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斗]重生女主播-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得吃中饭了,行。就听纪芳的吧。”罗浮海自然希望把车快点修好,不然真进了青藏公路,一路上荒无人烟的,到时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车趴窝了,那到底哭去呀?
    罗浮海的切诺基水箱温度降了下来之后,大家就慢慢地开着车往高速边出现的第一条匝道驶去。
    还好,出了匝道,就是一个小集镇,镇上就有汽车修理厂,罗浮海把车开到修理厂里去,车扔在哪里,大家就在镇上的小饭店里随便吃了一顿。
    这个集镇,大约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样子,沿途不少是吃高速公路饭的,什么饭店、汽修厂、加水点之类的,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是当地发展所谓的“道口”经济的一个成效。
    虽然是小集镇,但这里由于有一个高速公路出口,车来车往的,生意还是很红火,这一顿饭食材新鲜,大家吃得还是比较实在地饱足。并且,价格也出乎大家意料地便宜,白米饭、红烧肉、一盘觅菜还有紫菜蛋花汤,20多人,只花了了200多元,大约一个人十元的样子。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罗浮海的车也修好了。
    “嘿,没想到小地方也有好师傅。”罗浮海开回自已的车,见故障排除了,心里十分高兴,“耽误大家行程了,出发吧!”
    于是,在经历了小小的风波之外,这支车队又重新整装进发。
    下午的行程还算顺利,不过,由于中午出了罗浮海车水箱爆掉这件事,整个计划还是受到了干扰。原本纪芳和苏勇是计划着到高速交通图上标注的一个高速路边的小县城去住酒店,但是,虽然天色渐暗,看样子在太阳下山前是赶不到小县城了。
    “各位车友注意,前方20公里处匝道下高速。改变原来的投宿计划,到高速边的小村里借宿。”车队里响起了纪芳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
    “纪芳也真不容易,要组织这么大的队伍。”元小聪见计划有改,知道纪芳又是费了一番心思。
    彭佳明白现在还没有卫星导航系统,行路全靠全国交通地图,所以纪芳能临时找到一个借宿地点,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判断和决断。
    随着第一辆带路的车——纪芳的途观车打起右灯,车队里的队友都接到进入匝道的通知。
    “咦,不对呀,这个村子距离高速路口只有五公里,应该是到了。”纪芳想象中,这个村子应该就和下午吃饭打尖的小集镇一样,虽然不大,但依托着高速公路带来的经济分流,远远也能看到些许成簇的灯火。
    “前面那里应该就是了。”苏勇也觉得有些蹊跷,此时夜色已经笼罩四野,经过一天的长途驾驶,现在可谓人困马乏,每个人现在想的都是赶快找到借宿点,好好躺下来休息一下,所以找不到村子,苏勇也有些急。
    当然,长途行驶造成的疲劳驾驶也容易发生事故,这也是他们入夜之后一定要停车留宿的重要原因。
    自驾游又不是出来自杀的,当然是以保障团友们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象下午那样烫伤了皮肤,就已经是一件很严重的意外了。
    苏勇看到前面路边出现了晃晃幢幢的隐约成片房子的影子,便指着道:“应该就是那里,到了。”
    “可是怎么没有灯火呢?”纪芳一脸地奇怪。
    “咦,你这一说我也觉得奇怪,怎么到处一片黑乎乎的?”苏勇心想,什么年代了,这个村子又在高速公路边,怎么会出现这样黑灯瞎火的现象?
    难道……
    苏勇心里不由地打起了小鼓……
    “去看看。”纪芳的胆子还是很大,反正这十辆车20多号人,阳气也是颇盛……
    雪亮的车灯划破了夜幕的封锁,纪芳把车缓缓从村口开了进去。这时候,跟在后面的车队也发现了不对劲:“咦,这里怎么没有一丝灯火啊?黑灯瞎火的。”
    “可能正好碰上停电了。哈哈!”
    “不对,不光没灯火,你们没发现,这村子里,连一个人都没有吗?”
    “不光没人,连农村里经常看到的猪狗牛羊都没看到一头。”
    “呃,这不会是**吧……哇,好怕啊……”
    大家在对讲机里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已的意见,如果不是最后不知道哪辆车上这最后的评论,气氛还是挺好的,只是这谁恶作剧地一叫,却把所有的人心里都吓得一晃荡……
    “彭佳,咱不会真地进到那啥了吧?”元小聪看到车外,到处房影晃幢,但却没有一丝丝的生气,黑洞洞的窗户玻璃,毫无生气地瞪着这行车队,好象巨人张开的大口,随时可以吞没这支小小的车队。
    夜色加剧了这种浓重的恐怖色彩。
    “不会啦,这村子有古怪倒是真的。”彭佳的胆子看来比元小聪大多了,毕竟,她也算重生之人,所以,眼前这副景象一时半会还吓不倒她。这时,她也暗暗深感悍马车坚实车身的好处,至少给了她十足的安全感。
    受到彭佳镇定自若的影响,元小聪被那一声从对讲机里传来的鬼叫吓得提起来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我试试看,这里有没有网络信号。”元小聪将笔记本电脑打开。
    “不错,居然有移动的信号。”
    元小聪上了网,我查查,这是什么地方。
    “朱远村。搜索一下。”元小聪记得刚进村时,看到村口的大石碑上写着这样的字眼,便搜索了起来。
    “啊!找到了,原来竟是这么回事……”

    第二百九十六章:荒村“猎手”

    “喂,纪芳,这里不会是那啥,荒村公寓吧?”车上的对讲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配合上讲话人阴阳怪气的样子,让胆小的人不禁有点发蔘。
    “喂,臭小子,可别知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呀!”有人撑不住劲了。
    四下里黑洞洞的,只有隐隐约约的房屋的影子伏在四野,在移动的车灯的照射下,就象一只只潜伏的猛兽,随时可能跳出来吞吃人。
    “应该不会,这里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是一个村子啊?”纪芳的声音仍保持着一贯的冷静。这让彭佳也不由地心生佩服。
    “纪姐,我是小彭。我们发现了一些情况。”彭佳拿起对讲机道。由于频道是相通的,所以这十辆车上的人都能互相听到彼此通过对讲机发出来的声音。
    “2号车,什么情况快说说。”
    “是啊,不会真是那个荒村公寓吧?”那个从头到尾一直在吓唬人的、不知死活的家伙又冒出声音。
    “呃,排骨,你信不信我一会下车把你真揍成番茄汁排骨?”有个粗豪的声音愤愤地道。
    “好吧,我住嘴哈哈。”
    “说说,什么情况?”纪芳问彭佳。
    “这是个村子没错,不过一个月前,这里库区移民搬迁,所以现在这里的村民都被搬迁安置了。现在,估计应该一个人都没留下了。”在对讲机里说话的却是元小聪。“还好这里有信号,我在网上搜到的情况。”
    “哦,原来是这样啊!吓死大爷了!”
    “切。我还真当要上演荒村公寓了。”
    “那今晚上怎么办?继续赶路吗?纪姐?”队友们问纪芳。
    “如果继续赶路大家体力受得了吗?距离下一个高速出口还有一百多公里,出了公速是一个小县城。”纪芳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一百多公里虽然一踩油门,在高速上也就半个多小时的事,但是对于这些已经开了整整一天车的队友们来说。却也是一个挑战。
    “纪姐,我看到这里有一间学校。要不,咱们在这学校里野营吧?”这时。一名队友报告情况。
    “好,就在学校野营吧,反正这也是一种乐趣。”
    “是啊,太累了,我实在不想动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吧。”
    “好吧,大家表决,超过半数就在这里露宿。”纪芳很民主地道。毕竟这只是松散型的组织,一切行动都还是以多数人意见为左右。
    “2号车,我同意。”彭佳略有一些小兴奋,在野外露营,虽然还不是“纯天然”的野外。也是蛮有趣的。
    “3号车我同意!”
    ……
    结果是以全票通过。看来,这十辆车上的人都做好了在外面吃苦的准备,所以,说要在外露营,居然没有人反对。
    大家把车停在学校的操场上,这里地方十分宽敞,车子围成一圈,中间留了块地扎帐篷。
    彭佳这才发现和元小陪搭档好处无穷。彭佳以前虽然也经常从事户外运动,但大都是跟着有组织有准备的大型团队。攀完岩立即返回城市,甚少在野外露营的经验。而元小聪经常跟随纪芳他们一起活动,打帐篷的效率一流,不到半小时,就帮着彭佳把她和自已的帐篷都弄守了。
    一部份人专司弄帐篷,还有一部份人到村里“打猎。”把看到的村民遗弃的柴火拖了几大捆回来。
    彭佳和元小聪弄完帐篷。自然不会闲着呆在学校操场上。
    “赵军,我们和你们去走走。”元小聪扯上彭佳,她和这些人熟,有她带着,彭佳和大家的陌生感也逐渐消失。
    在说,在这样松散的团队中,队友们来来去去全凭自愿,并不是一个什么很固定的组织,所以对于新加入队伍的成员,大家也不存在着排斥感,很快就接受了彭佳在他们队伍中的存在。对于男士来说,有这样一位擅长运动的美女在队伍里,何尝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呢?当然,在他们心里,也许也在暗暗遗憾自已已经戴上婚戒,失去了追求彭佳的资格。
    “好,我们想到村子里随便走走,看看能顺手带回些什么不。”赵军一挥手,把彭佳和元小聪就带上了。个子不高大约只有170公分的赵军,显得十分的结实,看得出也是长期进行体育运动的人。不过,说起他的职业,也让彭佳十分意外。这样一个全身充满运动气息的阳刚之人,竟然是一名成功的资深律师。看来这支队伍中的人也都是藏龙卧虎,不能小视啊!
    其实也是,一般人如果三餐不继,吃了上顿考虑下顿,哪有心思象他们这样开着车到处乱跑。所以,慈善活动的兴盛,虽然不一定是有钱人才能做慈善,但是如果一个普通人,饭都吃不饱了,他绝对没有心思象他们这样做长线、跨省慈善活动的心思。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伟大的思想家说的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
    “哟,这么大的一个村子,都被放弃了,多可惜呀。”赵军边走,边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着村道两边的房子,不时感叹道。
    “再过半个月,这里就不存在了。”元小聪道,“听说现在这里正在蓄水,水位很快就会淹没这个村子。”
    “千百年后,这里就变成亚特兰蒂斯一样的遗迹存在了。”彭佳打趣道,“想像一下,咱们现在走的街道,未来都是游鱼的天下了。这种感觉也很不错。”
    彭佳仰头看天上的星星,在这空旷无人的四野,天上的星星没有了城市的雾霾,显得格外地明亮。
    千百年后,那些鱼儿们也会象自已一样,在清澈的水面之下仰望无尽的苍穹,不知道,它们会在那个时刻得到什么样的灵感?
    “哎哟,什么东西啊?”就在这个时候,赵军一声惊叫,彭佳收回心思一看,只见一个黑影从邻近的巷子上的屋顶扑了过来,正好掠过赵军的头顶,估计是抓了他一下。
    彭佳随手拾起地上的石头,对准那只黑影逃窜的方向,用力砸了过去。
    “咯咯咯……”只听一连串的惨叫,那只黑影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什么玩意啊?差点把我头皮抓破。”赵军嚷嚷着,冲上前去,对准那个黑影打亮了手电。
    “哟,是一只大公鸡。”元小聪大笑。
    果然,在强光之下,那个黑影现身,竟是一只长着红冠和五彩斑斓尾毛的大公鸡。估计是村民在搬迁时的漏网之鱼。
    “哈哈,今晚上可以吃烤鸡肉了。”赵军兴奋地道,“这下被抓得还值得,这只公鸡估计有五斤多,性子这么烈,这肉的味道肯定很有滋味。大补大补!”
    赵军的脸上露出了30多岁的男人,见到大补之物时特有的表情,让元小聪和彭佳忍俊不禁。
    这荒村夜游随着收获一只大公鸡而结束了行程,赵军“不辞劳苦”地抓起那只公鸡,和彭佳他们兴冲冲地回到了操场上。
    在学校的住宿区,赵军找到了自来水,然后就在那里就着热水,简单地处理了羽毛和内脏,然后在架起的篝火上烤起了他口的的“山鸡”。
    “咦,小彭,没想到你的准头还行啊,一石头就把这只山鸡给砸死了。”赵军现在死活说这不是家养的公鸡,非得把它说成山鸡才够味似的。彭佳能想象得到,如果这时候有微博什么的,赵军肯定早就摆好了姿势,用“爱疯”手机把自已力斗山鸡的英姿发到了微博或者博客上了。
    “也不是,不正好紧张嘛,所以随手一扔,没想到就砸中了。”彭佳丝毫不贪功,她可不想大家把注意力都集在自已的身上。身为重生之人,有时候这个秘密似乎是她的短板,有点隐隐的担心,害怕被人窥破,毕竟,这是偷取天机。彭佳有时候甚至会在入睡前想到:莫非这是一场梦?明天一觉醒来,自已依然是全身依傍、人老珠黄的过气女主播?
    而这些担心和忧虑,也正日益成为她如今不断向前走的压力和动力!
    “嘿嘿,不管怎么说,今天你的功劳最大,一会儿鸡腿肯定少不了你一个。”赵军颇有烧烤的经验,居然搬出了全套的工具,什么刷子、蜜、还有酱油什么的。不一会儿,在熊熊烈焰的炙烤之下,这只山鸡开始散发出肉的香味。
    “要不是你挨了一爪,我们也吃不到这么味道鲜美的山鸡啊!”吃人的嘴软,元小聪拿着一块鸡胸肉,大块朵颐之时,也开始承认这是一个“山”鸡。
    人那么多,一只五斤多重的山鸡都不够分,脚快得能分到块肉,后面知道消息只好啃鸡爪了,不过这些人都不以为忤,不管吃肉还是啃爪子的,一个个都吃各满嘴油汪汪的,心情大好。
    这只“山”鸡,给大家的露宿之夜增添了一些意外的乐趣,而当知道彭佳是打来这只“山”鸡的“猎手”时,彭佳便成了众人调侃的对象,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彭佳很快就和这支团队融为了一体。
    在这个即将消逝的小村庄里,一群背负着各自名望、身份和地位的人,此时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呼:青年志愿者。

    第二百九十七章:美食风波

    在荒村夜宿的第一晚,在大家愉快的交流中结束,虽然人数众多,但为了以防万一,纪芳还是分派了三人轮流值夜。这也是出于她长期组织团队野外生活的经验。
    这三名轮流值夜的人也不寂寞,除了要适时地往燃着的篝火里添加柴火,还可以与天上的星星对话,和吹过身边的轻风交流。由于是三班制,一人只要值守几个小时,倒也不是很难熬。
    天一亮,大家就纷纷被帐篷外的活动声惊醒,大家都是自觉的成人,见有了响动,天光放亮,便纷纷起床。
    所幸这里虽然人已搬迁一空,但引水系统什么的还保存地十分完好,所以这一行人的洗涮都不成问题。
    早餐是各自携带的方便食品,彭佳喝了包牛奶,吃了块面包,也觉得和在家里过得没什么两样。只是从今天开始,正式地割离与在大华的工作生活,直觉上十分地放松。
    车队重新进入高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驰,很快,一块标着“西宁”字样的路牌出现在车队眼前。
    “注意,马上要进入西宁市匝道,大家不要走过头了,跟着1号车。”
    纪芳在车上发出指令。这高速的匝道就是这样,一旦走过头了,要拐到下一个路口才能重新回来,一旦错过一辆,就会耽误整个车队的行程,所以她才特别提醒。
    这整齐的标着车号的车队,在高速路的匝道上齐齐地向收费出口开去,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看着这些车辆,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青海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22。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44%。市内居住汉、藏、回、蒙古、撒拉、满及土等众多民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等。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进入西宁,扑面而来的就是与内陆沿海城市截然不同的风情。一栋造型雄伟的清真寺立即成为车队中摄友捕猎的目标,他们在车里不顿按响了快门,那装备几万元的长枪短炮不断贪婪地攫取着画面。
    虽然经常地组织外出自驾游,但其实这个团队说起来。也只有两三个人有过进藏的经验,之前这些人走的也不是这条路线,所以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亦是充满了新鲜感。
    之所以这些人会再次参团,一来是在纪芳的力邀之下,他们的经验本这个团队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二来他们第一次进藏之后,可谓意犹未尽,所以再次进入对他们也是充满了诱惑力。并且,能在这些新入藏的队友面前表现一下他们的老到经验。那种被众人“追捧”的权威感也是让他们精神上大呼享受。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所以,走进西宁市区。到处可以看到包着白头巾的清真信徒,还有喇嘛共同行走在街上和谐的景象。由于出了西宁就将进入漫长的青藏公路,所以,纪芳便决定在这里打尖美美地吃顿热呼呼的美食,然后各位队友自由地补充一下相应的物资。
    所以车队便开进了西宁美食街。这是汇聚了西宁最具特色的美食。
    停好车,这浩浩荡荡车队还是引起了当地人好奇的目光。
    “咱们一起找东西吃吧,元小聪。”彭佳跳下车,现在的她一身运动装,看上去十分精神。元小聪亦是一身帅气的冲锋衣,两个人虽然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但都显得神采奕奕。
    整条美食街上,热汽腾腾,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抱着和他们一样心思出游的人们,汇聚到这里。带来了大量的人气。
    “看,这是酿皮,要不要买点来吃?”元小聪指着一个摊子上热呼呼的面食道。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陈运和诗《西宁之夜》,叙述“一进市区水井巷 似落入了‘小吃天堂’”。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所以这里的酿皮摊子到处都能看到。
    “行,就来点吧。”到一地,不尝地方美食那就可惜了。彭佳点点头,和元小聪一人要了一份,就吃了起来。
    不过,一份酿皮显然不足以填饱肚子,彭佳戳戳元小聪,示意她回头看灶台。
    元小聪还真是吃遍全国,居然认得那道菜,道:“这不是手抓羊肉吗?相传手抓羊肉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现在流行的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就是切片后直接蘸椒盐;第三种是煎吃,就象现在这样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你想要?咱们再来一份煎手抓羊肉吧?”
    彭佳点点头,老板自然不怕顾客能吃,一时三刻两份小份的煎手抓羊肉就端了上来。这手抓羊肉的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让彭佳和元小聪吃得大呼过瘾。
    饱餐一顿之后,彭佳和元小聪就出去找纪芳他们。因为约好了40分钟后在停车处集中,所以倒是不怕人走失,大伙各自结伴去吃自已中意的美食。
    “来来,二位美女,不如来尝尝这道风味独特的羊肠面。”说话的是赵军,他正埋头在一个大海碗里狼吞虎咽,哪有一点律师的样子。
    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 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做法是将羊的大小肠管洗净,肠壁油不剔剥,装入葱、姜、花椒、精盐等为佐料的糊状豆面粉,扎口煮熟,并在煮羊肠的汤内投入已煮熟的萝卜小丁、葱蒜丁混合的梢子汤。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之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赵军这个摊子的老板很实在,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铺在面上,可谓是色香味美,难怪赵军吃得这么过瘾。
    “不了,我们刚吃了酿皮和手抓羊肉,肚子饱得很,吃不下了。”元小聪从实招来,然后扯着彭佳一路走去。
    其实这条美食街也并不长,大约一公里长的样子,彭佳和元小聪又走了几步,便看到了纪芳和苏勇,他们正起身付账,看样子也是吃得不亦乐乎。见到元小聪和彭佳,夫妻二人向她们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什么,突然,前面不远的小摊子上响起了争执声,一听这声音,纪芳脸色一变,道:“不好,是刘小兰。她怎么会和人家起争执呢?”
    纪芳知道这里民风彪悍,只不过因为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忘了提醒队友们要注意低调忍让,毕竟这里是多民族聚集区,在内地管制很严的刀械,在这里随处可见。路边的少数民族的小贩们,身上就公开带着刀。这也是民族政策所决定的。别说刀了,就连枪支听说也在地下偷偷有人使用。这要是和人争执了,被人捅一刀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纪芳拉着苏勇很快跑向争执的摊点。
    彭佳和元小聪自然也是很快跟上。
    “纪姐,他们偷吃秤。”一看到队友出现,刘小兰好象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眼泪汪汪的样子,显然是被吓坏了。
    “什么偷吃秤,你自已说要这么一块,我就给你切下来了,你又不认账。这切糕切下来,就不能再补回去了,你不买难道我自已吃?”一个满脸胡子、个子高大结实的男人手里比划着明晃晃的刀,看样子是切切糕用的刀,但他这么在顾客面前起劲比划,显然不仅仅是推销产品这么简单。
    切糕是玛仁糖的俗称,是一种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因出售时一般用刀从大块玛仁糖切下小块,因此又被称作“切糕”。
    原来刘小兰吃完饭,走到这,看到了色彩艳丽的切糕,又听摊主说这玩意可以带着贮存好久也不会坏,便动了心思要买一块放在路上吃,也算是粮食储备。没想到,这摊主一刀下去,这么一块切糕就要80多块。
    “我又没叫你切那么多,我只要这么一小条,你自已切这么大份的。”刘小兰有队友在身边,多少有了底气,情绪好转起来。
    “反正我们切糕切多少就是要卖多少,快把钱拿来,否则……哼哼……”

    第二百九十八章:一路前行

    这个大胡子的新疆人说话,又把刀拿出来比划了几下。
    “你……”刘小兰气坏了。
    “算了,小兰,还是买下来吧。”说话的是纪芳,她知道这些人根本没道理可讲的,好勇斗狠,出门在外,还是以忍为上。
    “好吧。”刘小兰听纪芳这么一说,也觉察出这时候身处异乡,不是争执的时候,于是便点了点头。
    “呵呵,小妹妹,你刚才早答应就好了。咱们也不用吵这么一切了。”那个摊主把刘小兰递过的钱接了过来,倒还是找了零给她。
    “你看,咱们这不是正常买卖嘛?”摊主笑哈哈地道,得意洋洋地数起手中的钱。
    “走吧,小兰。”纪芳提起摊主的切糕,拉着小兰就往外走。
    “你们大家呀,今后少和这种人发生争执。接下来进藏之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你们要注意少数民族的一些禁忌。”纪芳见大家都吃完饭集中了过来,便说了下刘小兰的经历,提醒大家要注意。
    “哟,小兰,这切糕的味道还真不错啊,里面还有各种干果。”赵军用手掰了一块切糕,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是卖切糕的人损坏了切糕的名誉,说到切糕的来历,不得不提起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在古代,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人长途跋涉下来,就会像达伽玛和麦哲伦远洋船队上的水手那样,是会得坏血病而死的。
    当然古人在那个时候不会分析得这么科学,他们完全是本着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制造长途携带食物的。新疆切糕先蒸熟,趁热将它放进一个很结实的木槽之中。再用一块厚木板盖上,再压一些重物,也可以找几个胖子站在上面。这样切糕就会被压的很紧实,水份也随着木槽底部的细缝流出。两天之后。把重物移开,一块结实的切糕就诞生了。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做成,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果和果脯。其实就是类似于现代军队常用的压缩饼干,不过里面有了干果和果脯,显得营养多了。
    商人的驼旅们带上切糕远行,倒是成为了一种可以保命的食品。
    现代社会,自然不用再那么艰苦了。这切糕由于是被迫购买的。刘小兰自然再没有心情吃,见赵军说好吃,便把袋子一提道:“好吃送给你吃。我可不吃,吃这切糕添堵啊!” “嘿嘿,好,你不要便宜我了。”赵军看来对美食大有兴趣,不客气地真地整袋提走了。
    “好了,大家还有什么东西要买吗?”纪芳见刘小兰气还没消。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毕竟,这种事情谁碰上肯定都会不舒服。不过也好。这件小事也能给团友们提个醒,大家在下面的路程里会更加小心。毕竟,这是个松散型的组织,纪芳不可能象在单位里领导管人一般那么要求到位。如果大家听不进她的建议话,就算她喊破嗓子也没有用。有了刘小兰这件小意外,大家这会还都老实了起来。
    “没有吗?没有就出发了。”纪芳登上自已的一号车,但是换成苏勇开车。毕竟昨天一天到今天都是她在开,也有些累了。
    “小彭,下午我先来开吧,你休息会?”元小聪见状也问彭佳。
    “不知道要走夜路吗?”彭佳问。
    “不走夜路。入夜就找个地方休息。”元小聪道,“这条路虽然路况不错,但咱们是第一次走,也存在一些变数,所以还是小心为宜。”
    “好,不走夜路就让你开吧。本来我想如果走夜路的话。我怕眼睛夜里不好使。”随着进入西宁,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