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到刚从云族分支收缴的银钱,如今只能提前存粮,等到百姓手里无粮可吃分发下去,可是整个封地七座城府,买粮食吃可不是长久之计。

他现在体会到何冬说得每天睁开眼睛,就得想着千万百姓张着嘴饿着肚子吃不上饭,这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他也能够理解了何冬的难处,为何处处那么的吝啬。

秦二问道:“王爷,今年,天水大灾、河南道、江南水患,您看要不要现在就到南方进些粮食?”

何敬焱当下安排官员去洛阳找慕容家族买粮食,不过动用超过一万两银钱就得找李晶晶。

“娘子,封地的粮食不够吃,我准备这就用三十万两银钱托慕容家族进粮食存着,入冬了分给百姓。”

李晶晶正在翻看着记载各村人口、田地的帐本,抬头瞧到何敬焱眉宇深锁比往日更加的忧愁,柔声道:“夫君,你先坐下吃点菊花茶,我给你说说农事。”

菊花茶清火明目养肝。李晶晶所用的菊花茶可不是普通乡野的小野菊花所晒制,而是采了四季庄园的灵菊所制成,药效极好。

四季庄园种的灵菊花数量有限,李晶晶制成的灵菊花只给自家人吃。

现在正好是夏季,金城风沙大紫外线强,人特别容易上火,何敬焱操心封地的政事,前些天又被云十八暗害李云霄的事气得肝疼,体内火气大。

李晶晶除去晚饭让厨房熬绿豆汤,白天只要看到何敬焱,就给他沏菊花茶喝。

何敬焱坐下来品尝着散发淡淡清香口感微微甘甜的菊花茶水,瞧着爱妻带着浅笑目光温柔的脸,心神渐渐宁静下来。

这些天他忙得脚不着地,晚上回来太晚,连那事都减少了,根本不是新婚夫妻该过得日子。

他想到这里,目光带着歉意。

“我在曲家村时,村里的人每年在田里种两季水稻,还要种一季的萝卜,这样除去上缴田税、家里的口粮,还能富裕一些卖银钱。”李晶晶握住了何敬焱的手,道:“咱们封地的村民种地,每年只种一季的冬小麦。”

“封地的田地贫瘠,老天又下雨水,种不了两季粮食。”何敬焱幼孩时在寺里、道观呆过,知道佃农每年在地里耕种什么粮食、青菜,也知道田地不能频繁的种,需要年年上肥打理。

“种不了粮食,可以种一季的豆子。”李晶晶大眼晴眨眨,道:“豆子都可以当成主粮裹腹。”

何敬焱拍了拍爱妻的手,摇头道:“若是种了豆子,土地失了肥,冬季再种小麦,明年夏收出麦子就少了。”

“我把豆子种子用药府空间的逢春灵水泡了,放到沙土地里都发芽长叶子开花了,何况能种麦子的正经田地。”李晶晶说着站起,拉着何敬焱往外面走,道:“你跟我去后花园瞧瞧,就知晓了。”

很快,何敬焱在长满五颜六色奇异花草后花园的偏僻角落,看到了一块两平米见方沙土掺半的土壤里生长着豆子。

绿油油的茎叶茂盛,一些豆子已经开出了白色小花,跟在肥沃田土里生长得一样。

李晶晶特意道:“我只是让下人种植豆子时,浇了些水,自此再没再管过。”

何敬焱问道:“水也未再浇过?”

“没有。”李晶晶仰视着何敬焱,道:“这豆子跟上次的马铃薯一样易活还不贪肥。”

何敬焱目光精亮,蹲下来仔细瞧看豆子,沉思又道:“上次我们让农民种马铃薯,用的地都不是正经田地,这次要用到的是正经田地,怕是很难说服农民。”

“下令农民将官府发的豆子当种子种在田地,秋季丰收所出的豆子一半,官府代我回收,每斤豆子我给两个铜板。”李晶晶见何敬焱起身听得入神,缓缓道:“我请教了金城郊外的十几位种田好手,他们都说只要官府肯花银钱回收一半的豆子,人人都抢着多种一季豆子。”

何敬焱面色焦虑,问道:“娘子收了豆子可是再当成粮食送返送给百姓?”

“我怎么会做赔本的买卖呢?”李晶晶摇头轻笑,容颜妩媚动人,道:“我用豆子榨成豆油放在封地各城府去售卖。”

何敬焱目光有些不忍,轻声道:“娘子,你可知一石豆子才出九斤豆油。一斤豆油三十文。一石豆子四百铜板,豆油九斤二百七十文。”

李晶晶摆出洗耳恭听的表情。

何敬焱长叹一声,道:“你每用一石豆子榨出豆油,就得亏一百三十文,还不算人工费用,积少成多,也是很大一笔银钱。这比白赠给百姓亏损的更多。为夫岂能让你为了封地的农民填补这么多的银钱?”

李晶晶笑道:“看来夫君在农事上面下了不少功夫,连豆子出多少油,豆油一斤多少钱都非常清楚。”

何敬焱见她一脸淡定,便道:“娘子难道有妙计不成?快说来让为夫听听是否可行。”

李晶晶低声道:“你说的那是寻常豆子的出油量。经过逢春灵水泡制过的豆子出油量是普通豆子的三倍。”

何敬焱大喜,笑道:“那可太好了。”

李晶晶见何敬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心里跟着欢喜起来,道:“还有呢,我已安排人去改造压油机,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款压油机问世,到时我要在封地七座城府郊外都盖一座很大的油作坊压榨豆油!”

这是件双赢的事。封地的农民与她都不会吃亏。

今年她让封地的农民纯种豆子,保证出一部分口粮,农民尝到甜头,对她的信任度就会提高许多,明年她会让他们除去豆子,还要种出油率最高的植物——芝麻与油菜。

何敬焱揽着李晶晶的香肩,柔声道:“这里日头太晒。走,娘子与为夫回房去细说此项大事。”

万事开头难,何敬焱除去要办好这样一件大事,还想着给李晶晶弄个好名声,这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周全。

------题外话------

亲们,月票榜竞争很厉害,本文名次靠后,很容易就被后面的文超过。

请亲们把手里所有的票投下来,支持本文。谢!

章节、7 种豆朝堂掀风波 三府小姐待选郡王妃

连着两日,何敬焱与几名亲信呆在议事厅里商谈,终于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何敬焱回到百好院时已将近子时,沐浴之后蹑手蹑脚躺在李晶晶身边。

他见她睁开了亮如星辰似的眼睛,目光里还带着狡黠,一把将她搂至怀里,喘气道:“娘子刚从药府出来,想必已经歇息好了,那就慰劳一下为夫。”

李晶晶见何敬焱兴致勃勃,笑道:“我给你出了那么大的主意,你得慰劳我才是。”

“为夫这不正在慰劳娘子吗?这个姿势可觉得愉悦?”

“你又是从什么破书上头学来的?”

“为夫无师自通。”

一室皆春,夫妻俩难得心神放松,好事之后又聊了一回,这才相拥而眠。

夫妻齐心协力在封地上干事业,共同语言多,又能互相理解体贴,情分自是一日比一日深。

次日,焱王府众位官员便得知了整个封地农田将要种植一季豆子的大事。

此时各县沙土地里种植的马铃薯已经全部发芽出了叶子,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的传遍了整个定朝。

沙土地生农作物给了封地所有官员极大的信心,但是这次动作太大,有一半的官员认为在种小麦的田地里多种一季豆子不可行。

何敬焱收到了百余份提出反对意见的奏折,便连虎奔军的一些曾在参军前务农的军官都上奏折反对。

他并不生气,而是欣慰的点头道:“封地不是本王一言堂,总有不同的声音才是正常的。”

他与李晶晶给封地的官员每月双俸禄,还有各种的福利,杜绝了官员贪污。

直到焱王府关于种豆的通告贴出去,看到李晶晶回收豆子,封地这才没有反对的声音。

金城及六位城府的茶馆、酒楼、集市的吃食摊子,人人都在议论着陇北农民多种一季豆子的事。

“公主用嫁妆银钱收购封地一半的豆子,每斤两个铜板!”

“公主用比市面上还略高的价钱收购农民种的豆子,农民有了这笔银钱,就算田地失肥,来年夏收时小麦产量不高,也是稳赚不赔,何况还有一半的豆子可以用来当粮食吃。”

“公主为了王爷封地的农民能有收入,一再的拿出嫁妆贴补。”

“娶妻当娶护国公主。”

“你又不是民族大英雄焱王,娶什么护国公主,也就配娶你家的黄脸婆子吧。”

农事向来是天下各国之大事,历朝历代的皇帝若是不重视,能被百姓骂成昏君,史书上也会留下不管百姓死活很难听名声。

朝堂之上,陇北七座城府抢在种冬小麦之前种一季豆子,比上次在沙土地里种马铃薯还引起轰动,云族分支财产被夺赶出陇北的事就这样被文武百官抛到脑后。

“焱王也就能在战场上打仗,离了战场,去了田地也是个棒锤!”

“这是谁教给焱王的这样干的,难道是庆王、孔王妃?”

“庆王在鲁地种过地,可是陇地哪能跟鲁地相比?”

何敬焱在几十名官员的嘴里变成了拿封地百姓养命田当儿戏的庸王。

何冬听着众位官员泼口大骂何敬焱,高声道:“焱王在给朕的奏折里已禀明,陇北的田多种一季豆子不会影响到冬季种小麦,并且护国公主将自掏腰包回收一半的豆子。”

众官员恍然大悟,道:“原来焱王有护国公主给他收拾破摊子。”

何冬目光落在站在文官当中一个身材瘦小穿着紫衣朝袍的老头身上,道:“林爱卿,你说说对此事的看法?”

老头出列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老臣未曾到陇北亲眼所见,不能妄下论断。请陛下派老臣去陇北。”

众位官员见老头没有说反对,便把矛头指向他。

“林大人,亏你当着本朝的司农,竟然惧怕焱王,不敢为陇北的百姓说话!”

“林司农,你当了几十年的农官,陇北去了七、八趟,你能不知那里的土地是什么情况?”

老头瞪眼瞅着叫得最凶的几个官员,冷声道:“以前焱王在北地行军打仗的事你们插手,现在焱王在封地种事逆子你们也插手,个个装作行家,在朝堂上上蹿下跳如同猴儿,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几位官员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叫道:“你!”

“你竟敢在朝堂上污蔑本官?”

老头用更大的声音嚷道:“你们从未去过北地打仗,也未下地种过豆子,就敢信口开河一次次的诋毁焱王,还有脸说本官污蔑你们是猴儿?”

何冬忍着笑下了朝拉上何义扬,再带上了何义珏、何义荣,激动无比去了李王府,又把何庆一家四口叫了过来。

“先生,敬焱与晶娘夫妻联手,弄出的一桩桩农事,让满朝官员刮目相看。”何冬笑得嘴都合不拢,道:“林比安这个老家伙都给我说了好几回,要去陇北察看农事。”

林比安就是今天在朝堂上骂众位官员是猴儿的老头。

他是定朝从三品的司农,今年已是七十二岁高龄。

此人在开朝时就是农官,性格倔强耿直清高,说话难听,得罪了不少权贵,时常被官员弹劾,却因农事技术非常全面过硬,便连昏庸无比的末代皇帝都没下令拿他下狱。

李炳道:“老林已来过我府里七回了,求我给敬焱、晶娘写信,把马铃薯推广到整个北地去种。”想到林比安每回来府,在跟前伏小的样子就好笑,然而心里对他更多的是尊敬。

何冬虎目闪亮,心说林比安说的话正合我意。

“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些纳闷,以前关于农事上的新奇做法,林比安都持着异常谨慎保守的态度,此次他却是敬焱、晶娘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从一开始就没听到过他说过反对的话,还在朝堂上帮着敬焱骂人。”

李炳诡秘的一笑,提醒道:“你忘记了,之前你曾带着他去过四季庄园,他瞧到了晶娘在园子里种的花草,许多是反季节绽放,就一个劲的念叨晶娘若是能把种花草的劲头移到种粮食上头该有多好。”

何冬回想起那些天林比安在下了早朝后就去御书房磨他,要他下旨让李晶晶跟着他下地种粮食,把他头痛坏了,把林比安推给了何义扬。大笑道:“这老家伙真是有眼光,早就瞧出我们的晶娘是个种粮食高手。”

李炳得意自豪的道:“我的晶娘三岁起就开始种药草。药草可比粮食难种多了呢。”

他的书房一直珍藏着一幅由狄玉杰所画,李晶晶五岁时提着小竹篮在潭州书院竹林里采药草的图。

正院的偏厅,众位女眷说笑拉着家常,待用过饭之后,贺氏特意将孔叶单独请到了月轩院去坐。

贺氏开门见山的道:“亲家,我给你家鑫郎相中了三家小姐,给你说说她们的情况,你回去后跟庆王爷商量看定下哪家的小姐。”

孔叶麋鹿似的大眼睛一亮,竟是有三家的小姐可以选择,笑着点头道:“真是劳烦你了。”

“都是亲戚,不用说客气的话。”贺氏便细细说了起来。

三家的小姐当中一家出自文官,一家出自武官,一家是出自大家族。

这文官家的小姐,就是日前常在李炳跟前伏小的林比安的嫡孙女林英,今年十五岁,容貌美丽,性子温柔,只是曾经订过亲,男方是上界的进士,死于酗酒。

林英的爹爹子承父业也是农官,只要活着身体康健,将来是铁定要接林比安的职位。

林英的娘杜氏与贺氏自小认识。

杜氏的生父是开朝的御史,贺氏的生父在朝堂上被诬陷为证清白撞柱而死之后,因为站出来贺氏的生父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打入大牢关起来,直到定朝建立才被放出来,身子已经熬坏了,还没上过定朝的早朝就死了。

杜氏的生父与林比安是好友,在做牢时,妻小都由林比安照顾,他在死之前就把杜氏许配给了林比安的儿子。

几年前,贺氏来到长安,由贺慧淑发起宴会,见到了杜氏,恢复了交往,走动比较频繁。

贺氏对杜氏一家人都比较了解,也是看着林英从十一岁长到十五岁。

第二家武官家的小姐是丁郡公丁海涛嫡亲的小侄女丁柔棠。

丁海涛就是曾被继母陷害成重度残疾,流落到北地匈奴马匪手里,后来被何敬青所救,送到洛阳由李晶晶救下性命的那位苦命人。

丁柔棠的生父丁江涛是前任丁郡公的长子,被前任丁郡公继室大刘氏害死,生前有着朝廷册封的郡公世子封号。

丁江涛生前与妻子冯氏共育有三个女儿。丁柔棠是最小的女儿。

丁柔棠今年十九岁,之前大刘氏要把她嫁给刘族的人,她坚决不肯,就到观里去当了道姑,大刘氏死后,丁海涛派人把她接出道观。

丁柔棠是个文武双全的小姐,在当道姑时曾将来寻事刘族的人打成重伤,还是冯氏的娘家出面保住了她。

刘族人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便到处谣言,说她日食斗米十鸡两猪腿,力大无穷,能一人杀三虎,就得了个“母大虫”的绰号。

她的胃口是比常人好一些,也不至于那么夸张。

她顶着“母大虫”的绰号,又确实曾经把男子打成重伤,出了道观自是说不到好亲事。

她的生母冯氏愁得没有办法,实在不想把她随便嫁了,就这样亲事拖到了现在。

她的婶婶—丁海涛的妻子张氏,心思都用在照顾丁海涛及才一点点大的儿子身上,曾经两次无意中听到冯氏哭,问清了缘由,这就在拜访曲氏、贺氏的时候说起了此事,想着李家出入的俊杰多,帮着找一个好夫君。

贺氏特意派人打听了丁柔棠,发现是个非常孝顺大气聪明乐观的少女,便将她列为鑫郡王妃的人选当中。

第三家的小姐叫慕容清芳,是洛阳几百年大商家慕容家族族长慕容丰嫡亲的孙女,说起来她在长安、河南道都小有名气,是个奇女子。

那慕容家族虽是商家,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且慕容丰已经废除子弟不能入朝为官的族规。

今年县试,慕容家族有十一人考中秀才,五月这十一人当中的六人考上了长安书院,准备三年后参加府试。

慕容清芳两位嫡亲的哥哥就是在这六人当中,做为书院的学子,读书自是不错的,还都会经商,以后可以走仕途,也可以当个文散官兼做着生意,前途一片光明。

慕容清芳今年十四岁,受族人的影响,六岁起就开始经商,靠着长辈兄弟给的银钱,开始在洛阳远郊买了一个小商铺,经营管理的很好赚了一些银钱,接着买商铺,后来发展到竟是买了船运货。

如今她的名下已有十二座商铺、一支船队。

这样的女子自是非常聪慧,可是对夫君的要求有些奇特,不愿意找容貌俊的城府深心机重的,那些有通房、妾室的更是瞧不上。

她出名的事就发生在两年前。

原来前年,河南道的都督想让家里最宠爱的庶子娶了慕容清芳,这样庶子分家出去也能有着慕容清芳的嫁妆可花,日子仍跟在都督府一样过得富足。

慕容丰打听到那个庶子都已有了两个通房生下的儿子,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

河南道都督见慕容家族竟敢拒婚,暗中使绊子阻碍慕容家族做生意,还派人去把慕容清芳的一只货船烧了。

那只货船价值五万两银钱,上面载着价值十二万两银钱的货物,还有管事、水手、杂工、厨子等二十三人。船、货烧毁,人都死了。

慕容清芳给死去的人每人家里赔偿了一千两银钱,还派了跟前的管家去参加吊唁,而后暗中花了三万两银钱去查此事。

她待罪证确凿之后,禀报了家族,拿着慕容丰的信来到长安找到李家人,求着李家人帮忙,一张状纸把河南道都督给告了。

此案涉及的银钱数量高达十七万两,又有着二十三条人命,惊动朝堂。

何冬交由刑部去查,令何义扬督案,后来案子告破,河南道都督被判死罪,家财除去偿还慕容清芳二十万两银钱,其余的充公。

慕容清芳再次给死去的人每人家里送去一千两银钱,又给朝廷捐了五万两银钱,感激何冬给她做主,自然也给李家送了礼答谢。

她得了一个仁义的好名声,然尔才十二岁,就敢跟朝廷正三品实职的都督斗,厉害的让男子都觉得汗颜,在长安、河南道传出的是凶名,是以婚事上头艰难起来。

李炳倒是欣赏慕容清芳的性格与能力,从慕容丰的信里得知了此事,就把她的亲事大包大揽下来。

于是贺氏就在派人细查过慕容清芳的情况之后,把她列入到鑫郡王妃侯选人当中。

孔叶听了三个小姐的情况,特别是慕容清芳告倒河南道都督的事,简直跟听说书一样精彩,连声道:“她们都极好,哪个都好。”

贺氏一本正经的问道:“林英上门亲事的男方暴毙,丁柔棠有母大虫的绰号,慕容清芳比男子还厉害。你可是真心认为她们三个都极好?”

孔叶急忙道:“俺说的是真心话。俺还怕俺家的鑫郎配不上她们。”

贺氏定定瞧着孔叶,问道:“你为何贬低鑫郎?”

孔叶轻叹一声,小声道:“鑫郎除去郡王的身份,再就没有别的,前头十几年一直过着见不得人的日子,这是最近几年托了闺女的福,才把病治好了,可是如今心智还比不得同龄人。”

人贵在自知自明。许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悟不出这个道理。

贺氏最欣赏孔叶的就是这一点,微笑道:“我早知你见识比一般的妇人都要强,是以才选了她们三位。”

孔叶菀尔,道:“亲家,我还得劳烦你一件事,鑫郎的亲事,俺估计俺家那口子商议之后可能做不了主,还得让敬焱与闺女帮着决定。你看你能不能写信给他们说一说三位小姐的情况?”

她知道何敬焱、李晶晶在封地忙得不行,可这是何敬鑫的终身大事,不让她们把关,心里非常的不踏实。

“这个好说。”贺氏握住了孔叶的手,道:“我这边给敬焱两口子写信,你回去与王爷商量了,也跟敬焱两口子写封信,说说中意哪位小姐。”

“好。”孔叶目光感激,跟贺氏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些。

七月底的一天傍晚,秦婉静见红生产。她是第二胎,生产时仍是非常的痛。

------题外话------

本周愉快!

亲们,再有四天本月就结束了,手里的票别再攥着了,全部投给本文。谢!

章节、8 李家添两大将军 敬鑫相亲长辈见面

李云青见妻子又是这般的痛苦,暗自决定,不再让她受孕生孩子了。

秦婉静痛得叫了一个时辰,又给李炳、曲氏生下了两个大胖重孙。

两个小宝宝体重都过了六斤,非常的康健。

“你们两个小郎,可把你娘给折腾惨了。”李云青抱着孪生子,瞧着累得眼睛都快睁不开的秦婉静,道:“你们以后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你们娘。”

李坤一下子有了两个弟弟,特别的高兴,哪里也不去要守着他们。

秦家的人都过来了,秦雄晃瞧着李文、李武的大个子,哈哈直乐,道:“不愧是我们秦家的种,日后定能当大将军。”

李云青挑挑眉毛,心说:亏得不像你们秦家面黑,不然我就多了两个小黑炭儿子。

邓氏又当了姥姥,自是非常欢喜。

曾经她对秦婉静的婚事愁死了,如今秦婉静不但是王爷世子妃,夫君敬重,婆家宠爱,还有了三个儿子傍身,人生如意。

李炳给两个小宝宝起名叫做李文、李武,意在李家的第四代儿孙要文武双全。

次日宫里下了圣旨,何冬竟是册封两个小宝宝为正四品上的开侯伯兼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

贺氏给李晶晶报喜的信里,用十二页纸的篇幅介绍了为何敬鑫挑选三位小姐的情况。

信传到了陇北金城焱王府,男女主子正好在商量封地的事。

李晶晶打开信看了一页,眉飞色舞,喜滋滋道:“大嫂真厉害,又给我生了两个侄儿!”

何敬焱心里那个羡慕啊,可是还不能表现出来。一本正经的道:“娘子,为夫觉得大嫂没有大哥也厉害不起来。”

“你这不是说得废话吗?我的意思是大嫂怀胎十月不容易!”李晶晶伸手给了何敬焱一拳,把看过信一页页的递给他,飞了一个媚眼,道:“鑫郎要议亲事了。娘给鑫郎选了三位小姐,你瞧瞧哪个小姐好?”

何敬焱收到了娘子大人的媚眼,内心小小欢喜,唇角上扬,拿着信不急不慢的瞧着,问道:“娘认为哪位小姐最适合鑫郎?”

李晶晶将最后一张信纸瞧完,柔声道:“我看娘的意思是林家的英娘。”

贺氏与林英的生母杜氏相熟,又对林英的性子很了解,自是认为林英最合适。

贺氏在信里透露出来意思被李晶晶看出来了。

何敬焱问道:“你的意思呢?”

李晶晶缓缓道:“我见过英娘,性子比较腼腆内向,怕是跟鑫郎在一起无话可说。”又道:“我在河南道时曾见过慕容家的芳娘,还给她瞧过夜游症的病。她的个性太强,受不得委屈,我怕她嫁给鑫郎之后,被外人说起鑫郎曾经闹出的窘事想不开。”

何敬焱轻笑道:“这么说,你是中意海涛哥的小侄女棠娘?”

李晶晶点头,道:“我听我大嫂说过棠娘,棠娘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子,文武双全。”

李晶晶初到长安时,丁柔棠被大刘氏迫害的躲在观里修行。

当时秦婉静的境遇也不好,丁柔棠可以说比之还远远不如。

堂堂的郡公世子嫡女竟是被逼的到了观里,进出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那座院子及供着三清的道殿,穿着道袍,吃得跟观里的道姑一样,又顶着“母大虫”的丢人绰号。

这样的生活丁柔棠一过就是几年,秦婉静去观里瞧看她,她还能淡然的笑。

李晶晶知道这事时,就对丁柔棠的爷爷前任丁郡公有了看法,后来大刘氏杀害丁江涛、丁海涛的事暴露,更是瞧不起这个好色愚蠢的前任丁郡公。

何敬焱便道:“丁家是武官之家,人口不多简单。”

李晶晶继续道:“我想着棠娘曾经躲在道观里几年不见人,又被刘族诋毁名声传出那样难听的绰号,这样的遭遇跟鑫郎有些相似。两人成亲之后,能够相互体谅包容。”

何敬焱放下信,道:“娘在信里说棠娘孝顺。棠娘若是嫁给鑫郎,会不会同样的孝顺我爹我娘?”

他想给何敬鑫找的媳妇首要的条件就是孝顺何庆、孔叶。

李晶晶微笑道:“应该会的。”

何敬焱朗声道:“那就棠娘了!”

李晶晶把信纸都收回来,再去瞧一遍,低头看着贺氏娟秀的字迹,道:“这可是鑫郎的婚姻大事,可不能就这样被你一句话决定了。你别着急回信,我再好好想想。”

何敬焱把李晶晶抱起来放在大腿上,挑起她的下巴,低声道:“林家、慕容家人多事多,丁家人少事少,以后鑫郎与棠娘成亲了事也少,就定了丁家。”

李晶晶想想也是,成亲可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事。

何族是皇室,亲戚已经够多的,再找个人口多的姻亲,夫妻俩一天到晚光是应付姻亲的人际交往就得费好多的功夫。

以后何敬鑫夫妻要跟何庆、孔叶住在一起。何敬焱不想何敬鑫娶个娘家人口多的妻子,让何庆、孔叶跟着受累,这么考虑也是对的。

何敬焱道:“为夫这就去给家里写信。”

李晶晶搂住了何敬焱脖颈,柔声道:“你还是等家里的信到了,看看家里的意思再写。”

何庆、孔叶的信比贺氏的信只迟了一天,就到了何敬焱、李晶晶的手里。

何敬焱为了何敬鑫的亲事,昨个半夜又跟李晶晶说了一个时辰,惊喜道:“娘子,爹娘跟咱们的想法一样,给鑫郎选的是丁家的棠娘。”

李晶晶想着何敬鑫的心智只达到十一、二岁,还没有成熟,另外丁柔棠是否愿意嫁给何敬鑫,为了稳妥期间,道:“你给家里写信,安排鑫郎与棠娘见一面,问问两人的意思,若是都同意,先定了亲事,等到明年正月大婚,这样我们也能赶回去。”

何敬焱连连点头,道:“好。娘子想的真周全,为夫这就去写信。”

李晶晶笑道:“我也给我娘写信,请她在鑫郎定了亲事之后,再帮着淼娘选一个好夫君。”

朝廷马上就要科考。李晶晶知道贺氏会在科考之中给何敬淼选夫君。

李晶晶写信的时候,心里再次感谢老天爷让贺氏这样近乎完美的女子当她的娘,于是就有感而发的写了几句赞美的话。

贺氏收到李晶晶的回信,看到女儿发自内心对她的赞美,自是满心欢喜,待晚上把信给李老实瞧时,又得了他的几声夸赞。

贺氏保媒虽费心思还担责任,然而得到了宝贝女儿与夫君一致的夸赞,觉得值了。

何庆、孔叶收到何敬焱的信看了,还特意让何敬鑫读了,让他知道为何要在三位小姐当中选择丁柔棠。

何敬鑫把信放下,想象着丁柔棠的模样,羞道:“一切全凭爹娘哥哥嫂嫂做主。”

孔叶去李家找了贺氏,坐了一个上午,得到了丁家的答复,明个约在李家相看。

次日,何庆、孔叶带着一对儿女就早早的来了。

李老实正好沐休在府里,陪着何庆说话。

众人等了一会儿,丁海涛、张氏、冯氏、丁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