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鱼将军为何要一再地阻挠于我?你可知,丢失了晋王殿下,一旦皇上娘娘得知此事,咱们须承担什么样的罪责吗?”
“末将正是顾及到了将军及全营将士的身家性命,才劝将军切不可贸然行事的。”鱼俱罗显得甚是冷静,不疾不徐地答道,“将军试想,只要咱们一拔营起寨,调头向东去追王爷,先不说王爷早在两天前在长乐驿时已悄悄离开了,三两天的功夫咱们能不能追赶得上,过不了一天的光景,长安宫中的皇上和娘娘就会得到禀报,获知王爷微服私行、脱离骠骑营大队人马的讯息,到时王爷会不会受到责罚且不说,你我二人。。。。。。”
段达把手一抬:“不用说了,依你之见,目下该当如何?”
鱼俱罗眨巴两下眼睛,压低声音对段达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确保王爷能平安顺利地赶到灵石与咱们会合。只要王爷这一路上平安无事,即便皇上、娘娘事后得知了实情,也不会重责咱们的。所以,请将军下令,鱼某愿亲率二十精骑,星夜兼程,追赶上王爷,并护从王爷按期赶到灵石,与将军率领的大队人马会合。这样一来,可护得王爷周全,也能避免因动静过大使得皇上、娘娘获知此事,严责你我。”
段达眼珠滴溜溜转了两圈,突然面露笑容,向鱼俱罗说道:“鱼将军,你一把年纪的人了,怎好要你率精骑去追王爷,不如这样,你留下来,带着大队人马继续按原定路线赶往灵石,由我亲率二十精骑折回头去追王爷,如何?”
表面上听,段达像是在和鱼俱罗商量,实则已然下达了军令。要知道,鱼俱罗资历虽深,但加入晋王骠骑营前不过是一名八品的禁军别将,因受杨广保举,才破格晋升为大都督,而段达却是以正五品的车骑将军的官秩协助李彻执掌骠骑营的,两人的身份和地位差了一大块。因此,听段达如此一说,鱼俱罗明知段达想和自己争功,有意借此机会接近杨广,却也无话可说,只得服从他的命令,就这样,段达率领二十精骑连夜拐回头去追杨广等一行,而把整座骠骑营都交给了鱼俱罗带领,于七天前赶到了灵石。
………………………………
第284章 灵石遭遇战(上)
鱼俱罗率领骠骑营抵达灵石堡的次日,就发现了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虽在并州首府晋阳西南方向,但毗邻长城,且地势平缓,极为适合突厥铁骑长途奔袭。特别令鱼俱罗感到不解的是,灵石那座被当做烽火台使用的堡坞中居然没见到一个驻守军士的影子。
于是,鱼俱罗当即下令,派出三十名弓弩手进驻堡坞,随时监视长城以外的动静,而自己则带领着大队人马驻扎到了距堡坞一里外的灵石堡镇上,尔后即派出多名斥候,向南打探杨广一行的动向。
一连七天过去了,斥候纷纷来报称,从灵石到潞州,自始至终没见有杨广一行的踪影。
鱼俱罗得报后,掐指估算了一下日子,离杨广书信中约定和大队人马会合的日子仅剩下两天了,不但杨广一行没有任何消息,而且段达和自己也失去了联络,倘若两天后再见不到杨广和段达的踪影,自己该不该进晋阳城中把实情向张威、王韶两位行台仆射及骠骑营统将李彻禀明呢?
当晚,正当鱼俱罗心急如焚,举棋不定之时,突然得到驻守堡坞的军士来报,灵石长城以外发现有大批的突厥骑兵来袭。
鱼俱罗得报,不由得大吃一惊,心道:“灵石距晋阳城咫尺之遥,自七天前率领骠骑营抵达灵石之后,没听说晋阳附近有大的战事,这是从哪儿冒出的大批突厥骑兵,会夜晚偷袭灵石堡坞呢?”
“传命全营列队备战。”鱼俱罗心中生疑,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当即下达了全营集结迎敌的军令。
苍茫夜色中,鱼俱罗手提排云大刀,骑马率领晋王骠骑营近三百名军士急忙赶往堡坞增援,却已然来晚了一步。
就在军士回营向鱼俱罗报告敌情的不足一刻钟时间里,突厥铁骑已突破了灵石堡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了灵石堡镇中,其先头部队正和鱼俱罗率领的骠骑营将士在半道遇了个正着。
鱼俱罗抬眼见冲在最前头的几名突厥骑兵手中挥舞着寒光四射的马刀,一路呐喊着直朝自己冲了过来,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率领的这一营将士放在眼中,不由得大怒,手中一扯马的缰绳,挺刀从队列之中冲出,迎着突厥骑兵就杀了过来。
灵石堡坞内虽没留下一兵一卒驻防,然晋阳城内有上万府兵守城,这支突厥铁兵人数约在四百人骑上下,原是为抢掠灵石堡镇而来,自然想速战速决,趁着晋阳城内大批的隋军赶来增援之前,冲进镇中,抢了东西就撤退,因此压根儿也没想着要和鱼俱罗列兵布阵,对垒较量一番,一经攻破了堡坞,即齐声呐喊着径直朝镇上冲杀了过来。
可是,也怪他们命不好,今晚在灵石镇外遇到了大隋猛将鱼俱罗。
暗夜当中,但见鱼俱罗双掌间刀光闪耀,刹那间就将四五名迎面冲来的突厥骑兵劈落了马下。随后而至的突厥骑兵见对方来势不善,只得纷纷勒住胯下战马,在鱼俱罗面前列开了阵势。
鱼俱罗身后是火光一片,军士手中打着的火把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反观突厥这边,却是黑压压一片,只借着自己身后的火光,依稀能看出对面的突厥骑兵人人身裹兽皮,肩披长发,手持弯刀,形容狰狞,相貌可怖。
突厥队伍当中窜出一匹战马,马上之人挥动马刀,操着不甚流利的汉话向鱼俱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好生回话,不然,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鱼俱罗仰面大笑道:“你奶奶的,被老子砍下几颗狗头,才想起问你老子是谁来了?无需废话,尽管放马过来就是,老子倒要看看,你们当中有哪一个能在老子这口排云刀下闯将过去。”
对方像是突厥骑兵队中专一负责通译之人,听了鱼俱罗这番话,再不搭话,拔转马头,回到本方队列当中,向带队的头领禀报了一通,又策马来到鱼俱罗近前,用马刀点着鱼俱罗,傲慢地说道:“老子,我家王子方才说了,今晚只要你肯主动下马受死,我家王子便可饶了你身后这队军士。。。。。。”
他话音未落,从鱼俱罗身后冷不防窜出一匹战马,马上之人手持一杆马槊,冲着突厥通译便刺了过来。突厥通译见势不妙,忙举刀来挡马槊,哪知这一刺是虚,但见来人陡然变刺为扫,挥动马槊拦腰将那突厥通译便扫落了马下,两腿一伸,一命呜呼了。
鱼俱罗待看清从自己身后冲上来,一槊扫死通译的正是骠骑营中三营的管带裴虔通时,正欲开口喝令他退下,却见突厥骑兵队中万箭齐发,无数的羽箭朝着自己和裴虔通便射了过来。
“小心突厥人放箭。”鱼俱罗大吼一声,挥动手中排云大刀,一边格挡着迎面射来的箭支,一边挡在了裴虔通马前。
箭雨当中,突厥铁骑齐摧战马,呼喝着奔着鱼俱罗便冲杀过来。
其中,有十几骑将鱼俱罗和裴虔通团团围在当中,而其他的大队人马竟绕过鱼俱罗,径直向他身后的骠骑营队伍中冲了过去。
“全体将士听令,列成方阵,将突厥人挡在镇外。”缠斗鱼俱罗的十几名突厥骑兵异常骠悍,显然是突厥部族当中数一数二的勇士,不仅精擅马上格击之术,而且相互配合地十分默契,三两个抵挡不住鱼俱罗手中的那口排云刀,便有同伴在旁施放冷箭,分散鱼俱罗、裴虔通二人的注意边,使他俩无法全力应战。鱼俱罗眼瞅着大队的突厥铁骑从自己身边冲过,扑向了身后的骠骑营队伍,情急之下遂大声下达了列阵迎敌的命令。
这支骠骑营队伍成立之初,李彻就严命段达和鱼俱罗两位佐领每日带队操演杨素设计的方阵阵法,为的就是在并州与号称无敌的突厥铁骑遇上时,能以此阵法阻遏住突厥铁骑的进攻。不料,鱼俱罗在灵石堡等了七天,没等到杨广,却等来了突厥铁骑,这座步、车、骑混编的方阵阵法能否成功地拦阻住突厥铁骑,就看今晚的了。
………………………………
第285章 灵石遭遇战(下)
骠骑营将士听到鱼俱罗结阵阻敌的命令,当即便有一队弓弩手从队列当中跨步向前,齐刷刷地在突厥骑兵马前蹲卧成一排,张弓搭箭,对准迎面冲来的突厥骑兵就是一通齐射,不待对方冲至弓弩手身前,自这队弓弩手身后,便有车军驾着七八辆战车上前护住了弓弩手,战车上旋即有军士在车前抛下鹿角、撒下铁蒺藜等障碍物,迫使突厥铁骑的冲锋不得不缓了下来。
突厥大队人马才缓得一缓,从方阵当中又射出一通冷箭,立时便有几名突厥骑兵中箭,翻身栽落到了马下。趁着对方攻势被迫停滞下来的片刻功夫,骠骑营队伍当中车军驱车变换队形,结成了一座四四方方的方阵,将突厥铁骑冲往灵石堡镇上的道路完全堵死了。
鱼俱罗掩护着裴虔通,与十几名突厥铁骑缠斗了几个回合之后,在马上回头望见身后不远处方阵已然布成,并成功地阻住了突厥大队骑兵向镇内的攻势,不由得精神大振,挥动排云刀,左劈右砍,两三个回合间已将半数纠缠自己两人的突厥铁骑斩落马下,旋即冲裴虔通打声招呼,调转马头,奔着方阵内便冲了过去。
要知道,方阵虽已结成,但阵中若无统军将领居中指挥调度,便如同一同死阵,只能起到阻挡对方进攻的作用,而无法瞅准时机,给来犯之敌以致命的反击。也正是因为鱼俱罗深谙此阵法个中精义,眼见着身后的将士虽已成功地结成了方阵,而营中除自己和裴虔通外,并无一人能担当指挥军士变换阵势,反击敌军的重任,故而才如此心急地要返回阵中,指挥阵中将士适时对突厥铁骑展开反击,彻底逼退他们。
鱼俱罗左劈右砍,杀开一条血路,和裴虔通两人一前一后,眼看着就要在突厥骑兵队列当中撕开一条缺口,穿行而过,返回方阵当中了,就在这时,从二人身后“嗖”地一声射来了一支长箭,不偏不倚,正射中裴虔通胯下的那匹战马,那马吃痛不住,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把马背上的裴虔通生生摔了下来。
裴虔通不愧是身负武功之人,虽然意外落马,反应却十分敏捷,身子刚一落地,就使了一招“鲤鱼打挺”,挺身跃起。可是,未等他跃起站稳,突厥队伍中霹雳闪电般冲出一骑,马上之人不容裴虔通有任何还手之机,从马背上一伸手,拎起裴虔通,挟至腋下,掉头就走。
鱼俱罗听到身后声响不对,勒住马缰,回头观瞧,正看到一条彪形大汉从突厥队伍中冲出,生擒活捉了落马的裴虔通,欲返回已方队列当中。
鱼俱罗催马便追了过去,挥动掌中排云大刀,要一刀劈了那突厥大汉,从他手下解救回裴虔通。哪知,他掌中排云大刀尚未举起,耳边就听弓弦响动之声,一支长箭再次从对面的突厥队伍中射出,直飞向他的面门。
鱼俱罗暗叫声不好,忙挥刀来格挡长箭,却不料第一支长箭才被他挡落在地,紧接着又是三支长箭如连珠般分上中下三路向自己射了过来。
鱼俱罗慌忙挥刀格箭,磕飞了射向他胯下战马的两支,却没来得及挡住射向他心窝的那一支,急切间鱼俱罗眼见挥刀磕飞这支长箭已然来不及了,忙尽力在马上一偏身,这支长箭没有射中他的心窝,却一箭钉进了他的左肩里,疼得鱼俱罗在马背上晃了两晃,险些没一头栽落马下。
骠骑营方阵当中,早有军士在阵中望见已方的两位将军,一位被对方生生地掳走,另一位肩头也中了对方一箭,便有十几名步军手持盾牌、短刀从阵中冲杀出来,掩护着鱼俱罗仓皇退入了阵中。
鱼俱罗自出道以来,一向罕遇敌手,纵使是自幼得世外高人真传,武功超绝的赤髯少年张仲坚,和他交起手来,也难免落于下风,可今晚在灵石堡却躲不过突厥人射来的一箭,没能及时救回裴虔通。
他在十几名步军的拚死掩护下,退到了阵中,心中犹觉窝火,抬手“噌”地一声竟生生拔出了射入肩头的那支长箭,放在眼前细细观瞧。旁边的军士看到自己营中的主将如此骠悍,皆不由得咂舌称奇。
这支长箭较寻常隋军所用的箭支长了约有一尺有余,箭头也比一般的箭头宽约近一指,精钢制成的箭头泛着微微的蓝光,异常锋利。
靠近身旁军士手中打着的火把,鱼俱罗十分真切地看到:这支射伤自己的长箭箭头上刻着一颗张着血盆大口的狼头。
鱼俱罗自幼生长于北境,素知突厥人一向以狼族自居,自认为狼的后裔,这支长箭箭头上清晰地刻有一颗儿狼头,显然射箭之人在突厥部族当中应是地位显赫之人,回想起不久前被裴虔通一槊扫死的那名突厥通译曾提到过一位突厥王子,鱼俱罗倏地感到一惊:莫非今晚自己在灵石遭遇到了突厥主力部队?这位射伤自己的突厥王子箭术竟如此高超,居然也擅使连珠箭法?
鱼俱罗只顾盯着手中这支镌有狼头呆呆地出神,浑然忘记了自己肩头汩汩流出的鲜血。有军士瞅不过去,忙找来棉布为鱼俱罗包扎住了伤口。
自己虽回到了阵中,然而裴虔通却落入了突厥人手中,鱼俱罗强忍住肩头的伤痛,急于从突厥人手中抢回裴虔通,当下便传命全营将士,阵形不变,催动战车,缓慢地向突厥骑兵队伍进逼了过去。
这支突厥骑兵带队的头领自谓箭法在整个突厥部族当中数一数二,今日接连射出四支“天狼箭”,却只射杀了对方一马,射伤了一人,当下心中也暗自惊奇:据报,隋朝新任河北道元帅杨爽已率重兵挥师东进,集结于临榆关下,晋阳城附近应该不会留有如此骁勇的将领带后驻守,今晚自己亲率五百精骑,前来洗掠与晋阳近在咫尺的灵石堡,本意是想引杨爽回兵来救晋阳,如按往日兵力强弱论,自己今晚带来的这五百突厥铁骑至少能抵得上隋朝三千军队,却不料尔今被一支不足三百人的队伍阻挡在灵石堡镇外,前进不得。
想到这儿,他犹不肯满足于擒获了对方一员将领,将手中长剑向前一指,手下的五百突厥铁骑立马列队朝着鱼俱罗率领的方阵迎了上来。
………………………………
第286章 守强攻弱
杨素设计出方阵阵法,原就是针对突厥号称天下无敌的铁骑。
按他原本的设想,当隋军受突厥铁骑的突袭之时,由三百名车、步、弓、骑混编的军士结成方阵,以八到十辆战车当做阵墙,既能避免隋军中人数最多的步军直接受到突厥铁骑的扫荡,又能有效缓解突厥铁骑进攻的节奏。这些战车车厢系用榆、柳等硬木精工打造而成,四面皆包有约半寸厚的铁皮,即使是如虎豹之类的猛兽,也难以撞破战车布成的阵墙,突入阵中,更不用说突厥人胯下的战马了。
在方阵阵法当中,车军负责驾驶战车布成阵墙,并在阵墙外撒布障碍物,使敌方骑兵难以靠近、攻破阵墙;弓弩手分做两拔,藏身于战车之后,交替发射弓弩,射杀阵外的敌军;步军多持长柄兵器,负责抵挡靠近阵墙的敌方骑兵。三个军种的军士相互配合,便能确保在兵力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两天内,方阵很难被敌方的骑兵攻破。
待到敌军战力削弱之际,方阵当中埋伏的少量轻装骑兵则可冲出方阵,对敌军展开反击,和步军配合,转守为攻,一举击退敌军。
杨素满指望依靠自己殚精竭虑设计出的方阵和战法,能够博得杨坚的青睐,起用自己为将,亲率三军与突厥铁骑一战。可哪知,杨坚对方阵的兴趣要远胜于对杨素本人的兴趣,阵图不但照单收下,当面狠狠地夸赞了杨素一番,而且命人描摹数百份,下发北境军中,立为大隋军队基本战法,但对杨素本人,却赞而不用,若不是之后不久华州事急,独孤后临危荐杨素,还不知这位大隋朝数一数二的文武大才要到何时才能施展抱负呢。
闲话少说,鱼俱罗因裴虔通被捉,欲催动方阵,向这支突厥铁骑展开进攻。但是他一旦真正下达了全军前进的命令,才发现,方阵阵法设计的初衷在守不在攻,八九辆体形庞大的战车要保持方阵阵型向前进逼,动作不仅极为迟缓,根本对来如风、去如雨的突厥铁骑造不成任何威胁,而且整个阵型向前移动的同时,还妨碍了阵中的步军和弓弩手相互配合,远近互补,进攻敌军。
事有凑巧的是,今晚带队夜袭灵石堡的突厥头领并不满足于活捉了一个裴虔通,而是想要一举全歼晋王骠骑营,抢掠灵石镇,同时向手下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所以,才使得鱼俱罗指挥的这座方阵和突厥铁骑之间展开了一场攻守大战。
当时,突厥铁骑纵横漠北,号称天下无敌,并非无嵇之谈。按一人一骑论之,其标准装备包括:人马各一套兽皮软甲,将战马和马背上的骑士包裹得分外严实;一柄长弓、两袋共六十支羽箭,以便骑士能最大限度地射杀远距离的敌军;长短各一把兵器,长兵器以长柄马槊为主,短兵器以突厥弯刀为主,能够根据遇到的敌军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兵器对敌;同时,每位突厥骑士身上还备有足够其十天所用的饮水和干粮,即使在得不到有效补给的情况下,也能驰骋数百里,展开长途奔袭。
早在杨坚在前朝入朝执政之时,就曾想打造一支装备能和突厥铁骑相抗衡的精锐骑兵部队,无奈中原大地上百年硝烟战乱不断,国力极为羸弱,以至举当时北周全国之力居然凑不齐一万匹战马,组建自己的重装骑兵。
带队夜袭灵石堡的突厥头领一声令下,五百突厥铁骑分三面向鱼俱罗统带的方阵发起了猛冲。除有零星突厥骑兵被阵中发射出的弓弩射中,人仰马翻之外,须臾之间,大队的突厥铁骑都突破了箭阵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冲至了方阵近前。
“全队就地停下,步军向前,御敌于阵外。”鱼俱罗在阵中见敌军攻势凶猛,已进逼到了阵前,急忙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百十名手持长枪、钩连枪的步军代替弓弩手,布列到了阵墙四周,与此同时,整座缓慢向前挪动着的方阵也停了下来。
突厥骑军一个疾冲下,大队人马就冲至了方阵近前,纷纷抡动手中的长柄马槊,砸向列成方阵阵墙的一辆辆隋军战车,想要直接将战车砸毁,使隋军藏无可藏。
然而,就在他们急于砸毁战车,突破阵墙,冲进阵中,全歼隋军的同时,一杆杆长枪从阵中突然刺了出来,直刺向突厥骑兵胯下的战马。由于没想到阵中的隋朝军队还留有这么一手,不少突厥人骑坐的战马纷纷中枪扑倒,眨眼间数十名突厥骑兵就被负伤的战马撂翻在地,有的直接被阵中的隋军用长枪刺穿身体,死于非命,有的则被后来冲上来的已方战马踩踏负伤,一时间惨嚎之声不绝于耳。
带队的突厥头领在后面不远处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陡地把手中长剑一举,用突厥话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向阵中投掷火把,烧死他们。”
这支突厥铁骑选择在夜间越过长城,抢掠灵石堡,本就忌讳点燃火把照亮,引起晋阳城中的隋军注意,此时听到头领下达了投掷火把,烧死敌军的命令,才纷纷摸出随身携带的引火之物,刹时间点燃了上百束火把,奋力向方阵之中掷去。
方阵之中的鱼俱罗显然没料到突厥人会采用向阵中投掷火把的办法逼自己就范,眼见得被突厥骑兵投掷到阵中的火把瞬间引燃了两辆战车,且阵中的火势越来越大,麾下的将士也有身上着了火的,发出阵阵惊叫,鱼俱罗这回真红了眼,也不顾自己肩上还带有箭伤,双手把排云刀朝空中一举,大吼了一声:“阵形散开,骑兵列队,随我冲出阵去,灭了这群突厥人。”
充做杨广近卫的这支三百人组成的骠骑营中,骑兵统共只有五十人骑,段达调头追赶杨广一行又带走了二十骑,因此现在阵中的隋军骑兵总数不过三十人骑,而阵外的突厥铁骑数量多过隋军十倍不止。
即使是这样,听得主将下达了进攻命令,阵中的这三十名隋军骑兵没有一个有半点儿迟疑,各催战马,手举马刀,齐声呐喊着跟随鱼俱罗冲出了方阵,直扑向阵外的突厥铁骑。
………………………………
第287章 惨胜
鱼俱罗素有万夫不挡之勇,此时又因见突厥人使出了卑鄙的手段,欲用向方阵中投掷火把的方法强逼隋军阵型大乱,不攻自破,激起了他胸中真火,竟不顾敌我双方骑兵数量极为悬殊,亲率三十人骑,冲出了方阵,直扑敌方头领。
包围在方阵四周的突厥铁骑猛然见敌方阵中冲出一支骑兵,发疯似地径直杀向已方头领所驻马的位置,当即纷纷纵马紧追了上来,不多时已将鱼俱罗和三十名隋军骑兵团团围在了当中,槊砍刀劈,欲将鱼俱罗等人立时剁为肉泥。
鱼俱罗舞动掌中这口排云大刀,左劈右挡,前砍后撩,虽然接连砍翻了十几名突厥骑兵,却终因寡不敌众,眼睁睁地看着随自己冲出阵来的隋军骑兵一个个死在了突厥人手中的马槊、弯刀之下,眨眼间已所剩无几,不由得心底一凉,暗自叹道:想不到我今晚会命丧此处。
不行,就是死,老子也得拉个垫背的陪我一道去死。鱼俱罗双眼一瞪,挥刀砍翻了两名拦住他去路的突厥骑兵,纵马冲出了包围圈,挺刀扑向立马于阵外的突厥头领。
突厥骑兵一见鱼俱罗杀红了眼,不顾一切地扑向已方头领,也都拚了命。有七八名突厥骑兵奋不顾身地从马背上跃起,拚死命抱住了鱼俱罗,合力将他拖下了战马。
也就是鱼俱罗,要换做寻常的隋军将领,被突厥人如此玩命儿地拖下了战马,多半是九死一生,凶多吉少了。
可是,鱼俱罗偌大的身躯虽然冷不防被几名突厥骑兵合力拖下了战马,急切间却没有自乱阵脚,借着对方数人往下一坠之力,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死死将拖自己下马的几名突厥骑兵压在了身下。
可怜这几名突厥骑兵,为救自己的头领,被足有二百多斤重的鱼俱罗压得骨断筋折,当时就断了气。
饶是如此,鱼俱罗一旦被拖下了马,要想再次冲破对方的包围圈,直扑对方的主将,可就比登天还难了。蜂拥而至的突厥骑兵在鱼俱罗周围组成了数道包围圈,严丝合缝地将他独自一人围在了当中。
鱼俱罗一经落地,即十分迅捷地翻身从平地跃起,顺手抄起了自己那杆排云大刀,横抡着在自己身前身后扫了一圈儿,迫得周围的突厥骑兵纷纷后退,一时间没有人敢留然敢靠近他。
即便如此,可鱼俱罗心里也清楚,这回再想突破重围,可就难了。
眼瞅着自己改用火攻的办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驻马于阵外的那位突厥头领脸上不禁泛起了得意的笑容。随即,他见鱼俱罗孤注一掷,竟然率领阵中仅有的二三十名骑兵破阵而出,奔着自己所站的方向疾驰而来,并且在只剩下鱼俱罗一人的情况下仍坚持与自己手下的数百骑兵挺刀对峙,心下不免感叹:隋朝军队中竟也有如此不畏一死的将领。
由于在镇外已与鱼俱罗统领的隋军相持多时,突厥头领唯恐晋阳城中的大批隋军随时都有可能赶来增援,因此不欲在此耽搁过多的时间,随即向层层围住鱼俱罗的手下下达了从速斩杀鱼俱罗,全军撤退的命令。
突厥骑兵得到头领格杀勿论的军令,一拥而上,就要以众欺寡,将包围圈中的鱼俱罗乱刃分尸。
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策马立于包围圈最外一层的数十名突厥骑兵只觉胯下的战马突然莫名其妙地变得躁动起来,旋而,一股焦糊气味窜入了这些突厥骑兵的鼻腔之中。
他们扭回头一看,惊得嘶声吼叫起来:“马尾巴怎么着了?”
当他们发现自已胯下骑坐的战马被人烧着了尾巴时,已经为时过晚了,一匹匹被点燃尾巴的战马像发了疯似的四下横冲直撞,霎时间就将数百名突厥骑兵组成的层层包围圈冲了个稀里哗啦,溃不成军。
鱼俱罗本已抱着杀一个是一个的必死想法,一心准备着多拉几个突厥骑兵和自己结伴上路,此时突然见突厥阵中起了躁乱,忙趁势舞开掌中大刀,就近砍翻了一名突厥骑兵,夺下他胯下的战马,翻身上了马,挥动大刀,掉头向已方的队伍中冲杀过去。
那位突厥头领不意陡生变故,手下自乱了阵脚,使得已成案上之肉的鱼俱罗活脱脱地突围而出,退回了隋军队伍当中,气恼之余,已知今晚势难达成目的,喝令三军制服受惊的几十匹战马,匆匆撤出了灵石堡。
鱼俱罗死里逃生,退回到隋军队伍当中,缓过一口气来,这才发现,方才出阵那一通拚命厮杀,自己带去的三十名隋军骑兵已全部阵亡,连他自己身上也添了好几处伤口。
“鱼将军,我这一招以毒攻毒,火烧马尾巴的计策如何?”
鱼俱罗正在神伤之时,突听马前有人向自己问道,他低头一看,原来是鲜于罗带着二三十名手持火把的军士正笑吟吟地立于马前,望着自己。
“方才是你,救了我?”这时,鱼俱罗才算彻底明白过来,是鲜于罗率领一干军士,趁突厥骑兵全力合围自己之际,烧着了突厥骑兵的马尾巴,才使自己逃得了一条性命。
鲜于罗虽然对兵法一道不甚了了,可贴身护从杨广经年,脑子里的鬼点子却不少。当突厥人改用火攻,点燃了当做阵墙之时,他就躲在一旁,暗中寻思如何破解突厥骑兵强大的攻势。待到眼见鱼俱罗孤注一掷地率领阵中全体骑兵冲杀出去,反被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层层包围起来时,眼望突厥骑兵胯下那一匹匹战马,鲜于罗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于是,他便亲率二三十名步军,分散潜行,悄悄溜到了最外一层包围圈的那数十名突厥骑兵马后,点起火把,烧着了数十匹战马的马尾巴,使得突厥阵脚大乱,成功地救出了鱼俱罗。
“侥幸,侥幸啊。”
鱼俱罗强打起精神,集合所余人马,清点双方伤亡情况,发现突厥此次趁夜来袭,前前后后被自己率部斩杀的统共不到四十人骑,而自己这方,不但身为三队管带的裴虔通被突厥人掳走,三十名骑兵全部阵亡,即连步、车、弓其他三个军种也多有伤亡,统查下来,灵石堡外和突厥铁骑这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即便结成了方阵对敌,骠骑营伤亡的人数也几乎达到了对方的三倍之多。
所以,当次日晌午,杨广一行抵达灵石堡时,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