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渐青-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朝中勋贵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朝廷中枢太过敏感,这些勋贵的势力,一直多是体现在对地方的渗透上,盘根错节,在地方上形成一个如同蛛网般的脉络,这才使得他们坐得四平八稳,纹风不动。

看样子是不可以马上议出人选来了,赵祯心中暗暗叫苦,还好救济物资拨出去了,还好许清在襄州坐镇啊若真让这些人决出胜负来,再去处理京西南路事务,怕是难民们都得饿死冻死了!

襄州,招讨使的窝棚。

“报……”

“嘘你就不能小声点吗?许大人累了这么多天,才刚眯下眼,合着犯着你了是吗?也不瞧瞧这都什么时辰了!”

风灵儿很有招讨使侍墨秘书的觉悟,一手叉着腰,把冲进来并报的传令兵训成了个小矮人。

“唉这天又黑了!”

许清捂着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然后摆摆手说道:“行了,风灵儿,是我让他们不分时辰,有事就并报的,说吧什么事?”

“禀许招讨石监军他们将随州攻下来了,共俘虏叛军六千余人,张海在攻城战中身亡,目前石监军他们正的肃整随州秩序,六千俘虏如何处理,以及大军下一步行动请许招讨指示!”

一万精锐禁军主攻随州,拿下来早在许清意料之中,他波澜不惊地说道:“张海死了这可真便宜他了,我军伤亡如何啊?”

“禀许招讨,我军共伤亡五百一十六人!”

“怎么回事?伤亡这么多!”许清惊讶地问道。

“禀许招讨,赵都指挥使他们虽然作了多方宣传,但叛军困兽犹斗,张海更是亲自上城督战,我军缺少大型攻城器械,强攻了近一个时辰,直到张海被手雷炸死在城墙上,叛军才彻底溃散。”

许清眉毛一挑,沉声说道:“既然这些叛军是死硬分子,那就怪不得咱们区别对待了,将这些人登记造册后,分散到各州县严加看管,什么脏活累活让他们先干着,等朝廷再来定罪吧至于咱们禁军嘛,也马上分散到各州县,维持地方秩序,帮助百姓尽快将烧毁的房屋重建起来告诉他们,谁把这事做得好了,我同样给他们请功!”

“喏!”

等传令兵退出去,许清精神显得有些不振,这些天总是从早忙到夜深,安置百姓,主持战后重建、调派钱粮物资,千头万绪,还要审理一些重大的案件以平民愤。

象今天就审了四五个案子,其中一个是襄州城里一个地痞,趁襄州乱起之时,冲入一户人家抢掠财物,这还不够,打死男主人后,还把人家母女都给强奸了,女儿不堪羞辱,事后也上吊死了,那母亲也跟着疯了,象这种案件不及时处理,民愤难平,而且拖得越久,证据越难找!

一路之事全压在许清一个人肩上,如今他是又当爹又当娘,每天忙得四脚朝天,还有一点,为了兑现当天的承诺,他一直坚持每餐跟着难民吃稀饭,这也是影响精力的一大原因。

“风灵儿,这有二更天了吧?”

“早过二更了!”风灵儿端来热水,撇着嘴答道。

“我这右脚还没好,你可别把我左脚也给烫了哈!”

经那次夜半惊魂,许清对风灵儿提供的超星级服务还心有余悸每天泡脚时都不免要提醒风灵儿一句。

螃蟹岛的副岛主自然不爽了:“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记仇呢?”

“没办法,小时候吃多的脑黑金,咱记性就是好……你掌心的痣,我总让得在那里!”

“呵还唱上了你脑黑金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啧啧你没听说过的事情多着呢你听说过苍老师吗?你听说过龙爪手吗?你听说过萨达姆偷了小布什家的高压锅吗?你听说过老婆打老公、越打越轻松,老公打老婆,一打就挨捉吗?你都没听说过唉跟你一样,家里小颜那丫头也常爱问我这些常识问题,看来以后我老了,得编本十万个为什么才行啊!”

许清一边泡着脚,一边胡吹海侃着,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减压方式吧,他自己的压力是减下来了,可瞧风副岛主那双蓝眸瞪得溜圆,压力似乎增加了不少啊这么多‘常识问题’风副岛主一个都没听过,能不压力倍增吗?

第322章 千里送乌龟

望不到头尾的车队驶入襄州北门时,许清自己也是感慨万端,没想到首批到达的赈灾物资竟是‘大宋慈善会’的,真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年前给清平郡主随意出个主意,只是不想她将钱财枉送给那些寺庙里的泥菩萨而已,没想到今天却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襄州城里的粮食已经十分紧缺,眼看着发放给难民的粥越来越稀,而这季节天地萧条,连野菜都没得挖,一但断粮,那百姓们只有饿死的份。

许清正日日翘首以盼,朝廷的办事速度他清楚,不敢指望他们超常发挥,他盼的是东南来的大船队,论办事速度,朝廷要廷议、要各部门协调,而整个过程中还常会相互推诿,速度和那些大商家相比是拍马难追。

船厂十八家股东之中,有不少就是涉及米粮及药材生意的,象聚宝米行、和仁药铺的东家,在多个大城都有自己的分店,涉及布料生意的更不在少数,许清给朝廷的奏章、和给船厂股东的信件是同时发出,许清相信,就算只冲着他的面子,船厂股东们也不会让他失望。

然而这次第一个给他惊喜的,竟是他未过门的娘子,那个平时只会沉浸在诗书墨韵里,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化憧憬的清平郡主,那个许清以为她还有江南,既浸润着水乡的温婉,又睿智稳重的梁玉;此刻的许清真想抱着她们,夸上一千遍一万遍。

而曹皇后的作用被许清自动忽略了,谁让她不是咱的娘子呢!

“姑爷这次咱们慈善会共带来七万石粮食,另外衣被、药材及其它物资有四百二十一大车,共计三十三万贯,如何发放,皇后和郡主让小的和蒙公公听从姑爷您的吩咐!”

荆王府的肖管事恭敬地向许清汇报着,荆王府里出来的人,对别人未必这么客气,对许清却丝毫不敢怠慢,虽然八贤王常常在家臭骂许清。

许清和声说道:“肖管事与蒙公公辛苦了你们真可谓是及时雨啊具体怎么分配这些物资,我会让人给你们安排,但这是你们慈善会第一次善举,所以这些物资还是由你们亲自发放到难民手中吧!”

许清的话正中俩人下怀,他们可是连皇后和清平的大旗都制好带来了,无论如何也要将主人的善名传遍天下的。

许清迅速让人来引导肖管事他们,其实襄州原来的官吏衙役,许清也并不是将全然置之不用,相反,现在人手紧缺,能发动的人许清全发动起来了,只不过将这些官吏全部置于军管的范畴之内而已。

中国人的思乡情绪严重,有了这派物资,广场上那些不属于襄州城的难民,许清终于可以把他们送回乡了。

太多人挤在一起,许清总担心会引发什么疫情,这些老弱在这里没用,但回乡后却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帮着‘互助组’烧个水煮个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可以的。

肖管事和蒙公公他们干劲十足,一边发放物资,一边宣传着皇后和清平郡主的善名,几万姓扶老带幼,排成几十行长长的队伍,每个领到物品的百姓都自发地向东北方向,向东京城里的曹皇后和清平郡主遥遥行跪拜。

每个人分到的东西不算多,三四十斤粮食、一套冬衣、外加被褥或其它一些生活用品,但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却胜似雪中送炭,渐渐地,许多人念叨着曹皇后她们的好,忍不住泪沾衣袖、放声哭了出来,无数人的哭声看得既让人心酸,又让人温暖。

这些百姓许清早让人按地域登记好,东西分好后,直接让这些老弱跟着肖管事他们的车队,分路送过去便是。

许清站在自己的‘别墅’前,看着几万百姓跟着一列列车队,慢慢向几个城门走去,瑟瑟的寒风吹拂着那些萧索的白发、冲天的童辫,或是些有些零乱的青丝发髻,而每人的身上衣裳,或许多有不合身的,但至少人人都穿得暖,或许心里也是暖的吧!

一片感动的哭泣声中,终于夹杂进了一些孩子们无羁的欢笑声,向北行进中的百姓突然慢慢停了下来,也不知道是谁带头,人们慢慢回过身来,望着窝棚前那面一直飘拂着的招讨使大旗,望着站在窝棚前的那个身影。

无论男女老幼,如同风吹过的麦田,如浪般跪倒,其它各路的百姓见此情形,也纷纷回过头来,默默跪倒,苍苍的白发、冲天的童辫直叩入尘泥之中,整个襄州城中,此刻不停地回响着许招讨使、禁军、恩人这些声音。

即便是马克戎这些铁铮铮的军中汉子,看到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也是腮边滚烫,男儿泪止不住一滴滴的滑落,虽然许清一再对他们强调,军人就是用来保护老百姓的,而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军人的含义,什么是军人的荣耀!

身边的的风灵儿抵不住这宏大的、直逼人心的气氛,感动得放声大哭起来,许清听到她的哭声,才悄然醒悟,急得直跳脚,高声吼道:“快快快将士们,齐声大喊,让乡亲们快起来是咱们没有保护好他们,咱们不配接受乡亲们的大礼!”

“乡亲们快起来!”

“乡亲们快起来!”

……

在近两千禁军的齐声劝喊下,几万百姓这才慢慢站起身,然后跟着车队缓缓行去。

“喂,你沉着个脸做什么?百姓对你这么感激,至少证明你是个好官嘛,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风灵儿眼睛还红红的,脸上却挤满了笑意,这些天她一直跟在许清身边奔走,在风灵儿看来,这么多百姓的感激,总有那么一点点是属于她的,风副岛主很容易知足,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属于自己那就行了。

“你不懂!”

许清拿起桌上的案牍一边看,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作为官员,得到百姓的认可,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但事情又岂会这么简单。

上次为了稳住人心,他许下一翻承诺,百姓走投无路之下,偶然一跪还能蒙混过去,但这次却多有不同,朝中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拿这来说事了。

“不懂就不懂,有什么了不起,反正我不懂的多了对了,刚才那个管事给你送来一大车东西,你若不看,我来帮你看看。”

许清埋首批阅案牍,也偷得去管她,这些天随着随州战事结束,禁军加上俘虏,多出了几万人手,各地的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申请钱粮物资的文书雪片般飞来。

还好随州平定后,从张海那边又缴获了一百多万贯银钱,目前的银子倒是够用,就是其它生活及重建物资紧缺。

许清将襄州城是里的商人和衙役组建了几支船队,四出采赐物资,等这些船队返回后,大概就能松一口气了。

“啊这么多好东西快来看呀快来看呀!”

风灵儿咋呼声让许清静不下心来,走过去一看肖管事送来的那堆东西,许清也不禁愣了,肖管事只说清平和红菱他们让带来的,将几封书信塞给他后,也没说车上搬下来的是什么。

可瞧这模样,许清估计开个超市都差不多够了;貂衣裘帽、玉带鞋袜、首乌人参、茶叶糕点、腊鸡腊鸭、南珍北果、美酒乌龟,没错,就是十几只活着的乌龟,用一个木桶单独装着,毛手毛脚的风副岛主打翻了木桶,滚得一地都是!

许清看了哭笑不得,这乌龟必定是小颜那丫头准备的,上次许清把她挖回来的何首乌,还有那只晏楠买给她的乌龟一起炖了,吃的时候直夸味道好,对许清的话,这丫头向来是记性最好的,可这千里送乌龟……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哗太好了,咱们吃了那么多天的白粥,总算是可以大饱一回口福了!”

风灵儿满脸喜色地说道,拈起块糕点,细嚼起来,看了看许清,有些不好意思,又拿起一块塞给他。

难得清平和红菱她们这么上心,许清看着心里也是暖暖的,这么多东西,一个人吃的话,一个月都吃不完,可分到军中又太少了,还不够大伙塞牙缝。

许清想了想说道:“把吃的都送到州衙,常言道三分治七分调养,给那些病患补补,让他们快点好起来。”

风灵儿一听,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嘟嘟囔囔道:“许大人,这是你家娘子送来的一份心意,你怎么能把你家娘子这份心送给别人呢?”

许清听了差点没呛死,瞄瞄她修长的玉腿和挺翘的香臀,真想把她压趴下狠狠揍上几个巴掌,风灵儿仿佛对他的目光毫不在意,还有意无意地挺了挺颤巍巍的胸脯,有意示威似的。

“好吧,风副岛主,把我家娘子的心意留下,然后再把这肉食送给病患吧!”

“可是,你家娘子的心意不就是这些肉食吗?”

“你家娘子的心意才是肉食!”许大官人怒了,大喊一声就冲了上去!

第323章 隔着十里叫姐夫

襄州的码头的热闹程度,甚至比战前繁荣了许多倍,白虾他们的船回来了,两船的建筑材料一上岸便被抢赐一空,利润翻了几倍,使得他们干劲十足,连脚都不歇一下,又出发了。

风灵儿望许清的眼神笑意更浓了,许清很怀疑,风灵儿是在看自己,还是在看着金碇。

许清派出的船队也陆续回来了,他们主要运的也是建筑材料,这使得襄州城里的砖瓦房如雨后春笋般,一栋接一栋的建了起来。

江南船厂十八家股东的船队也来了,船队的规模超乎许清想象,只能用遮天蔽日来形容,在汉水上绵延几十里,蔚为大观,八十家股东这次竟有十三人亲自出马,其他家主不能亲自来的,也派出了家中最得力的干将。

除了许清要求的粮食、药材、衣被等物外,还顺便带来了许多百姓平日需要的生活物资,这些商场老手同样知道,此刻的京西南路遍地是商机。

这些平日的生活物资不是救命之物,许清不会太刻意的去限制他们的销售价格,百姓自然会量力购买,市场自身的供需关系,会自动调控着物品的价格。

而现在的京西南路,各种物品无疑是求大于供的,这些股东财源滚滚也就可以预料的了。就算是粮食药材等物资,许清也不会让他们一分钱也赚不到,只不过把收购价格压得与其它地方差不多而已。

而且经此战乱,京西南路的富户肯定也有许多奢侈品、甚至象商铺或地产等急需转手,难怪这些股东如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弄出了个最盛大的阵容杀来襄州。

而大量商家的拥入,必然会带动京西南路市场迅速恢复繁荣,所以许清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方有信和胡雪岩他们也来了,他们同样带来了许多同行,许清所认识的大商家这次算是齐聚襄州了,随着这些大商家而来的,襄州地面出现了畸形的一幕,一边是正在清理重建的断壁残垣,一边是超常繁荣的市面,百姓们高兴了,卖出了自己急需脱手的东西,买到了生活所需的物品,商人们高兴了,销售量上去了,赚到了理想的利润。

许清出面接待了这些大商人一回,毕竟大多数人是他写信邀来的,但接待的规格极为低调。

梁家除了两个老管事外,挑头的是梁青城,这大概是梁家有意历练他,当着众人的面,他不好意思叫姐夫,还是叫许清的官名。

许清却拍拍他的肩膀打趣道:“大弟啊,你似乎是不同意你姐姐和我的婚事啊?”

吴静绑马上哈哈大笑道:“没错贤侄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侯爷这聘礼都下到你家了,你还不叫姐夫,若让你爹知道,看他怎么收拾你,要是我有侯爷这样的姐夫,说实话,隔着十里我都叫上了!”

丁秋更绝,哄笑道:“我说老吴啊瞧你这年纪,幸好你没姐姐,否则啊你别说叫姐夫,怕侯爷一脚就把你踢到占城那边去,以杜绝成为你姐夫的可能!”

“滚一帮老不羞,再拿我说事,姐姐我不要,小心我把你们的妹妹、女儿一脑全娶回家嫁妆也不要多,每家要七成家产就行了没瞧见我穷得都住窝棚了吗?”

许清一通胡侃,餐桌上的笑声隔着十条街都能听到,饭菜虽然并不丰富奢华,但大家吃得开心无比。

许清转头对梁青城说道:“大弟,在这边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来到这里,不必什么都听从家里管事的,自己看中什么生意,觉得好就出手,就算赔了钱也不要紧,你只要记住,自己是出来历练见识和眼光的,只要历练出眼光来,就算你现在赔再多的钱,将来也能十倍百倍的赚回来,明白了吗?”

梁玉城听了他的良言,频频点头,准备起身行大礼感谢这个姐夫的教诲,被许清重重一拍肩头,站不起来了。

“一家人,哪来那么多客气!”许清说完这才转头对在坐的其他商家说道:“各位,你们可听清了啊,谁若是看青城年纪小好欺负,嘿嘿,那你们就准备好七成家产的嫁妆吧!”

又是丁秋答道:“侯爷,吴东家家产可不少,只是他女儿长得那啥?套用侯爷一句话,长得有点对不起大宋百姓,侯爷你也要吗?”

“老丁,你这不要脸的东西,我女儿长得那叫一个国色天香,有你说得那么差吗?”

“瞧瞧,典型的一个黄婆卖瓜,反正我瞧你女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都凑一堆了!”

“难道你女儿没满月,鼻子眼睛就能隔着十万八千里吗?”

这些老家伙开起玩笑来,可一点不比自己差啊,许清一边大笑,一边感叹,最后接口说道:“长得对不起大宋百姓也不要紧,大不了老吴的家产一到手,我就来个始乱……呃不应该是始不乱、终弃!”

一场接风宴后,许清就再没和这些商家有过多来往,一是不想误了他们的发财大计,更重要的是,许清不想引起过多人的关注。

这次随方有信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大宋银行的一批人员,任务是尽快把襄州分行筹办起来,这是许清临时作出的决定,襄州作为大埠,本就应该开设一个分行,年前许清对银行的扩张一直有意的压制,原因是他对银行本身也不是十分了解,怕扩张太快引起不可预知的危险。

现在的大宋银行,事实上就是一个总行外加十来个分行,业务范围也相对简单,主要就是存兑银钱、异地汇款、及放贷加一些典当的业务,说是银行,其实规模和业务范围,还不如清朝时期山西的那些票号,和后世那些现代化银行更不能相提并论。

而随着银行的机制在不断的完善,一些金融管理人才慢慢成熟起来,许清没有了那么多顾虑,可以让大宋银行逐步扩张了。

而且京西南路经此战乱,开春后必定有很多百姓急需青苗款扶助,这才是许清要尽快筹办襄州分行的主要原因。

贩卖建筑材料赚钱,不用许清说,丁秋他们的船队也有一部分加入了这行当,加上许清自己组织俘虏、自己烧制的砖瓦逐渐出窑,襄州城里的重建房如春天的蘑菇似的,长势惊人,农村里的竹木房更不用说了,有军队、互助组、战俘、以及花钱招集的劳力和工匠,建造的速度更是一天一个样。

到朝廷的赈灾物资运到时,看到的情景简直让他们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急需朝廷救济的地方,当然这一切的成绩,都是建立在军管的制度、以及巨额的拨款的基础上;许清手上原来的四百多万贯,到现在已一文不剩。

一下子又得了朝廷两百万贯的救济款,许清正高兴着,当得知道那十五万石粮食竟是从司农寺常平仓里来的,不禁脸色一垮,躲在自己的‘别墅’里,骂完曾亮这要钱不要命的老鬼后,又开始骂范仲淹这败家仔慷他人之慨,就算京仓真没粮食可调拨了,让曾亮那老鬼多拨点款,咱可以自己购买赈灾粮食嘛!

朝廷年前才白捞了八百多万贯,加上去年秋税还有两百多万贯,这时曾亮这老鬼再哭穷,老子就弹劾他贪污老范这回根本就是不懂行情瞎掺和估计被曾亮这老鬼卖了,老范还乐呵呵帮着数钱呢!

司农寺常平仓每年从地方上截留的款项是有定额的,许清今年一泡屎一泡尿、把腰带勒得象楚王的宫娥一般紧,好不容易才储备了六十来万石粮食,多不容易啊!

这批粮食是他用来应对开春后、有可能出现的旱灾;没有旱灾的话,便作为西北战略的一个储备方案,没想到自己一出京,范仲淹这个败家仔就挖出来四分之一,唉估计曾亮那个家伙,正在家里抱着小妾开怀大笑呢!

风副岛主这个‘侍墨秘书’见许大官人嘟囔了一下午,还没个完了之时,不禁好奇是问道:“许大人,这京仓和常平仓不都是朝廷的吗?从哪里调派粮食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得了赈灾粮食了,管他那么多做什么?”

这位‘小蜜’也太不称职了,感情她还没弄懂常平仓早被许大官人列为自己的私人领地了,许大官人眉头一挑道:“你知道什么?你知道苍老师……呃你不懂,平常仓自成体系,而拨款是有定额的,我砸锅卖铁,好不容易才攒了这点粮食,是为应对西北战事准备的,现在全没了你说,我能爽利吗?”

风副岛主似乎被他弄得有些混乱,疑惑地问题:“这常平仓到底是你管的还是苍老师管的?”

那珍贵的茶水被许大官人喷了一地,苍老师也穿越了吗?我怎么不知道?是不是该趁早贴张寻人启事呢?

值得夸奖的是,自己这位侍墨秘书至少弄懂了一件事,苍老师是个人!

只不过关于苍老师的性别大家都十分清楚,十分确定,偏偏这位秘书却没弄清!

第324章 春梦了无痕

朝廷运来的救灾物资及款项,又被许清一文不剩的分到了难民手中,前后算来,许清在京西南路的战后重建中,共砸进了六百多万贯,粮食四十多万石,其它物资不计其数,四十来万的难民就算按人头分配,每个人也分到了超过十五贯的钱物、近一石的粮食。

而且整个过程全部实行军管,基本杜绝了那些地方官吏贪污挪用的途径,使得这些财物最大限度的落到了实处,效率也提到了高点,而且,加上军队、互助组、战俘等等,前后共投入了超过二十万的免费劳力,这是一串极其壮观的数字。

带来的结果就是各地烧毁的村落民房,如雨后春笋般重新涌现出来,而襄州城南广场上的难民也在一天天的减少,大部分人已经搬回了重建的新居。

各州县委派的官员也陆续到达,开始逐步接管当地的行政,而京西南路三位主官,却一直没有委派下来,到这时,许清也大至猜到了为何出现这种情形,有可能是赵祯故意拖延,让他多一些发挥的时间,更大的可能是朝中各方势力僵持不下,争夺激烈。

二月的天气在一天天的回暖,急不可耐的草芽已悄悄破土而出,遥遥望去,点点嫩绿如黄。

许清从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前走过,耳边不时传来喜庆的爆竹声,黄昏的炊烟在瓦梁间萦绕不散,门边新插上的桃符尚未干枯,街巷间又传来了小贩们的叫卖声,这一切,都带给人一种温馨而安详的感觉。

看到这些,许清感觉这些天的劳累、及巨额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许清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崇高,若是没有亲眼看到这些难民,或许他也会把所有的一切、当成一串数字,但当你真正融入其中,和他们一起从离乱、从苦难中走过来,其中的感触却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许清踏着夕阳的余辉回到自己的‘别墅’时,风灵儿正弯着腰站在草檐下,把一个陶罐架在炉火上炖着什么,手上拿着他的一份案牍轻轻扇着炉火。

风灵儿大多时候都是穿长裤,她弯着腰的样子,使得那双特别修长的玉腿绷得笔直,浑圆的臀部高高翘起,优美的弧度能勾魂夺魄。

许清轻瞄一眼,心中也不禁一阵悸动,连风灵儿拿自己的案牍来当扇子的事,都顾不上问罪了,快步避进自己的房间,唉大概是离家太久了走到了自己的案桌前,倒了杯茶一口喝尽,心里才总算平静下来。

“你回来了,我在用人参炖乌龟,你等一下,差不多就好了!”风灵儿听到动静,跟进来说道,还装作无意状,将手上的案牍悄悄放回了桌上。

“不是让你把这些东西送给病患了吗?怎么还有?”

“这是你母亲子的心意,总得留下一点嘛,再说咱们都吃了那么多天稀饭了,现在难民也差不多安置完了,犒劳一下自己难道不行吗?”

“行行行随你!”许清怕她又在自己娘子的心意是不是肉食上纠缠个没完,赶紧打住这话题。

“你若是心疼,这一顿算我请你的好了!”白虾他们往返了好几趟,赚得可不老少,风灵儿说话似乎也大气了许多!

许清在灯下批阅了半个时辰的文牍,风灵儿才把那陶罐端进来,盖子一打开,浓香四溢,把许清勾得口水差点流下来,在家的时候,不说吃食多么奢侈,但至少顿顿有鱼有肉,出征以来,天天啃馒头喝白稀饭,如今突然闻到这缕浓香,能不让人垂涎欲滴嘛?

除了人参炖乌龟外,还有半只小火焖出来的腊鸭,不知风灵儿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豆子加在里面,同样勾人食欲,两人盘腿坐在矮榻边共进‘烛光晚餐’,风灵儿拍开一坛美酒的封泥,往大碗里一倒,说道:“来满上这回你的所作所为我都瞧在眼里,没得说,我风灵儿打心眼里佩服,这一碗是我敬你的!”

许清被她豪爽的样子感染,笑呵呵地说道:“风副岛主,你要敬我,我想与我的所作所为没多大关系,是因为你们螃蟹岛这回赚了不少的原因吧!”

风灵儿举碗与他一碰,一口喝尽后才答道:“你少得意,就算你不给我们出这个主意,我们自己还看不出来吗?再说了,我风灵儿盗亦有道,感情你把我看得没有一点正义感呀!”

风灵儿酒量看上去很惊人,一大碗喝完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在女人面前可不能弱了面子,许清也一口干了,哈哈笑道:“说得好,正义永远是属于咱们的,吃菜吃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许清见风灵儿又要倒酒,连忙拿起筷子给她挟菜,这么好的东西别一口没吃到,就被灌醉了,那才叫一个冤枉。

淡淡的灯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到边壁上,风灵儿脸上渐渐浮起了一抹酒红,就象涂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

风灵儿一直先干为敬,半个时辰下来俩人都喝了不少,许清今天心情本就好,乘着酒劲击碗而歌:

襄阳二月花未开,

金戈铁马踏冰来。

倒海翻山摧墙撸,

两手散尽千万财。

风灵儿听了猛然在小几上击下一掌,把酒碗震得哐啷直跳,醉眼朦胧地大喊道:“好倒海翻山摧墙撸,我喜欢,比你以前做的那些娘娘腔好多了,以后再上战场,你还叫上我好不好?”

“我……我以前做的诗词怎么就娘娘腔了?你不要毁我名誉!”许清舌头也有些大,嚷起来不比风灵儿小声。

“总之我喜欢,我……我喜欢你!”风灵说着顺势往许清身上一靠,浓烈的酒气喷在他脸上。

听了风灵儿的话,许清倒清醒了不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风灵儿,你醉了回屋去睡吧!”

“我没醉你才醉呢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