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就是与你分离既久,心中甚是挂念哪。这不,一得到你的消息,大哥就特地赶来看你了。”张仲坚站起身,迎向冯小惜。

    “大哥今晚来得倒是巧了。”冯小惜有意避开张仲坚,径直走到李靖身边,为张仲坚作着引见,“这是小妹尚未成亲的夫婿李靖,大哥还没见过吧。”

    李靖坐着没动,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算是承认了。

    张仲坚丝毫没有惊讶的表情,转身向李靖问道:“但不知李将军何时与我这妹子定下的这门亲事,媒人是哪一位?你俩这是要到哪里去呀?”

    不等李靖开口答话,冯小惜已抢先答道:“是晋王殿下做主,为我俩定下的亲事,我俩……”

    她话没说完,身旁的蔓娘一扯她的衣袖,低声嗔责她道:“一个姑娘家的,李郎没说话,你急的是哪门子?”

    “哈哈,李将军,是这样吗?”张仲坚不怒反笑,向李靖问道,“可据我所知,李将军并无迎娶我这妹子之意,你此番北上,最想见到的也并不是小惜的父母双亲,而正是在下吧。”

    此言一出,冯小惜先是一惊,继而似是猜到了什么,两眼瞪视着李靖,想听听他有何话说。

    李靖仍旧稳坐未动,冷笑一声,说道:“不错,与冯小惜北上探亲是虚,在下此行专为尊驾而来。尊驾既已在这‘百顺老店’内外埋伏下了人手,摆下了阵势,待要怎样,就请划出道来吧,在下情愿奉陪。”

    “李靖,你,你……”冯小惜吃惊地看着李靖,仿佛不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

    “李将军既然明知这座客店已尽在我的掌控之中,犹能表现得如此沉稳,想必是对尾随其后的那队官军还有所期许吧。”张仲坚冲蔓娘使了个眼色,命她拉着冯小惜退在一旁,略带得意地冲李靖问道,“若是我告诉你,段达带领的援军被我的手下引向了别处,今晚不会来此增援,不知李将军还坐不坐得住了?”

    李靖闻言,心里不由得咯噔一沉,瞟了一眼受张仲坚指使拉着冯小惜退至一旁的蔓娘,明白自己和冯小惜才出建康不久,就被张仲坚在身旁埋下了颗钉子,遂沉声向他问道:“你待怎样?”

    “方才我不已经说了吗,张某此来,系专程来探望我这位妹子,顺便也想见识见识,鼎鼎大名的李靖将军是何许人物?”张仲坚望着满面失望、神情沮丧的冯小惜,心中暗喜,从容答道,“李将军虽系奉命前来诱捕张某,可张某却做不来以众欺寡的事。不如这样吧,于公,你我二人各为其主效命;于私,你我都是为了小惜妹子才有缘相会,今晚咱们便在此处一较高下。若李将军胜得过张某,张某决不再为难李将军,如何?”

    李靖并不相信张仲坚说的话,仍寄希望于段达率部及时赶来增援,遂有意拖延时间,拍案而起,冲张仲坚喝问道:“张仲坚,事到如今,就莫要再故作大度,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了吧。你若真是英雄豪杰,如何会屡屡潜入建康,做下为人不齿的宵小之事?我且问你,王韶仆射、心意师太是否皆死在你的剑下?”

    张仲坚哈哈大笑道:“李将军目下自身难保,犹在想着为那杨广卖命,欲用激将法诱使张某说出建康两起命案的真相,这份忠心和胆量,倒令张某佩服得紧哪。不过,欲知真相,须得先胜得了张某再说。怎么样,咱俩是比试拳脚,还是比试剑法哪?”

    因亲耳听到李靖承认迎娶自己是假,借机诱捕张仲坚才是实而羞愤交加,心灰意冷的冯小惜此刻忽然向张仲坚问道:“那晚潜入同光尼寺心意师太宿房的那人,真的是大哥你吗?”

    “妹子,这些事待大哥料理了这个虚情假意的小子,再与你细说不迟。”张仲坚说着,陡然猱身向前,冲着李靖面门就是一拳打来。

    李靖侧身避过拳锋,伸出左手来叼张仲坚的腕子,趁张仲坚撤招换势的空当,将右手握着的那只酒碗连同一整碗的酒水兜底向张仲坚的面门扣了过去。

    张仲坚不避不闪,施展出泥牛入海的内功,只见那酒碗里的酒水像一道银线尽被他鲸吸到了嘴里,旋即骈起二指将酒碗磕飞,照定李靖,霍地喷出一道水线,竟将吸到嘴里的酒水当做了暗器,打向了李靖。

    李靖想不到张仲坚的功力如此深厚,骇然变色,才欲抽身避开那道水线,不料张仲坚几乎在喷出水线的同时,二次跃身向前,挥起一拳砸向了他的胸前。李靖此时再要抽身已然来不及了,只得缩头藏颈先避过迎面而来的那道水线,握紧拳头,奋力硬生生地挡了张仲坚一拳。

    两人二拳相抵,张仲坚被震得连退数步,勉强稳住了身形,而李靖终因气力上稍逊对方一筹,竟被张仲坚这一拳震得“蹬蹬蹬”一连退了十几步,收势不住,仰面跌倒在地。

    “李靖!”站在一旁的冯小惜目睹李靖被张仲坚一拳震得跌倒在地,发出一声惊叫,正要疾步向前来扶李靖,却被蔓娘死死地拉住了。

    李靖人虽被张仲坚一拳震得跌倒在地,但躺在地上暗自运气,发觉自己并无大碍,经方才两人对了一拳,李靖发现若论气力,自己决不是张仲坚的对手,遂眼珠一转,决定改变打法,使了个“鹞子翻身”,一跃而起,施展出“凌波三纵”的轻功,径直向楼上的客房窜去。

    张仲坚误以为李靖与自己对拳吃了亏,欲夺路而逃,紧随其后追了上来。

    李靖眼见张仲坚尾随自己上了二楼,倏地飞身跃过栏杆,纵身跳了下来,带着张仲坚在楼上楼下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打算待张仲坚步法稍滞之时,抓住机会,施以反击。

    岂料,张仲坚跟着李靖楼上楼下兜了两圈后,竟突然停下了脚步,冲李靖喝问道:“你这‘凌波三纵’的功夫是何人所授?”


………………………………

第857章 三侠初聚首(下)

    李靖不防被张仲坚一语道破自己施展的轻功,也是一怔,诧意地问道:“你识得这路步法?”

    “你的师父是谁?快说。”张仲坚向前跨了两步,厉声问道。

    “你有本事便来追我呀,尽问这些不相关的做什么?”李靖站在与张仲坚相距约十几步开外的地方,昂首答道。

    “哼,你道我追不上你吗?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留心,看剑。”说声留心看剑,张仲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腰间抽出佩剑,竟是脱手将手中佩剑朝李靖飞掷了过去,自己则紧随着佩剑飘然向前奔了过去。

    “飞剑刺蝇!”被蔓娘死死拉住,在一旁观战的冯小惜不禁惊呼出声道。

    这一手“飞剑刺蝇”的功夫实则是数年前张仲坚奉命潜入杨素府中那段时间自己独创的剑法,冯小惜正是因欲学这手剑法才答应跟随张仲坚私奔的,与别的任何一路剑法大不相同,这手“飞剑刺蝇”的剑法讲究的就是掷剑、追剑、用剑伤敌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专一对付轻功身法胜过自家的敌手,如今张仲坚面对施展“凌波三纵”的李靖,使出这手剑法,可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靖没想到张仲坚在追赶自己不上的情况下会首先拔剑,并且一出剑就将佩剑当做了暗器掷向了自己,急切间不及细想,“呛啷”一声也拔出了佩剑,想要拔挡迎面飞来的那柄长剑。

    孰料,未等他手中的佩剑挥出,张仲坚已飞身赶到了近前,劈手抓起那柄飞剑,挥剑改向李靖下盘横扫了过来。李靖急忙横剑来格张仲坚手中的长剑,却不料张仲坚挥剑横扫这一招是虚,同时挥起左拳,结结实实地砸中了李靖的胸膛。

    李靖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直飞出三丈开外,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李靖!”冯小惜不忍看到李靖命丧张仲坚之手,奋力挣脱蔓娘的拉扯,冲向李靖。

    然而,张仲坚这回却不再给李靖任何机会了,横身拦在冯小惜身前,再次朝李靖掷去了手中的佩剑,想把李靖像只苍蝇似的钉在地上。

    李靖被张仲坚一拳砸中前胸,足足飞出三丈开外,重重地落在地上,但觉胸口发热,一口鲜血险些儿脱口而出,好在他头脑尚保持着清醒,一经倒地就强忍住胸口的巨痛,顺势一串翻滚,堪堪躲过了张仲坚向他掷来的那一剑。

    张仲坚眼见李靖被自己一拳正打中前胸要害处,居然仍能躲过自己的一式飞剑,遂更加坚定了今日务须除去李靖的决心,不顾冯小惜的极力拦阻,迈大步向前,欲结果了李靖的性命。

    李靖本就中了对方一记重拳,加之方才出于本能的一连串翻滚,此时胸中气息上涌,再也忍不住了,“哇”地吐出一口鲜血来。

    张仲坚刚好走到李靖近前,冷不防被他口中吐出的鲜血砰溅了一身,嘴里说声“晦气”,抬腿正要给李靖致命的一击,却被从后面赶来的冯小惜死命拖住了。

    “大哥,求求你,就饶过李靖一条性命吧。”

    冯小惜越是为李靖求情,张仲坚心里就越是难免泛起一股浓浓的醋意,他正欲挣开冯小惜,抬腿结果李靖的性命,却没想到吐罢一口鲜血的李靖趁他一分神的空当,及时抓住机会,给他来了个绝地反击,从地上一跃而起,施展出“大力金刚掌”中的一招“排山倒海”,陡出双掌,重重地打在了张仲坚的前胸处,随即趁他胸前中掌之际,跨步向前,赶至张仲坚的身后,将他一把揽住,右手死死地扣在了张仲坚的咽喉致命处。

    堂内的形势转瞬间产生了惊人的逆转,方才还占尽上风的张仲坚倏忽之间就变成了李靖手中的人质,直看得冯小惜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蔓娘一见张仲坚反被李靖牢牢地挟持住了,大叫一声:“兄弟们,还不快出来救当家的。”迈步向前,俯身从地上捡起李靖的佩剑,抵在了冯小惜的后心处。

    听到堂内蔓娘的呼唤,从堂外涌进来足足有三四十位手拿刀剑的壮汉,虎视眈眈地望着李靖。

    “你真的是姐姐的奶娘蔓娘吗?为何要如此对我?”冯小惜回身怒问蔓娘道。

    “二小姐,你没认错人,我就是蔓娘。”蔓娘用剑死死地抵住了冯小惜的后心,答道,“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年来若不是指靠着当家的和这些兄弟们关照,蔓娘只怕早已随小姐去了。二小姐,你莫忘了,小姐是被谁害死的,咱们的朝廷又是被谁给灭的?无论是河北、关东、还是如今的江南,已经尽沦为了这些关陇胡虏的征服之地。你却还在执迷不悟,要替这个杨广的鹰犬苦苦求情吗?”

    “叫这些人统统退到堂外,否则,我立时便要了张仲坚的性命!”李靖扣在张仲坚咽喉处的手指稍一用力,痛得张仲坚闷哼了一声,他借机大声冲蔓娘叫道。

    “二小姐,你可瞧得真切,李靖这小子根本就不会顾忌你的性命。兄弟们,暂且都退下。”蔓娘唯恐李靖伤了张仲坚的性命,一面吩咐人都退下,一面还不忘挑唆道。

    蔓娘的话对冯小惜果然起到了作用,她凝视着李靖,颤抖着声音问道:“李靖,我要你亲口告诉我,你答应娶我,真的只是为了诱捕张仲坚,除此之外,对我,就没有一点儿真情实意吗?”

    李靖避闪着冯小惜的目光,一言不发。

    “我明白了。”冯小惜强忍着泪水,走近李靖,问道,“就算是为了我,求你今晚放过张仲坚,行不行?”

    李靖看着抵在冯小惜后心处锋利的剑锋,心中犹豫移时,终于还是默默点了点头。

    冯小惜见李靖点头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略感欣慰,转身向蔓娘说道:“命你们的人撤到二里以外,过会儿我同你们一起走。”

    “小惜,你真的愿意和大哥在一起?”在李靖挟持下的张仲坚惊喜地向冯小惜问道。


………………………………

第858章 募得谋士

    杨广从牛首山返回建康的第三天正午时分,诸葛颖如约赶到了建康总管府来见杨广应征。

    当他来到建康总管衙署门外,却发现这里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对:衙署门外整齐地排列着两列骠骑营军士,不时地有一些王府的僚属和仆从进进出出,在忙碌着什么。

    诸葛颖向守门的军士报出姓名,声称要求见晋王,只见那军士冲他翻了翻白眼,训斥他道:“王爷哪有空见你?速速离开此地,否则小心将你拿官治问!”

    “这位军爷,请代在下通传一声,原是晋王邀在下今日进城来见他的……”诸葛颖陪着笑脸请求那军士道。

    那军士上下打量了诸葛颖两眼,晃动着手持的长戟,正欲驱赶他离开衙署门前,就听身后有人呵斥他道:“大胆,还不退下。”

    那军士闻声转身观瞧,登时吓得脸色煞白,老老实实退在了一旁。

    原来,从衙署中走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晋王杨广。

    诸葛颖抬眼瞧见杨广一身出门的装束,忙上前施礼参见道:“草民诸葛颖见过晋王殿下。”

    杨广笑呵呵地上前扶起诸葛颖,说道:“若先生再来得迟些,小王只怕就要派人前去请先生到广陵相见了。就请先生与小王同船返回广陵去吧。”

    杨广的贴身近卫郭衍闻言,即命骠骑营军士给诸葛颖牵过一匹战马来。

    诸葛颖本想问问杨广为何急于返回广陵,话到嘴边,才想起凭自己的身份,似乎不宜问及此事,只得冲杨广拱了拱手,说声:“诸葛颖遵命。”与杨广一前一后在衙署门外翻身上了马,在两队骠骑营军士护从下朝着建康北门方向走去。

    待一行人出了城,赶到江边,诸葛颖看到江边早就停泊着一只楼船以及几条“黄龙”战船,杨广在江边下了马,与前来送行的张衡、裴蕴等人道了别,拉着诸葛颖的手一同登上那只楼船,在船首坐定,方开口向他解释道:“昨日得报,朝廷派来的钦差已抵达广陵,故而小王今日走得匆忙了些,只能委屈先生与小王同船返回广陵了。”

    诸葛颖因在三天前听杨广说起过,此番邀自己入晋王幕府是为了在江南更好地推行均田制一事,此时听说杨广携自己返回广陵是为了去迎接朝廷的钦差,不禁问道:“朝廷派钦差来江南,可是为了在江南推行均田制一事?”

    “正是。小王今日之所以特邀先生同船共渡,正欲向先生当面讨教一二,关于如何在江南各地推行均田制一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杨广亲手给诸葛颖端上一碗茶水,问道。

    诸葛颖忙起身逊谢,恭敬地从杨广手中接过茶碗,说道:“此前已蒙王爷开恩,宽赦了草民的族人,草民已感激不尽。如今哪敢在王爷面前搬门弄斧,妄议国是?王爷但有吩咐,草民定当全力照办就是了。”

    “哎,小王邀请先生加入幕府,看中的一则是先生深明事理,大义灭亲的坦荡之举,二则是对先生的先祖诸葛武侯仰慕既久,欲邀先生到小王身边来出谋划策,参赞公务。先生不必推辞,但说无妨。”杨广请诸葛颖在自己下首坐下,诚恳地说道。

    “那,草民就斗胆献拙了。”诸葛颖推辞不过,撩衣坐下,拱手向杨广问道,“不知王爷以为,如在江南推行均田制,需首要解决之事为何?”

    “三天前在牛耳村时小王曾听许公和先生说起过,莫非是清除与官匪勾结,暗中向百姓强征粮帛的蠹虫?这件事我已命人着手在办了。”

    诸葛颖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清除隐匿在民间的蠹虫固然重要,然而若不能使江南百姓相信朝廷推行均田制的诚意,草民以为,均田制仍难以顺利实施。”

    “依先生之见,如何才能向江南百姓显示出朝廷推行均田制的诚意呢?”杨广向前探了探身子,关切地问道。

    “要使朝廷在江南推行均田制的诏旨真正在江南各地得以落实,草民以为,首要之事是用人。”诸葛颖前来应征前已和许德言反复讨论过此事,此时娓娓向杨广解说道,“只有起用一批真正与朝廷同心同德,不惧难,不畏死的忠贞之士深入江南各地督促落实朝廷诏命,才能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向江南百姓显示出朝廷推行均田制的决心和诚意。”

    “哦?先生以为,能替朝廷尽忠效命的忠贞之士是否应当首先从出身于江南的儒士中遴选呢?”

    “草民在牛耳村也曾听说过,王爷招贤纳士,礼祟江南贤士的种种事迹,然则在推行均田制一事上,草民以为,恰恰不能任用江南儒士来督促落实均田制。”诸葛颖见杨广面带不解,遂耐心向他解释道,“江南儒士向有出身高门与寒门之分,其中出身高门者,其家往往拥有成千上万顷良田,朝廷推行均田制就是要将本属其家的田地均分给庶民百姓,自不宜任用这部分人来督促均田制的落实;而出身寒门者往往长期受到当地高门望族的压抑,如任用这批人为朝廷效力,难保其不会挟怨报复,纠枉过正,因此,草民所说的忠贞之士应当首先从河北、中原一带征招,而非江南本地。”

    杨广听了诸葛颖的这番话,似乎和自己先前向朝廷建言的用江南人来治理江南的思路不甚相符,沉吟着问道:“如依先生所说,那么小王此前向朝廷建言的,任用南陈降将和江南儒士来治理江南,岂非是错了?”

    “非也,王爷建言任用南陈降将和江南儒士来治理江南,无非是欲安抚江南百姓之心,而仅就推行均田制一事而言,因事关民间各方切身利益的调整,似任用它方士人为宜,其中原委自不待草民细说了吧。”

    “如依先生所说,岂不是要在江南各地的州县衙署使用掺沙子的办法,一则继续任用南陈旧臣降将来抚绥地方,二则需从河北、中原等地选拔一批忠贞之士,专一负责督促落实均田制?”杨广半信半颖地盯着诸葛颖,自言自语地说道。


………………………………

第859章 李靖获罪

    出乎杨广的意料,从长安赶来广陵传达朝廷拟在江南首推均田制诏命的钦差竟然是杨广的表兄,现任卫尉卿的唐国公李渊。

    卫尉卿在隋朝是负责宫中宿卫的官职,皇后独孤伽罗在建言废黜太子杨勇,另立次子杨广为东宫太子,受到以朝中首相高颖为首的群臣抵触而未能遂愿之后,特调亲信的外甥李渊回京任职,本意是欲加强身边的护卫,提防太子杨勇。

    因此,按常理而言,不远千里赶来广陵传达一道关于朝廷诏准在江南推行均田制的诏旨,本不该派李渊这样一位钦差前来。

    杨广正是由于听说已抵达广陵传旨的钦差是自己的表兄李渊之后,才格外加了份小心,将张衡和裴蕴两位身边最重要的僚属尽留在了建康这个迭发命案的是非之地,自己独自返回广陵前来迎接钦差的。

    趁着与新招入幕府的诸葛颖同船共渡的机会,杨广向诸葛颖详细询问了如何落实朝廷诏命,在江南各地顺利推行均田制需注意的事项,心里大致有了底,遂命人先在广陵总管府为诸葛颖安排下住处,带他先去歇息,自己则带着郭衍径直来见李渊接旨。

    李渊与杨广兄弟二人自开皇初年长安一别,至今已有十几年未见了,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自是不免一番相互寒喧问候。

    在两人寒喧问候已毕,李渊并没有请杨广排设香案,跪接诏命,而是屏退一应随侍诸人,单独将杨广一人留在了议事厅内,向他问道:“阿纵,怎么没见李靖在你的身边随从护卫?”

    杨广见李渊也不向自己传达诏命,一开口说询问李靖的去向,心中大起疑惑,笑着答道:“哦,有一桩公案,我派了李靖的差使。怎么,莫非表兄此来,还另有差使不成?”

    “阿纵,这件事只能你知我知,在我临来之前,娘娘交待的有话,倘使泄露了消息,你我俱都吃罪不起。”李渊压低了声音,表情严肃地对杨广说道。

    杨广心里陡地一紧,知道此时自己不便主动打听事由,只坐直了身子,静听李渊接着说下去。

    “近日从关外传来消息,称彭国公刘昶之子刘居士化名杨钦,潜逃至关外东突厥牙帐,游说都蓝可汗起兵攻隋。娘娘特命我来此捉拿刘居士结义兄弟李靖回朝,审明详情。”李渊郑重地说道。

    刘居士游说突厥起兵攻隋?

    杨广吃惊之余,脑海中不禁掠过了数年前那个唆使人在自己府外深夜擂鼓鸣锣的泼皮公子的身影,一时间对李渊所说的话还难以置信。

    “请晋王从速召回李靖,将他交与末将押解回长安向娘娘复命。”李渊见杨广神情犹疑不定,遂改用官称提醒杨广道。

    “可是……李靖不久前才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活捉了匪首顾姿儿呀,他怎会反叛朝廷?”杨广实在难以接受李靖伙同刘居士一起反叛朝廷这个事实,忍不住为他开脱道。

    “目下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李靖和刘居士串通一气,反叛朝廷,但末将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捉拿李靖回京鞠问,尚请晋王殿下见谅,尽快将李靖交出来吧。”李渊挺身站起,抱拳向杨广请求道。

    杨广忙随着一同站起,正欲继续为李靖分辩,忽听厅门外郭衍大声禀报道:“王爷,衙署门外现有李靖自缚其身,求见王爷请罪。”

    这一下事发突然,且当着李渊的面儿,杨广推无可推,只得沉着脸命令道:“传他进来吧。”

    稍顷,果然见李靖双手被缚于身后,从门外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杨广面前,挺直了腰板,朗声说道:“末将有负殿下重托,放走了逆犯张仲坚,特来请求殿下重治末将之罪。”

    “李靖,本王问你,你是如何放走张仲坚的?当着唐国公的面,还不从实招来!”杨广厉声喝问道。

    李靖遂把那晚在下邳城外“百顺老店”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向杨广和李渊禀说了一遍,临了说道:“末将一时糊涂,徇私情放走了逆犯张仲坚,不敢隐瞒实情,特来自缚请罪。”

    “徇私情?只怕你徇私情犯下的过错还不止这一件吧?”杨广听罢李靖的禀报,心念一闪,瞟了一眼李渊,顺势问道。

    李靖听了杨广的问话,不禁一愣,低头寻思了移时,依然想不起杨广要问的是什么,遂抬头如实答道:“请殿下明示,末将除擅自放走张仲坚一事外,还曾犯下过什么过错?”

    李渊只是奉了皇后独孤伽罗的口谕,命他会同杨广捉拿李靖回京鞠问,并没有命他就地审讯李靖的旨意,遂拦住杨广,冲李靖冷笑了一声,说道:“你自己做过的事,自己不知道吗?来人哪,将李靖押下去,暂且收监。”

    几名李渊手下的禁军校尉应声而入,朝杨广抱拳见礼过后,不由分说,拖起李靖便走。

    眼见自己此行要捉拿的李靖已然归案,李渊这才转身向杨广笑道:“请殿下排设香案,准备接旨吧。”

    只因横生枝节,出了李靖与刘居士串通谋反这桩公案,极大地影响了杨广的情绪,在命人于议事厅内排设香案,多少有些心不在焉地从李渊手中接过那道期盼已久的诏旨之后,杨广特地请李渊留步,心有不甘地替李靖求情道:“表兄,望你回京向母后复命之时,能替李靖稍作开脱,待我料理了手头的公务,这便还朝去见母后,向她禀明详情。”

    “我记得李靖跟你的时日也不太长吧。怎么,为了他,你竟要亲自还朝去见娘娘,为他求情?阿纵,我劝你还是不要太意气用事了吧。即如方才李靖自己所言,单论他私自放走逆犯张仲坚这件事,就已是犯了谋逆大罪了。”李渊对杨广如此执着地替李靖开脱罪责甚是不解,好心提醒他道。

    “要是李靖愿意亲自前往关外,擒杀了刘居士,是否足以证明他对朝廷是一片忠心,母后也可以宽赦了他犯下的过错呢?”情急之下,杨广脱口向李渊问道。


………………………………

第860章 探监

    李渊眉棱一挑,本想劝止杨广几句,话到嘴边,顾及自己的身份,遂忍住没说,只安慰杨广道:“娘娘只是命我押解李靖回京鞠问,并没有认定他反叛朝廷,王爷不必过虑。”

    杨广话一旦说出口,也觉自己救人心切,未经李靖本人同意便替他做主,做事过开于操切了些,便转而向李渊问道:“表兄,如今北境的形势如何?都蓝是否已听从了刘居士的游说,准备起兵来犯了呢?”

    李渊面色凝重地答道:“北境形势着实堪忧啊。据说突厥已在白道州外陈兵十万,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兴兵大举进犯。同时,关中一带也不甚安宁,又有打出了‘杀胡寨’的旗号,为非造乱……”

    “‘杀胡寨’原是‘雁巢’的外围组织,数年前随着‘雁巢’在江北势力的消灭已经土崩瓦解了,为何事隔数年之后突然间又冒了出来,其中必有缘故。”杨广笃定地说道。

    “好在王爷及时捉拿到了‘雁巢’继任的大头领顾姿儿,稳定住了江南的局势,否则,还不知圣上和娘娘会急成什么样呢。”

    “表兄既然提到了顾姿儿,我就不能不再替李靖说上几句话了,若不是李靖深入虎穴,力擒顾姿儿,浙东一带的匪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得以平定……”

    “好了,王爷如欲为李靖开脱,我倒建议王爷给娘娘写封书信去,我可以代劳,将这封书信亲手交到娘娘手里,如何?”李渊笑着摆了摆手,向杨广建言道。

    正在这时,有军士来报,称段达率部返回了广陵,现在衙署门外求见。李渊见杨广有公务要处置,遂趁机告辞,先离开了议事厅。

    待杨广见了段达,向他详细询问了此次尾随李靖、冯小惜一行诱捕张仲坚的遭遇,方知张仲坚早在李靖、冯小惜渡江北上之时就在他二人身边安插了眼线,其后又故布疑阵,将段达所部诱入了歧途,未能及时增援李靖。

    “如此说来,李靖孤身一人被围,能够全身而退已实属不易……”

    “王爷,末将无能,被张仲坚使计诱入歧途,致使走脱了匪首张仲坚,请王爷重治末将贻误军机之罪。”

    “此事原是我低估了张仲坚的智谋,怪不得你和李靖。”杨广大度地伸手扶起段达,向他说道,“李靖如今遇到点儿麻烦,我欲命你随唐国公一道押解顾姿儿、燕十三等人回京,你可愿意?”

    段达对之前杨广为顾全颜面,主张在追回被劫走的十万赎金后再将顾姿儿等人押解回京,交由朝廷处治有所了解,尔今听说李靖遇到了麻烦,而杨广改变初衷,欲命自己押解顾姿儿回京,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乍着胆子问道:“王爷,李靖遇到了什么麻烦哪?”

    “此事与你无关,本王自会托唐国公代呈书信,向母后替李靖求情的。你今晚就过江,持本王的手令面见建平、冲之,明日一早押解顾姿儿、燕十三来广陵会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