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保卫国师大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免激起哗变。可是得到的答复简单粗暴:国库空虚、打仗缺钱,税不能减。
这个时候,开始有人开始记起魏国开出的条件了。新夏初立,一整年收入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而魏国却同意赔付六千万两!百和千之间相差十倍,这个差距就算目不识丁的老太婆也能算得明白。
也就是说,新夏只要接过这笔赔款,就能抵得过十年苛税民间的收入!
先前魏国提出结盟、提出赔款,国民听着解气却不觉得多么心动,大伙儿都知道那钱是上交国库的,落不到自己头上。
落不进自己口袋的钱,对自家能有什么好处?所以拒绝得格外强硬。
但这回不一样了。
打仗了,国家反而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
谁往外掏钱不肉疼?
可是新夏只要收了魏国这笔赔款,手头立刻充裕起来,还有脸去惦记民众口袋里那几个铜板吗?
于是在迷陀城等七个大城,当地极有名望的乡老、豪绅甚至是望族,率先向署衙递交了请愿书,恳请女王重新考虑魏国的赔偿事宜。
不提结盟,却说起那几千万两的赔偿金。
因为征税,署衙与当地百姓的关系有些敏¥¥感,接到请愿书也表示十分为难,于是广发公告、明白告示:想要请愿书能够上达天听,令民意为王上所见,须有足够人数的当地百姓前来签字,不识字的就加盖手印。
第354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加更章)
以总人口为基数,乡级须有六百人签字,城池须有三千人表态,乌塞尔这样的大城,则是至少要有三万人以上表态!
就以迷陀城为例,公告发布出去的头一天,署衙门口空空荡荡,无数人都在观望。
到了第二清晨,才有人左顾右盼,小快步走进那里签了字,又匆匆溜走,仿佛自己干了坏事。
但是有一人来签,就有两人;有两人来签,就有三人、四人、五人……
人都有从众心理,有些原本不想签的,看左邻右舍都去了,自个儿也动摇起来,尤其民间有人热议,不签字的今后都要被扣重税。
缴税这事,人们大抵也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大家要都交一样的重税倒也罢了,他交得少而我交得多,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去签请愿书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当然还有许多人骨气铮铮,身怀国仇家恨,就是不愿跟魏国化敌为友。但无论他们破口大骂也好,在署衙门口自¥¥焚以明志也罢,身边人还是纷纷参与请愿。
在钱银面前,气节只属于少数人。
这场请愿活动,就这样声势浩大起来。
七城如此,其他豪族管辖的城乡纵然不愿,但这里的居民很快也接到消息,闹将起来。
不开请愿书,就是不打算给大家减税呗?这还了得!
本地官署镇压几次,无果,民众的请愿反而升级为暴动,出现流血冲突。
无奈之下,西部和西北部门阀控制的地区,也只得开始收取平民的请愿。
全国各地请愿活动如火如荼,朝堂上同样唇枪舌剑,徐陵海首先上书提议,接受魏国和谈的请求,被群起攻之。七、八名老臣痛心疾首,直言新夏绝不能背弃前朝,与宿敌为伍,甚至有人一口唾沫直接啐在徐陵海脸上。
他从容抹去,心里明白女王将他置在王廷中,就要他起这样的作用。
他声音朗朗:“我只问诸君,魏国侵占安夏近十年之久,在这里搜刮过多少民脂民膏?多少安夏人葬身在暗无天日的矿坑当中,又有多少安夏人妻离子散,终日食不果腹?难道,魏人不该为此付出代价?”
有人抗声道:“这就是血海深仇,我们就该……”
“我们就该眼睁睁看魏国拿着安夏人的血汗钱一日一日富强下去吗?”徐陵海冷笑,“新夏初起,百业待兴,尚无余力反攻复仇。抱残守缺纵然是很有骨气,对新夏这几百万大活人来说又有甚用处!”
随着时间推移,支持徐陵涨的臣子却越来越多。而女王高踞宝座,耐心倾听正反双方的辩议,却从未表态。
可是聪明人明白,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件事的背后推手是傅灵川。他的态度,就代表了女王的态度。
钦原侯梁书栋轻咳一声:“既是赔偿,新夏就该拿。”是几千万两银子还是仇恨能让新夏人好好过日子?这答案连三岁稚童都清楚,只不过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心里都有个打不开的死结,“只是结盟一事有待商榷。最好么,不与魏国结盟,否则莫说国民这一关不好过,峣、晋也会声讨。”
他的意思就是赔偿金要拿,盟约不签。
好处都想占,麻烦半点不想沾。冯妙君前世最恨这种人,每见之必要戗得他们无话可说。偏现在身份地位不同了,听得牙根儿痒痒却还要道:“梁卿言之有理。有这多重顾虑,我们不该与魏结盟,以免失了人心。不过么,但凡有一丝可致国富民强的机会,新夏也绝不该放过。”
这是什么意思?
廷议结束以后,许多人都在心里暗自揣摩。
¥¥¥¥¥
不久以后,各地将百姓请愿情况汇报过来。签字支持的人数之庞大,连冯妙君见到都轻吸一口凉气。
请愿者,逾四十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全国每十五人当中就有一个去签下了请愿书,这还包括耄耋老者和不谙人事的婴孩。
有这样高度集中的民意加持,赞成与魏国议和的声音一下超过了反对者,就连朝堂上也是一样。
民心所向,谁也不愿、不能拂逆。
这种情况下,新夏王廷重新将魏使“请”回乌塞尔,再度谈判。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就广为流传:
魏国与新夏建交,从此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支持和鼓动对方国内的叛变,不支援对方敌国的军事行动。
魏国将向新夏赔偿六千万两银子,三年内还清。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各阶层关于这份协议的解读又变作了焦点。
与之前流传的盟约版本相比,这份协议只字不提同进同退、守望互助,而是格外清晰地划清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壁垒,摆出一副从此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式。
对于新夏人来说,这份协议无疑从情感上更易令他们接受,并且赔偿金还多了一千万。
盟约里的另一条款也消失了,那就是魏国要出兵帮助新夏解决西南边患。这倒是很好理解,既然大家各过各的不结盟了,那我凭什么出钱出兵出力去帮你解决边患问题?
而商人们更关心一个问题:
魏和新夏之间,到底能不能做生意了?
原本两国是宿敌,想在两国之间来回运点货都叫走私,冒的风险极大;现在呢?现在两国关系看起来有所缓和,那到底能不能开互市做买卖?
官方没给说法。
但是王廷很快就宣布,之前试行的新税将在秋天之前取消,重新推行休养生息之策,税率也恢复为最初的三十税一。
收税的目的在于筹钱打仗,现在军饷不仅有了还冒尖儿,当然税率就要往下调整,减轻国民负担。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修造路桥,鼓励农耕、工商的细则出台,飞快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
消息刚刚公布,徐广香就找上了云崕,难以置信道:“这样的协约,居然、居然也能签定?”怎么算都是魏国吃亏啊,结不了盟还得倒贴六千万银。
第355章 有钱好办事
精舍中香气扑鼻,云崕正在试吃宫中送来的杏仁芝麻糊,闻言放下碗道:“为何不能签?我们只要新夏不与魏国为敌,不扯魏国后腿,目的就算达成。”
徐广香面色胀红,终是忍不住了:“你竟擅作主张,不用先与王兄商议吗?”
云崕耸了耸肩:“此次议和,王上要我事急从权。徐将军若有疑议,可以返都询圣。”
他懒得向她解释。
徐广香咬着唇,反身便走。
其实她身为将军何尝看不明白,事实就如云崕所说,只要新夏与魏国成功建交,这趟出使就算圆满完成。说起来新夏可是个烂摊子,短时间内榨不出油水,国民又是滚刀肉,魏国是不想沾也不想碰了。眼看燕、魏争霸已经不可避免,魏国就要尽量安抚新夏,莫要到时候后院起了火。这么做也是破坏燕国在北陆的谋篇布局,打乱它牵制魏国力量的算盘。
从这点来说,魏国花钱买太平,吃亏不算大。六千万两银子对新夏是救命钱,对强盛了几十年的魏国来说,只是一场毛毛雨罢了。
可她总觉得,云崕答应得也太爽快了,莫不是新夏女王藉着两人故交迷惑于他?
他对那个小妖女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
徐广香回到自己下榻的精舍,中途顺手斩断了一棵小树。
亲兵还很没眼力价地端上一碗甜汤道:“徐将军,这是宫中送来的点心……”
又是杏仁芝麻糊!徐广香劈手夺过来,一把甩在墙角。
“叮”一声响,碗碎了,芝麻糊洒了一地。
那亲兵吓得呆住,口齿却算流利:“宫里还来了人,就、就是这位梁公子。”
徐广香才注意到厅中还站有一人,长身玉立,居然是个俊秀的美少年。她不由得微讪,却听这少年道:“在下是钦原侯梁书栋之子梁玉,奉傅国师之命前来。”说罢,看了看左右。
徐广香艺高人胆大,也不怕他行凶,当即挥手:“都下去。”
厅中的亲随立刻鱼贯而出,给两人腾出私话的空间。
梁玉还顺手布了个结界,这才含笑道:“傅国师观徐将军有些烦恼,特遣我前来。”
徐广香将他从头看到脚,呵了一声:“派你来做什么?”
“将军可是为云国师烦恼?”
她微微一哂:“有话直说。”傅灵川倒有些本事,能打探到她与云崕的关系。
“我们国师道,这不是难事,只须令云国师离开乌寒尔城、返回魏都即可。”
徐广香目光一亮。
这倒是个法子,只要设法将云崕与新夏女王分开,两人不能朝夕相对,自然感情不会进一步加深。再说魏都与乌寒尔城相隔何止千里,即便是云崕想走一趟也不容易。若再算上后面大战连篇,他身为国师要督战前线,自然更没机会东来。
“他可没那样听话。”说这话时,她牙根儿恨得痒痒地。看云崕的模样,恨不得在乌塞尔城扎根了。那小妖女有什么好,勾得他神魂颠倒。
“如今协议已经达成,云国师本无理由在乌塞尔城久留不去。”
徐广香冷笑。怎么没有?你们妖娆的国君就是理由!但这话太失礼,她没有说出口。
梁玉却已经看明白了她的脸色,轻咳一声:“我们国师倒有一法,简便易行。”
“请说。”
“徐将军称病就好。”梁玉笑道,“您是副使,也是堂堂公主。您要是旧疾发作,需要返回魏国治疗,云国师也必须护送您回去。”
“旧疾么?”她明白梁玉的话意。如是普通病症,她留在乌塞尔医治就可以了,反而会成为云崕留下来的借口。
梁玉接着道:“您若是仓猝间寻不到法子,傅国师这里倒有一味药……”
徐广香赶紧摆手:“不需要,我自有主意。”开什么玩笑,她可不会大意到让新夏人在自己身上放药下毒!
她斜睨梁玉一眼:“看来,贵方也很不愿见云国师留在乌塞尔。是傅灵川也对女王有意么?”
梁玉微笑:“在下不敢妄度上意。”说罢告辞。
次日,徐广香卧病不起,派人去请云崕,就说胸口旧疾发作,需要魏廷太医特制的一味药膏缓解。
她的伤处尴尬,云崕自然不能替她细诊,这时候新夏又派宫廷太医给她看病,然后说道这类战场上受伤留下的旧创不易除根。徐广香神情困顿,藉机要求返回魏都。
她要是身康体健,云崕可以打发她自己回去;可是梅矶公主现在生病,他怎么好意思?
出乎徐广香意料,云崕居然一口应了下来,神色轻松没有半点不情愿的模样,并且决定次日就启程返魏。
她喜出望外,忍不住问他:“你、你当真愿意这就离开?”
云崕好笑道:“此间事了,本就该回去了。”
可惜的是,这一夜女王没有入睡,因此直到魏国使团离开时,两人也未在梦中相别。
那个势利的妖女。云崕想起来还是咬牙切齿。签定协议的目的达到之后,她又不肯让他去梦里再占便宜了。
他的提议,冯妙君一直都没有回应。
¥¥¥¥¥
魏国送来的首批两千万两赔偿金到位,新夏立即扩充军备。此时南下的大军也打到了边境,红将军得令加入战团。经过重新武装之后,新夏军实力大涨。
别的不提,单说马匹。普灵骑兵来去如风,机动性高,在平原上能发挥出十二成本事,常把新夏追兵扔在后头吃灰;新夏立国不久,连马场都才刚刚建好,马匹奇缺,光这一点就被普灵国克制住。
不过新夏王廷一俟有钱就从峣国边境的大牧场上一口气买下九千匹良马,后续每年还要再增购两千匹。
更不用提铠武、火炮方面的提升。有了神武炮的加盟,新夏军四天之内就夺回了两个大城。
钱和军备的重要性,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上几位将军谋略得当,很快就抢回大片失地,将入侵者压向边境线上。
又过两月,新夏反攻回普灵国,终于迫其投诚认降。
好消息传回,举国欢腾。
第356章 奇思妙想
冯妙君接到军报时,和傅灵川互视一眼,大喜之余都是长长舒一口气。这一团乱麻,终是慢慢解决了。
冯妙君笑道:“大开城门,我要亲自迎军凯旋!”
普灵国虽小,然而这是新夏国建立之后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意义重大。
果然四十天后,乌塞尔城开南大门,新夏女王亲迎大军班师回朝,场面隆重热烈。
臣民都记住了那一日的盛况,以及——
以及女王的盛世美颜。
其实只有冯妙君自己知道,在她拒绝魏国出兵平患时,手里也是捏着一把冷汗。但她和傅灵川都有自己的主张:
虽然外敌入侵造成巨大损失,但换个角度来看,对于初生的新夏国而言这也是难得的一次练兵机会。战争才是最好的导师,经过长达半年有余的战争,刚组建起来的军队得到锤炼,今后才有战斗力,才有默契可言。
最重要的是,这次参战的军队来自西部、西北部和中南部,几乎除了东北部之外,全国各地都抽调了兵员和人手。在战争的碾压和渗透作用下,军队之间的隔阂与边界消失,更加有利于协调命令、统一作战。
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王廷上有激烈争论,吞并或者继续纳作附属国,拥护者各半。
普灵国内多半是不毛之地,种不出庄稼、养不出良马,就算将它划入自己版图范围,也没有多大作用,甚至还要花费力气派人管理,还要维持地方民生,那不相当于新夏国将这帮家伙都养了起来,让他们享受新夏国民才有的福利待遇?
想想就令人生气啊。
可这回若是放过他们,让普灵国继续向新夏称臣,指不定它贼心不死,何时又开始趁乱作案。毕竟普灵国可是前科累累。
这事情争议数日,连傅灵川都未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第五天,女王大人终于开了金口。
她只说了一句话,就结束了这场争辩:
“仍按普灵为新夏附属,国内分五处开设互市,接待峣、魏与新夏三地的商贸往来。”
众人细细品味,都要拊掌称妙。
不久之后,普灵国内果然开设了互市,分布于多个方位。
说起来,普灵国的位置恰好在峣、魏和新夏三国之间,因此经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不过新夏与魏国、魏国与峣国之间互设壁垒,不允许直接的贸易往来,商人往往要走私行险谋求高利润,这也是普灵国人性格特别光棍的原因之一。
新夏官方这回发话,允许普灵国境内五城可以自由贸易各国货物,那即是变相地授权予普灵国,让它有权作为两国贸易的中转枢纽,这样新夏与魏国之间的货物,通过普灵国的互市就可以周转开来。
商路大开的普灵国,从此有了源源不绝的收入,再不必入侵他国。
然而新夏与魏国之间的壁垒并没有打破,并不相互通商。
这样一来,新夏就完成了对燕国、晋国承诺过的“不与魏结盟、不与魏合作”宣言。
这个时候,旁人才反应过来,新夏王廷最开始与魏国签定的协议当中只字不提商贸往来,原来伏笔在此。
当时想通其中关键,傅灵川和群臣都要竖起大拇指,赞一声“高明”。
即位一年来,新夏女王光芒愈显,浑不似最开始的碌碌无为。一道又一道政令颁下来,许多嗅觉敏锐的臣子就注意到,她的谋划和眼界实是常人远不及也。
……
自然,此事的结果并非皆大欢喜。
晋国、峣国都不太高兴。毕竟新夏与魏国从此互不侵犯了,对它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燕王异常暴怒,发檄怒斥新夏国无义。
新夏国签订这协议,就不再成为他掌中棋子,不再成为制衡魏国的武器。
赵允接到这震惊大陆的消息之后,即刻放下手中事务前往乌塞尔,但已经于事无补。他气怒之下要求收回燕国减免的贡银,傅灵川当场拒绝。
燕王的要求——不与魏结盟,不与魏合作互往,新夏全部办到,燕国凭何出尔反尔?
而在数万里之外,海的彼端,燕王重重一拳击在书案上,把这张坚固的五百年檀木制成的桌子打得支离破碎:“傅灵川背信弃义,定要他好看!”
这时他已经接到赵允上报,新夏女王的确换人了,不再是从前居于燕都三年的长乐公主,那就意味着燕国挟制新夏的最有力武器失效。“这厮也是狠毒,从哪里又换来安夏血脉直接替换掉长乐公主?”也让他设在长乐公主身上的禁制一并失效。
“恐怕从前留在燕都的长乐公主,是假的。”军机阁首座杜衡飞悄声道,“从鲛人族那里传过来消息,鲛人王分明在稷器仪式上杀掉长乐公主,结果又有一名女子前来,接下玉玺盖印,落款也是长乐公主。看来傅灵川从前带在身边的是个假公主,却把真公主藏起来,免受王上制挟。”
“好,好算计!”燕王不怒反笑,“他想戏弄我大燕,就要付出代价!”
“以及……”杜衡飞接着道,“这位真正的长乐公主,倒像有些手腕。”
“一个小姑娘能翻出什么风浪?”燕王不在意地挥了挥手,虎目眯了起来,“把持朝堂的是傅灵川。”
¥¥¥¥¥
南北大陆上风云变幻,徐广香这些天却过得很愉快。
国师果然随使团西返,不离不弃,对她也和善友好,并无怨懑。
云崕那般精明,怎会不知“心疾”不过是个借口?可见他本人也有离开的意愿。想到这一点,徐广香只觉天都蓝了,连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晰。
这一次结伴返都是个难得机会,可与云崕相伴至少月余。国师棋力深厚,徐广香也想过拿着棋盘去找他。可是高手不爱与普通人过招,她自认棋艺实在平平,不想去招他讨厌。
那么,亲手做些羹汤美味送去给他?
队伍一直行进,哪有那么便利的条件?再说徐广香这双手能执武器能杀人,但要她抡锅勺瓢盆却实在是太为难了。做饭么,多少也是要有点天赋的。
第357章 八千斤(加更章)
她试做过一回八宝羹给云崕,次日他就很直白地告诉她:不必再送了。
云大国师的胃口多么刁钻,普通厨师都满足不了,何况是个不谙此道的徐广香。
徐广香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能投其所好——她对云崕的了解太匮乏,实在找不到同频的兴趣。
最后她干脆拿着兵书战策去找国师讨论。
徐大将军有一点不似普通女子,她既不矫揉造作,也不涂脂抹粉。云崕最厌烦投怀送抱、走路一阵香风的女人,徐广香来找他讨论军机,他倒是不太排斥。
徐广香原本只为接近他找个由头,哪知这人说起兵法来居然头头是道,鞭析入理,每有战略之远见,她时常听得入迷,忘了自己本来目的。
她心里冒出好大疑团。国师从前是不是带过兵、打过仗?不然光凭着纸上得来的学问,怎能令她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都心折不已。
不过,对于她想送女兵给他当侍女的建议,云崕始终拒绝。徐广香想到他和新夏女王之间的关系,心底总是不由自主变得沉重。
她原以为新夏和魏国之间苦大仇深,那份盟约十成十是签不下去的。哪知长乐女王一番操作,这事情就峰回路转,最后居然成了。
虽然盟约变成了降级版的协议,但毕竟魏国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
现在两个世仇已经承诺各不干涉各不侵犯了,接下来会怎样呢?会不会终有一笑泯恩仇的那天?隔在云崕和长乐之间那层国仇家恨,还会存在么?
她有些茫然。
离开乌塞尔城十余天,云崕忽然要使团转向西南,进入峣境。
徐广香大奇:“为什么?”
“刚接到重要消息,要去椤沙城查证一番。”云崕笑道,“我看公主最近身子已然大好,如不愿前往,可直接先返都城。”
徐广香脸上一红。她不惯作伪,离开乌塞尔城后还记得时不时“旧疾发作”一下,后来沉迷于陪伴心上人,连这点都忽略了,却忘了云崕心细如发,早都看得清楚。
“我们同去,横竖椤沙城也不远。”徐广香并不怎样犹豫,“不过我们是魏人,不能堂而皇之进入峣境。”
双方是死敌,峣民对魏人自然不太友好。
云崕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上面还盖着鲜红的印章:“着使团改换标识。从现在起,我们是翻越赤嵌森林而来的晋商。”
只是绕个远路,再说魏国最近又无战事,太平得很,徐广香自然不会有意见,于是整个使团再度精简,拨出十余人扮作东边儿来的晋商,由新夏刚开辟不久的“黄金商道”入峣。
这一路上热闹非凡,果然峣、夏两国开展边贸之后,原本的不毛之地立刻焕发勃勃生机。
徐广香也不由叹道:“莫怪王兄一心想要结盟,对百姓好处实多。”
云崕微笑不语。
椤沙城离边境不远,使团只花上一天半就抵达。
众人忙着安顿,徐广香想找云崕去城中用饭,哪知扑了个空,他已经离开客栈。
想起他一早连路引都提前备好,徐广香心里涌起个念头:
他当时答应离开乌塞尔城,莫不是为了到椤沙城来走一趟?
……
天色未晚,云崕就已经站在珍珑阁前,举步迈了进去。
珍珑阁是椤沙城内最大的古物店,就在主街上,门脸儿不仅气派,而且很新。
这种地方,他原本是不屑来的。在两年前,珍珑阁还只是一家三流小店,卖的货色三成真、七成假,想来这里挑宝贝得有好眼力,自然口碑也不太好。
不过这家店去年突然声名鹊起,因为它弄进了不少上古遗宝。禁忌之海的螺浮岛去年被傅灵川收走,云崕就接到消息说,鲛人族搬家后处理掉大量宝物,因此这一年来陆上的发卖会格外热闹,有不少海族珍藏出现。珍珑阁也是弄到了进货的渠道,加上椤沙城地理位置又好,因此它的名声才渐渐增大。
以他走到哪里都要亮瞎人眼的外貌气度,珍珑阁的掌柜自然不敢怠慢他,挥退了伙计亲自迎上来。
他还未开口,云崕就问他:“听说珍珑阁新得了镇店之宝,是个烛台,重八千余斤?”
“啊,是!”
“也是海里送来的?”云崕保持着一掷千金的本色,“带我看货,价格不是问题。”
“不不,这是我们东家的秘藏,原是天神遗珍。”掌柜接话很流利,“最近来看它的人真不少,但是前天已经售出,对不住贵客了啊。”
“卖了?”云崕很是惊讶,“多少钱卖掉的?”
“三百块红灵石。”
三百红灵石,那便是九百万两银子了,寻常人根本拿不出的巨款。云崕沉吟道:“这烛台有甚特别之处?”
“这个,尚无人知晓。”掌柜笑眯眯,“但它曾被供奉于应水城,这是千真万确,应水城的古画中就绘其形状,可供考证。”
“连古画中都有?”云崕摸了摸下巴,“莫不是照着仿的?”
“贵客说笑了。”掌柜赶紧道,“这宝贝不过一人高,却能重达八千斤。就算有人能做假,这份量要怎么生造出来?”
的确,样子仿得再好,重量总骗不了人。除了天神重宝,哪有一人高的法器能重达八千斤?云崕好似被劝服,掌柜满面红光:“我们店里也还有其他秘宝,贵客不妨看看?”镇店之宝卖出去了,珍珑阁大大出名一回,他也是与有荣焉,再说最近到店的客人不仅数量多,品质还高。
云崕点头,随掌柜去了款待贵客专用的香室,就有人呈上一件又一件宝物。
他火眼金睛,看出好东西倒真不少,有许多标注着来自海上。看来螺浮岛被傅灵川收取之后,鲛人族想在新落脚点重振家园好像不太容易呢。
他顺手买了几样,掌柜老脸都笑开了花。不过在随侍的伙计去倒茶的间隙,云崕袖子从掌柜拂过,他的笑容就不见了,眼神也变得呆滞。
“买走镇店之宝烛台的人是谁?”
掌柜老老实实答道:“那贵客姓胡,单名一个苏字。”
第358章 不速之客
“胡苏?”云崕微微皱眉,“没听说过。”
“他留下的就是这个名字。”
“长得何种模样?”
“高大英朗,唇上留两撇小胡子,这里——”掌柜指了指自己脖子右侧,“有一颗小痣。”
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伙计回来了。
不待他走近,云崕打了个响指,掌柜即恢复了清醒。
他似乎根本不知自己方才的异状,依旧热情地招待云崕。
¥¥¥¥¥
徐广香在椤沙城逛了一大圈回来,然后第五次叹气。亲兵跟着她走进房间,手捧当地的特产脆皮鸭安慰她道:“将军别生气,您不是已经试出国师喜欢甜食么?这件脆皮鸭香酥味美,本地人自买都要排队,公子尝了必然欢欣。”
徐广香瞪她一眼:“说过多少次,你现在该怎么称呼我?”
亲兵吐了吐舌头:“小姐!”她们不在宫中就在军中,从来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哪像这回潜入峣境,还要改扮晋人。
“坏了国、坏了公子好事,我就剥了你的皮!”徐广香也有些惆怅。国师待她从来笑脸相迎,可是这种礼貌中带着疏离,与他面对着使女安安时完全不同。那时的他恣意、任性,却更真实。
进门不久,外头就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亲兵放下鸭子去关上木窗,徐广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