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之游戏江湖(汉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兴奋,有惊恐,有悲哀,有无奈,有担忧,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几丝惆怅。站在他身边的郡城各级大吏们,经过了最初的震惊后,没有惶恐不安。也没有议论纷纷,他们好象还没有从极度的惊骇中苏醒过来,一个个茫然地望着城外铺天盖地的大军。

从城外传来的巨大轰鸣声,从城墙下传来的阵阵叫喊声,吸引了城内无法登城的百姓们,惊惧与好奇。至于城头上的人们和守兵,再也没有了先头那争先恐后的争抢和拥挤,人人面无血色的看着眼前这前所未见的一幕。

传闻中的北隅铁骑,传闻中的祝彪,突然出现在了檀州上。出现在了安始郡这个动摇了的城池外。

那穿着赤红战袍的汉军骑兵,人数明显少于骑兵群中穿着熟悉的紫色战袍的周军骑兵多,但是势头,锋锐,阵列整齐,人数众多的后者就不如前者了。

十五万骑兵,这绝不是安始郡三万兵可抵挡的。万一他们有别的用心,十五万骑就会象决堤的洪水一般,一路咆哮着。浩浩荡荡地冲刷去安始郡的一切。

但铁骑大军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里,安然无事的越过了安始郡城,卷起的冲天烟尘笼罩了城池,遮蔽了整个天空。他们却没有向城头射来一矢。

就像一股东北来的强风。一路呼啸的吹刮下去!

十二月中,一日的黄昏,铁骑大军到达金陂镇。

早早等待在那里的田偃,率窦兵等人迎上。禀报了此刻前线战况,“大帅,周军在白沟、安肃两郡正展开着全面攻击。唐王军力向东西两翼倾斜太重。整个博州只有五十余万兵力。

成博被困得水泄不通,自独山失守之后,已经两月陆路不通。现在三十万兵力分散在北线三郡和后方,兵力严重不足,各郡都险象环生,急待后撤。”

“急告上官将军,我已统率铁骑赶到金陂镇,凌晨时分当能部署完毕,请他按预定计策于后日清晨时分撤出安肃。”祝彪转身吩咐亲卫,“急召各部统军大将,立刻到中军议事。”

黑幕悄然将临,在中军临时大帐内,灯火通明。

田偃站在地图前,右手从地图上的金陂镇和安肃郡城之间重重地划了一条线,“金陂镇到安肃郡城之间,有七十里路程。我十五万大军将在金陂镇正面部署上十万铁骑。其余五万铁骑,四万在战场左右两翼依次列阵,每隔十里部署一万骑兵,以持续保持大军正面的强悍攻击力,最后一万作为大军的预备队。接应出上官将军所部,再给追击的周军一痛击,作为威慑。”

十五万铁骑的到来,这里不是古代的中国,通讯手段太多,根本防不住消息的走漏。周军肯定是知道祝彪大军的到来的。但周军肯定会追击上官仁清,毕竟在周唐正面战场上,胜利者始终是他们。

“进攻安肃的周军有二十余万,是党世魁手下第一号大将向振奎带领的。此人性情骠勇,为人却不莽撞,几年来屡立战功,也不见有自矜自傲,如能一战败之,即可威慑周军。”

“二十万周军,我十五万铁骑,败之易如反掌。诸君,要多斩杀些才是——”

s级的骑兵兵种增幅,眼下的祝彪铁骑,比之河东军巅峰战力犹要强上一等。这是他击杀持国法王,完成那个s级复仇任务后的奖励。

不再是兵符碎片,直接是s级的晋级兵符。

在骑兵、水师和长兵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熟练度最高,都已经接近六十了的骑兵。

祝彪已经二十八岁了,打了多少年仗,用了多少次骑兵,才将兵种熟练度成长到58的地步,接下距离三十岁只剩不足两年的时间,他才没信心在三十岁前将骑兵磨练到兵种自动晋级的地步。

不过好在,胡族已经‘烟消云散’,狄族也今非昔比,不出意外的话,在三十岁前他还可以完成系统栏里还剩的那个s级任务,再为自己的兵种添加一门s级。

祝彪自信无比,诸将轰然应诺。朱武以下,同样无比的自信。

……

安肃郡城。

凌晨,快马飞驰入城。

祝彪书告上官仁清,他部十五万铁骑已经进入预定位置,城内的兵马可以后撤了。

至于这一战为什么不是祝彪率铁骑直接击溃向振奎部,解开安肃之围,二十余万聚团扎营的步骑军,与脱营而出,赶来追杀的步骑军队。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且祝彪根本不在乎安肃郡城的得失,之前在带州,在海州,运动作战,奇速分割,那才是他铁骑大军的真正用武之地。

唐军兵少,战线在周军的扩展进攻下,又不得不越来越长,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得不上的套。索性丢开些城池,解套好了。

在田偃来博州之时。祝彪亲笔写给上官仁清的一封书信,里面就明确的表达了他这份态度。

存地失人,人地不存;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当年红党的战略,在己方势弱的时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现在周军就如当年的党国一样,占据的地盘越多,分散的兵力就越重。毕竟博州是唐王的老地盘之一,经营深厚。不是别的地盘能比的,不留下一定的兵马镇守,可能前面正打着仗呢,身后就起火了。

文书告诉上官仁清。撤退之时务必要惊动周军,引诱周军追击来,最好自己就被周军给死死咬住,万不能让周军‘按兵不动’。或是前后之间拉开太大距离,那样的话祝彪之前的一些不足就无法完成预定攻击了。

上官仁清大喜,命令龚瑞等军将各率大军。于清晨时分依次撤出安肃郡城。并着重吩咐各部,不要撤得太快,要让周军感觉到城内动静,让周军追上来。

向振奎果然没有放掉机会,知道十五万骑兵在侧的情况下,也领兵追击了过来。

安肃郡城的唐军很快就抵挡不住,兵马固守城池时还行,这样弃城而逃的撤退,很伤士气的。而十五万祝彪骑兵到来,消息也不可能通报给全军士卒。

被周军一番猛攻之后,殿后一部唐军告破。上官仁清脸皮抽搐了抽,不发一言,只率军急撤。

这些都是枉死的啊!

向振奎等随后展开追击。

不到十万的唐军,在小三倍的周军衔尾猛追,一路溃败。

龚瑞率先领兵撤到石亭镇,和一部败下的唐兵会合后,在石亭拼死阻击。但此刻的周军已经被连连的胜利,激荡的全军士气大振,攻击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连上官仁清的中军都抵挡不住,全线后撤。

向振奎继续领兵追击。当然他也告诉了手下众将,就是在追击过程中,各部间也要保持紧密的联系,一旦发现北隅骑兵,迅速率领各自的军队靠拢集结,形成攻防兼备的坚固战阵,严防祝彪铁骑大军的袭击。

程晓峰部的追击速度最快,他带领的都是骑兵,并且是大周最精锐的骑兵之一——禁军铁骑。

战马那是一等一的棒,速度自然就一等一的快。

身为天京武侯府子弟,对于一切反叛者都是势不两立,对最先挑头的唐军自然恨之入骨。此刻眼见一直做缩头乌龟,使自己骑兵无有用武之地的上官仁清部抱头鼠窜,那是兴奋不已,督军一个劲的猛追。

向振奎看程晓峰有‘超车’截击的打算,唯恐他遇到了祝彪铁骑的进攻,也担心一万禁军铁骑失去大军的保护后,遭到唐军的反扑,是以急令辛甲、侯胜二将,率两万骑兵赶上。

辛甲、侯胜在独山之战后,追击龚瑞的残军,都曾在上官仁清手下遭到北疆铁骑的重击,所以极为小心。虽然听从向振奎的命令迅速赶上前去,但始终跟程晓峰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搅合在一块。

石亭里撤退下来,行了不到十里的龚瑞接到斥候的禀报,立即指挥余部人马停下,调头迎上了程晓峰骑兵。

全都都在溃败中,那可不能让周军的骑兵杀上来。两军狭路相逢,短兵相接,两三万人在一处空旷的原野上展开了激烈厮杀。

程晓峰远远看到龚瑞的战旗,冷笑连连,带着五百亲卫骑像一支厉啸的长箭,狠狠射向唐军松乱的中阵,所到之处,挡者披靡。禁军骑兵士卒看到主将身先士卒,自身也锐不可挡,无不士气如虹,奋勇向前。

而龚瑞呢,当然认得出正在厮杀的周军是谁。对于程晓峰他才是记恨已久,是怒火中烧呢。

天渐渐发亮,眼睛已经能清晰地看到远方。龚瑞现在就是看到程晓峰带兵突骑己阵,如入无人之境,自己的部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断肢残臂在空中飞舞,人头在风中跳跃,他暴怒了,举枪狂呼,“杀……杀上去,跟我杀上去,宰了他们……”

龚瑞一马当先冲进了敌阵,长枪如闪电一般连挑两骑,“跟我杀,跟我冲——”

亲兵高声狂呼,蜂拥而上,“杀了程晓峰,杀死他……”

独山之战后,龚瑞的这些亲兵对程晓峰也是记忆犹新又恨之入骨。

“死来——”程晓峰虎吼一声,长枪如刀一样雷霆劈下,一颗喷血的人头冲天而起。龚瑞飞马而至,长枪厉啸直刺面门。

程晓峰不闪不避,只在枪头刺到面前时候才飞快一拳击出,砸开了枪头。右手一抖长枪,顺势下刺,龚瑞坐下战马的前腿顿时离体而去。战马惨叫痛嘶,一头栽倒在地。龚瑞身子前倾,心知爱马已经完了,怒吼一声,单掌砸上马背,身躯腾空而起,同时手中长枪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向下轮扫。

第八百四十四章一点,两圈,大半圆

ps:河南干了一个冬天,不下雪连年味都淡了。现在总算来了一场!

喜欢雪,继续下吧!

两马相错,程晓峰已飞马而过。龚瑞这一枪没有刺中程晓峰后背,却划到了程晓峰坐下战马的马屁股。血淋淋的一道伤口,战马骤受痛,霎时直立而起,把全无防备的程晓峰掀下地上。

龚瑞双脚落在地面上,亲卫们急涌上前,连连高呼,“护住将军,护住将军。”

程晓峰距离龚瑞不到五丈,身边也簇拥了一群亲兵,此时正睁大双眼连声狂吼,“围上去,杀了龚瑞,杀了敌将……”

没人能挡得住程晓峰,眨眼间,就剁倒五匹战马,扫飞了七个唐军悍卒,枪刃带着满天血花撒下,“杀……”

龚瑞脸色铁青,一次交锋,他再度落到了下风。虽然只是损失了一匹马,本身并无任何损伤,但确确实实落进了下风。

程晓峰吼声如雷,挥枪乱舞,在唐军士兵中挡者披靡。

半空中一道寒光如电闪过,“当……”一声巨响,火星四射。程晓峰长枪弹起,连退两步。

“你是谁?”龚瑞的身边出现了一位魁梧大汉,手上长剑兀自轻微震颤。程晓峰眼神一缩,这大汉给他有威胁的感觉,但接下还是不屑的对龚瑞一笑,“原来配了保镖!”

一句话挑的龚瑞勃然大怒,当下就要抢上一步,迎战。

大汉身子一斜,牢牢挡在了龚瑞身前。

“在下南宫瑜。”话音刚落,整个人身如猛虎,纵身冲向程晓峰。程晓峰喝一声‘好’。手中长枪呼啸而起,一时间只见金铁交鸣,四溅的火星漫天飞舞。两边旗鼓相当,四周的双方士卒也纠缠在一起,酣呼鏖战。血肉横飞,谁都无法冲上来相助。

南宫瑜如风似火,声若惊雷,步步进逼,一口气劈砍连刺十七剑。程晓峰竭力死挡,用尽全身力气也没能占上一丝上风。最后直接把长枪抛到一边,抽出了腰间拿手长剑,以应对。无奈南宫瑜经验老道,又性格悍勇,一剑还比一剑凶狠,把程晓峰杀得毫无脾气。

龚瑞没有趁机加入战团。他此刻更为要紧的是指挥调度兵马。心中晓得自己三叔厉害的他,根本就不担忧南宫瑜会折在伤在程晓峰手下,换上一匹战马,仰首狂呼,“杀……”长枪呼啸而下。

程晓峰冲阵的势头被拦阻下了,可一万多唐军败兵,就算他们本是精锐。也真的挡不住一万禁军铁骑的冲击的,更何况有辛甲、侯胜骑军的随后赶到。

在两支周军骑兵急速赶上,并从两翼展开包抄时候。

龚瑞急忙下令鸣金撤兵。

但此刻龚瑞就是想带着队伍赶快撤退也很难了,除非做一次壁虎,断尾求生。

龚瑞不愿做壁虎,所以连着亲兵带一队人马正陷入周军骑兵群中,激烈厮杀。换句话说,他先是被骑兵缠住,根本撤不下来,然后就整个被包围了。

上官仁清得到禀报。毫不犹豫,长戟前指,带着亲卫骑如狂风一般卷入敌阵。战马如骄龙,铁戟如飞,在阵阵惊雷般的吼声里。肆意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上千精骑紧随其后,勇不可挡,无坚不摧。

程晓峰命令手下禁军铁骑避其锋芒,让开通道,转而堵住上官仁清的后路,把他困在阵中。然后连同辛甲、侯胜二部,将三上官仁清和龚瑞彻底绞杀。

上官仁清会合了龚瑞,命令亲卫骑护在步卒两侧,奋力突围,但周军层层围上,杀不胜杀。

上官仁清布大怒,猛然调转马头,单枪匹马,直杀周军中阵。周军士兵抵挡不住,被上官仁清单身匹马硬生生杀开了一条血路。纵马如飞,上官仁清是直冲程晓峰的中军大旗。程晓峰当然发现了上官仁清的意图,指挥亲兵拼死阻击。本人也急速杀来。

但该是上官仁清幸运,程晓峰手下并无什么出色的高手护卫,辛甲侯胜二将也同样没资格单独配人保护。上官仁清情急下,急蹬马镫,马刺刺进战马腹部。战马痛极,腾空飞起,身子与大旗相擦的一瞬间,臂粗的旗杆一折两断,中军大旗轰然倒地。

周军顿时乱了起来,如虹的士气一竭。

龚瑞趁机指挥士卒奋力杀出。上官仁清的亲卫骑随即分出一部分人马来,返身杀进敌阵援救上官仁清。

程晓峰怒极,高声咆哮,长枪直取上官仁清。上官仁清夷然不惧,铁戟上下翻飞,且战且走。四周的周兵稍有躲闪不及便身首异处。

程晓峰武功不是上官仁清的对手,气得破口大骂,连声怒吼,“散开,散开,都散开。射死他,射死他……”

可是周军退得快,上官仁清的速度更快,他总是出现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手中长戟如划空闪电,一边畅饮着周兵鲜血,一边发出骇人心魄的追魂厉啸。

突然,上官仁清大吼一身,手中长戟拄地,血淋淋的身躯乘势腾空飞起,如同九天飞鹰一般在空中滑翔数丈,越过人群,一头撞上了从远处急驰而来的一名周军骑兵。那人猝不及防,被上官仁清当场撞中飞弹了出去,发出一声凄厉惨叫。上官仁清稳稳落到了马背上。

“昂昂昂……”

上官仁清一拳擂下,战马吃痛,长嘶跃起,连撞数人,急驰而去。

“围住他,杀死他……”程晓峰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高举长枪,带着亲卫骑发力狂追。

纵马飞驰的上官仁清猛然转身,手中握着的已经不是长戟,而是一张强弓,利箭对准程晓峰急速射出。

程晓峰想都没想,甩掉长枪,翻身就滚下了马背。

“嗖……嗖……嗖……”三支利箭呼啸而过。一支钉穿了马脖子,一支将程晓峰身后的亲卫射落马下。还有一支划空在马背上。

一弓三箭,三箭齐发。程晓峰落地之前,望着从自己头顶闪电一般飞过的箭影,不禁心头舒了一口气。急追上官仁清的心思,大灭。

上官仁清箭术不凡。角弓连响,长箭如飞,接二连三的射倒周兵。追兵大恐,竟不敢再追。

他的亲卫骑正在奋力杀进,忽然看到上官仁清单枪匹马杀了出来,无不振臂欢呼。

“走。走,快走,杀出去。”高举长戟,上官仁清纵声狂呼。

亲卫骑一拥而上,护着上官仁清绝尘而去,虽然是短暂的绝尘。

向振奎随后赶到。二十万之多不少的周军快速推进中。

十五里,十里,八里,六里,上官仁清逃不去了。从安肃郡城退出的唐军彻底被周军包围。

六七万残兵败将,在三倍数量的周军包围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天边突然卷起一股烟尘。接着一支铁骑大军冲出了地平线,他们象潮水一般呼啸而来。战马奔腾声由远而近,越来越大,渐渐震耳欲聋。大地在这一刻剧烈地颤抖起来。

周军急吹的号角声,响彻了原野。

祝彪骑兵终于出现!

早有准备的周军迅速分割两部分开,大的部分结成了十几个方阵,在小的部分面前筑起了一面坚固的盾墙。

各式战车被推到阵前列,数百台车弩一字排开,张开了血盆大口。战阵内,以万计的弓弩手蓄势待发。

祝彪铁骑浩浩荡荡地杀来。几百面赤紫战旗迎风飞舞,气势如虹。

“射……”不待祝彪铁骑大军靠近,向振奎就下令一部分弓弩进行射击。这一轮放射根本就射不到祝彪军,但对周军己方的士气来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霎时间,箭矢如蝗。遮天蔽日。

“呜……呜……”

号角长鸣。

铁骑大军逐渐慢下,并有几十骑率先冲出,逼近敌阵观察。

灰濛濛的尘雾铺天盖地地席卷而至,天空顿时为之一暗。

尘烟正当面的一部分周军大惊,为首之将不待向振奎传令,就连连下令喝道,“射,给我继续射……”

尘土遮挡的很厉害,阵前三十步外就模糊看不清了。

箭弩的锐啸声瞬间响成了一片。

号角再响,烟尘更大,而战马奔腾的轰鸣声环绕开来。只有一万骑的祝忠是不可能立刻冲阵的,他只带着骑兵围着周军的战阵往来奔驰,不时做出欲要攻击之势,迫使周军主力步甲不得不坚守战阵,唯恐让他们突进阵内。

战局僵持了下来。

六七万唐军败兵死守中心之地,十万周军四面围堵着。而再外围的十万周军,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圆’,套在围攻之势的十万周军外头。祝忠的一万骑兵,就像是一根细细却坚韧的锁链,将内外两层二十万周军,彻底捆到一起。

时间一直僵持到正午。

内圈的十万周军不可能攻破重见希望,重新鼓起了士气,凝聚了军心的六七万唐军。

外圈的十万周军,虽也派出过骑兵来与祝忠部交锋、驱赶,但很显然,就是向振奎麾下最精锐的禁军铁骑,厮杀较量中也不是祝忠敌手。

正东方的地平线上,悄悄升起一片尘雾,这片尘雾越来越大,渐渐遮掩了天际间的湛蓝天空和灰黄色的土地。

“呜呜……”激昂的战鼓声立时响彻原野。

西侧,周军战阵中突然也传来惊骇的叫喊声,向振奎等纷纷扭头向侧面望去。

正西方的天际之间,一股烟尘冲天而起,就象雷雨来临前的乌云一般在空中剧烈地翻滚着,并迅速向四周弥漫扩散。

向振奎脸色变了变,心里微微紧张,喘息声开始急促起来。

“不要慌,不要慌。”向振奎用力挥着手,稳定周边士卒的心情,“这是虚张声势,是虚张声势,我们有二十多万大军,他们不会是我们对手的。”

声音远远地传开,但能不能安定下动摇的军心呢?

祝彪一万铁骑的穿着可不是周军的打扮啊。那赤红的军旗和战袍,只要人脑子不少。就都晓得正是北隅北汉军队。

亲将低声向向振奎道:“将军,咱们是不是把上官仁清的这几万残兵败将给放了?”

作为向振奎的心腹亲信,亲将晓得大军将要面对的是足足十五万铁骑。十万僵持奔波了一上午的军队,能挡得住十五万铁骑的进攻马?

这一上午的吹风,可是很要命了啊。再说。清晨时候来不及吃饭就开拔出营地,追击唐军来,胜利之时还不显,浑身尽劲。局势有变了,就个个感觉又冷又饥了。

“将士们一上午奔波,连一口热汤都没喝。体力上……不能跟逆军比啊……”

向振奎也意识到自己有没考虑到的地方,皱起眉头想象一下亲将的提议,圈圈内的六七万唐军却有变动了。

不知道是上官仁清有感援军到来,还是外头的骑兵通过旗帜给里面进行了沟通联系,他们的这一动,向振奎的打算就不再打算了。

一种危机感涌上心头。向振奎感觉自己被‘上套’了。

他之所以清楚有十五万骑兵在侧,也一样紧追上官仁清不舍。一是不服气祝彪传闻中的声名。

什么胡骑,什么中山军,什么赵军,作为大周的军将,天朝上国的军将,他一律看不入眼。这完全是中原皇朝万年永固。泱泱浩浩,养成的一种‘自大’心里。

证据就是,北疆军北上不是连连打赢了么。而他带兵打唐军,又连连打赢了。所以他看不起!并不认为祝彪的声名有多么货真价实。

就是祝彪在开州那一趟,一路上的厮杀,也被向振奎归入了消失的宋军头上。

总之一句话,向振奎不以为祝彪就真是举世难寻的当今名将,他认为自己也不输祝彪,甚至还要压一头。

二是他相信自己手下的兵马。

相信手下的二十来万大军,足以抵挡十五万骑兵的猛然进攻。

可向振奎现在猛的意识到。他手下的二十来万精兵,不知不觉的已经变成了一支疲兵,一支饿兵。

他心里生来危机感了。

但这个时候他要还能如愿的将内外两层大军合二为一,那么,里头的上官仁清和外面的东西骑兵。就完全是傻瓜了。

上官仁清不是傻瓜,只他就牢牢牵制住了内圈的十万周军。向振奎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想尽法子,也只是调出了两万周军从内圈加进到外圈。

向振奎已经能听到亲兵中肚子咕噜的声音了。事实上周兵每个人都有一条口粮带,但现在是冬天不是,面饼硬的可以当板砖,饭团硬的能当手榴弹,辛辛苦苦啃下一点噙在口中,没点时间都不能把之噙软。

战阵侧翼的士卒们突然发出了一声更加惊恐的叫喊,接着叫喊声此起彼伏,象波浪一般层层涌起霎时传遍了整支大军。

向振奎和众人骇然心惊,抬头向北方望去。

一团巨大的烟雾冉冉升空,它就象一股呼啸的鬼风,隐约挟带着风雷之声,席卷而来。它更象一头灰濛濛的怪兽,一路咆哮着,浩荡烟尘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长大,并且肆无忌惮地吞噬着蓝天、白云和广袤的大地。

“将军,北边,北边也来了……”

向振奎背心一凉,彻骨的寒意瞬间袭遍全身,双手双脚好象不听使唤一般僵硬了。他低吼一声,浑身劲气勇当,身后的披风都烈烈荡起。

北方的天际之间,这股烟尘就象狂风中的烈焰一般,沿着地平线剧烈翻卷燃烧,转眼笼罩了半边天空,声势远远大过东西两翼。

作为一名统兵二三十万的大将,向振奎却从没有统领十万骑兵的经验,甚至除了秋操时候的演练场里,他都没有见过十万骑兵集结起的场面。

但秋操之地是什么场地,十万骑跑动起来如何能跟狂野中相比?

无数周兵这一刻都目瞪口呆,他们睁大双眼向四周看去,就霍然发现,整个地平线都已被烟尘席卷。这股铺天盖地的烟尘借着风势,正在不断蚕食着头顶上的蓝天和冬日,不断逼近自己这支孤零零的大军。

是的,孤零零。这种浩大的声势下,就是周兵们都清楚,自己有二十万之众,也不禁会产生如此的感觉。

军阵隐隐开始纷乱,士兵脸上透着恐惧,所有人都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隆隆马蹄声也不知何时悄然湮没于这片巨大的烟尘里。

“呜……呜……”号角四起,响彻天宇。

祝彪打马冲上土坡,抬眼望向战场。

十多万铁骑列阵在天地之间,旌旗猎猎作响,就象三面燃烧的熊熊烈焰把周军团团围住,只放开南面的出路。

三里范围内的中心地带,唐军开始收缩阵势,结阵死守。

刑茂高举着汉军战旗紧随祝彪的身后。是的,他已经跟永馨郡主到了河东,祝彪当然会接受他。虽然还没有光明正大的露面,毕竟他行刺过安平侯云瀚,祝彪怎么着也要给朝廷一分面子。但刑茂带着面具举着他的斧头立在祝彪身侧的时候,就没人能从武器和体型上认出他吗?

不可能。刑天笑一眼就看出了刑茂身份,刑部堂下的那些办案高手们又岂会看不出由头?

只是彼此默契罢了。

祝彪在云瀚生日那天送上了一份大礼,并且兵马撤出出云口,在秋收之后,将骆北郡彻底让给了朝廷。

先前被祝彪一力顶上骆北郡太守位置的马义山,调入将军府进职。可把朝廷是喜欢坏了,骆北郡不算,那平川、山阳二县这几年可是把北平惊掉了一地眼球。祝彪在这两县进行的屯田,竟然亩产千斤……

现在,这块风水宝地终于到手了,几十万屯民也编入民户。祝彪在河东郡城外办下了一个庄园!

第八百四十五章败得真惨!

祝仝、陈孟仁、周子昂、夏云逅等将身着戎装,驻马立祝彪左右。身后十万将士,这些曾经追随祝彪征战南北的精锐们,列阵于后,士气高昂如虹。

“呜……呜……”悠长的号角声接踵响起。各部统军大将似乎都在催促着祝彪,立即攻击,立即开始攻击。

祝彪转头看了祝仝等人,冲着他们微微一笑。“跟着我,跟紧了,咱们马踏敌阵。”

四个人连连点头,大战来临前的激荡血涌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不是紧张,也不是激动,而是一种回忆的重现。

骑兵打步兵,浩浩荡荡,正面击敌。昔阳城外的记忆涌上了心头!

这种记忆埋藏在河东军的血脉中,四人里有没有经历过当初之战的人,却只会更加向往,更加激荡今日的长驱直入,马踏敌阵。

周军战阵内混乱在加大,战鼓号角凌乱不堪。各军将士人人自危,不经意的就想向战阵中心挤压,好象这样才能缓解心中的恐慌。

向振奎驻马立于大旗下,望着三面密密麻麻的铁骑,心中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底气。

这一战,自己要败了!

只想着两军战力的自己,被饥饿、疲劳和寒风击败。而驭使饥饿、疲劳、寒风的人,就是对面的敌人,这个教训,自己要牢牢记在心中!

“擂鼓……擂鼓……”向振奎突然高举双手,纵声狂吼,“今日和逆贼誓死一战,誓死一战……”

“誓死一战……”程晓峰、辛甲等人也放声高呼,飞马各驰本阵。

猛烈而雄浑的战鼓声冲天而起。

祝彪抬头望向蓝天。

正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开始。他根本就没将向振奎部一网打尽的打算,毕竟任何一个战将都不会拿三四万骑兵,一二十万步军,去和十万步军,十五万声名显赫的百战精骑去打野战。但是不想。向振奎就这么的来做了,祝彪如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就太业余了。

缓缓举起长枪。

数十名号角兵举起了号角。

祝彪左手勒缰,右脚轻触马腹。青骢马知机的直立而起,仰首长嘶。

“杀……”挥动长枪,祝彪一声高吼。

战马腾空而去。纵身冲向土坡,向战场飞驰而去。

“呜……呜……”冲锋的号角霎时响彻霄汉。

“轰……”十四万铁骑大军在号角声中缓缓起动,就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开了堤坝,发出一声震撼天地的轰鸣。

正面祝彪一马当先,牢牢控制着战马的速度,带着大军迅速推进。

身后诸将连声吼叫。浑身的热血随着耳畔呼啸的狂风沸腾着。

祝彪神色冷峻,强健的身躯随着奔腾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