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仙园逸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淳于谨枫眼睛熠熠发光,期盼从姚黄嘴里听到肯定的答案,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吴承恩的书迷了。可惜,答案并非他希望的理想。
“没有了。吴承恩只写了这么两本书。”姚黄道,“这样两本书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是一本好耗费作者巨大的精力,写两本就是极限了。怎么还能奢望写出第三本呢?”
“也是!”淳于谨枫叹气,这个世界的文人连一本都写不出来啊。
“那,还有其他人写的书吗?”姚青突然问道,“就像《西游记》这么精彩的书?”
“恩,有的……”
☆、
“真哒?”姚青高兴了,又有好看的故事了。淳于谨枫和闻人千叶同时看向姚黄,眼里都充满了兴趣。
“是啊,我门派的藏书阁中有一个房间放到全是一些杂书和故事书,每一本都非常精彩,就算比不上《西游记》,但比起世面上的小说话本来,可谓天上地下的区别,非常精彩。”
“二妹妹啊,你们门派还收不收人?”淳于谨枫谄媚地问道,“你看我怎么样?”
姚黄抽了抽嘴角,“抱歉,门派暂不收人了。”
“哦~”淳于谨枫失望啊。
“二姐,你能不能把那些故事都默写出来啊?”姚青星星眼地问道。
淳于谨枫立刻从垂头丧气中恢复,双目放光地盯着姚黄,如同盯着一盘美味的红烧肉。
姚黄抖了抖鸡皮疙瘩,尼玛,她决定了,一个月都不让大姐做红烧肉这道菜。
“太多了,我记不完全。”姚黄道。
“那你可以把记得完全的话本先下下来嘛!”淳于谨枫抢着道,“我想这些写故事的作者们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束之高阁,肯定想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都喜欢他们的作品吧?二妹妹,你何不帮他们完成心愿,让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被天下人所知晓崇拜?”
让华国的作品在异世界大放光彩?这个提议不错。
“淳于大哥家中有书局生意?”
“是啊!《西游记》就是我家书局刊印的,你都看到了吧,是不是很不错?”
姚黄点头,“封面精美,字迹清晰,纸张洁白结实,有收藏的价值。”
“那是。”淳于谨枫得意地道,“我家书局出品的全是精品。”
“价格也不便宜吧?一般人能买得起?”
“放心,书局出了两个版本。送你的这种版本是卖给贵族和有钱人的,卖给普通人的那一版纸张和封面都差了许多,价钱也便宜得多。”
“淳于大哥真会做生意。”姚黄感叹一句。
“那么,以后的话本都让我帮你出版了吧?”淳于谨枫打蛇随棍上。
姚黄点头,“好吧。书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我想这些作者们不会向我们追讨稿费。”
追讨稿费?也得他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才行。
“二妹,下一个故事你想好了吗?是什么样的故事?”《封神榜》的稿子被淳于谨枫抢走了,闻人千叶郁闷无比。所以说,小姨子啊,你赶紧再写一篇故事出来慰藉你家姐夫无聊的情绪吧!
“恩……”姚黄想啊想,能与《封神榜》和《西游记》同等高度的神仙文……
“《蜀山剑侠传》,一篇讲剑仙的故事,其中的精彩不下另外两本书。”姚黄将《蜀山剑侠传》的大概内容讲给众人听,“仙佛妖魔,鸟兽虫鱼,人能成仙,鸟兽蛇虫皆能得道成妖,道行高深者可修炼到元神离开**,如遇劫难,九重元神只要逃出一丝一缕,仍可重新修炼……长眉真人飞升时留言‘峨嵋大兴,三英二云’……李英琼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众人听得心痒难耐,淳于谨枫道,“二妹妹啊,光听说就知道这个故事有多精彩了。你能不能抓紧时间把它赶紧默写出来啊?”
“我尽量吧!”姚黄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在回忆故事情节时,早就想迫不及待地把《蜀山剑侠传》写出来了。要知道《蜀山剑侠传》是姚黄最喜欢的玄幻小说,没有之一,《缥缈之旅》、《凡人修仙传》和《盘龙》等网络上的经典玄幻小说都排在《蜀山剑侠传》之后。
姚黄第一次接触《蜀山剑侠传》是在她初中之时。那时候,言情小说铺天盖地地进入校园,与日本漫画金庸咕隆武侠瓜分了学生们的课外时间。做为一个纯纯的少女,姚黄自然也爱看言情小说,可是看多了,就觉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而且很多作者的文笔差得要死,情节也狗血的厉害,导致姚黄最后只看席绢写的言情小说和泊来的漫画。就在这个时候,《蜀山剑侠传》亮闪闪地出现在了少女面前——姚黄老爹买的。只翻了几章,姚黄就被吸引了:如魔似幻的法宝、变化万千的阵式、骇绝人寰的妖物、心旷神怡的仙境以及精彩绝伦的斗法,把一个只看过《西游记》的少女完全吸引住了,比武侠小说还要精彩啊!《蜀山剑侠传》伴随少女走过了整个青春时代,成为少女心中不能逾越的经典。
吃过了饭,姚黄帮姐姐收拾碗筷,淳于谨枫继续看《封神榜》,闻人千叶则拿了淳于谨枫看过的章节,一边看一边念给两个小的听。月上树梢头,烛光照出一室的温馨。岁月静好,无外如是。
连续写了十天,终于将《蜀山剑侠传》全部默写完——还珠楼主没有写到峨嵋三次比剑,姚黄将以前在网上看到的后人续写的情节选择了最精彩的补充上去。把稿子交给淳于谨枫,姚黄准备与自己大姐挖花生了。
花生已经成熟,闻人千叶和姚青原想着一同来挖花生,不过私塾已经开张,两个人一个教书一个学习,没有时间。再说挖花生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很累,姚红便阻止了两个人。反而淳于谨枫想要见识一下长生果原本的样子,兴趣浓浓地跟着姐妹两个到了地里。
“长生果在哪里?怎么没有看到?”淳于谨枫好奇地问姚红,他只看见一片片绿色的植株,没有看见长生果。
“这个就是长生果啊!”姚红笑着抚摸着植株上椭圆的叶子,然后抓住花生的茎,往上一拔,花生的根带着一大块土拉了出来。姚红将花生放在地上,用手将根上的土拨开,一颗颗淳于谨枫的长生果就显露了出来。
“有趣!”淳于谨枫挑起一颗花生,胖乎乎的外形,土黄色的外壳,上面还有着凹凸不平的条条脉纹。手指一使劲儿,外壳裂开,露出穿着红色外衣的胖果子。撕开红衣,果实白嫩嫩的,带着一股清香,十分诱人。淳于谨枫直接将花生仁放进了嘴巴里。
“好吃。新鲜的果实别有一种风味。”
姚红轻笑,眼中带着一抹得意,“花生这么多,随便吃。”
“就算吃也等把花生全挖出来吧。”姚黄放下锄头,道,“淳于大哥,等花生全部挖出来后,让姐姐做一席花生宴,比这么生吃更加美味。”
“好啊,我等着嫂子的花生宴。”淳于谨枫高兴地应道,脑袋里面已经开始幻想花生做的各种美味了。
收获花生真的很简单,拔起来就可以了。土里面残留着花生,用钉耙把花生从土里耙出来啊,把泥巴搞掉就可以了。一个上午,两姐妹收获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下午应该就能够搞定——至于淳于谨枫那就是来打酱油的。
午饭吃得很简单,忙于收获的姚红没有时间做太复杂的饭菜。不过即使简单,也有着与大家中吃食不一样的农家风味,让淳于谨枫吃得很满意。饭后,两姐妹继续收花生,闻人千叶来帮忙。虽然闻人千叶对农活不是很娴熟,但至少比淳于谨枫强许多。一个下午,两亩地的花生被收获光了。时间尚早,姚红决定做花生宴犒赏大家。
五香盐水花生、挂霜花生、花生炖鱼头汤、花生炒苦瓜、果仁菠菜、宫保鱼柳、八宝金瓜盅、腐香花生猪蹄、花生米糊、麻辣猪皮、花生黄豆皮冻、糖三角……全部是由花生做材料的菜,其中糖三角是两个小的最爱。
淳于谨枫刺溜地吸了一下口水,“嫂子,千叶何其有幸娶了你。你太厉害!”
姚红笑得温婉,“都是一些简单的菜。快吃吧。”
一顿饭吃得众人心满意足,淳于谨枫抱着肚子与闻人千叶坐在院子里赏月,望着天上已经圆润起来的明月,叹口气道,“千叶,我羡慕你!”
闻人千叶明白淳于谨枫的意思,嘴角勾起一抹轻笑,“遇到红儿和她们一家是我的幸运。”
“难怪你不回闻人家。”淳于谨枫深深呼吸一口气,乡下的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不过短短几天,他的内力竟然增长了一分,似乎能感悟到天地自然的某些规律——那是因为灵气的功劳啊,兄弟,你以为乡下的空气都这么好吗?
“习惯了简单轻松的生活,我再也不想过回以前算计戒备的生活。虽然锦衣玉食,但吃得反而不如这农家的简单菜肴香,睡得也不如在这简陋的硬板床香。”闻人千叶脸上布满了满足,“这种生活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
“可惜我不能像你一样,”淳于谨枫叹气,“在淳于家没有放弃我之前,我不能放弃淳于家。”
☆、第三十三章 菊花的心思
“二丫。”菊花笑盈盈地走进院子,原本就很漂亮的小脸蛋上化了淡淡的妆容,让少女显得更加娇艳。
“菊花,你又来找姐姐吗?”“又”和“姐姐”三个字,姚黄咬得特别重。
“是啊,大丫姐在吗?”菊花听不出姚黄语气中隐含的不耐烦,点头道,“我这个荷包总做不好,想跟大丫姐讨教一下。”
骗鬼呢?请教的话一次就够了吧?哪有天天跑来请教的道理?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以为我们没看出来你的目标是淳于谨枫吗?淳于谨枫是英俊潇洒饿贵公子,女人爱慕她是正常的,可是以他的眼光,怎么可能瞧得上菊花这样的村姑?这丫头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大姐在屋里面做针线活,你自己进去吧。”
菊花磨磨蹭蹭地走向屋子,终于忍不住停下来,问道,“怎么没有看到淳于公子?”
“淳于大哥去安平郡了,你找他有事吗?”
“没有,没有。”菊花眼中闪过失望,加快脚步走了屋。
姚黄看着少女消失的背影叹了口气,虽然少女的性格不讨她喜欢,但毕竟是一个村子的人,她并不希望因为感情的事情受到伤害,可是若与菊花直接说“淳于谨枫不喜欢你,你别白费心机”,菊花肯定不会听她的,说不定还以为她嫉妒。闹开了的话,对她们两个的影响都不太好。
“二姐,想什么呢?”姚青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自家二姐盯着大姐屋子的门发呆,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三弟啊,你要记住两个世界的人永远不会相融,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姚黄道。
“姐,你在说什么?我怎么不明白?”姚青疑惑地挠了挠后脑勺。
“去,不明白就给我记着,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醒过神的姚黄仗着姐姐的身份欺负了自家弟弟,问道,“你怎么满头是汗,干什么去了?”
“我和二虎子他们切磋武功,他们全不是我的对手。”姚青得意地道。
“什么切磋武功,是打架吧!”一个爆栗敲在姚青的脑门上,姚黄没好气地道,“教你武功是让你强身健体,不是让你用来和朋友们打架的。”
“不是打架啦。”姚青揉着脑门,委屈地道,“二虎子他们知道我在学武功,想看看武功的威力,就和我动手了。”
“你向他们炫耀学武的事情了?”姚黄神色一凝。
“没有,没有。”姚青急忙摆手,他当然记得二姐和姐夫交代他的,不能到处炫耀自己学武功的事情,做事要低调,“是阿明有次经过我们家院子的时候看见我在练拳,就告诉了其他人。”
原来是这样。姚家并没有刻意隐瞒两个孩子学武的事情,迟早会被村人们知道。
“二虎子他们也想学武,让我回来问问可以不可以。”
姚黄想了想,道,“《蹑云逐月》、《紫霞功》和《灵峰剑式》这三种绝学不能随意教给其他人。你不如问一问姐夫,问他那里有没有可以传授的武功教给二虎子他们。”
应该有吧?闻人世家传承了数百年,收藏肯定不匪,就算高等级的武功是不传之秘,那些大路货的武功应该有一些吧?
“我去找姐夫。”姚青立刻往学堂冲。
虽然学堂上午不上课,但闻人千叶还是喜欢待在学堂内看书。听了姚青的请求,闻人千叶想了想,同意了。他让姚青告诉村子里的男孩子想学武功的话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和决心,要完全服从他的命令,否则就不要来了。
“他们肯定会答应的。”姚青替小伙伴们做决定,农村的孩子粗生粗养,最不怕吃苦。
“那就让他们每天早上卯时准点到学堂来,同你和小可一起蹲马步。”
“收到。”姚青高兴地跳起来,跑出去找他的小伙伴们报告好消息去了。
闻人千叶笑着摇摇头,视线拉回书上。淳于谨枫的行动很快,不过几天时间已经将《封神榜》印刷了出来,今天去安平郡也是找手下安排出版《蜀山剑侠传》的事情。据淳于谨枫的手下反馈,如今《西游记》已经卖疯了,原本印刷的十万册已经全部卖了出去,现在书局又印了万万册,依然供不应求。茶馆里、酒楼中,说书人都已经改说《西游记》了。闻人千叶和淳于谨枫共同经营的茶楼已经开业了,戏班子搭建完成,正在排演整出《西游记》,等到亮相之日,势必一鸣惊人。
姚黄等到菊花离开以后才走进屋,坐到姚红的身边,拿起针线,认真地绣了起来。原主学过针线,功底在,加上修真后眼明手快,姚黄绣出的图案精致无比,快赶上姚红了。
姚红轻笑,“你躲得太明显了吧?不怕菊花生你的气?”
姚黄撇了撇嘴,“她的心思全部在引起淳于大哥的注意上面,才不会在意我。而且,我也不在乎她生不生气。”
姚红叹气,“菊花这几个月好象变了很多。虽然比以前更漂亮了,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种违和感,反而不如以前亲近。”
“她失去了以前的纯真。”姚黄道,“自从柱子哥的老婆嫁到村子里来后,菊花天天往柱子哥家跑,也不知道青翡嫂子教了菊花什么,让她变化这么大。虽然外表更漂亮了,但更加世故了,对男孩子的手段也更加高明了。前两天因为她的关系,阿彪和小红狠狠地吵了一架,小红哭得眼睛都红了。”
村子里面的女孩子们更加不待见菊花了,菊花却以为所有人都在嫉妒她,骄傲地使唤着男孩子们,却不知道村中的长辈们也不喜欢她这种行径,原本想让她给儿子做媳妇的几个大娘们将其剔出了儿媳妇的选择范围。
“柱子哥真可怜,娶媳妇就是照顾他的,哪知道反过来了,是他照顾媳妇。每天忙着地里的活已经够累了,还要给媳妇洗衣服做饭,家里家外一起抓,实在够累的。”姚红想起翠花嫂子的抱怨,“花婶说过青翡嫂子几次,可青翡嫂子依然顾我,柱子哥还为了她与花婶吵了一架,气得花婶放话再也不管他们了。”
“花婶说的是气话,柱子哥毕竟是她侄子,她怎么可能不管。不过青翡嫂子确实过分了,她既然已经嫁给了柱子哥就应该好好与柱子哥过日子,成天什么事情也不干地伤春悲秋能吃饱饭吗?柱子哥都不嫌弃她肚子里面的孩子了,她凭什么嫌弃柱子哥?”姚黄对柱子老婆的印象很差。潘金莲嫁给武大郎虽有不甘,但也老老实实地与武大郎过了一段日子。这青翡还不如潘金莲。已经是人家的老婆了,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却不履行自己的任务,她要闹哪般?也就是柱子心地好人忠厚,如果是其他男人早就把她肚子里面的孽种打掉了,打得她老老实实地尽一个妻子的义务。
“也许她还想着被金大户接回去。”姚红猜测。
“异想天开。”姚黄不屑地道,“金夫人既然敢将她嫁出来,就不怕金大户知道;金大户能允许她夫人的行为也就是从来没有将青翡当成多重要,更不要提把她接回去。只怕金大户现在已经忘了她了。”
“哎,希望青翡嫂子能够尽快想开,柱子哥是个好人,也是个好丈夫。他们两个真心过日子的话,一定能够幸福的。”姚红带着祝福的叹息道。
“大姐,操心太多会未老先衰的。”姚黄落下最后一针,收线,将手中的绣品递到姚红面前,“姐姐,你看我绣得怎么样?”
白色的锦缎上用黑色和褐色的线绣着零星的树干树枝,锦缎中间绣着一叶偏舟,舟上坐着一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整个绣品的画面非常简单,但就这简单的一舟一人几枝树干,却透露出深远的意境,正如锦缎一端绣着的小诗所表达的一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寒江独钓,峻洁清冷、兀傲不群。
“很不错。”姚红赞扬道,“这是用做屏风的吗?”
“是啊。我想做一组四季交替的屏风。”姚黄道,“做好了卖给淳于大哥,他拿回去送给他父亲做生辰礼物。”
“怎么还要收淳于大哥的钱?淳于大哥要的话,直接送给他就是了。”姚红责备道。
姚黄道,“淳于大哥说送给父亲的礼物是他的心意,不能不给钱,要不就成了我送他父亲的礼物了。再说我也没要他多少钱,最多收了成本费和一分劳务费。”
“还劳务费呢!”姚红戳了戳妹妹的额头,“你这小丫头,怎么就这么财迷呢?”
姚黄微眯了眼睛,呵呵轻笑。
这时,姚青跑了进来,“二姐,我们要去河里面药鱼,你去不去?”
“不许去!”没等姚黄答话,姚红先叫了起来,她对于妹妹曾经差点儿溺水的事情心有余悸。
“大姐,你就让我去吧。我练了功夫,不会再溺水了……”
☆、第三十四章 药鱼
缠了姚红半天,好话说尽,并立下无数保证,姚红终于松了口。姚黄和姚青欢呼一声,高高兴兴地跑了,出门前,两个人还抱走了睡眼惺忪的小包子。
二虎子一帮人已经等在村口,总共七八个小子丫头,张巧姐和杏儿看到姚黄后高兴得挥手招呼。
姚黄走到众人身边,问道,“巴豆采了吗?”
村子里面的孩子都是用巴豆药鱼,巴豆没有毒性,虽然能使人拉肚子,但也有药用价值。投放进水中后不会污染环境,被水流一冲,对人身体的影响也消失了。罗丹山上不缺巴豆树,这个时候,巴豆不过直径一厘米大小,药性不强,正适合药鱼。
“采了,采了,都磨成浆了。”张巧姐往旁边一闪,露出一个木桶,桶里装着磨成了浆的巴豆。
“出发,药鱼去!”姚青一挥手,一副老大的模样。姚黄忍不住好笑,不过也许男孩子们真的被姚青打服了,一点儿也没有反驳,将他簇拥在中间,还真有点儿大哥大的样子。
一行人走到村外的河边,河水来自于罗丹山内,不是很深,最深处不过到一个女子的颈部。一行人往上游的方面走了走,找到比较浅的一段,用石头和沙土堵住喝道,把巴豆浆撒了下去。
巴豆浆的量对于一条河来说很少,但对于河里面的鱼则刚刚好。巴豆的药效会让鱼呼吸变得困难,只能浮到水面上来,一条条晕乎乎的,和容易被逮。小伙伴们双手、勺子、簸箕齐上阵,不一会儿就捞出了两桶的鱼。小子们将小的鱼放回河中,只留下大的鱼。姚黄带着小可和张巧姐与杏儿拣了干枯的树枝回来,在岸边升起了火。小子们则将其中一桶桶鱼提到河边,用尖锐的石头剖开鱼肚子,讨出内脏后洗干净用修剪好的枯枝串起来。
巧姐与杏儿从怀里面掏出盐,均匀地撒在鱼身上,小伙伴们一人拿着一条鱼,伸在火堆上烤了起来。众人烤鱼都有了经验,绝对不会把鱼烤焦。不一会儿鱼就烤得金灿灿的,焦香扑鼻。小子们吃得满嘴流油,脸蛋上全是油渍和黑灰。巧姐和杏儿两个丫头吃得斯文多了,不过两只手上全油忽忽的。
姚黄细心地给小可挑出鱼刺,看着小家伙吃得两个腮帮子鼓鼓的,一脸满足的样子,姚黄被萌翻了。哎呀,我家小可就是可爱。
“二丫,菊花又去你们家了?”张巧姐边吃鱼边问道。
姚黄“啊”了一声,“去向我姐姐讨教怎么绣荷包。”
杏儿撇嘴,“切。谁不知道她是去你家勾搭男人啊?还好,淳于公子眼光高,看不起她。”
“也许真的是问做荷包呢?”张巧姐道,“别忘了,过几天就是七夕节了。”
“她想送荷包给淳于公子?淳于公子不会收的吧?”
“肯定不会收。”姚黄道,“淳于大哥已经有了未婚妻,是世家高阀的千金小姐。”
“呵呵,”杏儿嘲讽地笑道,“菊花给人家小姐提鞋都不配。”
“可惜,菊花看不清楚自己与淳于公子间天差地远的差别。”张巧姐道,“我娘说了,菊花这样子都是跟青翡嫂子学的,让我以后不要理她们两个人,免得学坏。”
“我娘也这么对我说的。”杏儿道。
姚黄疑惑地问,“祥子婶知道大娘们的态度了吗?”
“自然知道了。”
“那她不管一管菊花?”
“菊花根本不听她的话。”张巧姐道,“祥子婶不是菊花的亲娘,与她的关系不是很好,因此也懒得管菊花。”
“如果菊花的亲娘孩子,她也不会成为如今这个样子吧?”
“那可不一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杏儿哼道。
“今年七夕节城里面要开花灯会,你们去看吗?”不想就菊花的话题再说下去,姚黄转移话题。
“真的吗?我要去。”张巧姐高兴地道。
“我也去。二丫,到时候,我们一起结伴去吧。再把小红和阿梅她们叫上。”杏儿说道。
“恩。”姚黄点头,“我姐夫的身体好了,今年他可以带姐姐和阿青小可一起去城里面看花灯。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了。”
过去两年,因为闻人千叶的关系,姚黄要留在家中照顾小弟与侄子,没有与杏儿她们一同过过七夕。
“太好了。”巧姐和杏儿高兴地道。
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是牛郎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古代的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都会向拜祭织女,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乞巧节时,女孩子会大胆向心仪的男子表达自己的心意,她们会亲手缝制荷包送给男子,如果男子接受的话,就代表她接受了女子的情意。据姚黄所知,她的好几个朋友都已经偷偷做好了荷包,准备在七夕的时候送给心仪的男孩子——古代的女孩子们真是早熟啊!
离七夕节还有几天,村长找到姚家,说是田地空出来了,大家准备种花生,让姚黄和姚红去给大伙儿指导一下。姚红自然点头同意。村人们看到姚家在两亩新开的薄田上也种出了花生,那心思灵动的便也在自家院子里开了几分田地,原来的田则种些萝卜和白菜。萝卜和白菜是容易保存的蔬菜,也是冬天最常吃的蔬菜。现在把蔬菜种子撒进田里,种子发芽出来,不定期的浇水。等到白菜、萝卜长出十几公分的小棵,就要散棵,把那些不规则,长得挤在一起的白菜拔了。把缺棵的地上又栽上白菜,让它们看起来一行行的有规则。其中大白菜长大后叶子会一片片的向上拢起成一团,这个时候就要用草绳把它捆起来,免了霜打雪冻的时候,把叶子冻散、冻坏。
乡村里的人个个都是农活能手,虽然种花生是头一次,但在姚家种花生时,村人们都全程参观过,此时自己种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加上两姐妹一旁的指点,村人们种植得非常顺利。村民们很感谢两姐妹,纷纷送上自己家的吃食送到姚家:蔬菜、蛋类、肉……
肉的数量最少,乡下人一年吃不到几回肉。因此,送到姚家的肉加起来也不过四五斤。姚红把肥肉熬成了猪油,剩下的瘦肉炒了两个盘子,一家人吃了两天。
“蔬菜和蛋类怎么办?”姚红面对着一堆吃食一筹莫展。蔬菜可以晒成菜干,蛋类却不好处理,而且很容易坏。
“做成杂烩菜。”姚青道。
杂烩菜是一道典型的农家菜,把辣椒、豇豆、茄子、苦瓜等蔬菜瓜果切成小长条,放到阳光下晒干,混合盐放进坛子中储存。什么时候要吃了,从坛子里抓一点儿出来,用猪油炒或者拌上香油,格外下饭。
“好。”姚红点头,姚青爱吃杂烩菜,其他人同样喜欢吃。
“把鸡蛋和鸭单做成咸蛋和皮蛋好了。”看到姚红为难的皱着眉头,姚黄也提出建议。
“皮蛋是什么?”淳于谨枫好奇地问道,他吃过咸蛋,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皮蛋。
“皮蛋是一种蛋加工食品……”
“我们当然知道皮蛋是蛋加工食品,就是想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好不好吃?”
“如果你不插言的话,我就说到这两点了……”
淳于谨枫赶紧用扇子遮住嘴巴,双目眼巴巴地看向姚黄,用眼神示意“大小姐请说”。
姚黄满意了,道,“皮蛋又叫做松花蛋或君子蛋,因为皮蛋的表壳拨开后,内里黝黑光亮,蛋清上泛着白色和黄色的花纹,很像松针的形状,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所以叫做松花蛋。松树是四君子之一,翰林中人便将皮蛋称为君子蛋。松花蛋鲜滑爽口,味道不错,还有一定的医疗效果,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
“这么好?”淳于谨枫眼珠子转了转,打起了皮蛋的主意,不说别的,只要将君子蛋的名头打出去,就能引得天下读书人挣相购买。
“二妹妹啊,这君子蛋的制作工艺复杂吗?”
姚黄呵呵地笑,一眼看穿了淳于谨枫的心思,“不复杂。不过……”
“不过什么?”
“淳于大哥是想包揽这一项生意吧?”
“二妹妹知我心,只要你把制作的方法告诉我,我给你三分利。”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淳于谨枫问道。
“我希望由清水村的村民里制作皮蛋,由淳于家收购贩卖。”乡亲们在姚家落魄时无偿地帮助了他们,现在姚家生活好了,姚黄也希望能够帮助乡亲们。种花生虽然为乡亲们增加了一项收入,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