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负着不能生育的枷锁生活数年,白晓霞从来也没敢想过责任不在自己。
  吴英玉现在打交道的人多了,长了很多见识,小声跟她说:“其实这事儿吧还真不是男人外表就能看出来的,要不……年后抽时间我陪你去医院检查检查?”
  “……可以去检查吗?”
  “检查了你也放心,以后有机会,你也能再找个好人结婚。”
  白晓霞泪流满面,恨不得扑到她怀里大哭一场,外面父女三人放完鞭炮回来,江诚去房里拿东西,准备去万家跟孟家拜年,装没瞧见白晓霞的样子。
  江桃诧异的问:“妈,你克扣了白姨的工资吗?怎么把人家惹哭了?”
  白晓霞破涕为笑,在她脑袋上摸了一下:“你这孩子!”
  “她就会胡说八道,白姨你别放在心上。快去快去,你跟爸爸拜完年回来,下午咱们去看干妈。”江杏儿推着江桃赶紧收拾一下。
  江诚前往万家拜年是出于礼节,而江桃跟万栗还有师徒之谊,逢年过节总要去拜访一番的。另有孟爱国跟江诚处的好,孟奶奶还病着,江诚也要上门探访。
  杏儿跟这两家的关系都不深,既没同学也没师门情谊,她就推辞不去了,在家里陪着吴英玉跟白晓霞,由江桃跟着去拜年。
  万栗赋闲在家,越活越精神,去年心血来潮居然留了一把胡子,养护的油光水滑,见到江诚父女俩过来,请他们落座。
  江桃盯着他的胡子瞧了好一会,猛不丁问:“万爷爷,你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把汤面弄到胡子上?”
  万栗哈哈大笑:“你个小丫头满脑子都想的什么呀?”
  这话落入从外面回来的万波耳中,他今年二十岁,在外在读大学,都快参加工作了,听到这话也是朗声大笑:“小桃子,你怎么从小就古灵精怪的?”
  这几年两人见面的次数不多,万波的个头都快赶上江诚了。
  江桃听到这肆无忌惮的笑声,站起来:“万师兄过年好。”仰头抱怨:“你是吃化肥了吗?长这么高?”
  她的话又引来万波大笑:“我又不是庄稼,吃什么化肥啊。小丫头!”他眉眼含笑,已经完完全全是个青年了。


第一百零二章 
  虽然许久不见; 但万波劣性不改; 逮着江桃就是一顿嘲笑,还挤眉弄眼问她:“小桃子; 有没有交小男朋友?”
  江桃:“你交小女友了?”
  万波揉了下她的脑袋:“小丫头这么多年还是牙尖嘴利,半点亏不肯吃。还是孟阳比较乖。”
  提起孟阳两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对孟家的事情心有戚戚焉。
  从万家出来之后; 江诚父女俩去了一趟孟家。
  孟奶奶还挂着点滴,静静沉睡。
  孟爱国躺的累了能靠着被子起身略微坐一会,江诚跟孟家兄弟聊天,江桃就在孟阳房里翻他的书。
  孟月闲闲凑过来随口说:“桃子姐,你要有喜欢的书多挑几本拿走吧,反正以后也没机会了。”
  江桃一惊,倏的扭头去看孟阳,他的面色不算好; 也许是自孟家出事就从来没好过。不过孟月的话他也没反驳。
  “什么意思?”江桃听这话头不太对。
  孟月才上初一; 小丫头也不知道满脑子都想些什么,吐吐舌头跑了。
  孟阳笑笑:“你别听孟月瞎说,她就是听到我小叔跟爸爸商量; 看能不能让爸爸调离刑警队; 说不定要调到铜城市去,还没定下来呢; 现在说有点早。”
  “你们……要搬到市里去?”
  “不会的; 我妈还在县上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 半个小时之后江诚就带着江桃告辞了。
  到了正月初五; 江诚带着妻女大包小包前往省城探亲。
  吴英玉初次去婆家,内心很是忐忑,前一天晚上就失眠了,问了一堆江家父母兄弟姐妹的事情。
  江诚耐心宽慰她:“我父母都很好说话的,大哥大姐你上次也见过了,只有尕姐性格有点古怪,她那个人说话就那样,你别搭理就行。”
  江家兄弟姐妹四人,老大江胜,老二江珍,老三江珠,就是江诚口里比较古怪的尕姐,老四江诚,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吴英玉本来心里就没底,听了这话更是惴惴不安,直到快天亮才睡着了。
  初五是个大晴天,县上很多人都还在走亲访友,熟人见到互相问声好,听说江诚是回省城探亲,都客气几句。
  一家人坐火车到达省城,又坐公交车四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了省军区大院。
  江诚父亲退休以前是军区领导,两个儿子成年之后,老大江胜依旧在军区,小儿子江诚进了公安系统。
  江诚母亲是中学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戴着幅眼镜,笑起来很是慈祥,见到江诚带着吴英玉及俩继孙女进门,忙客气迎接:“冻坏了吧?赶紧坐下喝杯茶。这是桃儿跟杏儿吧?”
  江桃跟江杏向俩老问好:“爷爷奶奶过年好!”
  俩小闺女水灵灵的跟两朵鲜花似的,两位老人笑:“乖,乖。来坐下吃点东西,一会饭就熟了。”
  江珍在厨房忙碌,也系着围裙出来迎客:“你们回来了?英玉路上累了没?”
  江智听到外面的动静,从房里冲出来,先问一声:“爸,妈。”上来就拖俩妹妹:“杏儿桃儿,走走走,去我房里打游戏,可好玩了。”一阵风似的把俩妹妹给撮走了。
  江奶奶跟江爷爷交换个高兴的眼神——小智这孩子看来没说慌,跟继妹相处的挺好的。
  对于江诚的婚姻,老两口软的硬的都试过了,结果把儿子给吓跑了,直接调去了永喜县,原本不敢抱希望,没想到他自己想开了要结婚,听说对方是个农村妇女,家里人也是有过犹疑的。只不过再多的犹疑都抵不过儿子孤身在外乏人照顾的困境。
  江胜跟江珍参加完江诚的婚礼回来之后,说了不少吴英玉的好话,旁听的江珠阴阳怪气的说:“她一个农村妇女能嫁给老四是高攀,还带着俩闺女要老四养,还不得表现的好点?”
  江胜懒得跟妹妹争执,还是江珍气不过:“你别瞎说,老四家可不是在家吃闲饭的,人家开着个饭馆,还开着个食品厂,自己赚着钱根本不指望老四养她家闺女。要我说啊,她赚的比老四的工资都还要高。也说不上谁高攀谁,只要他们两口子日子过的好就行。”
  江珠从小眼光就挑剔,结婚之后跟婆家闹不和没过几年就带着儿子离婚了,后来也相过无数回亲,但都没遇上合适的,就带着孩子在娘家住,经济上还有俩老帮忙,这些年也就过来了。
  “大姐,我看你是掉钱眼里了!”
  江珠的话很不中听,江珍也懒得跟她争执,还拿出吴英玉装的土特产,指给俩老看:“这些调味料都是四弟妹厂里的产品,听说在整个铜城市销量都很好,给爸妈装些尝尝。”
  江父从报纸里抬头瞧了一眼:“那不就是个农民企业家吗?”
  市场经济繁荣了之后,下海的人比比皆是,有呛了水赔上亲戚朋友多年储蓄的,也有如鱼得水混出名堂的。
  江母一腔慈母心,也不指望儿子能娶个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回来,最记挂的还是孙儿:“那她对小智好不好?”
  江胜跟江珍打了个尖,参加了婚宴就回来了,所了解的不多:“小智跟她的大女儿是同班同学,好像跟继妹相处的挺好的。”
  江珠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笃定的说:“大姐你也太逗了,四弟在公安局上班呢,面子功夫总能做到的,后妈有几个是好的?四弟天天在外面跑,到时候家里只有她带着小智跟俩闺女,肯定是偏向自己的闺女了。不信等小智放寒假回来你问问看。”
  江父江母对儿子再婚没意见,就怕继母不会善待江智,耽误了这孩子,老两口甚至还商量,要是江诚婚姻能过得去,江智要是碍了后妈的眼,不如就把孩子接到省城来读书,两下里都好。
  等江智放寒假回来陪爷爷奶奶,抽个空子江奶奶就悄悄问:“你后妈对你好不好?”
  江智抱着游戏手柄玩魂斗罗,眼睛都离不开电视机屏幕:“挺好的啊。”
  江奶奶在他脑袋上拍了一记:“怎么个好法?把你这个破游戏关了,吵的我头晕!”
  “马上就通关了通关了,奶奶你等等啊!”江智在家埋头苦读,来到爷爷奶奶家才有空玩游戏,还是江珠儿子邢康的游戏机。
  邢康已经考上了大学,假期闲的要长毛,兄弟俩抱着游戏机没明没夜的打,被江爷爷骂了好几回都不奏效,他今天出门去参加同学聚会,留下江智一个人玩。
  江奶奶一打岔,江智打到一半就挂了,扭头看到奶奶眼巴巴的样子,只能认命的关了游戏机,过去陪她。
  “奶奶,您不放心啥?”
  “你后妈对你真的好吗?”
  江智听着“后妈”俩字觉得别扭:“奶奶,我妈对我挺好,家里妹妹们有的都有我一份,吃的喝的都没短我,考试完了也过问成绩。再说以前我爸三天两头出差,我就在她饭馆里吃饭,她人真的挺好的,很善良和气,等你见过就知道了。”
  江奶奶迟疑了一下:“那你俩继妹呢?有没有背着你爸刁难你?”
  江智“嗤”的笑出声来:“奶奶,您想什么呢?杏儿跟桃儿性格都很好,等您见过就知道了。反正家里一直是我一个,多了俩妹妹我觉得挺好,有时候我打完篮球的衣服鞋子扔在那,她们看到也会帮我洗啊。您别听我小姑姑说话就觉得后妈有多恶毒。”
  江奶奶还不放心,把江诚家里平日的生活仔仔细细问过了,又从孩子里里外外的穿着到气色都考量过了,跟江爷爷说:“珠儿几句话我心里没底,问过小智以后总算放心了。往年小智回来,里面的秋衣秋裤背心都又旧又脏,今年穿的干干净净的回来,还全都是新的。气色也好,我瞧着这孩子又长个了,身子骨还壮实,平时吃的应该也不差。对咱们家小智跟诚儿好就行了。”
  背着江智告诫江珠:“小智回来你就在孩子耳边瞎叨叨,本来他跟后妈处的挺好,被你一挑拨回头小心眼闹起来,都是你的错。你是不是见不得老四过的好啊?以后闭上嘴别胡说八道!”
  江珠很委屈,跟亲妈叫板:“哟哟还没上门呢就一边倒连闺女也不认了,装几天谁不会,总要长久的好才算吧?咱们走着瞧!”
  有了这段插曲,江诚带着吴英玉母女踏进江家门,除了江珠略冷淡之外,其余的江家人都很是热烈的欢迎吴英玉母女的到来。
  江奶奶跟江珍还做了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后吴英玉跟江珍收拾碗筷,江智拉着俩妹妹去打游戏,还有邢康作陪,隔着房门都能听到四个孩子的欢声笑语,不必再观察也知道江智跟继妹们相处愉快。


第一百零三章 
  江珍跟吴英玉在厨房里洗碗; 江珠站在厨房门口啃苹果; 边啃边打量干活的吴英玉; 心想:到底是农村妇女,跟家里的小保姆似的,干活挺麻利。
  江家的小保姆过年放假回家了; 家务活都由江奶奶接管了,江珍过来就搭把手,替换一下老母亲。
  江珠除了上班,就是回来挑剔小保姆,有时候连她儿子都看不过眼; 要说她两句。
  她眼里父母兄弟都在其次,视儿子为眼珠子,旁人说几句她早闹起来了,唯独儿子的话能忍下来。
  江珍边洗碗边跟吴英玉闲聊:“你们这次回来能住几天吧?四弟有几天假期啊?”
  吴英玉把筷子淘干净; 放进漏篮里沥水:“好像有四五天吧。”
  江珍高兴起来:“那正好你们多住几天陪陪爸妈; 让小智跟小康带着你们娘几个在城里转转。”又有点歉意的说:“我明后天就要上班了; 单位事多; 没办法陪你们转了。”
  江珠在背后阴阳怪气的接话:“大姐,你随便就支使小康; 难道小康没事干啊?”
  江珍面上一阵难堪,她本来是好心一片; 没想到江珠当面拆台。
  吴英玉忙说:“不用不用; 小康忙自己的去; 我们要是想出去玩; 他爸会带我们出去的。”
  外面天寒地冻,她整个冬天跑来跑去,腿都快跑断了,难得安闲下来,巴不得在家里休息几天。
  江珍瞪了妹妹一眼,但她不是刁钻的性子,最多也是笑笑:“看我糊涂了,让老四带着你们娘几个转转。”
  江珠倒是想说什么,可是江诚跟吴英玉是两口子,她这个大姑姐难道还能拦着弟弟不成。
  吃完饭之后,江珍从储藏室里拿出两个甜瓜,切好摆盘,端进客厅给大家吃,另外一盘端进了孩子们的房间。
  这时节外面隆冬大雪,甜瓜可是稀罕物,市面上都没有。
  江父跟江母都不愿吃,江母说:“刚吃完饭太冰了,我跟你爸年纪大了,冰的东西都不想吃,你们自己吃吧。英玉多吃点,这瓜很甜的。”
  “谢谢妈。”吴英玉坐了下来,江诚顺手拿了一块给她。
  江珠看在眼里只觉得刺心。她一个军区大院长大的婚姻不顺,半生蹉跎,没想到吴英玉一个农村妇女居然高攀上了她弟弟,她也命太好了。
  她嘴角讥诮一笑:“四弟妹没吃过这瓜吧?多吃几块,回去就吃不着了。”
  吴英玉笑笑不说话,她来的时候就听江诚叮嘱过,江珠性格古怪,故而不接茬。
  江诚可瞧不上她话里带刺,刺自己就罢了,刺自己老婆就不舒服:“尕姐,你当永喜是什么地方这瓜也就冬天吃个稀罕,夏天满大街都是,这两年瓜农不少,家里都是成袋子买。夏天自然成熟的要比这个甜多了。”
  江珠心里更加不舒服了,半块瓜扔在桌上:“我头疼,去睡会。”扭身走了。
  吴英玉有点不好意思,她才进婆家门,就惹的姑姐不高兴。
  江诚笑笑:“没事,她常年头疼呢。”
  江母知道自己女儿心眼小,这是见到老四夫妻恩爱不舒服。
  她自己婚姻不顺,老大两口子也在外面住,大儿媳妇家是外省的,平日也远着小姑姐,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过完年就带着儿子回娘家去了,还没回来。
  江胜在军区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忙,今天抽空回来聚餐,吃了顿饭,跟江诚随便聊了几句就去忙了。
  江珍丈夫党绪宁是大学教授,性格绵软,吃饭的时候跟江诚多喝了两杯,坐在沙发上埋头吃瓜解酒。
  他们夫妻俩的独生女党玉洁已经毕业工作了,过完年去了男朋友家见未来公婆,今天都没露面。
  江母笑笑打圆场:“珠儿就这毛病,你别理她。”
  江珍给孩子们送完瓜过来,见江珠已经回房了,心知肚明她这是又不高兴了,过来坐下跟吴英玉闲聊。
  江珠回房之后,越想越气,隔壁孩子们玩游戏的笑闹声不断撞击着她的耳膜,让她心烦又恼怒。
  她躺在床上竖起耳朵听,半个小时之后,客厅里聊天的声音渐渐热络了起来,江诚聊起自己办案子的经过,党绪宁问东问西,江父也是爽朗大笑……没有了她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
  她拉过被子把自己埋了进去,像埋进一个深深的不见天日的洞里。
  吴英玉初次登门,半日功夫就对公公婆婆熟悉了起来。
  江家久未热闹,江父跟一儿一婿聊的兴起,还述说革命家史,讲起了想当年。
  这些故事江母听了八百遍,耳朵都起茧子了,跟一女一媳使个眼色,拉着两人回自己房里,从床头柜里拿出个红丝绒的盒子,递给了吴英玉。
  “你们结婚的时候,我跟你爸都没去参加婚礼,当时你爸身体有点舒服,在医院里调理,就没告诉你们。这是我跟你爸准备的一点小东西。”
  吴英玉打开看时,惊呆了。
  盒子里面是一对金灿灿的镯子。
  “妈,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吴英玉使劲推辞,江珍作势要拿:“你不要就给我吧,这可是妈拉着我逛了好几个地方挑的花色。我可喜欢了!”
  江母在她手上拍了一下:“这是给英玉的,你趁什么热闹呢。”大女儿性格开朗,母女俩才会开玩笑,要是江珠,江母断断不敢说什么。
  江珍抱着江母的胳膊直笑:“英玉你瞧瞧,妈这是有了媳妇就不要闺女了。你赶紧拿着吧,不然我可吃醋了。”
  吴英玉推脱不过,只好收了:“多谢妈。”
  江母心中感慨,不由就湿了眼眶:“老四打小就主意正,这些年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面,也不知道日子都是怎么过的。我还要谢谢你在他身边照顾他们父子俩。”
  小儿子带着媳妇上门,江母见过了他们相处的样子,一颗心彻底落回了肚里。
  晚上睡觉的时候,吴英玉把金镯子拿给江诚看:“这是妈今天给我的。”
  江诚提起俩镯子掂量了一下:“嘿,还挺重。看来妈对你很满意啊。”他的眼睛里藏着笑意。
  次日是个大晴天,吴英玉一大早就起来洗漱,往厨房里去做早饭。
  她过去的时候江母已经起床了,正站在灶台前洗米:“怎么不多睡会?”
  “在家里也是这时候起,都习惯了。”
  其实昨晚江珍跟党绪宁晚上回自己家里去了,看江珠的样子除了吃,家务是不沾手的。吴英玉第一次来婆家,她是自觉惯了的人,不习惯让年迈的婆婆侍候。
  婆媳妇俩在灶间做早饭,起先是吴英玉打下手,只是她手快,没几下就抢占了主权,煎炸烹煮很是利索,等大家起床之后,桌上已经摆满了。
  江母见她做事井井有条,且做出来的菜味道着实不错,对她就更满意了:“英玉啊,真没看出来你做事这么利索。”
  吴英玉笑起来:“妈你不知道,这些事儿我都是做熟了的,大菜做不出来,家常菜也能做一做的,以前我自己开饭馆,下厨掌勺都是我自己,也能冒充半个厨师,后来厂子里事儿多忙起来,才交给下面的人做的。”
  她说起这些视作寻常,既无自夸也无自矜,都是随口闲聊的话题。
  若是从前畏畏缩缩的吴英玉,大约还真难入了江母的眼,如今的她虽然读书依旧不多,可这些年努力进修,报班学过会计,跟外面的客户以及公商地税都打交道,不知不觉间身上的气质就沉淀了下来,举手投足间都是自信从容。
  江母跟小儿媳妇相处,竟是觉得越相处越喜欢。
  一顿早饭婆媳俩搭把手亲亲热热做完了,大家起床洗漱,等饭都端上桌了,江珠才上桌。
  她昨晚心里不高兴,在床上翻来覆去,后半夜才睡着。饭熟了之后邢康才敲门叫她起床。
  端起碗看到桌上菜色丰盛,脸上就带出不高兴:“妈,你这一大早做这么多菜,半夜就起来了吗?”
  这话听着是体恤老母亲下厨辛苦,其实却是暗底里挑刺,暗指吴英玉让婆婆侍候。
  江母就跟听不懂她说的话一样笑呵呵的:“我哪里会做这么多菜?这都是英玉一早起来做的,我也就在旁边剥个葱蒜打个下手。他爸,你尝尝这鱼。”挟了一筷子鱼肉放进了江父的碗里。
  江父吃了一口,很是捧场:“味道真不错!”又自己挟了一筷子鱼。
  江珠气鼓鼓低头吃饭,满心的不舒服。她不信邪,一个乡下女人做菜能有多好吃?
  也挟了一筷子鱼吃,可能是心里存着事儿,没注意竟然让鱼刺给卡在了嗓子里,张着嘴直喊疼。
  一家子都忙起来,有拿醋的有让她吞米饭的,江桃捅了下江智:“哥哥,有没有手电筒?”
  江智赶紧回房拿了个手电筒给她,江桃拉住了江珠:“小姑姑你张开嘴我看看?”
  江珠就算讨厌这个小丫头,也不由自主张开了嘴。
  江桃手电筒照进去,凑过来的几个人都瞧见了颤微微扎在江珠嗓子眼里的那根刺。
  江桃二话不说提起她的筷子就伸了进去:“小姑姑你别动!”精准的把那根鱼刺给挟了出来。
  有了这段插曲,江珠再挑吴英玉母女的刺就有点不好意思,只能忍着一口气吃完了早饭。
  天清气朗,阳光普照,江母催促江诚带着吴英玉娘几个出门去逛逛,吴英玉先就拒绝了。
  “妈,我不想出去,就在家陪陪您二老。您要有什么要做的活计我给您做做。”
  江诚也不想出去:“妈,我都多久没回来了?孩子们想出去玩,让小智跟杏儿桃儿出去玩,小康要是没事也去玩吧,我在家陪陪您跟爸。”
  两口子有致一同的要在家里窝着,江父也很是高兴:“要不咱们父子俩来一盘?”
  江诚许久都没陪老父亲下过象棋,当即往窗台边一坐,摆开车马:“来来来,杀一盘。”
  他们父子俩去下象棋了,江母也不跟儿媳妇客气:“我柜子里还有个驼毛的褥子,年前保姆洗了就回家去了,也没来得及缝。她别的都还好,这些活儿也做不来,你大姐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你会不会做?”
  “会做。”吴英玉当即跟着婆婆回房去干活,留下江珠一个人在客厅,既不想跟过去,又觉得醋意满满,这才半天功夫,这乡下女人就笼络住了婆婆,心眼倒是挺多。
  江智回房把自己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拿出来,又去敲妹妹们住着的房间,得到许可之后推门进去,发现姐妹俩也正在数压岁钱。
  昨天进门之后,江爷爷江奶奶连同江胜江珍夫妻俩都给了姐妹俩压岁钱,唯独江珠一分钱没给。
  “哥哥,你带我们去哪玩啊?”
  姐妹俩期待的看着他,江智逗她们俩:“要不去爬山?山上还有座老庙。”
  城里有座著名的山,山上有座数百年的大寺,算是古迹,来往参观的人倒是不少。
  江桃“嗤”的笑出声:“哥哥,迷信活动好像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吧?我们去庙里干嘛啊?上香许愿?”
  江杏也笑出声:“回头开学别人问起来,你这个假期干嘛去了,我说上庙里拜拜?”
  姐妹俩笑的不行,江智也笑起来:“逗你们俩呢。”
  正好邢康探头进来,催他们:“你们三个走不走啊?赶紧的,再晚点就买不到电影票了。”
  江桃跟江杏顿时欢呼:“要去看电影?快快快!”态度十分积极。
  四个孩子欢欢喜喜往外走,客厅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的江珠听到动静扭头去看,邢康当先笑着走出来,还在向俩表妹介绍最近的新电影:“……是香港那边的电影,打的特别带劲。你们去看了就知道了,我保你们喜欢!”
  “小康——”她拖长了声音喊了一嗓子。
  邢康看到她阴沉沉的脸,笑意就收敛了几分:“妈,我跟小智带妹妹们去玩,晚点就回来了。”
  江珠一口血差点吐出来,一句话差点脱口而出:她们是你哪门子的妹妹?
  江智是亲侄儿,亲近也正常,可江桃江杏跟江家毫无血缘关系,她这儿子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居然也这么亲热?
  邢康也许是知道自己妈说话不中听,也不等江珠再说什么,忙忙催促着表弟妹们出门去了。
  没了几个孩子的闹腾,家里安静了下来,俩老卧房里能听到婆媳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客厅朝阳的地方父子俩啪啪啪下着象棋。
  一到过年,江父的棋友们都要在家里当吉祥物,等着小辈们上门拜年,平日的休闲活动全部取消,他可是手痒了好几日,尤其还是挂念了许久的小儿子陪着,别提多高兴了,时不时就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江珠把电视的声音放的极小,电视里正在重播赵本山的《小九老乐》,不时有现场观众哈哈大笑,可是江珠却觉得一点也不好笑。
  她疑心烧锅炉的过年消极怠工,总觉得今天的供暖出了问题,客厅里怪冷的。过去摸摸暖气片,明明很是烫手,可她就是觉得身上一阵一阵的发冷。
  说不出的冷,冷到了心里去。


第一百零四章 
  邢康去年秋天终于摆脱了紧张的高中生活; 迈进了大学; 半年功夫就脱胎换骨,学会了享受生活。
  他带着弟弟妹妹先去看了一部当前正红的武侠片; 美女情仇,英雄义重,大家都看的很开心。
  看完了电影邢康征求弟弟妹妹的意见; 想要带他们去新开的游戏机房,被江桃拒绝了。
  她提出:“昨天来就一直在游戏,不如我们去逛街吧?”
  上次来的太匆忙,只去了医院,也没去街上逛逛。
  江杏是个万事随缘的,江智跟邢康原本就是陪着她们出来的,有人提议也不会反对,当下就答应了。
  几个人一路走; 江桃见商场就钻; 也不去看小姑娘们喜欢的衣服发夹,专往食品调味料去看。
  走了几家之后,江智回过味儿来:“桃儿; 你是不是在看厂里的产品?”
  江桃点头:“销售以前是妈在做; 这两年是小冯叔叔在跑,我想看看省城的铺货情况。”
  江杏儿都服了她了:“我还以为你出来玩的; 你比妈还操心。”
  这两年家境好起来之后; 江杏儿渐渐就显露出了真性情; 对厂子里的事情不及江桃操心多; 除非被抓差去帮忙,不然她似乎对做生意兴趣不大,一门心思想要考个好大学。
  相反,江桃是个精力旺盛的家伙,从小鬼主意多,有段时间要是没去厂里,就有点不安。
  吴英玉都习惯了她这个操心的毛病,简直拿她当小秘书使唤,有活儿就使唤她。
  大约也是江杏儿上高中之后课业繁忙,而江桃儿课业游刃有余的缘故,吴英玉使唤她的次数就多了。
  邢康虽然吃过大舅跟姨妈带回来的英玉食品厂的产品,但是还真没注意过哪里有卖,几个人兴致起来,跑了好多家商场店铺。
  有英玉食品厂产品的,江桃就问销售情况,顺便还买一包背着,没有卖的商家她就卖力推销,请店老板尝一尝。
  其余三人在旁边帮腔,居然也谈成了三家,留下了电话号码,直等过完了十五送货过来。
  邢康跟看戏似的跑了半天,头一次见识到了来自小县城的继表妹的本领,看江桃的眼神都不同了。
  上大学之后,有同学假期勤工俭学,还有平时做家教的,周末做兼职的,大四还有实践课,比起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苦读考大学的高中,踏进大学的校门,几乎可以算是半个脚踏入了社会,要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了。
  江桃儿倒好,连高中也没上,就直接迈入社会实践了,完全不像是个小县城出来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
  他小声问江智:“桃儿……真的是初三的学生?”
  江智偷笑:“不像吧?”
  邢康深有同感。
  江智:“其实她比班上同学还小一岁,小学时候跳过一级。”
  邢康:“……”
  他的意思是江桃行事比实际年龄要成熟,没想到江智却告诉他,她实际年龄要更小。
  几个人在外面跑了一天,回去之后天都快黑了,不过收获颇丰,至少谈好了五家商铺愿意接受英玉食品厂的产品。
  这几家店还当几人是大学生假期兼职,看着邢康年纪最大,只当是他作主,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