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之游戏江湖(汉风)-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面祝彪一马当先,牢牢控制着战马的速度,带着大军迅速推进。

身后诸将连声吼叫。浑身的热血随着耳畔呼啸的狂风沸腾着。

祝彪神色冷峻,强健的身躯随着奔腾的战马上下起伏着。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前方的周军大旗,那是他的目标,他要第一个夺取的所在。

“呜……呜……”号角再度响起,穿透了厚厚的轰鸣声,传到了战场上每一个角落。

东面,朱武举起长矛。回首狂呼,“加速,加速……”

大地在剧烈的颤抖,周军每一个将士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随着颤抖的地面疯狂加剧。圈圈之内的唐军发出震天的欢呼。

铁骑大军像惊天海啸一般掀起重重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狠狠地砸了过来。

一个个周军士兵面无人色,高大的身躯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似乎想在绝境之中寻找到一丝生存的缝隙。

甚至一些人都肝胆俱裂,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十数万铁骑迎头冲击来的浩大浩瀚,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已经卡住了自己脖子。

第一线的周军士卒发出绝望的叫喊。他们拼命地扣动手中的弩机,数百台车弩给了祝彪军,尤其是冲在正面最前的河东精骑,一定杀伤。可百十人的损失对于十四万骑的总数额来讲,是那么的微乎其微。

一些车弩把目标对准了冲击最前的祝彪。上百支弩矢连连不绝的射到,又连连不绝的崩开。

祝彪该庆幸自己的《乾坤大挪移》达到了第七层,否则,这车弩连绵不绝的激射下,他就是能保住自己的命,青骢马也绝对会变成一滩肉泥。

一些周兵在向后挤压,每退一寸好象都能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希望。

战马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铁骑将士们趴伏在马背上,狠命催动着坐下的战马让它们达到极限速度。

轰鸣声骤然高涨,天地在这瞬间摇晃起来。

“呼……嗬……”祝仝挥舞着大刀,纵声狂呼,“呼……嗬……”

“呼嗬……”河东骑兵举起来武器,用尽全身力气的放声去应和,“呼嗬……”

“呼…嗬……”先四万将士的同时呼应,后十四万人的同声高呼,如同千万个天雷炸响在战场上空,霎时风云色变,天地为之动容。

怒吼声中,十四万战马的奔腾声汇成了一道无可匹敌的声浪,轰然炸中在战场中央。

箭矢如飞蝗一样在空中穿梭。从没有跟祝彪交过手的向部周军们,不出意料的吃了个大亏。

他们只来得及射出一箭,祝彪带领的精骑就冲到了他们面前。

那时候,弩兵还在上着弩箭,弓兵们还没拉开步弓。

周军顿时大乱。

内心的不敢置信和惊诧,给本就处于劣势中的他们,再添了一场透心凉的冰霜。

不过还好周军也称精锐,并没有因此而崩溃掉。

当前列的盾牌、枪兵被祝彪等战将挑开的时候,来不及撤退的弓弩兵们纷纷拔出了腰间的断刃,鼓起勇气冲向了马蹄。

身为远程打击力量的弓弩手,手持短刃与陆战之王正面相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胜利的事情。冲上来的周军弓弩兵们个个面含悲壮,心中已经抱着死志了。

可是他们的死并没有起到他们希望的作用。因为能够有勇气拿短刃阻挡骑兵冲锋的弓弩兵,只占了他们总数的一半不到,那剩下的一半多人又如何呢?

他们退了,逃了,反卷乱了自家阵势。阻挡住了后阵长枪大刀兵的挺前——

向振奎悲哀的闭上了眼睛!

懦夫——

“杀,杀进去……”看到周军大乱,祝彪再度高呼。

“杀,杀……”

十四万铁骑大军,三面夹击,气势磅礴。呼啸杀入,霎时间周军镇内血肉横飞。

周军士卒全无还手之力,阵型混乱的他们在铁蹄践踏下悲惨死去,断肢残臂伴随着片片鲜血漫天飞舞。

随着铁骑大军的不断杀进,战场上周军的包围圈也彻底零散,上官仁清抓住机会。带部全力反攻。

逐渐的,周军上下都丧失了抵抗的信念。只要能撤的,人人都向着祝彪敞开的南路奔涌。

战场面积一点点缩小中。战场越小,士卒密集程度越高,铁骑的攻击速度也就越慢,而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对于那些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敌人。反倒不如步兵耗用。

祝彪适当的指挥兵马放缓了一点压迫。

号角声吹响,战场上十多万骑兵立刻一缓。高举鲜血淋淋的长枪,祝彪清楚地把战局一步步推向他渴望的最终目的——沿途掩杀!

这才是最适宜于骑兵的战术。

“呜……呜……”近百个牛角号先后吹响,低沉而急促的声音穿透了战场上的巨大杀声直冲天际。各部听到号角声当下吹号回音,战场上一声接着一声的号角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被围在最前的周军士卒自知必死,他们在经过了最初的恐惧之后,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疯狂的发动反击。虽然这样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死到临头了,求生的**还迫使他们把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手中兵器上。即使死了。也要拉一个做垫背。

他们是不会投降的,因为他们很清楚,此刻自己就是投降,祝彪军也断不会收容他们的。

投降,都投降不得!可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奇迹。

本来步步紧逼敌军骑兵突然出现了一丝缓和,这对陷入绝望中的周军士卒来说,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周兵们疯狂了,他们像野兽一般发出惨厉的吼叫,全然不顾任何危险,趁着这一丝缓和一头扎进了后涌的大潮中。

无论是唐骑还是河东骑兵,都猛的感觉到这前锋周兵抵抗力的大幅度减弱。他们自然是气力大涨,狂呼大叫,战马长嘶,一时间‘砍瓜切菜’的威力再现,杀声震天。

而有了宣泄的口子,有了一丝紧张中的缓和,原本被挤得厚厚实实的周兵顿时松散了,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向南路狂奔。

向振奎望着南面的缺口,望着夺路而逃的士卒们,绝望地叹了一口气。那不是求生之路,而是求死之路,围三缺一,缺一之处必有埋伏!

“将军,快走,快走……”辛甲打马冲到向振奎身边,大声吼道,“此战已败,不可回转。将军保住自身为要啊。”然后再冲着向振奎亲将叫道:“快,我们护着将军冲出去,快啊……”

“那是死路,是死路啊!”向振奎悲哀地摇头,“祝彪意图明显,他就是想把我们赶到南面去,再沿途追杀。不有拼死断后者,全军将尽亡。”

辛甲愣了一下,他也是老将了,向振奎一提醒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一把拽住向振奎的手臂,“将军,士卒们已经冲过去了,拦是拦不住的,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将军还是乘着这个机会冲出去,末将自会领兵断后。如退一步,有负我辛氏家门。”

向振奎内心痛苦,辛甲留后,那就是必死。

“还不快带将军走——”

辛甲向着向振奎亲将大吼,自己内心里则是凄凉一笑。

好心好意的来拉把向振奎,最后却把自己垫进了来,何其讽刺啊。

向振奎长叹一声,没有再说什么。由着亲将和亲卫骑保护着,随着逃亡的洪流冲去了南路。连辛甲‘光荣’后,他必上奏朝廷如何如何的话都不再说了,没意思。

祝彪率亲卫呼啸杀进中阵,挡者披靡。

辛甲说话算话。指挥着用亲兵拉带起来的人马拼死阻击。此刻时间宝贵,他能挡住一刻就能让更多的士卒逃离战场。

祝彪快如闪电,一枪挑飞辛甲手中长矛,跟着猿臂轻伸,一把将他高高举起,“向振奎在哪?”

这周军大旗下的军将。穿戴面貌,明显就不是向振奎。祝彪虽没见过向振奎真人,可以看过他的画像。

辛甲怒吼一声,伸手拔出腰间战刀,狠狠劈向祝彪。见其食古不化,祝彪则不待他战刀落下。单手用力,将其奋力抛向空中。长枪如虹,“扑哧”一声凌空洞穿了辛甲的身体。

再吼一声问向辛甲身旁一军官,“向振奎在哪?”

辛甲张嘴喷着鲜血,两眼睁大的看着军官,在气绝身亡。

军官显出了迟疑。

祝彪一枪将其挑飞,再横扫打断了周军大旗。仰首高呼,“找到向振奎,活捉向振奎。”

驰道上,俞十万的周军败兵亡命飞奔。

驰道两侧二百步外的原野上,祝彪铁骑不急不慢,和他们保持着几乎一致的方向和速度。远远看上去,他们不象是敌对双方,反倒更象是一起奔赴战场的同一支军队。

侯胜夹在逃卒中间一路飞奔,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跑了一会儿他就不行了。之前乱军中他腰背上受了伤。每跑一步,牵动了肌肉,就是生疼生疼。现在他后悔听了手下校尉何庆生的话了,不应该弃马步行。

虽说他的战马是折了,可亲兵中还有的好马。结果何庆生说骑在马上目标大。很快就会成为靶子,被祝彪军追着杀。他回头看看何庆生,何庆生也已经把头盔、铠甲、弓箭都丢了,手上就拿着一支长矛,一边跑,还一边四处看,神情竟甚是冷静,显然是在寻找逃跑的机会。

宋逆军出身的人就是不一样,逃跑的经验有丰富的,不佩服不行。他转头四处看看,发现前前后后都是何庆生的人,这些人过去都是宋王手下的逆军,而自己的老部下除了几十亲兵还跟随外,却是一个也看不到了。

侯胜实在跑不动了,但他也停不下来。他一停下,估计就要被后面的人推倒踩在地上。何庆生看出了侯胜的疲态,他一直是很有眼色的,当初投降的好几万宋军和几十员宋将,就属他混的最好了。急行几步,冲到侯胜的身边,一把拽下他的头盔,随手丢到了地上,“将军,咱儿现在是逃命,不是去打仗,你还带着这玩意干什么?快点,把铠甲都脱了,把弓箭也丢了。你背着这么多东西,迟早会累死。”

侯胜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大冬天的跑了一身汗,汗水噙进伤口,火辣辣的疼。三两下把身上的累赘全部丢了,顿时感觉浑身轻松,脚步也轻快起来。

“将军,事情有些不对劲啊。”何庆生指着驰道两侧策马飞奔的祝彪铁骑,大声说道,“他们应该冲上来杀我们,怎么现在……”

“他们想逼的我们精疲力尽,然后再收拾。”侯胜吞了几口口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败兵这个时候还有余力,除非像侯胜这样身负创伤的人。祝彪骑兵扑杀上来,不是不能咬下一块肥肉,而是他们也要折损一点。

所以,他们现在不动手,只是一个劲的跟着。最多再有十里,最少只需五里,败兵们气力耗尽,那时候再动手,就是纯粹的屠戮了。

何庆生胆战心惊地看看远处飞驰的铁骑,突然冲着侯胜大吼了一嗓子,“我们投降吧。”

侯胜愣了一下,投降,他可从没想过。他的老家在全州,自己一投降,全家要遭殃。

何庆生看到侯胜半天没有说话,当下对身后的亲信们做了个手势,然后又吼了一嗓子,“将军,你老家在南面,你不投降,我们可要投降了。现在跑到哪都是死,还不如停下来投降。祝帅当初在开州时,好歹我还跟他照过一次面,如果投降肯定能活下来。”

“你就不想想你家人了?”侯胜两眼直逼何庆生。

“我爹娘没了,老婆孩子宋王起兵的时候就送走了。家里头的几个小妾,操她球的心。如果你要投降,那就投降吧,你要不投降,我也就只能对不住了。这地方一马平川的,跑哪都是死。我可不想死!”

侯胜不言,但却也没立刻拔刀相向,或是振臂高呼。连身边的几十亲卫要抽刀子,他都拦住了。何庆生大喜,冲着周围的手下连声狂叫,“大家一起喊,一起喊,说我们愿意投降,我们要投降。”

“何庆生,你们降,我不降。我是被俘——”

啪嗒,腰刀从侯胜的手中落下地。

何庆生的亲兵和手下迫不及待地叫了起来,接着更多的逃卒跟在后面吼了起来,不少人逃跑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

明明只有千多旧部,何庆生却硬生生的拖下水了将近十倍的败兵。

浩荡的败兵洪潮,被从中间挖下了一大块。

第八百四十六章战斗

号角声越来越急迫,由远而近。

祝彪带着亲卫骑沿着驰道狂奔而来,“抓住向振奎,活捉向振奎……”的呐喊响震长空。

向振奎亲将大惊失色,看着正在驰道两侧原野上均速奔驰的铁骑,再回头看看越来越近的追兵,绝望至极。

“将军,我带人回头挡住追兵,您褪了胄甲,换上兵服,不要再骑马,掩办而走吧。”

前头路上,人潮汹涌,骑马也跑不起来。而能跑起来的话,如程晓峰的禁军铁骑,立刻就遭到两翼追兵的围攻,大败而溃,连程晓峰现在都不知道去向。

这一仗,败得真惨!

围在向振奎四周的亲卫们忙帮向振奎将身上明光铠卸下。他们对向振奎的怒吼置之不理。

“将军,您多保重。”亲将和几名亲卫军官马上躬身给向振奎行了这辈子的最后一礼,决然调转马头,义无反顾地杀向了追兵。

向振奎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走,我们走……”已经是一身兵卒打扮的向振奎,合着四名贴身近卫,以及二十多亲兵精锐,混进了汹涌的败兵潮流中。如一滴水融入河流,转瞬不见。

千多亲卫卷裹着数倍的败兵,叫嗥着向着祝彪冲去。

祝彪没有给亲将任何机会,一枪便刺穿了他的咽喉。

亲卫铁骑奔踏如雷,向振奎的亲兵就象一把碎石扔进了洪流,连个小小的浪花都没有溅起便无影无踪了。

数千败兵更是毫无士气。犹如一捧雪花,一捅就散的无形。

“追,追上去,活捉向振奎。”

青骢马急速的飞驰着。向振奎把亲兵都丢出来了,那他肯定距离不远。战马的身躯腾空而起,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直射而去,但祝彪已经看不到向振奎的身影了。

之前他周身一大群装备精良的亲卫,兼之自身的明光铠,整个人就是一闪闪发光的亮灯泡,可现在……

看不到了!

安肃郡城。

祝忠带领的一万骑兵囤积在南门外五里处。

夕阳如血。

安肃郡城十里外,十多万唐汉骑兵四面八方彻底包围了周军败兵。祝彪下令,大规模收降俘虏,不许杀降。

七八万没了建制。没了兵甲的周军败兵。在无路可逃下纷纷投降。连同先前的俘虏,共十一二万败兵,全部归于上官仁清所部看押。

安肃郡城收复。守卫这里的两万周军,在确定向振奎主力大败后,第一时间就抹脚底板子——溜了。数千唐军战俘,转瞬就又归入了自己人的温暖大怀抱。

黑幕悄然降临。

城内郡守府中,灯火通明。

祝彪、上官仁清、朱武、祝忠、祝仝、陈孟仁等等二十几员唐汉军将齐聚一处,不是在共贺大捷,而是在紧急商量着下一步的策略。

大军是直插成博,还是西进,拦截周军另外两支偏师?

至于向唐王报功请赏,不解了成博之围。就祝彪来说,他可没脸去巴巴的邀功。

“行,就照上官将军的意思。兵分两路,对怀城、平皋两郡,立刻展开进攻。先扫荡党世魁偏师,凝聚军力,最后再在成博城下,与他一决胜负。”

“但如此的话就要请上官将军,急告怀城、平皋两郡,让两部守军竭力缠住周军,务必不使之逃脱。”

“祝帅放心。军机重事,定不会有耽搁。”

……

深夜,柳橙。

巨大的“周”字大旗沐浴在朦胧的夜色里,凌空飞舞。向振奎驻马城下,呆呆望了一会儿,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凄然泪下。

战争就是这样千变万化和残酷无情,它在他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转眼翻脸,给了自己致命一击。

北上的小三十万大军,安肃郡城下的厮杀到了数万,城北的一战又到了二十万。

彻彻底底的大败啊,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都破灭了,即将成功的喜悦在汉唐铁骑的肆虐践踏下化作了一堆齑粉。

随向振奎逃回柳橙的败兵不到两万人,对比原先的二十多万大军,这是个很小的数目,可要跟向振奎仅存的十几个亲兵来,这就是个大的无法想象的数目了。

是的,向振奎的亲兵只剩下十几个,跟着他一快扮装混入败兵的二十多亲兵精锐,或死或散,少了小一半。

可靠着身边的贴身护卫和十几个亲兵,向振奎亮出身份,在安肃郡城以南辛苦纠集起了这支败兵。他们叫开了城门,柳橙的守将连同领兵退入此地的安肃守将,慌忙前来迎接。

他们已经知道向振奎主力的不妙,躲在柳橙,也是人心惶惶,有个风吹草动,就一片风声鹤唳。

看到向振奎和十几个亲卫凄凄惨惨地走进县衙,人人都是一副心力交瘁,悲痛欲绝的样子,守军将校们也无不心神俱震,魂飞天外。

议事大堂上的气氛非常凄凉。

向振奎诉说了白日的惨败后,仰天悲叹,“皆我之过也。”

有人茫然地望着身侧摇曳的烛火,沉默不语。也有人在轻轻问道:“不知大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能杀出重围?”

向振奎摇摇头,嘶哑着声音说道:“没多少了。祝彪骑兵太多了。这一仗,败得太惨了。”

每个人都痛心不已,二十万步骑军啊,丧师如此,谁能安心?长吁短叹,然后问向振奎,“将军,如今我等该怎么办是好?是连夜撤军,还是再等等……

程将军、侯将军都还没消息呢。是等有了消息后再撤?”

“别心存侥幸了。”向振奎悲恸地挥挥手,“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早上,祝彪的大军就要杀到城下。”

“立即撤?”柳橙守将显然无法接受。二十多万大军败溃,怎么着也能逃出三五万吧?向振奎只带回了两万,那还有那么多没收留来呢?现在自己撤了。那些兵就全完了。遂马上问了一句,“将军,一天都不等了吗?咱还有那么多弟兄没收容呢。”

“不等了。”向振奎缓缓摇头,“急告各部,连夜撤到成博枣津,向平皋、怀城两部发急报,让他们迅速回撤。再有,你等可曾已向都督报急?”

“不敢耽误。小将在撤兵安肃郡城时候,就已向都督处派出加急”

向振奎舒了一口气。

凌晨时分,向振奎率军撤出柳橙。乘着夜色向枣津方向急行而去。

大军撤出不久。两人就得到了一个惊喜又痛苦的消息。程晓峰带着一千来骑逃回来了。

身中两箭,血染战袍。如果不是亲兵拼死把他救出来,他已被汉唐骑兵踩成肉饼了。

虽然一万的禁军铁骑。只逃回了不足两成,但这无疑是个喜讯。

而程晓峰传来的侯胜被俘的确切消息,无疑,也就是个恶讯。侯胜部将何庆生投敌,带着亲兵把侯胜抓了起来,溃兵应从者达一万余人。

“辛甲呢?”向振奎紧张地问道,“他和你们一起突围的吗?”虽然这可能性是那么的微乎其微。

“他死了。”程晓峰悲戚的低下头,“被祝彪一枪杀的,我队伍中有他部的败兵。”

十二月二十,大雪下了一天。大地冰封玉砌。在次日的阳光映射下熠熠闪亮,灿烂夺目。

朱武带领了七万骑兵操向了平皋周军的背后。

上官仁清部没有动弹。安肃那一仗,汉唐骑兵的损失不大,上官仁清却损失惨重。

出城时候的九万余军,战后只剩下了五万多。四万人战死、逃亡或是投降给了周军。虽然安肃城内的几千俘虏迅速整编入部队,上官仁清手下也只有六万军。

看守者过十万的周军俘虏之余,是无力对外发兵的。

祝彪带着河东骑兵和朱弘部,杀向了怀城。再有小部骑兵留在安肃请教地方流窜残兵。

一场大雪迟滞了祝彪前进的脚步,同样也阻碍了周军撤退的节奏。

二十二日,五万余汉唐精骑,在定川江畔,与回撤的十万周军营头碰上。

周将刘兴钊集结全部兵马,正面迎战。同时,随军的丁壮农夫拼命地用铁锹锄头在冻的生硬的地面上,努力刨挖着。

天空灰濛濛的,北风在咆哮,昨日的阳光一去不复还,雪花纷飞,战场上白茫茫的一片。

祝彪毫不犹豫的立刻发动了进攻。因为两军是遭遇战,周军以步甲为主力的十万大军,到现在也并没有完全整列。

刘兴钊以鹤翼列阵,但东西两翼,一厚一薄。而且风雪之下,弓弩难有发挥。鹤翼阵真正的威力,先天就三停打去了一停。

不过刘兴钊在骤然遇敌的情况下,短短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能把行军状态下的十万大军统帅,组合成眼下的战阵,已经是不容易了。

周军阵内非常寂静,寂静得让人窒息。

双方战旗在风雪中狂舞,就象雪原上骠悍的狼群,发出了一阵阵惊心动魄的厉啸。

汹涌而出的汉唐精骑如同一条即将腾空而去的蛟龙,仰首狂啸。

“呜呜呜……”上百号角同时擂响,霎时惊天动地。

周军的一支骑兵也出动了,犹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一般冲出了本阵,向着汉唐骑军的左翼杀进。

万马奔腾,顿时激起满天雪花,蔚为壮观。

朱弘冷笑。

柿子捡软的捏,周军这是看自己好欺负了。兵刃划地而起,带起一蓬冲天白雪,“跟我杀……”

英勇的带着亲兵冲在最前,立刻引得整支骑军士气高涨。

几万人马混战在一起,杀声震天。

号角再响,又一支周军骑兵冲出本阵,再度杀向了朱弘左翼。

祝彪有些意外。周军像是认准了左翼,好象非要从这一侧进行突破一般。而朱弘事实上打的并不差。在近乎一对一的搏杀中,左翼唐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一万周军铁骑此刻至少被砍下马了两成。

现在一万六七千周军骑兵,对战朱弘部一万唐骑,祝彪依旧敢断定——胜利属于朱弘。

只是左翼战场上免不了要有一阵混乱。

号角声响。令旗翻飞,战场上的各路大军飞速移动,战局很快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祝彪亲军中一将,突然分开了一半祝彪亲卫骑,掉头在周军前阵里直接向着左翼战场急速杀进,这是要堵住周军骑兵的退路。刘兴钊注意力已经完全凝注在步军大阵上了,此刻正指挥着士兵和数万河东精骑死战,竭尽抵挡汉军的进攻。他万万没有想到,祝彪说分兵就分兵,而且他的亲卫骑。竟然是在冲击敌阵全力厮杀中。利索的转开马头。破阵杀开去——

这简直是神话!

周军骑兵人数比朱弘部多,但战力,两边完全没得比。有了祝彪s级的兵种增幅。一万唐骑已然是世间最最精锐的骑兵之一。再有刑茂带领的千多亲卫骑来援,周军骑兵是雪上加霜,局势更加迅速的向朱弘部倒去。

与此同时,河东骑兵越战越勇,他们顺利撕开了周军的前阵,疯狂杀进。周军的鹤头根本抵挡不住,在尸横遍野的雪地上步步后退。还好刘兴钊摆的是鹤翼阵,阵内有足够的空间供‘鹤头’后退,中军左右的两部护军,也如两把锋利的战刀。一左一右的向着杀进来的河东骑兵砍下。

祝忠举刀狂呼,“杀,杀上去,踏破敌军……”

带着数千精骑排山倒海一般冲向了砍杀过来的‘左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战,只要再击破周军中军的这两把刀,周军就败亡在即。

刘兴钊望着前方潮水一般呼啸而来的河东骑兵,望着冲天而起的巨大雪雾,纵声长啸。

“擂鼓,擂鼓……死战,死战……”

他必须顶住河东骑兵的这一波猛攻。只有如此,周军才可以依靠兵力上的优势,和步骑军之间的区别,将河东骑兵的冲劲一点点化去。

刘兴钊不求能击败祝彪,他只需要赢得身后丁壮筑营的时间就可。如果能在两个时辰前就发现祝彪骑兵的影子,他会自己调转方向杀向二十里外的小城。

他才不想在正面战场上跟骑兵群硬拼呢。

祝仝带着右翼兵力杀到了,他部毫无疑问的洞穿了周军左翼,然后杀到了周军中军侧面。

上万骑兵大军从中路战场的侧翼向周军铺天盖地地杀了上去。

夏云逅、周子昂带兵紧跟祝彪的亲卫骑。

每一个河东将士都信心十足,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足够的时间突破周军这道不堪一击的防线。

双方陷入了死战,血肉横飞。

方圆数里的雪原上,双方十多万步骑军纠缠在一起。残肢断臂在空中抛洒,鲜血染红了白色的大地,杀声惊骇天地。

“传令各部,不惜一切代价,顶住,顶住……”

刘兴钊声嘶力竭,举着血淋淋的战刀,纵马飞驰,吼声如雷。

周军将士也确实在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穿着紫色战袍的士兵在刘兴钊的指挥下,奋力上前。

一个河东骑兵军侯倒下了,周军的长矛穿透了他的胸膛。临死前,他一刀砍下了对手的脑袋,手中的盾牌重重砸在马臀上,坐下战马冲进了周兵人群,活活撞飞了三个周军士卒。

一个打着王字的周军校尉被撞下战马,不等落地,三道弩矢贯穿了他的胸膛,校尉手里还死死抓着一颗血淋淋的脑袋。亲兵们悲愤至极,冲上去杀死了几个河东骑兵,抓起校尉的尸体就往后方退。他们想保住自己校尉的尸骨,但一阵密集的弩矢射来,几个亲兵踉跄跄走了几步,一头栽倒在地。而剩余的三五个没死的亲兵舞着兵器,死死守在校尉的尸体旁,最后被战马践踏而过。

一群新的河东骑兵冲过,地上留下了一滩血肉。

没有弓弩,还有手弩。历来战争的缴获,给河东步骑两军都送来了无数的好装备。

如步军的连弩,骑军的手弩。尤其是后者,威力不俗,体积还小,很易保管。不要说前日、今天下雪,就是下大雨,才从弩匣中取出的手弩也一样能用。

“围上去……围上去……”

战马长嘶,矫健的身躯腾空而起。祝彪一手拽着马缰,一手挥动着长枪,瞪大圆溜的眼珠,声嘶力竭地叫着吼着,“打破中军,围上去,杀了周将……”

祝彪、祝忠、窦兵各带一队亲卫骑,如同三支犀利的箭矢,摧枯拉朽一般,纵横驰骋。

周军前线摇摇欲坠,刘兴钊只管将一支接着一支的建制周军掉前,拼死抵挡着河东精骑的继续突进。

这一阵厮杀竟然比安肃郡城外的一战还要惨烈,深陷绝境的周军,完全疯狂,以命搏命,誓死反击。

夏云逅也好,周子昂也好,只能在亲卫骑的团团簇拥下,调度兵马冲击撞上。二人武艺不怎么样,若是跟祝彪、祝忠、祝仝、刑茂、朱弘那样冲锋在前,稍有不注意可能都会折在阵中。

就像当初的罗亚修!昔阳之战中,不就是这么死的么。

浑身浴血的祝忠像一头嗜血猛兽,在惨烈的咆哮声中,大刀带着一抹殷红的血迹划空而过,一颗颗面部狰狞的头颅腾空而起,一蓬蓬热气腾腾的血液四散而溅射。

破开了,他前面的周军,就要破开了——

第八百四十七章元武六年,祝彪二十九了……

四支长矛悠然刺来,两支插进了祝忠战马的马腹,两支插向祝忠的身体。战马痛嘶,庞大的身躯爆发出最后一股力量,狠狠撞上了敌骑。长矛高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