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闲女当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婆子是来接今天的房钱的,这歇脚店的规矩是先交钱,再住店,不能赊欠。郁小闲立刻从荷包里数了十五个钱给宋婆子。那间消过毒的大间,少不得要继续住几天,那放东西的屋子,至少要用完今天。宋婆子接了钱,又难免多事起来,问郁小闲说到:“黄家娘子,你家租我的灶间和后院,还用上了酒,是找了什么赚钱的营生,说给老婆子我听,也好长些见识。”
看见宋婆子八卦的样子,郁小闲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对宋婆子说到:“我到底是富足过的人,如今虽说家里败落了,也还有几个从前的朋友。有一位大奶奶,拿了一些浆洗的活给我们做,这用酒的法子,也是她教的。这单活,她给了我一两银子,除去开销,我家可以赚到五百钱,做的好,少不得,还有生意接。如今活要的急,我家上下不过是我们两个半女人能做。我拿些给不要紧的给婆婆您做,可使的?”
宋婆子听说有钱可赚,立刻答应了,郁小闲指着院子里的五大木盆的普通衣物说到:“这些都洗净晒干,给十个钱,等我们收拾了,再把些碎布给你纳鞋底,做鞋面子可好。”
宋婆子一天忙到晚地做饭和浆洗,额外的收入不过是三十几个钱,她看了看那些衣服,半天就可以干完,再能得些破布鞋面,倒也是划算,反正这灶间和院子都租出去了,她也没办法做苦力的饭食赚钱,有十文就赚十文吧。宋婆子立刻接下了活,去忙了。
锦娘看在眼里,知道郁小闲这么做是心疼大家,也更加感激郁小闲的好。这时招娣回来了,两个竹篮子里都装的满满的。招娣说到:“我们没舍得在摊上吃,一钱银子在一个住家的婶子家买了一百二十个芥菜饼子和一碗糙米粥,比摊子上多得了二十个,粥也没花钱。我和爹爹,弟弟一路走,一路吃,现在篮子里还剩一百个,剩下的一钱银子,我买了三十八个蛋,把大些的蛋在路口,十文钱三个卖掉了,得了一百个钱还给太太,剩下十八个蛋就是我们赚的。太太,招娣做的对吗?”
好一个招娣,被郁小闲带了几天,就生出了这样的生意头脑来,小孩子的聪明得以合适的调教,真的会有大出息。蛐蛐也来邀功,对郁小闲说到:“娘,我也帮忙了。”
郁小闲摸摸两个孩子的头,说到:“孩子们,做生意哪里有这么简单,想必是有好心人,看你们两个小孩子,带着一个傻爹,讨生活不易,才格外照顾了你们。将来见到了他们,要记的有感恩的心,切记要诚信做生意,才能在社会上做人。”
郁小闲的话,招娣是记下了,蛐蛐肯定听不太懂,可将来郁小闲会慢慢教他的。表姐的儿子小涵,是郁小闲高二暑假出生的,郁小闲侍候了表姐的月子。往后的日子,由于表姐跟着表姐夫去了外地打拼,郁小闲除了上学,在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带他。要说起来,郁小闲虽然没有结婚生子,可带小孩的本事,不比任何一个妈妈差。
早点来了,郁小闲让锦娘停了手,一起喝粥吃芥菜饼子,芥菜饼子里面有菜,有盐,对于干活计,不便做饭的人而言,是最好的干粮了。那十八个鸡蛋,郁小闲让招娣放到灶间就着余火煮熟十三个了,等一会儿,让每人吃两个,再拿三个给宋婆子吃。她想让宋婆子的老头,帮着做点事。
那包姨太太的衣服,里面有很好的料子,郁小闲为了保证品相,就不得不小心些,洗和晒都不能马虎。宋婆子的院子里,有些小竹竿子,是春天里别人整理园子时修整出来不要的。那些观赏用的竹子不过手指粗细,春天里爆出来的新竹本来就不能用来加工什么,只能当柴火烧,宋婆子会过日子,就捡了一些。
郁小闲当时看着这些竹子,就有了主意。在这些小竹竿上钻上两个眼,拿根绳子,穿了当挂钩,就可以姑且当一个衣服架子,晒些春夏天的衣服。现在赶着要就是预备晒那些贵重的衣料。打发招娣拿着鸡蛋去办事,宋婆子立刻就同意了。郁小闲和锦娘吃完早饭时,一个衣架子就做成了。招娣拿给郁小闲看,郁小闲觉得满意,就让招娣带着蛐蛐和黄有才,把院子里的细竹竿子都抱去。不论大小,只要可用的,都做成衣架子。
那些细竹竿,可用的不过十来根,要是有毛刺的,郁小闲是绝对不用的。把衣料划伤了,不划算,刺了手也划不来。等十来个衣架子都做好时,锦娘也仔细把几件最好料子的衣服洗好了,正好用的上。锦娘是在有钱人家做丫头出身的,这些活计难不倒她,郁小闲也不去操心,就搭了大毛竹支架,预备晒棉絮。
从旧棉衣里翻出了大约三斤旧棉絮,郁小闲打发蛐蛐和黄有才到隔壁的棉花匠家里去重新弹制整理,等码整齐了,就可以暴晒消毒,放进新做的棉衣上了。一个白痴,一个三岁小孩只能做些这样的活计了。至于招娣,也不能得闲,在分拣那些消过毒的零碎荷包,衣袋,包袱皮之类。
郁小闲在晾晒棉絮的时候,有了一点意外收获,从褥子里的棉絮里掉出几块零碎银子,掂掂分量,大约有七八钱,也许是从前丫头小厮,偷拿藏起的,结果是老鼠给猫攒,便宜了郁小闲的一家人。
郁小闲把银子给锦娘看,锦娘干活都有劲了,太太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跟着她,眼前虽然苦,可以后一定有好日子过。
---求收藏,推荐。
11翻新制衣
这一忙就是一整天,在太阳下山之前,晒干的东西就被收进了小屋子里,棉絮等物件,明天自然还要继续暴晒。夜里,娘三个都不能闲着,开始整理出有用的衣服布料,用于翻新。在针线活上面,郁小闲的手艺还不及招娣有功夫,郁小闲考虑了,自己只做设计的工作,针线活都交给锦娘母女好了。
看着一屋子凌乱的东西,郁小闲考虑再三,就把活计分了,锦娘把好衣服好衣料的针线缝补一遍,把那些荷包中的好料子拆出来,招娣跟着学手艺,做的亥时就休息。自己则用剪刀,把所有的普通衣服,破衣服,包袱皮收拾一遍,剔除破烂的,留下可以缝补的。至于黄有才,他挑了一天的水,早就困倦,就由着他和蛐蛐去睡觉,反正他也干不了什么。
郁小闲的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包了一斤碎布,拿去给宋婆子。考虑由于花钱请了宋婆子干活,明天灶间就没有很大的用处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对宋婆子说到:“明天你家就可以用灶间做饭卖了,我们家只在灶上做两顿饭,不耽误你赚钱。”
宋婆子得了两天的租钱和一斤碎布,有些不好意思,郁小闲说到:“不用您退租金,我们在你家店里还要住些日子,还要劳烦您多照应些。”
宋婆子听郁小闲这么说,心里欢喜,口中说到:“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说一声就成了,别再破费了。”就笑眯眯地去灶间忙碌起来,把明天要煮稀饭的米先泡上。
次日早上,郁小闲刚天亮就起来了,锦娘比她起得还早,正准备在院子晒东西。郁小闲心想,今天要做的活,不过是赶着早上晒,晚上收那些厚衣服和棉絮。自己指点锦娘母女翻新衣服之后,就可以去外面买些东西来给大家做些好吃的,补补营养。针线是最费眼睛的,自己女红不好,自然不能薄待了干活的锦娘母女。
在晨光中,郁小闲仔细打量了那位姨太太的衣物,这些衣服都很新,颜色鲜亮,这也就是仆人要偷出来的理由吧。那家子的其他女人,大约是恨极了这位姨太太,不然也不会把这么好的衣服都剪破了。为了能把这些衣服卖出合适的价格来,就一定要弥补这些破洞,把补丁做出装饰效果。
这些衣服料子虽好,却多少有些艳俗,卖给正经人家,得不到什么银子。这些薄透妖娆的衣服想卖给大户人家的姨太太也很难找到门路,所以最好的客户就是青楼女子。找准市场定位,是做生意成功的关键一步。郁小闲打定主意,就把锦娘叫来了。
有一件水红的夏装褂子,腰部和褂子的边摆都被剪破了,正好可以把一条天蓝的破纱巾做了花瓣的样子,弄四个对称的点缀。青楼女子多半讲究舞姿飘逸,本来这件水红的褂子的下摆,郁小闲还嫌小了,不够飘逸,正好在破的地方,多豁几个口子,中间用玫红的细纱络子连着,把衣摆打开些,也正好有了飘逸的感觉。配上浅紫色的抹胸,如此这般,这件衣服就有些风情动人之处。
至于这件褂子该配什么裙子,郁小闲也有想法,就用那剪破的绸缎披风和一条浅绿色的撒花纱裙子拼成一条长裙。一旦穿上,走动之间,白嫩的大腿在透与不透之间,更加诱人香艳。衣裙相配合着穿戴,倒很有青楼的风情。
除此之外,可以翻新出样子的,还有一件春天穿的整套衣裙,几乎是全新的,本身是一抹色的明亮蓝色,就是被剪破的地方太多,要是落在一般人手上,就是剪碎做了荷包料子,可郁小闲就是要变废为宝。那些破的地方索性用另一件被剪破,不成样子的鹅黄小衣剪出小花状,把整件蓝色衣服变成蓝底黄花的料子,花朵出用红线绣上几针,看上去也大方。
这两套衣服,郁小闲准备卖掉,至于剩下的那些纱和碎绫罗,就干脆收起来,等自己整体构思一下,用小玩意上剩下的珠子,做些头饰。卖也好,自己戴也好,都不会浪费。几块像样的包袱皮就将就做一套大些的童装给蛐蛐穿,小孩子总要有一套好衣服穿。
除了这些就不剩什么好衣服了,郁小闲只要自己原来的那两套,锦娘得了一件紫色的茧绸上衣,那也是姨太太的一件衣服,后背的地方不知被什么毁了色,锦娘预备拼一块荷包布上去,整理出来,也算是件好衣裳。两件丫头的衣服也交给锦娘,按她自己的身量改了,也穿出去见客,也不算寒碜。招娣得了三套小丫头的好衣裳,心里美滋滋的,喊郁小闲做太太的时候,格外亲热。
至于那些粗布旧衣服,改几件大人的,几件小孩子的,再做三床布被套包住三套好被褥就用的差不多了。郁小闲让锦娘母女先把好衣服改出来,剩下的活计,以后在慢慢做来。锦娘母女都得了衣服,也就用心去做女红了。郁小闲招呼了蛐蛐和黄有才,说是要上街买些菜,做饭给大家吃。
郁小闲带了两个竹篮子,两个破口袋就出门了,她牵着蛐蛐的手,一路逛着,买了东西就让黄有才这个跟班拎着。这个男人也就能干些拎包的活了,剩下的就是在家的点缀工作了。
郁小闲觉得,家里有个男人,家才像个家,总比寡妇门口是非多要强上很多。就是因为现在这个坏人已经成了白痴,自己才拿着鸡毛当令箭,坐上了家长的位置,所以这块木头还是要好好守着的。改嫁是迟早的事,不过要等到有钱才行。
郁小闲心里高兴,后面的跟班又老实,结果一趟集市逛回来,竟然买了好些东西。一百个钱买了十一斤农家的大米,买了五十个钱的各种作料,还有面粉,菜籽油,也花掉了一百个钱。看见了一些猪下水和碎肉,有忍不住杀价,全部买回来了。一对腰子,一副肝,一副小肝,一副猪小肠,加上二两碎肉,只要了三个钱,实在是便宜。买了这些,肯定是要买素菜的,结果郁小闲又买了十几个钱的素菜豆腐之类,这一趟还真是花钱不少呢。
郁小闲中午做的一桌子菜,不仅让一家五口人改善了生活,还因此意外地交到一些干苦力的朋友。郁小闲做的是天津爆三样,猪肝汤,卤小肠,配上一些素菜,在闷热的天,很下饭。下灶间的时候,用了宋婆子挺多柴火,郁小闲为此特意盛了一些荤菜给宋老头吃,宋老头吃出了滋味,喝起了小酒,让几个搭饭的轿夫眼馋的很,主动对郁小闲说要买她家的饭食。
郁小闲没有兴趣在闷热天下灶赚钱,抢宋婆子的生意,于是对来问话的年轻轿夫赵岐说到:“我们家的日子也苦,只因赚了几个辛苦钱,才做了一顿好饭。这歇脚店的灶台也是问店主借用的,做这个卖饭的生意是万万不成的。你们要想吃我做的饭菜,晚上就来搭个伙,也不必说钱不钱的事情。将来,我们一家要回老家的时候,还要请你们帮忙找车子,介绍可靠的脚力。”
郁小闲的这番话,让赵岐夫觉得很舒服,这位小大嫂,年纪虽然轻,可做人做事都很妥帖,就答应晚上过来和他们一家子用饭。午饭后,天色就变暗了,肯定是要下雨了,郁小闲让锦娘带着招娣赶紧收东西,自己则跑去了另一家肉摊子,把摊子上剩下的肉骨头和猪下水之类的,用二十个钱全部买下了,又另外买了些蔬菜,准备晚饭。
回来的路上就下起了雨,郁小闲跑了回家,收拾了吃食,就在灶间忙碌起来。晚上的饭菜比中午的还要丰盛,几个轿夫回来之时,手里还拎着酒。这一晚上,这几个人拉了宋老头和宋婆子一块喝酒,郁小闲用不到二百钱请了这些人的客,也让她多了些朋友。
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五天,锦娘和招娣就整整做了五天的针线,宋婆子吃了郁小闲家的饭菜,也帮忙用旧布缝出了三个布被套。宋老头接了些做小木器的活,带着黄有才和蛐蛐在一间屋子里忙,说是要教黄有才和蛐蛐做活,这父子两个还就真的去了。郁小闲每天上街买菜,回来和宋婆子一起做饭,也帮着卖饭,宋婆子就免了她们一家的柴火钱。
下雨的日子,反而是轿夫最好赚钱的日子,那些人要忙到很晚回家,回来时也都吃了饭,洗洗就倒头睡了,郁小闲一直没和他们打照面。直到五天之后,天大晴了,锦娘想去把守坟的事情定下来,那几个轿夫听到了,便主动要抬锦娘一程。郁小闲知道穷人的心实诚,便让锦娘坐轿子去。郁小闲有心想让锦娘去欢场一条街打听一下卖衣服的门路,终究是张不开口。
--求收藏推荐,留言
12结缘春香楼
锦娘走后,郁小闲想着把自己设计的七朵绫罗绸缎制成的花样头饰拿了出来去集市询价,于是便带上了招娣。这几日,招娣的勤苦,郁小闲都看在眼里。家里穷,让孩子像大人一样操劳,郁小闲虽然于心不忍,也无可奈何。今天带她去逛逛,只当是让她休息一会儿,蛐蛐和黄有才留下来看家也没问题。
在街口把桐油布一铺,郁小闲的地摊就开张了,没想到她的头饰一拿出来,就立刻有一个胖女人走过来问价。郁小闲本来就没想把这些心血廉价卖掉,于是一张口就是三百个钱一支,没想到那个女人竟然没被吓跑。胖女人把郁小闲做的头饰仔细翻看过,说到:“这些都要了,就二两银子吧,只是你要是还有,都卖给我才好。”
郁小闲没想到这个胖婆娘还这么有眼光,于是说到:“这位夫人果然识货,知道这些都是上等绫罗绸缎做的,加上复杂的工艺,这地界是独一份,不是因为我摆地摊,肯定能卖更好的价钱。”
那胖婆娘听到郁小闲叫她一声夫人,很是受用,于是对郁小闲说到:“我是春香楼的管事妈妈,这些花给新买的丫头子戴是最好不过的。这些山鸡要变成凤凰,还要好些日子的调教,给她们穿金戴银,时候还早。你这些花漂亮大方也不贵,我倒愿意再买些给那些不太赚钱的姐儿戴。”
郁小闲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门路把衣服卖到青楼去,她立刻对胖婆子福了福,然后说到:“这位妈妈怎么称呼,我现在手头上虽说没有了这上好的花,可却有两套出色的衣服想卖出去。楼里的姐姐们穿上,一定能艳压群芳,给你们楼里赚更多的银子。”
胖女人既然看中了郁小闲做的绫罗花饰,就对郁小闲的其他东西有了期待,于是她对郁小闲说到:“我娘家姓徐,大家都叫我徐妈妈。你要是有出色的衣裳,就拿到春香楼找我。你的东西要是不便宜,就最好能拿给花魁娘子看。她一般到了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时,心情最好,你的衣裳才能卖出大价钱。”
郁小闲是个聪明人,立刻将手中徐妈妈给的碎银子中大些的一块塞还给徐妈妈,说到:“这银子不敢说是请妈妈喝茶的,就是一点坐轿子的小钱。要是我的衣服卖了好价钱,再请妈妈喝茶。”
徐妈妈把银子接了,说到:“没想到你一个摆地摊的人,还这么知道礼数,今天午后就来楼里,我少不得要帮你说合。”
郁小闲赶紧谢过徐妈妈,等徐妈妈走了之后,招娣就不乐意地说到:“太太,你做的花,本来卖了二两银子,够我们家过一个月的,你这么把那块大的给了那鸨子,现在就剩七钱,多不划算呐。”
郁小闲很认真地对招娣说到:“这找门路花出去的钱,自然会在后面的生意里赚回来,你以后就会明白,这人情事故也是一门投资。钱花对了地方,可以翻着倍赚回来。”
那些零碎的绫罗绸缎,做好能换七钱银子,也算不少了,为了安慰招娣,郁小闲特意拿了钱,给她买了糖人和三尺红头绳,还叮嘱她说到:“午后我去春香楼卖衣服的事情,别让你娘知道了。她才从那种地方出来,我们提起来,她会脸红,心里不好受。”
招娣知道郁小闲的心意,就说到:“太太尽管去,我在屋里看着,做点针线。姨娘回来了,我自然会应付。”
中午胡乱吃了些饭菜,郁小闲把藏在身上多日的金银塞进了旧布里藏好,自己就包好了两套衣服,出门了。为了防止路上有什么闪失,她没有走路去,是在街上找了轿子去。没想到正好遇到赵岐和鲁贵的轿子,他们自然是不收钱送她去春香楼。
路上郁小闲就告诉赵岐说到:“我去春香楼卖两套自家做的衣服,劳烦你们一个时辰后,还是来这里接我回去。我一个良家女子,出入这种地方,实在不好意思,还当遮掩些。”
赵岐对郁小闲说到:“黄家娘子,我们也知道您的为人,不会多事,您就放心去。”
郁小闲谢过赵岐和他的搭档鲁贵,说到:“今天卖了衣服,得了银子,必要张罗酒菜,请你们吃上一顿。”
一听到有酒菜吃,赵岐就乐呵呵地说到:“黄大娘子的手艺没的说,我们兄弟自然要去,以后您要去哪里,只要说一声,我们兄弟抬着你去就好。”
路上说了些闲话之后,赵岐和鲁贵就加快了速度,把郁小闲送到了春香楼的后门口,赵岐怕郁小闲担心,还特意说到:“我们就在这附近接些小活,你放心,我们兄弟回来接你。”
郁小闲谢过了赵岐兄弟,敲了门说是来找徐妈妈,门房显然是被徐妈妈知会过,立刻说到:“是黄嫂子吧,徐妈妈在花厅里调教新来的姐们,我带你去见她。”
郁小闲在路上和赵岐兄弟俩聊天时就知道了一些春香楼的事情,这家店本是早年间的一位姓万的花魁娘子用私房钱开出来的。既然楼主是花魁出身,她调理手下小姐的本事,自然是了得。手下养了不少有本事的管事妈妈和教养妈妈,专门在民间挑选十岁左右的女孩,用于调教,一般要等到十四岁才让人梳拢,一旦挂了头牌,就自然是这县城的头一号,绝对大红大紫。那些不合调教的,多半就标了价钱,由着有钱人赎了去做姨太太,对于富人家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按照市场定位而言,春香楼的定位是专门接待高端客户,走精品路线。春香楼里挂牌的就只有七位姑娘,号称七仙女,其余的姑娘都是侍候那些人的手下。头牌和客人见个面就至少收二十两,那么这衣服要是能卖给她们,一定可以得到最大的利润。
等到了花厅,郁小闲看着七个小丫头正在站着,头上顶着一碗水,想必是在练规矩。徐妈妈看见郁小闲来了,就对那几个小丫头发了狠话说到:“就这么站着,等我回来,要是谁砸了碗,洒了水,晚上就别想吃饭了。”
郁小闲低眉顺首地跟在徐妈妈的后面,来到了一处小厅,徐妈妈命人给郁小闲倒了一碗茶,在郁小闲喝茶的功夫,看了看郁小闲带来的衣服,然后说到:“你这衣服,我家头牌肯定不喜欢。能穿的,就只有司琴姑娘,她喜欢你这种衣服。衣料子还不错,不知道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郁小闲说到:“两套衣服最少不能低于三十两,这是我实在的底价,我敢说整个徽州都找不到和我这两身衣服一样款。姑娘们出去见客,有新样子的衣服,才能艳冠群芳不是?我打算开价六十两,在实价之上不论赚多少,都拿一半给妈妈喝茶。”
徐妈妈素日也不在乎十几两银子的小钱,倒是欣赏郁小闲做生意的手段,于是她说到:“司琴姑娘下午就要去一个大客商的别院住几天,能有些出色的衣服也好。我现在带你去见她。你是个有心思的人,察言观色之后,才好说价。我不稀罕你的分红,只是喜欢你的为人,才让你做这次生意。”
郁小闲起身对徐妈妈又是一福,说到:“家里破落了,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能碰上妈妈这样心善的人,是小妇人的福气。”
徐妈妈说到:“不必客气,你跟我来吧。”
跟着徐妈妈一路走过去,对春香楼的气派也叹为观止,徽商是明清时代最出色的买卖人,春香楼是为顶级徽商提供服务的地方自然也是处处在豪华中现出了文化气息。据说这里的小姐都是琴棋书画,才貌双全,才能留住这些大气的商人,不知道这司琴姑娘又是个怎样的人。
徐妈妈很快把郁小闲带到了司琴的院子,小丫头看见徐妈妈来了,立刻行了礼,对徐妈妈说到:“妈妈来的不巧,我家姑娘刚才沐浴完了,正在梳妆。等打扮完了,再见妈妈吧。”
徐妈妈对小丫头说到:“桃杏,我知道你家姑娘下午要出门,有人拿了两身衣服过来,我看挺好,就拿来给姑娘看看。”
郁小闲对小丫头说到:“这位大姐儿,你家姑娘正在梳妆,可否让她穿上我家的衣服再打扮。”
桃杏不敢拿主意,看了看徐妈妈,徐妈妈给了她一个可以的眼色,她才把郁小闲手中的包袱拿进去,徐妈妈很快就跟进去了。郁小闲没有得到同意,就在门口站着,大约一炷香的功夫,桃杏才来叫她进去。
在梳妆台前坐着一位美人,身上就穿着那一件水红的褂子,两色的拼接裙子,郁小闲心里高兴,却格外留心起来了。这种地方的小姐都是厉害的主,察言观色的本事肯定比自己厉害,自己不能显得太伶俐了,不然在价钱上,怕是越争越得不到好价钱。
--求收藏推荐,留言
13祸事来了
郁小闲进来几分钟之后,那位司琴姑娘才缓缓转过身来,那明艳的容貌啊,让郁小闲都惊呆了。司琴看着郁小闲的表情不由扑哧一笑说到:“你就是卖衣服的妇人,看见我,怎么这个表情。”
郁小闲低着头说到:“小姐您很美,像月宫的嫦娥一般,小妇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女人,所以失了分寸。”
这马屁拍的太精准了,而且说的实在,更让司琴心花怒发,笑靥如花。有个大客商对她一见钟情,要是这趟侍候好了,也许有机会被赎出去,从此就可以跟着那人去享福了。郁小闲的这套衣服完美地衬出了她的美貌,所以她是一定要买的,那一套,也还好,留着也无妨,所以她已经决定买下了。
因为心情好,司琴自己开了价,说到:“这两身衣服,我给你五十两吧。”
郁小闲立刻说到:“小姐在添一点吧,这样独一无二的样子只配小姐穿,再添些赏钱,裁缝绝不会再做出同样的卖给别人。”
司琴想了想说到:“就五十两银子,我再赏些别的东西给裁缝就是了。”
郁小闲看了看徐妈妈的表情,见她使眼色,就知道不能再加价了,于是恭敬地说了声:“是。”
桃杏拿来了司琴的钱匣子,司琴拿到手上了,才说到:“瞧我这记性,整数的银子刚存了钱庄,匣子里竟然没有五十两银子了,这样吧,两个金花生有三两重,加上一个二十五两的银元宝,也就差不多五十两了。这就算衣裳钱了。桃杏去把我那些不要的首饰拿来给这妇人挑几样,就算赏了裁缝。”
郁小闲知道如果真是两个加起来三两的金花生,就差不多是二十五两银子了,再有些打赏倒真的便宜了自己,于是用手帕包了银两和金花生,等着拿司琴姑娘下赏。
很快,桃杏捧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有玉镯,玉坠,发黑旧了的银镯子,链子,破簪子什么的,不是旧了断了,就是成色不好。这司琴姑娘真是在打发人,不过这些东西的价值,也该有个几十两。
郁小闲在里面挑了一个玉坠子,她觉得那点玉是值钱的好东西,又挑了一个花样复杂的簪子,修补好,这样的手工,绝对能卖出好价钱。看着徐妈妈在奉承司琴姑娘,她又大胆地把最重的银镯子拿了出来,就关上了盒子,谢谢司琴姑娘的赏。
司琴看了看郁小闲选的,由于花簪子遮住了玉坠,她还以为郁小闲只拿了两样,看见足有二两重的银镯子有些舍不得,于是说到:“别光拿重的,银镯子留下,拿只银簪子去。”
桃杏立刻上前,拿了一只最轻的花钿簪子换走了银镯子,这样交易才结束。司琴还要收拾,徐妈妈不便打搅,就带着郁小闲离开了。到了走廊上,郁小闲把一颗金花生塞给徐妈妈,徐妈妈很是欢心,对郁小闲说到:“你也是一个会做人的,妈妈我不白得你的孝敬,楼里还有些素日的旧衣裳,你拿去改些衣服,给家里的孩子穿吧。”
郁小闲谢过了徐妈妈,得了大包的旧衣服,走到了门口,上了赵岐家的轿子,就往住处去了。
郁小闲在徐妈妈包东西的时候也看了,大多是一些半大丫头的衣服,大约是五成新,这种地方给最下等的丫头子的衣服都不能太旧,不然就失了档次。还有些男装,大约是龟公和门房的,料子都不算差。这些人接待的都是上等人,也不接触脏乱的事物,相对干净,对于黄家而言都是不错的施舍了。要去估衣铺卖掉,也能有三四两银子好得,这徐妈妈也算照拂了郁小闲。
郁小闲回到了歇脚店,把包袱交给招娣处理,这丫头已经学会了消毒的方法,这些姑且就让她去干吧。今天的收获挺大,晚上必须做一顿好饭菜来给全家改善一下。明日里,再去各大估衣铺收罗些衣裙改制卖钱,说不定这一家子人就可以在这徽州县城站稳脚跟。
初夏时分的东西不经留,郁小闲让黄有才帮着招娣打水洗衣服,自己则带着蛐蛐上街买便宜菜。花了一百五十个钱就弄了不少荤腥的东西,还有半斤酒其中还有一只活鸡,锦娘最近赶工,身体太虚了,单独炖了,给她一个人吃。
回到家里,招娣就跑出来了,对郁小闲说到:“太太,去看看姨娘吧,她回来就一脸灰白,现在在房间里哭呢。”
郁小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把篮子丢给招娣说到:“衣服别洗了,拿菜给宋婆子去收拾,带好蛐蛐,我去问问你娘,发生了什么事。”
郁小闲的出现,让六神无主的锦娘顿时找到了依靠,她对郁小闲说到:“太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