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空之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们吸收地热能,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代谢出氧气。长久下来,这颗星球才产生了这么多的氧气……
  “30颗环球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开启!”
  “无人探测系统正式开始!”
  因为这颗星球很可能是人们几年或者几十年内的落脚点,所以各个天文、地理小组花费了极大的力气。他们费劲手段,想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物质资源丰富的登陆区域。
  自动化检测总共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整个观测行动有了不错的进展,让人初步了解尼克斯星的地质面貌。
  唯一让人感到无语的就是:火山喷发太特么多了!
  这颗星球的地质活动太过猛烈,几乎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火山在喷发!
  浓厚的火山灰几乎每时每刻都飘荡在大气上空,给卫星探测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目前的地质探测情况大致出来了:80%的海洋,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冰层,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深。20%左右的陆地,因为大量火山迷雾的关系,有部分区域始终无法用卫星探测清楚。”
  “不过,无人探测器以及无人机已经检查了地表一些的区域,并没有发现大型生物的活动痕迹,只发现了部分微生物存在……和我们的预期一致!”
  “……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块死火山地区。根据分析计算,这座火山已经完全沉寂了下去,近千万年都没有喷发过,足够安全!而且该地区因为火山喷发,有足够的矿物资源,是良好的基地选址!”
  “你们这一批人的任务是:探明该地区具体的地质成分、捕获不同的微生物标本,以及……建立第一个小型基地!”
  于易峰看着眼前站着的一排人,分别是赵耀、沈杰等军人,他们身着X…003型动力甲,后边是六十余名士兵。
  接下来再后边的才是三十多名工程师、三十多名生物学家以及几位记者。还有……一条穿着动力甲的大黑狗!
  人们为这次工作准备了这么久,不可能因为一些微生物或者活火山放弃登陆。比起即将获得的大量资源,这些都不是事!
  于易峰仔细看了看他们,严肃地说道:“我们这一次将派遣三架A型宇宙飞船。其中会有一架载人飞船、一架运货机以及一架基地型飞船。”
  “这一次的登陆非常重要,如果地点确实合适,意味着后续大量挖掘机械的持续跟进!”
  “赵耀,你拥有按下核按钮的权利!如果遇到什么不可控的危险,可以抛弃大量的设备逃命,但是……人一定要给我带回来!”
  “明白!”
  “沈杰,你带人负责具体的生化管控!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每个人都务必穿上动力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隔间,吃饭喝水都要在自己隔间内进行。还有……大黑的饲养工作也交给你!”
  大黑狗好像听懂了一般,“嗷呜嗷呜”叫了两声。作为于易峰之外的超级个体,它现在担任起了抵抗微生物的重任。
  “明白!”
  “中田村博士,微生物防治工作就交给你了……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广谱免疫试剂!”
  于易峰一项项吩咐过去,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多嘴的长舌妇。
  不过,这种工作由不得他不上心啊!他恨不得自己亲自过去,但很显然,坐在这个位置,不可能!
  最终,将全部的工作任务说完了,他才点点头说道:“那么你们去准备吧,半个小时后出发!”
  同时他又多了一句嘴:“如果真的遇到什么危险,我允许你们返回诺亚号!就算丢掉一些东西……”
  就这样,直到十多分钟以后,一群人才走上电磁列车,进入环状轨道。
  一位士兵拍拍胸口,还很是感叹地说道:“于先生平时很是严肃啊,不过现在……”
  “很啰嗦是吗?”
  队长赵耀握住列车上的扶手,他检查了一下动力甲的情况:“要是可以……他恨不得自己上呢!不过他现在啰嗦一句,说不定救了你的小命!大家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吗?”
  “明白!”
  就在众人说话期间,列车停了下来,将近一百三十人走上一架A001飞船。
  大家都不再说话,而是坐在各自的位置,系好安全带,等待着飞船起飞。
  这个时候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赵耀一张黑脸微红,显然处于极端的激动当中,甚至还带有一些恐惧。但对他这种人来说,开荒一颗星球,意味着无上的荣耀,意味着历史的铭记,这点本能的恐惧也不算什么了,无论怎么样都要把事请做好。
  “飞船大门即将关闭,请做好相关起飞准备。请系好安全带!”一个柔和的电子音发出提示。
  “粒子引擎检测程序启动……飞船自适应轨道计算中……准备就绪!”
  “环状轨道对接工作启动……轨道畅通度百分之百。预计三十秒后飞船启动,倒计时开始二十九,二十八……”
  此时在整个诺亚号上,六万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
  天文观测台已经挤满了人,为了引发不必要的骚乱,甚至还有士兵在维持相关秩序。
  第一批来自太阳系的殖民者,即将登陆尼克斯星!


第六十三章 研究天堂
  终于,倒计时结束,飞船身后的离子火焰喷射而出,以一个比较“低”的速度顺着环状轨道直飞出去。
  尼克斯星的大气密度过于稠密,飞船不能马力全开,像在宇宙空间那么迅猛。目前,只以300米/秒的最低速度标准进行飞行。
  如果太快的话会产生大量的空气阻力,船体可能像流星一样燃烧起来,这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
  按照电脑事先计算好的飞行轨道,这三架飞船以一个比较小的切入角度进入大气层内。因为速度比较低的关系,并没有产生大量的摩擦。
  只是离子引擎的那一抹蓝色,准确地宣告着三架飞船的位置。
  整个诺亚号内的六万人,通过外太空监视系统齐齐看到了飞船的运行状态:目前为止一切正常!
  人们的心弦紧绷,生怕出师不利,有些人还在双手合十字默默祈祷着……
  不接下来却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毕竟人类准备了这么久,这样的登陆也只是第一步罢了。要是还有意外的话,那些专家还不如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飞船的自动检测程序不停地跳出各种数字,显示一切步骤正常。窗外完全是漆黑的一片,只能零星看到地面上的几点白光在闪烁,是人们预先用机器人在地面设置的信号指示灯!
  天上的卫星也不断给予坐标指示……
  约摸半个小时后,宇宙飞船的反向喷气系统启动,本来急速降落的舰体开始变得平稳,有点像飞机着陆时那样,脚手架下落,慢慢地向地面俯冲而去。
  再过几分钟的功夫,诺亚号指挥部响起一句慷慨有力的男声:“报告舰长!尼克斯星第一登陆小队,成功登陆!请指示!”
  随着这一声报告,所有人都热烈欢呼起来!
  成功登陆只是一件小事,却也是整个登陆行动的开始!
  万事开头难,大家都为了这一件小事而雀跃不已。
  “执行既定任务!”于易峰内心微动,却依旧沉稳地说道。
  此刻,站在登陆飞船内,往外望去,所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黑”!
  这样的黑可以说是无穷无尽,仿佛浓到了实质,对于习惯了光明的人类来说相当难以适应。
  真是黯淡无光的环境啊,如果没有飞船内部明亮的灯光,以及天上挂着的两颗恒星,他们甚至会有一种自己已经瞎掉的感觉。
  但飞船本身的灯光完全不足以驱散浓重的黑暗,只要稍微外围一点,就又是伸手不见五指……
  不过,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此时是该区域的“白天”!天上挂着的两颗明亮小星星,正是“187J3X1”恒星系统的主星!
  因为距离太过遥远的关系,其中一颗恒星看上去像鹌鹑蛋那么大,连月亮都不如;还有一颗完全就是寻常的小星星模样。
  要知道……那颗看上去鹌鹑蛋大的星星,发光能力是太阳的1500倍!
  然而距离决定一切,就算如此强大的光照,也不足以照亮尼克斯星。尼克斯星距离恒星实在太遥远,如同孤星一般,依旧是永夜……
  不过众人却没有多说什么,这样的心理准备他们早就已经做好了,他们走出飞船,各忙起各的来。
  A…003型基地飞船自动展开,上面有大量的实验仪器以及居住区、餐饮区等等,也是人类未来生活的场所。
  相关机器人也开始放出,自动采集岩石标本。
  一些自适应红外光监控也被搭建了起来,连上中央主控系统,警戒地侦查四周。
  不过一刻钟,一个小型基地已经像模像样地完成了。
  人们通过动力甲内的夜视镜,可以清楚看到整个尼克斯星的地表。
  整体感觉……有点像西伯利亚的荒原!
  地表温度在零下一百二十摄氏度,除了坚硬的冰与岩石,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没有大型生命的迹象,甚至连一点苔藓都没……苍凉而又荒芜……
  几名科学家就在刚刚完成的小型实验平台上,通过机械臂采集少量空气进行密封、化验。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兴奋以及忐忑的表情。
  “……已经分析出来了,大气层里存在着少量的细菌类微生物!不过在零下一百多度的环境下,它们几乎处于停止繁殖的状态。”
  “我们给予适合的温度后,它们又能迅速繁殖。这个繁殖温度比较高,在20摄氏度以上……”
  “……根据检验,应该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羰基类生物!”
  “哦?它们的蛋白质非常奇特啊,似乎能直接吸收热量,甚至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简直不可思议啊?!”一位地表科学家急急地喊了出来。
  于易峰此时正在指挥中心,而在其面前的几乎全是科学家以及少量军中高层,联络器的声音直接传到了会场中,所有人顿时便是一愣。
  大家都知道这颗星球存在外星生命,本来还以为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火山等高温地区,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
  这说明……尼克斯星的生命分布比想象中广阔地多!
  许多生物学家心头剧烈跳动,心中泛起一丝恐惧,也兼带着一丝兴奋!
  不同种类的生命,对生物学的借鉴意义是非常大的,小小的火星病毒就带来了大量的启发,这些未知的外星生命呢?
  特别是……这些生物在对热能的利用方面,似乎有意料之外的发现,这些科学家直接将心痒痒起来。
  但是话说回来了,未知的外星微生物也是一种挑战,他们这些生物学专家的责任与压力又立马大了起来!
  “微生物的特异性防治工作必须放在第一优先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相应的特效药!”一位组长等级的科学家严肃说道。
  因为这玩意实在太多,天上底下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就算预防措施做的再好,也是有可能中招的。
  诺亚号上,许多人聚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对着传过来的照片指指点点。同时他们已经有些心痒难耐了,下边那群开荒者兴奋的叫喊声,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人们有隔绝能力更强的全包围式动力甲,有更高计算量的量子计算机,有超级狗的免疫系统,还有更高效的科学研究仪器。人类完全有可能短期内快速征服这些微生物!
  当然还有最后的后盾……广谱免疫药剂!这种疯狂的药剂,能瞬间激发人体大部分的免疫细胞,不管有用没用的,全部激发,以让人获得更强的免疫能力!
  根据临床测试,小小的感冒之类,完全能在十分钟内治愈!
  当然了,免疫力太强也不是好事,药剂的后遗症非常大,会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症状,让人痛苦不堪。
  不过一旦药剂的效果消失,这些后遗症也会消失不见,人体大概会虚弱一个月左右……
  后遗症暂且不管,能活命总是好事啊。
  因为这么多的后手准备,外星病毒的潜在危险已经降低到最低。相对而言,研究其奥秘的诱惑力仿佛更大,许多人的心头剧烈跳动,恨不得立马下去研究一番!
  这里就是研究的天堂啊!


第六十四章 快速建设
  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报告接连不断地传回诺亚号,都是以利好消息居多。但这些都只是第二手资料,没有亲眼见证,总只给人带来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许多还待在诺亚号上的科学家一个个搔头摸耳,心急火燎,连平时的工作都有些沉不下心。
  一种非常急躁的气氛在诺亚号中传播……
  里边的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去!特别是大量的生物学家,他们就像小孩子面对新奇的玩具一般。
  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诱惑实在太大,实在是忍受不了!
  有更好的研究对象,更新奇的事物,却因为安全问题被困在这里,他们的脾气也越来越差,时常能听见这群生物学家的大声咆哮……
  走廊上、电梯间,到处都是专家对外星生命的争论,他们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吵得不亦乐乎。
  当然了……他们的争论对象只是一张张图片。对图片争吵是吵不出结果的。
  以至于短短几天内,于易峰已经收到了几百份请愿报告……这群人好像不下去就要发疯一般!
  于易峰用力地抓了一下头发,心中苦笑,当初共同制定的安全条例,怎么现在就想要违反?
  当然是不可能的!
  至少要将这片区域侦查完了再说!
  他干脆无视了这些科学家的抱怨。
  “A7区域发现大型铜矿矿藏,平均含铜量2。16%,预计铜金属资源量1845万吨。”
  “C3区域发现小型硫磺矿藏……”
  “B11区域发现小型流质水源,水源温度为13摄氏度,下方疑似有地热……”
  看到这一份份报告,于易峰心中还是非常欢喜的。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特别的危险发生,也没有看到任何危险的迹象。
  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很多,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甚至,连普通的火山灰都是最优秀的水泥材料!
  另外还有硫磺、宝石、水银等稀有资源。
  火山活动常形成的大型金、银、铜、铀、铁、铝、锌等混合矿藏……均在几天的时间里密集发现!
  这座千万年以前的大型活火山,现在的死火山,给人类带来大量的矿物财富,是尼克斯星送给人类的第一份礼物!
  在第一座矿山被探明的第一时间,一台台新型挖掘机、火车、建设型机器人等等,已经通过大型飞艇运了下去。
  目前的人类,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建设。只要这些机器一降落在地面,就能立刻进行建设工作,自动机器人永不疲惫地建造一个个露天仓库、高速铁轨。
  挖掘机也已经提前开挖,挖出来的资源放在一边就行,到时候再装!
  “建设速度很快啊!”于易峰不得不感慨道。
  2。6倍的地球大气压属于比较稠密的大气,对飞机来说,这样的稠密大气是个巨大的阻碍。但对于空艇来说,意味着2。6倍的浮力,2。6倍的载重量!
  不得不说,现在已经是空艇的天下了,基诺夫工业工厂正在紧急制造各种大型飞艇。反正这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足够大、足够结实就行!
  人们需要尽快地将更多机械设备运输到地表,加快建设的进程!
  ……
  让人值得注意的是,B11区域的消息并不是只有温泉与地热,还有一张机器人拍摄的照片!地表登陆队员发现这张照片后,立马将它传回了诺亚号。
  果不其然,许多人正在大屏幕前大呼小叫!
  “这是……植物?不,一种会发光的大型真菌?!是的,一种真菌,并非原核生物!”
  “还有具体的资料么?取得标本了没有?”
  一种类似真菌物种的发现,刷新了人们对尼克斯星生命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既然存在真核生物,也可能存在更加复杂的生命体!究竟有没有动物还不能保证。
  “……不得不说,生命大滤斗在我们前方的概率越来越大了。原核到真核的突破被排除了,它的出现可能并不困难……”
  兰波博士双手捂着脑袋感叹了一下,情绪有些惆怅。
  “是啊……由此看来,只要环境条件合适,在几十亿年的演变中,原核到真核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一位生物学家又是兴奋,又是忧虑地说着:“火星……实在太贫瘠了啊,所以才没有出现真核生命。”
  不过他的口气还是以兴奋居多,更复杂的外星生命,意味着更多的科学启发!
  至于外星生命有没有毒,会不会带来危害……只要人们足够小心,总是可控的!
  B11区域的主要地形是山脉,中间有一个大型溶洞,温泉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按照计算,B11区很可能是原先的火山喷发口,里面聚集了大量的地热能。而这种发光类真菌,也就是生存在溶洞中!
  “真菌发光可能是磷元素引起的,同时,空气中大量的硫化氢等污染气体也是它们的能量来源……这些共同作用导致了发光。”一位科学家猜测道。
  “如果更加深入这个溶洞,我们或许能发现小型昆虫甚至小型动物!因为一个星球不可能只有生产者,必然会有消费者或者分解者!”
  “……如此看来,恒星已经不需要了,地热,才是尼克斯星的根本能源!”
  这个巨大的发现,更是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撼。
  他们感慨自身的谦卑,也感叹宇宙的无奇不有。
  生命,真是一种伟大的奇迹。只要稍有生存条件,它就能够在星球中诞生、繁衍并适应环境……
  仅仅依靠地热能,就能产生复杂生命,这一命题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会被主流科学界排斥!
  就算是地球上的溶洞生态系统,也必须要外界的能量补充才行,归根结底,所有能源还是来自于太阳。
  但现在,人们终于见识到了:仅仅依靠小小地热,就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态。
  这样的意料之外,也再次验证了宇宙中的“生命普遍定律”!
  又一波请愿报告蜂拥而来,不仅仅是生物学家,还有一些地质学家、工程师等等。然后又被于易峰强行按了回去,他还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权威:时间没到,谁都不允许下去!
  只有自动机械通过飞艇,源源不断地往下运。各种机器人也在不断扩大侦查范围。
  于易峰眉头紧皱,好吧,他对那个溶洞总有一种莫名的不舒服感,但这种感觉又说不太上来。
  人类天生就不喜欢幽暗的洞穴,特别是有水、又不知道多幽深的那种……
  他摇了摇脑袋,不知道,说不清楚……总之非常诡异,在他的直觉中,仿佛里边蕴含着更多的奥秘一般……


第六十五章 爆铺
  时间一天天过去,成千上万架大型空艇来回不断地往返于两地,运送各种资源以及机械。
  各式各样的地表建筑也一天天丰富起来。
  在建设完C3区最重要的中央指挥部后,一架架庞大的飞行基地(A…003飞船)从诺亚号环状轨道出发,精准飞到各个已经被探明的矿山旁边,然后驻扎了下来。
  人们准备以飞行基地为核心,在不同的矿藏资源点爆铺!
  人手不够,机器来凑,机器人理所当然成为了建设的主力军团,而人们只负责后边的操控。
  为了提高建造速度,目前的智能建造体系大都采用钢架结构,也不需要打很深的地基建高层,所以建造速度非常快。
  最初的建筑钢材是从诺亚号上运过来的。到后来,人们干脆运下几个核电机组以及大型冶炼高炉,在铁矿石矿场旁边成立了炼钢工厂!这样一来,生产出的钢材完全能自给自足。
  数万台重型挖掘机也被运了下来,它们活跃在各个矿场上。
  人们在火星挖了这么久的矿,又有了天上的卫星作为导航,这种自动挖掘技术可以说相当成熟。
  接下来,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那就是运输问题……
  人们不仅仅要将资源运送到诺亚号,也要在各个基地间来回运输。
  各个矿藏资源点的分布并不均匀,也不可能全部聚在一块地区,最远的两个区域甚至相隔三五百公里!
  所以,最后的成品必须来回运输,才能各取所需,加快各个工厂的建设。
  当然了,这个问题人们不可能没有考虑到,在三年的时间里,也被翻来覆去琢磨了好几遍。
  解决方案有很多,譬如核动力汽车、核动力火车或者大型飞艇!
  或者全都用上也并非不可!
  这个星球天气寒冷,平均地表温度为零下一百二十度,就连死火山区域也只有零下八十到零下一百度,所以地面被冻得比较坚硬。
  这倒省了人类不少事请,只要用水泥稍稍铺设一下地面,将其硬化,就能形成公路,然后再铺上交通铁轨,高速火车就能在上面通行了……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平原,为了能够跋山涉水,人们特地开发了一种运输用履带车。它的体积像一辆公交车大小,最下方的轮胎却被替换成了坦克样的履带。这种履带车能在非常复杂崎岖的地面行走,最高时速大约为每小时60公里。
  跑的不快,但是,安全稳定。
  天上无所不在的卫星,能提供最为精准的无人驾驶系统。甚至诺亚号上的工作人员,还能利用远程遥控手段,完成一些复杂工作。
  有了火车、汽车,再加上天空中到处都是的空艇,运输的问题也被解决。
  就这样,人们持续忙碌了两个月,各个区域的小型基地已经铺设了十八个!
  到处都是灯火通明,地表工作人员达到两千六百人!
  其中的许多人,都是后来登陆的生物学家以及地质学家。于易峰真的怕了他们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断向上申请,脾气也越来越炸裂,仿佛不让他们去就要发狂咬人似的……
  终于,安全时间一到,他们如愿以偿地成为第二批开荒者。
  不过丑话说在牵头,这群科学家必须遵循严格的治安条例,服从军事化管理:不允许单独行动,也不允许擅自探索那个大型溶洞!
  他们只能通过小型机器人采集生物标本进行相关研究,同时也要做好严格的隔离措施。
  这些条例,他们全都答应了下来,并在安全条例上签署自己的大名。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全都知道安全条例的重要性,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大多数普通民众依旧长居诺亚号,不允许随意下去。
  他们只能羡慕地看着各种外星照片,幻想一下别具风味异星之旅,或许只有等以后条件成熟了,才有可能实现大众级别的旅游……
  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卡尔文为代表的监狱大佬,还兴致勃勃地带头做起了《新人类大战尼克斯怪兽》,一款全息影像级别的VR游戏!
  目前正在内测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
  非常古怪,诺亚号的监狱简直变成了娱乐文化的出产地……
  实际上,尼克斯星的环境一点都不浪漫,和火星比简直差远了!天空黑漆漆的,永远没有白天,除了几颗星星什么也看不到。
  大气中到处都是外星微生物,隔离措施非常严格,除了在自己的小隔间中可以稍微休息,出门行动必须身着动力甲,麻烦地要死。
  进门后还要高温消毒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吃的还都是果冻样的灌装食物,哪有诺亚号舒服?
  而普通民众就算登陆尼克斯星,最终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这种开荒行动可不是旅游,人数越多,受到微生物感染的风险也就越高。到时候要是大面积患病,反而添倒忙!
  目前,人类最大的风险依旧是微生物。
  已经出现了两例微生物的感染者,不过因为严格的管理条例,并没有大规模传染开来。
  两名患者的情况不算非常糟糕,症状有点像感冒,暂时没有危及到生命安全。他们正在小型基地中接受隔离治疗。
  以中田村为首的科学家群体,正依靠大黑狗提供的免疫样本,紧急研究相应特效药以及免疫疫苗,已经有了最初步的成果。
  他们迫切地想要增强人类的抵抗能力……这些微生物实在是太麻烦了,而且数目众多,研究工程非常重啊。
  相比而言,工业体系的完善速度比生物防治快得多。成批量的水泥工厂、矿石冶炼中心、铁轨制造厂在两个月内已经建设完毕!
  大量的工业基地已经有模有样了。
  各个工厂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灰生产水泥,用矿石冶炼各种金属。一条条公路以及交通铁轨快速铺设,将独立的各个基地相互联通。
  这种爆铺式的发展,整个工业体系的建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期的工程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后边紧接着还有第二期,第三期……
  快,太快了!
  这样的快速发展,当然是有原因的。为了这两个月,人们却在背后默默付出了三年的准备!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才将建设速度提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所以,这三年的准备换来了最后的高效,还是非常值得的……
  这一天,一架改装型A001飞船顺利登陆尼克斯星,一位身着银白色动力甲的男人从飞船上走了出来……


第六十六章 缺能源
  看着远处的灯火通明,于易峰微微有些兴奋。
  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看再多的照片也不能比拟的。
  “好黑啊!”这是他对尼克斯星的第一印象,也几乎是每个人开荒者的第一印象。
  不过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远处工业区的灯光稍稍驱散了这种黑暗,散发出一种薄弱而又坚强的光芒,让每个人的内心变得稍微踏实一些。
  他这个人其实有点圣母,有什么困难都想要自己包办,当兵的时候如此,当了文明领袖还是如此……这种性格可能是天生的,怎么都改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自己人非常好说话,也获得了下属的衷心爱戴。毕竟大家都喜欢好说话,并且宽和的领导……
  特别是大科学家群体,经常“欺负”他,和他说话毫不客气,各种压榨……于易峰也总是逆来顺受,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当然了,这种“圣母”仅限于自己人,和广义上的“圣母”还是要区分一下。对待敌人,他可是毫不心慈手软,该杀的也就直接杀了。
  以于易峰的脾气,看着手底下的人在尼克斯星艰苦奋斗,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不舒服。
  要他一直待在诺亚号内,肯定待不住。
  其实他的内心就像那群科学家一样心急火燎,迫切想要亲眼下去查看一番……
  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