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表哥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能成长为一位苏联倒爷。
  林蕊嘎嘣脆地啃着鸡爪,感慨万千。
  这可真是生活不易多才多艺。
  大表哥嫌弃地看着她啃鸡爪,诚心实意地劝告:“人家这儿真不缺鸡爪。还有,注意点儿形象,别到处乱丢垃圾。”
  林蕊直接嚼吧嚼吧骨头咽下去:“谁说我要丢垃圾了。这是垃圾吗?这是补钙。”
  少女将包装袋塞给苏木,笑嘻嘻地示意他去跑腿丢进垃圾桶。
  少年看着她沉默不语的时候,她就开始撒娇,表示自己腿酸脚疼,辛苦死了。
  等看到少年无奈的背影,她才心满意足地拍拍手,回过头一本正经地看大表哥:“你错了,我不是要出口泡椒凤爪到苏联。我是想从他们这儿进口鸡爪。”
  人类因为文化习俗不同,对食物的接受度也不一样。
  法国大蜗牛名菜吧?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老百姓而言,还是算了吧。
  要补充胶原蛋白,东西多了去。干嘛非得跟蜗牛较劲啊。
  林蕊认真地跟大表哥分析:“你看,他们不吃鸡爪,鸡爪对他们而言就完全算是垃圾。从苏联进口鸡爪,只要上规模,价钱就肯定比国内便宜。”
  泡椒凤爪制作起来并没有多少技术难度,真空包装大规模生产,一旦走俏于市场,势必很快就有大批同类型产品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天骄产品想要屹立不倒的话,就必须得从成本以及产品口感两方面下苦功夫。
  好吃是一方面,控制住售价是另一方面。
  林蕊没正儿八经做过规模化生意。
  但是她却清楚地记得,上辈子老干妈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傲视群雄屹立不倒的国民女神,一方面跟老干妈不瞎折腾专注求。精有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它家产品的价格优势。
  同规格的产品定价比它高没竞争力,可要是低了又挣不到钱。
  加上它多年积累下来的国民度,自然能够遥遥领先同行业产品。
  大表哥看她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地数,忍不住大笑出声:“哎哟,蕊蕊,看样子,女首富的位置你是预定好了啊。”
  胡厂长从队伍尾端过来,闻声就笑:“我说蕊蕊起码能当个女市长。可又听说她在老人家面前打了包票,将来是要当科学家,研究那个芯片的。”
  大表哥赶紧摆手:“那蕊蕊你还是好好学习吧。这个当首富跟当市长的事情,你暂且不用考虑了。”
  林蕊的笑脸立刻垮下,她愤怒地瞪着苏木。
  都怪他,出国了也不让她好好放松一下。
  她就做做政商两界大佬的美梦又怎样了?谁让上帝给她如此美貌,还偏生要给她这般才华。
  少女捧着脸,对着商店的橱窗顾影自怜。
  待看清店里头的商品时,她立刻双眼放光。
  哎哟,电动剃须刀,她早就想买一个送给她爹了。
  林工现在天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刮胡子的时候还睡眼惺忪,结果直接刮破了下巴,拉了好大一个口子。
  郑大夫暑假回家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丈夫血的洗礼,可把她给心疼坏了。
  林蕊拉着苏木就往商店柜台去,连比带划地跟售货员示意拿电动剃须刀看看。
  “这个五卢布,质量不错。”大表哥的教授主动帮林蕊做翻译,笑着推荐道,“我用的就是这种,挺方便的。”
  林蕊立刻笑纳了教授的推荐,豪气地一开口就是四个。
  苏木算了算,疑惑道:“舅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电器放久了,恐怕会坏掉吧。
  林蕊的手指头在少年的下巴上走了一圈,惊讶道:“哎呀,我倒是忘了,你还没长胡子呢。”
  少年面红耳赤,扭过头去,只留下两只耳朵红得发烫。
  林蕊笑嘻嘻地趴在他肩膀上,撒着娇:“哎呀,别生气。”
  她转过头笑眯眯地看教授,“麻烦您帮我推荐一下,还有其他什么合适的东西吗”
  “这个电动手持刷不错,我爱人很喜欢。”教授微微地笑,“你可以买回去送给你母亲。”
  林蕊财大气粗地点头,指着苏木问教授:“他呢,有没有适合给他的礼物?”
  “有电视游戏机,不过价格比较贵,要一百一十五卢布。”
  林蕊豪气地点头:“买了。”
  苏木立刻反对:“想都不要想,我不会给你玩游戏的。”
  少女抱着他的胳膊,各种撒娇。
  劳逸结合嘛,她每天这么辛苦,实在需要放松精神。
  苏木板着脸,这是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能打破。
  教授看着他们微笑,又转而推荐了一款可以听广播的手表跟一种耳机扬声器。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在她的印象中,苏联产以笨重而著称。然而她面前摆放的产品,造型其实相当时髦。
  教授与售货员轻声交谈了几句,等待对方拿商品的时间里,他微笑道:“苏联产的质量很不错。要说有问题,就是他们忽视了军用转民用。即使转了民用,也是特权分子专享,没有让老百姓用上。”
  林蕊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使用的是“他们”这个词。
  少女笑容可掬地邀请教授:“您什么时候回国探亲啊?我家在江州,我爸是一家纺织厂的厂长。外头的那位叔叔厂子生产电动自行车。我哥有家食品厂,都需要技术指导呢。”
  大表哥赶紧走进店里头,朝教授微笑:“不好意思啊,教授。我这个妹妹他比较活泼。”
  教授摆摆手:“没事,承蒙错爱。我就是个教书匠,不会什么技术指导。况且现在回去也没那么方便。”
  “学术交流呢。”林蕊大着胆子看他,“倘若国内的大学往您的单位发邀请函,双方进行学术交流,您是否愿意回来看看。”
  教授但笑不语。
  大表哥直接将林蕊拽到边上,万分无奈:“你干嘛呢,姑娘。”
  出门旅个游,想把电动自行车卖到苏联,想从从苏联进口鸡爪都可以。
  这事儿要下定决心搞,完全有可操作空间。
  苏联人不会处理鸡爪没关系啊,我们国家的人会就行。
  无论是劳务输出还是其他什么办法,总归都有办法来处理。
  她盯着人家教授干什么?王教授还有陆教授以及薛副教授他们被她害得还不够惨?
  这些教授本来都已经准备好了要投奔资本主义的蓝天了,结果她硬拽着人家非得逼着人家跟泥腿子还有脏兮兮的工厂打交道,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你别拉我。”林蕊双眼放光,盯着大表哥瞬也不瞬,“表哥,我跟你说。你知不知道我干爹为什么让你往北边走?”
  大表哥狐疑地看了眼不远处的教授,也压低了声音:“你是说,半仙他老人家说的贵人是这一位?”
  没看出来啊,虽然是位专家。
  可大学里头最不缺就是专家,老毛子虽然生活不行了,边界上的大兵直接拿望远镜换中国人的酒喝,可他们的科学技术人员一点儿也不比美国少。
  “对了!”林蕊个子小,不得不跳起脚来拍大表哥的肩膀,“这才是你真正需要下力气的地方。”
  真金白银算什么啊,最大的财富是人才。
  美国为什么能崛起?依靠他那两百来年的历史?
  开玩笑,他靠的是从全世界挖科学技术人才。
  知道培养顶级的科学家到底有多艰难吗?他们都是老天爷可怜人类才施舍的金手指。
  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他们这群的逆天的人类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刚才在来的船上,林蕊还听翻译说有位苏联大牛五十年代就发明了手机,一斤重的手机,两百公里范围内通话没问题,这个区域内的所有座机都能被拨通。
  林蕊当时差点儿痛哭出声,这样的发明居然没发扬光大,简直让人听了就犯心绞痛。
  林蕊目光炯炯有神:“刚才教授还在遗憾苏联科研没能及时有效转为民用,这就代表着他心中是有火花的。”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全世界肯定都会疯狂地争抢苏联科学家。
  他们必须得提前下手,省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表哥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美国,他们要真有别的想头,肯定也是直接去美国。”
  这两年,从苏联移民出去的技术人才可不少。尤其这段时间,匈牙利变天了,不少人思想都动荡起来。
  林蕊竖起一根手指头,轻轻地晃了晃:“不不不,表哥,你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意识形态,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放眼全世界,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能够称得上□□的没几个。
  别看苏联人抱怨不休,抱怨就说明他们其实还是认同社会主义的。尤其是科研技术人才,因为他们就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取得了专业上的成功。
  林蕊认真地拍了拍大表哥的肩膀,正色道:“你要是搞定了这件事,那才是正儿八经地功在千秋呢。”
  大表哥张张嘴巴,半晌才冒出一句:“我倒卖货物,我不拐卖人口啊。”
  姑娘,虽然何半仙他老人家来之前特地打电话叮嘱过自己,凡事千万顺着点儿林蕊这个小祖宗的意思。
  可是,做人要有底线,不能强人所难啊。
  林蕊瞪眼:“谁说要拐卖人口了,是请,邀请。”
  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能够从上海大型国企邀请星期天工程师,她爸也去给板桥的乡镇企业做技术指导。
  那跨国的星期天工程师怎么就不行了?
  少女热情洋溢地给大表哥支招:“最起码的,现在不是已经开通七日游了嘛。咱们再努努力,发展成深度游。中苏两国都国土广袤,一两个月走下来都不带重样的。”
  至于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到底是怎么个游法,那就随机应变。
  “除此以外,双方大学互相邀请访问学者也不是事儿吧。”林蕊一本正经,“两国领导人都坐下来会谈了。大家为什么不能在经济文化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度交流呢。”
  呵呵,王教授、陆教授还有郝副教授都能从大学象牙塔里头出来下乡做技术指导。
  洋专家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嘛。


第222章 林蕊的苏联行没能按照原计划进行。
  第三天晚上; 她的旅行就变了味儿。
  其实当晚气氛相当不错; 大家伙儿围着篝火堆开晚会; 有位大叔拉着手风琴唱俄语版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林蕊还给伴了支舞。
  她的旋转能力惊人,行李中唯一的那件大裙子被她转出了盛开的花。
  大家伙儿都拍手叫好; 苏木呆呆地看着星空下的少女,都忘了鼓掌。
  林蕊回到他身旁; 还不满地拍了他一下。
  真是的; 跟个傻子一样。
  胡厂长正乐呵呵地向何半仙分享自己的旅行收获。
  把电动自行车卖到苏联来; 他看行。
  甭瞅着苏联人汽车造的好,他打听过了; 好多人家的车子都是摆设。
  没油开啊,他们已经买不起汽油。
  “还有个好东西。”胡厂长兴奋得双眼发亮,“他们的儿童自行车。你们看到没有?哎哟,真是又结实又好用还便宜。”
  国内现在还没有注意到儿童自行车这个市场。基本上摆出来卖的都是成。人自行车; 差别不过是男女与座椅高矮而已。
  可是儿童也要出门啊,有辆自行车多方便。
  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转,笑嘻嘻道:“那我可以将小和尚无苦的肖像使用权租给你用,租金到时候再商量。”
  胡厂长哈哈大笑:“蕊蕊; 你可是科学家。”
  林蕊一本正经:“科学家也得讲究经济效应; 产品得转化为商品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她小声嘀咕了一句,“不然苏联至于连块肥皂都是稀罕物嘛。”
  “不; 你错了。”苏方的翻译手中抓着伏特加,微微摇头; “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共和国最大的隐患在于我们的宪。法。”
  宪。法规定这些加盟共和国有权利自由选择退出。
  翻译似乎喝得有点儿醉了,酒气喷天:“这个共和国有太多的特权阶层。加盟国的领导人显然非常羡慕这钟特权。苏维埃是众多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一旦小家庭的掌权者有了贪欲,他就会拼命地想要分裂出去。”
  现在的苏维埃人民真的民不聊生吗?不不不,即使经济增长缓慢,但人们依然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最起码的,他们现在的生活肯定要比战争时期好。
  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痛苦的声音?因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有意放大这种痛苦。
  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真的糟糕到不堪忍受了吗?
  不是的,就好像大家站在太阳底下,穿了双湿漉漉的鞋子。
  假如有人拼命地强调,太糟糕了,连双干鞋子都没的穿。那么听到的人渐渐就会忽略他还有双鞋子的事实,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湿漉漉这个状态上头。
  问题的关键是湿漉漉吗?
  没有鞋子,地上的水即使晒干了,人们不还是要光着脚走路?
  “如果伟大的苏维埃走向穷途末路,那刽子手肯定不是勤劳又善良的苏维埃人民,而是那些想借着民意的幌子,从这个国家吸血的人。”
  中方的翻译不安地提醒道:“亲爱的别日涅夫同志,您喝醉了,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不不不,你们不用紧张。这个国家不会爆发战争,因为那些人会悄悄地瓜分掉这个国家,自立门户。”
  林蕊彻底惊呆了,要不是对方的大胡子实在看着有些骇人,她真想冲上去握手。
  前辈啊!
  妥妥的穿越前辈!
  居然知道的这么清楚,苏联的确是悄无声息就解体了。压根就没动枪。
  据说解体的时候,全世界都是懵逼的,完全不明白这个超级大国怎么一下子就完蛋了。
  嗯,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好像就是因为这个拿了诺贝尔□□。
  老实说,林蕊认为诺贝尔□□是诺贝尔奖中最讽刺的一个奖项,纵观历届获奖人,永远不乏惊奇。
  少女还想问这位专家要个名片啥的,同是穿越人,大叔多关照啊。
  何半仙哭笑不得地摇摇头:“能想到这个一点儿都不稀奇。”
  林蕊惊讶:“他们猜到了怎么不想办法挽救啊?”
  “大厦将倾,大势已去。”何半仙轻轻地摇头叹气,“天意不可违,这就是天命。”
  啊呸!最不靠谱的就是老天爷。
  林蕊抬起头,视线撞上了匆匆返回的大表哥。
  他神情严肃,身后跟着个苏联人,轻声念叨着什么。
  大表哥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用磕磕绊绊的俄语回答。
  对方丝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
  大表哥又回复了一句什么,对方这才点头离开。
  林蕊好奇地凑过头去,询问大表哥:“干嘛呢?”
  大表哥神情复杂:“他们想找我帮忙卖飞机。”
  林蕊手里头抓着西瓜直接掉到了地上,心疼得她不行。这可是苏联人民用化肥从中国换过来的。
  远在异国他乡,吃到本土的东西,是多么的亲切。
  少女眨巴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大表哥。
  妈呀,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她这才肖想人家的大卡车而已,结果大表哥都搞上飞机了。
  “什么叫我搞飞机啊。”大表哥哭笑不得,“我看他们是急昏头了,要不就是克格勃盯上我了。”
  这可是飞机,谁有钱买飞机啊。
  林蕊眼睛珠子一转,直接拍大表哥的肩膀:“买不起,咱们就换。”
  化肥能用西瓜换,军用望远镜都能换酒喝。
  飞机而已,凭什么飞机不能拿东西换。
  大表哥啼笑皆非:“我的妹妹哎,我换了飞机抵个屁用?开个展览馆,收门票?”
  “那你还不如打造成主题乐园呢,前提是你要有地方放,还要投入资金去维护。”林蕊翻了个白眼,“当然是租给航空公司了。”
  眼下国内航班少的可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根本就得不到满足。
  飞机昂贵,买飞机需要外汇,所以肯定有航空公司有意租用飞机。
  如此一来,不就能挣到钱了吗?
  大表哥眼前一亮,伸手拍她的肩膀:“可以啊,姑娘。”
  他看着林蕊老半天,总算说了句公道话,“你这样的,当个科学家可惜了。”
  林蕊简直热泪盈眶,就是啊!表哥,你实在是我的人生知己。
  然而大表哥思维跳跃的极快,下一句就改了口,“不过就你这个脑袋瓜子,一旦用在科研上头,说不定就是奇兵。”
  人类科学研究成果的灵感,往往来得毫无道理。
  林蕊立刻垮下脸,狠狠地瞪了眼大表哥。
  滚蛋!跟你这种人完全没话说。
  苏木细心地编制好花环,戴在林蕊头上,鼓起勇气想请她到边上坐坐。
  少女一手抓着花环,一手直接扯苏木:“走走走,我们马上出发。”
  大表哥正要吃西瓜呢,闻声惊讶不已:“出发去哪儿啊?”
  林蕊看他像是在看傻子。
  废话,换飞机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立刻出发。
  先在这边了解清楚基本情况,然后再回国找门路。
  最好找刚成立的航空公司探探口风。
  苏木手中抓着花环,悲愤地问林蕊:“你能听懂俄语吗?谈判有你什么事儿?”
  少女嘿嘿干笑,抱着少年的胳膊安慰:“好啦好啦,来,我们看星星。”
  然而从知道苏联人要卖飞机起,林蕊就开始心不在焉。看着星星,她都能扯到飞机退役后可以搞个星空主题的公园。
  物尽其用,坚决不能浪费。
  看着苏联人的悬浮列车,她还痴心妄想,直接将这些搬回国内去:“速度虽然比飞机慢点儿,也不差了。”
  苏木立刻扭头走人。
  五天苏联行之后,大表哥也踏上了回国的游船。他算了笔账,觉得要是搞定这件事,中间的差价绝对惊人。
  林蕊不忘耳提面命:“别忘了人才,想办法多收拢人才过来。”
  飞机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比飞机值钱的多。
  大表哥脑袋瓜子疼,连连喊停:“行行行,我一准儿忘不了这件事。”
  从黑河坐飞机去哈尔滨,然后再转机去上海,最后再从上海到江州。
  这一路上,大表哥五次尿遁,三次逃跑,数度求饶,可算是全须全尾地站在了江州火车站出站口。
  他见到表弟孙泽的时候,简直热泪盈眶。
  弟弟哎,你可算是来了,赶紧将这位小祖宗给领走吧。
  林蕊兴冲冲地跑到孙泽面前,主动邀功:“孙哥,我发现苏联人不吃鸡爪,鸡爪不值钱。以后咱们可以从苏联进口鸡爪。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苏泽掐灭了手上的香烟,揉了揉她的脑袋,夸奖道:“我们蕊蕊就是个小仙女,特别厉害。”
  林蕊听得浑身舒坦,回头示意苏木。
  听到没有,傻子,好好学着点儿,看人家是怎么说话的。
  苏木默默地走上前,将孙泽的手拿开,面无表情:“蕊蕊,你头发乱了。”
  少女立刻一声尖叫,拿出从苏联买的镜子照。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人家可是美美的小仙女。
  大表哥给孙泽递了根香烟,笑眯眯地问:“哎,你知道哪家航空公司有意买飞机吗?”
  孙泽接过香烟:“怎么了?苏联人想卖飞机?”
  “哎,你小子怎么一点儿都不惊讶啊。”大表哥好奇。
  他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对方想诈他。
  “废话,他们造了那么一大堆玩意儿,根本就养不起。”孙泽开了辆车过来,示意大家把行李都放上去。
  等到车子启动之后,他才摇头拒绝了大表哥让他帮着找关系打听的请求,“你自己去问吧,我没空。”
  大表哥拍了下他的脑袋,嗤笑道:“你别这副看破红尘的模样啊。这事儿搞定了,哥哥分你三成利。”
  孙泽竟然不为所动,语气平淡:“真不行,我要当兵去了。”
  大表哥惊得差点儿从副驾驶座上跳起来,张口就是一句:“艹,弟弟,你别跟哥哥开这个玩笑啊。”
  这又不是往前倒推二十年,人人都想披上一身军装。
  现在当兵早就不吃香啦,走在街上,人家小姑娘都不稀罕看的。
  林蕊还在后排趴着苏木的肩膀构建蔬果乐园的蓝图呢。
  出国之前,他们从农科院买来的紫芦笋种子已经种下了。
  现在肯定已经破土而出,等到再移栽,嘿,春节前后他们的芦笋就能上市。
  她刚开口跟孙泽炫耀:“孙哥,第一茬的芦笋我免费请你吃啊。”
  结果听到孙泽要去当兵,她呆愣当场,第一反应竟然是,“孙哥,你不吃芦笋了吗?”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当兵啊?
  当兵一点也不好玩的。
  而且一旦当了兵就不能反悔,否则就是逃兵,会上军事法庭的。
  比当和尚更惨,起码当和尚反悔的话,寺庙不会硬押着不让走人。
  汽车停在饭店门口,孙泽转头看语无伦次的小丫头,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
  这回林蕊完全忘了发型被毁坏的事。
  孙泽下了车,拉开后排座椅,朝林蕊做了个邀请的姿势:“请,我亲爱的小公主。”
  林蕊慌里慌张地下了车,孙泽的态度越是温和,她越惊惶。
  无从而来的直觉告诉她,他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要去当兵。
  “食品厂那边,我请了经理抓生产。你舅妈也会帮忙看着的。”孙泽揉揉她的脑袋,“厂子归你,以后给我们蕊蕊当嫁妆。”
  少女脱口而出:“我不要厂子。”
  孙泽笑了起来:“我们蕊蕊不爱钱啦?哥哥真高兴。”
  林蕊抓着孙泽的袖口不撒手,惶恐地问他:“孙哥,你是不是觉得生活太无聊,缺乏挑战性,所以才要去当兵的?”
  倘若是这样,没关系的,她还有好多发家致富的点子。
  比方说从钢铁厂承包两个车间,生产集装箱什么的。
  现在江州城不是清理臭河道,还居民一个碧水蓝天嘛,这肯定是大江大河计划的前兆。
  等到大运河所有的河段都清理干净了,水运事业肯定能蓬勃发展。
  到时候,集装箱势必会走俏。
  要是不喜欢集装箱的话,那个,开发芦苇荡子怎么样?
  生态养殖种植业走起,还可以建一个鬼船旅游路线,吃喝玩乐全方面发展。
  孙泽脸上的笑容愈发深了,林蕊期待从脸上发现恶作剧得逞的笑容。
  然而最终他还是在她期待的目光下,残忍地摇了摇头:“哥哥很高兴,蕊蕊对哥哥有心。”
  他伸出手弹了下少女的脑门儿,轻轻地笑,“所以哥哥要去当兵,保护我们蕊蕊的安全啦。”
  林建明跟郑云夫妻俩从厂里头下班回来,旁边还跟着小师姐叶珍珍以及一路吃甜玉米棒子的无苦。
  噢,小和尚怀里头还抱着小元元。
  林建明奇怪地看着门口杵着的几个孩子:“怎么不进屋啊?站在外头也不嫌热。”
  林蕊快要哭了,眼巴巴看着她父亲:“爸,孙哥说他要去当兵。”
  林建明挑挑眉毛:“是你自己的主意?”
  孙泽点头:“对,我一直迷茫人生的意义。现在想想,尤其再这样茫然下去,不如去军队里头练一练。”
  间谍事件之后,孙泽曾经跟他那位相看两相厌的将军爹长谈过一回。
  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但他内心深处认可父亲对他的评论。
  太浮躁,周围吹捧的声音太多,让他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比起快要哭的小女儿,林建明简直就是喜笑颜开:“好啊,部队是个大熔炉,百炼成钢。”
  他与妻子说起女儿的那些朋友玩伴,夫妻俩最担心的就是孙泽。
  这孩子条件太好,人又太聪明。万事都难不倒他的后果就是他的人生容易空虚。
  而人一旦空虚了,什么苍蝇蚊子都会找上门。
  他父亲又在那么个位置上,盯着他的人能少吗?
  要是被人盯上钻了空子,以他的身份能力,犯起错误来,那绝对就是无可挽回的大错误。
  林蕊眼巴巴地看着孙泽,企图找理由让对方留下来。
  食品厂的事情他是有了安排,可是广播剧呢?广播剧还得继续创作下去啊。
  孙泽看着少女微笑:“广播剧我交给老卢了。我写好了大纲跟梗概,让老卢和你姐看着办。”
  眼下这对小鸳鸯不在江州城。
  江州贸易会被新闻媒体宣传后,全国各地都有样学样,大热天的搞起了夏交会。
  曾经参与过江州贸易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就成了香饽饽,各地抢着要,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培训本地大学生,也好依葫芦画瓢。
  林蕊出发去苏联之前,她姐跟卢哥就忙得不见人影了。
  少女可怜巴巴的,还要绞尽脑汁想主意阻止人民子弟兵。
  可是林建明已经开口要送送孙泽,因为他今晚七点钟要去集合。
  晚饭就在饭店吃的,王奶奶抱怨他不像话,起码应当早点儿打招呼。
  孙泽也只是微笑,并不跟王奶奶油腔滑调。
  少女数着米粒,仿佛这样就能延迟孙泽离开的时间。
  然而墙上的钟表却不会随着林蕊的慢动作一并放缓脚步。
  六点一刻的时候,大家都放下了饭碗,跟着去送孙泽。
  王奶奶跟玲玲姐母女要照顾店里头的生意,王大军需要盯着新店的进度,大表哥则是因为体型不占优势,直接惨遭淘汰,摸着鼻子灰溜溜地去打电话找飞机主顾去了。
  部队的卡车关上后车厢门的时候,少女恍然若失。
  她突然间意识到离别的含义,也许有几年的时间她都不会再见到孙泽。
  她甚至不知道孙泽究竟会被分配到哪儿去当兵。
  卡车的发动机启动了,发出马达的声响。
  路面上扬起一阵轻尘,卡车渐行渐远。
  孙泽借来的车子被人开走了。
  剩下的林家人,自己步行去公交车站。
  林蕊看着路面上的尘土飞扬,小声嘟囔着:“道路要修整啊。”
  现在的路面可真不行,全国的公路事业正儿八经才刚开始呢。
  她下意识的想让苏木帮她吹眼睛,眼睛里头撞了小飞虫,真不舒服。
  然而当苏木挪到她面前时,才惊讶地发现,蕊蕊已经泪流满面。
  少女眼中蓄积着的不是小飞虫,而是泪水。
  少年小声地安慰林蕊:“没事的,你不是说以后几十年都不会打仗的吗?”
  这跟舅舅那会儿当兵可不一样。
  只要不打仗,就是再辛苦,磨练几年,也能平平安安退伍。
  少女烦躁起来,低声嘟囔:“你知道什么啊?”
  谁说和平年代就没有生命危险了?那抗洪抢险救灾,哪一次不是人民子弟兵冲在最前头?
  少女脸色煞白,她突然间想起,几次特大洪涝灾害中,都有军人牺牲。
  她应该拦着孙泽的,不该让他去冒这个风险。
  林蕊紧张地下意识要啃手指头,难不成上辈子孙泽就是在部队里头牺牲了,所以今后才查无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