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仙女-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下的小周氏见此,莫名其妙的同时,心里开始忐忑不安起来。莫非自己理错了意,杨夫人并不想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孙子。
想到这里,小周氏心中一慌,忙开口道:“夫人您若是不愿意,就当老身没说,老身也知道我们之间门不当户不对的,我们朱家的确是……”
从震惊之中过神来的杨夫人闻言,连忙抬手阻止道:
“老夫人,此话差矣,你家文才,以后进了青松书院,两榜进士可是板上定钉的事,你又何必妄自菲薄。我看你家文才不但一表人才,而且礼数有加,又懂得孝顺老人,可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小周氏心里一喜,兴奋异常道:“那夫人的意思,答应这门亲事了?”
杨夫人笑容勉强道:“那是当然,我瞧着明日就是好日子,我们就在明日下小定吧。”
“这么急?”小周氏笑意一顿。
“怎么,你不是希望快点把这事落实?”杨夫人不高兴道。
小周氏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连摆手。
杨夫人听着外头又响起了动静,忙给一旁的翡翠使了一个眼色。
翡翠会意道:“奴婢在这里恭喜老夫人了,时间紧迫,老夫人还不快点回去,抓紧时间准备准备。”
小周氏虽然不知道杨夫人为什么如此爽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但是还是兴高采烈的道:“姑娘说的是,那老身,就此告辞了。”
杨夫人把小周氏送到门口后,就转身往书房走去,一路上还为刚才听到的消息震惊不已。
旱灾!
南方竟然将要发生旱灾?!
心事重重的杨夫人前脚刚踏进书房,头顶便传来杨县令的焦急声:“夫人,你马上收拾一下,我们明天就出发进京。”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李秋儿家里。
李老爷子回到家后,把家人召集后,第一句便是:“我们立刻把行李收拾好,今天就出发进京!!”
第九十章 事成
就在杨县令与李老爷子分别与家人商议进京之时,此时京城北街,梧桐胡同最里边的一间小院里却响起了一阵欣喜的笑声。
“暗一,此次你的任务完成不错,以后就由你贴身保护少爷!”四爷李沐风难掩激动的起身,伸手拍了拍一身黑衣装扮的暗一。
看似不重的拍击,却让黑衣人暗一,发出了一声闷哼,李沐风笑声一顿,疑惑道:“你受了伤?!”
暗一点了点头。
李沐风见此,神情立马变得冷峻道:“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暗一似乎丝毫不受李沐风情绪的感染,语气还是一如往常的平淡中带着些许的尖利道:“奴按照当初主子您的吩咐,从陆川县离开后就赶赴府城,正想寻个能见光的身份接近少爷,只是没想到,少爷刚离开书院,就被一群黑衣大汉追杀,奴只好现身阻止黑衣大汉,创造机会让少爷一个人先逃了。”
想不到这卫家竟然还有仇家?!
李沐风心中一震,开口道:“后来呢?你又是怎么找到少爷的?”
“奴摆脱这群黑衣大汉后,便寻着少爷逃离的线索,一路追赶,后来在离连云港码头不远处的一家客栈门口的马车里,发现了少爷。”
暗一说到这里话音一顿,黑布中显露出的眼睛闪过一丝惊慌,踌躇一会儿,才继续道:“后来那群黑衣大汉再没有出现过,奴,便带着少爷一路东躲西藏的进了京,只是,自从奴在马车上见到少爷起,少爷就一直昏迷不醒!”
越听越惊的李沐风闻言,大怒,拍案而起道:“少爷为何会一直昏迷不醒?”
暗一眼球缩了缩,声音隐约带了点害怕道:“奴也不知情,奴曾想找个郎中大夫看看,但是奴又怕那群黑衣人会因此找到我们,奴已经受了伤,所以不敢冒险。”
砰地一声,暗一忽地双膝下跪,低头道:“奴延误了少爷的治疗,请主子责罚!”
李沐风恨恨的瞪了暗一两眼,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你救了少爷本就立了大功,遇事还能如此沉着缜密,更是难得!何罪之有!”
李沐风转身一边往外走,一边开口道:“你放心吧,我赏罚分明,以后你就可以退去这身黑衣,正大光明的活着。”
屋内的暗一闻言,身躯一颤,啜泣道:“谢,主子大恩!”
李沐风去客房看了一眼暗一口中的少爷,实际却是被误掳走的李秋儿的哥哥李文,见其呼吸平稳,脸色红润,既不像得病之人也不像中了毒,心中纳闷不已。
神情焦急的李沐风犹豫了一下,俯下身子,用手推了推静躺不动的年轻人,试探的开口道:“天赐,天赐,你醒醒,我是舅舅,你醒醒!”
李沐风等了好一会儿,得不到回应后,正想吩咐外面的人去找大夫,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既然有人想要卫家绝后,那此时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反正只要人活着,就能承袭爵位,想必上官夫人对于这意料之外的结果更加满意才是。
李沐风脸上的担忧焦急之色慢慢退去,转而浮现一丝阴冷。
其转头冷漠的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年轻人,转身往外走去。
李沐风出了房门,吩咐暗一继续保护李文后,便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出了北街,往东的方向赶去。
李沐风到了东街后,便把马车停靠在外,徒步沿着官道往东街住宅区,也就是京城的达官贵人的居住之地走去。
一炷香后,其来到了门前牌匾上挂着威远公府的国公府面前,微微抬头看了看摆坐在大门前左右两边的石狮子,便快速的转身拐到了国公府的角门前,轻轻的拍了拍门。
一会儿后,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从中露出一个小厮的头颅。
李沐风连忙抬头一看,见不是自己熟悉的面孔,眉头微微一皱。
守门的小厮都有一套察言观色的本领,见此,其拿眼上上下下的打量了眼李沐风,见其只是一身商人打扮,冷哼一声,正想关门。
却觉眼前金光一闪,其连忙眨了眨眼睛,定睛一看,只见一片金灿灿的金叶子正摆放在自己面前,其连忙探出双手,一把夺过后,放在牙上,使劲一咬,瞬间发出一声疼痛却快乐的哎呦声。
验明真假,小厮小心翼翼的把金叶子藏好后,一边把角门开到最大,一边对李沐风点头哈腰:“这位大爷,请问您想要找谁,只要您说得出名字,小的就能把他找出来,带到您面前。”
对于这种见钱眼看的下人,李沐风虽然不大放在心上,可是被这种人藐视却是他不能容忍的,只见其浅笑道:“我也不找谁,你帮我把以前守门的老马叫出来就行。”
小厮一听,心里更是不屑,原本见李沐风出手那么大方,其要找之人必定是有头有脸的管事头目啥的,却想不到却是一个看门的糟老头,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小厮心里虽然瞧不起,不过还是响亮应道:“没问题,您稍等,我一会就把人给您见过来。”
小厮说完后,随手把门关上。
李沐风在外等了一炷香后,才见大门重新打开,李沐风定睛一看,开门的正是自己的熟人老马,其紧绷的神经缓了缓。
正值休假,在家享乐的老马被小厮叫唤过来后,原本是一肚子怨气的,可看清眼前之人后,其神色立马变得郑重起来,其抬头往外看了看,见街道两边没有来人后,才快速的把李沐风往内一拉,砰地一声把门关上。
老马站定后,小声道:“这几日正是非常时期,多有怠慢,还请四爷莫怪!”
李沐风摆了摆手,俯身,贴着老马的耳朵,轻声道:“你替我转告夫人,就说大事已成,明日老地方见。”
老马虽然不知道这大事所指何事,但想来也与府上的承袭爵位有关,其点了点头,道:“四爷,可还有别的要事?没有的话,您赶快离开吧,今个儿族长已经带人住了进来,夫人交代我们做事万事小心。”
事情竟然如此紧急,看来这所谓的族长恐怕与自己的假外甥郭天赐被追杀一事,必然脱不了关系。
李沐风正想告辞离开,可转眼看到刚才的小厮正好要走过来,李沐风左边的嘴角往上一斜,出声道:“老马,这守门的小厮可是能干得很,你可要多多栽培才是!”
老马听到李沐风在‘栽培’二字处加重了口音,立马知道是这小厮得罪了这魔人,其了然的给四爷使了个眼色,开口道:“打扫马房的小吴有事请了假,正好让他前去顶替,不知四爷您意下如何?”
李沐风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第九十一章 时机
就在老马转身往上官夫人的朝阳苑赶去时,一个人影,从离门房不远处的一棵大树闪了出来,其往老马离去的方向看了看,便也疾步匆匆的往招待客人的明悦院赶去。
老马到了内院门口,脚步停了停,待气息稳定后,才举步上前,对着守在月亮门两侧的两个老妈子行了个半礼。
守门的老妈子自是认得老马的,虽然老马干着守门的差事,但是他媳妇上官嬷嬷可是夫人跟前一等一的红人,两位妈妈连忙闪身避开,左边的郭大娘嘴里直嚷嚷道“使不得,马大哥,你有事,尽管吩咐,你何须如此客气。”
右边的邱大娘迎合道:“就是,只要你在上官嚒嚒面前替我们多说两句好话就行。”
老马闻言笑了笑道:“一定,一定。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两位妈妈帮忙通传一声,我找我家内人有急事!”
老马话音刚落,郭大娘就响亮的应道:“那马大哥你等等,我这就把上官嬷嬷给你找来。”
邱大娘看着一眨眼就不见人影的郭大娘,嘴角撇了撇,小声嘀咕道:“马屁精,一有好事,跑得比谁都快!”
一炷香后,穿着打扮得体端庄,却又不失其下人身份的上官嬷嬷便跟着郭大娘到了月亮门。
老马向上官嬷嬷点了点头,往外走了几步,待离守门的两个大娘有一定距离后,才站定。
后面的上官嬷嬷从后面跟上去后,小声道:“有事快说,夫人这几日心情不好,我不能离开太久。”
老马转头看了眼身后,见守门的那两人都规规矩矩的站立原地,其才俯身道:“四爷来信让我转告夫人,说大事已成,明日老地方见。”
闻言,上官嬷嬷心情一荡,眼里眉梢都浮现出笑意来,看来老爷的私生子已经平安到京,其顾不得与老马言语,便兴奋异常的回转了内院。
上官嬷嬷跨过月亮门,转过回廊,经过荷花池,才到达朝阳苑的门口,守门的两个仆妇见此,连忙低头行礼。
她们只感觉到一阵风从身前飘过,再抬头时,上官嬷嬷已经进了上官夫人的卧房。
上官嬷嬷进来时,卫夫人正端坐在书桌前抄佛经,上官嬷嬷把在屋里的丫鬟赶走,把房门关上后,才移步到书桌前,拿起砚台边上研磨的物事,一边磨着墨,一边开口道:“小姐,郭天赐到京了。”
正写着忍字的卫夫人,闻言笔一歪,差点把字涂黑,其嘴角挂起一丝微笑,悠悠道:“算着日子,也是他该到的时候了。”
不同于朝阳苑的云淡风轻,明悦院的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头,听了刚才那位躲在大树后偷听的下人的回话后,有点心焦气躁,其挥手示意下人离开后,自己一人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喃喃自语:“这个上官氏究竟又要玩什么鬼把戏?!”
第二天一早,卫夫人在大厅交代完事情后,正想出门,却不料院门外忽地传来一阵吵杂声,上官嬷嬷正想出去开个究竟,其中一个守院门的仆妇连滚带爬的闯进了大厅。
卫夫人眉头一皱,什么时候这粗使婆子也可以进厅堂了。
上官嬷嬷扭头瞄了一眼卫夫人的神色,二话不说,上前左右开弓,直接甩了擅闯进来的仆妇两个耳光后,才开口喝斥道:“没有夫人的吩咐,你一个连等级也算不上的粗使婆子竟然也敢进厅,若是说不出一个适当的理由,十个板子,都是轻饶了你的。”
从被甩耳光中回过神来的仆妇闻言,心里哆嗦,直接瘫软在地,想起那骇人的消息,其才重新振作精神道:“夫人,刚才有人来报,说族长带了一群的族人,正往老夫人的尚喜堂赶去,他们说,族长打算今天就把恩才少爷过继到老爷名下!”
仆妇说完,一边磕头,一边哀求:“奴婢也是听了这消息后,着了慌,才一时乱了规矩。夫人饶命!”
上官嬷嬷转头看了眼卫夫人,见其没有什么表示后,扬手道:“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顶着,我们国公府家的事,哪需要你一个下人来操心,来人啊,把她拖出去,重大十大板子!”
等下人把那个仆妇拉走后,卫夫人才站起来,肃穆道:“嬷嬷处理的极好,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卫家以军功立家,更要看重规矩,所以”上官夫人环视一圈厅内的仆妇,威严道:“以后,若还有人再犯,板子数再加一倍!”
此时的尚喜堂,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正端坐在客厅上首,俯视着一群来势汹汹的族人,朗声道:“族长大人,您招呼不打,就把族人召集到我这里,何意?”
族长自顾的走向前方,坐在上首右边的位置,冷笑道:“弟妹,我是何意,您就不用装糊涂了,把恩才过继到已故的圣刚名下,这事,早半年前就已经跟您提了,可您一拖再拖。”
族长语气越来越快道:“现在,连陛下都已经追封圣刚为国公了,眼快这袭爵的期限也到了,可你还不点头,难道你是想我们卫家这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基业,就此毁于你一人之手不成?”
“你糊涂,我这个做族长的却不能跟着胡闹!”族长一拍桌子,一字一顿道。
卫家的老封君诸葛氏对于族长咄咄逼人的气势,却是半分不为所动,其淡淡的开口道:“这承袭的期限不是还有三天吗?怎么,族长大人,难道你连这三天都等不及了?”
“你都说了,这袭爵的期限只限三天,可恩才过继的事,还没操办呢?我们是名门望族,过继一事都要按着老祖宗的规矩行事,真正操办起来,三天都不够!”
“族长大人,谁说我家就一定要过继?”族长话音刚落,外面就响了卫夫人的声音,大家往外一看,只见卫夫人正一脸从容的从外面走进来。
上首的老封君看清来人后,便开始闭目不语。
族长闻言,讥讽道:“怎么,侄媳妇,你又要跟我说,我大侄子那身份未明的私生子了?”可惜,他命不好,还没到京城就被自己派人灭了口。
卫夫人给老封君行了礼后,才接话道:“我不管他什么来历,我只知道陛下说过,只要是我家相公的骨血,就能袭爵!”
族长看着自信从容的卫夫人,心中一顿,莫非圣刚在外面还有其他私生子不成?!其摇了摇头,立马否决这个荒唐的念头,其斜睨了眼上官夫人,开口道:“且不说你口中的私生子是否是圣刚的骨血,就算是,可为何拖了半年,其还迟迟没有现身。”
卫夫人淡淡的回了一句:“不是不出现,而是时机不到。”
“时机不到?!我告诉你,不管你时机到,还是不到,若是今天他还未现身,那么我就以族长的身份立马把恩才过继到圣刚的名下。”
PS:大家国庆快乐
第九十二章 滴血
“呦!卫族长好大的口气!”
族长话音刚落,厅外就走进来两位美男子,正是刚从陆川县归回来的诸葛傲云和上官靖。
刚才出言讽刺卫族长的正是诸葛傲云,只见其快步走到卫族长面前,脸上的微笑瞬时一收,温怒道:“你以为我们上官家和诸葛家的大人都上了战场,我们祖姑奶奶和表叔娘就没人替她们撑腰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是吧?”
上官家和诸葛家与卫家一样都是以军功立家,三家的老祖宗是同一战场拼杀下来的老战友,为了巩固三家的同盟关系,诸葛家老侯爷的姐姐嫁到了卫家,也就是如今的老封君。而上官家老侯爷则把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如今的卫夫人,嫁给了卫家的独苗,卫圣刚。
可惜的是,因为卫圣刚要常年征战在外,所以卫夫人未能替卫家产下一男半女,而卫圣刚也只纳了一个妾,也就是为其生下一位女儿的梅姨娘。
诸葛傲云一语戳破卫族长的心思,若是上官家和诸葛家的两位侯爷在京,就算是给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如此轻狂。
其撇了撇眼前的少年,冷笑道:“不用拿你们上官家和诸葛家来压我,我只是就事论事,再说了,这是我们卫家,族中之事,更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你……”诸葛云闻言被气得,一时想不到言语反驳,只能怒视着眼前这可恶的老头。
而上首的老封君一听到诸葛傲云的声音,那一直紧闭的双眼刷的就睁了开来,当其目光扫描到诸葛傲云的身影时,其脸上马上流露出慈祥的神色,老封君看着诸葛傲云正气鼓鼓的与卫族长大眼瞪小眼的,较着劲,扑哧一下,笑出声道:
“你这孩子,和那莫相关的人生什么气,小心气坏了你的身子,快到祖姑奶奶这里来。”
诸葛傲云闻言,神色有所缓解,可一想起表哥提起的,可能就是眼前这老头派人截杀了表叔的骨血,其就火冒三丈,眼睛瞪得更大,恨不得把这死老头活撕了。
老封君见此,笑着道:“云小子,还不快点过来,你祖姑奶奶是跟你祖姑父上过战场的,什么场面没见过,放眼京城,不见得有几个人能欺负到老身头上。”
诸葛傲云想起祖姑奶奶与祖姑父的传说,脸上的怒气慢慢退下,其哼了一声,便转身弯腰蹲在老夫人的身旁,愧疚道:“祖姑奶奶,对不起,我没能把你的孙子找回来。”
进来与卫夫人大过招呼后,就一直退居在卫夫人身后的上官靖闻言,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向老封君行过礼后,才把他们这一次的行到详细道来,最后总结道:
“就当我离开陆川县,前往郭天赐所就读的书院,找人打探时,才得知,一天前,郭天赐在离开书院的当天,就遭受到了一波蒙面人的追杀!我和傲云追查不果后,便先一步返京了。”
老封君闻言,握住诸葛傲云的手紧了紧,其目光犀利的转视卫族长,一字一顿道:“我的孙儿,若有不测,我诸葛氏,必定穷天碧落,也要把这杀害我孙儿的幕后黑手绳之于法!”
感受到老封君凛然的气势,卫族长后背心瞬间出了层冷汗,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回去就派人把那几个杀手灭口。
卫族长心中稍定后,才故作轻松道:“若是真有人谋害圣刚的骨血,自当是不能轻易放过那些贼人。”
卫族长瞄了一眼老封君,得意道:“既然,圣刚的所谓的私生子也已经被害,那今天这过继之事,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就开祠堂……”
“谁说圣刚的孩子已经被害?!”
门外忽地又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卫族长一怔,扫视了一圈厅内众人,才发现卫夫人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大厅。
卫族长往厅外一看,果然说话之人正是不知何时消失的卫夫人,只见跟在卫夫人身后的还有一副四个仆妇抬着的担架,担架上面正躺着一个看不太清面貌的少年。
卫族长心中一凉,明明杀手回禀,那小子不但受了重伤,还跌落下了万丈悬崖,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不可能,一定不可能。”卫族长一时心乱如麻,一张嘴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卫夫人嘴角微微翘起,讥笑道:“族长大人,为什么不可能?难道,你清楚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卫族长被这话一激,才反应过来道:“我说不可能,是说这孩子不可能是圣刚的孩子。”
老封君在担架抬上来之时,她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担架上的少年,其慢慢的离座起身,来到担架旁,抚摸着沉睡少年的脸庞,眼眶含泪道:“像,太像了,这孩子太像圣刚了,尤其是这双丹凤眼,他肯定就是圣刚遗言所说的,被遗留在陆川县的那个孩子。肯定错不了。”
围观上来的上官靖听着老封君的言语,特别是说到丹凤眼这三字时,忽地让他想起一个人,只是却想不起来那人是谁。
卫族长上前看了一眼,也觉得这少年长得像圣刚,可还是嘴硬道:“弟妹,这世间,长得相像的人,多了去。怎么能单凭长相,就能断定这是我们卫家的孩子呢?”
卫夫人把老封君扶到座位重新坐好后,才开口道:“族长大人说的极是,妾身一早就派人到宫里递了帖子,让内务府的人把我们家圣刚的保存下来的精血送到府上。”
卫夫人看了看门外,开口道:“族长稍等片刻,精血就能送到,我们就可以现场滴血验亲。我必定要让某些人心服口服!”
老封君打看了担架上的少年一眼,心中就认定是自己的乖孙无疑,对于卫夫人与族长的对话并没有放在心中,而是看向卫夫人,担忧道:“紫幽,这孩子是睡着了,还是生病了?怎么一直没有睁开过眼睛啊?”
卫夫人横了一眼族长,回话道:“娘,这孩子被他养父母的哥哥,也就是他舅舅派人救回之时,就一直昏迷不醒。”
“一直昏迷不醒?”老封君脸上担忧更重,其想也不想的开口道:“紫幽,你马上给太医院递帖子,让张御医过来瞧瞧,可别耽误了医治。”
老封君话音刚落,厅外就响了匆忙的脚步声。
第九十三章 仙女
等到脚步声临近,众人才看清来人是内务府的范总管。
“范总管,总算是把您盼来了。”卫夫人浅笑上前,一边吩咐下人上茶,一边请范总管入座。
虽然威远公已经去世,但是范总管还是不敢托大,给上首的老封君恭恭敬敬的行礼后,才开口道:“皇上听说卫夫人要取国公爷生前保存在内务府的鲜血,就知道国公爷的骨血找到了,特定的要咱家走一趟,祝贺威远公终于后继有人。”
闻听此言,老封君为首,向着皇城的方向道了一句:“谢主隆恩!”
卫族长知道卫夫人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可还是无法相信明明已经死掉的人怎会复合,他站起来,对着范总管行了一礼,开口道:“范总管,圣刚这一脉能够有人传承香火,这当然是大喜事,可是认祖归宗毕竟是大事,所以我们总要滴血验亲,给孩子一个清清白白的身份才是。”
这卫族长的花花肠子在想些什么,卫夫人自然一目了然,她斜看了眼卫族长,开口道:“我们族长说的正是,事不宜迟,还请范总管帮我们主持这场验亲一事,以表公正。”
范总管闻言,站起身道:“这本是咱家今天的分内之事,卫夫人不必客气。”其说完后,一拍手,外面跟着进来两个端着托盘的太监。
厅内众人见此,呼吸都不由自主的放慢了下来,现场气氛一下肃穆,紧张起来。
范总管此时也已收了笑脸,其一一把托盘上的两块细布掀开,开口道:“虽然卫夫人帖子上说此孩子十有八九就是国公爷的血脉,但是为了稳妥起见,皇上只让取了国公爷存留下来的鲜血之中的一滴。”
卫夫人闻言,脸上笑意更深,连连道:“本该如此,本该如此。”
范总管点了点,指着另一个托盘上的清水道:“为了使国公爷的血脉能够名正言顺的认祖归宗,我们皇上还特意,亲自准备了一碗清水。”
老封君闻言,对着皇城的方向感激涕零道:“皇上,老身替卫家的列祖列宗多谢您的用心良苦!。”
卫族长双手握了又松,松了又握,终究按耐不知道:“范总管,我们开始吧。”
范总管闻言,看老封君也同意后,便挽起袖子,先把瓶子中的那滴血液倒入清水中,然后从第一个托盘中取出一根银针,示意端着玉碗的太监跟上,弯下腰来,抽出躺在担架上的李文的左右,银针往其拇指上一扎,再用手轻轻挤压,血液便跟着冒了出来,落针可闻的厅内顿时响起了一滴叮咚的声响。
随着这声细微的声响,众人的心无一不是提到了嗓子眼,卫族长更是恨不得要把头伸入碗中,奈何,其前面还挡了两个太监。
一会儿后,范总管紧绷的脸上慢慢松弛下来,转而换上欢喜之色,其转头向老封君行了一礼道:“恭喜老封君,卫家有厚了。”
“血融在一起了?!”卫族长闻言,震惊之余又觉得不可思议,其使劲拨开挡在其身前的太监,探头一看,只见玉碗之中,一道淡淡的血带正轻轻的飘忽在水面之上,其哀嚎了句:“不,不可能!”便晕了过去。
卫夫人对此鄙夷一笑,吩咐众人把人安置下去后,上前向范总管道了谢,隐晦的塞给了其一个大红包。
范总管也不推辞,其领下红包后,笑盈盈的开口道:“老封君,皇上还等着咱家的消息呢,咱家就不多待了。”
范总管向老封君与卫夫人拱了拱手,大笑道:“想必皇上知道了这个好消息,说不定一高兴,圣旨不用等到三天后,明天就能下到府上也不一定。”
“那就承您言言了!”老夫人欣喜道。
众人忍住心中的欣喜把范总管送出了大厅,回转大厅后。
诸葛傲云围着担架的李文细细打量了几眼后,才挪到老封君身旁,开口道:“祖姑奶奶,恭喜恭喜,您可是一份力气不花,就白添了一个人高马大的亲孙子,这种福气,也就只有您老人家才能拥有。”
老封君笑着指了指诸葛傲云,高兴道:“你这猴儿,就属你嘴甜!”
诸葛傲云默默的叹了口气道:“我若不是嘴甜点,只怕有了亲孙子的祖姑奶奶,明天一早就把傲云抛之脑后了。”
厅中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正当这时,有下人回禀,太医院的张御医已经到了。
老封君闻言,连忙命人把李文抬到自己的暖阁后,才请张御医诊脉。
一炷香后,诊断完毕后,张御医皱着眉头来到大厅。
老封君见此,心里咯噔一下,嘴巴微颤道:“张御医,我孙儿这是得了什么病?”
张御医闻言,摇了摇头。
莫非是不治之症?!
厅内众人心中一惊。
察觉到现场的气氛有异后,张御医才醒过神来,其赶紧摆手道:“老封君,公子没事,您不用担心。”
“没事就好。”老封君像是吃了定心丸,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
“若是没事,为什么会一直昏睡。”卫夫人疑惑道:“根据这孩子的养父母那边的说法,这孩子自从找到他开始,便没有醒来过。”
“这也是老夫的不解之处。”张御医撸了撸胡子,皱眉道:“刚才老夫诊脉时,公子的脉象平稳,既不像受了伤也不像中了毒,对于其为何就是不能醒过来,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张御医看了看上首的老封君,开口道:“这种病况,老夫是闻所未闻。”
“张御医您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