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神州-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当兵为什么?大的说,保家卫国,小的说。光宗耀祖。无论你是怎么来到战场的,现在要想晋升,要想奖励,凭的就是军功。此次西北大战,规模空前。各部立下功劳的不计其数。若不能在此立下赫赫大功,怎能说明青龙铁骑的与众不同?依照现在的这个样子。估计青龙铁骑的军功真地很成问题,若大战后,还是这个样子,云大军团长一定会发火,到时可就不太妙。

这些东西早就在皮胜心中装着,青龙军团的战士对此也很有微词,一贯以主力精锐自居的部队被弄成打下手的,谁心中会舒坦?只是也不能公然违背孟珙的军令,这到比较难办!

思虑良久,皮胜想了一个折中办法:“将军,依胜所见,不如向孟将军请求,派出一支五千人地轻骑部队在两翼卫护,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部队在大军前行进警戒,这样就可以在敌刚一出现,就可迎头痛击。若此部不敌,我们还可以增援,这样一来,谁还能说我们不是?”

赵范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若敌军势力太大,只怕己军有些独木难支,不等增援就被击溃。

他是想争功,可多年军事生涯也让他明白,力有不敌的后果。

将这个顾虑说出来后,皮胜又考虑片刻,摇头道:“将军考虑的也有道理,我们可以让部队稍微凸前一些,若敌人势大,还可回到本阵,将军看了?”

赵范反复思量片刻,觉得这个方法很是不错,当即和皮胜商量了一些细节,大致说定后,就去找孟珙说及此事。

见赵范去而复返,孟珙先是奇怪,等听了他的建议,想了片刻,觉得不错,只要他不坚持率领青龙铁骑走到前面就好,于是就同意他的计划。

得到孟珙允许后,赵范一脸振奋的安排好一切。

等大队再度开拔的时候,青龙军团地五千骑兵先是奔向部队两翼,随即又稍微冲前一些,走到队伍前列。

孟珙虽然发现这个问题,可是他们并没有冲的很远,而且多在两翼徘徊,也就不再管他们,另外加派了几批斥候。

此次部队行军,孟珙并没按照以往的前,中,后三军布置,而是将所有部队都编成中军,统一行动,这样虽然导致行动上有些缓慢,但却最大限度保证蒙古人无空可钻,避免己方损失。以如今这种局面来说,他的安排正当合宜,所以于路虽然不时碰到小股诱敌地蒙古人,但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转身而逃,拿他们毫无办法。蒙古人丢弃的那些物资,孟珙也老实不客气的笑纳,反正我是不追你,你要送东西尽管送就好啦。

在这些小规模的遭遇战中,赵范派出的五千骑兵大出风头,甚至有一次全歼了对方地诱敌小队,收获颇丰,让赵范大感吐气扬眉,一扫一直无所作为地窘迫。

宋军兴高采烈,可是这个方向上的蒙古主事将领赫尔谋却是急地差点吐血,本想趁对方立足未稳的偷袭,结果踢到铁板上,屡试不爽的诱敌偏偏是肉包子打狗。赫尔谋虽也算有谋,但他的脑袋只是比一根筋的那些蒙古猛将好一些,熟悉一些蒙古野战之法,要应对这样的局面,明显很是吃力。

硬打,打不过,用计,似乎对方比自己更聪明,左思右想下,觉得拿这支抱成团的宋军毫无办法,万般无奈中,就想放弃。

走出秘密宿营地,正要召集部队离开,一队打着本部旗号的骑兵冲了过来,横冲直撞,弄的大营一片混乱,无人敢于阻拦。

他正要喝骂,却是身子一震,大惊张口:“大汗……”

第十五集 第十章 军中争执

清晨的阳光刺破苍穹,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夹带着露水味的草地气息。宁静清澈的小河上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薄雾,数只不知从何而来的白色水鸟优雅的贴着水面掠过,翅膀扇动间在水面上留下一串串美丽的涟漪,惊虹一现的消失在远方!

水鸟刚刚消失,二十多个宋军辎重兵就出现在河边,他们拿着盛水的大桶,一边互相打趣,一边往桶里装水,肆意的吵闹着,叫嚷着,丝毫不在乎自己是否打破了河滩上的宁静。

没过多长时间,这些战士取水完毕,又回到营地。

此刻营地内也是人喊马嘶,一片繁忙,穿戴好盔甲的战士正在军官的喝令下开始列队,还有一些战士正在忙着收拾营帐等物品,一辆辆空车被拉进来,随即就装的满满的赶出去。

骑兵已经集结完毕,正在做例行的巡营奔驰。排列好的步兵也移出大营,在前方列队,准备开拔。辎重兵也按照分工的不同,一边整备大营,一边分批给战士供应早餐。不时有斥候呼啸远近,进进出出,汇报周边的情况。尽责的哨兵们拿着望远镜在周围的制高点上观察着情况,不放过一丝可疑。

一切都显得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大营主帅帐附近,孟珙和一些高级将领正聚集在一起最后商定行军路线,以及安排行军队列。

孟珙拿着刀鞘在地上划着附近的地形图,诉说今天大致的行进距离,那些地方需要注意,那支部队在出现异常后,该怎样应变。这种讨论不是宋军惯例,而是孟珙在接手联军后特意加上去的。每天有两次。分拔营时的晨议,和宿营时的晚结。简单点说,就是宿营地时候谈论今天的得失。总结教训。并为明天定下个大致计划。拔营的时候将今天地路线说清楚,部队次序安排好,遇到突发情况后部队地应变。

联军来自各部,既有各军团的绝对主力精锐,也有地方部队中坚,作战风格和纪律训练大相径庭,若不事前说清楚,应变起来很成问题。不过随着这段时间磨合。加上孟珙主持的互相交流,部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有默契,这种讨论更像是种例行公事,明确各自的责任。

“……这里地形比较开阔,我们也可以放开部队,扩大纵深,墨平将军可让车队走在两边……”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孟珙一人拿着刀鞘说着话,偶尔有当事的将领询问两句不明白的地方。

“孟将军。我看可让我们青龙骑兵走在右翼,根据推断,那支逃去地蒙古伏兵很可能藏在这一带,虽然具体数目不太清楚,但几千总还是有的。若仅仅依靠墨平将军,只怕太过单薄。你看如何?”

孟珙看了赵范一眼,又看看面色平淡的墨平,询问了一句:“墨平将军怎么看?”

墨平看都未看赵范,直接说道:“大将军下令即可。平无不遵从!”

“那好吧!”孟珙点点头。做出让步,“就请杜大人带队在左翼。江海将军协助!”

赵范脸露喜色,杜杲和江海两人站出接令!

随着这段小插曲过去,孟珙又讲述今天接到的军情,这些东西和昨日的无多大变化,无非就是说蒙古骑兵近日四处出击,利用宋军之间的空隙多次设计偷袭某支部队,造成多少损失等等。

这些将领听的有些漫不经心,但他们周围的警戒战士却是精神饱满,劲头十足地挺胸站立。虽然有阳光,可早上的寒风还是很不好受,扫到脸上像针刺,这些战士丝毫不惧,牵着战马缰绳,静静的耸立在周围,就像一根根坚固的立柱,坚不可摧。

商讨之间,大营内的一切都收拾好,大批地战士盔甲鲜明的列队站好,等待主将的命令。孟珙的发言也讲到最后阶段:“……以上情报表明,蒙古大酋铁木真的行动诡秘,各地都未出现其踪迹,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今日晨议就到这里,诸位若无别事就准备起程吧!”数名大将互相看了一眼,一起点头领命,转身离开。

三弟孟璋拿着头盔披风递给孟珙,接过地时候,眼角余光却看到杜杲和赵范两人一边走还在一边争论着什么,赵范好像很不高兴,最后加快步伐离开,杜杲停了一下,才摇头离去。

“也不知又是什么事?”

孟珙在心里嘀咕一声,也摇摇头,跨上战马,离开这里。

随着诸位大将地归队,原本静默如山的军列又开始行动起来,先是打头地几支骑兵冲出,护卫中军紧跟而上,走在中间,左翼跟着杜杲和江海的联合军团,右翼是青龙铁骑,不过他们的起步很快,甚至超过护卫中军一大截,变成实质上的前队。

孟珙看的直皱眉头,他在青龙军团任职时间不短,青龙铁骑中的不少人曾是他的部下,这层关系本就让他不好过于苛责他们,再加上赵范的推波助澜,青龙铁骑已经越来越出格,经常出现阳奉阴违的事情。这让他很是伤脑筋,但这样的事情,他又不好去说他们,找赵范,根本没用,就算他当面不抗辩,私下里也不会遵从。他总不能将青龙铁骑的将领们都找来,狠狠教训一顿吧?

他只是临时的联合军团指挥,又不是他们的上官,以什么立场说他们?以前这种情况虽然有,但还没有这么戳眼,自从率军合围以来,这种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其他将领的非议,甚至开始置疑孟珙是否偏心。

这些都让孟珙很为难。

对于赵范打的什么主意,孟珙心知肚明。自从合围军令一下,这些将军那个不卯足劲,要捞取最后的军功。只要稍微一算就清楚,黄龙。红龙,西南,联合诸军团以及其他部队。这些人加起来三十万是少不了的。而蒙古人剩下多少?最多十万?这已经是西北大战最后一块蛋糕。那个将领不眼红?再说啦,联合军团是精锐主力,其他部队也不是软柿子,下手慢了,肯定连渣子都没剩下的。

时至今日,有点眼光的人都看出来,蒙古绝对是败局已定,如今对宋军来说。区别就在于他们是败在谁地手下?谁能抓住蒙古大汗,那他就在这次西北大战中立下最大一笔功劳,到时名誉地位少的了吗?对于这样的诱惑,孟珙也是极为心动。可是他能克制这种诱惑,其他将领就很难说。

特别是赵范,他这些日子地表现简直是赤裸裸地告诉别人,他一定要夺取这最后的功劳。几乎都有些忘乎所以,眼里只有军功。没有其他,丝毫不顾忌联合军团其他将领的感受。不过话又说过来,赵范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青龙军团就是刚直严厉,我行我素。很不善于协调诸将。也不照顾其他将领情绪,不顾场合的斥责教训,让很多将领都不敢招惹他。这种性格和懒散的云锋到是很好的互补,但和孟珙,却很是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

别看现在两人说话还算客气。但赵范对孟珙的不满连瞎子都看地出来。这也导致孟珙的话对赵范的约束越来越小。

看着青龙铁骑耀武扬威的越队而行,孟珙眼中闪过深深的担忧。他有个感觉,若不能制止赵范越来越膨胀的贪功之心,那自己这支联合军团早晚会因为他,而出现大问题。

将目光移开,思索着解决方法!

联合军团现在的中坚力量是青龙铁骑三万,护卫中军二万五,青龙突击队一万,孟珙本部人马和江海所部加起来也有一万五千,杜杲也带着一万人。

九万多的人马,自从进了凤州,就聚集在一起,绵延数里,又是骑步混合,速度受到很大拖累,若不是护卫中军拥有大量地运输战车,可以承载步兵,只怕速度还要更慢。而这也是赵范对孟珙最不满的地方,甚至有些认为他是故意如此。

看看缓慢前行的大队,又看看远处肆意奔腾的青龙铁骑,他也觉得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受,但如今是求稳,不是求快,他的这种做法正是不想给蒙人可趁之机。

“今晚私下和赵范谈谈,若实在不行,再用其他方法!”

反复思量片刻,还是觉得这个方法最好。既然有了决定,孟珙就不再为此事烦恼,不时询问斥候探听到地情况。

自从进入这里,小规模的蒙古骑兵不断,但都是一触即溃,毫无战力,不时还会遗弃一些物资,试图引诱宋军追赶,但在孟珙的严令下,宋军不为所动,没有一次得逞。

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些蒙古人似乎不会汲取教训,明明这个方法没用,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不断派人引诱骚扰,但就是不见大队人马。

久而久知,孟珙也有些懈怠,认为这些蒙古人黔驴技穷,对自己大队人马无法,所以想设计诱出自己部队。

再次下令不得私自追赶蒙古溃兵后,大队还是按照预定的速度向前开进,若预计不差,今天再歇息一夜,明天就可以抵达目的地,到时就是等待最后决战时刻来临。

中午时分,大队停在一处开阔之处,休息了半个时辰,才又不紧不慢地向前开进,而此时赵范早已派出他那支五千人地两翼卫护军,在一些沟谷中搜寻蒙古人的行踪,不时有所斩获,让他高兴不已。

大队再度开拔不久,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杂乱地牛角号声,就在宋军落阵以待的时刻,前方突然出现一大群的蒙古兵,神情慌张,队形混乱,似乎是慌不择路的冲了过来,当看到眼前出现大批的宋军后,更是惊慌,纷纷掉转战马向另外一个方向逃去,数个骑兵撞到一起,在队伍中引起一阵混乱。

不等孟珙下令,青龙铁骑就狂涌而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直奔这支杂乱的敌军。

烟尘翻滚,喊杀四起。就像天际神兵从天而降。让这支慌乱的敌军四散而逃,狼奔鼠突。战马狂奔,战刀高举,兴奋的宋军战士超水平发挥,在奔腾的战马上,纷纷拿出弓弩对着前方一阵猛射。

不时有敌人中箭落马,滚入马蹄之下,血肉飞溅地景象越发刺激了青龙铁骑的战士。他们不断的鞭刺着战马,四蹄几乎是足不落地,拉出长长地鬃毛,一派飞扬地激情……

眼看就要追上逃窜的敌人,本阵之中传来一阵鸣金声,让整个追击的队伍习惯性的放弃追赶,准备撤回,可当勒停战马后。才猛然惊觉,自己一方占优,怎么还需要撤退?

迟疑间,前方的蒙古人已经逃出视线,再想追击。已是不及!

“唉,这么好的机会!”“这是多大功劳!”“就是,就是……”

不少人长吁短叹,遗憾不已,有些人甚至大声叫骂起来。但还没人敢直接指责孟珙。就在赵范想回去询问孟珙的时候。一边的山谷中又冲出一队骑兵,就在这些青龙铁骑摆开战马。准备接战,这支骑兵已经大呼小叫起来…………是派到沟谷中搜索敌踪地那支部队。

这支部队一出现就询问战友为何没有堵上那支蒙古人?当知道是主帅下令收兵,才让这些蒙古人逃脱后,这些战士捶胸顿足,懊悔连连,不断诉说自己是如何搜寻,好不容易惊扰出一大队的蒙古人,就这样被他们放跑,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对上他们,好歹也算大家的功劳。

议论声传入赵范的耳朵中,让他脸色极为难看,狠狠的训斥他们一顿,一边让他们整队回营,一边脸带怒色的去找孟珙。

孟珙此刻正召集了诸多将领在商议事情,见赵范过来,还没开口,赵范劈头就是一顿斥问:“为何收兵?明明已要全歼这伙蒙古人?如此乱命,是谁下的?”这句话的语气极为粗暴,简直是把孟珙当成一般地将领在训斥,引得其他将领面泛怒色,大起反感。

杜杲眼见赵范引起众怒,连忙站出来说道:“赵将军,此事是我建议孟将军的,此支蒙古人出现的太过蹊跷,不可不慎,何况……”

“你知道什么?”赵范怒容满脸,极为不客气的截断他的插话,“蒙古人已是末路穷途,我军四面合围,岂能容他嚣张?若按你这前怕狼,后怕虎地做法,只会平白增添了他人气焰,损我战士军心。何况此支蒙古人是被我军惊扰而出,何来出现蹊跷一说?我看你是畏敌,故意如此,要……”

“够啦!”孟珙大声阻止了赵范的发飚,“收兵的命令是我下的,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何必拿他人出气?”

赵范霍然转身,愤怒的看着孟珙,如同一只择人欲噬地猛虎。

孟珙丝毫不让,冷冷地和他对视,神情一片坚定。

两人对峙了片刻,赵范深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平复一下心中的怒气,粗着嗓子问道:“那我要请问孟珙大将军一句,为何要收兵?”

“你部若追击下去,就会和护卫中军出现巨大空隙,于大军不利!”

“巨大空隙,于计划不和?就这?孟珙,你懂不懂兵法?如今我方兵强马壮,蒙古人岂敢来偷袭?再说啦,这里又没有蒙古人埋伏,为何不能追击?”

“青龙铁骑是为配合护卫中军而来,一切都要以此为准!”

“我看你是偏袒护卫中军,故意不想让青龙立功,别忘啦,你也是青龙出来地。”

孟珙目光中闪过一线愤怒,很快又平静下来,淡然说道:“陛下当初早有言明,铁木真诡诈多端,尤其善于设伏袭扰的战法。故而才派出青龙铁骑和护卫中军互相配合,如今胜利在望,岂能因一时小功而失去大局?我军现在目标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堵截。请赵将军大局为重。”

赵范眉毛上面都是怒火,还想抗辩,杜杲不顾一切的拉住他,连连劝说。

也不知他说了些什么,好半天才听赵范冷哼一声。看都不看孟珙一眼,转身就走。

眼看他如此跋扈,不要说其他人。就连一向平和的墨平都看不过眼。站出来说道:“赵范目无上官,肆意妄为,非议军令,当奏请陛下,严惩此人!”

孟珙看看其他将领,见他们或赞同点头,或沉默不语,只有杜杲站出来做和事老:“孟将军。赵范将军只是一时激愤,故而如此,等他气消之后,自会前来向将军请罪!”

沉默片刻,孟珙说了一句:“此事等完成陛下军令后再说!你们来看,今日得杜大人提醒,我将沿途遭遇的敌人地点画了出来。”一边说,一边将一张军用地图摊在大家面前。上面用红笔勾描出遇敌的地点。

行军时还不觉得,但此刻看到地图上那么多的红点,大家就感觉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那里不对,最后齐齐看向孟珙。

“是不是觉得太频繁了?”孟珙眼中闪过一阵寒光。眉眼之间英气毕现,再无先前地温和宽容之态,“我军是集合行军,全军九万多人,蒙古的几次袭扰。都被我军弓弩射退。为何他们还锲而不舍,周而复始?”

墨平第一个反应过来。用手指在地图上划了几笔,皱眉道:“蒙古人难道以为他们能击败我们不成?”

稳重善战的江海想了想,摇摇头:“不可能,蒙古人地长处在于机动和战场情报通畅,其本身战力最多和我们在伯仲之间。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在我,铁木真就算尽起全军,也难于击败我军,最多拼个两败俱伤,就算如此,也是我军占便宜。”

杜杲看了看其他将领,见他们也皱着眉头想不出为何,站出来说了一句:“无论蒙古人有何计谋,只要我们自己不乱,稳步前进,也不必惧怕。”

余人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

无论蒙古人想干什么,其目地都是为摆脱当前的困局,只要自己稳步前进,他能怎么样?

这样一想,大家心里又平和下来,对蒙古人也就不再担心,孟珙又说了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后,就让他们离去。

杜杲没有走,等其他人都离开后,才对孟珙低声说道:“孟将军,你说蒙古的主力是不是转到我们这边来啦?”孟珙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如今蒙古四面出击,就是想给我们造成假象,其主力定然没有固定在某处,而是伺机而动。”

杜杲又深思片刻,觉得孟珙说的有道理,再帮赵范道歉了几句后,才面带忧色的离去。

孟珙在原地站了片刻,望着远处群情激愤的青龙铁骑,也感到深深担忧!

赫尔谋冷汗淋漓地站在成吉思汗面前,神色羞愧,眼带恐惧,身子也在微微发抖!

“又失败了?”成吉思汗的语调很平和,不带半点严厉,却让赫尔谋抖的更厉害,连话都说不出!

眼看他如此胆小,成吉思汗眼中闪过一道厌恶,一摆手,忽必来上前抓住赫尔谋,将他拖出去,随即外面传来鞭子的抽打和惨叫。

“赫尔谋是胆小些,但他平日还算肯动脑筋,部族中就缺乏这样的人,大汗还是不要苛责!”耶律楚才眼带忧虑,神情很是苦恼。

“就是抽他几鞭子,不碍事的!”成吉思汗似乎有很重的心事,沉默片刻,“楚才,大宋这边的能将还真不少,若今次能突围出去,一定不能再轻启战端。”

耶律楚才听地大为惊讶,以成吉思汗的性格,能让他说出这句话,可见此次宋蒙大战给予他的教训有多么深刻。

抬眼看向惊讶的耶律楚才,成吉思汗似乎很满意他的表情,笑了笑:“有什么奇怪地?敌人势大,暂时退却,对我来说又不是第一次?”

耶律楚才想笑,但笑不出,暗哑着嗓子说道:“大汗,如今宋军四面合围,我军袭扰计划进行很是不顺,依楚才之见,还是尽快召集部队突围的好。趁宋国将军力集中到这边的时候,我们一举冲出去,然后寻一薄弱之地冲破围困,不是比如今要好的多?”

成吉思汗未置可否,只是看着眼前的地图,好半晌才低声说道:“一切才刚开始,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些!”

耶律楚才沉默下来,他现在越来越看不懂成吉思汗,很多时候,都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大帐恢复安静,偶尔响起几声翻折牛皮地图地声音!

第十五集 第十一章 开场之曲

赵范怒气冲冲的骑在战马上,不发一言,闷头赶路,皮胜跟在一旁,不时看着他,眼中有不少担忧,几次欲言又止,却始终找不到开口的机会,一路心事重重,无以排解。

前方不时传来的遇敌警报,让青龙铁骑的战士都跃跃欲试,可回顾司令帅旗所在,却无任何指示,只能强自按耐住冲动,遗憾不已的无奈赶路。

现在最欢快的就是那支五千人的两翼护卫军,呼啸远近,时有斩获,而且还抓到不少俘虏,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蒙古人在派出大军袭扰宋军的同时,组织了不少小规模的部队准备逃离,这些驮着金银铁器的小队,就是向西边逃跑的队伍。

这个消息很快上报到赵范那里,让他怒气稍微有些收敛,迟疑片刻,派皮胜将情况上报给孟珙。

没多久,皮胜一脸遗憾的跑回来,迎着赵范询问的目光:“孟将军下令,不必管他们,一切仍如早先所议!”

赵范眼中的怒火犹如实质,狠狠的一抽战马,胯下的黑马一个激灵,嘶吼吼的向前冲去,速度极快,似乎要将主人的郁闷和不满统统发泄出来。

眼见狂奔的赵范越跑越远,皮胜苦笑连连,招呼手下也跟上去,一时之间引的青龙铁骑也加快步伐,整个队伍越发突前。

此刻从天上看下去,前冲的青龙铁骑,犹如单独伸出的一支手臂。一半停留在大队中,一半向前探出,不断掐灭稀里糊涂撞上来地蒙古兵,轻松谢意的很。

远处山峰上的成吉思汗看到眼前这幅情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收回望远镜,对身边一人低声说了几句。此人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众人视线内。

耶律楚才也拿着望远镜在观察宋军,特别是对护卫中军,更是观察的仔细,好半晌才放下望远镜,摇头道:“大汗,我看还是放弃算啦,这支部队守有重甲步兵,攻有骑兵策应。皆为精锐主力,可谓攻守皆宜,我军硬憾他们,实在胜算不大。我听说南边进展颇大,甚至歼灭了对方数千人,我看还是去南边找找机会!”

“我到听说那支部队是从川中出来的,你有什么看法吗?”成吉思汗的目光很奇怪,带着种冷冷地冰寒。

“这个。这个……”耶律楚才硬着头皮想了片刻,才小心地说道,“如果情况真如俘虏口供所说,那此支部队应该是宋国刚刚成立不久的西南军团,其统帅就是宋国头号战将岳雨。不过此事还有许多晦涩难明之处。就算他们能假扮民夫,瞒过我等一时,但川中军团初建,部队混杂,能有多大战力?要我看。说不定这支部队是故意虚张声势。其部很可能在宋军各部中最弱小,故而才能给予我军可趁之机。”

成吉思汗沉默下来。重创雄威军那次,蒙古最大的损失就是折损了一名千户,那是成吉思汗相当看重的一名将领,本想好好栽培,没想折损在这里。这还不算什么,从抓获的俘虏口中终于确认了者勒蔑的死讯,也知道川中军团入西北的事情,但对于这支军团的具体人数,组成情况,了解极为有限。不过就算如此,相比于其他方面进展,重创雄威军也是受困西北以来少有地战绩,无怪耶律楚才这么想。

“你说的也有道理!”成吉思汗缓缓开口,“那就让巴多克放弃袭扰黄龙,率队去南边,袭扰伏击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弄清这支部队的情况。我不想让它再成为意外的变数!”说完看了一眼耶律楚才。

耶律楚才连声应是,连头也不敢抬,这次蒙古落到如此境地,他的情报工作失误是其中重大原因。

成吉思汗又看了会远处的宋军队伍,嘴角突然翘了翘,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

余人一头雾水的紧紧跟随。

山风吹过,这里又恢复宁静!

赵范率部飞奔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消了些气,停在一处平坦地荒地中,甩蹬下马,走到几棵歪脖子树下面,仰头看了会天空。

阳光很温和,有种懒洋洋的味道!

皮胜走过来,递过一袋水,他喝了两口,随手扔回,一抹嘴巴,恨恨的说道:“这仗打的越来越憋屈,照这样下去,我们青龙铁骑不用见人啦!”

没人接话,赵范看了看皮胜,见他一脸尴尬,哼了一声,也不再多说,下令部下暂缓前进,等候落在后面的主力大队。

这次赵范跑地并不算太远,没多久,后面的大队陆续跟上来,看着护卫中军不紧不慢的速度,赵范就气不打一处来。

兵贵神速,这样慢腾腾的走法,实在让人受不了!

偏过头去,正要翻身上马,前方突然传来示警之声,不同于先前那种小打小闹的示警,乃是遇到强敌地信号!

赵范地眼睛倏然一亮,几步跨上战马,望着远处奔来的一线黑线。

黑线很快就映入视线中,那飘飞地青龙大旗,让赵范露出笑容。

冲来的队伍正是他派出的五千人两翼护卫军,看他们冲来的架势,就知道这次的敌人为数不少,这让赵范燃起熊熊的战意,手也不自觉的握住战刀。

这支两翼护卫军虽然在一边大叫,一边示警,但脸上却无多少担忧之色,反到满脸兴奋,从战友身边绕过的时候,还打出看你们的!地旗语,大增青龙铁骑的士气。所有人都沉住呼吸,等待敌人的出现。

没让他们失望,很快,一大群骑兵出现在视野中,清一色的黑色皮甲,手上斜拿着角弓。行进速度很快,但骑队行进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看上去有些散乱的队形。战马和战马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在一个可以相互支援。但又不会相互妨碍的范围。

他们地冲击速度很快,就像一支黑色地利箭,在刚刚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飞一般的扑来。那种雄壮的气势,尽现草原民族的优势。骑士们策马如风,在奔腾的战马中将手中的角弓半开,轻扣羽箭,随时可以发射。整个战马全靠双腿和腰部驾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