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英玉拿到鼻子下面闻闻,十分满意。
  她搬出冬天的腌菜缸来,放在炭炉子旁边,拿一块曲饼子捣碎成末丢进缸里,再煮一锅青稞麦子豆子各类杂粮滚烫的倒进去,还念叨:“青稞要多,这样做出来的醋醅子比较凉,不容易坏。”
  惹的杨桃儿直乐:“妈,你这是准备做成祖传的,让我跟姐姐以后也去卖醋酱?”
  “瞎说!妈没出嫁前你外婆教我的时候就是这么念叨的,我也就是顺嘴一说。”她惆怅的叹一声,又正色教育俩孩子:“你妈没出息只能干力气活,你们俩好好念书,将来能有大出息。”
  在她的心里,念好书就等于能有大出息。
  杨桃儿觉得跟亲妈去论证书呆子跟有出息还是差距比较大可能会招骂,只能把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乖巧无比:“嗯嗯,我跟姐姐一定好好念书!”
  有时候想想吴英玉年纪轻轻心如死灰,除了找小三子跟督促她们念书长本事,似乎再没别的盼头了。
  她们在这边住了四年了,也不是没有人给吴英玉介绍对象,有丧妻的看着她生的不错人又勤快能干,也托人牵线搭桥,只不过全被她给婉拒了,说是要好好拉扯孩子长大。


第四十九章 
  一旦忙起来; 生活之中各种不如意就会被忙碌掩埋。
  吴英玉每天要做了早点出门摆摊,中午卖完了回来再做; 下午还能出去一趟,到晚上才收工。
  家里两个闺女懂事; 等她回来晚饭也熟了,母女三人吃完了饭,隔个五六天往腌菜缸里投一锅煮熟的杂粮杂豆,让缸里的醋头子持续发酵; 差不多一个多月之后; 缸满了。
  她早在外面找木匠订了个制醋的木匣,长方形匣; 比棺材要大一些; 四面用木条箍起来; 高低能到她的腿胯,放在炕上,将买来的麦麸倒进去,加缸里的醋头子拌匀,中间挖坑,煮黄米汤加麦麸,浓稠滚烫; 倒进挖好的坑里; 上面洒干麦麸盖起来; 上面保暖盖厚; 每天回来总要拌一遍; 过个十几天,匣里的醋醅子全部发热滚烫,浓浓的酸味充斥在房间里。
  母女三人感觉每天都泡在醋味里,连身上的衣服都带了一股淡淡的醋味儿。
  孟阳跟杨桃坐在一处,第一次闻到她身上的醋味之后,很是奇怪:“班长,你身上怎么一股醋味儿?”
  杨桃很淡定:“天气冷了到处都是感冒,我妈拿醋熏屋子消毒杀菌。要不你回去也让孟奶奶用醋熏熏屋子?”
  连着好多天之后,第一场冬雪降了下来,班上同学开始陆续打喷嚏感冒请病假,杨桃岿然不动,保持着她良好的记录,一直到期末考试。
  这期间孟阳咳嗽了几天,还后悔说:“没听你的话,让奶奶拿醋熏屋子,这下我也感冒了。”
  韩峰还请了一回病假,在家里躺了三天,第四天一瘸一拐回来,被同桌取笑:“你是不是在家干坏事被你爸发现,打折腿了?”
  韩峰呲牙咧嘴:“我爸不敢再打我,趁着我感冒带到医院去打针,这几天屁股都快被大夫扎成筛子了。你说我爸是不是在报复我?”
  同桌大笑:“怎么没多扎几针?”
  他蹒跚着走到杨桃桌边:“班长,这几天的作业能不能给我讲讲?”
  杨桃:“可以啊,等课外活动就讲。”又问他:“感冒好点了?”
  韩峰凑近了正要说话,斜刺里伸过来一只手,跟赶苍蝇似的把他往旁边赶:“走走走,你再站旁边把感冒传染给班长了。”
  孟阳从旁边挡过来,还拿着两本书把他跟杨桃隔开:“等课外活动我给你讲,离班长远点。”
  韩峰来了兴致,非要往杨桃这边蹭:“诶诶,你跟班长是什么关系,凭什么做班长的主啊?”
  孟阳:“同桌啊,师兄妹,要你管!”被杨桃一巴掌一个,拍到两边去了:“走开走开,我要去抱作业了。”真是两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个冬天下了好几场雪,教室里断断续续都有同学在感冒请假,王宝山有时候会带几头蒜来,在教室里的炉盘子上烤好了,一瓣一瓣分给周围的学生。
  杨桃儿跟孟阳都有幸尝到了王宝山的烤蒜,外面焦黄内里还有辣味,口感不错。
  吴英玉的生意平顺的做着,新加的醋卖的也不错。不少老主顾起先都是观望,但习惯了她做东西的口味,听说是她自己做的,她又拿小勺子舀一点给人家尝,竟然大受欢迎,普遍反应比副食品店的味道好。
  “这个味道还不够好,要是放在缸里密封一两年出来的醋味道才好。”吴英玉现在觉得,似乎杨桃的提议也没错,如果大规模的做起来销量上去也能赚不少钱。
  还有老主顾热心的问:“你家除了醋,做不做酱啊?”
  吴英玉笑着提前招揽生意:“现在天气太凉了,等天热一点就做,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尝尝。”
  果然转过了年天气热起来,学校要开运动会之前,母女三人都睡到了床上,把炕腾出来开始做酱了。
  去年秋天预备的干篷草煅烧成块,放在锅里煮出篷灰水,煮大量大豆加少量黄豆豌豆煮熟。将麦麸青盐加煮好的灰豆放在酱盆里拌匀,土炕烧的滚烫,脚踩上去感觉要烙下一层皮似的,让酱盆在上面加温入味发酵。
  吴英玉每天回来总要挨个从上到下挖透了拌匀,让酱盆里上下热度保持一致,大约经过二十多天的高温,酱盆内的颜色转浓,有了酱油的浓赤酱香味,放在淋缸里淋出来,就成了酱油。
  但淋出来的酱油比较清,还不够好,吴英玉放在大锅里用大火熬煮收汁,出来的酱油略微粘稠,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很不错。
  杨桃舀一点尝尝,虽然有大豆的香味,但是尝惯了后世的复合酱,总觉得还差点柔和的味道。
  吴英玉的第一桶酱油买的不错,结果熬第二桶的时候,杨桃也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干香菇,清洗干净往酱油里面丢了不少,等出锅的时候,把熬煮过的香菇捞走,酱油里竟然有了别样的鲜香味道。
  吴英玉:“……”
  杨桃建议:“装两桶去买,一桶写上香菇酱油,一桶就是平常的酱油,但香菇酱油要比平常的贵出一毛钱,就说原料比较贵,用这个酱油炒菜做饭都不用加味精。”
  吴英玉:“你这丫头疯了吧?一斤酱油一毛五,香菇酱油两毛五?”
  杨桃笑嘻嘻说:“妈,你把这两种酱油各装一瓶,我给万爷爷家送点过去。香菇酱油你往各家属院门口去买,见到穿的好的阿姨们就推销,让她们尝尝。”
  各单位家属院的老奶奶们一辈子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可能舍不得多出一毛钱,但是挣着工资的年轻女人们已经已经开始享受生活了,夏天的时候大街上已经花红柳绿,冬天也有好多系着红围巾骑着自行车的身影一闪而过。
  杨杏儿帮腔:“妈,你试试也没损失嘛,万一桃儿的法子灵验呢?一斤可要多赚一毛钱呢。”
  吴英玉怀着尝试的心思往各处去推销她的香菇酱油,最开始不少人听说比寻常酱油贵了一毛钱,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吴英玉根本就不怕别人冷言冷语,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卖东西久了脸皮也跟着不断加厚。
  “鸡蛋肉才多少钱呐?这个酱油也有点贵了吧?”
  吴英玉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耐心解释:“这个香菇酱油是酿造的时候用了很多香菇来做的,所以味道很鲜的,炒菜的时候都不用加味精,要不您尝尝?”
  这招还是杨桃儿教她的,小丫头一本正经的告诉她:“妈,你要相信咱们家的香菇酱油就是用了大量香菇做出来的,告诉他们成本很高的,他们才不会质疑这个酱的价格。”
  “这不是……骗人吗?”吴英玉做了大半辈子老实人,骗人的事儿还从来没干过。
  杨杏儿咯咯笑,杨桃儿心道:这算什么骗人?比起后世层出不群的虚假广告,她这个已经很良心了好吧,至少里面是真的加了香菇熬制的。
  “妈,你要让别人相信,先要自己相信这就是事实,咱们确实用了大量的香菇嘛。”
  吴英玉说第一遍的时候,心虚的瞅了好几眼周围的人,不管别人信不信她是不怎么信的。
  不过陆续有尝过的人来买,等买出去四五斤香菇酱油之后,吴英玉信心大涨,竟然觉得闺女说的也没错,她们的酱油里面是真的用了很多香菇。
  吴英玉的酱油醋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的老主顾不但在她这里买东西吃,竟是连酱油醋都包在她家了。有时候来的晚了卖光了,就约好下午让她再送一次。
  她算算利润,竟是比早餐要高出不少,攒了两年手中积蓄渐渐多了起来,索性盘了个小铺面,开起了家常菜小饭馆,不再刮风下雨往外跑了。
  她的小饭馆就开在学校附近,杨桃儿跟杨杏儿放学都去店里帮忙,晚上七点多收拾完了再回周家睡觉,顺便继续做醋酱。
  转眼之间,她来到县城讨生活竟然已经六年了,杨杏儿已经十一岁了,本来都要从小学毕业了,哪知道从这一年铜城市开始推行六年制九年义务教育,她还要在小学多呆一年。
  杨杏儿在家恨的捶床:“啊啊本来我都要上初中了,只差一年啊!上初中啊!”
  周志玲比她大了两岁,已经脱离了小学生活,对她的遭遇很是幸灾乐祸:“这下子你不是可以继续当一年大队长了?”
  杨杏儿同学在班上品学兼优,当了多年班长,三四年级还是中队长,等上了五年级就成了大队长。
  杨杏儿气的磨牙:“谁要再当大队长啊?!”
  周志玲笑的不行:“你不当让杨桃当?你们姐妹俩把学校的中队长大队长都快承包了!”
  杨桃也是一路当班长中队长上来,是班主任王宝山的爱徒之一,学校开运动会能帮班级拿回来好几个奖的人物,滚铁环立定跳远长跑短跑样样不落,王宝山对外宣称杨桃是“文武双全”,除了爱钻钱眼,没别的缺点。
  学校开运动会,杨桃同学能早早嗅到商机,霸占了孟阳、韩峰等人的桌肚,囤一大堆瓜子汽水零食来卖,真是让王宝山又爱又恨。
  好好的孩子,沾染了一身的铜臭味。


第五十章 
  周志玲是来向杨杏告别的; 过两日她们就要搬家了。
  这一年周全跟刘玉芹先后调入了县城中学,分配了教职工宿舍,准备将周大爷跟周大娘接过去,一家人团圆。
  周大爷跟周大娘推辞了好久; 但架不住儿子跟闺女的劝说; 担心他们年纪大了; 身边需要人照顾。
  年初的时候; 周大爷晕倒了一次; 送到医院住了半个月,周全跟刘玉芹请假回来照顾了一段时间; 最后查出来是轻微脑梗; 腿脚也没以前灵便了,周婉隔三岔五跑回来一趟。
  周家人都要搬走,杨桃力主把整个院子租下来做醋酱; 吴英玉算算家里的存款,跟周大爷商量将整个院子都租了下来; 留一间房住,其余的房间都可以用来做酱油醋。
  周志刚早上了高中; 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周末回来休息。搬家这日还把死党万波跟同门小师弟孟阳也带了过来。
  孟阳跟杨桃既是同桌,又是同门几年; 相处的一直很融洽; 先跟吴英玉问好; 然后跟着杨桃转来转去的帮忙。
  大人们忙着收拾大件物品; 家具铺盖,拉过去还要那边铺排,孩子们自然有自己的任务,收拾自己的东西。
  杨桃跟杨杏帮周志玲收拾东西,孟阳跟着搬东西,万波打趣他:“阳阳,你是杨桃的尾巴啊?”
  他以前没少被万栗教训,读过《伤仲永》,暗搓搓的盼着小丫头“泯然众人矣”,哪知道这丫头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几年如一日的优秀,练拳认真不说,成绩也一直没有跌出过年级第一的宝座。
  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万波见到小丫头就想逗一逗,但杨桃摆出“不跟你一般见识”的表情,他便自动把瞄准器对准了孟阳。
  孟阳笑笑不说话,杨桃回马给了他一枪:“万师兄,你是志刚哥哥的尾巴吗?”
  万波:“……”
  周志刚很嫌弃:“就他?!”
  多年练拳,筋骨都拉开了,两人都有一米八的个头,每次高中篮球比赛,两人都是操场上的风云人物,很多女生围观加油助威,课后也有女生借故问题借东西,还有更为胆大的悄悄传纸条。
  周志刚身边环绕的女孩子不少,万波也有几个爱慕者,对周志刚也十分嫌弃:“他?!”
  两人牢固的同盟被杨桃一句话就瓦解,还特意绕过对方去搬东西,等到装车搬走,几个人坐在周家空旷的堂屋炕上,万波才醒悟过来,指着杨桃笑骂:“狡猾的小丫头!”
  周志刚也醒过味儿来:“小桃子你真让志刚哥哥伤心。”
  杨桃大手一挥:“我买了汽水请你们喝,安慰师兄们受伤的心灵。”她回西厢床下面搬出一箱汽水,周志刚跟万波“嗷嗷”叫着扑上去,对小师妹的评价终于更上一层楼。
  “还是小桃子善解人意,就当这是送别酒,来吧咱们干杯!”
  “不怪爷爷那么喜欢你,你连师兄渴了都知道啊!”
  几人打开玻璃瓶的汽水举杯庆贺周家搬家,孟阳跟杨桃嘀嘀咕咕,等各自灌完了一瓶之后,万波举着瓶子无聊的转来转去,忽然之间发现生产日期,还当自己眼花了,细瞧两眼,震惊的指着杨桃:“小桃子,你拿过期的汽水给我们喝?”
  杨桃:“万师兄你喝醉了。”
  “我明明喝的是汽水!”万波悲愤了:“你们赶紧看看生产日期,这丫头就是在报复我,今天我要是拉肚子了,非住你家不可!”
  杨桃鄙视的看他一眼:“万师兄你不但眼神差,是不是上了高中数学成绩从来没及格过?你算算日子,还有两三天才过期呢,现在喝不是正好嘛!要不是上次学校运动会我囤多了,怎么会请你喝汽水呢?”
  万波活生生被同门小师妹插了一刀,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的数学成绩差简直成了黑历史,每次回家被爷爷数落,到了小师妹这里竟然成了把柄。
  数学成绩上不去,他也很辛苦啊。
  杨杏儿跟周志玲笑倒在光秃秃的大炕上,连孟阳跟周志刚也笑不可抑。
  周家人搬走之后,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好在吴英玉母女三人一般都是晚上才回家,白天基本在外面,渐渐也习惯了。
  家里店里忙起来,就算有两个孩子帮着,吴英玉也是脚不沾地,思虑再三,她托人雇了个服务员。
  新雇的服务员生叫白晓霞,有二十五六岁,生的圆脸大眼睛,和和气气的,听说嫁出去几年不能生孩子,被婆家送回娘家去了,办完了离婚手续,在娘家住了没多少日子,嫂子整日打鸡骂狗,没一日安生,这才不得已找条出路。
  白晓霞的到来大大缓解了吴英玉的劳动量,杨桃跟杨杏放学去店里也不必一直帮忙,把家庭作业堆到晚上回来才写了。
  吴英玉还要在家里做醋酱,忙起来小饭馆跟家里两头跑,为了方便她终于咬咬牙买了辆永久牌二八加重自行车。
  永久牌自行车既重且耐用,美中不足的是有横梁,吴英玉推回来的第一天杨桃姐妹俩都围着自行车转悠,比划了一下高度,杨杏大概踮起脚尖在横梁上能骑,但杨杏儿的身高不够,只能把右脚伸进横梁下面骑行。
  每天下午吃饭的客人都走了之后,白晓霞扶着自行车后座,吴英玉抓紧时间学车,摔了两次之后她很快就能骑的又稳又好。
  但两个女儿跃跃欲试要学骑自行车,却被吴英玉断然拒绝:“你们俩个头还不够,等再大点再学。”
  杨杏儿乖巧听话,吴英玉不同意她便打消了学自行车的念头,乖乖去学习了。可杨桃儿却是个胆大包天的,趁着吴英玉在厨房里忙,她自己轻手轻脚把自行车推出饭馆,约了孟阳替她扶车,趁着中午吃饭的功夫偷学起来。
  孟阳去年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孟爱国的一辆破自行车被他摔的都快散了架,自己换了辆新的,破自行车就彻底成了孟阳的专属座驾。
  孟月吵闹了好几回,孟阳也懒得跟妹妹争,破自行车往她手里一塞:“喏,你要学会了这辆车就归你了。”
  孟月小时候虽然淘气,但到底还是个小姑娘,摔了两回就不肯了,将自行车还给孟阳,终于消停了。
  孟阳亲眼目睹孟月学自行车的过程,提前给杨桃打气:“别怕疼,学自行车哪有不摔跤的,多摔几次就学会了。”
  他当初学自行车,孟爱国就是这么说的,不但不肯替他扶车,就算是儿子骑着自行车摔倒在他面前,他都不肯扶一下的,还凉凉看热闹:“男子汉大丈夫,摔倒也不能喊疼啊。”差点被疼孙心切的孟爷爷给揍了。
  孟爷爷翘着胡子大骂:“那是你儿子,不是阿猫阿狗!以后别过来了,省得天天气我!”
  孟爱国好几天没敢回家蹭饭,在单位食堂对付了好几顿,熬不下去了才买了一兜苹果,假装送礼往父母家赶。才进了家属院大门,迎面一辆自行车“风驰电掣”一般冲了过来,要不是他办案时候练出的好身手,闪避的快一准撞上来。
  “小兔崽子骑车也不看人啊?”
  人躲过一劫,苹果网兜却被扯烂了,滚了一地。孟爱国蹲下身拾苹果,骂完了扭头去看,才发现撞他的正是他家的“小兔崽子”。
  “小兔崽子”停了车,扭头问他:“爸,我是小兔崽子,你是什么?”
  “滚!”
  孟爱国糟心的不行,这小子平时瞧着不吭声,关键时刻说一句能噎死人。
  “小兔崽子”滚的十分麻溜,等他滚的远了孟爱国才喊了一嗓子:“骑慢点。”又评价他的“雄姿”:“腿还是有点短啊。”
  从横梁下面伸右腿进去掏着骑,约等于自行车左边挂了个人,虽然是孩子的重量,但自行车左右不平衡,重心难以掌握,其实学起来比坐在车座上骑要难多了,稍不注意就容易连人带车来个大马爬。
  但加重自行车的横梁高度原本就是为大人设计的,急躁的恨不得早点长大的孩子们都急不可耐的推出家里的自行车,自行发明了“掏鸟式”骑法。
  杨桃儿遗憾自己个头不够,虽然觉得一边撅着屁股骑姿势比较丑怪,可是对骑行工具的迷恋还是让她屈服了。


第五十一章 
  九岁的杨桃儿身高有一米四五,如果没有跳级; 现在还是三年级的小学生; 虽然常年跟着万栗练拳; 但骨骼天生纤细; 推着加重的二八永久自行车,看着总有点担惊,生怕自行车侧翻把她给砸倒了。
  孟阳小时候个头不高; 又生的白净秀气,但这两年身高猛窜; 亲爹孟爱国的基因终于在他身上显现了。
  他要比杨桃高半个脑袋; 扶着自行车后座随着杨桃走。
  杨桃双手扶着车把手; 全身的重量都压在左边脚踏板上,导致整个自行车都往怀里跌; 右脚试探着从自行车横梁下面伸进去; 撅起屁股试探性的蹬了两下; 自行车头歪歪扭扭走起来; 她兴奋大喊:“走了走了……”埋头加紧蹬了几下,自行车义无反顾的……冲向了马路边上的大槐树。
  “哎哎——你捏闸啊!”孟阳喊破了嗓子也没用; 危急时刻杨桃弃车而逃,撒开了车把手从侧面跳下来,单凭一己之力也不能力挽狂澜的孟阳绝望的松开了手,听天由命。
  “砰——”的一声; 加重自行车以不撞南墙誓不回头的气势与路边的槐树好生亲近了一把; 才轰然倒地。
  难为这棵槐树树龄不短; 说不定是清末或者民国就种在这里的,若是今年新植的小树苗,被她这么一撞,恐怕早就小命不保。
  杨桃双手下意识捂住了眼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家数数自己的私房小金库有没有一百四十块。
  这辆自行车花了吴英玉一百四十块钱,算是家里值钱的家当了,她学的时候特别小心,哪怕自己摔着了也舍不得把车给摔坏了,没想到杨桃儿第一次推出来学就弄出个大车祸。
  两人围着车祸现场转了一圈,孟阳恨不得拿个绳子把车祸现场给围起来,且真诚给杨桃建议:“班长,我觉得……要是照你这么学下去,没学会先把车子给摔坏了,你妈……会不会揍你啊?”
  再温柔的妈碰上闯祸的孩子,都能瞬间变成喷火龙。
  杨桃有点不敢下手去扶,推了一把孟阳:“副班长,你帮我把车子推起来吧,看看哪摔坏了?”
  孟阳同情的看她一眼,自她说要学自行车,并且从饭馆里悄悄推出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就觉得不妥。不过以杨桃超强的学习能力,竟然给了他一种错觉,心存侥幸,总觉得不至于做出车毁人伤的事情。
  事与愿违,他推起自行车,发现车头偏了,左脚踏板也歪了,车身上还有了划痕,连车铃也偏到一边去了。
  杨桃:“……”
  孟阳两腿夹住前面的轮子,用尽力气扳正车头,累的牛喘,预估了一下形势:“班长,我觉得吧,等你学会自行车,这辆车可能就……报废了。你好好想想要不要学?”
  “学!干嘛不学!”杨桃态度十分坚定,只不过接下来的话就有点丧心病狂了:“副班长,咱们商量个事儿呗?要不你的自行车借我学学?”
  孟阳是拒绝的:“班长,我觉得这个主意不算好。”
  他那辆车在孟爱国手里就从来没被爱护珍惜过,孟爱国骑着它上下班到处办案子,沟里水里都骑,轮到他学车再被摧残一遍,该换的零件都换过一遍,才能维持正常行驶,要是舍出去给班长再糟、蹋一遍,说不定就散架了。
  杨桃坐在地上不起来,捂着脸“呜呜”哭:“我就是想学个车,下次就算是把自己摔了也不敢把车摔了,你都不借给我,白把你当兄弟了!”
  孟阳:“好了好了,别装哭了,借你学还不行吗?”这招孟月在他身上没少使,真没想到班长有一天也会耍赖使这招。
  杨桃立刻眉花眼笑,拉着他的手不住道谢:“副班长,我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有机会当牛做马的报答!”脑子一转立刻有了好主意:“明天给你带早饭,鸡蛋煎饼怎么样?”
  “随便你。这车子怎么办?”孟阳对杨桃简直没办法,她认真起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跟孟月那种常常半途而废的货完全不同。
  两人偷偷摸摸推着自行车放归原位,吴英玉跟白晓霞还在厨房里准备晚上的食材,有说有笑听起来十分和谐,完全不知道杨桃做了坏事。
  有惊无险的从小饭馆里出来,杨桃买了两根冰棍感谢孟阳的支援,约好了明天中午继续学,两人嘬着冰棍去上课。
  韩峰正在教室里写作业,见到两人一前一后啃着冰棍进来,张牙舞爪就扑了过来:“你们俩吃冰棍,干嘛不给我也买一根?谁买的谁买的?”
  杨桃扔了个五分钱给他:“自己去买。”被孟阳一把抢了过来:“班长请客是借我自行车学骑车,你吃她的要借什么给她?”
  韩峰挠头:“借作业给班长抄?”
  “我还怕抄错!”杨桃哈哈大笑。
  韩峰同学虽然学习成绩虽然不错,早已经跻身班级前十名的行列,但是他的成绩跟细心程度挂钩,忽高忽低。认真起来能拿班级前五,粗心不检查就跌出前五,在前十里徘徊。
  为此王宝山恨铁不成钢,每次由于粗心丢分都恨不得把他揪起来揍一顿,手板没少打,毛病不见改。
  听说正副班长相约明天学自行车,韩峰也兴致勃勃插一脚,第二天从家里偷偷推了韩学忠的自行车来学校,进了教室就闻到一股香味,脚步不由自主就向着孟阳的桌子挪了过去。
  孟阳正抱着个鸡蛋剪饼啃,薄薄的面饼上摊了鸡蛋,里面刷了辣酱,夹了清炒的土豆丝,炸好的薄脆,一口下去又香又辣。
  韩峰馋的口水都要出来了,站在过道里几乎迈不开腿。
  “副班长,你这饼子哪买的?给我尝一口行不?”
  吴英玉自己做酱油,家里酱醅子里的大豆跟豌豆黄豆很有味道,杨桃闲来无事,趴在酱盆里捡出许多酱大豆豌豆黄豆放在铁臼里研磨捣碎,加绞肉机绞碎的辣椒糊跟少量的冰糖胡麻油熬煮出来的,浓浓的酱香味,辣的十分过瘾,自推出来之后在店里很受欢迎。
  本地人喜吃面食,扯面揪面拉面拌面炒面汤面臊子面血面扁豆面凉面擀面……能做出不下于十几样吃法。
  杨桃第一次做出来辣酱之后,吴英玉放到店里给吃拌面的客人佐餐,炒拉面的时候也会加一点进去,竟然很受食客欢迎,渐渐就变成了店里的特色酱料,时常有食客提出要买点带回家去,因为量少暂时不能供应外带,吴英玉正在考虑每次多做一点外卖,杨桃鼓动她订制一批罐子装,母女两卡在成本与包装上面,还未推出,也算是英玉饭馆未经面市的新品。
  孟阳跟护食的小狗似的,抱着饼子啃,对韩峰的央求充耳不闻,还是杨桃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纸包递给他:“喏,今天是试吃,要是以后想吃可以预定。”
  韩峰欢呼一声,接过鸡蛋饼就啃。他的零花钱充裕,正是杨桃可以发展的好客源。
  自从上了四年级之后,杨桃跟孟阳的租书业务就停止了,她开始想别的法子赚钱,学校开运动会就卖瓜子汽水、往毕业班兜售明信片、平时也会在桌肚里囤零食买,班上同学都快把她这里当小卖铺了,缺橡皮尺子铅笔之类的都能在她这里买到,而且还允许赊欠,价格跟外面小卖铺一样,很是方便。
  王宝山有时候都不知道她这脑子怎么长的,都怀疑数学满分是因为平时私底下算帐练出来的。
  韩峰抱着鸡蛋饼回了后座,孟阳小声问她:“你明天真的准备卖鸡蛋饼啊?我明天也买。”
  “你的鸡蛋饼免费,万一我摔坏了你的自行车,你可别找我赔。”她小声跟孟阳咬耳朵:“我跟我妈商量过了,卖饼子的钱她只抽成本,利润算我自己的。”
  “王老师真没说错,什么事儿你都能想到赚钱上去。”孟阳对她的赚钱方式叹为观止:“你就是个钱串子。”又想起一件事:“昨天回去你妈没打你吧?”
  “嘘!”杨桃心虚的四下看看,发现韩峰那一众小弟都围着他流哈喇子,其中两个一边一个把韩峰双手压住,大家轮换去咬他手里的饼子,心疼的韩峰直嚷嚷,不由偷笑:“我妈还不知道,你可别说出去!”
  两人相视一笑。


第五十二章 
  韩学忠早晨起来上班; 满院子找了一圈,自行车不见踪影; 扯着嗓子喊:“淑琴; 你见我自行车了没?”
  张淑琴坐在镜子前面抹雪花膏; 隔着窗子回他:“不就在院子里吗?你看不见啊!”
  韩学忠在院子里呆站了足有半分钟,才反应过来,破口大骂:“肯定是峰峰偷走了; 他昨天吃饭还说同学在学骑自行车!等他放学回来; 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你打断谁的腿?”
  韩爷爷早晨出门溜弯; 老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