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考上中专中师,就意味着你们要放弃求学了吗?初中毕业考不上,那可以等到高考的时候再考。小中专上不了,那可以上大中专技校,甚至大专还是本科,做真正的大学生。”
  班上发出了簌簌的声响。
  “不要觉得是天方夜谭,你们还没有参加高考,你们还有三年多的时间。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时隔三年,谁能够知道你们三年后的成就?”
  于兰又开始小声的抽噎起来。
  “我知道你们当中肯定有人在后悔,如果先前再努力一些,那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于兰悲从中来,眼泪掉得愈发厉害。
  “可是这样的后悔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努力只能从现在开始。也许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的话,就意味着永远看不到希望。”
  他抬眼看着讲台下的学生,点了于兰的名字,“你起来背一下你作文当中引用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
  老师连她写的考试作文都知道。
  于兰愈发觉得没脸面对班主任,她站起身,话语还带着浓浓的鼻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台下有学生小声跟着背诵。
  李老师抬高了声音:“放开嗓子,大声点,会背的同学都背起来。”
  底下的背诵声音立刻大了,简直振聋发聩,似乎要掀翻整栋楼。
  林蕊也跟着大声念出来:“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好!”李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声如洪钟,“这就是我要对你们说的话。不要虚度年华,不要蹉跎人生,不要让将来的自己为此刻的你而后悔,一切都从现在做起。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个人只有努力过了,竭尽所能地做过了,那么无论将来是怎样的结果,他才能够坦然地去面对。
  预备铃响起,老李翻来教案:“好,现在起就是人生的新阶段。上课!”


第194章 教师公寓楼
  晚自习过后; 于兰谢绝了林蕊邀请她回家吃串串香的好意。
  从现在起她要好好学习; 争取考上高中。
  现在的初中毕业升学率低的吓人; 即使是江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高中录取率还不到40%。
  于兰希望自己不仅能够考入高中,还要上一所好点儿的高中; 将来不说考大学,能够考上技校的话也是出路。
  老李专门找她谈了心; 夸奖她是个热心善良的好姑娘。
  将来不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 只要她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积极向上的心; 肯定能够有所成就。
  林蕊只得跟同桌在校门口分的手,承诺明天带草莓给她吃。
  原本还作势要削发明志的少女立刻高兴起来; 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放着光:“我要吃甜的那种,女王。”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林蕊熟悉的巧克力草莓跟牛奶草莓。
  即使大棚种植草莓,用的也是欧洲品种,口味偏酸。
  郑家村大棚里头用的是农科院提供给他们的日系品种; 正式名字叫做女峰。
  但是不知道是传岔了还是农民有意而为之,现在大家都叫这个新品种为女王。
  比起欧洲老大哥们,女王的味道偏甜,似乎更对大家的口味喜好。
  眼下郑家村大棚里头的草莓进入了丰盛阶段。
  即使草莓第一年种植挂果率不高; 几十座大棚加在一起; 每天采摘下来的浆果数量也蔚为可观。
  饶是如此,郑家村也没愁销路; 因为市场对于鲜果的追捧出乎大家的预料,简直供不应求。
  村委会一合计; 与其哪儿都供应不上,不如就盯着饭店一家供应。
  这样将知名度打出去之后,以后长期的稳定销路就有保证了。
  有了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
  眼下串串香跟寿司店简直成了港镇农产品的展销场所。
  不论蒌蒿、小龙虾还是蘑菇。各种港镇地里、水里头出产的作物,都能在饭店里找到身影。
  镇上还在张罗着搞麻雀养殖,打算连天上飞的也不放过。
  江州周边地区,麻雀是道颇受欢迎的佳肴。
  现在因为农药的应用,野外麻雀数量也急剧下降,想要长久稳定地供应需求,那自然得人工养殖。
  反正人生一串,天下就没有不能烤不能涮不能炸的食材。
  王奶奶自己养的草菇都是每天摘采,新鲜的摆在店堂里,谁要是额外想买,直接称了拎走。
  现在附近几家饭店已经有意直接从王奶奶这边拿货,因为新鲜的蘑菇不禁放,最好是现摘现吃。
  王奶奶大手一挥,直接跟郑家村签订合同。
  郑家村现在产的蘑菇,统一每天送货到她这儿来,再由她分配销售往各家饭店。
  林蕊觉得照这架势发展下去,王奶奶很有希望成长为霸道总裁。
  几人在校门口分了手。
  陈乐原本坐公交车上学,预考过后却开始骑自行车。
  小班长决定将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也锻炼身体,这样才能劳逸结合。
  林蕊深以为然,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她积极主动地帮小班长出谋划策,应当将骑车改成慢跑或者快走的。
  30年后,朋友圈里刷每天的走路步数可是打卡必备。
  苏木不甚赞同地看了林蕊一眼,示意他别逗陈乐。
  小班长有点儿傻,很可能真的会按照蕊蕊说的去做。
  林蕊朝苏木做了个鬼脸,一拍他的后背:“起驾回宫。”
  陈乐眼皮子直跳,觉得自己的兄弟实在傻,居然这样听林蕊的话。
  小班长现在忧愁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你们说老师对我们如此尽心尽力,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点表示啊?”
  “争取中考拿个好成绩。”苏木不假思索,“这是对老师付出最好的回报。”
  林蕊捶了下苏木,就不能给点儿建设性的意见吗?这种官样文章谁要听?
  精神鼓励要有,物质奖励更不可少!
  说好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呢?
  一切与经济利益无关的奖励都是在耍流氓!
  林蕊兀自沉浸在人生导师的快感中,直到陈乐愣是将车骑到了她面前,她才惊得差点儿从自行车上跳下来。
  “干嘛啊你,知不知道大晚上的很吓人?”
  小班长目光灼灼,恨不得能在林蕊身上烧出两个窟窿来:“林蕊,你有主意,你肯定有主意!”
  少女扭过头,坚决不搭理人:“没主意,这都是领导的事。”
  陈乐哪里肯放过林蕊,像只跟屁虫似的,追着林蕊不放。
  无论苏木将车子骑成什么样,他都能阴魂不散地跟上。
  气得林蕊连连捶苏木的后背,故意的吧,臭小子,兄弟如手足!
  苏木被她捶得嗷嗷直叫,却还是帮陈乐说话:“蕊蕊,你就帮忙出出主意嘛。”
  林蕊鼻孔里出气,哼,兄弟情深了不起啊!
  苏木陪着笑伏小做低半天,才让林蕊顺了气。
  少女决定大人有大量,给小班长指点迷津。
  好歹也是官二代啊,怎么一点儿意识都没有。
  林蕊一言难尽地看着陈乐:“班长,新年贺词还记得不?”
  陈乐眨巴两下眼睛,反应不过来:“啥?”
  看得林蕊眼蒂疼脑壳更疼,她真是恨铁不成钢:“仔细想想,是不是要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
  陈乐点点头,还是理解不能:“这个,老师的工资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啊。”
  况且现在厂里头情况也不好,拿出两百块的奖金已经捉襟见肘。
  林蕊摇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厂里现在是不是愁临时工的安置问题?”
  出了投毒泼硫酸事件后,厂里紧急叫停了辞退临时工的安排。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万一人家被逼急了,铤而走险,那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这么多人要如何安置?
  可怜的小班长一个问题没得到答案,居然又被塞了个问题,脑子简直要成浆糊了。
  “盖教师公寓啊!”少女看不下去,不得不点破答案。
  陈乐愣了愣,旋即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那不行,现在不让盖房子。”
  国家的基建项目都停了。
  “所以要找中央文件的政策支持啊!”林蕊振振有词。
  国家政策不会具体到条条框框,工资改革又有严重的滞后性。
  领导要怎样给职工争取利益?灵活机动地应用政策支持!
  国家新年贺词都说要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
  江州钢铁厂作为大型国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有什么不对?
  只要不伸手问上级部门要钱,凡事都好商量。
  稳定最好,现在要的就是稳定。
  陈乐张张嘴巴,半晌才可怜巴巴地开口:“厂里没钱啊。”
  厂里现在开工都捉襟见肘,哪儿来的钱给教师盖楼。
  林蕊冷笑:“咱们钢铁厂缺建材、缺人工还是缺土地?”
  盖房子要什么材料?水泥、钢筋、水泥板、沙子跟砖头,这些东西要么是厂里头自己就有,要么直接可以拿仓库里头的货去换。
  陈乐结结巴巴:“水泥厂跟砖窑不欠我们的债啊!”
  “他们用不用得到钢筋?用的到就行。那乡下还有人拿米换橘子换苹果呢。”
  苏木朝陈乐使眼色,示意他闭嘴,别惹毛了蕊蕊。
  林蕊滔滔不绝:“人有了,地有了,材料有了,你还怕盖不出房子?”
  她说得绘声绘色,陈乐眼前立刻高楼平地起,简直要将他给冲晕了。
  小班长神晕目眩了半晌,眼前的星光才散开,他总算找回自己的舌头,有气无力道:“给老师盖楼的话,厂里其他职工会不会有意见?”
  肯定会有的吧,关系到切身利益问题,大家都一个盯一个。
  房子啊,哪次分房子房管科领导恨不得能找个地洞钻进去,生怕被人找。
  林蕊朝他翻白眼:“老师都分房子了,其他人还会远吗?”
  陈乐眼巴巴的:“可,可厂里头有几万人啊!”
  老师人数有限,所有老师加在一起盖教师公寓,一二十栋楼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全厂职工加在一起,那投入就大了。
  林蕊微笑:“望梅止渴懂不?人最重要的是希望,要让人看到希望。”
  作为领导,你得让你的手下人看到,你在竭尽所能为他们谋求利益。
  只要好好工作,取得了成绩,厂里头就想办法争取政策,逐步逐批地解决生活问题。
  现在找机会给教师盖了楼,那下面是不是就该考虑到其他职工?
  陈乐被林蕊的话吓到了,眼睛瞪得滴溜圆,舌头都快被自己吞下肚子。
  他们都快要到路口分手的时候,小班长才终于找回自己的舌头:“那个这话不能讲吧,这个很难实现的。”
  林蕊恨不得伸手拍下他的脑袋:“你傻啊你,这话需要你说吗?听话听音!”
  广大人民群众最不缺少的就是脑补精神。
  你把意思稍微透露出点儿风声去,那就够大家苦中作乐,慢慢的憧憬了。
  苏木支支吾吾,半天才鼓足勇气反驳:“这,这不是在骗人吗?”
  “错,准确点儿讲,这叫画饼。”林蕊煞有介事,“天天有希望,万一中大奖。你怎么就知道后面钢铁厂的效益不会一日冲天,职工宿舍楼一批地盖起来呢?”
  眼下江州的几个大型国有企业情况最好的当属钢铁厂了,起码他们始终保持着没有停工。
  这就是钢铁厂的有利条件,职工愿意相信厂领导的决策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寄托美好的希望。
  “为什么要精神与物质文明两手抓呀?因为精神能够影响物质。”林蕊自觉很有搞传。销的天赋,“你给职工以希望,职工就会积极努力的去工作。”
  在眼下这片凄风苦雨当中,还有什么比希望更重要的呢?
  小班长心事重重地骑着自行车走了。
  隔了老半天,一阵过堂风吹到他身上,他才猛的打了个激灵。
  问他爸去,把林蕊的意思告诉他爸。
  林蕊跟自己一样,都只是初三学生而已,哪里会知道这么多事情。
  肯定跟他爸猜测的一样,其实林蕊就是她爸林工程师的传声筒。
  有些话,大人不好当着人前直接提,所以只能由孩子说出口。
  反正小孩子童言无忌,说好说坏了,旁人都不好太过于计较。
  少年人打定了主意,终于放下一颗心,推着自行车往自家住的楼前走去。
  陈乐停下自行车,上链条锁的时候,楼梯口移下一条黑影。
  少年下意识抬起头,待看清楚对方的脸,大吃一惊:“林伯伯。”
  他顿时心虚,有种在背后说人小话,结果被人当场逮到的窘迫感。
  少年支支吾吾,尴尬不已:“伯伯,您回来啦。”
  楼前路灯昏黄,照得林建明一张脸尤为清癯。
  他嘴里头叼着支烟,红光一闪,他脸上浮现出朵笑容:“乐乐放学啦。赶紧上去,你奶奶给你煮了甜汤,我还饶了碗。”
  少年心中模模糊糊浮现出一个念头,他瘦了好多,也黑了。
  讨债的确好辛苦,林伯伯为了厂里的发展真是殚心竭虑。
  少年鼻子一酸,突然间深深地朝林建明鞠了个躬:“伯伯,您辛苦了,我们全体江州钢铁厂人都感谢你!”
  林建明赶紧掐灭香烟,伸手扶陈乐站直身:“干嘛呢,你这孩子。都是工作,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
  他伸手摸了摸少年的脑袋,夸奖道,“听说你预考成绩很不错啊,伯伯等你中考出成绩,到时候喝你的进学酒。”
  他笑容和煦,掌心的温度透过头发,渗进少年的头皮,烫得男孩子的心热乎乎的。
  陈乐大力点头:“嗯!伯伯,蕊蕊跟苏木考得也很好。学校还奖励了苏木笔记本呢!”
  林建明微笑:“你们都是好孩子,伯伯很高兴。上去吧,再不上去,你奶奶该等急了。”
  说着,他挥挥手,慢慢往外头走。
  夜风拂乱了他的头发,风衣领子跟帆布一样鼓起。
  他像一条船,蓄势待发,随时都要扬帆起航。
  陈乐目送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头热乎乎的。
  对,要先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然后就是专家楼。
  林蕊跟苏木是搬去何半仙的小洋楼了,林伯伯还住在筒子楼呢


第195章 夜市需发展
  与陈乐在十字路口分开之后; 苏木憋了半天; 终于没忍住; 悄悄摸摸地问林蕊:“你看我跟陈乐是不是跟看两个傻子似的?”
  林蕊正用口哨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闻声扑哧笑出声。
  等到了饭店门口,她跳下自行车; 才侧着头嗔道:“你傻可别拉着人家陈乐,班长可不愿意承认他傻。”
  小班长一向认为自己聪明冷静又理智。
  少年沮丧起来; 耷拉着脑袋:“那我是不是最傻?”
  林蕊笑着摸了把苏木的脸; 朝他眨眼睛:“是啊; 傻子!”
  她最后两个字拉长了,百转千折。
  少女娇嗔的语气与明艳的笑靥; 直接晃花了少年的世界。
  店里头的电视机正在放《射雕英雄传》,蓉儿娇嗔靖哥哥:“傻瓜。”
  那娇若黄鹂的声音钻进他的耳朵,电视机外头的少年郎耳朵酥了,腿也软了。
  无苦从店里头跳出来招呼他的时候; 苏木都晕晕乎乎的,差点儿将自行车直接推的撞到门槛上。
  小和尚大吃一惊,何方妖孽,居然勾走了他师兄的魂魄!
  快快显出形来; 且吃俺老孙一棒。
  林蕊冷笑; 伸出手作势要想抢无苦手里头的铁板鱿鱼。
  降妖伏魔的大师立刻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两只手护着鱿鱼串; “嗖”的一下蹿回店堂里。
  林蕊哪里是肯吃亏的人,故意扯着嗓子招呼一句:“无苦啊; 听说你们考试了?语文还是数学啊?”
  小和尚这下子连餐盘里剩下的烤鱿鱼都顾不上,两条腿跑成了风火轮,蹬蹬往楼上飞。
  哎呀呀,小元元跟小宝生该睡醒了吧。
  醒过来要是旁边没人,岂不是要吓到哭。
  他可得赶紧去照应,保不齐还得给他们唱一段清心咒。
  自行强行给自己加了一堆戏的小和尚,引的殿堂中相熟的客人全都笑了。
  不少人跟着后面喊:“小佛爷,考试多少分啊?班上排第几名?”
  果然广大人民群众的恶趣味都是一致的。
  这下子风火轮直接飞成了火箭,小佛爷蹿上天。
  店堂中众人哄然大笑。
  柜台前的王奶奶哭笑不得地抬起头,说了句林蕊:“你又闹他。”
  没看那孩子将试卷藏在书包缝里头,生怕叫人瞧见吗?
  林蕊做鬼脸,振振有词:“我这可是好好管教弟弟呢。”
  她爸妈跟她姐都不在家,可不就轮到她好好管教无苦了。
  苏木默默地看了她一眼,觉得蕊蕊还真是会往人伤口上撒盐。
  店里头生意正热闹,王奶奶没空腾出手来给他们端吃的。
  林蕊自觉主动地进了厨房,搬了银耳炖牛奶出来,自己跟苏木一人一碗。
  王奶奶怕他俩光汤汤水水吃不饱,赶紧又让王大军去端了奶香小馒头,两人分着吃。
  一碟子小馒头见了底的时候,林建明步入店堂。
  他身边站了位高个子男人,正抬着头,好奇地打量热热闹闹的饭店。
  林蕊见到亲爹,立刻咽下最后一口小馒头,跟颗炮。弹似的欢喜冲过去,抱住她爸的胳膊,抬起脸,两只眼睛亮晶晶:“爸,你回来啦?”
  林建明看她眉毛飞上天,眼睛笑成两弯月牙的样子,心中一暖:“爸爸回家了啊,我们蕊蕊吃饱了没有啊?”
  苏木也眉开眼笑,欢欢喜喜地跑过来喊姑爹。
  春节过后,林建明就几乎没着过家。
  现在再一看,林蕊觉得爸爸起码比过年时瘦了足有10斤。
  少女不满地嘟起嘴巴:“爸,你让别人去讨债吧,厂里不能老盯着你呀。”
  林建明故意逗女儿:“出差有补贴,蕊不要爸爸挣钱了啊。”
  林蕊骄傲地挺起胸膛:“爸,我有钱,我挣钱养你跟妈妈。”
  跟随林建明一块进殿堂的中年男人笑了起来:“千金不愧是千金啊,贴心小棉袄。”
  对自家两个姑娘,林建明向来骄傲的很,主动招呼女儿:“蕊蕊,叫贾伯伯。”
  贾涛笑容满面地看着她:“还记得我吗?小姑娘。”
  林蕊的眼睛咕噜噜转了两圈,总算记得跟这位伯伯在鲁教授的馄饨摊子上有过一面之缘。
  她笑嘻嘻的:“哎呀,校长,肯定是因为江州的风水好,所以您看起来容光焕发,简直焕然一新。”
  苏木觉得焕然一新这个词似乎并不适合形容人。
  然而贾校长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你也看上去比一个月前更聪明,更可爱了。”
  林建明无奈,摸了摸小女儿的脑袋,自嘲道:“女儿总是下不了狠心管,这丫头被我跟她妈给惯坏了。”
  他招呼林蕊,“快点儿上去,早点收拾收拾,早点睡觉。明天爸爸给你看带给你的礼物。”
  林蕊哪里还来得及等明天,直接抢过他爸的包,拎着就要往楼上跑。
  贾校长却拦下了两个抬脚的小家伙:“吃饱了没有?没吃饱的话我请你们再吃一顿,成不?”
  林蕊躲在苏木身后,两只眼睛警惕地看着大人,坚定地摇摇头:“不,我吃饱了。”
  贾校长哑然失笑,无奈道:“哎呀呀,看样子小千金不上当啊。那伯伯开门见山,伯伯想请你指点迷津可好?”
  林建明赶紧拦下:“您说笑了,我家丫头就是爱说爱闹,您别放心上。”
  贾校长微笑着摇头:“不,现在就是真正有话说的人太不爱说话了。”
  林蕊只两个眼睛珠子不肯安定下来。
  她既不说同意,也没有立刻抬脚走人,就这么抱着苏木的胳膊,脸藏在人家脑袋后头,明目张胆地偷偷打量贾校长。
  贾校长好气度,不仅不生气,服务员端的汤锅上桌时,他还主动招呼林蕊坐下:“再吃点儿吧,伯伯想问问你的意见。这么多人没有工作,该怎样安排他们呢?”
  修路造桥是不大可能的,大政策摆在眼前呢,地方政府总不能逆着中央政策来。
  “清理河道啊。”林蕊理所当然,“以建设农村的名义清理河道。”
  既然不许农民攻进城,乡镇企业又被关停了,那回归土地的农民必须全身心投入农业。
  相应的,农村基础建设总归得跟上吧。
  在古代,徭役也是代替税收的一种手段。
  水利建设对于农村来说十分重要,既往生产队时期,每逢农闲,农民都要修筑水利。
  还有大型的公路不允许修筑,可是没讲农民不许自发修理通往村里的路吧。
  要致富,先修路。
  村庄山里头的农产品想要运送出去贩卖,最基本的得有路得能让人家进出。
  实在不行,还是老办法,走水路,利用水力天然条件,达到交通的目的。
  副校长笑眯眯的,他吃掉了一串金针菇,鼓励地看向林蕊:“除了农村,那城里头呢?城里头能否有办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林蕊避重就轻,只笑得满脸天真:“工厂都开工了,不就行了吗?”
  贾校长叹气:“可是现在工厂开不了工啊。”
  三角债纠缠不清,已经快要将大型企业全都勒死了。
  各大厂子都在叫苦,恨不得所有人都往国。务。院拍电报。
  现在已经有几十万人的大厂停工,情况相当严峻。
  林蕊轻描淡写:“东边不亮西边亮,没了张屠户,就非得吃带毛猪吗?”
  睁大眼睛看看啊,我的校长,就这么家小饭店,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
  动不了大型国企,那就从乡镇企业、私人企业想办法啊。
  不能因为嫡长子不争气就打压聪明能干的庶子,又没有皇位要继承,折腾什么长子嫡孙高人一等啊。
  现在拼命地想办法拯救国企,从根本原因上是因为国企占据的社会经济比重大。
  可是国企以外的经济成分蓬勃发展起来了呢?有更多的工作岗位供人们挑选了呢?
  一份稳定月薪一百块的工作跟一份三百块无法保证稳定的工作摆在眼前,现在的人基本上会选择前者。
  可是如果后者工作机会多,丢了一份,有技术在手的人随时都能找到第二份呢?
  如果后者虽然不能旱涝保收,但工作相对稳定并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呢?
  况且这世上真有稳定的工作吗?国企照样会倒闭。
  与其一次性地将这么多劳动力推向社会,以至于宝贵的熟练技术工人资源被大量浪费,不如从一开始就逐步分流,让人人都有劳动的技能跟获得工作的机会。
  这些话,林蕊当然不会当着这位身份背景暧昧的贾校长说。
  谁知道他到底什么来路啊。
  一个大学校长关心这么多,是不是有些过了?
  总不至于他还想安排学生们去修路挖河吧,或要真是这样,估计学生们掀翻了大学。
  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啊。
  林蕊半点儿也不心虚的想着。
  她眨巴两下眼睛,突然间积极推销起自己的小吃车来:“校长,你要不要多买两辆?其实咱们江州夜市文化还不够发达,完全可以再发挥发挥。”
  政府应当籍的积极性引导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工作岗位。
  制造业受政策影响,暂时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就将主意打到商业上去啊。
  现在的小商小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工厂里头积压的商品依靠什么消耗掉,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啊。
  林蕊热情地为贾校长画大饼:“打造美食街,政府统一规划。”
  不是一直诟病夜市脏乱差么,你都没把规则立好,让人家如何高大上?
  政府不能光想着划块地出去,然后就等着收钱,相关的管理也要跟上。
  “宁县的菜市场就搞得很好。它们菜市场内外都有摊子,里面的摊子收摊位费,市场也负责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外面的摊位是永远赶不尽的,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顾客自行选择和相应的监管。”
  现在大家都知道做生意挣钱,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即使在厂里头,只有那要死不活的几十块钱工资,依然不愿意出来做生意?
  除了生意有亏有赚以外,还有就是政策的不明确性。
  小商贩的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以及子女教育无法获得保证的时候,人们的顾虑自然就很多。
  钢铁厂开始对外头收赞助费以后,为什么宁可交了3000块钱的高价进学校的人那么多?就是因为这部分人获得的相应的社会资源严重匮乏。
  问题总是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可能是灵丹妙药,一试就灵。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难题,就是神仙也没办法一蹴而就,而且还不伤筋动骨。
  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慢慢来,一件一件的办。将他们能做的事情先一件件的布置下去。
  人民群众的眼睛其实是雪亮的,政府有作为,在努力的做事想出路,人民都能够看的到。
  贾校长沉默着听了半天,轻轻敲了敲桌子:“你说的这些,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国企的困境啊。”
  林蕊笑了:“请问江州有多少人民?其中国企正式职工又有多少?请问他们是不是只占总人口的一半都不到?”
  倘若遍地都是国企职工,那社会上的人们也不会那么羡慕国企工人。
  国企难进意味着国企人只是少数派。
  危机重重的当下,将精力全都放在难啃的硬骨头国企上,而忽视了剩下的绝大部分,真的合适吗?
  还是觉得国企的问题才算是问题,其他人的问题不值一提?
  恰恰相反,现在工厂陷入困境,国企纵使停工,也不会开除正式职工,更加没有裁员这一说。
  生活真正陷入困境的人,是因为乡镇企业大量倒闭,以及基础建设全面停下所导致滞留在车站的农民工,以及城市临时工。
  他们没有铁饭碗,医疗以及子女教育原本就缺乏硬性保障,所以他们投身于商业的积极性会更高。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勇气,一旦政府释放出相应的信号就有人愿意吃螃蟹,豁出去好好闯出一片天。
  夜市、小商品市场、杂货铺子,这些看上去一点儿也不高大上的地方,只要遍地开花,就能够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并且吸纳大量劳动力。
  林蕊掰着指头细细地数:“就是您看到的这家小店,服务员有几位,厨师有几位?每个月咱们又缴纳了多少税?”
  外头的夜市摊子形成规模,统一监管起来,吸纳的劳动力和产生的税收,那也是相当惊人的。
  同样的小商品市场也可以建立。没有了统一的地点才好进行监督管理,老百姓买东西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而言,除非迫不得已,他们并不想去国营商店看售货员的白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