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从实招来?”
杨坚却似乎对这名身手敏捷、举止言谈并无不妥之处的不速之客心中产生了一丝好感,迈步下了台阶,在杨勇的护持下缓步来到半大小子近前站定,吩咐半大小子抬起头来,上下打量了他两眼,呵呵笑道:“瞧你长得不像是奸邪之辈,没听到太子方才问你的话吗?还不速速道来!”
“禀陛下,小子名叫李靖,今日闯入宫来,只为求陛下开恩,赦免父亲——汾州刺史李诠。”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79章 军神出世
临德殿内诸人听了擅闯禁宫的半大小子报出自已名叫李靖来,都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唯有杨广一人,听到李靖这个名字,眼前一亮,抢步向前,走近李靖,紧盯着他问道:“你,你叫李靖?是哪个靖字?”
“回殿下,是‘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的靖字。”李靖从容答道。
“是靖难的靖字吗?”杨广浑不知从李靖嘴里冒出的这句文言文出自何典,紧追着问了一句。
“阿纵,你识得此人?”杨坚见杨广举止反常,不禁奇怪地向他问道。
看到李靖肯定地点了点头,杨广强自按捺着自己万分激动的心情,转身答道:“父皇,儿臣并不识得此人,却与其父前汾州刺史李诠才打过些交道。只因在汾州治下汾河驿,儿臣一行遭到一伙不明身份、来历奸徒的攻击,险儿些伤及突厥沙钵略可汗,儿臣深责汾州刺史李诠有失职之罪,故传命半其锁拿回京,交有司重治其罪。”
他一边回答着杨坚的问询,一边还不时地转过脸,不住眼地打量着李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半大小子就是隋唐两代战功最为显赫的军神李靖李药师。
当杨坚父子询问李靖出身、姓名之时,尚书左仆射高颖站在一旁察言观色,已瞧出杨坚似乎对这位汾州刺史李诠的儿子颇有好感,趁着杨广答话的机会,走至杨坚身旁,轻声提醒他道:“皇上有所不知,这汾州刺史李诠的夫人便是庐州总管韩擒虎。”
在隋朝开皇年间,韩擒虎、韩僧寿兄弟二人及侄子韩洪,人称“韩门三杰”,叔侄三人皆手握重兵,堪称国之柱石。杨坚听高颖提及这闯宫救父的小李靖竟然是韩氏兄弟的亲外甥,不禁点了点头,暗自赞叹道:果然是将门无犬子,怪道是这李靖居然能连闯数道宫禁,来到临德殿,见到朕躬,原来他身上流淌着韩门的血液啊。
这么一想,杨坚便有了宽恕李靖闯宫之罪的心思,借着杨广的答话吩咐道:“既然李诠是经你手锁拿回京治罪的,我便将其子李靖一并交由你来发落。李靖,你可愿意?”
“晋王殿下。”李靖先前称呼杨广为殿下,多半还是出于猜测,贸然呼之,此时听杨坚将自己父子统交由杨广发落,才确认他就是晋王杨广本人,抬头朗声为父亲辩解道,“试问,殿下一行在汾河驿遇刺之日,家父才从赵郡太守任上调任汾州刺史不过旬月光景,如何能确保其境内没有奸徒生事造乱?殿下不治原任汾州刺史失职之罪,欲单惩我父,岂有理乎?”
高颖生怕李靖年幼冲动,当场出言不逊,任是惹恼了杨坚、杨广父子其中一位,都会给他父子带来杀身之祸,忙上前喝止李靖道:“小子住口。陛下已有口谕,将你父子统交由晋王发落处置,你还敢在陛下面前喋喋不休,强辞夺理,是嫌你父子二人命长了吗?”说着,不住地用目光向杨广示意,提示他速命人将李靖带回晋王府去发落、处置。
“元大将军,烦请你将李靖押出大兴宫门外,交由本王随侍近卫张须陀、鲜于罗二人押解回本王府邸,待本王回府后再加处置。”其实,用不着高颖出面代李靖打圆场,杨广哪舍得重处李靖这位不世出的英雄、高人呢,遂借坡下驴托请元胃把李靖带出宫去,交给张须陀、鲜于罗二人带回自己的晋王府暂行拘押。
被李靖贸然闯进殿来这么一打岔,杨坚像是对南陈泠水城主张子矶欲携带八十万石仓粮投奔隋朝一事失去了兴趣,转过身来吩咐太子杨勇将张子矶亲笔写来的请降书信收回,传命韩擒虎,明确拒绝接纳张子矶来降。
接下来,杨坚父子三人和高颖一起在临德殿内详细议定了后日大朝会上接见摄图晋京朝见的一应礼仪、安排事项,直至日暮时分,才各自散去。
杨广奉旨从临德殿退下,心中因牵挂着刚刚出世的大英雄李靖,便把长姐杨丽华约他到弘圣宫相见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行色匆忙地就要出宫,不想才走出十几步远,就被一名禁军将佐装束的年轻人挡住了去路。
“殿下,末将奉公主之命,已在此恭候殿下多时了。请殿下这就随末将前往弘圣宫面见公主吧。”这名年轻的禁军将佐年约二十六七岁的样子,长得国字大脸,浓眉虎目,令人一见不免心生敬畏。
杨广停下脚步,略感意外地向这将佐问道:“你是奉长姐之命,在此处等候本王的?我怎么不识得你?”
年轻将佐微笑着抱拳答道:“末将左领军麾下右三骠骑府车骑将军杨义臣,参见晋王殿下。原是晋王殿下出镇并州之后,末将才奉调到弘圣宫充任乐平公主护卫的,殿下不识得末将也是极平常之事。”
因见杨义臣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做官做到了车骑将军正五品的品秩(长孙晟屡立战功,不过官居车骑将军,而鱼俱罗在长安宫中混了十几年,才混到个八品的别将),杨广心疑他有别的身世背景,一面跟随他改朝弘圣宫的方向走去,一面有意套问他的出身来历,是何时奉了何人所命来到弘圣宫当差等情况。
果不其然,杨义臣不仅出身于弘农杨氏名门,而且自幼即跟随自己的外祖父独孤信征战沙场,是颇受独孤信赏识的一员青年将领。
了解了杨义臣的出身、经历,杨广也就明白了,杨义臣想必是受母后独孤伽罗指派到弘圣宫当差,既充任长姐杨丽华的近卫,又随时监视她的。
可是,今天长姐既然派他守候在临德殿外带引自己前往弘圣宫,不也说明杨义臣深受长姐信赖吗?如此看来,杨义臣决非泛泛之辈啊。
杨广正在胡思乱想,就听杨义臣在前面提醒他道:“殿下,弘圣宫到了。”
………………………………
第480章 前朝好婆婆
五年前杨广离京出镇并州之时,侄女儿宇文娥英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儿,今日在弘圣宫再见到她时,杨广惊奇地发现,娥英虽只有六岁,却已隐然出落得有几分母亲的风姿了。
并且,宇文娥英见了杨广,竟然没有寻常儿童在陌生人面前的那种羞怯感,不停地缠着杨广“二叔二叔”地叫着,显得十分亲热。
“娥英,娘和二叔有话要说,你小孩儿家,跟着珠儿姐姐到后面屋里去玩儿吧。”看到杨广被女儿缠得有些不知所措,杨丽华笑着支走了女儿。
“许是长姐常常在娥英面前提起阿纵,所以娥英才会对我如此亲近吧?”杨广进得弘圣宫正殿不多时,已被小娥英缠得出了满头细汗,望着小娥英依依不舍地被珠儿牵手走出了正殿,伸手抹一把汗,笑呵呵地问杨丽华道。
“岂止是我?这弘圣宫还有一个人一直惦记着你呢。”杨丽华似笑非笑地和杨广开着玩笑。
杨广依稀回想起,五年前,杨丽华从自己的晋王府挪回宫中居住后,似乎央得母后允准,邀前朝末代皇后,她名义上的儿媳司马珞来弘圣宫与她同住,此时听杨丽华如此说话,不禁心中一动,开口问道:“司马珞如今还在弘圣宫住吗?我在并州时,曾听人说起,前些时,母后曾有意将她许配给表兄李渊为妻,为此,长姐好像还和母后起了一场争执,不知是否确有此事?”
杨丽华收敛起笑容,轻声叹了口气,看着杨广,答道:“我邀你来弘圣宫相见,为的就是要同你说说司马珞的事。你没听人提到过吗?她早在半年前已入万善尼寺做了姑子了。”
杨广还真是头一回听说司马珞出家为尼的事情,睁大了眼睛问道:“她才多大啊,长姐就忍心要她出家做了尼姑?”
“单单是出家做了尼姑倒也罢了,至多一生无儿无女,但尚可平安度过残生,对她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并没什么不好。”杨丽华被杨广问中了埋藏于心底的伤心事,眼眶湿润着叹息道。
杨广听杨丽华提说起司马珞在前朝时的身份,知道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忙安慰她道:“既不肯再嫁人,出家修行也算得是一个极好的归宿,姐姐如此伤感,莫不是想要司马珞还俗,嫁人不成?”
杨丽华用巾帕擦拭了一下眼角,正色说道:“阿纵休得玩笑,我要和你说的是一件正事。闹得不好,珞儿这回要惹出大祸出来。”
杨广见她说得郑重,决不像是同自己玩话,也敛起了笑容,凝神听杨丽华继续说下去。
“当初我本坚决反对珞儿到万善尼寺出家,不为别的,因为在我看来,万善尼寺就是一个是非之地,我不想珞儿小小年纪就身陷前朝的是非漩涡之中,无法自拔,据今而言,还真被我不幸猜中了。”杨丽华盯视着杨广,娓娓道来,“自她入寺出家修行以来,我常派珠儿前去寺中探望于她,给她带些干净的衣物、可口的饭食去,就在你回京的前两个月,我听珠儿回宫跟我说起,司马珞在寺中并不安分,时常悄悄溜到寺外和人密晤,不知都谈些什么。得此消息后,我曾派人暗中盯过司马珞的稍儿,发现和她在寺外密会的大多是些前朝大臣家中的姬妾和亲近侍女,于是便怀疑她欲图不轨。约摸在一个月前吧,我曾以到万善尼寺进香的名义央得母后允准,亲自到寺中劝她回宫中修行,不要再折腾出些无谓之事害人害已。哪知,她表面上对我唯唯诺诺,但一提到要她回大兴宫中居住,修行,她便推三阻四,执意不肯。我又不便将此事禀明父皇母后,所以才想趁你回京的这段日子,托你前往万善尼寺好好劝她一劝,设法将她带回宫中居住,以便我能每天盯着她,免得她惹事生非。”
“长姐出面都劝她不回,我去了又有何用?”一听到杨丽华要他去劝司马珞回宫居住,杨广本能地推脱道。
“唉,也是前世造就的一段孽债啊。阿纵,你如今已是成家立业,做了父亲的人,我就不把话和你说明了。”杨丽华长叹一声,说道,“只要你肯到寺中见她一面,以我对珞儿的了解,说不准她会听你的劝,就此收手,返回宫中来的。”
其实,杨丽华把话说得已很明白了,只是杨广实在接受不了自己会成为一位前朝末代皇后暗恋的对象这一事实,竭力在回避与司马珞单独见面。
低头想了想,杨广颇有些不以为然地向杨丽华说道:“司马珞也许是一个人在寺中呆着寂寞,时常溜到寺外和自己自幼的玩伴儿说说话,聊聊家常什么的。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能招惹出什么大祸来?长姐只怕是过虑了吧。”
杨丽华从杨广的话中听出他不愿前往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的意思来,把脸往下一撂,十分不悦地说道:“要是有别的办法,我也不敢劳动你晋王的大驾。去还是不去,你今晚就给我个痛快的回话吧。”
自穿越以来,在杨广的记忆中,长姐杨丽华还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当面发作过自己,不由得有些气馁了,赔着笑忙解释道:“长姐有命,阿纵自当效劳。可是,您总得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去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吧,否则,她说不准儿会误认为我想劝她还俗呢。”
杨丽华被他这话给逗乐了,用手点着杨广,啐道:“呸,你个坏小子,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呢。珞儿往常虽有些痴心,但也不至于痴心妄想到如此地步。”
她嘴里虽如此说,心里却不免暗暗担心:杨广说的也并不是没有半点儿道理,自己指使杨广去劝司马珞回宫居住,真的说不准会引起她的误会来,这可如何是好呢?
“长姐,我倒有一个法子,说不准儿能说服司马珞回心转意也未可知。”杨广偷眼觑着杨丽华的脸色,壮起胆子,向她建言道。
………………………………
第481章 尚待契机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阿纵,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说出来我听听。”杨丽华略带几分焦急地催问道。
“长姐,这几年来你就没有想过要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吗?”杨广壮起胆子问道。
“你是要我。。。。。。”杨丽华瞪视了杨广一眼,却不似五年前那样勃然作色,沉吟着问道,“但,这和珞儿有什么关系呢?”
杨广因在临德殿外曾听杨义臣直呼杨丽华为乐平公主,才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个办法来帮杨丽华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此时见长姐果然心意起了变化,遂不再迟疑,赔笑向杨丽华解说道:“长姐别忘了,司马珞虽已出家,但在长安城中为数众多的前朝旧臣眼中,她仍是前朝皇后,难保不会有人暗中打她的主意,挑唆她造乱生事。如果长姐肯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并以此代司马珞向父皇母后求情,为她争得一公主、郡主的封号,那么,那些在暗中打她的主意,欲谋不轨的人还会主动接近她吗?一旦司马珞接受了父皇母后赐予的封号,长姐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她回宫来住了吗?”
杨丽华面色阴沉着,沉默不语。稍顷,她忽然抬高调门儿,向殿外呼唤道:“义臣,你进来一下。”
杨义臣闻声大步走进殿来,抱拳向杨丽华、杨广施礼,问道:“公主有何吩咐?”
杨广听得杨义臣当面称呼长姐为公主,而不称娘娘,偷眼观察着杨丽华的脸色,见她并不介意,只向杨义臣吩咐道:“你现在就去正阳宫,禀明父皇母后,就说今晚我留阿纵在弘圣宫住下了,陪我说说话。速去速回。”
杨广本急于回府夜审李靖,且还牵挂着怀有身孕的安若溪,却没想到长姐连同自己商量都不商量一下,就径直吩咐杨义臣禀明父皇母后,将自己留在了弘圣宫居住,正想开口阻拦,已见杨义臣领命转身向殿外走去了。
“怎么,你不愿今晚留在弘圣宫陪姐姐说说话吗?”杨丽华转头瞧见杨广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有不满地问道。
杨广不忍拂了长姐的一番美意,忙摇摇头,答道:“能陪着长姐秉烛夜谈,自是阿纵求之不得的事,只是碍于宫中的规矩,未经父皇母后允准,亲王,勋臣概不得留宿宫中,因此。。。。。。”
“你不是已经看到我已命杨义臣到正阳宫禀明父皇母后去了吗?”杨丽华冷笑一声,问道,“再者,阿纵,你给我老实回话,母后是否在你此次返京前就差人到并州捎话给你,要你劝我回心转意,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
杨广唬得急忙站起身,冲杨丽华连连摆手道:“长姐别误会,决无此事。阿纵主才不过是设身处地地替长姐母女的将来考虑,才建言长姐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进而迫使司马珞也相应改变身份,好防患于未然,要说别的,着实是没有啊。”
杨丽华见杨广急赤白脸地,不像是虚言欺诳自己的样子,脸色才稍显缓和了下来,淡淡地说道:“你坐下,咱们慢慢说。阿纵,今日我也不瞒你,这么多年了,我之所以一直不肯公开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改变前朝天元皇后及皇太后的身份,实则是为开隋之初冤死于父亲屠刀下的那些前朝宗室抱不平,胸中难以咽下这口恶气。虽则如此,自五年前我挪回宫中来住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在心中默认了自己是隋朝皇室儿女,选择和父母站在了一边。并且这种立场到现今仍未发生过任何动摇。但若是有人劝我主动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我这心中仍是有些难平之气。。。。。。”
听杨丽华向自己敞开心扉地如此一解说,不由得使杨广回想起了穿越之初就遇上的弘圣宫妖孽杀人事件——自己这一世的父亲杨坚暗中指使人毒杀了前朝末帝宇文阐,并唆使会真和尚装神弄鬼,向众朝臣谎称是来自南陈的妖孽兴风作浪,杀害了宇文阐,内心对杨丽华,特别是司马珞生出几分同情来,轻轻叹了口气,劝杨丽华道:“当初的恩恩怨怨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即便为长姐你和娥英的将来打算,我也奉劝长姐不要将这些往事长记心头,该忘索性就忘了吧。我这次还朝,亲耳听得长姐称父亲母亲为父皇母后,心中着实替长姐感到欢喜,咱们本就是一家人,何苦闹得像两朝两代人那样,给心怀叵测之人以可乘之机呢。”
“理虽然是这么个理儿,但我如今还迈不过心中这个坎去。并且,珞儿已于半年前就出了家,即便我改变了身份,她又如何肯还俗,接受隋朝的封号呢?所以说,阿纵,你要是真心实意地替长姐和珞儿考虑,就烦你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万善尼寺当面劝说她返回宫中居住,哪怕是由我出面,求得母后答应,在宫中专门为她建造一座尼庵,供她出家修行也是可以的。”杨丽华言辞恳切地向杨广再次请求道。
长姐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杨广心知难以推脱,只好点了点头,算是勉强应承下了此事。
杨丽华见杨广当面答应了自己提出的请求,同意亲赴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显得十分高兴,又向杨广详细询问了许多他在并州时的情形,尤其对宇文般若能够明识大体,改姓归宗一事赞叹不已,连连向杨广称赞宇文般若见识长远,气度恢宏,令她甚感欣慰。
杨广因见杨丽华自己既不肯接受隋朝公主的封号,又当面夸赞宇文般若改姓归宗是明智之举,其中颇有些难圆其说,自相矛盾之处,便暗暗猜知长姐果真如她自己方才所说,已经完全和父母站在了同一立场上了。只是目下还缺少一个恰当的时机,能够迫使她迈出接受大隋公主封号这关键的一步罢了。
姐弟俩久别重逢,自是有说不尽的体已话要说,不知不觉地就在弘圣宫正殿内聊到了天将拂晓,才意犹未尽地各自回房歇息。
杨广在杨丽华为他安排下的宿房躺下刚入睡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匆匆赶来的杨义臣给唤醒了。
“殿下,宫门外现有您府中的近卫鲜于罗奉王妃之命来催殿下出宫回府。”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82章 吵闹了一夜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杨广睡意未消,躺在床榻上睁开迷离的双眼盯着杨义臣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鲜于罗说没说,我府里出了什么事?”
“回殿下,目下五更方过,宫门尚未开启,鲜于罗是唤开宫门,托守门的禁军带话给末将的。”杨义臣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晋王府多半是出了紧急之事,鲜于罗才会如此焦急地唤开宫门,催促杨广回府的。
杨广此时头脑尚未完全清醒过来,听得杨义臣回话称目下刚过五更时分,心中着实不快,勉强翻身从床上坐起,伸了个懒腰,嘴里念叨着:“鲜于罗这厮,越发得不会办差了,一大早地就跑来催我回去。。。。。。你回头禀告长姐一声,就说我不便打扰,已出宫回府去了。”边说边顺手扯过件袍服穿上,跟着杨义臣一路出了弘圣宫,径直朝大兴宫门外走去。
大兴宫门外,果然见鲜于罗独自一人神色焦急地正来来回回地踱着步,不时地扭回头,向宫门内张望一眼。杨广请杨义臣在宫门内留步,自己迈步出宫,走至鲜于罗身后,没好气地问道:“府里出了何事,一大清早地跑来搅我的好睡?”
鲜于罗回头见是杨广说站在自己身后,顾不得躬身行礼,即将杨广拉至宫门外一个无人的所在,压低声音禀报道:“王爷,府里昨夜出了件奇怪的事,王妃特命小的一早来催王爷回府处置此事,请王爷速随小的回府去吧。”
杨广此时睡意虽已消去了大半,却因昨晚睡眠严重不足,隐隐地觉得两边的太阳穴刺痛,一面跟随鲜于罗向晋王府的方向走着,一面沉着脸问道:“奇怪的事?什么奇怪的事,你且说与我听。”
“是,是。回王爷,昨夜三更天起,不知是什么人在咱们府外锣鼓喧天地吵闹了整整一夜,非但吵得王妃和小王子几乎一夜未曾入睡,而且搅扰得安承衣她。。。。。。”
“若溪,她怎么了?”杨广闻言陡地一惊,完全清醒了过来,他生怕安若溪有孕在身,出个什么闪失,一把扯住鲜于罗的手,催问道。
“王爷莫急。安承衣动了些胎气,小的奉命来请王爷回府前,王妃已替她把视过脉象,说是尚无大碍。”鲜于罗因急于引着杨广返回晋王府,答得有些大喘气儿,见杨广问得如此急迫,忙不迭地改口安抚道。
“张须陀,还有你,你们这些护卫都是做什么的,半夜三更地有人在府外敲锣打鼓吵闹个不停,你们就不知道出去制止?再者,京兆衙门和禁军巡夜的军士就任由着他们在府外吵闹不休吗?”杨广不免动了几分肝火,抬高嗓门儿冲鲜于罗质问道。
“王爷有所不知,这伙人也真真是奇了怪了。昨夜间,小的们每回一听到府外有人敲锣打鼓,跑出府门欲加制止之时,就不见了他们的人影,而待小的们一回到府中,他们便又闹腾了起来。今早小的们也曾向王妃建言,说要将此事报官,王妃因顾及王爷的名声,所以要小的一早来请王爷回府,由王爷亲自定夺,该不该将此事报与京兆衙门知晓,处置。”鲜于罗苦着脸答道。
杨广虽是自大兴城修建完毕后头一回还朝,却因鲜于罗一早来向他报知的这桩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而无心观赏沿街的景象,在鲜于罗的带引下顺着朱雀大街向南走不多时,向右一拐,走进了一座里坊,再向前走了约一里多地的光景,来到了新的晋王府大门前,向左右张望了几眼,问鲜于罗道:“我瞧这门前的坊街上也没什么可供人藏匿的地界儿,你们昨夜就没能捉到半夜在府门外敲锣打鼓之人?”
“小的们无能,请王爷恕罪。小的们也曾猜想过,这些顽劣之徒会不会躲进了这座坊街之上别的什么人家,可是没得王爷的命令,不敢擅自登门入别人家庭院去查。。。。。。”鲜于罗赔着小心提醒杨广道。
“嗯。”杨广向晋王府的左邻右舍瞅了两眼,见都是形制规模和自己的这座晋王府不相上下的深户大宅,便知鲜于罗所言非虚:未得自己的当面传命,要夤夜闯入邻居家的庭院搜寻半夜闹事之人只怕多有不便。遂顺口答应一声,向鲜于罗打听明白安若溪现在府中的居处,迈步进府,径直穿廊过院,来到第三进院落来瞧安若溪。
安若溪虽经独孤后格外开恩,允准她过门儿成为了杨广的姬妾,然自忖独孤后多半是因得知自己腹中已怀有杨广的骨血,才勉强赏了一个低级姬妾的身份给自己,故而在入万善尼寺替皇孙乞福满百日,挪回晋王府居住后,仍坚持在自己原来的宿房中居住。
待到杨广陪着摄图晋京朝见,返回长安之时,安若溪已怀有六个多月的身孕了。昨日夜间,她着实被府外的锣鼓之声吵得心烦意乱,难以安睡,连带着腹中已成了形的胎儿也受了些惊扰,乱动个不止,幸得王妃萧厄带着小王子杨昭奉皇后旨意昨日挪回王府来住,今日一早及时过来亲自替她把过脉象,宽慰了她一番,才使得安若溪略感安慰,正歪在榻上打着盹儿补觉。
恍惚间隐隐觉得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安若溪挣扎着从榻上坐起身,睁开眼转过观瞧,异常惊喜地发现风尘仆仆走进房来的竟然是杨广本人,不禁鼻子一酸,轻声啜泣了起来。
“若溪,你还好吧?”杨广走进安若溪的宿房,一眼望见她挺着个大肚子,正欲蹒跚着从榻上站起,慌忙快步走到她身边,伸出双手搀住了她,主动向她致歉道,“昨晚长姐留我在宫中说话,未得回府来住,不想却叫你受惊了。”
安若溪勉强止住啜泣,双手轻抚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腹,笑着安慰杨广道:“今儿早起王妃已亲自替我把过了脉,说是没什么大碍,请王爷放心。”
“是什么时候发现怀上这个孩子的?”杨广将安若溪搀回至床榻上坐好,关切地问道。
“大约是在王爷此次还朝的头三四个月吧,确切的日子我也不大记得起来,还是万善尼寺的心意师太头一个发现我面色异常,替我把过脉象,才发觉我已怀上了身子。”安若溪据实答道。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83章 提审李靖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万善尼寺的心意师太?”杨广诧异地看了安若溪一眼,问道,“她怎会是头一个发现你怀上身子的人呢?”
安若溪遂将独孤后要她入万善尼寺为皇孙乞福的前后经过向杨广讲述了一遍,临了说道:“心意师太发现我怀上了孩子以后,即托寺中住持心严师太禀明娘娘,允准我提前回王府将息,过不多日,又从宫中传出话来,说是娘娘赏赐下承衣刀人的身份给我,算得是履行了当日对我的承诺。【愛↑去△小↓說△網 Qu 】”
“那,你在万善尼寺的那段日子里,可曾在寺中见到过已出家为尼的前朝皇后司马珞?”杨广顺口问道。
“王爷怎么想起询问起她来了?我在寺中时,和法名唤做了缘的司马皇后同在明经堂心意师太那里抄经诵佛,可说是朝夕相处。”安若溪对杨广向自己打听起司马珞来也甚感意外,一边请杨广在自己身边坐下,一边答道。
杨广听说安若溪在寺中和司马珞朝夕相处,更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继续问道:“昨晚在弘圣宫听长姐谈及,说这司马珞在万善尼寺中常与前朝旧臣家的姬妾、侍女暗中来往,据你所知,与她来往最为密切的不知是哪家的姬妾抑或侍女,她们见面时都说了些什么呢?”
安若溪警觉地抬眼撩了杨广一眼,略一沉吟,方答道:“关于此事,我也正想趁王爷还朝之时禀告王爷,原是我才入寺不久,就发现盛国公梁士彦家的三夫人曾约了缘出寺密晤,后来陆续有彭国公刘昶、郢国公王谊等人家的姬妾、侍女或是来寺中,或是约了缘到寺外和她见过面,只是不确知她们见面后都谈了些什么。”
“母后知道这些情况吗?”
“不瞒王爷。娘娘要我入寺之时,虽未向我明言,然依我猜想,她多半是有意安排我和司马皇后在一处,欲要我留心监看于她。除了盛国公家的三夫人外,其他人家的姬妾、侍女大多是经心意师太允准后方来寺中与了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