汉国的君王,他还自认为是汉家苗裔的领袖……好吧,其实是怀有远大抱负需要希望之下有更多的汉家苗裔,但不管怎么样是绝对不能无视各地汉家苗裔面临的险况。
  刘彦诏书下达之日,汉军快骑便是传檄四方,命令各地驻军保护好汉家苗裔的同时也是该及时剿灭暴徒。
  【之前,每占一地就会选址大肆建造系统建筑,没想到是用在这个上面。】刘彦近期心情极度的糟糕,作为统治者不管是因什么而起就不会想自己治下乱起来:【光是依靠系统部队明显不足,只能是用在一些紧要区域……】
  汉国高层做好了大举平叛的心理准备,重视与否其实在某些时候并不显得重要,关乎到能不能控制或是能不能及时。
  汉境之内的各处,快骑四处传檄,驻军也是厉兵秣马,大肆的动作并没有对那些暴起或即将暴起的胡人有太多的震慑。对于胡人来讲,他们是真的信了石虎的话,认为汉国会对他们展开清洗,大多数是想着不能活那就拼,怎么可能稍微被震慑就束手。
  胡人豪强紧密联系,几个豪强汇集成为一个团体,少的有个是数千人,多的甚至是几万。他们或许是被自己造成的声势给激励到,一开始还想着武装自保,第一起针对汉家苗裔的杀戮发生后开始守不住手。
  汉境之内至少还有汉军的驻军,胡人肆虐不敢太过肆无忌惮,可是石碣赵国境内的情况就显得极度的糟糕透顶。
  距离汉军控制区不足百里的一个地方,它属于司州范围的广平郡。这里距离襄国也是不到百里,算是胡人栖息的集中地。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未曾被污染的大气层让星辰变得清晰可见,满天的星星眨动之下大地虫鸣鸟啼,远处偶尔传来低沉的嘶吼声。
  看那被剥皮被剥即将枯萎的大树,它的枝干被风吹动扭曲着张牙舞爪,整个树身摆动之时犹如死去的鬼魂从冥府的深处来到人间。
  马蹄的踏动声由远而近,当前一骑勒动缰绳停止下来,他注视着矮坡上的张牙舞爪的树木跳下战马。看他的举动分明是在观察地形。
  后面跟随而来的数十骑自然也是勒马停止。这一股队伍显得很奇怪,二人一骑或者三人一骑比比皆是。骑跨战马的人似乎很虚弱,看模样也是狼狈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是更大队伍的前导,作为眼睛的存在。
  这些前导精神状态并不好,他们的眼睛带着警惕也有深深的疲惫,看穿着应该是什么看家护院,有几个人因为受伤没有得到医治身上还在流血。这些人的祖先被人称呼为汉人,是东土世界最强帝国的一员,现在他们叫作晋人,在许多地方是最为卑贱的人群。
  祖先的荣耀早已失去,曾经臣服于汉帝国的蛮夷可以任意辱骂、掠夺、杀戮他们。他们在被欺凌时不能也无法反抗,因为他们的身后没有强悍的武力(后盾),弱肉强食之下弱势群体会有什么待遇不难想象。
  后续的队伍跟上,可以看到队伍之中并不缺乏浑身赤裸的人,哪怕是人群中有女性赤白一身也并不显得稀奇,想活下去且不容易,不穿一缕又算得上什么。而这个就是中原的现状。
  “为何止步?”
  有些沙哑的女子声线语气恶劣,不过骑跨战马的姿势却是显出她有过良好的教育,一举一动之间显露出的是一种高贵的气质。不过……再怎么高贵的气质都被那张娇艳但是郁闷的表情破坏了风情。
  先前跳下战马观察地形的人叫张运,是广平郡曲梁县人,在当地多多少少算是一个豪强。
  石虎明确要屠光汉家苗裔之后,不止是那些最底层的人遭殃,一些原本还能依靠坞堡或是城寨过自己小日子的人,大势所趋之下不再被当做没看见,是列入了清洗之列。
  他们从曲梁县逃跑,一路上遭遇不少同样是要逃到汉境的同胞,张运却是只有选择性地吸纳青壮较多的那些,老弱多的则是选择无视。他们之所以停下来观察地形是出于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称呼为对预知危险的本能,是经历过无数危险所累积的经验。
  杂草丛生的地域,从他们的这个角度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见前方不远处的草丛有陷塌的区域,歪倒的草丛成一条扭曲的线路。
  张运的人刚才前去观察时发现了不少马粪,塌陷的草丛纵宽约有五米,种种线索无不表示这是大量军队行军路过时遗留下来的痕迹。
  听见那个叫崔兰质问的语气时,张运皱了皱眉头,一如既往的当作无视。
  这个叫崔云的女人自称是汉王妃子崔婉的亲族,不知道是神经大条还是过惯了支使人的日子,她平时显得有些趾高气昂。
  张运一般是对崔云采取忍受态度,先不谈崔云是否真的是汉王妃子的亲族,仅是崔云那一伙人有近两百骑兵和五百多看着精悍的青壮就显得实力不弱。
  “王师就在三十里开外!”张运看着漆黑的夜色,听着窸窸窣窣的声音,对另外几个同为豪强的人说:“只要逃过这三十里,我们就安全,就能够成为汉人了。”
  汉人啊,多么遥远的称呼。
  坦率而言,当今天下自称汉人的人已经不多,原因是汉人这个称呼成了匈奴人的代名词,而匈奴早就覆灭。正统的汉人苗裔因为晋国小朝廷有忌讳禁止自称汉人,又有匈奴人自称皇汉的关系不愿意自称汉人。汉人彻底成了负面的称呼,不得不说这真是不可思议。
  此刻的中原大地已经不能只用简单的战乱来形容,种族冲突的结果就是,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几乎整个中原地区每时每刻都在流血。中原地区的种族屠杀是最先从襄国开始,随后向周围蔓延,只要是有胡人和汉人的地方就有杀戮。
  由于石虎下令对领地内的汉人进行屠杀,命令具体是什么样的内容无从得知,野史也就记载了《灭汉檄》又名杀汉令的片段。
  早被破坏殆尽的生产体系,胡人极少拥有铁器,用来农耕的工具是木犁、木推(铲子),这样的情况下汉人基本不可能拥有多少铁器。一场又一场的屠杀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想要活下去的人不是进入深山老林躲避,就是冒险要向汉军控制区逃奔。
  胡人统治中原数十年,汉家苗裔在中原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面对胡人的杀戮汉人根本无力抵抗,一时间哀鸿遍野。
  《杀汉令》存不存在不用考究,汉人面对的屠杀却是血淋淋的事实。
  不是身处其中的人无法理解局势到底有多么混乱,遍处都是厮杀的人群,尸体成了最常见的东西,被杀的汉家苗裔头颅被砍下。一颗颗脸上带着恐惧或者不甘的人头被堆积成金字塔的形状(京观),无头的尸体挂满了每一座城池的城墙,荒野之中不难遇到被丢弃的尸骸,他们可以是腐烂得浑身满是蛆虫,可以是残缺的碎尸,更加可以是明显被虐杀的残躯。
  短暂的停歇之后,张远决定继续赶路,可是走了不足三里就被迫停了下来。
  “什么?”张远已经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前面有京观?!”
  往前一点点的距离,在他们的眼前正是几座被胡乱堆叠起来的尸体,尸山上面很少有穿戴衣裳的尸骸,一股股血流顺着低洼的地带流淌。
  没有恶臭,有的只是浓烈的血腥味,这说明这些人死亡的时间并不长。
  血腥味引来了野兽,眼睛发绿的狼群和野狗,胆子突然变大的老鼠,甚至是凶猛的虎豹,它们不需要为了食物展开争夺,摆在眼前的是取之不尽的人肉!
  尽管夜色漆黑,可是靠近了仍然可以看到那么一幕,一具具披头散发的赤裸尸体。
  他们被胡乱地堆叠着,身体里流出来的鲜血汇集在低洼区成了一摊摊吸引无数苍蝇的血池。
  野兽低沉的吼叫着,它们张开血盆大口,用锋利的爪子刨,用牙齿撕咬血肉,一具具原本就不那么齐全的尸体被撕得不复人形。
  晚来的人被面前这幅震撼的场面惊得目瞪口呆,崔云看见几只野狗互相扯着肠子“吧唧吧唧”啃咬,她先是脸色发青随后干脆利落地在战马上俯身大呕,一边呕吐一边凄厉声喊:“走,我们快走。”
  原本在啃咬尸体的野兽听见有动静纷纷转头看来,它们仅仅是看一眼又低头撕咬尸体。也是,不用浪费体力捕猎就已经有那么多的食物了,它们没那个闲情雅致理会突然出现的人。
  目瞪口呆的人非常多,他们只是习惯性地害怕,要说起来路途上类似的一幕真的没有少见,可见屠杀已经到了一定的份上。
  “走。”张运哪怕不是第一次看到也会感到浑身发冷,他说:“胡人肯定距离这里不远,咱们不能长久逗留。”
  不得不说张运猜测出错,他们已经走的路途很远,很快就要靠近平恩,而平恩距离汉军控制区的只有三十里不到,胡人恐惧于汉军的兵锋在大杀特杀了一波之后是大部分向北逃窜了,留在附近的仅是小股的胡人,他们侥幸没有碰上胡人才接近了平恩。
  汉军攻克整个阳平郡之后局部还在向北推进,汉军主要是发现越来越多的汉家苗裔在向汉境逃奔进行配合。
  一伙人恐惧到了极点,由张运领头开始继续赶路。他们依然是只能选择进入树林,而说实在话走树林哪怕是没有碰上胡人也不是一件多么安全的事情,只因为树林里的野兽出奇的多。
  不知道是赶了多久的路,一路上因为野兽的袭击还死伤了不少人,东方天际稍微泛白时,他们听到了轰鸣的马蹄声以及厮杀声,期间还有苍凉的号角声与雄厚的战鼓声。
  狼狈无比的人,他们发现动静之后是在面面相觑,一些脑筋灵活的人已经露出狂喜的表情。也许很多人那一刻是在想:【王师北上了?】
  胡人其实也有使用战鼓,但是大部分时候是保持自己的民族习惯在传递号令的时候使用号角,一群心惊到无以复加的人,他们是带着期盼在听到战鼓声出于渴望才联想到汉军。
  “我亲自去观察!”张运已经身心无比疲惫,环视带着热切盼望的人一圈,咬了咬牙说道:“没有我的招呼,谁都不能靠近树林边缘。”
  崔云立刻就说:“我也去。我是娘娘的亲族,一旦真的有汉军,他们会下大力气保护我。”
  张运还没出声,一些人就七嘴八舌地附和。
  说实在话,要是崔云真是汉王妃子的亲族,他们受到的重视力度肯定会很不一般,这不就是一路上很多与崔云非亲非故的人拼命保护她的原因吗?
  一男一女蹚着草丛和荆棘来到树林边缘,耳朵里听到的是震天的厮杀之声,两人有了足够的视野之后瞪大眼睛朝外面看去,那里至少有数千步骑正混在一块拼杀。
  “旌旗!”张运声音无比的干涩,甚至是带着颤音:“真的是王师的旌旗!”
  说完的张运视线变得有些模糊,脑子也是一阵阵的晕眩,身躯直接发软地平躺在地上。
  崔云没有发觉张运的异状,她是万分激动地说:“赶紧派人联系汉军,他们知道我在这里,肯定会专门派人过来保护。”
  有些缓过劲来的张运“嗯”了一声,却是依然无法止住内心的激动,得救是一方面,要崔云真是汉王妃子的亲族,他保护崔云得力算不算是一件大功,可不可以借此在汉国有什么发展?


第446章 豪强啊……豪强
  交战的兵马说是数千,但两三千人是数千,八九千人也是数千,以张运的见识来讲其实看不出具体的人数,只知道一片尘土飞扬之中满满都是人影。
  厮杀的场面看去颇为混乱,是混在一块拼杀,不是那种军阵对军阵。这种模式的厮杀只说明一个问题,双方要么都是不会结阵的杂牌,要不然就是双方仓促间撞上。
  “都混成了一块,不好联络。”张运按耐住内心的激动,相对理智地说:“我们现在最好的方法是安静待在树林里不要暴露,等待厮杀有了结果再现身。”
  崔云为人是颐指气使了一些,可并不代表傻,认同地应“是”,脸上却是难掩喜悦。
  阳平郡方向的汉军是近期才大举北上,他们不是大兵团的推进,是将兵团拆散成为数个部分,北进并不是为了打下多少疆土,是中枢得到有大批汉家苗裔南逃,示意各条战线的汉军尽可能地接应。
  平恩附近的汉军算是反应速度相对慢的一支,像是河内郡这个西北方向的汉军早就采取行动,乃至于是冀州方向的吕泰兵团也从守势转为攻势。
  中原正在发生规模难以形容的种族屠杀,对于汉国这边来讲其实是能帮多少算是多少,真正考验汉国的是境内越演越烈的暴动。
  张运和崔云并没有离去,他俩隐蔽起来观看外面的厮杀情况,很多的东西是看不太懂,但至少能够从双方旌旗的移动上来判断出优劣势。
  这一股正在与石碣赵军交战的汉军仅有一千,由军侯云路率领。他们出现在这里是成功逃亡的人汇报,知道这一块区域的屠杀现象严重,军队才紧急做出措施。
  云路这一千的汉军轻骑只是前导,主要任务是咬住正在后撤的石碣赵军,后面和周边同样作为前导的还有更多汉军。他们连夜突进之后咬住的是从平恩城撤退的石碣赵军,一千汉军与将近七千石碣赵军爆发的交战该是有个一刻钟左右?
  “看!”崔云抬手指向了西南侧,那里的可视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移动的黑影:“是胡人,还是汉军?”
  受于信息的约束,中原的汉家苗裔根本不知道汉军已经北上,他们的认知中依然是中原……至少是司州处于胡人的绝对控制之下,那么发觉有另外的军队到来可就不免担忧。
  张运脸上表情有些僵硬地说:“该不会是胡人……”,后面那个“吧”没有发声出去,那是正在交战的双方发生了新的改变。
  云路麾下仅有一千轻骑,他们咬住撤退中的石碣赵军也仅仅是咬住,要说能够包围困住真是大话。
  石碣赵军的想法不难猜测,是发现来的汉军数量不多,想要依靠绝对的人数优势尝试歼灭这股汉军。从战局来看,石碣赵军没有留下后备部队,还真的是全面压上。
  有新的部队出现,外人无法判断来的是谁,交战双方却是能够做到大体心里有数,毕竟附近有没有友军是在事前就明摆着的。
  崔云惊喜地说:“胡人想要撤退。”
  的确,与云路这一支汉军交战的石碣赵军在不断吹响号角,先是小股的石碣赵军骑兵脱离战场,后面上演的是石碣赵军的骑兵丢下徒步的同伴,连带犹豫都没有撇丫子就跑,逃的路线是向北,立刻就让张运呆住了。
  战场的正北侧就是张运等人躲避的树林,树林的左侧一处是坡地,右侧灌木丛并不少,胡人的大股骑兵是向着右侧而去,可看着有三五百骑兵可能是慌不择路奔着树林的方向过来了。
  崔云原本还是惊喜,看到有胡人骑兵奔着树林而来,小脸是立刻煞白。
  “走,走!”张运脸上表情万分的严峻,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声音听着有些发颤:“回去,约束人不要随意跑动,能够厮杀的人动员起来。”一边跑,一边又说:“我会派人联系王师,告诉他们你在这里。”
  崔云只顾着跑没有说话,她却听出张运话中的意思,逃绝对不能逃,应该组织防线,然后向汉军求援。
  战场上的厮杀停止之后,风势将飘扬的尘土吹散,视野变得清晰之后,可以看到战场上零零落落地散着人与马的尸体,看数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仅是两三百。
  其实也对,战场上的游动战打起来声势浩大,云路的兵力却少,只会是选择咬住拖延,来来往往地箭矢招呼,绝对不是爆发全面的短兵相接,要不他们就该自己陷进去。
  来得不止有一股汉军,是从几个方向先后来了四个曲,真正抵近战场的只有一个曲,其余三个曲是迂回向石碣赵军逃跑的方向。
  正在停歇休整的云路正与赶来的蔡进交流,话没有说几句却有麾下的一名屯长过来。
  “军侯。”泉七看着有些匆匆忙忙,人没靠近已经在大喊:“树林里跑出几个百姓,说是他们挡住了一股胡人。”
  云路与蔡进得到的任务除了是当前导之外,就是尽可能地接应更多的逃亡百姓。他俩眼神交汇了一下,看着也就是想要公事公办,却不想泉七靠近之后又压低声音继续往下说。
  “来的人说树林里有崔娘娘的……”泉七咽了一下口水才将“亲族”两个字说出去,后面还算没有昏了头脑,补充道:“职特别问过,入了林子的敌军数量该是在三四百,也已经派斥候进去。”
  娘娘这个称呼可不是满清的专利,真实情况是从西汉就开始有,一般情况下特指皇后,其余后宫称夫人。时过境迁那么久,一些称呼不再那么讲究,社会环境也一直在变化,到了现如今娘娘就是泛指君王的后宫妃子。
  那一刻云路和蔡进再次对视一眼,同样是愣了一下,能够从对方眼里看到惊喜。
  不是单纯势利眼什么的,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公事公办的同时能额外立下有好处的功勋,更加积极一些是肯定的事情。
  还算是云路和蔡进理智,他们尽快着急却没有贸贸然率军入林,是等待进去的斥候出来汇报,确定里面的情况才率军进入。
  汉军进入深林不远就看到一伙人,他们被几名汉军领着接近。
  这一伙人看着万分的狼狈,领前的几个人看去比较突出,尤其是身为女性的崔云最为显眼。
  “那股胡人是有发现他们,不过并没有停留,是逃窜到树林更深处。”泉七刚才是亲自入了林子,带着人找到了张运、崔云等人。他靠近云路,压低声音说:“那名细君是巨鹿的崔氏女。”
  云路只是“嗯”了一声没有特别表示,他看向蔡进,问道:“收兵?”
  华夏的军事传统上讲的是逢林勿进,毕竟森林的视野有限,无法一目了然地看清楚里面的情况,很容易遭遇埋伏不说,军队入内被围住给放火才是真正的糟糕。
  崔云的的确确是崔氏女,而崔氏这个家族可以说非常庞大,主家是位于乐陵,旁支则是散落在各州郡,其中以冀州的旁支最多。
  得说的是,崔云所在的家族就是乐陵崔氏的一个旁支,还是司州地界相对比较重要的旁支,她与崔婉接触的次数并不多,要说起来一路上强调身份就是知晓人心,有一层汉王妃子亲族的身份怎么也该受到更多的重视,从张运等人尽心尽力保护也看出效果。
  云路和蔡进想要搭点门路,却是不会表现得太过,一路上甚至就没有和崔云有过什么交谈,对张运则是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这么说,你们是从曲梁一路逃过来?”云路看着精悍的张运,眼神里多少有些耐人寻味:“带着那么多人,还能一路有惊无险过来,挺不容易吧?”
  张运知道眼前的这个汉军军侯是个什么意思,是想要知道崔云更多的信息,他正想要有什么发展,结识两个汉军的军侯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有意奉承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云路和蔡进在张运说话的时候不断用眼神交流,大体上是更加相信崔云的身份,却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而了解更加北边的情况。
  “惨啊!”张运满脸的悲切:“胡人爆发得相当突然,说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是在发现临近的城寨被攻击,才认真了解周围情况……”
  胡人最先动手是针对各处城池内的晋人,那些家中越是富裕的晋人就越先遭殃,其中不缺乏一些有官身的晋人,后面才蔓延到城池之外,没有坞堡或是城寨栖身的晋人在遭遇屠杀的时候不是死就是逃,胡人是杀无可杀抢无可抢才会对攻打起来有难度的坞堡和城寨下手。
  “我们之前还以为又是平常的打草谷,是等待铁家被攻破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张运口中的铁家是曲梁县那边最大的晋人豪强,他说:“铁家的坞堡那么强都能被打破,我们只能是选择逃亡。”
  一县豪强之所以是豪强,不止是因为掌握的土地数量多,还是丁口多、存粮多、铁器多,以前胡人只要类似的豪强有按时交税是放任不管的态度。
  胡人这一次先挑油水多的豪强下手不是没有理由,是前线的石碣赵军物资匮乏到顶不住了,急需得到新的物资支应。这样一来的话,攻打物资多的豪强也就成为必然,哪怕是死的人会多一些。
  “胡人是抓人驱使,逼迫被抓的人攻城。”张运说着是嚎哭了起来,一个看着精悍的大男人痛哭的模样令人有更多的感触。他抹了一把脸,将铺垫很久的话说出来:“小人等,请求能够加入王师,为父老乡亲报仇!”
  云路都不知道自己是多少次与蔡进眼神对视了。他们是看着不太起眼的军侯,可正因为是中层军官的身份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基层,不止一次面对逃亡来的豪强,大多数豪强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想要加入汉军。
  逃亡的那些豪强心里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失去了家业,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家族都需要有新的发展,那就没有比带着家族部曲参军之外,更直接的重新复起方式了。
  汉国还真就有做过相关的预案,各路汉军事先得到明确的指令,可以视情况就地接纳逃亡青壮为兵。
  并没有太复杂的原因,接纳逃亡的青壮进入军队,一方面是考虑到控制力,控制起来能够更有效的监督,有利于更好更快的进行融合,再来就是真的需要更多的兵源。
  徐正率军北上,进驻平恩的时候才得到关于崔云的汇报。
  “唔?娘娘亲族?”到了徐正这个身份地位,比起下面的人来讲不用做一些没必要的事情,比如想着什么门路。他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进入军队的地方豪强:“素质都是非常优秀啊!”
  知识被垄断的年代,平常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缺乏知识也就难以成为人才,也就各大家族因为底蕴的关系才能教育出一帮知识分子,再来就是有一定底蕴的地方豪强能力强一些。
  讲实在的,徐正就是一个地方豪强的出身,汉国有着太多太多类似的人,他们不但支撑着军队的指挥链,地方治理上也是离不开这些人,导致的是根除豪强无从说起,差别就是自己人和不是自己人。
  不会只是刘彦统治下的汉国面临这样的情况,更加不是一朝一代有相同的事情,除非是知识不再难以获取,要不然天生带着优势的群体必然存在。
  “是啊,咱们又能有一批不错的种子。”钟兴放下手中的花名册,说起了其它的事:“中枢已经传来明确的命令,三天后必须撤离。”
  说起来,曲梁已经足够靠近襄国,徐正率军突进到这个地方,该掩护更多的同胞撤离已经办到,威胁襄国的机动也达成,成功逼迫石虎从朝歌方向调兵回防,为桓温所部脱困制造了有利条件。
  徐正“呵呵”一笑,看得出来是多少有些心里不甘,毕竟他们真的是足够接近襄国。


第447章 天下处处喊杀声
  快骑传檄四方,每到一处绝对惹出难以想象的波澜。
  相对于石碣赵国境内,汉境这边目前爆发混乱的是一些新占领的地区,同时汉境内的胡人亦是不敢像石碣赵国境内那样肆无忌惮。
  汉境之内得到传檄,边境地区原本隐藏起来的部队由暗转明,他们开始行动之后就是目标明确,谁蹦跶得最高就先拿谁开刀,也只能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消灭政策,一时间很难顾及到全面。
  归于刘彦的统治范围,得到传檄的区域,等于考验汉国组织力的时候到来,地方官成了次一级的角色,文官需要的是帮助军方统筹物资和调动可用人力,主导权毫不意外地落到了军方头上。
  往往是快骑每到一处,檄文下达之后,各方的行动当即开始,也就出现快骑到了一处就是铜锣声响彻的时刻。
  一些还没有受到胡人暴起波及的区域,听闻各地有胡人暴起,尤其是石碣赵国境内的晋人面临残酷屠杀,又得知刘彦下令斩杀敢持兵杖的胡人,震动远比想象中来得大。
  “终于到了全面清算的时候了?”
  “听说是胡人勾结叛乱。”
  “不管怎么样,官府总算是站到了我们这一边。”
  “也是……”
  过去的数十年,匈奴人统治的时候没有刻意迫害晋人。到了石碣成为统治者之后,是从律法上明确肯定了晋人猪狗不如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石碣统治下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