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刺客回头瞧见大队的隋军将士冲进汾河驿,情知今晚再难以成事,遂将手指放入口中,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向驿站内外的同伴发出撤退的讯号,同时用剑尖指着梁默,恨恨地说道:“有种你就跟我来,今天咱二人见个高下出来。”说罢,向梁默身后的甲字号客房内瞪视了一眼,飞身跳下了楼。
梁默自学成下山以来,十几年间无论是跟随梁士彦征战沙场,还是在汉王杨谅身边做贴身护从,还从未遇到过像这名刺客这样的敌手,眼见大批的骠骑营将士已涌入汾河驿院内,杨广和摄图不会再有什么闪失,遂激起了他的争胜心,紧随着这刺客飞身跳下了楼,几个起纵,已跃出了汾河驿的院墙,一路朝西南方向飞奔了下去。
堪堪追出有十几里远,天光已逐渐泛白,那刺客在一处小山坡上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挺剑静候梁默追至近前,方开口喝问道:“梁默,你无缘无故地跑到汾河驿,坏我大事,如今已死到临头,你还有何话说?”
梁默听这刺客张口道出自己的姓名来,实感意外,倒退两步,上下打量着这刺客,双手抱拳,客气地问道:“尊驾与梁默相识否,如何会知道我的姓名?”
那刺客抬手一把扯下蒙在脸上的黑纱,露出一张苍老且略显猥琐的脸来,气恼地把蒙面黑纱摔在地上,答道:“本公子潜心谋划,好容易扮做这驿丞的模样混进了驿站,眼瞧着就要把摄图那胡酋的首级收入囊中,哪曾料想,却被你这厮给搅了局。也罢,本公子久仰白发梁默大名,今日能取了你的项上人头回去,也不算我白跑这一趟。”
说罢,挺剑直刺向梁默。
梁默忙举剑招架,两人就在小山坡上腾挪跳跃,战在了一处。
与扮做驿丞苟四儿模样的刺客一正式交上手,梁默渐渐察觉出,这刺客若论剑招之精妙,身法之敏捷都远胜于自己,仅仅用剑的力道似乎略逊自己一筹,不禁暗自思忖道:听这刺客说话的语气,年纪至多在二十几岁的样子,且习惯以本公子自谓,分明是位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却不知他跟随何人学艺,竟如此高超的身手?
头脑之中才一分神,手中的剑招便有所呆滞,被这刺客瞅准一个空当,飞身一剑,正刺中了梁默的右肋。梁默只觉肋下一凉,便知对方的剑尖已插进自己的右肋,危急时刻空手使一招“排山倒海”,单掌击向刺客的胸前,趁刺客腾身避让的空当,忍痛转身就跑。
那刺客闪身避开梁默一掌,眼见对方负伤要逃,正欲迈步去追,忽然望见远处烟尘大起,从汾河驿的方向似乎正有大队人马朝这力追杀过来,只得望着梁默远遁的背影愤然跺脚说声:“算是便宜了你,要你多活几日。”一转身,飞也似地离开了。
………………………………
第475章 大索貌阅
白发梁默并没有像刘鲂等人所期许的那样,成为一支刺向摄图心窝的利箭,反倒成了摄图的一面挡箭牌,阻止了一场在汾河驿内针对摄图的暗杀行动。
消息很快传回了长安。舒国公刘鲂因此受到了关自在的严厉斥责和警告,张仲坚奉关自在之命,连夜潜入舒公府,将当晚陪刘鲂同床共眠的一位小妾的首级当着刘鲂的面儿给砍了下来,以此威逼着刘鲂在长安城内对摄图下手。
刘鲂被逼无奈,只得冒险将自己的两位反隋盟友——盛国公梁士彦和英国公宇文忻一同约来自己府中密商对策。
在舒国公府后花园内的一间密室内,三位前朝的名臣宿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舒公,老夫不过是告知了梁默,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就是二十多年前在凉州杀害他亲生父亲的科罗可汗的儿子,并没有要求他前去刺杀摄图,你怎么能说老夫有意给你使绊子呢?”面对刘鲂的当面指责,梁士彦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为自己辩解道。
英国公宇文忻是三人当中唯一一位目前在任的将领,此次应约前来刘鲂府中,才首次听说两位盟友背着自己欲指使梁默刺杀突厥大可汗摄图,不由得埋怨二人道:“你我三人当年既已结为盟友,相约一道反隋复周,舒公、盛公做下如此大的事,为何不事先知会某一声。某如今手握军权,正欲与二公图谋大事,二公如此犯险行事,不怕因小失大,坏了反隋复周的大事?”
事到如今,刘鲂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肚里咽,强忍着对梁士彦的不满,赔笑恳求宇文忻道:“英公,事已至此,再要多说也属无益。盛公和我都认为,刺杀前来长安朝见那逻延的摄图,对我三人的反隋复周大计利大于弊,且关自在一再强逼我在长安城内对摄图下手,可否请英公。。。。。。”
宇文忻不待刘鲂说出要自己设法在长安城内刺杀摄图的话来,急忙伸手拦住了他,连连摇头道:“舒公这是要害死某吗?慢说选择在长安城内对摄图动手是极为不智之举,即便侥幸得了手,你我恐怕也只能陪着摄图同归于尽,白白地被那关自在当枪使了一回。”
梁士彦心中早已打定了另一份主意,此时趁三人好容易凑至一处,遂试探着向宇文忻问道:“英公,你平日里出入大兴宫,就没得着机会接近天元太后(杨丽华),探探她的口锋,看看她心中是否还存着复辟大周的心思?”
“不瞒舒公、盛公,天元太后近来虽和独孤伽罗多起争执,然据某观其言谈举止,早已没了复辟大周的心思,倒是随时都有可能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和她的爹娘站在一边哪。要说起可供咱们借助的复辟旗帜,前不久到万善尼寺的司马皇后倒是一位比天元太后更合适的人选。并且,我听说,盛公已派人和司马皇后取得了联络,不知可有此事?”宇文忻立即把皮球踢还给了梁士彦。
“不错。关于此事,上次舒公造访敝府时,我已将详情告知了舒公。”梁士彦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刘鲂,向宇文忻说道,“只是,近来从江淮间传来消息,司马皇后的父亲司马消难有意和咱们联手,共谋大事,不过,司马公明确提出,周朝已成过眼烟云,与其打着复辟大周的旗号南北呼应举事,倒不如另奉明主,自立国号来得便当。。。。。。。”
看刘鲂、宇文忻二人听了自己这番话,俱都低头不语,默不做声,梁士彦把心一横,索性把话向两位盟友挑明道:“方才舒公责怪梁默阻人刺杀摄图,据某观之,这件事说不准正可为你我三人联络突厥,尽快举事提供一个绝佳的时机。不瞒二位,某已答应了司马公所提要求,只要二位对此不持异议,你我三人再设法趁摄图前来长安之时,争取到突厥人的暗中支持,庶儿就可以举事了。再不必窝在长安城中过这种没有滋味儿的日子啦。”
同时争取到南北两个强有力的外援,协助自己等三人共同举事反隋,英国公宇文忻有些心动了,却不甘心改奉曾是自己手下败将的司马消难为主,慨然抱拳向梁士彦说道:“事情果如盛公所说,某愿奉盛公为主,共举大事。”
他一表态,剩下刘鲂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又受到关自在的一再胁迫,无奈只得附和着宇文忻说道:“周朝既不可复立,刘鲂也愿追随盛公左右,以效犬马。”
梁士彦来之前压根儿没想到,自己应刘鲂之邀,来他府上密商如何应对梁默变友为敌,阻拦行刺摄图一事,到头来却演变成了二人推戴自己为共主,相约尽快举事反隋的一场订立新盟约的喜事,当下头脑一热,遂向两位盟友说出了自己的起事打算:“既然蒙英公、舒公两位瞧得上,愿奉某为共主,一同举事反隋,那今日某就与二公约定,事成之后,你我三人不必以君臣常礼相称,共坐江山,同享富贵。眼下就有一个举事的大好时机,尚需二公倾力助某促成此事:近闻那逻延采纳高颖建言,欲在隋治诸州府大索貌阅,借此敛刮民脂民膏。某料大索貌阅一旦付诸实施,必当首先在关东、河北诸州府民间激起民怨,如果舒公能如前请,为某谋得一出任关东某州刺史的机会,那么多则一年,少则数月,待某到关东掌握了军权,再竭力争取到南北外援的相互配合,则可与英公里应外合,共举义旗了。两位以为如何?”
刘鲂听梁士彦讲得确有几分道理,加之他刚受了张仲坚当面斩杀爱妾的惊吓,心中实不愿再在关自在的胁迫下度日,便率先呼应道:“据某所知,那逻延欲在隋治诸州府实施大索貌阅的起因还在于前次朝廷拿不出足够的恩赏来颁赐给突厥,结果险儿些在河北激起民变,的确有借检阅登记户口来搜刮民间财货的企图,然一旦大索貌阅与均田配合实施,则可转化为一大治之良策。盛公欲趁大索貌阅付诸实施之初,极易激起民怨之时果断举事,正当其时也。某虽不才,愿竭心尽智,尽快促成盛公赴关东任职一事,共襄大事。”
………………………………
第476章 团圆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陪着摄图才踏上返回长安的大道,却在头一晚歇宿于汾州境内的汾河驿时遭遇到了一场凶险无比的深夜突袭,虽因梁默出手相助,迫退了装扮成驿丞苟四儿模样的神秘刺客,没有使摄图受到惊扰,然而,杨广也在事后下令拘禁了汾州刺史李诠,欲把他带回长安交由有司衙门议罪重处。
长安和并州方面得到杨广、摄图一行在汾河驿遇刺的消息,不约而同地增派兵马,前来护送杨广、摄图一行继续南下,赶赴长安。三方人马加起来统共多达三四千人之众,浩浩荡荡地在河北通往长安的官道上排列成长长的一支队伍,护持着杨广、摄图畅行无阻地进入了长安新都。
汉王杨谅作为皇帝指派的迎接大使,从距长安东北不足百里的蒲州城一路陪着杨广和摄图进入了长安新都,将摄图及随行的二百名突厥武士安顿在了馆驿之中歇息,又与摄图当面议定,两天后,隋高祖杨坚将在大兴宫正殿大兴殿举行大朝会,正式接见摄图一行。尔后,便欢天喜地地拉着杨广进宫来见母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在正阳宫内早就命宦者何柱儿打听到了两个儿子陪突厥大可汗抵达长安新都的消息,命人将杨丽华和萧厄母子二人一并请来正阳宫正殿,陪着自己一同静候杨谅带杨广进宫来见自己。【愛↑去△小↓說△網 Qu 】
尽管事先已有所心理准备,可当在正阳宫大门外守候的何柱儿扯起公鸭嗓子喊出:“晋王到,汉王到。”的声音时,独孤伽罗仍按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带着杨丽华和萧厄母子迎出了正殿外。
迈步走出正殿,独孤伽罗抬眼向宫门外望去,远远地看到自己最小的儿子杨谅牵着一位身材挺拔,相貌俊朗的翩翩少年大步走进宫来,忍不住热泪盈眶,张着两只手,颤抖着声音向那少年问道:“阿纵,真的是你回来了吗?”
迎出殿来的三人当中,只有萧厄与杨广分别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一眼望去,也觉得杨广与自己奉皇后旨意离开并州之时相比,个头又窜高了不少,轻声代杨广回答独孤伽罗道:“母后,走进宫来的正是晋王,不要说母后认不得他,即便是臣媳也不认得他了呢。”
与此同时,杨广也看到自己这一世最亲近的三位女人前后相跟着迎出了正殿,挣脱杨谅一直紧紧拉着自己的那只手,疾步走到独孤伽罗身前,扑身便拜,口中称道:“不肖儿臣杨广拜见母后。”
独孤伽罗抹一把眼泪儿,含笑伸手扶起杨广,不错眼珠地审量着他,回头连连对杨丽华感叹道:“丽华,你瞧,阿纵都快长成一个大小伙子啦。你看这嘴唇上浓密的胡须,喉头粗壮的喉节,这哪里还是娘的那个小阿纵呀。”
杨丽华前些时日因司马珞出家一事与独孤伽罗闹了场搁气,今日听说杨广还朝回到长安,才破例应邀来到了正阳宫,此时被母后当面向她感叹杨广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不由得眼含热泪,上前一把拉住杨广的臂膀,用力摇晃着,回答独孤伽罗道:“能降服突厥大可汗来长安朝见天子的,怎么还会是娘身边的那个小阿纵呢?现如今,阿纵隐然已长成了一位英俊的军中统帅啦。”
“嗯,嗯,丽华说得对,我的小阿纵如今已是一位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元帅了。”独孤伽罗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连连点头,附和着长女赞道,“来来来,你还没见过我这小孙子吧,快去你媳妇跟儿前见见。”边说边笑着把杨广推向了萧厄身边。
当着独孤伽罗和杨丽华的面儿与夫君久别重逢,萧厄显得有几分害羞,红着脸将怀中不到一岁的儿子杨昭递向杨广手中,嘴里向儿子介绍着父亲:“昭儿,他就是你的亲爹,你认得他不?”
若按周岁算起,开皇五年杨广尚不到十七周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此时见萧厄将怀中粉团似的一个婴孩儿朝自己手中递了过来,慌得他笨手笨脚地一把从萧厄手中接过儿子,生怕把他摔落在地,两只手紧紧地抱住杨昭的头脚两端。
杨昭突然从母亲温暖的怀中被交到杨广冷冰冰的双手间,且被杨广紧紧地抱住头脚,一时憋闷得喘不过气来,“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儿子一哭,杨广更是慌得不知所措了,连忙将杨昭交还到萧厄手中,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沁出的汗水,苦笑着向母亲和长姐感叹道:“这小家伙儿竟如此娇气,一点儿也不像我小时候那般皮实。”
杨丽华有意沉下脸,嗔责他道:“你呀,像昭儿这般年纪时,还不如他呢,整天缠着奶娘吃奶,两个奶娘都不够喂你的,哪有昭儿这么乖?”
娘儿几个说说笑笑,一同走进了正殿,按独孤伽罗事先的吩咐,立时便有宫人络绎不绝地在殿内各人座位前布列好了酒菜、瓜果等吃食,独孤伽罗特意命杨广挨着自己坐,首先端起一只酒樽,微笑着冲杨广说道:“你父皇正在临德殿和朝中几位重臣商议后日接见突厥大可汗的相关事宜,你先在娘这里吃些东西,略坐一坐,再去临德殿见过父皇和长兄吧。”
杨广急忙起身离席,双手捧起面前几案上的酒樽,先向母后敬酒道:“儿臣这几年不能在母后身边尽孝,但以此樽酒,恭祝母后安康吉祥。”
待独孤伽罗笑呵呵地仰脖喝干头一樽酒,杨广吩咐宫女替自己斟满第二杯酒,又向母后敬酒道:“儿媳和孙儿这两年一直在长安宫中,多承父皇母后关怀照料,儿臣深怀愧疚,敬请母后满饮此樽,以使儿臣略表寸心。”
“丽华,你听听,这阿纵果然像个带兵打仗的,向当娘的敬起酒来,说得也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的。”独孤伽罗注视着杨广的眼神中满含着喜悦的光芒,举起第二樽酒,笑着问杨广道,“喝完了这樽酒,为娘倒想听听,你这第三樽酒还有什么说辞?”
杨广瞟了陪坐在下首的萧厄一眼,不慌不忙地命人斟满第三樽酒,向母后敬酒道:“感谢母后开恩赐婚,赏给儿臣一段好姻缘。。。。。。”
他话未说完,已见独孤伽罗脸色陡地沉了下来。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77章 输籍之法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陪坐在下首的萧厄见势不妙,忙将怀中的儿子交到身后的侍女手中,起身走到杨广身边,盈盈笑着敛衽向独孤伽罗施礼道:“臣媳有幸嫁入大隋皇室,多有赖于母后一力承全,请容臣媳与晋王一并向母后致谢。”
独孤伽罗情知杨广指的是她开恩允准安若溪嫁给他为妾这件事,但见萧厄主动站出来替杨广打圆场,不忍拂了她的面子,当场戳穿此事,遂转怒为喜,指着萧厄向杨广说道:“能娶得如此贤良淑惠的一位妻子,也算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还不知好好珍惜!阿纵,你给为娘记住,要是哪一日叫为娘发现你像你大哥那样,私宠偏房,冷落正室的话,就甭怪为娘心狠手辣了。”
杨广没想到时至今日,母后仍对安若溪怀有敌意和偏见,不无委屈地张了张嘴,还想着替安若溪和自己辩白几句,只觉身边的萧厄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衣襟,遂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厄儿,阿纵回长安的这段日子,你便带着昭儿挪回晋王府去住吧。昨日我听陛下提到,你父亲最近身染重病,打算近些日子送你长兄萧综返回江陵探病,你也不必对此太过惦念,且安心地回到府中相夫育子吧,一切为娘自会替你着想的。【愛↑去△小↓說△網 Qu 】”独孤伽罗瞪了一眼杨广,温言劝抚萧厄道。
父亲萧岿身染重病的消息,萧厄两三天前就从入宫探视自己的长兄萧综嘴里得知了,只是她对这个自幼便将她寄送到别家抚养成人的亲生父亲实在没什么感情,所以也没想到要央求独孤伽罗放自己的长兄、后梁太子萧综返回江陵,以备不测。此时听独孤伽罗主动提及隋帝已答应放萧综回国,萧厄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身父亲萧岿很可能已不久于人世了,不免心中泛起一丝对父亲的牵挂之情。
杨广在正阳宫正殿陪着母亲和长姐说了会儿话,就见服侍父皇杨坚的宦者苏仪儿脚步匆忙地走进殿来,向独孤伽罗施礼道:“皇上知道晋王先来了正阳宫娘娘这里,特命咱家前来传晋王到临德殿见驾。”
独孤伽罗遂吩咐杨广道:“依规矩,你本该先去临德殿见过你父皇的,为娘与你分别五年,心中着实惦念,才命谅儿先把你引来正阳宫和你见上一面。如今既得你父皇传唤,你就快随苏仪儿前去临德殿吧。”
杨丽华和萧厄见杨广站起身要走,也都从座中站起,向独孤伽罗告辞,伴着杨广一同出了正阳宫。
“娘子,你先带着昭儿回府去吧,稍晚些时我再回府和你母子相聚。”在正阳宫大门外,杨广伸手抚摸着杨昭儿的小脸蛋儿,温存地对萧厄说道。
自两人成亲以来,虽然琴瑟和谐,相处地十分和睦,但杨广从来都以王妃称呼萧厄,今日忽然改口称呼她为娘子,萧厄乍一听见,不免略微一怔,转念才想起必是杨广感念自己方才在殿内主动站出来替他打圆场,所以才会如此,不禁菀尔一笑,善解人意地说道:“我已将王爷抵达长安的消息派人告知了若溪,我二人一同在府中等候王爷回府。”说毕,向杨丽华施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杨丽华望着萧厄离去的背影,意味深长地对杨广说道:“娘方才说的对啊,阿纵,你娶到了萧厄这样一位妻子,今后要倍加珍惜才是,切莫偏宠若溪,冷落了她呀。”
杨广被杨丽华说得有些难为情,忙有意岔开话题,问杨丽华道:“长姐现今居住在哪座宫室,待我先送长姐回宫,再去临德殿见驾吧。”
杨丽华手指座落于正阳宫东南方向的一处宫院,向杨广介绍道:“那便是我日常居住之处,幸得父皇母后成全了我的心愿,仍将此宫院取名做弘圣宫。从正阳宫到临德殿,恰好需要经过弘圣宫,咱们这便一道走吧。”
杨广听见从杨丽华口中称呼父母为父皇母后,颇觉意外,抬眼看了杨丽华一眼,正想开口问她是否已接受了大隋公主的封号,却听杨丽华说道:“阿纵,你到临德殿见过父皇之后,能否到弘圣宫来一趟,我还有件事要烦劳你相助。”
杨广知有苏仪儿陪伴左右,杨丽华不便开口向自己明言,点了点头,笑着问杨丽华道:“数年不见,娥英已长成了个大姑娘了吧,过会儿见过父皇,我还真想到弘圣宫去看看她出落成了什么模样呢。”
姐弟二人心照不宣,一路聊着家常话来到了弘圣宫门前。杨广向长姐拱手道别,跟着苏仪儿继续向临德殿的方向走去。
临德殿座落于大兴宫正殿大兴殿后偏西北的位置,论其规制,与先前长安宫中杨坚日常处理朝务所在的武德殿颇有几分类似。当杨广得到杨坚允准,步入临德殿时,才发现,临德殿内的陈设比起他熟悉的武德殿来,更加简约了,想是近几年南北战事不断,加之兴建新都,都耗费了朝廷大量钱帛,以父皇一贯厉行节俭的行事风格,即连这日常处置政务的临德殿内,也能省即省,一切从俭了吧。
杨坚像是正在和太子杨勇、尚书左仆射高颖三人商议着什么紧要的政务,抬眼望见杨广走进殿来,只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向自己行礼,口中却接着对高颖问道:“独孤,你既说均田制不宜马上实施,而据叔德从歧州报回的奏章,大索貌阅一旦付诸实施,极易激起民变,莫非要朕暂停实施大索貌阅吗?”
高颖先对才走进殿来的杨广拱手行了一礼,继而转向杨坚,从容答道:“皇上,臣之所以建言,暂不宜推行均田之法,与大索貌阅配套实施,起因主要在于目下推行均田之法,容易招致世家豪右,尤其是关东、河北一带世家豪右的激烈反对,引发民间动荡,并非要皇上暂停实施大索貌阅。臣现欲向皇上献上输籍之法,代替均田之法,与大索貌阅同时实施。”
“哦?何谓输籍之法,它能有效地防止因实施大索貌阅极易激起的民变吗?”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78章 小子名叫李靖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蒙皇上垂询,所谓输籍之法,即是待大索貌阅在诸州府实施之后,按照新近登记在册的人丁总数,依老弱丁壮区分不同等次重新核定每户每年应向朝廷缴纳之租调,租调之数目一经朝廷核定,则著为成例,除皇上特旨加免外,任何人不得更改。如此一来,便可化解以往数十年间为躲避向朝廷缴纳赋税而卖身于世家豪右门下为奴的这部分百姓心存的顾虑,大大缓解因大索貌阅而可能激起的民变民怨,同时,与采用均田之法,直接从世家豪右手中分土地给新登记在册的百姓来耕种、收获相比,实施输籍之法,新登记在册之百姓所领受之田地皆来自于官田,并不触及世家豪右的根本利益,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高颖面向杨坚父子三人,侃侃而谈道。
“阿纵,你出镇并州多年,依你之见,独孤所建言之输籍之法可行与否啊?”杨坚冷不丁地转向杨广问道。
杨广本以为杨坚命苏仪儿传自己前来,是为了商议后天朝会接见摄图的相关事宜,却没料到他会征询自己有关朝廷新实施之政令举措的意见,低头略一思忖,抱拳答道:“儿臣从并州返京之时,尚未收到朝廷实施大索貌阅的正式诏命,但据儿臣近些年出镇并州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大索貌阅,重新核定登记户口籍贯,确有利于朝廷准确掌握天下人丁数目,增加朝廷赋税,只要朝廷能合理地为重新登记在册的百姓民户核定出每年应向朝廷缴纳的租调,并承诺限期内不加征租调,儿臣以为,高仆射建言之输籍之法倘与大索貌阅同时推行实施,倒不失为一治国良策。儿臣仓猝所言当否,还请父皇斟酌、决断。”
杨坚嘴角一丝笑容一闪而过,依旧沉着脸转向太子杨勇,吩咐道:“见地伐,就由你召集度支诸司吏员,从速集核出诸州府掌握的官田总数,速报朕知。”
高颖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即便目下官田总数不足以颁赐给大索貌阅登记在册的新民耕种、收获,臣以为,可将其中一部分新民迁往关外、西北地广人稀之地,屯田耕种、繁衍生息。”
杨坚点了点头,返身走到几案前,拿起一份书信,向高颖说道:“输籍之法当否推行,还是待太子召集度支吏员,集核出官田总数,再视情形而论吧。独孤,现有庐州总管韩擒虎转来的一份请降书信,朕想听听你们几个的意见,该不该接受南陈泠水城主张子矶的请降啊?”
高颖连杨坚手中的请降信都未接过看上一眼,即拱手答道:“皇上与南陈君皇约定,互不受降纳叛,依臣所见,不宜毁言纳叛,授人以口实。”
杨坚随即面色一沉,转向太子杨勇质问道:“听到了吗?既知朕与南陈君皇立有约定,你为何还要拿这封请降书来朕给看?”
杨勇忙跨步向前,躬身施礼,向杨坚解释道:“只因儿臣见张子矶的这封请降书信中言及,要携带泠水城中八十万石仓粮来投靠我大隋,念及朝中正缺少粮米,故而将此信转呈父皇御览。”
“张子矶要带八十万石仓粮来降,独孤,朕是不是要破回例,允准他携粮来奔哪?”杨坚显然被太子杨勇说出的理由打动了,犹豫不定地询问着高颖的意见。
“八十万石粮,江淮间任一州郡,一季可得,而若毁言纳叛,则我大隋朝廷丢掉的声望和诚信,十年光景也未必能得以恢复呀。切望皇上三思而行。”高颖不顾杨勇直冲他使眼色,言辞恳切地劝阻杨坚道。
“唔。”杨坚盯了侍立在旁的杨广一眼,正在迟疑未决之时,突听守在殿口处的左卫大将军元胃发出一声喝问:“你是什么人?”
“殿外出了什么事?”杨坚不快地向元胃问道。
“禀陛下,这个不明身份的小子方才想混进殿来,欲图不轨。。。。。。”
“你别冤枉人,我是想要面见当今圣上,开恩赦免了我父亲。。。。。。”
元胃话未说完,就被殿口处响起的一个清亮稚嫩的声音给打断了。
“带他进殿来见朕。”杨坚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不免心中有些好奇,听出殿外是个孩子的声音,不像是宫中进了刺客,遂朝元胃吩咐道。
杨广循声向殿口望去,只见人高马大的元胃单手拎着一个身高不满五尺的半大小子大步走进殿来,走至距杨坚尚有数十步开外的地界,狠狠地将手中拎着的半大小子往地下一摔,大声喝令他道:“见了当今圣上,还不行大礼参拜!”
那半大小子论气力虽远不如元胃,但身手却也不俗,元胃才一撒手,他就地打了个盘旋,单脚点地,来了个“金鸡独立”,稳稳地站在了当地,随即向前扑倒在地,跪下身形向杨坚叫道:“草民拜见吾皇,恭祝吾皇圣寿万年,江山永固。”
这半大小子一连串的动作言语完成,只在须臾之间,令杨广颇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心中暗暗惊讶道:“从禁宫大门外到这座临德殿,这小子至少也得骗过三四道守卫方能做到,能进得临德殿来见到父皇,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歪门邪道的能耐!”
太子杨勇因见这身份不明的半大小子像是身怀武功,唯恐他行刺父皇,忙挺身护在杨坚身前,冲他喝问道:“报上你的姓名、出身?擅闯禁宫,求见当今圣上,究意所为何事,还不从实招来?”
杨坚却似乎对这名身手敏捷、举止言谈并无不妥之处的不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