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神州-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昀登基改制后,情报部门被分为三块,其中辛天远负责本国和外国的情报,无论那个方面的都要收集,也就是全方位的情报;鬼影和索无常就专门负责军方情报和军方反间,一般只注意军情收集,敌国军事动向,搜出军队内部奸细等等;而白女就是负责内部监察,内部和他国敌对势力都在其监视范围内,也是三大情报组织权力最大的一个。而菊就是负责将这三个部门的情报汇总,筛选,然后汇报给赵昀。除此外,赵身边还有一个更隐秘的情报网,掌握有一批直接和他联系的间谍,不过这些间谍多是另有用处,不光为了收集情报。

这些人组成大大小小的情报网,无论大宋内部还是其他国家,所有的情报都会无有遗漏的传回来,然后经过处理后,或归档,或发布,或整理,或销毁,可以说他们就是大宋最神秘的部门。

而白女更是赵昀任命的最终负责人,吴武,司马风,卓妙姿三人和她一起构成建康明暗两股帝党势力。不过最终决定权在白女,也只有她能调动建康的驻军!

吴武被接纳进这个小***,还是因为他不满司马风瞻前顾后的作风,认为他有养

地嫌疑,两人因此闹翻后。一直渺无踪迹的白女找责清除军部一些毒瘤。菊是因为负责汇总。所以也加入进来,而辛天远除了他的情报总管身份外,还因为他会神秘莫测的天机之学,这种玄乎的东西看似毫无道理。却偏偏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任谁也不敢小视!

见到吴武进来。辛天远首先问道:“事情怎么样?”

吴武摇摇头,有些黯然地说道:“池静心畏罪自尽。我方所谋未成!”

辛天远和菊都感到可惜,齐齐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白女!

白女似乎并未听到屋中地说话,反到不断在桌上翻看着什么,其他人也不打搅她,静静的注视着她的举动。

好一阵子。白女才抬起头来。看了看吴武,又看看另外两人。语气很是平淡的说道:“这些人比我想地还要难缠,最近只有让他们再逍遥一阵子!”

吴武想了想,追问一句:“陛下到底详情如何?”

白女从面前一堆情报中拿出一张纸,递给他的同时说道:“这是索无常禀告皇后地军情,根据他们的推测,这次行刺地指使人很可能是建康的这些人,池静心的反应也似乎证实了此点。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些可疑,钱像祖那条线可追索到蒙古人身上。我认为,你今后要多注意西北的军情。”

吴武接过后看了片刻,上面的内容很简单但语气却很坚决,不过却说明陛下已无性命之忧,这让吴武多少松了一口气。考虑片刻,吴武说道:“不如我再下道军令,废除池静心……”

“不用,陛下既然没事,一切就仍在我方掌握!”白女毫不客气地打断他地提议,转而对菊说道:“我猜测这些人可能又会使出转移视线的伎俩,你在宫中多多提醒皇后,不要和他们现在闹翻,最好能虚以为蛇,暂时应付。”

菊点头同意,辛天远想了想,补充了一句:“陛下帝星虽然安稳,但却有客星犯之,我怀疑西北大战另有曲折,若不加以干涉,只怕会出现问题。”

吴武也点头同意:“战场之上,凶险无比,一个闪失就有可能造成我方重大损失。

如今陛下遭刺,我方内部不稳,正是兵家大忌,我看可以军部名义发封军令,让岳雨都督相机而动。”

白女很直接地否定道:“如今我方一动不如一静,现在敌我混杂不清,无论我方有何举动,对西北只会乱上添乱,反不如静观其变!”

菊似乎有些想不通:“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吗?”

白女看了看她,反肯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

其他两人有些不理解,辛天远到是明白,赞同道:“此局我们后知后觉,已经输了对方一筹,既然如此,不妨让他们加深一些信心。得意之下必有人忘形,到时情况又将不同。何况我们已经散布了这么多流言,那首‘日均分’的童谣不攻自破,对方想借谣言起事已不可能,军权在我方手中,若无舆论支持,他们顶多就是折腾一番。”

吴武也恍然大悟,拍掌道:“不错,不错,池静心之死,我们越是平静,他们就越是心虚。他们阴谋反对陛下也非一日两日,此刻就算想回头也不可能,心虚之下一定会挺而走险,比之我们现在被动应对要好不少。”

菊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真弄不懂这些人,好好的官不做,非要和陛下作对,难道真不知死字怎么写吗?”

白女淡淡的说道:“无论陛下还是他们,所争不过权利,陛下从学说思想到选拔官吏,全方位的压迫他们,若他们不反抗,只会最终湮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菊感叹一句:“难道他们就不知退一步?”

“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谁都没有退路。陛下不会改变初衷,而他们也无法舍弃他们的理念。要想能够共存,除非陛下接纳他们。”这个问题吴武替白女回答了,话语中充满感叹,心中却是想起池静心的那番话,也许他反对陛下有私心,但更多的是因为陛下毁灭了他们的信仰。

菊摇摇头,凭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要让陛下接纳他们,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何况自古以来,涉及到这种权力分配,就是亲生父子都没道理好讲。为权力,舍得一身刮的人是大有人在。

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菊站了起来:“我先回宫去,有事通知我!”

白女点点头,吴武和辛天远也跟着离去,很快屋中就只剩下白女一人,她的目光在一张地图上梭巡,最后停在大散关那里,伸出玉手摸了摸地图:“有意思,区区一个大散关,却成了胜负的关键,希望陛下这次不要让我们失望才好!”

第十四集

第十三章 莫名所以

风卷雪落风沙,鏖旗猎猎大散关!

西北名关,两川门户大散关上,墨人站于城楼,静静的望着关下的蒙古铁骑!

此刻已经是黄昏,天色暗了下来,一些淡淡的青烟薄雾升腾在崎岖不平的沟壑之中,如一条轻轻的围脖,缠绕着千沟万岭,朦胧中带着丝丝的杀气。大群大群的骑兵,若幽灵一般的出现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无声无息,带着一种摄人的诡秘,停驻在山坡顶处,黑压压的一大片。

他们穿着皮甲或者铁甲,胯下的战马虽不算雄俊,但却精神极好,安静沉着,几乎看不到战马做出什么不必要的动作,长枪马刀挂鞍,弓箭短刃随身,战士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硬要说的话,那就是一种冷漠,一种如同雕像的冷漠。

战场之上很安静,除了偶尔的几声战马打鼻,听不到别的什么杂音,但却有一种沉闷窒息的压力在空气中回荡,那种让人想起死亡和杀戮的心悸就像一块骨头死死的堵在喉咙口,让大散关上面的战士感到极为不舒服,很想喊出来缓解,城头之上也弥漫着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空压。似乎天地之间突然掀起一场肃杀,整个空间都转变成刀光剑影,无形却实质存在的战场威压,让人心神抖动,神思不属!

这是一支百战骑兵,精于野战!

墨人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只是他心中并无多少担忧和害怕,大散关此刻驻军接近十万,而且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区区十万人就想克散关。真不知这些蒙古人是傻还是笨。

蒙古人突袭大散关的举动突然而迅速,以至让所有人都反应不及,沿途几个重兵关卡在没接到任何命令的情况,固守关寨,让蒙古人突进到大散关下。蒙古此举虽然凶猛。可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是兵进绝地。前有关卡雄兵,后有追师猛将,若不能突破大散关,当大军合围。

必将全军覆没!

没有人能弄懂成吉思汗想做什么,包括墨人。他在接到蒙古人到来后就一直在城楼上观察着。相比于这些杀气腾腾地蒙古铁骑,墨人反到更担心赵昀的情况。

自从温泉馆刺杀案发生后。墨人和副将师义就成为三卫军将领的眼中钉。因为他们的失职,因为他们的玩忽职守,导致奸细混入大散关,发生这件惨事。又因为此事要保密地原因,大散关守军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友军突然对自己不友善起来。双方也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这也分散了墨人大部分精力。一直到蒙古兵临关下。

不过这些摩擦和纷争,毕竟是宋军内部的一种怄气行为,此刻面临大敌,就算不能同心协力,但共同御敌还是没问题地。所以此刻墨人并不担心蒙古人,大散关百年经营,虽然南面关防略略逊色于北面,但也绝非一般的雄关可比。

“墨人将军,冷牙总管让我转告你,若有需要近卫亲军可以随时增援!”不知什么时候索无常出现在他旁边,神色中带着一种亲善。

墨人收回目光,转过头去,很是感激的说道:“多谢索大人居中协调!”

索无常微笑表示不用,加了一句:“陛下情况大好,都风南大人估计这两日就会苏醒!”

又是个好消息,让墨人倏然振奋起来,举眼看看远处的蒙古人,突然举手拍打着墙壁,高声唱了起来:“巍巍散关,亲亲我家,滚滚尘土,悠悠我墓!朗朗乾坤,男儿热血,浩浩天恩,佑我散关……”

开始只有他一个人唱,随即越来越多地人加入其中,肃穆森严的大散关上冲荡着雄浑古朴地战歌声,一种难于述说的悲壮和决心,沸腾涌出,就像远处万古长存地秦岭,雄美中带着不容抗御的威严,一切的肃杀都被清扫的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挥斥长空地浩然之气!

仅仅一首战歌,蒙古人精心摆出地压迫阵势不攻自破,此刻没有任何一个战士对下面的敌人感到害怕,留下地只有无尽的战意。

战歌响起片刻,关下也响起悠扬凄厉的牛角号,大摆造型的蒙古骑兵随即动了起来,像一股股缓慢流动的小溪,逐渐的消失在暮色中。

这一回合,宋军胜了!

……

夜幕降临,蒙古大营中却是一片安静,看不到任何灯光,连人影都见不到,看上去非常散漫,但却没人敢轻易来骚扰这里。

隐伏在暗中的弓箭手,可以消灭一切靠腿行动的物体。

而作为核心的中军大帐,更是警戒森严,泼水难进!

“赵昀未死!”

中军大帐中,成吉思汗望着耶律楚才,烛火投在他脸上,显得明暗不定。

耶律楚才先看看一脸愧色的镇海,然后才谨慎劝道:“事情本来就在两可之间,况且建康也有消息来,那边谣言四起,各方势力互相纠缠,听说连金国都有意插手,我看还是按照商定之法,散布一些消息,甚至透露一些重要机密,让建康乱起来,

军南下,分散突围,来年再战!”

成吉思汗未置可否,镇海却反对道:“就算赵昀未死,我们也无需害怕,我等攻城器械已经完备,况且四王子另有安排,说不定我们还能反败为胜,重创宋军。”

耶律楚才的目光露出明显的反对,口张了张,却瞥见成吉思汗的脸色,想了想,还是闭口不谈。

镇海见耶律楚才没有接话,小心的看了看,转而对成吉思汗说道:“还请大汗决断!”

成吉思汗神色无风无浪,很是平淡,双眼抬起,微微扫过这两个心腹,又收回去,淡淡的说道:“楚才,你之方法虽然保守。我方虽仍难免失败,可是却可保存大部分实力。”

耶律楚才眉头一扬,知道成吉思汗还有下文。

“镇海,你之方法实为顺我之意,却无己见。下次这样的话,不要再说啦!”

镇海俯身应是!

成吉思汗评点完两个心腹的意见。沉吟片刻,才无奈说道:“这些日子我不断反思这次大败地原因,多少有些醒悟。别人都说我铁木真战无不胜,可我自己知道。我一生失败的大小战斗不知有多少!”

耶律楚才有些听不懂了,看了看镇海。发现他也是茫然望着自己,无奈下。只好转而说道:“大汗过谦,大汗胜战不知凡几,征服了无数敌人,除了昔日十三翼之战外,也只有现今利州之战落在下风。那有大汗说的如此严重?”

成吉思汗的眼中似乎有了笑意:“你是这样认为的吗?在来利州以前。我和你想法一样,认为战斗就是消灭和打败敌人。

依靠战斗什么都可以获得。就是因为这样我和合撒儿杀了异母兄弟别克帖儿,因为这样,我在家里竖立起自己地威信,也让自己变的孤立,但母亲却告诉我团结地重要。我娶了蒲儿帖,却在敌人前来偷袭的时候,抛下她独自躲了起来,让她被敌人掳走。后来还是靠义父和义兄出兵帮我,才抢回自己的妻子,但我却吞并义父的部落,杀死了义兄,获得整个大草原。我以前受了巫师阔阔出地挑拨,要杀弟弟合撒儿,母亲劝阻了我,但我还是故意慢待合撒尔,让母亲因为忧郁担心而快速老死。后来我才知道,阔阔出居心险恶,故意挑拨和我亲人之间的关系。

我曾经养了一只雕,有一次我带它去打猎,来到一条清澈地小河边,我感觉口渴,想喝水,可是这只雕却一次次将我手中的清水撞掉,我很生气,就在它再次飞来地时候,我拔刀杀死了它。看着它死在我面前后,我却感到不解,于是顺着上游寻去,我方才发现,原来上游水潭边,一条毒蛇死在里面,毒涎流出来,整个小河里面都有毒。雕飞的高,所以看的见,我站的矮,所以看不见。我厚葬了雕,并发誓从此后再也不轻易动怒,一定要弄清事情真相后才处置,可我却没有做到。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你们说,我失败地战斗还少吗?”

耶律楚才和镇海面面相觑,这个问题不好答,若将人生也比做战斗地话,成吉思汗的确失败了许多次,老婆都怀了别人地孩子,这样的人生不失败,谁失败?可统一整个草原,西征万里,这样的功绩也是前无古人的,这样的人生不成功,谁成功?

见两个人都不说话,成吉思汗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以前的时候,母亲和我说起,说人老后,就喜欢想起一些从前的事情,她还告诉我,她很想我的父亲也速该。我父亲是被塔塔儿人毒死的,后来我为他报了仇,可我母亲却并不感觉快乐,反到很想念我的父亲。我当时不明白,认为战胜敌人就已经是最大的快乐,何必还要想那些东西?可我现在却很想念我的母亲,想她带着我们几兄弟艰难度日的情景。你说人在得意后就忘记本来,是不是也是一种失败?”

被问到的耶律楚才一时想不到如何接话,过了片刻才无奈的说道:“这个,大汗心胸宽广,拥有广大的草原,何必为这些小事烦恼?”

成吉思汗望着他,若有所思,过了片刻才低沉的说道:“你和镇海都是我身边少有的明白人,其他人冲锋陷阵可以,但要让他们明白胜负之间的道理却很难。此次利州大战,我率领的军队有三十万,比我消灭花剌子模的人还要多,可结果却是如今这个样子,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这个问题已经被几次提及过,耶律楚才和成吉思汗两人也多次交换过意见,此刻听到提及,耶律楚才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宋军严阵以待,器械犀利,我军准备不足,措施失当!”

镇海也说道:“赵昀此人才能不凡,比之金帝强了数倍,宋军主力顽强,不逊色于我,加之情报失误,导致如此!”

成吉思汗面色古怪的看着他们,眼中的神色很不满意,但却没说他们。叹息了一声:“你们还是害怕我会怪罪你们。其实此战之败,你们说

原因都只是表面原因,最重要地原因是我们都太骄傲自己的对手,我。察合台,窝阔台。都是如此,但我们的对手却是异常重视我们,多方设谋,激怒诱惑我们自投陷阱。我西征花剌子模。他们将军队收缩到一个个城市里面,结果却被一一击破。占领了广大领土。和西夏贺兰山一战,杀的他们再度俯首称臣。军威大震。

和宋军在临洮一战,虽有损失,却更增我军骄气,认为宋军不过如此。当宋皇赵派出那个窝囊使节后,更让我觉得他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以至在骄傲之下,一怒攻进利州。其实现在仔细想想。从宋军让出巩州后,我们就一直是被赵昀牵着鼻子走,我们的每一步行动几乎都在赵昀地算计下,他针对我们设下天罗地网。你还记得阿刺海别吉的那封信吗?”

耶律楚才想了想,点头表示记得!

“她在信上要求我们快快离开利州,不要和宋军纠缠,并说自己在大散关很好,不要挂念她。当时我没想清楚,以为她就是让我们撤离,但我后来仔细想想,她应该是想告诉我,从大散关这边离开,才是唯一地生路。”

帐中两人惊讶的嘴都合不拢,大散关为天下雄关,从这里离去,没弄错吧?

成吉思汗对他们的惊讶视若无睹,眉头也深深皱起来:“我感觉的到,如果我南下突围地话,很可能就又中了赵昀的算计。”

耶律楚才也不是愚笨地人,顺着他这话想了想,猛然大震,连声说道:“是啦,派到南边的探马不出十里必无消息,特别是进入成州地探马,没一人回来。反到大散关这边的通信未受多大影响,当时我还以为这是虚者实之,可听大汗这番言论,想必他们是故意如此。难道他们想在成州围歼我们?”

镇海外交行,可考虑军机就有些逊色,不过他也算明白,南下是条死路,而北上方能有些生机,这和他的想法一样,不禁有些窃喜。

“不妥,不妥!”耶律楚才突然连连摇头,“公主在那封信上提到赵对击败我们信心很足,况且大散关以及周围聚集了近二十万宋军精锐,我们从这里突围,似乎更不可能。”

成吉思汗微微一笑,很是高兴的说道:“不错,你也想到啦,不过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做!”

“大汗难道有方法?”

“明日攻打大散关!”

“啊……”

耶律楚才真的弄不明白啦,这算什么方法?今日只是试探一下,大散关上面地宋兵士气高昂,丝毫没有受到赵昀之事地影响。虽然停留凤州期间,制造了不少攻城器械,可凭借这样的器械攻克大散关似乎毫无可能。

如果战事拖延下去,四面宋军一合围,跑都没地方跑,这算什么生路,绝路还差不多!

想到此处,他偷偷看了看成吉思汗,发现他地神智还算正常,心中就有些闹不明白,今日的成吉思汗给人的感觉和昔日完全不同,特别是那番感叹之言,让人颇感意外。眼角余光突然扫到成吉思汗的发辫,却猛然惊觉,原本还是花白的头发,已经大半变成白色,只剩下少许黑丝搀杂,看上去就像个迟暮老翁!

难道大汗是年老糊涂?

这个念头在心中闪了闪,又湮灭下去。

大帐中很安静,没有人说话,直到成吉思汗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望着两个各怀心思的亲信,淡淡吩咐道:“楚才,你把那边的东西准备好,随时执行计划,镇海,你联系建康,告诉他们,赵昀死了!”

这个命令虽然下的很突兀,但两人反到没先前的惊疑,齐齐站起领命!

“出去吧!”

耶律楚才和镇海抚胸退出!

出了大帐,镇海拉住耶律楚才,大惑不解的问道:“大汗今日到底什么意思?”

耶律楚才自己也很糊涂,想了片刻,才说道:“大汗告诉我们那些往事,可能是想激励我们无需为一时的失败沮丧,应该要目光长远。”

镇海想了想,还是感到不可理解:“我看大汗似乎有很多感叹,如今大战在即,乌图合撒尔大人应该多劝劝大汗,一切以战事为重!”

耶律楚才点点头,没接话,镇海也没再多说,两人在帐前告辞,各自离去。

投望远处,黑魅魅的大散关就像一头拦路的恶虎,不动而有威!

真能攻克大散关吗?

收回目光,耶律楚才的心头沉甸甸的,他忽然发现,自己对此战失去了信心,这个利州就是一个囚笼陷阱,无论己方如何挣扎,结果却是绞索越扯越紧。

这一战,蒙古真的有希望吗?

第十四集

第十四章 赵昀醒了

大散关内,杀气纵横,寒风哮喘,冷冽扫人,大批的战士严阵以待,冷飕飕的等待着蒙古人的到来!狂扫的烈风卷起无数的细沙飞落在战士的衣甲脸面之上,发出梭梭轻响,轻微的刺痛中,带起阵阵肃杀,一股喷涌的战意犹如实质的横空而出。

关下的远处突然出现一名黑衣黑甲的蒙古骑兵,随即大批的彪悍骑兵奔涌而出,冲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土坡上,远远的看着巍峨耸立的大散关,其他骑兵四散而开,将这个土坡围了起来,只留下一个黑甲将领和十多名亲卫。

这个土坡高度适中,恰好在弓弩投石范围外,就连宋军火炮未有计算,估计也很难到达这里。有经验的将领一看这阵势,就知这是蒙古的战场指挥所在。

这名黑甲将领看了片刻,四边的沟壑中突然传出隐约的号角声,由低到高,逐渐尖利,传达着隐秘的沟通信息。黑甲将领随手拿出一支超大的号角,举在嘴边,呜呜吹响,声音凄厉而刺耳,带着一种难于表述的魔力,瞬间就让战场上笼罩了一层兵戈杀气,让关上的宋军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一股热血上涌,只想大声喊叫,以宣泄这种压力。*

大散关内的宋将也倏然紧张起来,不住的走动着,呵斥着,但是宋军战士的呼吸声还是逐渐粗重,原本清晰的双眼开始变红,一种压抑不住的暴虐**从心底最深处翻滚了上来,恨不得就此跳下关去,冲入敌人阵中大杀一通,以缓解心中的杀气。原本严密的关防出现轻微地骚动,不少战士离开掩体,想冲上城楼,惹的带队将领连连怒骂。吼叫,让这些战士清醒过来。

宋军原本就高昂的战意被这种杀伐之声引发,竟有不可收拾之势!而此刻出现的那支蒙古队伍丝毫没有攻城地打算,仍然森森而立,冷冷的看着关上城楼,无声无息。

墨人看了看远处,又看看关下的部下,不仅皱皱眉头,这支蒙军很擅长利用心里作战。或者说情势作战,他们总是喜欢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样,但却能十分有效的影响战士的士气和军心。三军之要,士气为先!士气三鼓而泄的道理兵书上早就言明,可是过满则败的道理。却非人人能懂得。

“有意思,我到想看看你还有什么本事!擂聚兵鼓!”

一种急切的雄浑鼓声响了起来,应和着凄厉刺耳地牛角号声,那种杀伐之音被迅速压了下去。*原本被高昂战意激的热血上脑的战士神智一清,下意识的就按照鼓声的要求聚拢队伍。只是士气多少受了点影响!

恰在此时,大地发出剧烈地颤抖,马蹄雷动之音震的耳膜生疼,片刻之间,从远处千沟万壑中涌出成千上万的黑甲骑兵。开始还是三五成群的散兵阵列。随即却在冲锋过程中汇聚成数道奔腾地洪流,随即发出齐声的呐喊。仿佛滔天巨浪卷向大散关,声势骇人,让城楼上地宋军蓦然紧张起来!

从他们冲锋到大散关距离,不过几里之遥,如涛似浪,横扫惊空的铁骑洪流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冲杀过来,就像一张黑色的地毯,转眼之间就填满了众人的视线,眼中只有这些奔腾地黑色。又是数声牛角号声,原本汇聚到地一起的骑兵突然分开,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散布到大散关外的各处土坡平地,奔涌的洪流嘎然而止,原本光秃的四野多了一片片的黑色草地,举目望去,黑压压的不着边际!

由分散到聚合再到分散,由剧烈的运动到安静的站立,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勉强,一切都是如同呼吸般的自然,犹如一场盛大的骑兵表演,眼花缭乱之余,也让人暗生寒意,心悸不已!

随即无数的牛角号声响起,一支连头带面全身披甲的骑兵缓缓从战阵中前出,高高的九尾白纛大旗下,一个全身金甲的老骑士慢慢的向前移动着,披着一件黑色的貂皮披风,神情淡然而镇定,身后簇拥着一大群的蒙古将领,旄旗招展中,一股凛凛威风迸涌而出。**这支队伍不紧不慢的上到指挥的土坡上,最先出现的那名黑甲将领微微一抚胸,策马让开,将指挥的大权交了出来。金甲将领来到土坡的最高处,看了看远处的大散关,微微一颔首,高举的九尾白纛大旗猛然落下,深深的插入土坡之上,以此同时,几声特别悠扬的牛角号声在土坡上响起,随即整个军阵中到处传扬着悠远豪迈的牛角号声,冲天的杀气,如山的威严,激扬于天地!

如此威风,如此豪情,不是成吉思汗是谁?

成吉思汗望着大散关,脸色无悲无喜,手一伸,一支缴获的宋军望远镜就拿到手中,放于眼前了望了片刻,才轻轻放下,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战场的空气,神情突然振奋起来,如鹰隼的双目中也燃烧出炽热的神光,一种灼灼燃烧的斗志就像突然亮起的火把,让周围的将领没来由的心情高长,士气大震。*

“还是这里舒服!”

萧瑟肃杀的战场寒风吹过,卷起他的几缕长发,让他看上去突然有了一种别样的威严,很难形容这种气质,就像一只正散发着光热的火炉,虽然没有任何语言,却让人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温暖,但若想进一步靠近,却又将被烫的遍体鳞伤。

距离可以产生威严也可以产生疏远,但有一种人似乎天生就带有一种领导者的风范,让人一见就感觉难忘。成吉思汗无疑是这种人,他此刻仅仅说了一句话,却让原本还有些坎坷的将领瞬间平静下来。望着坚固高大的雄关,再无半分担心和疑虑。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一声令下,他们也将义无返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无论战斗的意义何在,能和这样地对手交战,本身就让人兴奋。楚才,你说是不是!”

一身戎装打扮的耶律楚才没有回答,望了望四周,策马靠过去,小声的提问道:“大汗,今日是否攻城?”

成吉思汗没有回答,只是淡淡的望着大散关。神情自信而泰然。

不知为什么,看到他地这幅表情,耶律楚才的心情也瞬间平静下来,顺着的他的目光看着大散关,神情也变的不焦不躁。

他们的这种表现也影响到其他人。所有人都没了那种大战来临的紧张感,仿佛他们只是来参加一场宴会,而不是要来生死搏杀。

一种轻松淡定的气氛笼罩了整个土坡,所有人都感到原本有些僵硬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那种只想冲上去地厮杀一番的莫名冲动也逐渐消弭于无形,剩下的。只有一种强大的自信,一种可以粉碎顽石,截断深水的豪迈!

这种士气心情地转变没有半点勉强,一切都是那般的自然平和,在不知不觉中。**所有人都变的信心十足。豪迈中也透着冷静,这也许就是成吉思汗的战场魔力所在!

他属于战争。也只有战场才能体现他地价值!

数万人的队伍就这样静静地停在关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散关上的宋军士气逐渐低落下来,随即变的有些懈怠,懒散,很多人都开始认为这些蒙古骑兵是不是又和昨天一样,摆出阵势唬人来着。

连他们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