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舅妈越听心跳越快,总觉得要按捺不住她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她当机立断,打断外甥女儿的话:“不慌,我手上事多,等忙罢这阵子再说。”
  起码得过了秋收,小鸡都养活了,蚯蚓也能真养起来,她才能空的出手啊。
  缓缓,必须得缓缓。不能再听蕊蕊说下去了。
  林蕊笑得满脸甜蜜:“不急,我舅舅这回能休假三个月呢!你可以慢慢想。”
  前面好几年,舅舅先是上老山前线,后来又忙着去军校进修,一直都没顾上休假。
  这回,他可算歇了个长假,回家好好陪伴长辈妻儿。
  林蕊觉得军人跟军人家属真不容易,长期两地分居,真正意义上舍小家为大家。
  其实按照舅舅的情况,舅妈跟鹏鹏都能随军,部队也会安置好母子俩的工作跟上学。
  可是外公外婆一辈子故土难离,舅妈的兄弟又在外地工作,家中老人同样需要照应;所以夫妻俩反复商量之后,还是决定牺牲掉小家,来保证大家庭的平稳幸福。
  林蕊记得上辈子舅爷爷曾经跟妈妈说过,他最亏欠的人就是舅奶奶。舅奶奶跟着他,为他尽了一辈子的孝,照应了一辈子的家,却没有正儿八经享过一天的福。
  后来郑鹏子从父业,从事的同样是高危险的反恐工作。舅奶奶好不容易担心完丈夫,又接着忧心儿子。
  林蕊看着此时风华正茂的舅妈,忍不住上前抱住高挑健美的女人,小声道:“舅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
  舅妈先是一愣,旋即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林蕊听到远处喇叭传来的甜美歌声:“……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
  是《十五的月亮》。
  她囧囧有神,这还真是应景啊。


第41章 中秋团圆夜
  郑家父子齐上阵; 收获满满一桶小龙虾。
  舅舅拎着桶; 走到林蕊旁边逗外甥女儿:“蕊蕊; 这个够不够你夜市摊子卖啊?”
  林蕊认真看了眼水桶,摇摇头:“太少了,这最多只够两三桌人吃。”
  舅舅哈哈大笑:“我们蕊蕊的生意还不小啊。”
  林蕊叹气; 这真的是一门夜宵文化盛宴的生意啊。
  港镇这么好的河道水沟养殖条件,不养小龙虾亏大发了。
  林母哭笑不得地拍女儿的脑袋:“又来了; 你今儿先好好烧给我们吃吃看。你都哪儿学来的这些东西?”
  林蕊心中咯噔一下; 半点儿不犹豫地甩锅给她干爷爷:“我干爸说的; 还有好多好吃的呢。”
  “老何这家伙,敢情把我们蕊蕊当他的私家厨师啊。”林母嘴上抱怨; 却没有真生气,直接轻轻掀过这一页。
  要说何半仙知道的吃食多,林母半点儿都不惊讶。何半仙走南闯北,什么新鲜的没见过; 他就是懒,自己不肯动。
  林蕊悬到嗓子眼的心轻轻落下,赶紧转移她妈的注意力,伸手指向前方:“芬妮; 芬妮来了。”
  芬妮手上提着个小白桶; 桶里头装了条粗大的黄鳝。
  她笑着示意林蕊跟长辈们:“我爸套到的,刚好过节; 让我拿过来。”
  根生叔叔现在手上仍然不太能吃劲,原先帮人盖房子做小工的活计自然不能继续下去。
  他买了长长的虾笼套子; 每天晚上丢在大沟里头,第二天一早收回来,得到的鱼虾就拿到镇上集市卖,也算是给家里添了个进项。
  外婆皱着眉头说芬妮:“这黄鳝不要红烧,直接烧汤,烧成奶白色给你妈喝,下奶最好不过。你听你爸的!快拎回去。对了,石榴拿着,今儿你婶婶采了不少。”
  芬妮摇摇头,放下小白桶,轻声道:“没事,我爸还套了好几条鱼呢,烧鱼汤给我妈喝。”
  说着,她凑过脑袋看舅舅桶里头的海虾,笑着问林蕊,“蕊蕊,你今天又要烧小龙虾吗?我爸也套了不少,你等等,我拿过来给你。”
  林蕊还没有来得及谢绝,短发少女已经一溜烟地跑回家。
  她看着芬妮的背影,突然间想起来:“外婆,芬妮怎么把头发给剪了啊。”
  林蕊这次回来,还特地给芬妮带了海鸥洗发膏。
  因为上次她听说芬妮居然用洗衣粉的肥皂洗头发,简直不可思议。
  “她哪有空打理头发啊。”外婆一边拌着手里头的肉馅,一边叹气,“现在她真是忙得跟个陀螺一样。”
  起天不亮,芬妮就得下床烧早饭、喂鸡、喂小鹅,她家现在又捞了几只鹅苗,打算喂到过年的时候,刚好卖钱。
  吃过早饭,在学校待到晚上九点放学回家,她又要准备好第二天的鸡饲料跟鹅饲料,也就是切好菜叶子和上米糠,整整一大木盆,才能保证鸡跟鹅不饿到。
  这种情况下,芬妮唯有剪掉她那头油亮亮的大辫子,好节省打理自己的时间。
  林蕊又忍不住愤怒:“其他人呢?”
  她家只有芬妮一个吗?其他的难道都是死人?
  这话林蕊没能说出口,因为芬妮已经拎着小半桶海虾过来了。
  外婆嗔怒地瞪了眼林蕊,示意她别乱说话,又赶紧扬起声音招呼芬妮:“来,你们两个帮忙做点儿事情,把菠菜跟韭菜理理好。”
  林蕊咽下喉咙口的话,硬生生地改口:“那小龙虾怎么办?”
  “行了,我跟你爸连着黄鳝一块儿处理掉。”林母催促女儿,“你俩去后门口择菜,别到时候又熏到了。”
  黄鳝血的味道相当腥气,蕊蕊受不住又要晕的。
  鹏鹏丢下手中的水枪,跳过来跟嬢嬢强调:“不能剪掉头,就把下面的小脚剪了,刷干净就行。否则里头的鲜味会全跑掉。”
  舅妈乐不可支,逗自己的儿子:“九九乘法表,我怎么没见你记得这么清楚啊。”
  鹏鹏还不放心,坚持要现场监工,蹲在嬢嬢旁边看她作业。
  外婆递了把刷子给孙孙:“行了,你也别干看着,跟你嬢嬢一块儿刷。小心别叫海虾夹到手。”
  她将手边的菜篮子推给外孙女儿跟芬妮,“你俩也去择菜吧,早点弄好,中午吃顿好的。”
  林蕊奇怪外婆怎么将芬妮留在郑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芬妮家也要准备过节的东西啊。
  “总算消停了。”芬妮坐在屋子后廊上,长长地吁了口气。
  秋日的阳光下,她年轻稚嫩的面庞上写满了忧愁,就连眉心都显出道淡淡的褶子。
  林蕊惊讶:“怎么了?你弟弟又哭了?”
  她本能地头痛,十分怀疑照这样哭下去,芬妮她弟弟以后嗓子还能说话么,肯定早哭哑了。
  芬妮低头挑选菠菜里头的枯黄叶子,压低声音道:“我爸妈在吵架。”
  一大早起来就开始了。
  桂芬婶婶怪根生叔叔不抱儿子,就任凭宝生在那儿哭。
  根生叔叔说自己手指头不能吃劲,否则前面手术就算白做了,后面再怎么养都养不回头。
  上次他上江州城复查手指头的时候,何半仙就不阴不阳,说他手指头既然不想要了,就不用来来回回地折腾,白白浪费车票钱。
  结果桂芬婶婶就跟根生叔叔吵了起来,她骂没老爷命还一身老爷病。怎么的,还躺在床上等着人伺候不成?
  芬妮叹气:“我妈现在根本不能看,就跟炮仗一样,一点就着。有的时候,宝生哭狠了,她连宝生都要打要杀。”
  林蕊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你妈该不会是产后忧郁症吧。”
  生完孩子没人服侍也就算了,自己照应孩子还得管家务,丈夫的手指头又出了那种事,几座大山压下来,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女人很容易就陷入低潮。
  芬妮茫然地看着林蕊:“什么忧郁症?”
  “就是生完孩子以后,女的抑郁了。”林蕊越想越心慌,大声朝屋前喊,“妈,你过来一下。”
  产后抑郁可不是小事。
  上辈子,她家隔壁小区就有位妈妈产后抑郁,抱着一岁多的孩子跳楼了。
  林母怕女儿有事,赶紧丢下手中的剪刀,着急忙慌地跑到屋后走廊:“怎么了?”
  “我桂芬婶婶不对劲。”林蕊示意芬妮,“你跟我妈好好说说你妈的情况吧。”
  芬妮虽然不明白林蕊说的抑郁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也被她的态度吓到了,赶紧一五一十地说了。
  她妈现在做什么事都没精神,甚至连吃饭吃到一半都会突然发火。
  不是嫌菜淡就是嫌菜油放的多。
  她姐不耐烦听,回了句嘴巴就被她妈盯着骂。
  当自己是地主家的小姐呢,油多的能梳头,可惜娘娘身子丫鬟命。
  她姐跟她妈大吵了一场,见面都不说话。如果不是今天中秋节,她姐压根就不会留在家中。
  她现在都庆幸初三要上晚自习,一个礼拜就休息半天,否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妈。
  林蕊听了心惊胆战,严重怀疑桂芬婶婶不仅产后抑郁症,还到了更年期。
  她同情地看着芬妮,情真意切:“你爸真惨。”
  芬妮跟她姐,一个躲学校,一个要上班,好歹还能避开桂芬婶婶。
  根生叔叔不行啊,他现在不能出去做小工,岂不是意味着他必须得每天都面对桂芬婶婶。
  这种情况下,桂芬婶婶能给他好脸才怪。
  芬妮沉重地点点头:“我爸都不愿意待在家里头,他天天下地去锄草。”
  可这样还是会招来妻子的数落,桂芬婶婶嘲讽丈夫还打算从地上锄出来黄金不成?
  林蕊简直耳不忍闻,妥妥的大型家庭战争爆发的现场。
  可是丈夫越是回避,妻子的怨气就集聚的越多。
  好啊,存心躲她是吧,那就再也别进这个家门。
  昨晚根生叔叔是翻墙进的自家。他也没回房,直接在灶火间的稻草上凑合了一夜。
  今早根生叔叔去大沟里头收了笼套回来,夫妻俩再度吵了起来。
  林母算是明白女儿跟芬妮的意思了,点点头,叹了口气道:“行,嬢嬢知道了。正好我要去找你妈呢。”
  说着,她起身,招呼丈夫,“我们去看看小宝生吧。满月没赶上,总该要跟小家伙打个招呼。”
  郑家跟根生叔叔家虽然没有血亲,也不是同族,但远亲不如近邻,算是通家之好。
  这趟回乡,林家夫妻还特意打了副银锁给宝生。
  金锁打不起,现在外头金价疯了,况且根本买不到。顾客能为了抢购金器直接打起来。
  林父正在老太屋里头给老太演示如何使用他带过来的录音机,闻声赶紧应和着走出屋。
  舅妈立刻拿起刷子刷海虾:“姐姐你们去吧,这边我来。”
  芬妮听着前院大人的说话声,怔怔地在阳光下发着呆,半晌才冒出一句:“我真羡慕你跟鹏鹏,你们家的大人从不吵架。什么时候都和和气气的,有商有量。”
  她家就不一样了。
  每次父母吵架的时候,她甚至恨不得自己是孤儿,这样就可以不用面对那样的难堪跟冷酷。
  “我姐说她会尽早离开这个家的。”芬妮苦恼不已,“可是她能嫁人,我就只有考上中专这一条出路。”
  然而中专哪里有这么好考,去年整个港镇初中就没有一个考上中专的,连中师也没有。
  上高中的话,还要再读三年,能考上大学的照样是少数。
  今年他们村上的那个,不是连预考都没过嘛。
  林蕊同情地看着芬妮,她才十四岁啊,居然要考虑这么多问题吗?
  上辈子,十四岁的自己在做什么?噢,也是初三。
  不过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初不初三一回事。反正她有武术特长,肯定能进重点中学。
  至于中考的时候,刚好他家楼上的学霸小哥哥跟她一个考场,还是她斜前桌。
  关键时刻,小哥哥非常够意思,把字写的斗大,正好便宜了她左右2。0的好视力。
  林蕊下意识地要双手撑下巴,手都快碰到脸了,她突然间反应过来手上脏,又赶紧放下。
  “行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想再多都没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芬妮重重地叹了口气,神色认真:“蕊蕊,我不想的话,没人会替我想。”
  林蕊愣住了,突然间意识到,芬妮说的可能是事实。
  如果上辈子她考不上重点高中,她妈肯定会想办法找人交赞助费把她给塞进去的。
  即使到了这辈子,她上完初中就工作,那也是她干爷爷把她安排进河校当打字员。
  而她拥有的这些条件,芬妮都没有。
  林蕊老实地点点头:“那你好好考虑一下吧,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
  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亲人长辈的馈赠,她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芬妮靠在竹椅背上,轻轻地问自己的朋友:“你爸妈吵架吗?肯定不吵吧。如果一天到晚要吵架,为什么还要结婚当夫妻呢?”
  这个问题,林蕊同样没有办法回答。
  她这辈子的确没看到林父林母吵架,可也因为她穿过来时间不久,而父母还恰好都去外地出差半个月来月。
  有可能他们吵架的时候,她没赶上。
  至于上辈子,她母亲跟生父在她五岁时就离婚了。之前父母到底是怎么相处的,她哪里还记得。
  她的成长史中,其实父亲的角色始终都是缺失的。
  就算后来母亲再婚了,那位温文尔雅又富有生活情趣的后爸对她而言,也更加像是位朋友。
  林蕊老实地摇摇头:“我没看过他们吵架。”
  芬妮肯定地点头:“他们一定不会吵的,他们都脾气这么好。”
  况且贫贱夫妻才百事哀,像郑云嬢嬢跟姑爹这样的国企职工,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国家粮,又有什么好吵的呢。
  林蕊唯有保持沉默。
  日影变换,放假的时间总是特别短。
  吃过晚饭,林家夫妻带着老人给他们准备的大包小包各种咸菜干菜还有蔬菜去镇上坐公交车。
  林蕊大力跟窗外的舅舅一家人挥手道别,扯着嗓子喊:“下个礼拜我回来割稻子啊。”
  舅妈笑得厉害,拉着儿子一块儿喊:“好,我们等你!”
  林蕊转过头,没头没脑地问她妈:“你跟爸吵架吗?会不会觉得过不下去了?”
  林母哭笑不得,搂着女儿叹气:“我们蕊蕊哦,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大姑娘呢。”
  吵,当然吵,天底下哪有不吵架的夫妻。
  只不过他们家住的是筒子楼,只要一吵架,整栋楼的人都知道。
  大家都是同事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哪有不过来劝架的道理。
  完了第二天再去上班,全厂都知道你们两口子昨天吵架了。就连厂里的领导都要捧着茶杯过来,明里暗里地提醒两句,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你说这架吵得还有意思吗?”林母无奈。
  这哪里是两口子吵架,简直就是上电视直播给全厂的人看。他们两口子好歹也算知识分子啊,总要点儿假清高的脸面,哪里扯的破。
  林母叹气:“所以你跟你姐出生后,我更懒得跟你爸吵了。每次我想动刀的时候,我都想啊,不行,我俩女儿还这么小呢。”
  万一她一刀下去没控制住,她家鑫鑫跟蕊蕊可怎么办?算了,忍忍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林蕊靠在她妈怀里,笑得浑身颤抖。
  她想到了那句话,她也不记得到底是谁说的。
  大意是,婚姻就是过不下去了想去买枪,结果路上碰到对方爱吃的菜,就把买枪这件事给忘了。
  等到吃完饭菜洗碗的时候,突然间又想起来,不行,还得买把枪。
  林母摸着女儿的脑袋:“父母兄弟姐妹还要吵吵嚷嚷,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呢,何况是夫妻。有句古诗说,至亲至疏夫妻,不是没有道理。”
  “我觉得吧,芬妮爸妈最大的矛盾在于钱。”林蕊一本正经地分析,“桂芬婶婶深陷在没钱的苦恼中,而根生叔叔没办法解决她的困难。”
  要是有钱的话,即使桂芬婶婶没有奶水,也可以给宝生喂婴儿配方奶啊,哪里还会这样痛苦。
  林母又好气又好笑:“咱们回外婆家的路上怎么说的?回去吃两顿饭,你就又钻进钱眼里头翻筋斗了?”
  林蕊一本正经:“那当然。你看要跟根生叔叔家有钱请个月……保姆,帮桂芬婶婶做家务照顾孩子的话,桂芬婶婶还至于累出病嘛。对了,妈,桂芬婶婶怎么样?”
  “我也说不来。”林母摇摇头,“我能做的就是宽慰她,可她能不能听进去,我鸡不知道了。”
  女儿话糙理不糙,虽然满嘴都是钱,可也算说到根生家的实际困难上头了。
  桂芬原本就是要强的个性,现在村里头大家日子渐渐富余起来,她家不仅原地踏步,还一朝回到解放前,她能不着急么。
  林母叹气:“就看她自己能不能转过这个弯儿了。人啊,千万不要总是跟人比。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就是她,当年一块儿从医专毕业的同学,还不是各有各的际遇。
  同窗中,现在有人是妇幼保健院的院长,也有人在医科大学里头当教授,更有人一路高升去了卫生部党领导。
  要跟他们比起来,林母能怄到躺在床上三天下不了床。
  “可又怎么样呢?一个人能吃多少饭,能睡多少地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计较还不得气死自己。”
  林蕊深以为然:“对,我就是这么想的。你看我,就从来不跟别人比成绩。”
  比个屁啊,有什么好比的。要真比的话,她上辈子就是被学霸从小碾压到大的命,可不也没耽误她吃嘛嘛香么。
  林母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你学成这样,你还有理了?对了,你们这次数学单元测验你考了多少分?试卷发下来了,我知道。”
  这就是在职工子弟学校上学最大的弊端。你所有的同学都是你父母同事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分分钟都会变成己方阵营的叛徒。
  “哎哟,妈,外婆给我们带回家的都是什么啊?这个酸豇豆跟酸豆角都好吃。还有这个酱,鲜的很。”
  林母瞪眼,揪着女儿的耳朵下车:“你少给我打马虎眼,赶紧老实交代考了多少分。”
  林蕊疼得“嗷嗷”直叫,连连向她爹求救:“爸,救命啊,妈要揪下我耳朵了。”
  可惜比起小女儿,林工明显跟自己的老婆郑大夫比较熟,他毫不犹豫地站在熟人这边,还顺带着落井下石:“蕊蕊,你就老实告诉你妈吧。放心,你妈承受的住。”
  林蕊带着哭腔,可是她承受不住啊。
  她还是觉得做人孝顺点儿比较好,就不要拿考试成绩刺激无辜的父母了。
  远远的,传来一阵笑声。
  林母下意识地抬起头,感觉又在外头丢人了。待看清楚笑的人,她惊讶道:“小孙,你怎么在这儿?吃过饭没有?”
  林蕊趁机挣脱她妈的魔爪,躲多边上,好奇地看着正在路灯下抽烟的孙泽。
  哦不,是孙泽跟他的同伴,他身边还站着位看上去比孙泽要大上七八岁的男人,穿这件周润发同款风衣。
  坐在轮椅上的孙泽赶紧掐掉手上的香烟,对着林母笑得桃花眼上翘:“吃过了,谢谢阿姨。没事儿,我跟我表哥逛到附近,在这待了会儿。”
  他笑眯眯地看向林蕊,“我们蕊蕊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感觉小脸又圆了点儿啊。”
  林蕊苦大仇深地瞪着他,少年,注意你说话的口气。
  眼前的这位姑娘正值豆蔻年华,不是四岁的小姑娘。你这样子讲话有耍流氓的嫌疑。
  然而这个世界的人似乎集体忽视掉了这一点,林家爸妈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林父更加主动邀请两人:“要不要到家里喝口水?刚好蕊蕊外婆准备了不少酱跟茄子干。老太说孙教授挺喜欢吃的。还有菱角,蕊蕊今天刚去河里头摘的。”
  他的目光落在孙泽脚上,又笑着拍了下头表达歉意,“噢,我都忘了,你脚还没好。”
  上四楼实在艰难。
  林父直接解开蛇皮口袋,从里头拿出一塑料袋菜干跟一瓶酱,递过去:“既然脚不方便,就早点回家休息。”
  “没事儿。”孙泽笑眯眯地接过吃食,交给自己的表哥。
  长风衣表哥点头谢过,然后冲口袋里头摸出一把巧克力糖,笑容满面地看向林蕊:“来,蕊蕊是吧,哥哥请你吃巧克力。”
  林蕊本能地往她妈身后缩,警觉地瞪着陌生人。
  这个世界的大人们都喜欢用糖拐骗小孩吗?怎么谁见到她都先给把糖。


第42章 财主找上门
  孙家表兄弟当然不会穷极无聊大过节的还出来乱晃悠。
  他俩即使想逛街; 无论是解放公园还是月牙湖亦或者江州商场; 都胜过于马路牙子边上的公交车站。
  坐在何半仙的小屋中; 孙泽总算开始酝酿气氛:“蕊蕊,哥哥对你好吗?”
  林蕊警觉地看着面前一堆牛肉干跟小鱼干还有奶糖、巧克力,立刻嘴巴一张就要朝楼上喊。
  妈; 有人想拐你家小闺女哩。
  孙泽吓得赶紧伸出手,央求道:“小姑奶奶; 我叫你小姑奶奶成不?你别嚷嚷。哥哥有没打算做什么坏事。”
  林蕊瞪着他; 抓了把牛肉干塞给苏木; 示意他吃。这家牛肉干可香了,味道特别正宗。
  还说不打算干什么; 就连苏木都感觉到了不对劲,顾不上看《黑名单上的人》,直接冲下楼盯着这两位不速之客。
  至于何半仙,吃过晚饭他老人家就出门赶火车去了。
  他中午带着苏木去江州饭店干了顿好几百块钱的大餐; 吃得满嘴流油,当然是雇主请客。然他就接下了去外地的生意。
  问他为什么不下午就走,非得黑灯瞎火的赶夜路?那不是因为今天早上郑大夫还给他们爷儿俩留了梅干菜烧肉跟红烧鸡爪么。
  不吃掉了多浪费,白辜负了人家一片心。
  再说他也要试试这新买的电饭锅到底好不好用。
  苏木吃过晚饭就去林家看电视; 反正他是林家的小儿子; 林母早就给了他家里的钥匙。
  听说孙泽要找蕊蕊聊天,苏木立刻坐不住; 冲下楼来,警惕地盯着两人; 恨不得手里头再抓根棍子。
  孙泽简直想要在这屋里头找面镜子仔细瞧瞧自己的脸。
  他没亏待过这两个孩子吧,哪次不是给他俩带吃的就捎他俩下馆子。
  为什么他俩看他的眼神只差往他脑门上贴张纸条,上书:坏人!
  还是穿风衣的大表哥比较沉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蕊蕊,你怎么知道录像机的价格涨不过五千的?”
  林蕊下意识地想说是她瞎猜的,她当然不知道,她就是依据上辈子的人生阅历推断的。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最快,手机都是刚推出来新款的时候逼得粉丝去割肾,再出下一款,老款立马贬值进尘埃。
  这玩意儿根本不可能保值。
  不过面对孙泽闪闪发亮的眼睛跟这位大表哥高深莫测的表情,林蕊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呢。
  她二话不说,干脆利落地甩锅给何半仙:“我干爹告诉我的。”
  大表哥长长地嘘出口气,一副“难怪如此”的表情。小孩子知道什么,身后肯定得有大人指点。
  他扫视一圈何半仙家徒四壁的小屋,挑挑眉毛:“那就无怪乎他老人家根本什么都不买了。”
  现在市面上,有钱人抢购电器,没钱的拼命囤日用品,个个都恐慌手上的钱变成废纸。可这仙居好了,依然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大表哥满怀期待地看着林蕊:“半仙他老人家相信国家会调控,不会任由物价继续这样下去,对吗?”
  林蕊不假思索地点头,当然,国家怎么可能放任物价无底线上涨?
  即使三十年后,市场上还有储备粮跟储备冻肉,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
  经济发展完全交由市场来调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交给资本。但是资本最大的特点在于逐利性,或者准确点儿讲叫短期逐利性。
  资本从来不关注市场是否能够健□□长并成熟发展,资本最大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割韭菜。
  等到这个行业千疮百孔的时候,资本早就迅速撤离,投入下一个行当开始新一轮收割。
  完全市场竞争是不可能存在的,政府调控不可或缺。
  林蕊好奇地看孙泽:“录像机真涨不上去了?”
  她也就是凭感觉猜猜啊。物价这东西,谁说得准。
  上辈子她十岁的时候,就有经济学家信誓旦旦,房价一定会下跌。结果等到她二十岁的时候,六千块钱一平方米的房子已经涨到四万五了。
  信专家,还真不如信砖头。
  孙泽摊手:“不知道,反正我们卖了,昨晚我找了表哥,连夜直接出了我们手上所有的货。”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林蕊,又忍不住要逗孩子玩,“蕊蕊,要是涨到了一万块,我一台白白损失五千元,十台就是五万块,你怎么赔我?”
  林蕊立刻脖子一扬,扯着嗓子喊:“妈——”
  有坏人威胁你家小闺女!
  孙泽吓得差点儿从轮椅上摔下来,结结巴巴地跟探出脑袋的林母解释:“没事,阿姨,我们不饿。蕊蕊就是太……太客气了。”
  饶是他百般解释,热情好客的林母依然冲了两碗甜蛋花炒米带了袋子鸡蛋糕下楼。
  她笑着招呼两位客人:“不好意思啊,家里煤炉还没烧,只能请你们将就着吃了。这鸡蛋糕是自家的鸡生的蛋打的,什么东西都没乱加。你俩尝尝。”
  “不不不,阿姨您太客气了。”大表哥赶紧接过碗,背过主人狠狠睇了眼表弟,就他话多。
  林母在下面待了会儿,客套两句,又抱怨他们没事给孩子带这么多零食做什么。下回要再这样,她可不许两人进门。
  孙泽干巴巴地笑:“都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儿,放在家里白白坏了,不如拿来给蕊蕊跟苏木吃。”
  林母转过头来板起脸,教育自己的女儿:“好好跟哥哥说话,知道不?妈上去收拾屋子了,明早想吃红豆粥还是南瓜粥啊。”
  林蕊立刻举手:“红豆粥。”
  苏木跟着点头:“屉子上蒸南瓜,那个又面又甜。”
  林母笑着点头:“好嘞,我上去泡红豆,明天早上我给你们炒菱角藤吃。”
  林蕊得寸进尺:“我还要酸豆角。”
  当妈的人睇了她一眼:“上学怎么不见你这么积极。”
  大表哥赶紧应声:“您忙您的,是我们打扰了。”
  郑大夫一走,表兄弟俩如释重负。
  两人互看一眼后,谁也不多话,先呼呼啦啦喝完这一大碗蛋花炒米汤。
  “蕊蕊,你别理他,他人来疯。”大表哥率先放下筷子,随手抓起块鸡蛋糕边吃边说话,“表哥就问你一个事儿,你干爹也认为会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物价会回落?”
  现在外头什么声音都有,各种政策解读层出不穷。认为现在掏钱的是傻瓜,以后会悔死了买这么多的也不是少数。
  林蕊惊讶地瞪大眼:“怎么可能,计划经济?国门打开了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